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香椿mm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香椿m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习俗的

篇1:关于劳动节习俗

中国劳动节(5月1日)

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中国劳动节,一般都会放三天假举国欢庆,到了5月1日的那天,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俄罗斯劳动节(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俄罗斯一直非常重要的节日,除了5月1-3日全国放假,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五一”游 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日本的劳动节(11月23日)

日本有一个和五一劳动节类似的节日,叫“勤劳感谢日”,旧称“新尝祭”,是天皇品尝新米的日子。不过并不是5月1日,而是11月23日。这一天也是尊重劳动、庆祝生产的日子,而劳动人民大多数都休息。

韩国劳动节(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韩国不放假,因为在韩国五一不是法定节假日。根据韩国劳动法,除公务员外,其他劳动者在5月1日都将享受带薪假期。而很多人民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一般没有带薪假期,要继续上班。

泰国劳动节(5月1日)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而在泰国首都曼谷皇家田广场会举行活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美国劳动节(9月4日)

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发生了全国工人大罢工,这对他们资本主义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故意避开“五一”,另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放假一天。

加拿大劳动节(9月4日)

加拿大的劳动节和美国一样,但是对加拿大人来说,劳动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连休三天的长周末。很多加拿大人把这个劳动节的长周末看作是夏季的结束,他们举行各种活动来使自己和家庭共度美好的夏季,这些活动有家庭聚会,户外烧烤会,野营和度假等等。

新西兰劳动节(每年十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在新西兰并没有国际五一劳动节,他们有自己的劳工节,起源于19世纪新西兰工人们,争取每天8小时工作制的运动。在每年十月的第四个星期一,新西兰的全国范围内的公众假期,这个时候正好处于春天,所以新西兰人们往往选择假期举家出游,享受春天的到来。

德国劳动节

因为德国有完善的劳动体系,工人保障机制基本上已经是世界水平了。所以5月1日这天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假日。在德国传统的习俗中,5月1日其实是德国本土的情人节。到了5月1日当天,很多地方都会立“五月树”,然后单身男女写愿望卡,祈望能得到心上人的喜爱。

五一劳动节由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多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我国于1949年12月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这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等,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篇2:关于劳动节习俗

1、五一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工人斗争取得可喜成果,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在工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法律,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也为国际工人运动积累了富贵经验。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

2、纪念劳动人民争取合法权益: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很难得到保障的,甚至被各个阶层所压迫,直到后来思想解放,劳动人民才逐渐开始争取合法权益,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值得铭记并庆祝的事情。所以在1889年恩格斯提出设立五一国际劳动节,并于次年进行国际劳动者游 行示 威。

3、人类文明的发展: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不仅仅是他们自身有好处,更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当人们开始尊重劳动人民的权益,那么就是人类文明的飞跃。所以劳动节自从被提出后,一直都是大部分国家最重视的节日之一,而中国更是将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

4、提醒人民奋斗精神:劳动节的背后是无数的国际劳动者的汗水,他们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游 行示 威,不屈不挠争取到人权,这份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佩和学习的,更是所有劳动者不应该遗忘的,所以每年五一到来的时候都要举行劳动节。

篇3:关于劳动节习俗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 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对于工作者来说,想休假旅游的机会很少,五一劳动节的3天小长假,不少人选择出游。

经常的忙碌状态不利健康,五一期间不少人会选择短信问候,提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篇4:七夕节习俗

关于七夕节习俗750字

七夕乞巧,是节日的主要活动。乞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是七夕节习俗。那么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山东、在济南、惠民、高青等地,陈列瓜果乞巧,等待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是吃巧巧饭: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广西。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广东。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以上,便是我为你们介绍的七夕节习俗。

篇5:猴年习俗

2016年猴年习俗

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

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习俗,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电视的普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每年有超过10亿人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收看春晚!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端午节习俗

元宵习俗

习俗调查报告

立冬习俗

习俗作文

大暑习俗

节日习俗

圣诞节习俗

平安夜的习俗

端午习俗赛龙舟

习俗的(整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习俗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