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名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有钱朋友TUK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马斯洛名言(共含5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有钱朋友TUK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马斯洛名言

篇1:马斯洛名言

马斯洛名言

1、”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层次是对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包含对安全、稳定和质量的需求;第三,归属感;第四,对获得尊重的需求;第五,人类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2、在拿不准时,要诚实。()

3、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篇2:马斯洛

亚伯林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个人简介

A.H.Maslow: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他没有美学专著,其美学思想却融合在其心理学理论中。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尊需要(respect & 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

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无直接功利性、超时空性、主客体交融性,使之对完美人格的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高峰体验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人或他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审美主体;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主要著作

《动机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

《科学心理学》(196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

好书推荐:《马斯洛告诉你的28个心理法则》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推荐测试:

恋爱时你会伪装自己吗?

篇3:好人马斯洛

好人马斯洛

学生主体意识或主体精神,其实质在于他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以及其行为的取向显然于他的需要有关。作为心理学的探讨就有必要去探明需要的构成,既然在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那里找不到,而哲学中把人的需要仅分成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又太笼统,就从其它心理学派中寻找一下吧。初探人类情感世界的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的需要更简单地归于性,在他看来人的创造与发明也都是“性动力”的结果。弗洛伊德,这位用梦和催眠术来研究人类情感的奥地利医生说得实在太玄了,对我这个被孽障蒙住双眼的凡夫来说真有些莫测高深,哈,只能自叹缺少慧眼与睿智了。  真的,我很喜欢比我大33岁的A.H.马斯洛先生,他所提出的需要理论比起弗洛伊德要好多了,至少我有些看得懂了。他的理论在现今中国已是所有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厂长、经理、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都知道的内容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重申一下我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分册,325页)上对“自我实现”的解释为:一个人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潜力的动机,力求实现自认为所能之事。而我对“自我实现”的理解并非如此。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自我实现了的人具有:  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  5.超然的独立性:离辟独居的需要  6.自主性:对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7.欣赏的时时常新  8.神秘体验:海洋感情  9.社会感情  10.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  13.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创造力  5.对文化适应的对抗   马斯洛另外还专文叙述了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马斯洛也指出了自我实现者的缺陷--一些癣疥之疾。   总括起来,马斯洛在这样的一些论述中,表明当其它需要被满足后,会有成为这样一种“自我实现的`人”的需要。   马斯洛真是一个好人,他把人想象得如此之美,而所谓缺陷也不过是“出于怜悯而与他结婚”之类。   马斯洛自称他的结论来自于经他筛选的优秀人物,弗洛伊德属于肯定有些不足但仍可用于研究的人物,而美国总统林肯和杰斐逊只有晚年才能列入。   在马斯洛开列的被研究人物的名单中当然绝不会有牛顿,他的一辈子被卷入了多次遭受他人控告剽窃的法律旋涡;也不会有海明威,因为他太有恶霸的作风了;也没有爱迪生,因为他把他们一伙的发明全揽到了自己名下,而且他声明交流电如何有害,仅是为了攫取利润而不惜背叛自己科学的良知;不会有诺贝尔,他小气到因为恋人嫁给了数学家而不列诺贝尔数学奖;不会有对资产阶级启蒙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曾循私枉法的大法官培根,和那个一生在石榴裙下讨生活并染有小偷习性的卢梭。   在好人马斯洛的晚年,他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他的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撞。人们责问他,如果你说得有理,为什么自我实现的人如此之少,于是他提出了因为他们缺乏“高峰体验”的经历。最后,好人马斯洛似乎在退怯了。他发表了《存在认知的一些危险》,他说道你们对自我实现误解了,我只是把自我实现描绘成一种人格的发展,他们从青春期涌现出来的种种匮乏性问题中根拔出来,从生活中那些神经病态的问题中摆脱出来,从而能够正视、忍耐和尽力解决生活中那些真正的问题(那些内在的、终极的人类问题,那些迄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主义”的问题)......即便是(或者特别是)那些达到了最高成熟的人也面临着这样一些真正的问题......例如真正的罪过,真正的忧伤,真正的孤独,健康的自私,勇气,责任以及对他人应尽之责,等等。......“存在认知”作为自我实现的一个方面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接焉马斯洛提到了佛家与道家均言“至理妙道,不落言筌,不可言喻”。......   窃以为好人马斯洛的难堪是由于他对人的需要的复杂性,缺少剖析。他提示了人类善的一面,不但推崇备至,而且认为是人的发展的必然。他没有去揭示“恶”的一面,对人类在现实环境中“对立统一”认识不足,从而陷入了左右受制的局面。   说句实话,我从未拜倒在某位名家脚下去深究过他们的理念与体系,只是浮光掠影地,道听途说地,知道一些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说法罢了,大概只能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者流。0-3-2需要理论只是我对现实社会中人生众相产生根源的辩识,是我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的一种静态的白描,这里没有马斯洛先生美好的愿望,也没有陀斯陀也夫斯基笔下的阴冷,也缺乏《怎么办》作者那种罗曼谛克的想象,在我看来,人世是一个万花筒,杏花与毒草并存于阳光下的草原和树荫下湿冷角落。而这就是人。   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认识人、认识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培育出合符社会需要的和谐而美好的人是教育的归宿。揭露人性之善恶,也正是在教育中因势利导与扬长辟短之必须。   0-3-2需要理论的正误,应该而且需要广大教师及有兴趣研究人性的一切人去鉴定。而这一鉴定的角度应该是它是否比过去的理论更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篇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评析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评析

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与局限性进行评析,从管理科学和心理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该理论的认识,并在揭示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联系管理工作实际,提出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具体可行的途径与措施,对提高组织管理效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 者:郭明 GUO Ming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10) 分类号:B84-06 关键词:马斯洛   “需要层次论”   基本需要  

篇5:好人马斯洛

好人马斯洛

学生主体意识或主体精神,其实质在于他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以及其行为的取向显然于他的需要有关。作为心理学的探讨就有必要去探明需要的构成,既然在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那里找不到,而哲学中把人的需要仅分成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又太笼统,就从其它心理学派中寻找一下吧。初探人类情感世界的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的需要更简单地归于性,在他看来人的创造与发明也都是“性动力”的结果。弗洛伊德,这位用梦和催眠术来研究人类情感的奥地利医生说得实在太玄了,对我这个被孽障蒙住双眼的凡夫来说真有些莫测高深,哈,只能自叹缺少慧眼与睿智了。

真的,我很喜欢比我大33岁的A.H.马斯洛先生,他所提出的需要理论比起弗洛伊德要好多了,至少我有些看得懂了。他的理论在现今中国已是所有在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厂长、经理、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都知道的内容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重申一下我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辞典》(上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出版社,第5分册,325页)上对“自我实现”的解释为:一个人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潜力的动机,力求实现自认为所能之事。而我对“自我实现”的理解并非如此。马斯洛在《自我实现的人--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自我实现了的人具有:

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

5.超然的独立性:离辟独居的需要

6.自主性:对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7.欣赏的时时常新

8.神秘体验:海洋感情

9.社会感情

10.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

11.民主的性格结构

12.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

13.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创造力

5.对文化适应的对抗

马斯洛另外还专文叙述了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马斯洛也指出了自我实现者的缺陷--一些癣疥之疾。

总括起来,马斯洛在这样的一些论述中,表明当其它需要被满足后,会有成为这样一种“自我实现的人”的需要。

马斯洛真是一个好人,他把人想象得如此之美,而所谓缺陷也不过是“出于怜悯而与他结婚”之类。

马斯洛自称他的结论来自于经他筛选的优秀人物,弗洛伊德属于肯定有些不足但仍可用于研究的人物,而美国总

[1] [2] [3]

读马斯洛管理心得体会

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杜丽娘-天然人-形象

奋斗名言

阅读名言

林则徐名言

普希金名言

高尔基名言

坚定信心名言

意大利名言

理想名言

马斯洛名言(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马斯洛名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