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碧峰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rehrs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云碧峰散文(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rehr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云碧峰散文

篇1: 云碧峰散文

云碧峰散文

冷漠、凄美、荒凉、偏远。人们总以这些词语来形容山林原野。是的,尽管山林原野很美,很令人向往。但世界上大多数高山森林都离城市很远。而且它们不仅遥远,并且路况大多很差很糟糕。因此,回归大自然,就成了一件十分难的事情了。

长期生活在高压紧张环境下的城市人,他们是多么的渴望,能在节假日里,远离喧嚣繁闹的城市。去一处幽静的山水,用花草泥土的清香,缓和灵魂深处的躁动。放下一切利益的纷争,给心灵在清水绿荫间安个家。这是一种脱俗的福,也是大多数城市人的奢望。为什么说是奢望?因为有太多的人和我一样的怕远,怕山路狭窄曲折的危险,怕在短暂而又珍贵的节假日里,时间都浪费在旅途往返的路上。

说到这里,上饶似乎就成了整个世界都羡慕的地方了!你们或许会怀疑,或许会说我这是夸张。请稍安勿躁,听我慢慢的道来。就说说上饶的云碧峰吧!它就坐落在城市的东南部,与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只有一河之隔。云碧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009.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5%,内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我从市中心步行至云碧峰,大概只需二十分钟左右。若开车,五分钟足矣。大多数来过的游客,通常都把它誉为“中国离城市最近的一座最大的原始森林公园。”至少目前,我还未发现其它地方,有离城市中心如此近,而又如此大而美的森林公园。作为上饶市人,随时随刻都可以轻松的赏游于城市和森林之间。我并未夸张吧?这样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怎不让世界倾慕!

云碧峰森林公园不仅仅离城市很近,而且还被一条委婉的大河,轻轻的包绕。这就是上饶人的母亲河(信江河)。此河的河床宽阔,河水清澈而又平缓。两岸烟柳绿荫,鸟语花香。在明清时期,信江河沿山段的河口码头,就曾被誉为“八省码头”,也掀起了中国茶纸走向世界商贸的繁荣。信江河自古富庶,奇特,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倒流河。它发源于上饶东部的怀玉山,一路西行,途经上饶、鹰潭后分两支注入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全长312公里。有一条这样宽广通幽的大河,与云碧峰相互辉映。其山体高耸秀拔,神龙变化,形成住结,且又三面临水,大有金城环抱之势,可谓是中国风水大典上的福禄宝地。上饶自古就有“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的美称,此美称莫非与这福山有关,或是因此处的上佳风水而得名。

当晨曦的朝阳缓缓的在上饶的东方升起,云碧峰就会迎来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每当我踏上山体盘旋曲折的实木栈道,欣赏两侧绿海碧波的森林,感受迷雾升腾的氤氲山气。此刻、舒爽心情就如一片片绿叶,自脚底弥漫,从天空开始生长,与轻纱帷幔的云朵,朦胧的绘成一幅彩墨画卷。待得东岳禅寺传来诵经的钟乐,仿佛我的心已宁静的抵达,清欲的彼岸。

云碧峰拥有茂密的森林,就像一座天然的氧吧,没有一丝城市的污染。这些,似乎就与上饶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联着。众多的晨练者,在这原始的森林里,流着汗,吸纳着充足的负离子和天然氧气。在运动的过程中,悄悄的完成体能转换和吐陈纳新,让身体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还有一些羞怯的小情侣,他们躲进森林的深处,互相拥抱,窃窃私语,仿佛这天地间,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世界。这幽秘的森林,确实是恋爱的好场所。幽暗、寂静、空气清新、素雅浪漫,适合情侣们互相表述,传递情爱。在这环境中容易忘我,恣意而又融合,将爱慕之意,一度度的升华。

我或许和其他的登山者略有些不同,我每天坚持攀登、静思。除了锻炼身体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在这大山中洗心,禅修。只有在这大山中,我才能静静的观照内心。在山底仰望,此山犹如一条神龙盘踞,山间云雾飘渺,一片绿海茫茫。山道上,游客们有的低头喘气,有的放歌高唱,有的走走停停,四处赏花观鸟。而我,更喜欢择一处雅亭,写写诗、想想人生。

若论,最让人迷醉的,那就当属云碧峰顶了。人们可以在此观赏到日出滚着金边的红云,可以在此观赏到清冷镜明的皎皎月色,可以在此观赏到黄昏星光斑斓的天空,可以在此观赏到城市繁华的夜景,可以在此领悟到城市与森林相悖而又默契的情调,可以在此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体会到来自内心的呼唤。我把这样的风光,比喻成一剂除烦的良药。它将山水城市的巧妙结合,恍兮、几于道。它给人予顿然的觉悟,我就自然而然的入定了。就如林清玄所说:“用一种平淡安闲的心情,让每一个烦恼化成智慧的清气。”我站在峰顶静静的,聆听萧萧的`风声,我的灵魂就在碧草绿叶间,保持着愉悦清明。

海子想要关心生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想要一栋房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却想每天都能随着登山者,一起爬山,一起去感触这原始的大自然。一起写诗,一起浅吟轻唱。我想每天在山顶的云碧阁,练一套太极。想在云碧阁上的走廊,抚一抚身边的云,去触摸叶子上,露珠的晶莹。想去和花草聊一聊天,去和蝴蝶结一段缘。想沾满这山林的福禄之气,带给我所有的亲朋好友。想时间若能为我停顿,去定格这闲雅的美好。想到这座繁华似锦城市,想到这座城市里的山和水。想想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哪一天没有领略鲜花绽放的幸福?

有形而向上的登山者,就有形而向下的归客。虽然离山回转的时候,总会有些恋恋不舍。也会有片刻不由己的停留,深情的回眸。但我并不神伤,因为山下还有许多不可多见的特色山庄。如鱼肥水清,有垂钓之乐的快活山庄,如竹木古色,乡土味浓的竹楼山庄。如书香至雅,清丽幽静的半山火堂。当然,最让我留恋的是那充满诗书画气息的游乐山庄。这山庄建筑在云碧峰和信江之间,是现今物欲横流时代的一个不可多得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休闲之处。山庄占地十余亩,临水而靠山。山庄东面是一片唯美的桃林,庄内常有画家,书法家,散文家,作家,诗人到此采风留墨。为何这山庄,会有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到此游玩。或因这山庄的主人,是一位及其酷爱诗词的雅士。或是因为这群山绿水就像一个梦的摇篮,它可以为您插上翅膀,自由自在的遐想、飞翔。它让游客们在景中怀抱着梦,也让梦随着游客们的心境,绽放出生命的凄美。特别是在日落的黄昏,暖一壶茶,赏一抹晚霞。山中的月色,水中的烟云,岩石耸立无声的般若,柔柳多情的沉思,不远处城市的繁华,秋虫低鸣的韵音,空气和露珠,恰如层林草木的气息。此刻,写下一笔,就能从生命中觉悟。此刻唱上一段,就能显现生命的圆满。

云碧峰,我既已来了,就不曾别过。无论花开何色,或是在哪一季绽放?它都写意着未来和梦想。而我的梦并非十分遥远,也并非遥不可及。它有时,像峰顶的云。它有时,像落凡的雨。它有时,像破土的春笋。它有时,像金黄的果实。它让我在城市里放歌,它让我在山水间谱曲,它让我在一片一片的叶子上,写满婉约深情的诗句。它是我的春夏秋冬,它就矗立在上饶的东南方,它为我托起阳光和希望,它一直根植在我的生命里。这就是我的家乡上饶,在城市间有那么一座山和水,天天都可以观赏日出的晨曦,天天都有鲜花为我们盛开,天天都过着诗一样的生活,天天都有鸟儿在窗前和鸣。

篇2: 山水碧峰散文

山水碧峰散文

因中考机缘,我“若脱笼之鹄”逃离喧嚣与纷烦的城市,来到碧峰这块神奇而丰饶的土地。

未到碧峰之前,我曾痴痴地遥想:那里应该是满眼碧绿的山吧。会不会有碧绿的水呢?

车过杨兴,依山而行,傍溪而上。山路弯弯,或上或下。青山绿水,穿行其间,心儿跳荡。虽说夏日炎炎,却清风拂面,赏心悦目。真有“宠辱皆忘”之感。一路走来,山伴着水,水傍着山,溪水清浅。时有鸟儿低飞其上,身姿轻盈,欢快而灵动,俊逸而悠然。近十里的山路,在我遐想之间倏忽而过。

伫立碧峰街头,环顾四周。这里,漂亮的黔北民居,蹲居清溪边上。这里,几条溪流交汇。溪水碧绿,蓝天白云,倒映水中,美丽如画。我心生贪念:这弯弯碧溪,若能搬动,搁置于自家门前。炎炎夏日,浸泡溪水,仰观中天明月,坐听悠扬蝉声,卧醉清风荷香…….那该是何等惬意!

这里,被青山包裹着,如卧躺在摇篮里的娇羞少女。碧绿溪水浸润着她冰清玉洁的肌肤,清澈溪水是她流动的血液。那淙淙流淌的溪水,时而泛起浪花,如跳动的美妙的音符,演绎着祥和与安宁。

这里,因溪流汇聚,许多石拱桥横卧其上。古老的石拱桥,叙说着碧峰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早在明清时期,这里曾叫秀才坝。据说当地一个姓蔡的考中秀才,这在群山峻岭中可以说是了不起的事情。因而,将原来的'两河口改称“秀才坝”。

站在桥上,遥遥的看去,拱桥倒影在如镜的溪水里,如一个个银盘悬挂在蓝空之下。倘若划一小舟,撑一支竹篙,荡荡悠悠从桥下轻轻划过,那情景不亚于荡舟周庄。

山,缺了水,便没有灵性;水,缺了山,便没有精魂。

桥没了水,只是一种承载;水没了桥,也是一种存在。

有山,有水,有桥,搭配得当,便是一种风景,这里便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马致远的《秋思》词中“小桥流水人家”,流露的是思乡的浓烈,思归的愁绪。而眼前的人家,背靠青山,红砖绿瓦,掩映于青山绿水之中,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清清的溪水从房前淌过。沿着门前石级,步行数十步。静坐在光溜溜的石头上,将双脚浸在水中,让溪水抚摸,不时有数只细小的鱼儿,碰触你的肌肤,这难道不是天然的“鱼足”么?更妙的是,披着夏日的晚风,轻踏抖落一地银辉,赤足踩在细细软软的温湿的沙滩之上,那时,你还有什么奢望呢?

沿着一条溪流前行,真有“斗折蛇行,明灭可现,不可知其源”之感。越往前走,溪流越发幽深,其上浓荫覆盖,不见天空。忽一农家,三层小楼,隐匿于树林。鸡栖于树,雀跃于梢。房前屋后,干净而清爽。鲜嫩蔬菜,诱人味蕾。一个老人,约七旬年纪,衣着朴素,但却干净得体,躬身锄草,动作利落,干练有力。与之交谈,谈吐之间,喜上眉梢,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别过老人,我顺溪继续前行,蹦蹦跳跳于溪水石头之上。忽一条公路从葱郁的树林间斜伸出来。眼前敞亮了许多,一小石拱桥横躺溪水之上,公路向山里延伸。溪水弯弯,路随溪转。两岸庄稼绿绿油油的,在和风中招摇。转过一小山,远远的望去,几栋黔北民居,掩映于竹树之中,庭院幽静。一条条嫩嫩黄瓜,悬挂在藤蔓之上。房前清溪,淙淙流淌。鸭戏其上,其乐融融。白鹅引颈,漫步溪岸,步态端庄而优雅。

竹荫之下,几个老头,闲坐竹椅之上。桌上清茶飘香。邀我同饮,茶香人醉。这哪里是农民,分明是隐居的老者。他们热情好客,交谈之中,憨态可掬,满面春风。这难道不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么?我好生艳羡。

这里的山更葱郁,水更清澈。我继续沿溪探寻。跳跃于清溪之间,虽说汗流浃背,但欲望更加浓烈。我想探寻溪水的源头。忽然山势高了起来,步行艰难。一悬崖挡在眼前,抬头仰望,石头层层叠叠,悬在头顶,一股股涓流垂挂其上,叮咚作响,其声清越,心中快乐无限。

爬上溪岸,几头黄牛悠然肯草,青草鲜嫩,牛儿肥壮。我仿佛回到我的童年。

几个八九岁光景的女孩身着一袭白裙,弯腰剪割,如翩飞的蝴蝶,轻盈草间。有一女孩,身背背篓,明眸皓齿,稚气十足,眸子如清溪流水。我低头询问,原来她们采集草药。我不由得心生慨叹,城里同龄小孩,生活在大人的庇护之下,温室之中,怎能经受得住风霜雨雪的吹打?

细问那溪流的源头,她们遥指山坳之间。寻向仰观,山势陡峭,树林茂密。本想前去,无奈时日不待,只好返回。可是心中依然牵挂那里,牵挂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村民的淳朴和热情。

我置身这青山绿水,乐不思归。

碧绿的山,碧绿的水啊!

这就是美丽的山水碧峰!

篇3:美丽的碧云峰作文

人们都说“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家乡益阳最美,因为这里有高大雄伟的碧云峰,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美丽动人。

春天,山坡上的小草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柳树抽出了嫩绿柔软、又细又长的枝条,像妈妈的长发拂过湖面,桃花红、李花白,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郁葱葱,林子里头绿树成阴,人们在树阴下乘凉、散步。山腰上的小湖盛开着荷花,它们一手举着小莲蓬,一手撑着荷叶伞,骄傲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身姿。

秋天,山上山下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草金黄、枫叶火红、松柏翠绿。一阵风吹来,火红的枫叶从空中翩翩落下,像是在用舞蹈迎接秋姑娘的到来。

冬天,大雪覆盖着碧云峰,整个山庄白茫茫的一片,像披上了一件厚厚的衣裳。树枝上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小朋友们在山下打雪仗、滑雪,玩得可开心了。

家乡的山美水美人也美,我爱我的家乡益阳,更爱家乡的碧云峰。

篇4:美丽的碧云峰作文

为“银城之光”的奥林匹克公园,有“高山之城,茶马遗风”的茶马古道风景区,有我国溶洞长度之最的安化青龙洞,有“高峡平湖”特色的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有诗情画意的秀峰公园,有似群龙聚会江边的会龙山,有“小庐山”之称的碧云峰……

我的老家就在碧云峰山脚下,后山就有小路可直达峰顶,现在为了开发碧云峰的旅游资源,村里已经新修了一条水泥路直达峰顶。最近一次去游碧云峰是在10月3日,那天的太阳不大,沿着新公路缓缓地走着,沿途是无边的稻田,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是令人心醉的金色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彩夺目,好像满地是黄金。瑟瑟秋风吹来,一望无际的稻田如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

山脚下,是优享生态农业种植的一大片桃园,我想要是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来这里,一定是一片花的海洋,浓郁的桃花香飘十里,此景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美不胜收。

缓缓抬步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翠的绿色竹林,霎时间,一股柔和的风迎面扑来,令人神清气爽,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循声而去,哦,这是小溪流水的声音,我挽起袖子,嬉起了水,舀起一捧水,洒到半空中,一滴滴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粒粒珍珠光彩夺目。

一路沿着小溪向上,一阵更大的“哗啦”声吸引着我,飞快地冲过去,只见一片不大的瀑布出现在眼前,清澈的山水从高处落下,拍打在石头上,变成了一片片白色的水花,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梅花,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绕过瀑布,沿着蜿蜒的公路一路前行,终于到达了峰顶,放眼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不断地远处延伸,气势磅礴。我最喜欢的是雷音寺对面的山峰,那里有许多如天外飞来的石头,蛙鼓石、马蹄印石、狮子口就是它们的名字,小心翼翼地爬上最高的那块石头,可以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感觉。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中,一片片金色的稻田镶嵌在群山之中,各式漂亮的房屋宛如宝石般点缀在其间,一条平铺的水泥路像一条灵动的蛇,蜿蜒地盘旋在山峰上,让我对这美景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这就是我们的益阳啊,还真是“益山益水,益美益阳”。

篇5:登碧云峰四年级作文

登碧云峰四年级作文

今天,下完雨天晴了,不冷不热,是夏天难得的好天气。

我们几家人相约去登碧云峰。碧云峰三清水秀,绿树成荫,是城里人登山休闲的好去处。虽然我已经去过许多次了,但仍然兴致勃勃。我们一行六人坐着车来到碧云峰山脚,开始登山。沿着一条石子路我们慢慢往上爬,山路的两边全是竹子和树木。一阵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这”!在小路一旁,有一条清清的.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溪声轻轻的,很悦耳。到了半山腰,可以看见一座座的山峰连绵起伏,有的像竹笋、有的像老鹰,形态各异,好看极了。我们继续向上登着,不一会儿登上了山顶,在山上极目远眺,只能看见云和雾,山顶上云雾缭绕,凉风习习,犹如到了仙境,我坐在椅子上一边休息、一边品尝山上农家自己制作的泡菜,感觉真美味呀!

我们到百果园吃完中饭,休息了一会儿,不久就下山了。

篇6:美丽的碧云峰作文

今天是周六,天气晴朗。叔叔和小张带着我和小铭一起去爬益阳最高峰——碧云峰。

到了九点我们就坐上车,“出发啦!”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碧云峰山脚下。啊!这里的风景十分优美,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有红的白的',紫的,看上去好像一副美丽的图画。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往山上走。一开始我们有说有笑,干劲十足,突然小铭说:“快听有哗哗的水声”。我听着水声发现了一个小湖,碧绿的水像一块大翡翠。

很快就到半山腰了,我感觉腰酸腿软,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躺着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忽然耳边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竹林里飞出来一只黑色的啄木鸟……

我和小铭你追我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山顶,热闹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有买水的,有买擂茶的,各种各样的小吃,这里好几座庙里面有一排排的佛像。我们跟随小张到各个佛像面前跪拜完。

此时,我站在山上很想吟诗一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爬山真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篇7: 行走翠云峰散文

行走翠云峰散文

云林三十六峰中的翠云峰位于金溪东北角,海拔500多米,集秀、美于一体,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原始风貌,是一个天然氧吧。

下午,太阳温和,我约飞龙驱车来到翠云峰。转过曲曲折折的上山公路,来到山门前,马尾泉水库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水面清澈,仿佛一块碧绿的翡翠,厚厚的大坝上空无一人,不时地有白鹭从空中飞过,还有白鹭悠闲地站在水库边的湿地里,时而伸伸脖子,时而理理羽毛,在青山的簇拥中,马尾泉水库又如一块玉镜透射出粼粼的波光。

入得山门,又步行大约半里就到了翠云寺。据县志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大中年间,释惠林托钵募化,始建佛院。北宋仁宗年间,天下禅宗大兴,赐名为“符竹翠云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金溪县最早的寺庙之一,几经兴废,数聚名贤。王安石父子、陆九渊几兄弟,还有历代的一些名贤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或歌咏,或打偈,流传下一段段的有趣的故事传说。寺前古柏长青,千年老桂犹发新枝。殿堂庄严,倚山飞阁,仰空接云,煞是壮观。

在通往大殿的台阶旁的古柏树下有一眼老井,四季水满井台,饮之清心明目。飞龙说,这眼井不会也有什么故事吧。我笑道,去翻翻县志,或问问庙里的师傅。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一眼古井的与众不同,它没有阔大独立的空间,居于大树下,台阶旁,人们每天从它的身旁走过,只要随手抄起井沿上的竹筒就可以舀到水喝,虽然寂寂无声,却汩汩不断,清冽香甜,这不正是翠云之灵气的`显现吗!

沿着上山路继续行走,远远地就传来跃马泉奔泻吼叫的声音,似群马奔腾欲出。别看眼前跃马泉恢弘的气势,它的上游只是一条曲折而清澈的水流,水流从翠云山深处一路走来,恰好流至这一堆临渊的岩石中,水在这里越积越多,越积越厚,最终义无反顾地一跃而下,冲击成一带白色的飞练喷珠溅玉,淙淙不断,成就了夺人心魄的美景。难怪南宋时期的金溪名贤陆九韶赞叹“跃石作良马,奔腾曳练驶”。站在飞瀑旁,我想,壮美的景致往往来于曲曲折折的平凡,而一往无前的坚持必定绽放出人生的美丽。

经过瀑布,逆溪而上,在通往罗汉洞的路旁看到一堆堆的方料麻石。还有一台推土机在忙碌着,一问,他们说要在这里重修一座寺庙。据旧志记载:这里曾经常见古貌僧人出入洞中,屡有佛光显现,因而人们称此洞为罗汉洞。洞口两侧拂拭一番依稀可见“听鸣泉”、“试茗煎”“面壁”“佛境”字样,泉水盈洞,深不可测。有诗赞:“泉流阴洞冷,馨断晚龛闲。兴尽自归去,高僧犹未还。”往前跨过一座小木桥,即可见到曾经被人称之为取之不尽的“油盐洞”。相传有一和尚在此修炼,仅靠山上野果和洞内泉水充饥。上苍感其虔诚,使洞中生出米、油、盐,取之复出,循环不断。后来,这事传开后,有一次,一位居士趁和尚不在,偷偷将洞内油盐挑到街上去卖,从此,洞内油盐绝迹。罗汉洞不远,山径旁边石崖上,有古人题刻:“我从此探翠云深秀处。”古人常能忘情山水,真正和大自然交流,故多能领略山水真趣。

我捧起洞前池中那墨绿色的水。池水看上去是墨绿色,实际上是无色的。这奇观真是令我大吃一惊。呼吸在清新的空气里,一种通体澄澈的快感油然而生,一种推陈出新的感觉遍及身心,仿佛生命在这里受到了洗涤,一下子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春天的翠云峰幽静而淡定,处处披满了绿装。刚过了谷雨季节,争春的花早已开过,但一些与世无争的不知名的山花依然默默的绽放。它们在风中轻盈,反而显得格外精神,更加秀美。潺潺溪水顺着山间流淌,带来微微清风,欢唱着生命之歌。布谷鸟的鸣叫声,亲切而温馨,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动感和生机。一阵阵清风拂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荒弃的田地里,有一群山羊在悠闲地吃草。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夹杂着泥土和竹子的清香沁入心脾。

沿着蜿蜒的山径又向上行走了大约1公里便到了万竹丛中的清华庵。这座始建于民国九年(19)的庵堂,土墙泥瓦,在幽篁绿竹中,显得朴素别致。游翠云峰的人,没有不到这里来饮一杯山泉,看一看风景的。原先上山的沙石小路变成了水泥路面,进到清华庵,一黄一白两条狗没有吠叫,竟然摇着尾巴在我的脚边衬来衬去。清华庵西边上山处不知什么时候修建起一座长亭,在长亭里极目远眺,山外有山,玲珑俊秀,姿态万千。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全都笼罩在温暖的阳光之中,远处的山峰在层层的白雾之间若隐若现,如眉黛,似弯月,犹如在仙境一般,让人浮想联翩………

翠云峰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暖日当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当我刚用手机要拍下乌云翻滚的天空时,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急忙躲进长亭中。雨中的翠云峰也别有一番滋味。隔着雨帘,望向远处青翠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

一会儿,雨停了,在飘飘缈缈的云雾里,翠云峰山峦重重,隐隐约约,婀娜清秀的身姿让人无法忘怀。此时,我心旷神怡。我闭上眼睛,伸开双手,任清风浸润着肌肤,轻拂着脸庞,耳边传来了丝丝梵音,我已经消融在翠云峰中。

篇8:齐云山与碧云齐散文

一、缘起

提起安徽,我就想起历史上三国的周瑜和北宋的方腊,他们都是安徽人。之前我也到过安徽的一些地方,比如安庆、池州、芜湖、庐江、铜陵、巢湖、合肥等。但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黄山、九华山,一直还没去过。

昨天,9月17日,恰逢周日,群主组织大家去安徽休宁“天街”齐云山、横江竹筏一日游,我欣然报名参加。因为国庆中秋长假,与我这种在体制外打工的人无缘,只能选在节前避开旅游高峰去散散心了。

网上介绍说,齐云山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宋、明朝,道教盛行,香火旺盛,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供奉真武大帝,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道文化历史,龚栖霞、余道元、张三丰等黄冠羽士,更有徐霞客、李白、朱熹、唐伯虎等文人墨客纷沓而至,留下一千五百多处摩崖石刻,现景区仅存573处,数量雄冠江南。因此山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山上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齐云山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主要景观有:月华街、太素宫、洞天福地、云崖湖、楼上楼、小壶天、方腊寨、五青峰、玉虚宫等。美食有五城茶干、状元糕点、松萝茶、璜尖小竹笋、黄山石耳炖石鸡、一品锅、虎皮毛豆腐、臭鳜鱼。

二、休宁

也许是源于一种习惯,如果我想去某个地方玩,事先一定会了解一下当地的背景。

休宁,这个小城与我之前是陌生的。翻开历史,我大吃一惊。休宁原来是一座有名的古城,出过十九位状元,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城内徽派古建筑众多,自唐天宝九年(750年)始,这里一直是县驻地,宋代开始筑城,背靠松萝、凤凰、白鹤、玉玑四座山,夹溪江、横水穿饶而过。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出版家胡正言、医学家汪昂,近代著明徽商汪宽也、程敦裕等均出生于此。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号召起义。方腊曾在山上多次打退宋军,但是后来军中出了叛徒,才最终不得不放弃齐云山,转战浙江帮源洞后被捕。公元1532年,明嘉庆皇帝来齐云山求子应验,此山从此被列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

因为《水浒传》的关系,我对嘉庆求子的故事兴趣不大,这次登山我关注的重点首先是方腊寨,其次才是山上的碑刻和摩岩石刻。

三、出发

早晨六点十五分,我提前到达集合地点。我用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希望能碰到熟人。结果呢,真有一位柯老师,年纪比我长几岁,群里的名字是“阳光灿烂”,上次登庐山汉阳峰他也在。可是,明明我看到群里健康湖口原群主凯成和夫人早已报名,为何不见人影?

原来,是因为这次报名的人数超出,他们夫妻二人主动退让,把机会留给他人。这种先人后己,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风格,我在心中暗暗为他们点赞。六点三十分,人已集合完毕,导游一声令下,载着52人的大巴车从湖口文广中心出发。沿彭湖高速,经过彭泽、马当,绕过东至,约三小时到达休宁。

一路上,大家兴致很高,在群主兼导游周帅哥的带领下,有几位帅哥和美女在车内一展歌吼,引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唱歌采取点名制,被点到的人,如果不唱歌,就必须发红包。于是,车上顿时热闹起来。

快点,发红包!

站着发,手可千万别抖!

不行,手一定要抖,这样红包金额后面就会多一个零。

哇塞,这年头是什么速度。30个红包,不到十秒就抢光了!

不行,再来!

什么,又补发了5个红包?

奇怪,我的眼睛还没眨一下,红包就没影了,真是的!

美女,你愁什么?我们关系那么好,等下我会发个私包给你的!

嘘,你可千万别乱嚼舌根,我老公也在群里面呢!

周围哄笑声一片。群里各种搞怪的表情都出来了。虽然最近有立法,严禁在群内传播各种与黄赌毒有关的负面消息,可是只要你传递快乐和健康,永远是受法律保护的。

真难得!大家出来,就是要开心嘛。

对了,群里一个名叫文的美女,她的歌声在车上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为她点赞!

四、齐云小镇

出了齐云山风景区停车场,游客必须经过齐云小镇。

第一个映入游人眼中的景观是,一个人工水池,中间有一个黑色的展开双臂的裸体美女雕像。池水内有假石、流水和烟雾,远处还有假山和一个亭子。这样的布局在我看来是非常合理的。湖口也有个旅游景点石钟山。按说,石钟山的名气,并不比齐云山差。可是,在如何打好旅游牌这一块,我们湖口人似乎还不是很内行。好在最近石钟山周边拆迁及沿湖公路改造正在起步,但愿未来湖口石钟山景区的沿湖景观一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齐云小镇上,左右两边布满了酒店和商铺。张三丰纪念馆出现在我的眼前,还有各种特包小吃店也在吸引我们的味觉。抬头看,空中布满了各色花伞和灯笼,令人眼前一亮,显得独具风格。就算我们一行人脚步匆匆,急着要进入景区,没有时间逗留,但难免心里不这样想着:等下回头,一定要来逛逛。如此,商家的目的达到了!如此,齐云小镇就会刻在游人的记忆中。这,也许就是风景区商业圈策划得比较成功的一笔吧。

因时间关系,我们选择坐索道缆车上山。585米的海拔距离,在高科技面前,速度只要六分钟。每个缆车可坐八个人,当我们的身体的的确确在空中飞行,就算有恐高症的人也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了。胆子大的,则拿出手机,抓拍从对面飞过来的缆车,当然,美女们还不忘摆个POS,来张美美的自拍。

下了缆车,我们向下先去飞云亭。亭子虽不高,但建得很有气势,四角的飞檐,似乎欲展翅一飞冲天。俯瞰山下,则是密集的建筑群。远处的山和天边的云,极目望去,显得遥不可及,但在我的脑子里,觉得它们又是如此的亲近。因为我一个江西人,清早还在家里,现在已站在齐云山上了。世界和大自然,原本就是向我们敞开胸怀的。只要我们能放下身份,放下杂念和名利功德之心,那我们的身体和思想就能合二为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向上,就是望仙楼。顾名思义,这里,便是古代凡人向往神仙的地方,只要经过此门的人,才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接近齐云山里的真仙了。

跨过望仙亭,向下走,便是梦真桥。桥面两边插满题有“金榜题名”、“梦想成真”、“连中三甲”等字样的黄边小红旗,此桥建于明嘉靖34年(公元1555年),桥的左边的一棵千年榉树,谐音“中举”,寄托“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愿望,成为后世学子理想的祈福之地。

五、洞天福地与三天门

过梦真桥往上走,经过正德古道,往对面看,便是福喜岩。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与洞天福地住持灵一道人把酒谈玄,酒兴正酣处,铁拐李以铁拐为笔,乌云为墨,炼丹峰上的千尺红崖为纸,纵横挥毫,留下了正面看是“喜”,倒看是“福”的奇书妙字。

再往下,朝导游的手指的方向往下看,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一种神奇的自然奇观——太极田。太极田以八卦图的形状而建,导游介绍说上面种有不同的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颜色会有变化。太极田的左边,建有整齐划一的白墙黑瓦的房子,看得出是一个新成立的商业或民居小区。这,又是齐云山风景区的大手笔。这种开放性的奇思妙想,为最原始的齐云山风景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这样的手笔,在游人眼里,不会认为是假的而感到不满,只会赞叹开发者的智慧与独具匠心。

再往上,不一会,我们进入齐云摩崖石刻林。石刻字体有楷、行、草、篆、隶,流派纷呈,各具风格,镌刻工艺精湛。所有碑刻及石刻均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将眼前的石刻一一拍照后,随人流进入一天门。

一天门的入口很狭,从远处看,是一个正宗的壶形。沿着狭长的山道往下,眼前是一片较为开阔的洞天福地。里面烟雾飘渺,香味扑鼻。山崖的土石,全是红竭色的,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

一路走过,有忠烈岩、寿字岩、真仙洞府等,每处洞府里的神仙都在承受香火,有不少游客入洞虔诚地焚香谟拜。导游说,寿字岩上的巨幅“寿”字,是宋代大思想家朱熹亲笔所书,游人只要在寿字下面摸上一摸,便可添福又添寿。大家一听,纷纷一拥而上,不管是否有效,也要亲身试一下。我也是凡夫俗子,当然也要入乡随俗。

抬头仰望,山崖壁上的各种巨型石刻更加引人注目。“天开神秀”、“近蓬莱”、“仲止仰止”、“人间天上”、“天开图书”、“齐云胜景”、“玄天妙境”等,每幅不同的字体,不一样的颜色,遒劲有力,十分清晰。因无人介绍,关于每处石刻究竟出自哪位古人之手,我就没时间逐一寻根问底了。

大家休息一会,拍照,喝水,吃点心,补充好体力,准备登二天门和三天门。佛教追求的是来世,道教修炼的是今生,讲究的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过二天门,就可以看见群山中有白墙黑瓦的民居,隐身在绿树丛林之中。这是我在别处风景区所没有见过的。海拔这么高,他们又是怎样在山上生活的呢?因此我非常的好奇。导游说,进了三天门,我们离天街——月华街就近了!

六、月华天街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我还记得上中学时读过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中的句子。我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我竟然能够亲自在天街上行走。天街上道观与民居相邻,香烟与炊烟互绕,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道教第一村。因为它的形状似月牙儿,所以命名为月华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天上的嫦娥仙子还是邻居呢。我可以负责任肯定地说,这个天街的繁华,一点也不比地面差。你看,到处游人如织,各个商店里人进人出,对话声、叫卖声、笑声、歌声,声声入耳,热闹非凡。这里不仅仅是一处普通的街市,每处的建筑,都是典型的徽派特色,统一的白墙黑瓦,雕檐飞兽,有很多虽然是新的,却也有古色古香之味。有的房子门口有古时留下来的.旗鼓石,更是放置了好些竹椅子或凳子,免费供游人休息。有一处红色的“天官府”和一处灰色的旧房子,门口有两个狮子守门,一看就知道是流传下来的古建筑。

后来我一想,这个天街,最主要的功能,是供游客吃饭和住宿的,因此饭店很多。又与大都市里的高档酒楼不一样,这里简朴、实惠,全是土灶大锅,烧的是柴火,因此炒出来的菜更具农家风味。我们的午餐,就是在一个名叫“丁復先”的农户饭馆里吃的,十个人一桌,九菜一汤,味道相当不错,大家围坐在一起,虽然之前也许彼此并不相识,此刻俨然是一家人。同桌的人都说这次是旅游跟团免费吃过的最好的一次。其实,出来旅游,并不需要吃山珍海味或大鱼大肉,只要符合当地的餐饮特色就行了。餐桌上的齐云山小木耳和干竹笋,味道真不错啊。

看完天街,接着去了太素宫。红墙绿顶,正面门楣上方大写“勅建玄天太素宫”七个黄色烫金大字。传说,这就是前文说的明嘉庆皇帝来齐云山求子应验,龙心大悦,赐旨勅建的。当天,适逢“安徽省道教正一派丁酉年首届传度法会”在此举行。观里的道士说有兴趣的游客下午可以入内观礼。因我们下午还要参加山下的横江太极漂流,当然没有时间在此逗留。

在太素宫的正对面,我们看到的远方是一座香炉峰。这是因重力、崩塌、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440米,形状如一只巨型的香炉。

快要下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网上介绍的方腊寨,连忙向身边的本地美女导游打听。美女用手朝右一指,在那边,还远着呢,你们不是要下山么?

是呀,齐云山还大着呢。看来这次导游并没有安排我们再游其他的景点,只能等下次再来啰。

七、九里十三亭

从望仙楼下山,原本是可以坐缆车的。可为了锻炼身体,同行的52人,包含两个十岁以下的孩子,都选择步行下山。原来,从山下往山上共九里的山路,名为“霞客古道”,徐霞客曾三年两次(16、16)登临齐云山。山路上建有步云亭、环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凌风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天一望亭、云水亭、渐入仙关亭等13个亭子。非常有意义的是,这十三个亭子的建筑风格迥异,就连门楼上的题名的字体,也是各有特色而毫无雷同的。原来,九里十三亭,其中的九和十三这两个数字中,蕴含着道家渴望长寿永生的理念。九为易中天数之最,至阳;十三取象龟背上的版纹,龟为水之精,至阴。二者结合,取意阴阳调和,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当地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是这样讲的:“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哎呀,早知如此,上山的时候,我们就不该坐缆车了!再说,这点山路,全是石级,又平又宽,比起上次我爬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的山路,真的是不知要好十万倍。

半路上,我们遇到四位挑夫,他们每人挑一担沙子,从山下一步一步往上走,累了,就在沿路的亭子里歇凉。看到他们来了,我们连忙起来让座。原来,山上所有的建筑,全是靠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古老搬运的方法来完成的。想想我们空着手出门旅游,还要坐缆车,在这些勤劳的挑夫面前,真的有点脸红呢。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社会分工不同。可是,即便是这样的,想想我们有许多家在农村的朋友,父辈们身上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面对电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

下到山脚,走出“天下第一名山”的门楼,便是登封桥。在连接桥与山路的过道上,有一座高耸的牌楼,上面刻有“圣旨”和“登封桥”五个字。字与牌楼虽是新的,但登封桥却是一座古桥,和著名的赵洲桥是同样的结构。我特意绕过桥头去侧面亲眼看过桥墩和桥孔,古老的砖上长满青苔,有一种苍桑的古意。在这历史悠久的休宁县,在这有着千年道教文化的齐云山,有这样一座古桥,并不奇怪。想当年,在这条桥上,曾经鼓乐声声,鞭炮齐鸣,走过状元及第的官轿,更有过休宁地方父母官跪迎圣旨、感恩皇天浩荡的壮观场面吧。

两点钟,大家在登封桥头集合,准时去横江玩太极漂流。原来,这里的“太极“二字,只是借用了齐云山道教的名义。而所谓的漂流,并不是真正山涧里的那种落差漂,而是在平面水上的竹筏游。横江的水,还是比较清的,也比较浅,有的河段,我们肉眼能看到茂盛生长的水草。竹筏在江中行走,有工人正在割掉江中的水草。想来,这个景点还是新开发不久的吧,这里的环境,若与桂林的漓江比起来,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我相信充满智慧的休宁人,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富饶的。

八、归途

篇9:齐云山与碧云齐散文

四顾青山座座低。

隔继往来南北雁,

只容日月过东西。

据说,这是唐代才子唐伯虎当年登顶齐云山最高峰廊崖写下的诗。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大雁都不能从此峰飞过,只有时光能在此峰流连。读罢,的确有回环往复、余音绕梁之感。

名字与“云”有关的山,之前我去过广州的白云山、河南焦作的云台山。白云山的热闹与繁华、云台山的幽静与险峻,齐云山的丹霞地貌与厚重神秘的道教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鲜明对照。由此看来,自然界的山,与红尘中的人一样,都是有特点的。圣贤早就说过,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人,只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甘于默默奉献的气息,让我们洗尽尘世繁华的疲惫,放下一切思想包袱、欲望和杂念,重新整装出发,重新笑对每一天的生活。因为今天的夕阳虽已下山,明天的太阳照样是崭新的。我们脚底下要走的路,虽然不可能条条都是笔直的金光大道,但我们自信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或许是我个人游齐云山归来的一点感悟吧。

黄碧云经典语录

黄碧云语录

碧峰峡之旅作文500字

关于雅安碧峰峡导游词

四川碧峰峡的导游词

碧海鸥飞散文

作文 游九霄碧云洞

郭璞峰游记散文

绵山云峰寺导游词

《变形计》-周云峰观后感

云碧峰散文(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云碧峰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