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even_xu9750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共含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even_xu975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顾建平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会用口形识字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

(2)会读(背)这首童谣。

(3)能体会出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导学准备: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导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有一场演唱会,小动物们都想去参加,可是,小动物都准备什么节目去参加这场演唱会呢?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在演唱会上会表演什么节目呢?

(引出学动物的动作,模仿动物的特征或声音等)

[设计意图:一上课,让学生感觉是要去观看一场动物演唱会,试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语文、识汉字]

二、图文结合,以演代读

1、看图上都有哪些动物?

2、小动物出场(学着动物的动作,或模仿动物的特征或声音)

3、替补所缺动物(可能会出现有的动物学生不会学动作、模仿动物的特征或声音,还可能会出现学生不愿意扮演小虫等)

4、动物演唱会开始。

5、奖励(一张正面写有动物名称、反面写有激励性评语的小卡片)

[设计意图:通过动物的自我介绍,动物出场的先后顺序、动物的动作、声音等无意识记动物的名称,为读、背奠定基础]

三、读演结合,读背童谣

1、小动物佩戴头饰演(学声音),其它同学一边读,一边用手指表示数

2、大家读,大家演(想演什么演什么,不会演或不想演就用手指表示数)

[设计意图:通过读演结合,让学生无意中会读(背)童谣]

四、勾点圈连,借卡测试

1、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勾点圈画认识的生字

2、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桌或小组的同学

3、出示生字卡片(1)开火车读(认识几个读几个);(2)猜字游戏

(3)指名认读,口形引导

4、连线(语文天地: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勾点圈画自测;通过给同桌或小组同学读,互相正音,互帮互学;通过卡片认读的三种形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口形引导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口形与读音的关系,另一方面为字与拼音教学提供学习的方法;连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十个数字的认识,暗示语文与数学及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搜集积累

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关于数字的儿歌、童谣、诗歌、歌曲,找一找,问一问,读一读,唱一唱,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数字歌》的比赛,看谁知道的最多!

[设计意图:是想通过这一环节从小培养学生搜集积累的意识,同时为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山村》的认知前提能力]

[《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2: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数字歌》是一首童谣,插图和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数小动物,由阿拉伯数字引入汉字,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当学生熟知课文时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11个生字。

教学目标:

1.过观察书上图画和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学习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能力,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3.使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

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读。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指题目)。

二、看图说话

孩子们,瞧这幅美丽的图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呀?哟!那图画上都画了哪些动物呢?你能数出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是多少吗?

1.悄悄地和同桌说说。

2.指名说,师指导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看到图上有8只虾。”(根据学生的回答给所在小组加上星星)

3.师小结:哦,看你们说得这么棒,老师也想来数一数了。(渗透识字“数”、“一”、“个”,先跟读再请会读的同学领读,并给予相应鼓励)

三、数动物引入课文

农场里的动物不但品种多,而且数量多,有个粗心的饲养员数了半天也数不清,小朋友能帮他数一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7页,同桌合作,在书上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多少。

1.指名回答,学生上台把图上的动物指出来,并学动物的叫声。(师引导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并给予相应奖励)

2.每回答完一种动物全体学生齐读相应句子。

3.读“两匹马”“三只小羊”“妈妈”“四只鸡”“五只鸭““叫喳喳”“小虫”。方法有:开火车读、分组读、让会读的同学领读、男女分读(师给予相应奖励)

四、练读课文

1.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2.动作读。看,农场里的动物多可爱呀!谁能学着它们的样子来读?你喜欢哪一种动物就学哪一种动物,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个别做动作读)我们请女孩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读看看像不像?女孩子,起立!真棒!(师边做动作)男孩子有勇气跟她们比一比吗?男孩子,起立!真是一群小演员!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有表情地读。刚才,我们认识了10个数字,还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多高兴呀!你们高兴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呢?有表情地来读《数字歌》。

5.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6.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7.看提示背诵。大家笑得真甜呀!现在,请把你们的课本盖好,老师把数字歌藏起一部分,小朋友还会不会读呢?同位互相试着读一读。(点击去掉“牛、马……”生背一句出一句)

8.看图背诵。真聪明犝饣乩鲜Π咽字歌全都藏起来,小朋友看着能背吗?(点击儿歌消失)能背的小朋友起立,(齐背,背一句点击出一句。)真了不起!

五、识字

1.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2.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3.现在更难了,谁还会读?(出示“小”“朋”“友”“数”“两”“只”“个”这几个字让生单独认读。字为红色,读完贴在黑板上课文中的空白处)在读“只”时,老师把“只’字放在课文中:三小羊、四鸡、五鸭,(生读。)谁还能照样子说说?再读“个”时,问生:看看周围,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生联系生活说出几个用“个”做量词的短语)你们不光字记的好,还能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真是很了不起。

4.字娃娃都回家了,你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读:如果都他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仅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帮帮他。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他们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五、巩固练习。

语方天地第13页的连一连和说一说。

1.说一说这些日子的节日,让会的学生说师指导说一句完整的话如“一月一日是元旦。”

2.全班跟说。

3.师给予鼓励并在星级少年表上给所在小组加上星星。

4.师: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好,老师为了奖励你们想教你们唱首歌,放《数鸭子》。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童谣《数字歌》。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非常好!同学们今天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这首童谣读给他们听听。好不好?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3: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看图引入。

孩子们,瞧这幅美丽的图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呀?哟!那图画上都画了哪些动物呢?你能数出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是多少吗?

(二)出示课题。

这些数字多有趣呀,小朋友们都笑哈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由这些数字所组成的一首有趣的童谣--《数字歌》(板书课题)。请孩子们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图数动物的数量。(放录音,师指图,学生看)

(三)自读课文。

1、(出示大屏幕)师提示学生看字上的注音,一边读文一边看图,师带读两遍。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反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

1、不看字,只看图背。2、自己练背。3、同桌互背(或指背)。4、齐背。

(五)学认11个汉字。

1、在插图旁用阿拉伯数字标上每种动物的数量(指名一生在投影仪上标出,其他在书上标)再从课文中找出与阿拉伯数字对应的汉字认读。

2、同桌互教互学“-”~“十”十个汉字。

3、学习“只”、“个”、“数”、“小朋友”这几个汉字。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4: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识字11个,学习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读熟《数字歌》。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能力,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3.使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幅图是: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上鸟儿在飞,碧绿的草地上牛马在吃草,小鸡们在追逐,小虫在地上爬,小鱼、小虾、小鸭子在小河中游。单幅图6幅,上面画有小动物)

设计思路

《数字歌》是一首童谣,插图和课文内容一一对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或者插图让学生数小动物,由阿拉伯数字引入汉字,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当学生熟知课文时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数字”,我们先来学习《数字歌》。(师板书:数字歌)

2.跟老师读课题后,指导认识“数”“字”。

师:“数”这个字你在哪里见过?(生答:在数学课本上经常见到它。)对,我们在数学课本上经常见到它。可以组成:数字、数学、数数。

二、读课文,熟知内容

1.(听录音。)初步了解童谣内容。

2.师:这首童谣好听吗?跟老师读一下好吗?请边读边用手指着字。

3.请同学们自己用手指着字读一下,看看谁读的认真,能把童谣早读熟。提示学生读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

4.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有的同学可能是已经能背了,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互相读一下,比一比谁读得熟。

5.谁读得熟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6.师:我们齐读一下好吗?

(这首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有学前教育的学生,读几遍后就能背得很熟,所以在读熟时可以接着引导学生背诵,引导的方法,可采用老师说前或后,让学生说后或前,反复几遍就可以。)

三、看图加深理解,认识生字。

师:今天这些小动物都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一起把它们找一找好吗?看看它们都有多少。

1.请学生看课本插图,从书上把它们都找出来,用阿拉伯数字在小动物的旁边标出来。

2.学生自己找。找后同桌互查。

3.师:你门都找对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也都找出来了,你们看咱们找的一样吗?

下面你们再从课文中找出与阿拉伯数字对应的汉字,找出来反复读一下。

4.(出示卡片。)认读。(也可用多媒体,如一头牛,“一”下面点上点,“头”用红字,“牛”用黑字。)

一头牛两匹马三只小羊四只鸡五只鸭十个数字小朋友

5.师:同学们认读得太棒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谁能把下列的字音读得既准确又流利。(多媒体出示或者用小黑板出示。)

一两三四五只个朋友数

6.在游戏中识字---“猜字游戏”

游戏玩法:每两个同学一组到前面来,一个同学面向同学们,另一个同学指出一个字,让同学们看清楚记住。然后让面向同学的那个学生再找。找到一个,他问:是不是?如果不是,同学们齐声回答:不是。再找。如果是:同学们齐声回答:就是。同时伸出大拇指齐说:你真棒!这个游戏,有时找的同学一次找到,有时所有的字都要找一遍。这样学生会反复读生字,在游戏中识字记字,还可调动学生学生字的兴趣。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1:画有三只小鸟)

师:图上有几只小鸟?(有3只小鸟)

2.(出示图2:画有两头奶牛。)

师:图上有几头奶牛?

3.(出示图3:画有3只山羊在山坡上吃草。)

师:图上有几只山羊在山坡上吃草?

4.(出示图4:画有小河,小河里有10条鱼。)

师:小河里有几条鱼?

5.(出示图5:画有一棵树,树下有5只鸡)

师:图上有几棵树,树下有几只鸡?

6.(出示图6:有5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这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认识的几个字和常用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同时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训练时要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五、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童谣《数字歌》。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非常好!同学们今天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把这首童谣读给他们听听。好不好?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5: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活动一:

根据图让学生观察,发现,谈话引出数字歌里的句子。

1、孩子们,今天的小河边格外热闹,你瞧来了好多小动物,看看你喜欢什么?给大家说说。(激发学生怀着一种新奇去看图、观察,产生一种想告诉别人的欲望。)

2、学生纷纷回答,我喜欢这儿的什么动物?

生说时,师贴出相关句子卡片。如果生回答到具体数量,如七条鱼,三只羊等,马上给予充分肯定、表扬:观察真仔细。如有学生回答到这些动物怎么样,什么样等,如七条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等,更应及时大力表扬,赞扬他们能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了,生动形象。

3、学生说一句,师贴一句,孩子跟读一句,把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特别注明,以吸引学生注意。

活动二:

把列出的动物按一定顺序排一排,把训练思维与表达相结合训练。

1、孩子们,你能把图上这些动物按一定顺序排一排吗?(此时孩子非常活跃,有的讨论,有的独立思考。)

2、学生上台取卡排列,并说说按什么顺序。

生A:虾、鱼、鸭、小虫、公鸡、羊、马、牛、小鸟。

按从水中到陆地,再到天上的顺序,也可以倒过来,从天上到地下。

生B:小鸟、马、羊、牛、鸡、小虫、小鸭、小虾、小鱼。

按从远到近,也可按从近到远。

生C:牛、马、羊、鸡、鸭、小鸟、鱼、虾、小虫。

按数量从少到多来排列,也可以按从多到少的顺序。

孩子们想象丰富、奇特,积极开动脑筋,老师大力鼓励。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排列顺序的方法。学生还有许多种排列,让孩子们尽情说。

3、师念一、二、三……学生数到十,师接说,十个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念得笑哈哈。(师贴句子)。

4、看谁最能干,能通顺、流畅地读《数字歌》。

请生读的时候,其余孩子认真听,纠正字音。

互评中学读,熟读,读时与图相结合,强调量词的准确性。

5、练习背诵,形式自由,可一个人背,可小组接龙。形式不定,背得流畅的同学奖励图上的动物。充分调动小朋友背的兴趣。

活动三:

巩固认识儿歌中要求认识的字。

1、孩子们,儿歌中这些红色的字可难认了,有谁会认,请会认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互相认读。

2、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3、从儿歌中取出这十一个要求认的字,请生上台,给它找家,送它回家,再读一读。

4、齐背《数字歌》。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6:数字歌课件(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上传者:321948 1158274683@qq.com 简介:这是一个与数学学科紧密联系的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通过数数来了解插图中的数量,运用已知的阿拉伯数字,来认识对应的汉字。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汉语中的常用的数量词,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认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学语文。利用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优势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识字、边识边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指读的习惯,给学生渗透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从图入手,整体感受课文插图的美以及小动物的可爱,为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

相关课件:

篇7:对韵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分析:《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习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习,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习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习: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七、作业: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一两首。

[对韵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8:《aieiui》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ai ei ui》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的发音,拼读相关音节,了解“ui”的标调规则。

教学难点:“ui”的读音。

教具准备:拼音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板书复韵母“ai、ei、ui”。

二、互动学习

(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

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

(二)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ei

2.练习发ei的音。(指名读--师正音--齐读)

3.请小朋友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ei的音和形?

4.谁能根据四声发音的方法,读出ei的四声。(出示ei的四声。自由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

5.“ei娃娃”看见你们这么聪明,就打电话来把他的好朋友找来了,你们看。(课件:b、p、m、f)。ei见到他的好朋友一高兴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小朋友帮帮他,好吗?(同桌试拼音节--指名领读--师生对口令)

(三)学习复韵母ui

1.出示ui,师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ui的四声,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3.你们可真棒!“ui娃娃”高兴的不得了,让他的好朋友乘飞机赶来了,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zh、ch、sh、r)小朋友们,快猜猜看,他们好朋友在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同桌试拼--四个小组各拼一个--指名拼读--两大组对口令)

三、拓展巩固

1.你听我说。(学生迅速找出老师所读复韵母的卡片)

2.拼音娃娃找朋友。

[《aieiui》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9:对韵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b p m f d t n l ɑ o e i u .

2、复习拼读拼音。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掌握新笔画。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1、相关课件。

2、字母、音节卡片。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b p m f d t n l ɑ o e i u .

2、阅读《对韵歌》,读通课文,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掌握新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了哪些字母了吗?出示相应的字母卡片指名读,          开火车读。

2、全班齐读学过的字母卡片。

3、抽读字母卡片,检查个别学生的认读情况。

4、小结;学习汉语的作用可大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阅读更多的文章。

二、拼读音节

1、复习拼读的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亮,两音相连猛一碰。

2、要求学生根据方法,自由拼读文中的音节。

3、依次检查学生自由拼读的情况,教师适当指正。全班同学照上面的的样子,拼读文中所有的音节。

三、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

2、领读,找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重点读好下面的词语。

葡萄 苹果园 甜 风习习 绵 南 北 (这些都是学生目前无法用拼音拼读的)

3、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准确、熟练地读课文。

4、 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5、 全班齐读。

6、 读下面的词语,读中巩固对生字的认读。

苹果 李子 西瓜 天地 南北

7、 指导写字

8、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生读。

9、重点指导写“风”。

(1)出示“风”找出新笔画横折斜钩,强调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2)引导学生观察“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写“风“教师巡视指导。

10、学习写“果”和“北”

(1)指名说说他们的笔画顺序。

(2)观察田字格中“果”和“北”,说说它们的位置。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对韵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篇10: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水乡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想知道那是个怎样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录相)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美丽的水乡有青山绿水环绕,有小桥流水人家。(板书:水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读这首诗歌,大家闭上眼睛,想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歌。

要求:a.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全诗共几个小节?每小节中哪一句话是相同的?(用“~~~~”画出来)

“水乡什么多?”(疑问句和标点符号)

过渡:到了水乡,就像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一样。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

三、精读第一小节

1、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小节。

2、反馈:水乡的水是怎样的?(重点理解“渠”和“荡”)

3、指导朗读:你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水乡,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轻轻的、柔柔的,多美呀!谁能带着这种感觉美美的读一读?

4、指名读第一小节     (读得不错,谁愿意再读一遍,比他读得更好)

5、板画水:江南水乡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的水美,水多。

四、以画促读,朗读鉴赏

1、自己读读二、三小节,看看还应该画些什么?

2、请一位小朋友来画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的粉笔?应该画在什么位置?画一只行吗?(师生共画)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画云朵)你想起书上的哪句话来了?

4、指导朗读:白帆点点从湖面上轻轻地滑过,就像是片片白云漂浮在天空中一样美丽迷人!谁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这幅美景读出来?

过渡: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水乡的歌更多(板书:歌) 大家想想这里的歌是什么意思。(歌颂、赞扬)

5、指名读第四小节:(师画歌)

6、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能不唱歌吗?)

7、指导朗读:水不仅给水乡带来美好风光,更给水乡人带来了幸福生活,这一小节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赞美)让我们一起歌唱咱们水乡的新生活。(齐读诗歌)

五、诵读全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你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师引背全文)

六、拓展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树上的插图,江南水乡除了水多、桥多、船多,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我们来作一回小诗人,学着水乡歌的样子来说一说水乡的其他特点,再续写一小节。也可以学着水乡歌的样子来说说家乡的特点,把它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水多

桥多            (打鱼的)人多       歌多

船多

[北师大版《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挖荠菜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江南》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蝴蝶歌》教学设计

守财奴导学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采薇》 导学设计

课文《乡愁》导学设计

《望岳》导学设计

aieiui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数字歌》导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