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xiwang80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共含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wang800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

篇1: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

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育才小学:李艳萍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当让学生“乐学”的声音屡屡回荡在校园里、课堂上时。我们也在反复思索:怎样让学生“乐学”?怎么才能打造乐学课堂?:“乐学”离不开“乐教”。而乐教就离不开优化课堂教学,就要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畅想的蓝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构建出一个乐学课堂,学生也才能真正拥有一个乐学课堂。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怎样才能做到乐教呢?下面我将自己的一点想法提出来:

一、观察生活,发现 “乐点”。

数学课堂中的“乐点”就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就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时不在。我们的孩子先接触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教师应试着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中列综合式这一课时时,我将扑克引入课堂,教他们玩24点,还让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看,谁能算赢爸爸妈妈。孩子们顿时兴趣高涨,认真的运用加减乘除找24。刚开始时,有的孩子算起来很吃力,有的孩子对一部分内容计算得很快,我就把他们每次计算的过程写出来,让孩子们观察计算24的规律,经过一番讨论后孩子们就掌握了一大部分的规律,然后再计算24点,速度明显快多了,我再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计算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事中,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自我表现欲很强,不会列综合算式的孩子竟然主动在找同学教,在问:怎么加括号呀?为什么这么加?这样,孩子们在兴趣的驱使下,一步步的掌握了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像这样在玩中感受数学,孩子就会逐渐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同时学会用数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数感,生活中这样的“乐点”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一定能发现很多的“乐点”

二、关注孩子,让“笑点”成“乐点”。

当课堂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天地时,他们的个性也会得到完全的释放。孩子总是有自己的天性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可以随意去抹杀他们的天性。在我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孩子们通过学习总结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公式为:(a+b)×c=a×c+b×c。我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理解、掌握这种运算律,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于是,有的孩子用图形表示,如:有的用(☆+○)×□=☆×□+○×□;还有的孩子用文字表示,如:(大+小)×中=大×中+小×中。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表示的:(大妖怪+小妖怪)×孙悟空=大妖怪×孙悟空+小妖怪×孙悟空,他还说一定要把妖怪都消灭,不能只打大妖怪忘记了打小妖怪。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我也顺着孩子们的意思强调:这说明括号里的两个加数都要分别去乘括号外面的数,不能漏掉。而后面的练习中,孩子们真的没人犯这样的错。这也让我更深刻的领悟到塞曉己惭返幕?nbsp;“要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是呀,学生在思考和体验,必然伴有丰富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只有这时,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投入的、最积极的。 也是最为有效的。

三、引导思考,凝聚“乐点”

一堂课并非有乐点,就能让孩子乐学,乐点只是串起学生兴趣的金丝钱。乐学课堂是孩子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乐与趣的探究、发现、感知、互动,使学与教和谐交融,学习中要荡起“乐学”和“巧思”的双桨,这样才能学得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学贵有疑”。怀疑能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构建乐学课堂,要求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合理地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多“点”疑问,“学问学问,就是又学又问”在问或者交流时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只要是想说的话,尽可能都说; 让学生多锻炼、学会概括归纳,形成数学能力。

在解决 “中途加油”题时,有这么一题:一辆汽车装满油可以行使210千米,当这辆汽车装满油,从甲地开往630千米的乙地,中途要加几次油?在展示这一题之前,我就结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用孩子们坐车的事例谈话引入,在孩子们自主解答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三种解决方案。方案一:630÷210=3(次)方案二:630÷210-1=2(次)方案三:(630-210)÷210=2(次)对此,我给孩子们留了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间。让他们做一次啄木鸟,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虫子。孩子们段段续续的举起小手,起来说自己的思路,也就是“捉虫”。同时,在这三种方案中,我们班只有一位姓陈的孩子做了方案三这种方法。我笑着说,咱们给方案三这种方法命名为“陈氏解题法”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小陈同学也很开心,有一部分同学都在想着下次要给自己争一个“命名法”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不断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绪;和学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学生一起共鸣,快乐获知,在不随意中达到和谐、融洽,共建一个乐学课堂。

总之 “乐教”是“乐学”的前提,“乐学”是“乐教”的结晶。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学相长,“教”与“学”双方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学得生动活泼、融会贯通。

篇2:从教室中发现乐初中作文

从教室中发现乐初中作文

教室虽小,却乐在其中。乐无处不在,我眼中的教室里有两种乐:一种是上课时的快乐与课余时的快乐。

上课的乐主要还是体现在数学课上。数学课上,老师会让我们分几个组,因为遇到较难的题目,讨论较方便。但同学可不是讨论,而是在聊天,不然就是这边走走,那边看看,表面上在问问题,实际上是在闲逛,大家都很快乐。在上台做题时,是采取积分式的,有奖励,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哎呀!,再挤,我就成纸了。”“这个地方我写的,不要跟我抢。”“看我的,我挤,我挤。”……哇靠,简直就是世界第三次大战!太可怕了,我还是“坐山观虎斗”较好。

课余的快乐当然是更多的,尤其是前黑板上的乐。课余,大家总是在黑板上画龟兔的,有画青蛙的,还有人将同学抽象成简笔画的……反正黑板一下子就无奇不有,黑板也就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教室的乐不止其二三,我只是略举一二而已,总之,只要你善于发现乐,创造乐,乐就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乐就会无处不在。

自己评:如果将快乐的`事情写具体,我想会更。

同学评:总体上还挺好,要是能把快乐的事情写具体就更好了。

老师评:本文主要叙说了在教室里发现的两种“乐”,对这两种“乐”能分开说明,显得有条理。对“乐”的感受要是能描述得生动些,文章的重点会更突出。

篇3:口语教学:从“乐说”到“会说”

口语教学:从“乐说”到“会说”

口语教学:从“乐说”到“会说”

周金妹 (江苏省金坛市社头中学,213 299)

摘要:目前,“哑巴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乐说”,并通过复述课文、“值日报告”等口语训练活动,让学生“会说”。口语训练不局限于课堂,还可拓展至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诵会、演讲比赛、生活Party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流利、顺畅地进行英语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表达乐说会说

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进入初中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一定文字量的阅读,能听懂一些对话,但能够开口说英语的却十分“稀有”――这种“哑巴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着。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我在口语教学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略有成效。

一、激发表达兴趣:让学生“乐说”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兴趣,让他们乐于开口说。学习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在激发兴趣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教师是新的,环境是新的,同学也是新的。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初一新生对新老师、新环境、新同学的好奇以及“想表现”的心理,从简单人手,让学生想说、能说,培养他们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勇气。

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l This isme 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介绍自我和同伴。课堂上,我首先通过简单的问候以及各种体态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通过会话,为学生创设“说”的平台:

师 What is your name?

生 My name is×××。

师 How old are you?

生 I am thirteen years old.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各个问题的答语连接起来,串联成短文,如此,将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初一新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巧妙衔接中小学英语的口语内容。课堂上,学生兴致颇高,争先介绍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想表现”的心理会慢慢隐藏,学习的兴趣也随之逐步减弱。因此,这个阶段的口语教学,应适当增加思维训练。教师可借助课本中的对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对话改编为短文并说给大家听。这里的改编训练,是以激发口语表达兴趣为目的,并不苛求质量。

例如,针对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l Starsigns -课中Hobo和Eddie的对话内容,可让学生将其改为短文,作为口语练习的素材。有学生这样说――

Hobo brought today´s newspaper to Ed-die and told Eddie to read his sign because hethought it was interesting. Eddie thought Ho-bo was nice. The newspaper said that Eddiewould have lots to eat and drink today. Eddiefelt very excited. He thought he wouldn´t behungry. But in the end Hobo had his break-fast. He thought Eddie didn-t need to worryabout his meals then.

这样的改编训练,学生感到新鲜,十分乐于参与,既锻炼了“说”的胆量,又调动了“说”的兴趣,培养了“说”的能力,效果非常好。

二、开展口语训练:让学生“会说”

在学生“乐说”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口语训练,提升“说”的水平,让学生“会说”。教学中,我较常开展的口语训练活动是复述课文和“值日报告”。

活动一: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是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地叙述文章内容。这是一种集理解、记忆、归纳和表达于一体的口语训练活动。复述课文的方法很多,如关键词提示复述、提纲复述、问题复述、表格复述、流程图复述、图片复述、转换式复述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复述方式,都必须注重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教师要做好复述前的语言铺垫,为学生作正确、标准的口头示范,让学生先有效地模仿,再尝试复述。对于初二、初三学生而言,则要求他们能够通过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并复述出来。

以提纲复述为例。比如,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Colour一课关于“颜色”的内容有两页,这么长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完整记忆,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内容提纲,简洁地复述课文大意。一位学生这样复述课文内容:

Colours can affect and change our moods.They make us happy or sad,energetic or sleepy.Blue and white are calm colours. They makes usfeels calm and peaceful. Blue creates the feelingof harmony. It can represent sadness. Orange andyellow are warm colours. Orange represents joyand can bring you success. Yellow is the colourof wisdom. Green is an energetic colour. It repre-sents new life and growth. It is not only the col-our of nature but also the colour of envy. Red isa strong colour. It represents power and strongfeelings. Wearing red clothes can help you whenyou have difficulty making a decision.

活动二:“值日报告”

在多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坚持在每一节课开始的3~5分钟时间内,按照学号让学生轮流作“值日报告”,即完成一个3~5分钟的口头英语演讲。演讲者提前做好准备,演讲的内容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到报刊杂志上选;演讲稿准备好后,要在课前和老师或同学一起讨论演讲内容,避免将一些错误信息记在脑海里;演讲完毕后,演讲者就演讲的内容向其他同学发问;最后,教师和同学一起对演讲者作适当的评价,并依据相关指标打出分数,作为口语的平时成绩。

“值日报告”训练活动,由于学生选择的题目各不相同,在提高口语表达的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一举两得。同时,我还观察到,那些口语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为了能在“值日报告”中有更好的表现,往往在还没轮到自己时就已经提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十分积极主动。

口语训练的活动还有很多,不仅可以在课堂,还可拓展至课外,如开展朗诵会、演讲比赛、生活Party、小型运动会、英语角、参观访问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来唤起、增强和保持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促进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为流利、顺畅地进行口语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走进乐学课堂,快乐的教育心得

走进乐学课堂,快乐分享的教育心得

今年的暑期,对于我和儿子都是充满考验而富有意义的。那时儿子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学完了,按照辅导班老师的意思,就是继续讲新概念第二册的内容。因为是课外辅导班,老师自然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至于孩子的接受程度不会太在意的。这让我感到很为难,因为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内容已经是初中课程了,第二册可以接触到高中课程。如果孩子的第一册没有学扎实,盲目地学习第二册,感觉就是囫囵吞枣,自欺欺人了。毕竟儿子还是小学生,过早地填鸭式教育,反而有害无益。

此时的我,迫切地想和孩子寻找一种更好的学习办法。便记起了今年三月份时候,有幸率先体验过乐学在线课堂。当时是和儿子一起分享的,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富有亲和力的名师们科学、专业的讲解,确实是一对一辅导了。由于当时儿子已经在上三个课外辅导班,时间安排的很满,不想让儿子为学习所累,所以当时只能放下了。恰巧暑期乐学名师专题讲,走进我们赤峰市。这样的体验机会,怎能错过?我和儿子一起聆听了“清华数学满分老师”――张永福的现场讲座。张老师通过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分析,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孩子轻松掌握做题技巧,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令很多家长和孩子赞不绝口。

通过这次面对面地听课体验,我们对乐学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到家里,我和儿子又观看了英语在线课堂的免费视频。看完视频,儿子兴高采烈地说:“妈妈,在家也能上课,美哉!”我试探着问儿子,“美在何处?”儿子不假思索地摆弄着小指头给我罗列了一系列好处:

第一、老师授课比较活跃,上课气氛很轻松,讲解细致。

第二、老师的讲解很容易理解,还能随学随练。当堂知识当堂消化了。

第三、老师的授课时间刚刚好,没有疲劳感。要是在辅导班得长达1个多小时,身心都很累。

第四、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多,感觉上课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听到儿子真的很喜欢这个课堂和那里的老师,我就迫不及待得给校讯通(乐学是校讯通推出的新业务)的工作人员拨通了电话,咨询订购课程的事!让人惊喜的是,校讯通对初次注册的用户,赠送一个月的课程。在这里真心地感谢校讯通和乐学,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写作平台,还能足不出户,就享受了名师的一对一辅导。

我和儿子一起走进乐学,快乐地分享着。作为家长,也感受到了在线课堂的魅力所在,科学有效的授课方式,让孩子真的收获到了知识和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将自己不会和薄弱的环节记下来,返回去反复听讲、记忆,不仅有效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在线课堂确实比较实惠,比起在外报培训班来说,可以节省开支,为孩子添更多的阅读书籍……

最近一个月,和儿子一起体验着乐学课堂,感触颇多,写下来和博友们一起分享收获和快乐……愿大家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收获快乐……

篇5:追求课堂高效从教案撰写开始

追求课堂高效从教案撰写开始

竞业园高效课堂行动与策略研究之六     追求课堂高效从教案撰写开始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与教学紧密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撰写当然也是一门艺术。大家知道,缺乏创造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撰写教案不仅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还必须与学生实际密切配合,与教学需要结合。作为新课程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不断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能力,在提高的过程中追求教学艺术。提高教案撰写艺术,要从设计艺术、情境艺术、语言艺术、方法艺术、板书艺术、组织艺术、对话艺术、指导艺术、评价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的理想境界。 下面是教案设计与撰写的三点建议: 一是教案撰写要从学生、课程、情境、自己、设计等五个要素进行考虑。在撰写教案前,教师要明确教材背景,如版本、单元、课题、授课班级、授课地点、学生人数、学时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分析。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理念、主题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做言简意赅的理论描述与分析。 2.学生分析。教师要从全班学生的基本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等方面做全方位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和设想,尤其是对学习和各方面表现上有差异的学生要作出具体分析。 3.设计理念。教师所坚持的教学理论依据和教育哲学思想是什么,要有清晰的表述。从理论上如何指导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怎样突出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教案撰写时,都要做清晰的表述。 4.教学要求。要明确对教的要求和对学的要求,教师将支持哪些服务和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一定要清楚表述出来 5.教学目标。必须围绕“三维目标”并将目标具体化、细化。 6.重难点。指本次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内容难于把握,教师要作出明确的指向与简要的分析。 7.关键问题。是指本次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8.教学方法。只对教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的选择和建议,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9.教学准备。包括硬件准备和软件准备,硬件准备是指本次教学所需要的各类教学用品,包括教学环境的建议;软件是指心理方面、能力方面的内容。 10.教学过程。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及环节要完整,如教学设计的策略意图等,包括知识点、技能要点和操作步骤。明确教师与学生在什么情境下分别做什么?在教学评价方面,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将过程性评价与阶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 11.课后拓展。即课后作业设计要求,体现层次性,有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与个性要化求。 12.板书设计。既有教师设计,也有学生设计,是板书范图总设计。 13.教学反思。任课教师下课后作教学后记、反思及建议,备课时不要先写。 二是在备课内容与教案之间建立有机的衔接,但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课程特征、教学实际等进行创新与设计,提高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是教案撰写格式可由老师们自定,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表格,还可以是图解,建议使用实用而又个性化,丰富而又单纯的方式。目前,表格式比较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由课程开发中心设计的表格式教案本身对于老师们的教案撰写就有引领作用,对于目前大多数上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老师们来说比较合适。

篇6:高效的课堂从活用教材开始论文

高效的课堂从活用教材开始论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新课程标准》呼唤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除了执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剪裁、补充与设计,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教材变得形象生动

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教材变得形象生动,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对于一些远离他们生活的知识或者故事,仅凭借教师的一支粉笔、一本书,这种学习兴趣只会昙花一现。因此,教师应创设合理、生动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中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一册《连加计算》,教学时可以把连加例题的情景制作成课件,先出现地上有觅食的小鸡5只,然后又来了2只小鸡,最后又出现了1只小鸡,在这些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根据画面上的动态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再如《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先用图表明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将这一组画面做成动画课件,加上引导学生说出的串词,把教材变得形象生动,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从而引出算式“4+3-2”,也对加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进行了理解。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材走向平易近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学生永远不会感到厌倦。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格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的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的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构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让教材走向平易近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实践活动《有多重》,在感受质量单位的活动中,教材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富有情趣的活动,如称体重、互相背一背。通过称体重,可以让学生知道一些他们这个年龄段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如何看体重表等常识。在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中,教材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如书包、书本等。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哪个重、哪个轻,然后再用秤验证。通过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感受了物体的轻重,而且还让学生认识了不同的秤,让学生知道了各种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像这种内容充实、源于学生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化活动课,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积极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注重学生的学法,使教材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讲求有效性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思想、积累经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选择什么教学材料、采用什么方法来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从而掌握知识,都应当认真掂量和思考。

例如在这次永安市数学教学大比武中,有一位老师教的《认识分数》,她以分“苹果”击掌游戏引入,从“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依次再分6个、4个、2个,直至“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当出现“1个苹果”与“平均分给2个同学”时,有的学生击掌一下,有的不拍,有的顺势拍了一下又感觉不对,满脸疑惑,击掌游戏难以进行,产生了认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有力地推进了教学目的的达成。这位教师采用教材与学生学习方法的合理使用,使教学得以顺利完成。通过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使教材变得生动有趣。

四、进行有机补充,使教材成为活水之源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作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学时不仅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对整个单元甚至更大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整理,理清脉络,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将知识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时,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使教材成为活水之源。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第102至103页的《整理与复习》,学生都能较熟练地掌握,可让学生自己去整理这一知识点。这一单元除了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及相应的加减法估算的计算教学分析、整理,还应当补充一些质量单位的练习,同时可以让学生回顾从一年级以来我们已学过哪些单位名称(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再进行一些选用这些单位名称的填空题,这样学生对到现在为此所学的单位名称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掌握。前半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整理这一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跟前面学习的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不同的要求。

总之,只要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爱生乐教体会

学乐集训管理制度

阳光乐学范文

乐学勤学名言

乐学美少年事迹材料

乐的课堂四年级作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乐教乐学”

渔父乐

心得乐

乐作文

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乐学课堂从“乐教”开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