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几种心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过得出了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留学生的几种心理(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过得出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留学生的几种心理

篇1:80后留学生心理压力大

80后留学生心理压力大

在异乡为异客,朱海洋如是、杨忻如是,更多生于80年代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们如是。事发时正值农历新年前夕,不少留学生在论坛里哀悼的同时,也抒发着自己求学异乡的辛酸。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希望;他们不必打工,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硬的文凭;他们外语说得很溜,却找不到知心朋友;……

记者采访了在美、欧、日等地的多名中国留学生,让他们来告诉我们,异地求学有多艰难,异地生活究竟要面临多少心理压力。

不敢分手,怕他一时冲动……

口述人:颜青

留学地:日本东京

攻读学位:传播学(本科)

我和川是双方家长撮合认识的。那时他去日本已经五年,而我已经确定去东京留学。几次MSN聊下来,大家颇为投缘。后来我初到日本,川帮了我很多忙,于是,我们走到一起。

但我很快发现,川的“作”异乎寻常。有一次他去买书,突然天降暴雨。他回来后冷冰冰地质问我,为什么不送伞?我很奇怪,你到哪里去又没有告诉我,凭什么对我发飙?我们大吵起来,不料,刚才还怒气冲冲的川竟突然跪倒在地,哭着求我原谅他。他说,当时孤零零一人,没有人管他,忽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在书店里放声大哭,这引来众人围观,便又觉得很丢脸,积了一肚子火。

川说,我是他在日本唯一能倾诉、能依赖的人。也就是那一次,川告诉我很多旧事。为了和日本人交朋友,他在一切可能的场合隐瞒自己是中国人,声称自己姓“佐藤”。但这并没有奏效,在我出现以前,川的唯一娱乐是:自己同自己打牌。

交往越深入,川对我的依赖越强。每天他都要我给他打

篇2:留学生的几种心理

留学生的几种心理

留学是十分美好的事情,许多学生很快能适应当地生活,也能树立自己的未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总总心理,可能是由于文化与生活环境的差异,留学生往往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对此,教育专家特别列举了常见八大心理及应对方法:

心理一:为了父母出国

现象:很多高中生都是靠父母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出国留学不过是为了实现父母的夙愿,结果在国外的生活很落魄。

方法: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出国,不能完全听任父母的安排,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做好出国准备的学生最好不要出国,否则就是一种折磨。

心理二:一时冲动凭兴趣出国

现象: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没有明确目标,全凭一时冲动,纯粹是凭着爱好和兴趣出国,对毕业后的目标缺乏规划。

方法:兴趣爱好应该服从就业的发展!选择专业需谨慎,专业性太强或过于冷门的专业,都会给就业造成困难。

心理三:自理能力差

现象:有的留学生不会洗衣做饭、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差。一旦出现状况,他们首先打越洋电话跟自己的父母抱怨、求助。

方法:家长们应从小让孩子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给孩子创造独立成长的机会。建议让孩子自己动脑、自己动手、亲自处理留学相关事情。

心理四:比富斗阔爱炫耀

现象:出国留学的孩子当中,不乏巨贾富商的子女。这些孩子家境富裕,出手阔绰,喜欢相互攀比,彼此炫耀。

方法:建议孩子出国后家里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让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生活上过得去就行。

心理五:法律意识薄弱

现象:很多中国留学生对国外的'法律规范没有足够的重视,爱意气用事,法律意识非常差。如没办保险就开着车四处兜风,为别的中国留学生“出头”而打群架。

方法:让孩子从小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出国前,可以参加一些培训或是相关的讲座,事先了解国外的法律规范。

心理六:缺乏礼貌

现象:中国学生不善于表达感激,或者没有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同时他们好热闹,爱扎堆,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

方法:西方追求个人自由是在不打搅别人的前提下的。其实,尊重别人的自由就是维护自己的自由。

心理七:表现不够积极,过于低调

现象: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中国学生在国外的表现过于内敛。上课开会总是挑偏僻的位置,老师讲课总是没有问题要问,课堂上也不会积极抢答。

方法:国外的教学环境非常开放,上课应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你的想法,哪怕你的回答不正确或者与老师发生争论。不要放过任何思考的机会,不束缚自己的个性发展。

心理八:动手能力差

现象:国外的教学环境提倡锻炼学生独自思考和亲自动手的能力。因此对自学能力要求非常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动手能力跟不上,应用能力太差。

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出国读书要学会自己查资料,学会自己判断,学会亲自去实践,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篇3:留学生容易有的几种心理

留学生容易有的几种心理

心理一:为了父母出国

现象:很多高中生都是靠父母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出国留学不过是为了实现父母的夙愿,结果在国外的生活很落魄。

方法: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出国,不能完全听任父母的安排,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做好出国准备的学生最好不要出国,否则就是一种折磨。

心理二:一时冲动凭兴趣出国

现象: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没有明确目标,全凭一时冲动,纯粹是凭着爱好和兴趣出国,对毕业后的目标缺乏规划。

方法:兴趣爱好应该服从就业的发展!选择专业需谨慎,专业性太强或过于冷门的专业,都会给就业造成困难。

心理三:自理能力差

现象:有的留学生不会洗衣做饭、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自理能力差。一旦出现状况,他们首先打越洋电话跟自己的父母抱怨、求助。

方法:家长们应从小让孩子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给孩子创造独立成长的.机会。建议让孩子自己动脑、自己动手、亲自处理留学相关事情。

心理四:比富斗阔爱炫耀

现象:出国留学的孩子当中,不乏巨贾富商的子女。这些孩子家境富裕,出手阔绰,喜欢相互攀比,彼此炫耀。

方法:建议孩子出国后家里不要给太多的零花钱,让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生活上过得去就行。

心理五:法律意识薄弱

现象:很多中国留学生对国外的法律规范没有足够的重视,爱意气用事,法律意识非常差。如没办保险就开着车四处兜风,为别的中国留学生“出头”而打群架。

方法:让孩子从小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出国前,可以参加一些培训或是相关的讲座,事先了解国外的法律规范。

心理六:缺乏礼貌

现象:中国学生不善于表达感激,或者没有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同时他们好热闹,爱扎堆,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

方法:西方追求个人自由是在不打搅别人的前提下的。其实,尊重别人的自由就是维护自己的自由。

心理七:表现不够积极,过于低调

现象: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中国学生在国外的表现过于内敛。上课开会总是挑偏僻的位置,老师讲课总是没有问题要问,课堂上也不会积极抢答。

方法:国外的教学环境非常开放,上课应该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说出你的想法,哪怕你的回答不正确或者与老师发生争论。不要放过任何思考的机会,不束缚自己的个性发展。

心理八:动手能力差

现象:国外的教学环境提倡锻炼学生独自思考和亲自动手的能力。因此对自学能力要求非常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动手能力跟不上,应用能力太差。

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出国读书要学会自己查资料,学会自己判断,学会亲自去实践,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篇4: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中国之旅后,德国朋友和我绝交

口述人:xx

留学地:德国美因茨

专业:教育学(博士)

在德国整整8年,即使艰难迈过语言障碍,但却很难跟德国人做朋友。

班里有个德国女生S,我们挺谈得来,成了密友。S请我去她家里玩,就在美因茨。美因茨是州府所在,算是比较大的城市了。但除了空气好些,汽车名牌些,生活质量跟上海没法比。德国女孩的穿着也就大妈水平。有一次我穿35元人民币的连衣裙上课,居然引起校园轰动,女生还朝我翻白眼。

那年放暑假,S说要到中国玩。我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了。没想到,这次旅行让S跟我彻底决裂。一下飞机,S就紧张得要死,紧紧捂住背包,一双眼睛不断环顾四周。我心里有些疙瘩,难不成你周围都是小偷么。

带老外来上海,外滩是固定景点。S在外滩的表现是,指着浦东的高楼问我:不可思议,是德国人帮你们造的?还是美国人?我说都是自己造的,S的脸绿了。

从外滩到我家休息,S就好像我欠了她10万欧元。我爸妈一把年纪了,给她好吃好住,她却嫌中国菜这不好那不好,还把我家弄得一塌糊涂。总之,摆明了给我脸色看。

回到德国,S发了封莫名其妙的电邮给我,大意是她款待了我但我没有款待她,这次中国之旅她对我非常失望,要跟我绝交。

那几天,我跟留学生朋友哭诉了很久,最后大家帮我一起分析,S难以接受的不是我,而是上海的繁华与德国人心目中落后的中国产生的巨大反差。

我不明白,跟德国人做不成朋友,是我错了,还是她错了?想练口语,却被骂假洋鬼子

篇5: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口述人:xx

留学地:日本东京

攻读学位:政治经济学(本科)

前年,我参加学校的交流项目去日本,班里同去的有十来个。

我是农村的,家里供我出去不容易。所以我打定主意要多跟日本人交流,练好口语。于是,刚注册我就参加了日本学校的学生会和社团,还交了几个日本朋友,大家经常一起出去喝酒,他们还请我去家乡旅游。另外,我每天还要打两份工。而同来的中国同学都选择抱团。这样一来,大家交流越来越少。怎么也想不通,这竟然成为后来他们攻击我的理由。

在日本的第一个春节,中国留学生搞联欢。我刚进场感觉就怪怪的,好歹也是同窗四年的同学,见了我居然形同路人。我上前和一个上海女生搭讪,她却阴阳怪气地来了句:噢哟,知道你很强的,我也想交点朋友,但是日语勿来赛啊

春节联欢就这么不欢而散。回去上网,发现这边的留学生论坛里多了一个名为你们讨不讨厌这种人的帖子。这种人的`劣迹包括:仗着日语好和老师套近乎;小组作业从不与中国人组队;甚至搞活动时唱日文歌不唱中文歌都成为一项罪名。

我一愣,难道是在说我?再看下去,顿时天旋地转,帖子里竟爆出了这种人出身乡下,并奚落说家境贫寒不得不拼命打工赚钱除了那些曾经知无不言的同窗好友,还有谁知道我的八卦?

就这样,我被戴上了假洋鬼子的帽子。这件事让我受伤很深,此后整整6个月,我都没有和那帮人说过一句话。

我不明白,只是想尽快融入那个社会,以便在学业上获得更多帮助,怎么就成了假洋鬼子?我长久呒讲上海闲话了

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在msn上采访留法上海学生王倩,她却强烈要求给我打电话。电话那头,王倩的声音很激动:阿拉讲上海闲话好口伐 ?我长久呒讲过上海闲话了。

这个电话,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孤独,是这些80后留学生给我的第一印象。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对着电脑就是一整天,想跟人说说话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偶尔国内的朋友上线会很兴奋,终于能看到久违的中国字了。

圈子很小,交友很难。采访的每个人几乎都能说出留学生圈子里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比如自己申请出去的看不起靠中介出去的;念书用功的不愿意跟成天打工的交往。而即使把留学所在国的语言说得再溜,他们也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交圈。

德国人有一种骨子里的傲慢,表面上彬彬有礼,实际上却很冷漠。留德8年的安妮这样说。几乎能把法语当母语说的王倩,交到的好朋友也只是些说法语的别国留学生。于是,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感情上。可感情的结局却并不都圆满,就像正在困惑的颜青,或者已经犯下大错的朱海洋。

是的,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异国他乡非常不容易,需要同时承受经济、学业、生活、感情、交友等种种心理压力。惟其如此,他们大多数人表现出的坚强令人感动。

尹明城说,在国内他连烧汤应该先放水还是先放菜都不知道,而如今他学会了自己烤面包;女生小苗在上海烫个头要几百元,在日本却争着当发型模特儿,只因为那样不要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对于绝大多数80后留学生来说,心理困惑是一时的,只要跨过这道坎儿,他们就是最坚强的人。为居留,爸爸在国内疯狂借钱

篇6: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讲述者:xx

留学地:法国斯特拉斯堡

攻读学位:政治学(硕士)

3年前,飞机刚到法国巴黎时,谁都不会相信,我的口袋里几乎什么钱都没有。

我的家境并不富裕。爸爸是普通的老师,妈妈平时并不怎么管我。出国前我自己存了五六万元钱,打算来这儿之后用这笔钱做担保办长期居住证,可谁知道妈妈没跟我商量就拿它交了国内的保证金。

那天晚上,我跟妈妈大吵一架。可学校申请了、签证办好了,总要去啊,于是,我带着爸爸的一张信用卡上了飞机。临走前,爸爸说:到那边你刷卡我来还。居住证的钱你别担心,我能搞定。而我知道,其实这时候爸爸手里也没钱了。

刚去的几个月,我几乎吃不饱。法国的超市里各种西点、饼干琳琅满目,你实在想不出怎么会有人能做出这么香、这么漂亮的糕点。我只要一站到橱窗前,口水都要流下来。可每一次,我都逼自己抓起最便宜的那一种转头就走。

12月中旬,眼看着签证就要到期,再不交钱申请长期居留证我就要被遣送回国。终于,在还差几天的时候,银行户头里进了钱。

亲戚说,那3个月里,爸爸在国内疯狂为我借钱,同事、朋友、邻居,能开口的不能开口的都借遍了。而我一个人走在法国街头像个垃圾瘪三,连一杯最便宜的0.5欧元的咖啡也舍不得买,只是默默走回住处,用国内带来的茶叶泡满满一壶茶。

我本以为来了法国一切都会变好,可实际上,在这几年里,穷到被房东赶出门、饿肚子、流落街头都经常是我噩梦的主题。

考试前医生让我服镇静剂

篇7: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讲述者:xx

留学地:美国洛杉矶

攻读专业:艺术设计(硕士)

我跟老公在美国结婚1年了,也有了自己的房子。3个月前,出于好心,我们接纳了朋友的表妹来家里住。谁知道,自从那天起,我们的生活就被搅得鸡犬不宁。

女孩刚来,我们特地收拾好客厅的沙发帮她布置床铺,为她买了新的洗漱用品,怕她吃不好,还特地给她做中国菜。

可她一进门就是一副冷脸,径直走进主卧对我说:这间房为什么不给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真是宾至如归,半夜三更把音乐开得很大声,抱着电话打几个小时国际长途,洗完澡浴室地板上水漫金山这些也都算了,最令我伤心的是,她在这里的华人圈子里使劲儿诋毁我们。

这家人太抠门了,居然让我睡客厅;为了不让我跟他们一起

篇8: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讲述者:

留学地:法国蒙彼利埃

攻读学位:企业管理(硕士)

这是我到法国的第二年。前一年里,我拼了命学法语,终于有一天,法国人对我说:你的法语说得跟我们一样好!于是,我满心欢喜申请了现在这所学校的企业管理专业,虽然它跟我在国内学的法律没啥关系。

我清楚地记得10月5日开学那天,我自信满满走进教室,一个西装笔挺、金发碧眼的男老师走进来,第一句话却像一盆冷水浇下来:今天我们来复习本科的知识,从下节课起,我要求你们达到研究生水平。

那天课后,我真是哭都哭不出来。根据课表,这半年我有12门新课,看这个架势我怎么通得过?想想自己一个女孩,出国时24岁,已经耗了1年,要是今年还不能通过考试,一个硕士读下来就要四五年,到时候我都快30岁了,可怎么办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一走进教室就有种想死的感觉,听得懂老师说的每一个单词,却搞不懂那些同业拆息、资产负债率到底什么意思。眼看着法语远不如自己的中国同学占尽了专业对口的优势,而我无论多努力却举步维艰,我真是自杀的心都有了。

转眼到了考试前,有天早上醒来,我突然觉得浑身一阵阵疼痛,那种痛就像有很多小虫在啃骨头。无奈跑去看医生,医生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最后却只开了一瓶药。

姑娘,你的疼痛是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我给你开些镇静的药物让你放松些吧。医生的诊断让我吓了一大跳,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出了心理问题,我只知道,今年死也要拿到学分。

崩溃遭遇嚣张女房客

篇9:海外留学生心理压力大的自我情况叙述

在异乡为异客,朱海洋如是、杨忻如是,更多生于80年代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们如是。事发时正值农历新年前夕,不少留学生在论坛里哀悼的同时,也抒发着自己求学异乡的辛酸。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希望;他们不必打工,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硬的文凭;他们外语说得很溜,却找不到知心朋友;

记者采访了在美、欧、日等地的多名中国留学生,让他们来告诉我们,异地求学有多艰难,异地生活究竟要面临多少心理压力。

不敢分手,怕他一时冲动

口述人:xx

留学地:日本东京

攻读学位:传播学(本科)

我和川是双方家长撮合认识的。那时他去日本已经五年,而我已经确定去东京留学。几次MSN聊下来,大家颇为投缘。后来我初到日本,川帮了我很多忙,于是,我们走到一起。

但我很快发现,川的作异乎寻常。有一次他去买书,突然天降暴雨。他回来后冷冰冰地质问我,为什么不送伞?我很奇怪,你到哪里去又没有告诉我,凭什么对我发飙?我们大吵起来,不料,刚才还怒气冲冲的川竟突然跪倒在地,哭着求我原谅他。他说,当时孤零零一人,没有人管他,忽然悲从中来,忍不住在书店里放声大哭,这引来众人围观,便又觉得很丢脸,积了一肚子火。

川说,我是他在日本唯一能倾诉、能依赖的人。也就是那一次,川告诉我很多旧事。为了和日本人交朋友,他在一切可能的场合隐瞒自己是中国人,声称自己姓佐藤。但这并没有奏效,在我出现以前,川的唯一娱乐是:自己同自己打牌。

交往越深入,川对我的依赖越强。每天他都要我给他打电话,否则,第二天他一定会凶神恶煞地质问我而每次他开始哭诉自己无人依靠,我便心软了。

一年后,我回了国。不料,没多久,川的母亲就打电话给我,说儿子已经一个月不接电话。我一惊,赶紧打电话,也不接;上MSN,不在线;发邮件,没回复。这下,两户人家五个人都心急火燎。正商量着再过两天没消息就打电话给大使馆,川的邮件来了,只有轻描淡写一句话:我没事,心情不好,不用过来。再发邮件,又没了回音。

于是,刚回国两个礼拜,我又跟着旅行团飞了东京。见到川,他一个劲地向我诉苦,说他如何寂寞如何低落。对折腾我们没有一丝内疚。我好累,却不敢提出分手,因为实在不知道川会做出怎样过激的事情。

留学生推荐信

留学生推荐信

介绍信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求职信

留学生入党志愿书

出国留学生信

留学生联谊会贺词

留学生毕业感言

留学生实习证明

留学生自我介绍范文

留学生的几种心理(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留学生的几种心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