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写物的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人写物的散文(共含12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写人写物的散文

篇1:写人写物的散文

因为新娘子有飞行恐惧感,所以度蜜月时,他们坐火车出门。

他们包了一个软卧包厢,兴奋的要到大草原去。

那天晚上,乘务员带了一个抱着婴儿的朴素少妇来找他们。

“因为这女娃上车前就感冒了,一直哭不停,整节硬座车厢的人都不好睡,现在就这里有空床,能不能帮帮忙?她们明早6点就下车了,她愿意补偿你们的。”

新娘很爽快抱过婴儿:“去把行李拿过来吧!反正以后我也要学习的。”

女娃还是断断续续哭啼,新娘子和少妇并坐下铺,轮流哄着她。

新郎在上铺,竟然看到少妇露着雪白的乳房在哺乳。

新娘子抬头白了他一眼,他赶紧翻身,整晚不敢改变姿势。

终于,迷糊中给摇醒了。

“她们走啦!”新娘子笑眯眯地说:

“她给钱我不收。不过,她送你一个好礼物喔。

“?”

“是一大瓶无公害、绿色环保、不含三聚氰胺的新鲜人奶。叫你起来趁热喝,喝完,我们睡觉吧!”

篇2:写人写物的散文

他不太喜欢这淡紫色的窗帘,颜色固然很雅致,质地也没说的,但是窗帘上那三个扭曲的人形图案实在是太碍眼了。每次和她偷情之际,他总觉得那三个人形在偷窥他们,忍不住要扭头看看那窗帘。但是她总是哧哧笑着,把他的脑袋扳回来告诉他这是抽象艺术。

她说:“我男朋友也不喜欢这窗帘,看都不想看一眼,所以若有一天他找到这里,你倒是可以躲在窗帘后边。”

这一晚,情到浓时,敲门声忽然惊雷般响起。她神色惊慌地去开门,而他兔子一般从床上跳起,抓起衣服躲到了窗帘后面。随后他听到了男人的咆哮,她的解释,耳光声,哭泣声,男人的道歉声……

有风吹过,窗帘卷了起来,刚好把他裹了起来。裹得太紧了,他有点不舒服。轻轻地挣扎着,他不敢惊动卧室外面的那一对。窗帘越裹越紧了,好像是有知觉的生物一般,慢慢缠绕到全身。他呼吸开始困难了,忍不住大口喘息,像落进蜘蛛网的小虫子一般挣扎着。然而窗帘还在裹紧、裹紧……最终,他被淡紫色的窗帘裹得严严实实,好像一具木乃伊。

几天之后,她和另个一个人走进了卧室。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我不喜欢这窗帘。”她轻轻抖开了裹紧的窗帘,淡紫色的窗帘舒展而开,上面四个扭曲的人形随风轻扬。她说:“可是我很喜欢,这是抽象艺术。”

篇3:写人写物的散文

一天,办公室的老周带着年迈的父亲去浴室洗澡。

他先为父亲洗完澡,并帮他穿上了衣服,叮嘱说:“爸,祙子,你自己穿一下,我下去洗一会就回来!”。

过了一会,他洗完上来,看见父亲只穿了一只祙子,坐在那里,便问“怎么就穿一只袜子啊?”,父亲回答:“啊,一只啊……”。

老周知道父亲年纪大了,问他也没有用,就四处找了起来,可不管怎么找,就是找不到那只少掉的祙子。

奇怪!刚才脱的时候明明还在的呀!怎么洗个澡就不见了呢?老周找得身上发冷,只好说:“算了,回去换双吧!”。

于是,他穿好衣服,带着父亲回到家里。

就在为父亲换祙子的时候,他却意外地找到了那只失踪的祙子,原来,老父亲居然将两只祙子穿在了一只脚上了!

篇4:写人写物的散文

小丽酷爱打麻将,经常会叫一群朋友去家里通宵垒长城,不打个16圈绝不罢休。

这天小丽新租的`楼房,为庆祝乔迁之喜,邀请了一帮牌友在家聚餐,一阵推杯换盏,勾起了她的牌瘾,几个臭味相投的牌友一拍即合,随即垒起了长城。在酒精的驱使下,几个人也顾不上半夜三更的,把麻将摔得叮当响,时不时的还有几张麻将落到地上,引起很大的响动。就这样天蒙蒙亮的时候,以小丽大胜而告终。

她送走了朋友,简单的收拾下就睡下了。睡的正香,忽然被一阵震天的敲门声惊醒,小丽不情愿的开门一看,一个老大妈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小丽。

“姑娘,我是你楼下的邻居,能不能麻烦你们下次再打麻将的时候小心点,这半夜有动静我我和老伴儿一夜都没睡。”

小丽正在恼火大妈打扰了她休息。突然她想了一招。

“大妈,你可别吓唬我,我胆子小,我昨天夜班,一夜家里都没人。”

楼下大妈听完,头都没回。咧咧跄跄的就奔楼下。

篇5:写人写物的散文

一个富家之子去考试,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一定能录取了,不料榜上竟没有儿子的名字。父亲赶去找县官评理。县官调来卷查看,只见上面淡淡一层灰雾,却看不到有什么字。

父亲一回家便责骂道:“你的考卷怎么写得叫人看也看不清?”

儿子哭道:“考场上没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笔在砚上蘸着水写呀。

篇6:经典写人短篇散文

朱润青

六月,似火的骄阳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校园内,蝉们争先恐后地鸣叫着。然而外界的喧嚣和热闹都无法感染我,我拖着一颗考试发榜后疲惫的心,漫无目的地在偌大的校园中游荡着,强烈的阳光刺的我的眼睛生疼生疼的,然而更刺眼的则是手中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像一张血盆大口,吞噬了我所有的自信和骄傲。

不知不觉中,我逛到了家长接孩子的西门前,在一大堆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中,我一眼就看见了身着紫色外套的母亲,正当我迈开步子准备跑过去的时候,我想起了今天的考试,于是脚底就像生了根一样停在原地,我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蹲下来仔细地观察起妈妈。只见她一直使劲地踮着脚尖向教学楼出口的方向望去,就这样过了一会儿,原本人头攒动的大门前,只剩下了妈妈和另一位家长还没有接到孩子,这时,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从教学楼里跑了出来,牵了母亲身边家长的手,回家去了。母亲看着他们还未远去的背影,伸手想叫住他们询问些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然而,我躲在这里却看得到母亲的焦急,她开始更加频繁地看手表,来来回回地在大门口踱步,望着教学楼上亮着灯的窗户一看就是半天,还似乎在焦虑地思考着什么。

这时,“轰隆”一声响雷把母亲冲沉思中惊醒了,她猛地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中浓郁地能够挤出墨汁的乌云,掏出手机拨号,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就在我的裤兜里疯狂地振动起来,我的手在接听和挂断间犹疑不定,还是选择了挂断。

就在我摁下挂断键的同时,母亲也處紧了眉头,满面担忧的样子,几次想转身走回车里,却又走了回来,我看到这一幕,突然记起了母亲是最怕下雨天打雷的。“糟糕!”我懊恼地大叫。这时,“轰隆隆”又一声惊雷砸下,母亲忍不住捂住了耳朵,而就在雨点噼噼啪啪地掉下来的同时,我再也顾不得什么考试分数和胆怯,飞奔到了母亲面前想要安慰她。母亲看见我,一丝不易察觉地喜悦悄悄地从她脸庞滑过,而她在看见我手中的试卷和心灰意冷的表情时,皱了皱眉,随即走了过来,轻轻把我揽在怀里。再次闻到她身上熟悉的馨香,我的泪水莫名其妙地流了出来,“你为什么怕雷还不车里去?”我趴在母亲肩膀上抽噎着问,“因为怕你找不到我着急,所以就站在这里等你出来啊!”母亲笑着回答,而我却哭地更凶了。

第二天早晨,母亲看见我依然胆怯的眼神,凑到我耳边说:“今天好好考试,我在家等你回来。”听了这话,一股力量缓缓注入我的心田,我昂首挺胸地走进了考场,而头顶,是雨过天晴后更加夺目的朝阳。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虽然成长的道路上,必须由我一个人去面对挫折和困难,但是母亲永远会站在某一处微笑地望着我,像一座灯塔一样,为我指引回家的方向,照亮前进的道路。

真水无香,真爱无声。不需要语言,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就足以让我重新站起来,而正是因为母亲,让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总会有一扇窗子亮着灯,等着我回家。母亲用她的爱在等我,用她的爱书写了一个不寻常的等字,那是人生漫漫长路上,她对我的一种守候。

篇7:经典写人短篇散文

鲁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着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篇8:写人散文

我的.父亲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农民,孕育了我们六个子女,由于时代的不同,为一家人的生计最终因劳累得了不同种类的疾病,最近因母亲的病让我懂的了很多,因我长年在外打工,对父母有点陌生,最近一次回家是的4月份,看到母亲哪花白的头发,父亲一步一拐的背影我不忍默默落泪,我是家里的长子,按理应该是在家尽孝,可我天生不愿呆在那个山村。

我的父亲在改革前一直是村里的干部,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是生产队长,在我6岁时亲眼目睹生产队的一次换届选举,在以前的老房子内进行的,由全队社员投票,是把三个候选人的名字放在桌上,每个名字后面放一个碗,投票人每人一个玉米粒,投入你心目中的那个人,这次我父亲又当选了生产队长,父亲后来又当选了大对长,只到改革开放后再任村主任等等,在父亲办公处理事情时,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我的母亲是一个篾匠,在家里为生产对编织竹制农用工具,供生产队的社员们生产使用,也为了方便照顾我们几个。

我们家庭有点特殊,奶奶的前夫在旧社会被土匪打死,留有一个儿子,后我爷爷入赘生了我的父亲,在父亲20岁时我大伯去世,那时我大哥9岁二哥5岁,大妈带着小儿子改嫁。大哥二哥就由我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共同抚养,我奶奶最偏袒二哥了,当时我很怨恨奶奶,不管有什么吃的都给二哥吃不给我们吃,现在我明白了奶奶的用心。爷爷在我记事时就双目失明,不过爷爷也最喜欢我,不管是谁欺负我爷爷都会为我出头,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我8岁以前我是无法无天,至于小学的老师都不敢说我,最后就成了我在周边有名的坏孩子,经常在路上挖坑,看到谁去厕所大便就往粪坑里扔大石头等等。

我的改变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改变我的是我的母亲,是在我转学之后的下半年,我一直都是一年级,8岁那年是第三个一年级,非常的厌学,天天逃学带着一帮同学在山洞里玩耍下棋,下河洗澡,邻居的孩子还因为我挨了不少我爷爷的打,呵呵不好意思啊。这样持续了一月有余,后来老师家访,问我母亲为什么不让我去上学,母亲说我每天早上都是按时出的家门和同学们一期去的,母亲没有问我学习的情况,第二天早上就在后面跟踪我们,当我发现后只有硬着头皮往学校走,到了教室门口我不敢进去,因为一个月都没有踏过校门,非常的陌生,我母亲在学校门口用一根竹干打我,我的性子相当的硬气,怎么打我就不进教室的门,最后把一根比大母指还粗的竹干打成了竹条,我始终都没有告饶,最后是老师把我抱进教室,就这样我接下来夺的了全学区考试第一,还奖给我一只抽水钢笔和奖状,还领到了红领巾,从二年纪起一直到初一我都是班长。

第二次改变是在我21岁那一年,我在外漂泊了三年后回到家,父亲母亲没有一句埋怨,我记得回家的第一晚是父亲陪我睡,和我讲了很多那几年家里发生的事情,父亲很开心,而我没有说一句话,我只是默默的听,我也没有把我那三年的苦说给父亲和母亲,那时的我很懵懂,不懂父亲母亲的爱,总是不爱和他们说话,有很多的怨恨,总觉的贫穷是父母的原因,只到我再次走出家门,只到现在永远的走出家门,把他们孤零零的留在那蔽塞的小山村。

我现在也为人父,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只有当了父亲才理解当年父亲母亲的心酸,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痛苦,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其实父亲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并不需要回报,当我理解了父亲母亲,我深感惭愧,后悔当年没有好好的和他们交流,后悔当年无知的决定,后悔一切的后悔。

我那伟大的父亲母亲!我希望您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篇9:忍冬-写物散文

忍冬-写物散文

忍冬,算不上我最爱的花,却数对她最记忆深刻。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花名,后来更倾心于其花如其名的坚韧。随着接触的药材慢慢增多,终于知道忍冬竟是家乡的金银花,令我惊诧不已。对此,老师只是轻轻一笑。

看惯了小花由初开的嫩白慢慢转黄,并在寒冬中默默坚守,震撼于她生命的韧性的同时,更觉忍冬作为金银花的别名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乍暖还寒时节,望着路边黄白掩映的小花,不禁想到了书生高中后的你侬我侬。“天地细蕴夏日长,金银两宝结鸳鸯,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金银花就这样见证了一段传奇的浪漫爱情,被称之为鸳鸯花或也恰如其分。

家乡有很多如金银花一样让我叫不出学名的宝贝,我试着问过老师,老师总给我一些这些宝贝的特征,或是清热解暑,或是追风祛湿……以至于到现在我仍觉得金银花可能是我唯一写得出名字的宝贝。

一蒂两花,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或许这便是对金银花花型最好的诠释了。对于味道,容易记住的总是“性寒味甘”四个字,却不妨我稀里糊涂的尝出了苦味。虽然跟着老师的时间不长,但尝过的药材也不算太少了。每次尝药材,老师总盯得最紧,生怕我把其中或味苦或微涩的一部分掐掉——正如初次尝金银花一样。老师总说,医生是一门需要勇气的行当,也是最最纯白的营生。个中真意,时过数年我仍不能尽释。尽管老师偏爱于我,但惫懒的我终于没能继承老师的衣钵。我也是几人中唯一一个没有成为医生的人,尽管老师曾说我是其中最接近医生这个称谓的人。

最后一次拜见老师,也是在冬天。自始至终,老师也没说过希望我长大后当医生这类的话,只是给我泡了一杯金银花,讲给我很多我可能一生都学不会的处世之道。当时只道老师用心良苦,便细细聆听,未必觉得适合自己,只是当时的我毕竟年少,当我回过神来,看懂了老师眼中的疼惜和迟疑,明白了老师早已洞悉我内心最深处的底色,老师已然归去。

心性纯白的人可能适合当医生,但在处世之道上却可能一塌糊涂。

离开老师后,我走过很多地方,走着走着,才发觉已经停不下来,只好沿着来时的'路继续走下去。在一条不属于医生的路上走了这么久,我知道,我已经回不去了。我已经来不及做一个纯粹的医生。

这次进山,本是为了采一些草药治母亲的风湿,却意外邂逅了路边的金银花,也勾起了我对老师的无限怀念。在关于老师的记忆里,他总是嘴角含笑,轻言细语,整个乐呵呵一老头。除了病人不按时服药的时候,我再没见过他生气的样子。

有一种小花冬天也不落叶,便称忍冬。如果,有一种人也能被称为忍冬,或许便是老师这般的人吧。

篇10:写景状物散文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篇11:写景状物散文

窗外,细如牛毛的小雨密密的斜织着,这是雨季的情怀。流翠的小雨,凄美的风景。如绢的雨丝轻轻的挥洒着,弹拨这无尽的情愁。花凋无声,叶落无影,经不起萧瑟寒意的催促,就那么一瞬间,繁华褪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雨无痕,聆听落叶的倾诉,红尘往事,呢喃起涟漪无数。撑上一把油纸伞,立在苏小小的墓前,静静思索,默默回忆,感慨她的风华绝代和悲凉的一生;哀叹她始终不能结同心而被世俗吞噬的无奈。无人挽留,无人吊唁。如花的年华,似玉的情怀只是融在这点点清香、淡淡秋风中了。

寂寞红颜,春色未老,却早已蚀了岁月,荒了流年,销了心愿。人生宿命,家国兴亡,便如一片秋叶,终有落下一刻。而生命的轨迹,灵魂的重量,是否和落叶一样,成为秋季的最后一幕景?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燃烧。然而,随落叶而飘去的那个青春年华,是否依然让人回味,令人深思呢?

秦淮河畔的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人亦寒。走上弯弯的月桥,凭栏遥望,似乎看到了柳永摇着折扇走来。满腹柔肠,都欲交给这秋色带走。一棹孤舟,数点寒鸦,带走了柳永的梦,摇碎在水波中,荡起阵阵涟漪,牵动着一颗归思的心。岁月如流水落花般逝去,碾间不过似惊鸿那温柔一箭。悲伤过处,到处是美丽的忧伤,忧伤的美丽。然岁月催人老,花谢花飞,红颜渐失,到头来,终不过是一杯黄土,掩埋着无数风流。难道那秋夜姑苏的客船,难道那轻歌曼舞的婉转,终究不过是一场虚幻?

秋风褪去了春的盎然,秋雨洗尽了夏的华丽,却用沧桑煮沸了人生的辗转,煮沸了历史的浩瀚。我想三毛说得很好“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夏日、秋景、冬雪。”我想秋也许是落在梧桐树上的凤凰,虽在遭受涅盘之苦,但是它正在静静等待重生,正在为下一个美丽的轮回积蓄力量。

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只想默默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绵绵秋雨,自然忘我,一醉陶然。

篇12:写景状物散文

东北春晚,几番冷雨,数日寒风,天便豁然而晴,远望,半幅闲云低掩,岭树山云生辉。于是心忽欣欣,便信步去河畔,沿岸万红入眼,惊觉桃花已开。

我们这里的桃花,都属看桃,只是开花,似乎并不结果,那花便开得分外繁密灿烂。比丁香略早,春人其中,香风馨露,于是心宇芬芳,一扫初春凄冷。

一大片花海软软铺开,讶其不知何时竞已将景物暗换,仿佛只是昨日,此处还风凋雪残,就在刹那间,便与如许美丽猝然相逢。寻春之人渐多,漫步于花树间,笑语盈盈,直似心花怒放于笑靥。方觉春在人心,始是最真实最美好的.春意。

行不数步,见河水清淙,风轻波静,对岸的花影倒映其间,于是满河流水香。凝神一朵花的娇艳,总觉得看不真切,就算如此敞开心扉,也似隔纱隔雾,不明了我与桃花之间,究竟横亘些什么。

渐入桃林深处,遇一老人,他并没有带笑赏花,而是低眉垂首,手持笤帚丝袋,扫拾地上的纸片杂物。那些寻春之人留下的种种痕迹,在他手中归于清静虚无,蓦然愧意盈胸,我们这些人,眼中有花,心中却无花,始知春意并未在心头洇染,真真是辜负了这大好春光无边绚丽。

不远处有些人正在花前留影,信手攀折,百般作态,更有折花持手者,意态如春。忽然不忍看,想起那些大山深处人迹罕至之地,那些野花,自开自落,虽有风雨之摧,亦强过殒落人手。我们与桃花之间,终是有着山高水深的距离。

忽闻人声争吵,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正在阻止一些人折花。她固执地守着身旁的每一株树,阻挡着每一只伸过来的手。那一刻,她眼中盈泪,与身畔之花相映,忽然明白,在这里,终是有人与桃花相亲相近的,比如拾垃圾的老人,比如眼前护花的女孩。

终于,那些人羞惭而退,我亦歉疚,自己虽没有摧折桃花,却不能涌起呵护之心。所以,才一直看不分明那些花,抱惭而退,小女孩与桃花已成心底不散的风景。只是又见有人折花,于是奋步上前,厉声而斥,那些人愕然,继而亦惭。轻风拂过,我看见满树的桃花都在对我微笑。直到这一刻,才真正感觉到春意暖融,是的,自己,也终于走近了桃花。

回到家中,虽无帘幕招风,虽不能隔帘相对,可是桃花的美已近在心里。春色满眼,春意盈胸,如此,所有春日里的美好,都会与我相隔不远。

写人散文

朱自清写人散文:房东太太

写人叙事性散文范文

写物作文

写人叙事散文高中范文

小蒲扇男孩写人散文

写水仙花的借物喻人作文

初中写物作文

虫子,写物作文

小狗写物作文

写人写物的散文(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写人写物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