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病之味美文(共含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郑坨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病之味美文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不久前,经受了一次苦难——病痛的折磨,深悟个中滋味。
人们常说:无病就是福。如果没有失去过健康,没有经受过病魔的煎熬,是不会得出这饱含辛酸的睿语的。然而,在实实在在地病了一回后,多了一分非花大代价而不可得的人生体验,于是觉得,无病就是福,有病躲不掉,有病也无妨,人生难得病一回。
告别了喧嚣的功名场,远离了快节奏的生活,来到了静谧的病区,真正品味了无事一身轻的清闲。熬得浓浓的中药,苦得不可名状,尽管愁眉紧锁,但想到那句“命比黄连”的俗语,觉得还有比中药苦的事物,心理得到了平衡,也就开怀畅饮了。
在这远离尘嚣的白色世界里,人际关系也纯洁了,会更深刻体会“同病相怜”的内涵,这个“怜”,绝不是怜悯,而是爱护、关怀、理解、宽容的同义语。这时没有欺骗,没有谄谀,人在病魔面前,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日日夜夜会留下护士小姐飘逸的倩影和亲切的问候。朝朝暮暮,都有大夫查房问候,你会觉得他们就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来拯救人脱离病海,他们的一言一颦,都会永铭心底而收到“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那同室病友的“怜”,更会使你受“怜”若惊。一进门,病友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院规,告诉你吃、喝、拉、撒的规律,而不收任何咨询费,没有势利,没有铜臭。有人翻遍所有的药理书,为你解释你的`病理,病因,有人帮你掖被,有人帮你端水。一间病房,成了一个“温馨之家”,真有“病至如归之感”。亲朋好友的探视姑且能勾起你往昔美好的忆念,连平时多有芥蒂、多有龃龉的同事、朋友都不计前嫌,一病泯恩仇,令人倍感人间真情之可贵。
当钢铁铸就的针管与柔嫩的肌肤接吻的时候,你会感到生命的实在。人生苦短,于是有了不枉为人生的铿锵誓言,于是有了不虚度余生的执着探索。因为什么都可以再来一次,唯独生命不可。既然连最珍贵的生命都会失去,还有什么可惜的呢?再也不会为名利所累。
当你告别这重塑人生的圣地——医院时,你会觉得世界会更加美丽,天空会更加宽广。
茶之味经典美文
茶,源于天然,内含佛缘,与禅印和,如今也安于寻常百姓家,但茶所蕴之的万千滋味,也只有饮者品过后方能知晓。
——题记
追溯茶最早的出处,《诗经》尔雅,桑柔中都有提及,那时只谓以“荼”、“茗”、“贾”等之称,后有唐高士陆鸿渐一书《茶经》为茶正名,理出“源”、“器”、“煮”、“具”、“饮”、“造”、“事”、“出”、“略”、“图”,洋洋洒洒七千余字,十章中尽解茶髓之精妙,被后人尊称为“茶圣”,可见古人对茶的悟道和其难舍的情结。
世人之所以喜茶,就是喜它自带的那份浑然天成的灵性,它揽灵秀山水日月之精魂,其中尽藏世事红尘百味,使饮者品苦若思,不惊不扰间就已垢净明存,洗心见性。“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嫩芽冲泡,另物沉而精华升,其形灿若冬雪,其色如春野烂漫,多么美好的诗句,这也是魏晋名士杜育在《茗赋》中将茶赋予了灵动的生命,视为了绝美的艺术享受,道出了万千品茶人的心声。
现若有心寻一份茶缘,大可不必劳神效仿古人去林深寻隐,只需待闲暇静美时分,拥清简宁静入怀即可。煮一壶净水,冲泡一盏今春的新茶,观朵朵柔绿缓缓于杯中绽放,先如沉睡千百年渐醒舒伸的莲,后似莫高窟壁画上曼妙盈盈飞升的天女,只到茶香氤氲蒸腾,暗香飘满那颗从容的心。
茶有浓淡,亦有冷暖。可能同一杯茶,让不同的人去品,尝到的滋味也会不尽相同,有人品后苦涩难咽,有人品过颊齿回甘。相信一个真正懂得品茶的人,一定是个精行俭德的纯简之人,内心淡若晨风。也只有自己历经心路,遍尝甘苦之后,才能品出茶中真味,在俗世纷纭中持一怀碧潭秋月的心,去看淡人生的沉浮。
品茶之道讲究心静性闲,当你舍去烦乱,持采菊东篱的悠然心去浅尝缀饮,得到自然是一份心悦静美的安闲自在。将一杯茶品到绿水无波,品到纯净清朗,直到内心犹如秋水拂尘后的月白风清。用一颗清淡简洁的胸怀方能证悟到有舍才有得的真意,一盏清茶在拿起与放下的举手之间,就把生命里的慈悲喜舍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茶蕴禅意,半盏清茶一如明镜鉴照心底。透过一杯茶的风月,虽暗香无迹,但却可以使人不被红尘纷乱的`表象所迷,即而我们从喧嚣中寻到宁静,在纷繁中守住内心的真淳。品茶也是修禅,心之所静,气定神闲,最终得到心灵的休憩,在平和中获得快乐。能达到人茶合一的境界,就是佛门所说的茶禅一味,从那小小杯中承载的红尘万象,参悟出那一份淡泊宁静的云水禅心。
我是极喜饮茶的,但多为心境怡然,随性而饮,不是悟出了茶道和禅心,只是可以保持内心的祥静与安宁。片刻的闲适我也会浅斟慢酌,看杯中绿叶飞扬,直到汤香四溢,赏心悦目之时,那潺潺清亮的茶水,也在不觉间早已为我荡去了俗世的疲惫和心灵的尘埃。其实对于品茶,俗中求雅,我们也不必苛求精致繁复,在这个过程中,大可将一盏茶饮到淡而无味,其中也许对茶的优劣、冷暖与滋味全然已无关重要,重要的只是让心回归质朴与简单。
生命如茶,从出生时的嫩芽翠生,到初长时的青涩懵懂,历练岁月风雨洗礼的阵痛,而逐步点滴迈向成熟,最后再经浪里沉浮,删繁就简之后由浓烈渐渐转为平淡,这不正是我们生命的旅程吗?人生亦如茶,多数人饮下是世味烹煮的茶,在杯中投下一份情感和了悟,用岁月不息之水沸出的茶香,或馥郁芬芳,或意蕴绵长。人生有味是清欢,总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茶之味。
牙疼不是病美文
安然牙疼,打针吃药都十天半月了,也不济事,安然恨不能撞墙去。
安然在诊疗室跟人聊天,说起牙疼,老人们说安然这是心火重。
安然问,怎么才能祛除?
老人说,你得想开了,放下了,啥事儿别都闷着,心火自然就消了。
安然笑笑,心说这不跟没说一样吗?其实这会儿安然最想要的,是谁来帮她把那两颗烂牙拔了才好。安然苦着脸跟医生说过好几次拔牙,可医生老说安然年纪轻轻的就拔掉几颗大牙,不太好,不给拔。
下午一点半安然去医院打点滴,打完了三点半安然又去菜市买菜,之后安然还是决定去文具店买块小黑板。
买不买这块小黑板,安然考虑了近一个星期。近年来,安然觉得跟儿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艰难了。以前那个腻着粘着缠着她事事都要问她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挺拔成一棵小白杨以至于安然跟小白杨说话都需要仰视的时候,她才悲哀地发现她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长大了。
长大了的儿子,不再跟她黏糊。他把自己藏起来,不知道藏到了哪个园子里哪片山坡上了。
在安然发现这一切之前,她正准备跟丈夫签离婚协议。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还在一起,这是他们说好的,他们得在他们正处于期的儿子面前演戏。等到安然发现她的孩子离她越来越远母子间连基本谈话都不能顺畅的时候,安然很害怕,她害怕弄丢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安然总是试图去寻找那个躲起来的孩子。
安然试过各种法子。安然出远门了就跟儿子发短信但又不敢多发,怕影响他学习;安然给儿子写很长很长的信,却如石沉大海,在儿子一贯淡定的脸上看不出半丝涟漪;安然总想找时间得缝隙跟儿子聊天,但正上初三的儿子每天晚上的作业堆积如山,儿子连喝口水放个屁的时间都没有。看着埋头在台灯下做作业的儿子,安然最终选择了沉默。
这样胶着的日子过了大半年,下午安然在打点滴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而今最潮的微博。安然觉得微博是个好东西,虽然像自说自话,但总归有人在听在看不是?
你不肯跟我交谈,刻意要把你自己藏起来是吗?那么好吧,我就自说自话好了,我让你看看我在哪――想是这么想,可得有个地方是安然可以自说自话儿子又能看得到的,于是安然想到了小黑板,她要每天在小黑板上写她的家庭微博。
安然心情有点雀跃,她几乎迫不及待了。在安然急步走进西楚文具店时,老板娘正坐在收银台前看韩剧。见了安然,老板娘微笑着打招呼。略微丰满的老板娘依然是那种静静的微笑,温和的声调,没有讨好没有献媚也没有傲慢。安然喜欢她的微笑,所以只要是买文具,安然就直接奔这家西楚文具店了。简单地交流之后,安然很快就买好了黑板,从文具店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冬天说来就来,冷风冷雨地刮着下着整三天两夜,气温就急剧下降了。要是来场雪该多好!安然举手拨了一下额角的发丝,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将身上略显单薄的.棉衣裹了裹。
今天正好是周末,儿子不用上晚自习。安然快步上车,想着赶紧回家给儿子做顿好吃的。安然一边开车一边想,今晚就做土豆炖鸡,里面再加点青椒木耳,放点花椒,熬出来香喷喷的,儿子就爱吃这个。
傍晚六点,儿子披着一身冷沉的夜幕回来了。安然笑着帮儿子开门,接过儿子肩上沉重的书包――不管什么时候,安然看见自己的孩子时总不由自主地发出舒心的微笑。
儿子扫一眼客厅,问我爸呢?
安然淡淡地笑了笑,说他打牌去了,不回来吃。
又打牌,儿子咕哝了一句。
行了,咱们吃咱们的。你看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土豆炖鸡,快坐下。饭毕,儿子说想看会儿电视。
安然说,今天周末,看吧。不过你得先帮妈做点事情。安然转身取出小黑板,在儿子面前晃了晃。
你买这个干嘛?儿子很疑惑。
先帮妈挂好它再说,安然说,我找两颗钉子去。
母子俩挂好小黑板,安然拍拍手,嘿嘿一笑说从今儿起我要开始写微博,咱们的家庭微博。儿子,你也可以写,我们家谁都可以,随便写。
儿子看看她,很淡定地哦了一声,去客厅看电视了。
安然收拾厨房。一边收拾安然一边想,这第一天写什么呢?
收拾完,安然去客厅和儿子看电视。电视里,波波正抱着双臂一幅深沉的样子站在台上――儿子爱看《壹周立波秀》,他喜欢波波那些带有恶搞性质的冷幽默――那时波波在说“信任”这个话题。
电视里,波波语句犀利字字珠玑博得满堂掌声与喝彩;电视外,安然跟儿子一言不发,沉默如同一股暗流充斥在整个客厅。
直到波波谢幕离开,安然才问儿子,波波这段话精彩吧?
儿子看看她,依然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安然本还想说什么来着,可她以母亲的敏锐觉察出儿子的心思,儿子知道她想跟他说什么,但他就是不想听。
忽然,要人命的牙疼又火烧火燎地窜了起来。安然痛苦地捂着左边的腮帮子,在那块小黑板上先写了一句话:要学会去信任别人,也要学会让别人信任你。完了安然觉得不好,擦掉重写了一句:儿子,你最信任的人是谁?请你认真回答。妈妈。
邻居病美文
黄五很穷,正为没有钱买米发愁,小巷对面的张家就放出口风说,等到他们的新居落成时,要大办一场。黄五的心里又添一层新愁。
夜晚,黄五问妻子:“你说,张家入新屋会不会请到我们?”妻子说:“如果张家小请小办,还有可能逃脱,现在他们要大请大办,我们是无论如何逃不脱了。”黄五很不高兴地说:“张家真可笑,建两层小楼也大请大办。”妻子说:“人情大过债,赶快借好50元钱做准备吧。”
第二天,黄五问了好几个熟人才借到50元钱。想到这50元钱很快要拿去做人情,黄五心里痛痛的。又过了一天,张家就搬进新居了,他们真的请了许多宾客。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张家并没有请黄五。黄五暗暗高兴,心想,我正好用这50元钱去买米。黄五立刻去买了50多斤米,美滋滋地倒入米缸,好像这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几天后,张家的四婶来问黄五借锯子。黄五趁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四婶,你入新屋怎么不请我喝一杯?怕我没有礼银?”四婶赶紧解释说:“阿五,你别误会,我是以小巷为界,巷东就请,巷西就照顾不到了。”黄五说:“巷西你也请了不少嘛。”四婶说:“那些都是亲戚。”黄五说:“四婶,巷东是邻居,巷西也是邻居,一块热闹才好。你不知道,我多想喝你的新屋酒。”他想,反正平安无事了,放点马后炮不要紧。
这年冬天,张家娶媳妇,请喜酒。四婶反复叮咛儿子:“记住,一定要请黄五,不能让他说我们小气。”张家的儿子就把大红请帖送到黄家,亲手交给黄五说:“五叔,我妈反复交代,到时候请您一定要光临。”黄五心里叫一声苦,半天才挤出一点笑容说:“好,好。”
吃喜酒的`时候,黄五才发现,巷西的邻居中,除了那几户张家的亲戚外,只请他一个。黄五气得喝酒都不顺畅,回家后愤愤不平地说:“哪有这样请客的?真不像话!”妻子说:“我们也找点事请张家。”
半个月后,是黄五的父亲生日,黄五真的送一张请帖给张家。张家人来到黄家,发现喝生日酒的都是黄家自己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张家人这才知道,黄五以前的亲热是假的,他今天请张家人来吃生日酒,纯粹是对张家请他吃喜酒的“复仇”。
外人不知道内情,都说张家和黄家的关系好,亲如一家。
青梅之味
写封情书,给你最爱的人!让爱情相守一生一世!精心情书收集!作者:佚名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木子,你现在还是一个人吗?
记得在那些个平静而温暖的季节,常常坐在我家的院子里读《东方少年》。
庭院中搭着一个丝瓜架,初夏时节青藤攀爬,长嫩的藤头顽强的伸展着,似乎要覆盖整个世界。那些夏蝉也开始了永不疲倦的聒噪。
秋风起了,天高云淡,北国最宜人的气候,还是那两个温纯的少年,在文学的世界中徜徉着、留连着。看到好的文章,就递给对方,无言的气氛下隐含着深厚而纯粹的情感。
喜欢看木子的眼睛。他的眼睛比我的漂亮,长长的浓密的睫毛下是一双黑漆、明亮的眼,象盛夏山边的一潭深水。槐花的清香飘过来了,他抬起头望着我,一派纯真。
我们常常等待晴朗而美丽的星期天。
他常常一大早就来,我们一起默默的做作业、看书,偶尔会意的相视。
这样的日子我们一晃过了三年,小学四年级时,一直同外婆同住的木子要搬走了,回到他父母的身边。那天,木子在教室前的讲台上同大家告别,而我作为班长也要代表同学们为他送行,话还没说完,我竟在讲台上哽咽住而说不出话来,他也眼圈红红。
其实,我们并没有举行单独的送行仪式。第二天,他静静的走了,只是托一个同学交给我他送给我的礼物-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那笔记本的扉页上什么都没有写。
想起南京热闹的街市,阳光下的藕丝细弱而缠绵。
木子是我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现在想来,木子是个沉默的人,我们之间的话一直很少。回首那些清纯的岁月,我身边亲密的朋友,大多是家庭不太幸福的人。一生中,我追求着完整的美丽,却发现,美丽的东西因着他的不完美而越显其璀璨的色彩。
那个小笔记本是我生活中收到的第一份礼物,至今还收藏在我北京的家里。
在上高中的时候,一天,忽然收到木子的信,我惊喜万分。木子的字写得非常娟秀,有点女孩子的细腻。我们开始通信了,因高中的功课很多,压力又重,渐渐的我们的联系又断了。
大学一年级时,一个秋日的傍晚,木子突然出现在我的宿舍门口,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都长大了,木子一米八几的个头,但非常清秀,他的眼睛依然黑漆、明亮,但看我的眼神却不再像从前一样。他约我去工体看篮球比赛,然后又带我去他的家,看他整洁的小屋。他说他们一家人一直认为我是他的女朋友。因为他总在他们面前说起我来。
知道木子想说的.话。
在生命的进程中,木子陪我走过了初初回到父母身边陌生和隔阂的时期,我们之间相互依赖着脆弱的彼此,在《东方少年》的背景中获得了许多共鸣,我想那种感情是深厚的,也是非常特异的。
许多年过去,今天外面飘着小雨,想起一首歌:发黄的照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年轻时我们走过多少的路程。不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昔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依然的笑容。光阴它带走过去的故事,留下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春天。
总觉得,人在前行,路人很多,朋友也有几个,但每一个阶段的朋友似乎只属于那个阶段,谈起旧事我会感动得流泪,但木子只是我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他无法走到我的现在和将来。
在木子离开我的日子里,我变得很忧郁,并且非常喜欢打架。对成绩不好上课捣乱的男生特别讨厌。我常常摆出班长的架子去教训他们,说来也怪,那些男生并不是打不过我,而是个个都被我的气势吓倒了。从来不象别的女孩子一样哭哭啼啼找老师告状,我寻找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十年过去了,我有时并不喜欢自己。内心中无限的脆弱和无助,一直很想靠在一个男人的肩膀上,但现实生活中我又常常摆出快乐、自信和坚强的形态,让别人很难走进我的心灵深处。
木子因着他单纯而执着,而我是因为执着而永不停歇。
茶之味散文
过去由于生活贫穷,我很少喝茶,除非是农忙季节,在庄稼地里干活时渴急了,不得不从父亲带到田间地头的那个脏兮兮的大茶壶里倒出一大碗大茶叶片子泡出苦涩浑黄的茶水来,一口气喝完,苦得挠舌根,老半天张开嘴巴朝外哈气,想把肠胃里的苦涩都哈出来。现在回想那苦涩过后的味道,感觉是真好哇!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喝茶,用心集了好几个产地的茶,有花茶、龙井、碧螺春、乌龙、铁观音、毛尖茶。闲来品味这些茶,她们个个似韵味十足的美女,而我是个品尝秀色之人。你若说众多美女里只许娶一个为妻,那我就娶回信阳毛尖茶相伴一生。信阳毛尖茶是个具有北国江南风情的妙龄女子,品信阳毛尖茶,就是品天下之春色;品信阳毛尖茶,俗人也能变得高雅,文盲也能变成诗人,好友听我说完这句话,呵呵笑着说,你可以为咱信阳毛尖茶代言广告了。
在诸多茶具里,我最喜欢用玻璃茶具。每天走进工作室,第一件事就是用玻璃杯泡上一杯新绿的信阳毛尖茶,开水一冲,一颗颗茶芽像赤身裸体沐浴的女子,怕人看见她曼妙的身姿,害羞得即刻沉入水底,芽尖向上,散发清香。初入口微苦,随后唇齿生津,舌尖有无尽的清凉绵甜,心灵也在这清凉绵甜中温润,一天都在秀色中开始。
尤其在雨天、或雪天的夜晚喝茶。这时侯会比较清闲,关上门,读书、写日记、听音乐,泡杯茶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散发着袅袅青烟,耳边萦绕着“莫扎特”纯音乐,满屋茶香和音乐滋润着我,素净之美,妙不可言。
常喝邻居赠送的信阳毛尖茶,怪不好意思。那天好友送我一盒铁观音,就分一半送给邻居作为酬谢。媚媚接过茶惊呼:“啊,是铁观音,太好了!”她一边烧开水,一边从茶柜里拿出一套精美的紫砂壶,这个婉约的小女人沏茶的动作熟练而优雅。
媚媚把第一杯茶端给我,第二杯茶端给伟,末后,她端起茶杯坐在高脚凳上,说:“好久没闻铁观音的茶香了,那时候,我跟伟还没结婚就去福建打工,每天下班后就沏壶铁观音等着他回来。”“为了挣钱买房子,能早日跟你结婚,每天工作快把我累散架了,想着还有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每天为我沏茶,就坚持下来了,为了讨好你,天天把你沏的铁观音喝完,你知道不?”伟笑眯眯的.说着,轻轻抚摸媚媚乌黑发亮的长秀发。
媚媚害羞得笑笑说:“我记得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喝茶,还以为你喜欢喝铁观音呢!原来是因为我你才喝茶的,那你咋不说清楚呢?”“我的傻女人呦!今天我咋感觉这铁观音特别好喝呢……”伟捧着茶杯,双目眼微闭,很陶醉的样子。
我捧着一杯热茶,嗅着满屋茶香,看媚媚和伟品茶,论茶,回忆着8年前的恋爱史。原来他们平静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是经过了茶味浸润的。
是呵!平和宁静的生活又何尝不是沉淀与洗练之后的从容淡定,也许这样的生活才是最生动的,显示生活真实的意义。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读过这样一段话:“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更是生命的真味。如此,茶才意味深长!”
黄国燕字于3月18日雨夜
语文之味作文
语文,即李太白的杯中酒;即曹雪芹的梦中泪;即鲁迅的彷徨呐喊;即郭沫若的凤凰涅磐,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语文之味,如梅子,如黑巧克力,如棉花糖。
亦酸
学习本是极其枯燥之事,同时也是所有人必学的。其中,背书就很令人头疼!六年来,要背的课文不计其数。古诗、段落、日积月累、名人名言……总会有那么几篇很难记住。文章连贯不顺畅,语言古味颇浓等等。这都是你需要克服的困难。此时的我迫不得已,只能默默翻出本子。抄一句,在心中跟着默念,然后背一次。等抄完后,再按顺序读上几次,尝试背诵,如若不熟,再多复习几次,总会记住。
亦苦
想学好语文,就必须掌握语言的表述方式与文采积累。而阅读就是一条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课本的增多,想拥有看书的时间,可谓是半干海绵挤水,少之又少。从小到大,唯一不变的就是:我阅读速度极慢。不想别人一目十行,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审视,在脑海中刻画出书中的情景,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所以导致半小时才看一至两章内容。常常,看书时间久了,便漫不经心地打起了盹头跟点头娃娃似的',脑袋瓜频繁起伏,只见头越来越低最后,“咚”的一声,头撞桌子上了。
亦甜
纵使学习过程再苦再累,也终会有收获成功的那一天。别的我不敢保证,但起码在基础与阅读理解这方面,我扎实地埋下了种子,以至于成绩比较稳定。作文也时常发表于公众平台。对于文章语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虽不是多么优美,却也做到了言简意赅。语文。这一路走来收获不少,但还有着诸多不足之处――我经常为了追求学习效率,而忽略字是否潦草;背过的课文若不复习,便会忘记;偶尔写作文时,还会毫无头绪,素材的选择要思考很久……
让我们带着那颗虔诚的心,一路向前,采撷那许芬芳,品味那许韵味。
★ 和谐之味作文
★ 病怎么写
★ 病申请书范文
★ 《病》阅读答案
★ 慢病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