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最新范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海盐夹心饼干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一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最新范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一)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1)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3)指导朗读

(4)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结

(二)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3)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4)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德育点)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1)理解“不错”

(2)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3)情境再现(课件)

(4)谈感受

(5)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四)学习第五节

(1)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2)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3.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1.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2.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3.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新点、德育点)

总结

延伸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②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这节课的最后,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教师并不满足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无数问号引研究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创新点)

板书设计

板书: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什么都没了

(保护环境) 不断砍树

教学体会

本课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体验、自主学习,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通过质疑、讨论、巩固与创新运用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和课文中的知识、锻炼了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二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熟读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

2、领会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毁灭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学提示:

(1)第一遍读文要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要把字音读准。

(2)第二遍读文要轻声朗读,边读边画词语。

(3)第三遍读文要默读课文,然后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卡认读,重点强调“裸”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认读、开火车读。

(3)质疑:在生字词中有哪个字你还不认识,或记不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来,集体交流。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裸”“葱”“黎”,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接读课文。

2、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3、最后两段又写了什么?

4、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走向了灭亡呢?

生:人们乱砍树木

四、积累好词佳句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一、挂图导入: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幅美图:(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你能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

好,那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写这幅图的?

生:第一自然段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谁能带着美丽的心情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画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语。

2、出示(课文插图2):同学们看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生:一个暴风雨中的小村庄

生:一个被洪水吞没的小村庄

生:一个走向灭亡的小村庄

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段落。

3、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时,心情怎样?

生:难过

生:伤心

生:沉重

师:那谁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下这段课文?

指导朗读。

4、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了灭亡呢?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1)填空: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 。

(2)这是个排比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练习说话。

(3)“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人们把树木当柴禾烧了。

(4)是啊,有的甚至把树木当做柴禾烧了,这是多么低效的一种利用方式啊!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树木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一棵一棵地被砍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树木可是吸收大量的水分,稳固土壤,对大地起着保护的作用,可小村庄的人们却只顾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致使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大地失去了这件绿色的外衣做保护,于是悲剧发生了。发生了什么?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5、“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

生:雨一直在下。

“咆哮”原指野兽的叫声,在本文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涛声奔腾轰鸣。

生:形容水声很大,波涛汹涌。

6、讨论:文中几次出现“锋利的斧头”?是“锋利的斧头”惹的祸吗?

生: 文中出现三次。不是斧头的错,是人们用斧头砍的树。

师: “锋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

7、在“锋利的斧头”下,“什么都没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没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8、那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你们当初不应该砍树,要不砍树,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卷走。”

生:我想说:“你们不该只顾眼前的利益。”

9、是啊,谁破坏了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那你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生:我想做一个宣传牌,要人们保护树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报,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树节种一棵小树。

三、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体会体会。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三

教学分析与处理: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送给咱们每个组一棵小树,但是它还没有发芽,想让它枝繁叶茂吗?(想)那么你的出色表现将为它填上一片绿叶,最后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小树长的最茁壮。

【设计意图】利用树木生长分小组评价,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渗透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续篇)作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反思小结

有这样一个小村庄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00字

小村庄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最新范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最新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