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名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把酒言欢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修身养性名言(共含12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把酒言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修身养性名言

篇1:修身养性名言

最新修身养性名言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人生匆匆如烟云,欣逢晚年好光景。经常活动健身体,昼养生更要紧。——许海清

物质是养老的基础,精神是养老的支柱,科学是养老的法宝。要有正确的养老观,开创人生第二春。——王兴华

人生百年不足奇,早起早睡健身心,少停多动添活力,乐观开朗有裨益。——高德江

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恼。——董必武

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徐特立

健康不是一切,但推动健康就没有一切。自我保健,是明天健康的方向。——吴阶平

心胸坦荡,意志坚强;经常运动,锻炼身体;起居有时,饮食节制;养花读书,修养心性。——张学良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陈立夫

呱呱地生,快快地长,慢慢地老,悄悄地走。——任仲夷、刘建章

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梁步庭

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运动——生命的马达;清洁——健康的卫士;欢乐——长寿的妙药;忧愁——衰老的快车。——王俊第

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王顺明

不倚老不言老不服老不怕老老当益壮,有朝气有正气有志气有骨气气贯长虹。——张文华

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

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

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老子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

祸中之福如同玫瑰带刺,我们不能一直在乎刺,应该看花。一切痛苦不是来自外在的情况,而是源自我们的态度。

学习主动的.精神,决定出手的最佳时机,要果断,用自己已被开发的智慧。

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挑战越大,我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最大的浪费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拥有全宇宙的力量。

解脱自己执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绑住的感情,才叫现世解脱。不要以为天上云间有个地方可去——那样跑到哪里都没用。

当我们往内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来处,真实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

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念、言语、和行动。

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道不是知识能够分析的,它是内边的悟解。

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

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我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对人诚信是保护自己尊严、良知的最好方法。

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把学习的功课变成刑罚,我们才感到痛苦,不妨愉快地接受,笑着去应对它——那它就只是我们的功课。学好就行了。

篇2:修身养性的名言

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4、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8、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励志一生)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2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篇3:修身养性的名言

孝顺要及时,行善也要及时。

以读书立志的修身养性名言: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在困难和逆境中的修身养性名言: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以“静”字修身养性名言: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以“勤”字修身养性名言: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修身养性的名言(15篇)】

篇4:修身养性的名言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孙思邈

养性必先知自慎。

——孙思邈

不能很好地处理情感的人经常会代之以身体上的疾病。

——【美】斯摩勒

内安于心,外安于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

——【英】布莱克

精神不垮,即使年老体弱,仍然可以有所贡献。只有这样,健康长寿才更有意义。

——林启武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己以恭俭为先。

——胡宏

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和平。

——嵇康

养生之道,以不欺己、善加忍耐为要谛。

——【日】贝原益轩

修身养性的名言:我认为,养身之道实在就是自己对品格性情的修养。

——高觉敷

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自然年龄纵然可以老,但是精神状态不可也不会老。这样的人是永葆青春的。

——林启武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有动则心垢,有静则心净,外动既止,内心亦明。

——萧衍

人的精神面貌很重要,什么时候精神也不能垮。这是健康长寿的又一个重要条件:动精神。

——林启武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享用不尽的美筵,也才是健身的真正法宝。

——刁蕙兰

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

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等。

——【英】培根

不能很好地处理情感的人经常会代之以身体上的疾病。

——【美】斯摩勒

篇5:修身养性的名言

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

1、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5、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7、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9、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清。

1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人皆可以为尧舜。

1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19、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20、见侮而不斗,辱也。

2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2、追求名誉不如修养自身,好的名誉不能掩盖丑恶。

23、不悲叹道路的艰难,只悲叹自身修养不好。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5、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2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2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修身养性,然后才可以管理国家。

30、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3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32、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3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36、有德行的人修养自己的身心,内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在要端正自己的仪容。

37、有德行之人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

3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9、奉公不贪一身正气,官字二口民口为首。

40、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41、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4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43、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4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5、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46、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47、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不迁怒,不贰过。

51、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52、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53、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5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55、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5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5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58、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60、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2、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63、以公倡廉,以威树廉,以德养廉,以清保廉。

64、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65、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66、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6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69、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7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71、贪念一念之间,荣辱两个世界。

72、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7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74、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75、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7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7、有德行之人遇到艰难险阻之时,一定检查检讨自己,从而加强自身修养。

78、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9、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一寸山河一寸金。

8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84、道德直通有形的天地之外,思想直入变幻多端的风云之中。

8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6、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8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8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0、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91、贪婪是自由的桎梏,廉洁是自由的明灯。

92、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93、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94、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9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97、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98、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99、高风所洎,薄俗以敦。

10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篇6:修身养性的名言

1、健康不是一切,但推动健康就没有一切。自我保健,是明天健康的方向。——吴阶平

2、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

3、不倚老不言老不服老不怕老老当益壮,有朝气有正气有志气有骨气气贯长虹。——张文华

4、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7、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8、1.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0、3.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东亚病夫耻辱深,当年政腐庶民贫;亿万人民大解放,全民健身万家春;改革潮涌鱼得水,世界体坛屡夺金;宿老迎来夕阳红,中华伟业有强人。——陈载夫

12、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徐特立

13、2.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4、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5、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梁步庭

1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7、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18、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

19、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

20、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3、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24、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5、呱呱地生,快快地长,慢慢地老,悄悄地走。——任仲夷、刘建章

26、人生百年不足奇,早起早睡健身心,少停多动添活力,乐观开朗有裨益。——高德江

27、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28、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30、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3、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35、心胸坦荡,意志坚强;经常运动,锻炼身体;起居有时,饮食节制;养花读书,修养心性。——张学良

36、人生匆匆如烟云,欣逢晚年好光景。经常活动健身体,昼养生更要紧。——许海清

37、运动——生命的马达;清洁——健康的卫士;欢乐——长寿的妙药;忧愁——衰老的快车。——王俊第

38、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9、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王顺明

40、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1、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42、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43、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酒多水,少烟多茶,少盐多醋,少怒多笑,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停多动,少药多炼。

44、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5、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46、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4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48、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49、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老子

50、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51、6.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52、物质是养老的基础,精神是养老的支柱,科学是养老的法宝。要有正确的养老观,开创人生第二春。——王兴华

53、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4、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5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6、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恼。——董必武

57、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58、人生要走万里路,迈好强身第一步。——唐奇开

59、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60、.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61、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62、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陈立夫

63、25.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64、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65、竞技场上出明星,晨练场里出寿星。——周二合

66、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7、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68、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篇7:修身养性的名言

1)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4)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5) 德不孤,必有邻.

6)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7) 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

8)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9)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10)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篇8:修身养性的名言

1)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3)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4)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5)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6) 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7)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8)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9)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0)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11)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12)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15)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16)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

17)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18)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9) 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20)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彼得阿柏拉德

21)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22)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3)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24)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25)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26)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达尔文

27)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28)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29)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30)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篇9:修身养性的名言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4)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5)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6)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7)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8) 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9)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10) 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11) 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12)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5)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7)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8)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9)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20)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

篇10:修身养性的名言

修身养性的名言大全

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五、知耻近乎勇。——孔丘

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七、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九、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十、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十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十二、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十三、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

十四、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十五、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十六、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巴斯德

十七、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十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十九、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二十、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林则徐

二十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二十二、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二十三、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居里夫人

二十四、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二十五、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二十六、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二十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二十八、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二十九、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三十、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三十一、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三十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三十三、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三十四、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三十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三十六、学无止境。——荀子

三十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三十八、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三十九、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爱迪生

四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四十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四十二、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四十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佚名

四十四、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达·芬奇

四十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四十六、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四十七、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四十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四十九、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五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赫胥黎

五十一、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五十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五十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五十四、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十五、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五十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五十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五十八、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人看见的时候干些什么。——孟德斯鸠

五十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

六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篇11:修身养性的名言

修身养性的名言

1、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3、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4、不惜光阴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赌博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贿赂致罪悔,富不勤俭贫时悔。不孝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

5、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6、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7、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8、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9、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10、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1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1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4、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16、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7、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18、“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9、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20、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21、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2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23、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4、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25、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27、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28、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29、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3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31、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2、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33、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4、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35、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6、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篇12: 修身养性的名言

修身养性的名言

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

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务必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职责)。

8、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

9、节欲戒怒是保身之法,户外节食是强身之法,随便自然是省心之法,修身养性是处世之法,收敛安静是治家之法,艰苦勤奋是立业之法!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我居后。)

1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

1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职责推向别人,之后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发奋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构成江河大海。)

15、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7、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8、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发奋。)

20、宁静能够致远,淡泊能够明志——诸葛亮

21、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2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2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好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正因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5、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正因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刻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28、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29、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0、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2、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择善人而交。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看,以礼义为交际之道,以廉耻为律己之法!

33、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34、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励志一生)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必须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能够成为老师了。)

3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37、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8、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9、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紧闭是非之口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我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我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4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4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44、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45、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9、何以息谤?无辩。何以止怨?不争。

50、学不能够已。——《荀子》(译: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5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必须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2、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53、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怒所致,自家便不是个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5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5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就应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5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59、对自我讲自律,对事业讲奉献,对学习讲勤奋,对社会讲职责,对生活讲俭朴,对工作讲创新,对他人讲礼貌,对长者讲尊敬,对亲人讲爱心!

60、食养生,德养性,静养心,动养身!养身在动,但动过则损;养心在静,而静过则废,任何时候把握度是科学健身首要问题!

61、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狱,双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6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6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1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4、欲论人者,先论己;欲知人者,先自知。

65、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66、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

67、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

6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9、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7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7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发奋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7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我小家的小事呢?)

74、淡泊名利,生活知足,性格合群,待人和睦,节制饮食,起居规律,手脚勤快,坚持户外,笑口常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7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应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务必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77、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79、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务必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才去做。)

8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我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我的儿女一样。)

8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8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我想。

8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86、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88、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无欲无求,宁静致远。自我知足是良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89、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我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9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9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我的不足并发奋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译:自我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好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9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9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

9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

9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9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我,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我的劝告。)

9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超多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能够很自如恰当地选取运用。)

10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10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好正因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好正因它好处不大就不去做它。)

102、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10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104、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10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106、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因此存诚。

107、健心在于养神,养神关键在于懂得精神内守不使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过极,不当名誉金钱物质地位的奴隶!

10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09、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11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11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因此慎独。

1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章讲的资料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1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必须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1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理解。)

11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117、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

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19、最大的敌人是自我,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无知是自欺,最大的悲哀是自弃,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欣慰是奉献,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12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就应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就应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2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我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22、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2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译:羊羔有跪下理解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24、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译:犯了错误,不好迁怒别人,并且不好再犯第二次。)

125、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2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2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一样,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28、善有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29、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3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我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我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我的言行招来的。)

13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32、人能够节欲,而不能无欲节欲而不是去欲,制欲而不是制情,欲就是情的实现,性潜质本身就是一个健康标志!

13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发奋,就能够比别人早成材。)

13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明白,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35、治国必先齐家。(《大学》)

136、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

137、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138、修身养性的格言-云水禅心-书画艺术--真性美得意之时处之以淡,失意之时处之以忍,是非之地审之于己,毁誉之事由之于人,责己路宽,能忍自安!

13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

140、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14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142、遇事时处之泰然,失意时处之坦然,得意时处之淡然,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

143、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144、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发奋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45、人生疾病,外因易防,七情六欲,内贼难当,愤怒烦恼,抑郁悲哀,神明内疚,皆是百病之阶,养性修身,随遇而安,无往不乐!

146、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47、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4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5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5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我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52、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53、人皆能够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发奋去做,人人都能够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作为君子,就应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发奋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我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55、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56、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15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我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5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59、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0、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6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6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译:完美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6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165、“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166、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就应先做到的。)

16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68、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狱泰山。

169、做人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17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发奋,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务必谨慎思考,思考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71、党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172、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但是必须还有比你更强的人,因此不好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我夸耀自我。)

173、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174、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17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6、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177、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78、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9、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

180、修养是人生的第二个太阳,没有修养就没有学识。没有修养人的心灵好比一块荒地,尽管肥沃,却结不出果实!

181、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译:做任何事情,开始必须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182、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

18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184、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端正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处事以安祥泰然为第一,做人以诚实守信为第一;健身以尊重科学为第一!

185、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就应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我的升官发财。)

186、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187、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我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职责。)

18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发奋,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发奋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89、好学而不贰。——《左传》(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9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91、激之而不怒者,非有超多,必有深机。

192、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9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

19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9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译:千里大堤,正因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正因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96、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9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书有未以前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9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职责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99、缓字,能够免悔。退字,能够免祸。

200、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20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名言

修身养性的哲理名言

古文中具有哲理修身养性名言【经典】

修身养性的句子

修身养性经典禅语

论语中修身养性的句子

修身养性的散文:正心修身

修身养性相关的至理名言有哪些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修身养性

马斯洛名言

修身养性名言(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修身养性名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