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共含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浮”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

篇1: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毕业生多、就业空间相对紧张、相关政策性壁垒、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当前就业中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大学生应正确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树立务实的.就业观,进而走出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

作 者:岑道权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学生处,陕西,汉中,7230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金融危机  

篇2:云南:应对金融危机 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

云南:应对金融危机 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

日前,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来到昆明市碧鸡镇卫生院、龙润集团等6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对大学毕业生见习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今年,9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该省促毕业生就业频频出招。

受金融危机影响,云南省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经关闭600家,基层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此,今年年初,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培训和创业补贴、社会保障优惠等方面出台了有利于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省政府拨款50万元,设立“青年创业省长奖”和“青年创业就业基金”,现已有10名青年获得“青年创业省长奖”,“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已达400万元。共青团云南省委建立了“青年创业就业梦想园”网站,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岗位信息和服务信息。

分管毕业生就业的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陶晴,现在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就业创业工作上。她介绍说,目前已在高校组织了30多场创业报告会,用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亲身经历,激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省教育厅还推出首届大学生招聘服务月活动,到目前分别举办了师范类、农林类、民办高校类等12场专场招聘会,另举办校园招聘会1500余场,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7万余个。同时,云南省还加强了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建设,全省已有49所高校开通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并实现与省毕业生就业网的对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可通过“远程可视系统”进行网上交流。

据悉,云南省57所高校已建成近3700个教学实习基地,有的学校逐渐将教学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有机结合起来。昆明理工大学根据教学要求建立了云南铜业、云南锡业、昆钢、驰宏锌锗等160多个学生实习基地,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用人需求,研究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并让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全程参与培养,最终在实习行业就业毕业生每年都达到20%以上。一些高校积极拓展建立毕业生见习基地,云南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在昆明官测公司、云南铜业集团等建立20多家见习基地,解决了5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共青团云南省委提出了“青春彩云南,创业促成长”云南青年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建立“百企万岗云南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从今年2月至4月,共创建了234个见习基地,提供了14252个见习岗位,现已有不少大学生在云南冶金集团、云南煤化工集团、昆明船舶集团等省属单位及民营企业上岗见习。记者了解到,云南省将用3年时间组织2万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基地将拓展到500家。见习时间为3个月至12个月,见习期间,给予高校毕业生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的生活补助,其中省级财政给予200元,见习基地不低于400元,并由见习基地为见习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州市政府结合实际给予适当补助。

此外,云南省在去年选派两千名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的基础上,今年选派的“村官”将达到1万名。在继续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云南地方项目”基础上,该省加大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力度。

篇3:金融危机下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金融危机下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当前各项就业工作的首位。”在1月7日召开的中央促进就业会议上温总理这样讲到。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昔日的“天之骄子”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海啸正席卷全球,更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可谓雪上加霜。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不禁会溯源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金融危机下如何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呢?愿呈鄙文与诸位同仁交流探讨。

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

1.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不对口。

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供求错位”。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工作的核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很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发觉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用非所学”。自己辛辛苦苦四年所学的知识常常派不上用场,而想要竞聘的职位却不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口。最终只能遗憾地和该岗位擦肩而过。如何解决好“供求错位”问题,对促进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下降。

自高校扩招以来,一些高校由于盲目拓宽生源而导致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下降。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就是天堂,只要跨进大学门就等于拿到了工作证。思想放松、行为懒散、学风涣散、无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单一、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低下等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找工作时面对优秀职位而“心有余力不足”这一尴尬境况。

3.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不要成天忘了学习,更不要忙于应付考试,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市场需求动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学习。

4.大学生就业心态“高居不下”。

依赖性强,眼高手低是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写照。这一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不是农民工,不是普通工人。于是求职时总爱和企业讲条件,稍有累点脏点的工作不愿弯腰去做。结果机会就是被这样白白浪费。殊不知,在很多时候,从不起眼的'工作干起、从基层干起往往是事业通向成功的不错选择。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

1.政府部门要积极迅速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努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平等、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以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决策,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身规划之中。

2.教育部门,人事机关和高校就业中心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与保护。

3.学校应优化整合专业课程设置,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竞争力,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使学生在校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匹配,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4.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和准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心态,给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切勿好高务远。

最后,我想说,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只要我们大学生努力学好本领,时刻洞察社会需求动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那么在茫茫职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就一定不是一件难事。

篇4: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论文鉴赏

1.1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是企业最常用、最优先考虑的方法,不少企业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更是雪上加霜。据预计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合计有上千万的大学生要就业。研究生扩招这一政策虽然可以暂时缓减一点压力,但它只是将现在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将来几年而已,没有从跟本上解决就业压力,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1.2金融危机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20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更多地是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因于金融危机,这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已经凸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的同时,还应该冷静地思考、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寻求可持续性的治本之策。

1.3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状况的一部分,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方面,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如行业限制、区域限制等。在大学生求职和择业时,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导致部分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就业。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不能能使双方相互了解对方信息,毕业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②高校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高校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人数;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求结构失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位,大学就业服务工作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③企业用工制度、用人观念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不能保障,起薪较低,升幅不大。有的企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歧视等。还有错误的用人观念,片面追求高学历,中专生可以做的宁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意识,不少用人单位不招应届毕业生,只招有几年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中介服务不到位、不规范、不健全,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④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学生自身尚存在一定差距,知识面过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及其家长错误的就业观念,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大公司,片面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社会福利。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1.4正确看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①理性、冷静地面对现实。本次危机从年7、8月份开始,将持续三年,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此由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所造成的困难将是长期的,我们要在思想上有这个准备。金融危机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自己打垮自己。当外在的客观困难被任意放大之后,人们就容易陷入一种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客观原因的思维定势,从而不愿去查找自身的原因。②关注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但是我们更应看到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小企业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步伐,他们由原来粗放型、资源型企业开始向技术性、环保型和节约型转变。要完成这些技术升级,企业对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大提升。因此,大学生必须瞄准产业转移的方向,向产业承接地寻找工作机会。③抓紧提高自身的基础能力。金融危机下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企业放慢了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

篇5: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论文鉴赏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个别部门和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来逐步解决,下面是本人经过研究提出的系列建议。

2.1政府方面①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地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②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③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指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这方面从党中央更换教育部长已看到教育的春天。

2.2高校方面①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大学生的课程,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不断完善就业服务。②完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加强信息传导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采取多种招聘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2.3学生方面①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丢掉“精英”意识,实事求是的确定就业期望值。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鼓励学生将就业地区由发达地区转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和建功立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支点,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②及时做好职业准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有意识有目的的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补充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加强与人处事勾通能力,加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就业作好准备。另外要及早的规划好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努力方向。③加强创业意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挖掘、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益。充分发挥大学生敢闯敢干,自主意识强的创业潜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兴办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小企业,不仅实现自己就业,而且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争取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和依托高校的优势,到高新技术产业创业。

3结束语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面对这项工作,要充分分析形势,找准工作切入点,科学设计开展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充分的论证和具体的制度为基础,实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金融危机作为一种经济周期性现象的必然存在,我们将客观理性地采取积极措施来面对危机和挑战,同时也相信在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董丁戈,李彦秋,关晓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现代教育科学.(1):6~15.

[2]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大学教育.(4):31~64.

[3]龙艳.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5):42.

[4]张翠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难点及对策分析.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也产生重要影响。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本文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客观分析,并对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

篇6: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探讨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探讨

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和方法.

作 者:郝丽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策略  

面对困境作文500字

金融危机下的面试技巧

金融危机下找工作的忠告

以面对困境话题作文

面对困境的名言诗句

微笑面对困境优秀作文

面对金融危机 福建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关于面对困境话题作文合集

大学生应聘书

金融危机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学生应如何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