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座柴门小院和几个人散文(共含4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lacenetc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座柴门小院和几个人散文
小院是我家的对门。用木板钉扎起来的简易门已经因风吹雨淋变得腐朽、破烂。透过这扇破烂的门,我张望了到了一些人,一些事。
从小院里首先走出来的是我的童年伙伴——爱青。
爱青大我一岁。由于我们两家是对门,小时候天天在一起玩耍。在玩的方面,她很有天赋,踢毽子,她能一口气不停歇地踢上数百个,还不时地做出各种花样。跳绳时她能不歇气地连着跳上百个,每跳十个还要做有难度的摽花动作,就连钉拐子的时候,她也是大家争夺的干将。课后爬树摘果子吃时,她还是能手。而我在这些方面都比她笨得多。
记得小时候,她家院子里有一颗毛桃树,树长得像白杨树一样高大挺拔,每当毛桃成熟的季节,那鲜红的毛桃让人垂涎欲滴。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想办法爬上树摘了吃。但面对高高的、中间又没有枝杈可以歇息的毛桃树,并不是谁都爬得上去的。每每她像猴子一样刺溜刺溜爬上去,美美地吃着红鲜鲜的毛桃时,在树底下张望的我就嘴馋得只流口水。她试着给我扔下几个,我却接不住,都摔到地上成了稀巴烂。每当这时,急眼的我就使劲往手心里唾上一口唾沫,学着大人的样子,两手搓了搓,喊一声“一二开始”,像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样抱着树干,努力向上爬。但笨笨的我常常只爬到两三米高,就爬不动了,身体不听使唤地哧溜溜往下滑,直到滑到地上。爱青就滑下来,帮我想办法。她先用两手托了我的屁股让我爬到比她高的地方,她再爬上来,让我站在她肩膀上,我蹬一下她的肩膀,上去一截,她往上爬一下。就这样,像蜗牛爬行一样,我终于踩着爱青的肩膀爬到树顶了,坐到大树杈上,伸手摘起鲜红的毛桃吃了个痛快。
我喜欢吃面条饭,但我父亲常常往家里买很多大米,我们家就常年吃大米饭,爱青家却因为没钱买大米,常年吃面条饭,我们就常常端了各自的饭到一块儿换着吃。
她羡慕我身上穿的父亲从县城给我买的漂亮衣服,我就只好委屈自己,脱下自己心爱的衣服,穿上她母亲为她亲手织的粗布做成的衣服。
爱青从小就心灵手巧,她会用钩针钩织漂亮的小包,手套。
爱青为人颇为仗义。那时,她家里为她哥哥买了一辆自行车,我们都十分羡慕,她就把车子偷偷推出来,让我在上学的路上学着骑。她帮我在后面把着后衣架不让摔倒。
跟她在一起玩,她一直像个姐姐一样对我很照顾。
爱青在各方面都很出色,只是不爱学习,上学时我虽然比她低一年级,却常常教她做数学题。本来在学习上就没有天赋,再加上只要她在学校跟同学之间有一点小摩擦,她那老脑筋的父母就会找到学校,跟对方吵嚷,甚至指责老师的不负责任,看管不严,让女儿受了委屈。这样,老师也懒得管她了。所以,她早早就辍学了。
长成大姑娘的爱青,出落得出水芙蓉一般漂亮,那粉扑扑的瓜子嫩脸,那柔波一样的大眼睛配以好看的双眼皮和长长的睫毛,再加上两条修长的腿,怎么看怎么都是个美人坯子。
让我追着记忆的脚步,再去拨拉开小院的面纱,尽量看清楚小院里曾经走过的几个人。
爱青的父亲有三个妹妹,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老实巴交的父母把他视若珍宝。但由于家里穷得一度揭不开锅,到结婚年龄时,愣是说不上媳妇。他的父母不得不打他大妹妹的主意。他大妹妹本来已经自由恋爱嫁给了一个在大队供销社上班的人,却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离婚,被迫跟哥哥换娶媳妇。
爱青的母亲出生在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里。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共姊妹三个。由于她长相漂亮,被一个英俊的军官看上,结婚后,本来要带她到部队生活的。但她嫂子却因病去世了,留下一个孩子,哥哥再也说不上媳妇了。就整天咳声叹气地说:“过黑了,过黑了呀!”老母亲暗地里没少垂泪,不得已只好跟女儿提出让她离婚跟哥哥换取媳妇的'不是办法的办法。爱青的母亲此时已经怀孕,不知哭了多少次,最终,不得不在母亲的央求下答应离婚、打掉孩子。
就这样,爱青的母亲嫁给了她父亲,她姑姑嫁给了她舅舅。
两个妹妹为了哥哥,都把到手的幸福亲手毁掉,成了给哥哥换取媳妇的牺牲品。
由于是亲换亲,也因为穷,矛盾总是不断。从我记事起,爱青的母亲和姑姑就常常为了一点针头线脑、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闹得鸡飞狗跳的。小姑说嫂子的不是,嫂子指责小姑的不对。最后,两家干脆断绝了来往。
也许,这样的环境最适合滋养重男轻女的观念吧。
爱青很小时,父母就派她干这干那的。而比她大四岁的哥哥却总是被母亲护着,找各种理由不让他干一点活儿。
记得爱青刚七八岁时,父母就给她买了短截的小水桶,让她到井台上打水。她为了有个伴儿,常常喊了我一起去。母亲常常不让我去,一来嫌危险,二来说我还太小,怕压坏了不再长个子。但为了跟小伙伴在一起,我常常执意挑了大水桶,叮叮当当地跟着爱青到井台上打上少半桶水,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勾担放到肩膀上,一摇三晃地挑着往家走。爱青因为比我大,又长得也比我壮实,挑起她的水桶稳稳当当的,走起来的速度也比我快得多。当我实在走不动放下担子歇息时,她就放下她的担子,往回接着我,帮我往前面挑一截路。
爱青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开始随着打工人群到处去打工。而她哥哥什么也不干,家里的开支就全靠爱青打工得来的钱来维持。
由于从小就跟着父母干活儿,爱青养成了勤快的习惯。总是闲不住地干这干那的。再加上她长得漂亮。到婚嫁年龄时,上门说亲的简直要踏破门槛了。其中不乏长相英俊,且优秀的小伙子。其中有一个跟她在一起打过工的,十分仰慕她的美貌、勤快和温顺的性格,对她恋得挺深,一直找她,帮她家干活儿,每次跟她到一个工地打工时,都在各方面照顾、帮助她。但父母有言在先,必须给哥哥换媳妇。爱青不得不跟小伙子说了自己的难处,小伙子曾经动员爱青一起远走高飞,但爱青考虑到父母的难处,没有同意。
在跟哥哥换亲的事上,不管媒人领来的男人多么难看、猥琐,她都没有说一个不字,她说只要哥哥同意,她就同意。但她这个哥哥太挑剔了。不是嫌这个个子矮了,就是嫌那个皮肤黑了,甚至有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女孩,他竟然嫌人家比他小四岁。就这样,在她哥哥的挑剔中,爱青和她哥哥的婚姻一再耽搁。直到爱青二十五岁那年,父母看这样下去,不但儿子娶不上媳妇,连女儿的婚姻也该耽误了,才同意爱青找婆家。
爱青终于结婚了。男方比她小三岁,女朋友也是因为要跟哥哥换亲才跟他断绝关系的。婚后,丈夫跟他那个恋人相互不能忘记,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爱青什么都知道,却只把孤苦吞咽在自己的肚子里。
每到农忙的季节,爱青就是两头忙。在娘家这边干上两天,就到婆婆家干,婆婆家的活儿干得差不多了,再来娘家干。对此,婆婆家人对她颇有怨言。尤其不满的是,每当她父母生病住院,都得她往外出钱。为此,她不得不在农闲时到处打短工挣钱。
爱青结婚多年不孕,检查结果是丈夫患有先天性精子缺乏症导致的不孕。但由于娘家连累她的缘故,她在婆婆家却一直抬不起头来。后来抱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由于婆婆家对她总是顾着娘家不满,她不得不用更多的付出去跟婆婆家融合。她那讲究的公公不吃剩馒头,每天都只吃新鲜馒头,她就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发面,为公公蒸新鲜馒头吃。地里、家里、孩子、娘家,爱青每天忙得像个陀螺。
前几年,爱青的父母相继去世了。住院费、丧葬费皆是爱青所出。
父母走了。娘家还是她的牵挂。农忙时,由原来父母健在时四个人干活儿,到现在只有他们兄妹俩干活儿。播种时,不得不由她一个人来拉搂。她的腰弯得像弓一般,头每每要抵住土地了。那样的情景让我想到她像一个支天的柱子。是啊,她何曾不是用她柔弱的身子在撑起一片天呢?
每到大年三十,她不得不早早地把自家的饺子包好,再冒着严寒,骑上电动车到娘家给哥哥包饺子。
这个院子越来越破旧了,院子的主人们已经陆续离开了,现在只剩下爱青的哥哥,这个家族的传承人了。将来他一定也要走,那么这座院子必将倒塌。到时候,随着这座院子倒塌的一定有太多太重的东西……
修建一座人生小院经典散文
喜悦的心情,幸福的好时光,需要一座院子来装取,我把春风植在阳光里,轻抚瓣瓣的花语。
修建半掩门扉的小院,陪衬着木栅栏,凉亭树木,石桌石凳,清泉沏生命之茶,氤氲圈圈的遥望,等人生花开,慢捻着,悄悄地更深。修建一座人生小院,简简单单铺就本原,房舍深藏着一壶月亮,竹椅慢摇时光,书桌闲读一笔诗行,故事徜徉,杨柳依依纯情轩窗,散落一纸树影婆娑,这就是我的小院子。
时光织着雨,岁月缝着花,我在小院里,种上阳光正好,种下风云记忆,栽上雨雪霏霏,植入心灵花香,人生的小院,四季如春,怡红快绿着。恰好昨天的你,今天的我,相逢落座其中,念落灼灼,十里春风,载着未央的歌,一路追逐梦里水乡,走在故乡的云中,走进心灵的驿站,入住这座小院。
正如三毛所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给予心灵,修建一座小小的院子,可以靠岸停歇,装下这一生的悲欢离合,背靠一方净土,清水洗濯喜怒哀乐,或喜或悲,都有一座院子来承载着,都有一棵树下遮蔽着,背靠着,想来,也是一种安然的幸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知自懂,那都是必经的过程,是风雨走向成熟的必经。相信四季各有千秋,不偏不倚,各种姿态,都是一枝独特,惠临时,微笑面对。命运不会偏袒谁,不卑不亢,珍惜眼前的,把握当下的,缘来随心相迎,缘去随风相送,不虚度这一遭,就是真生活!
于一方人生的院,栽植希望的火苗,一双心灵的.眼睛,用它透射寒霜的冰冷,温暖花开又花落的零零落落,释然一窗又一窗寒雨来袭。让绷紧的弦,可以在日月暗换之时,于一方小院中,浓淡相宜着。飘摇过后的萧条没落,还是能够找寻到回归的路。
朗朗一隅给生命,如春天般,可以驱散乌云盖顶的阴霾,拨云见日,流泻缕缕曙光的喜悦。没有不败的英雄,也没有永远的赢家,人生无常,黑白棋子,落子无悔,不惧失败,不怕冷风冷雨,舒展可以的张力,释放自由的宽度,自醉苦乐,也自在酸甜着,已经很好了。
修建一座人生的小院,承载着美好,也收拢下苦涩,掺杂各色各种,不论多多少少,汇合一起,泼墨染色,成就一页独一无二的画风,这就是生活!
踏过了冬天,于是懂得了春天,一切万物规律性存在着。利刃出鞘时,有一方心灵的小院,一扇阳光铺满的窗户,留守心底。于是不论事事如何,我们都可以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有一座人生小院相陪始终,浅言着烦烦扰扰,人生自若地回顾品酌,依然微笑着,不言后悔,不语失败,安之若素,吾心向阳着,已是很知足!
一张纸,一支笔,一生挥毫。
心中有座城,沧桑了许久,只因一个人的离去,萧条弥漫了大街小巷。
只想用手中的笔,祭奠流走的光阴,把心中的城,画满斑驳。
一笑情仇,一醉红尘,一生自世随缘。
一抹夕阳,一缕秋风,一生淡漠浮华。
习惯了在爱情的左右辗转,尝到过爱情给予的伤痛,一路走来,或坚强,或沉醉,都将是一生的回忆,也许平平淡淡,也许缤纷如花,无论如何,都是宝贵的阅历。
看天边的夕阳,感受风吹过脸颊的温柔,想着自己的过去,等心里平静下来,才发现,最后的淡然才是最好的解脱。
一点墨,一块砚,一生画意,一句诗,一行字,一生诗情。
弹指流年,沧桑尽染,孤城苍茫,守望人苦等年华一步一步的蹒跚,迈向寂寞的城,一个人的城门,一个人的斑驳,盘踞的树根刻满回忆伤痕。
青石板上的琴音,杳杳着古城的明月,月下瑶阶上,竹影重重,楼宇厢房内,夜风席卷着房内的珠帘,窗外的柳叶间,瑟瑟寒意冷却了一个人的等待。眉宇间的朱砂,烙印着前世地老天荒的爱情,妩媚的一笔在柔软的心间独添灿烂的忧伤
季节的风霜抖落如花似玉的曾经,残留一丝余温的花瓣,摇曳在寂寞的苍穹里,从记忆的深处飘来令人难忘的画面,也许,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无声的随缘,或者是无言的天意吧,说不出的释怀,是对流年的感悟,还是对人生的感慨,浅浅的情怀,此时如潮水般拍打着心的两岸,久久不能平静。
静听风吟,静看花开,静等花落,就这样,在回忆的枝头上,岁月的脚步走过天边的夕阳,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在断肠人的眼里,只剩下天涯的身影,在我的诗句里,还有一个把酒远望,临风伫立在楼台上的离别客,翘首望断车尘路,一抹斜阳不胜离愁。
有时,静下心来想,对于我来说,写作是一种填补空虚的方式,提起笔,诸多的记忆便萦绕于脑海,笔尖蕴含的情愫,在安静的白纸上挥毫出草长莺飞的春天,滴落的浓墨,在缠绵的诗行中,许下一生的的感叹。
我想,喜欢写作的人基本都是感情细腻的,心中的寂寞只能顺着手中的笔,落在纸上,触景生情,常常在窗台边上,一盏台灯,一张椅子,望着窗外,把心中的所感写出来,窗外的`景色变幻,或天街小雨润如酥,或雾色迷城夜氤氲,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心情。
在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徘徊久了,认不清最真实的自己,努力的想回到过去,回到当初,假如那一刻真的来临,我又能改变什么,或者,我又能在谁的梦境里,如风一般无忧无虑的穿梭着。
一座城,埋藏多少岁月遗留的想念,缓缓飘落的枫叶上,写着我的思念,寄给那一年潦倒的秋天,温暖那一团摇曳的烛火。
一个秋天,一个季节,对于我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重来的曾经,而我,急忙的挣脱岁月的束缚,把月色照进现实,却又忍不住蓦然回首来时路,这一路走来,在人生的竹篮里,宛如打水一般,留下了什么。
殷勤的思绪翻开孤单的扉页,若有若无的蝶翼翩翩,似梦的画面,若隐若现的柳絮纷飞,似幻的妩媚,若真若时的烟花绽放,似醉的月光,随着一个人的节奏慢慢变化成一生的凋零。
念着那首愁寂的《枫桥夜泊》,我想到了作者,在那座夜半时分的姑苏城里,他是如何过的,是寂寞陪伴,还是听着古刹钟声,彻夜不眠。
一盏灯,一夜燃,一生摇曳。
一枫桥,一夜泊,一生惆怅。
月落乌啼,寒霜漫天,江枫渔火,缱绻了一个落魄的读书郎,忧伤的诗句飘进了江岸边的客船,许许哀愁在姑苏的城里城外,一生飘荡,一世流传。
一个落魄的学子,深夜独卧于江边的渔船,听夜半的钟声,感叹自己的遭遇,感叹命运的坎坷,一座寂寞的城,城里萧条,城外远处寒山,只是这游荡的心绪,何时才能安静下来。
命运如此,注定一生潦倒,在一个人的城。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徘徊。
一个人,一座城散文
我来南京,是因为他的一个电话。
当时我大学刚毕业,在家待业。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我的情况,就给我打了个电话,劝我来南京发展。他说他在南京这么多年了,一直都不错,南京这座城市很能锻炼人。说的我很是动心。其实本来我就对南京向往已久了。他是我多年的好友,近年虽不常联系,但情同手足。他为人热情豪爽,且很有能力,有他在那儿,我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于是,三天以后,我就去投奔他了。
紧接着,找工作、办手续……忙得不亦乐乎。他是在南京郊区租的房子,我到了之后便与他合租。他不愿意收我的房租,我只有把钱硬塞给他。我有大学本科学历,找工作还不算难,没几天就找到了一份“广告设计”的工作。
我和他住在一间卧室里,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聊到很晚。通过每晚的聊天,我对他的情况有了许多了解。
他从南京某所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留在了这座城市。“南京太美了,我舍不得离开这儿,我会在这儿呆一辈子”。刚开始找不到好的工作,他就从最底层干起,在小公司打工,收入微薄,不能养活自己,就在工作之余做兼职、摆地摊……勉强能在南京生存下去。“后来,我在公司待得时间长了,慢慢地开始得到老板的赏识,工资、待遇也好些了。”尽管如此,他的生活依然很艰难。南京的物价总体水平很高,房价上涨的厉害,房租费自然也很高。他的工资,也只能应付基本生活开支。“每次房东来要房租,我都会很紧张。”但他一直都很乐观,坚信这只是暂时的,每次无论遇到多大的委屈,只要爬一爬紫金山、看一看优美的玄武湖,心情立马就会好起来。“玄武湖是我的初恋。”他说。
我在南京生活了下去。其间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我都挺过来了。我爱上了这座城市。有一次喝醉了,我对他说,我要在南京呆一辈子。
但我注定不属于这座城市。半年后,当老家徐州有一份相当诱人的工作向我招手时,我还是心动了。
他听说后,沉默了。许久,淡淡地说:“回徐州吧。你不属于这里。”
离开的时候,他送我。当我坐在车上,看着他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整座城,在与我背道而驰。
在向往已久的“南漂生活”面前,我成了一个逃兵。这是我心里一个永久地痛。
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狼狈的、言而无信的过客。
前不久,打电话给他,问了问在南京的其他几个朋友的情况。他说,他们差不多都走光了。“他们认为南京的物价高、工资低,所以还是回老家发展的好。”他说。
“你怎么打算的?一直留在南京吗?”我说。
“对的。”他说。
“为什么?”
“没有原因。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原因的。就算将来整个南京只剩下一个人了,这个人也一定是我。”他说。
我忽然想到,十多年前,在我们两个都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问他:“你将来想去哪个村?王大庄还是亭台集?”他说他不想去村子里,他要去大城市南京生活。他说的时候一脸天真、纯情的`笑。
时隔多年,他的信仰依然没有改变。
是我的信仰变了吗?还是说,整个世界一直在变?这个世界太浮躁了?还是说,人心过于浮躁与嬗变?
我不想从理性的角度,判断他的做法是好还是坏。这是对他的一种亵渎。我只愿从朋友的角度,对他寄去深深地祝福,以及对这座城市永久地愧疚。
我深信: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批坚守者(我称之为“城市守护人”)。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城市,像是守护着自己的爱人,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论外面的诱惑有多大,都不改初心。城市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他们的血汗。
★ 人不见了散文
★ 人啊散文
★ 写人散文
★ 小院四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