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夏明翰英勇就义》优秀教学设计(共含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hangu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夏明翰英勇就义》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22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重点深入,背诵和默写就议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重点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背诵和默写就义诗。
教学难点: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难理解。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对夏明翰烈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2题。
(3)读通课文,想想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4)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4)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
1、《作业本》第1、2、4题。
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说说夏明翰被捕的时间、原因。
2、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反映了夏明翰的英勇?
用“当( ),夏明翰( )。我要说,夏明翰( )。”来说一段话。也可以自由组织语言。
2、学生自由交流,集体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1)敌人的两问有什么矛盾之处?说明了什么?(明知帮问,极其虚伪)
夏明翰的回答揭露了敌人的什么罪行?(敌人颠倒是非、欺骗人民的可耻言行。)
(2)说说夏明翰三次回答的含义。
“共产党万万岁”说出了夏明翰的愿望和信仰,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共产党永远存在。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表明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根本不把个人放在心上。
(结合完成课后作业3)
“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3)夏明翰的三次回答表明了他什么志向?(表明自己坚信共产主义趔,对革命满怀信心的立场和志向。)
(4)在五问五答中,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语气都有什么变化?分别用“_______”和“~~~~”划出。
敌人 夏明翰
杀气腾腾 镇 定
生 气 冷冷一笑
气得要命 瞥了他一眼 声音越来越高 斩钉截铁
课文没有直接写第4、5次问话时,敌人的神态或语气,你能否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出来?(气急败坏、气得暴跳如雷)
3、教师小结:细读人物的语言、神态能帮助我们领会人物的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1)录音范读
(2)自由练习,集体朗读第二段。
(3)个别朗读,交流。
四、作业:完成《作业本》第2、3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回顾上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巩固字词,听记:叛徒、信仰、刑罚、毫不含糊、斩钉截铁
3、用上这些词说课文内容。
4、自查、订正。
二、研读第三段
1. 自由朗读,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 投影出示“就义诗”,朗读、理解这首诗。
砍头── 牺牲
英雄气概
主义── 真理
就义
杀了── 一人
坚定信念
自有── 千万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4. 背诵、默写就义诗,结合完成《作业本》第6题。
三.研读第一段
1、自由读议第一段,想想与重点段的关系。
2、让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内容不单单是理解重点段的内容。
教师板书:
敌人 夏明翰
软硬兼施 坚贞不屈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说夏明翰唐人为什么能在敌人面前这样英勇无畏?课文反映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崇高品质?
五、作业
1. 《作业本》第5题。
2. 找个观众朗诵就义诗。
3. 摘录几首革命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9、夏明翰英勇就义
敌人 夏明翰
劝降 不动摇
酷刑 不畏惧
审问 斥 责
砍头 就 义
夏明翰英勇就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11个,理解词语22个。能写出信仰、坚强、镇定近义词。
2、理解、背诵就义诗。
3、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
4、感受夏明翰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 崇高品德。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与就义诗
教学难点 :
理解就义诗的.含义
教学过程 :
一、诗歌导入
1、齐读就义诗。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你知道夏明翰的英雄事迹吗?
2、揭题。
3、学习就义诗。
(1)齐读。
(2)先说说带点词的意思,再说说全诗的意思。
(真、自、后来人)
(3)有感情朗读。
(4)背诵
4、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夏明翰烈士慷慨就义的革命事迹。
二、自学课文。
1、用读、学、问、标、答五步法预习课文。
2、同桌互查生字词读音。
3、说说哪些字较难写,要注意哪些地方?
4、提问释疑。
5、指名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大意。
1、把课文分成三段。
2、哪两段是课文的重点段?
3、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被押、被审、被害)
4、说说你对夏明翰的初步印象。
5、朗读全文。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读读写写、就义诗
2、作业 本
五年级语文《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22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重点深入,背诵和默写就议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重点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背诵和默写就义诗。
教学难点: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难理解。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对夏明翰烈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2题。
(3)读通课文,想想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4)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4)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
1、《作业本》第1、2、4题。
2.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说说夏明翰被捕的时间、原因。
2、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反映了夏明翰的英勇?
用当( ),夏明翰( )。我要说,夏明翰( )。来说一段话。也可以自由组织语言。
2、学生自由交流,集体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1)敌人的两问有什么矛盾之处?说明了什么?(明知帮问,极其虚伪)
夏明翰的回答揭露了敌人的.什么罪行?(敌人颠倒是非、欺骗人民的可耻言行。)
(2)说说夏明翰三次回答的含义。
共产党万万岁说出了夏明翰的愿望和信仰,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共产党永远存在。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表明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根本不把个人放在心上。
(结合完成课后作业3)
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3)夏明翰的三次回答表明了他什么志向?(表明自己坚信共产主义趔,对革命满怀信心的立场和志向。)
(4)在五问五答中,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语气都有什么变化?分别用_______和~~~~划出。
敌人 夏明翰
杀气腾腾 镇 定
生 气 冷冷一笑
气得要命 瞥了他一眼 声音越来越高 斩钉截铁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反思
《夏明翰英勇就义》这是一篇充满正气和正义,能够震撼人心,触动人心的课文。课文当中一些描写敌人和夏明翰神态的词语非常准确到位,十分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课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字词以及文本中的对话,感受体会夏明翰大义凛然,坚定信仰,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精神。
我教学《夏明翰英勇就义》第二课时,在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要重视读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分析重点段,而重点段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因此,如何通过对话来反映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情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我虽知道要从抓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及语气入手,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读,没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去感受当时的气氛。《夏明翰英勇就义》这一课,由于发生的年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很难体会当时的场景。因此创设一个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是十分必要的。我完全可以尝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老师也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朗读。由于这时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学生能很快地对课文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越感到亲切,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朗读太少使得整节课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二、要重视课堂生成。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错过了一些很好的课堂闪光点。比如说我在引导学生想象的时候,有学生说,敌人会给他自由,这时下面的同学有一些议论的声音。有同学说,不会的。这是一个亮点,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到底会不会给他自由。这样下去或许课堂会更加精彩,学生的体会会更加深刻。而我却错过了这么好的教学机会。只管着自己的预设,有时甚至还强硬地牵扯学生的回答。
三、要重视环节过度语言的魅力。当教学到第二个大环节的时候,我的教学思路有点乱。我的提问是:你从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语气中体会到了什么?之后,我由于对学生学习情感递进的顾虑。引导学生按照敌人对夏明翰的审问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导致教学上有点乱而且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实,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说,做得更加开放些。在环节过度的语言上还要不断加强,语言要更加有力量,更加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给他们以一种阅读期待感。
四、要重视上课语言的抑扬顿挫。在上这一课时,我很担忧引导不好学生,课堂的基调出问题。而实际上,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我自己的课堂语言始终太高亢了。我知道这并不是所说的激情。教师的语言是应当随着课堂情感的渗透而变化。我的语言太生硬,不是一种机智的表现。
好的语文课也许并不需要生硬的说教,也不必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只要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之中,指导学生读,在读中去体会、去想像、去领悟,就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不断努力吧!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1个,理解词语22个。能写出“信仰、坚强、 镇定”近义词。
2、理解、背诵就义诗。
3、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
4、感受夏明翰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 崇高品德。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与就义诗
教学难点:理解就义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齐读就义诗。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你知道夏明翰的英雄事迹吗?
2、揭题。
3、学习就义诗。
(1)齐读。
(2)先说说带点词的意思,再说说全诗的意思。
(真、自、后来人)
(3)有感情朗读。
(4)背诵
4、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夏明翰烈士慷慨就义的革命事迹。
二、自学课文。
1、用“读、学、问、标、答”五步法预习课文。
2、同桌互查生字词读音。
3、说说哪些字较难写,要注意哪些地方?
4、提问释疑。
5、指名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大意。
1、把课文分成三段。
2、哪两段是课文的重点段?
3、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被押、被审、被害)
4、说说你对夏明翰的初步印象。
5、朗读全文。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读读写写、就义诗
2、作业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夏明翰当时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夏明翰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 崇高品德。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就义诗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结果怎样?
2、敌人对夏明翰软硬兼施,这里该怎么读?语气有什么不同?
3、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和残酷刑罚,夏明翰是怎样对待的?
些词语应该读重音?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读出夏明翰表白自己心愿的一句话。
说说“我的信仰”指的是什么?
5、小结。齐读。
(夏明翰被捕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屈服)
三、学习第二段
1、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注意感受夏明翰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用符号标出)以及句子的含义。
2、默读课文,思考:夏明翰是怎样跟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的呢?(填表)
神 态 语 言 含 义
镇 定 我姓冬 颠倒是非
冷冷一笑 跟你们学来的 卖 国
瞥了他一眼 共产党万岁 坚定信念
声音越来越高 四海为家 革 命
斩钉截铁 在我心里 英勇无畏
3、读好夏明翰说的话。读出语气。
4、读懂每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
(前两次是揭露敌人颠倒是非的卖国罪行,后三次中表达自 己的坚定信念。)
5、分角色朗读。
6、概括段意:夏明翰在受审时与敌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四、课堂作业
五、.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检查
1、朗读第二段
2、说说句子含义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段写什么?
2、“从容”表现在哪些地方?
(昂着头、挺着胸、迈步走、唱着歌)
3、介绍《国际歌》。
4、读就义诗。
5、感情朗读第三段。
6、配乐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夏明翰为什么能在敌人面前这样英勇无畏?
2、课文反映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崇高品质?
四、分角色朗读
五、课堂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有关作业
夏明翰英勇就义
T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1、 初步感受处长明翰的英雄气概。2、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镇定、昂首、坚强”等词义3、 正确地给课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教学点、难点 正确分段,找出重点段
课前准备 教具 磁带、录音机
学具
教 学 过 程 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环 节 教 师 学 生
一.揭题释题 1. 播放歌曲《九.一八》2. 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3. 示题4. 理解“就义”板书:牺牲、逝世、死了 1. 欣赏歌曲2. 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3. 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4. 查字典比较:板书中的词哪个合适?5. 选一个词说句话。 营造与课文的思想感情相吻合的课堂气氛。体验用词的准确
二.初读课文 个别指导 按第一单元的预习要求自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 巡视,发现问题指导、点拨 自由找伙伴交流。集体汇报交流。 完成教学目标2
四.课堂作业 补差 语文作业本1分册上的第1题。 及时巩固字词
五.给课文分段 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再读课方,找出“英勇对敌,英勇就义”分别是哪几段。 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六.课外作业 1. 完成语文作业本1分册上的2、4题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了解英友,为更好地学习英雄。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感受夏明翰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教学点、难点 1. 领悟: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课前准备 教具 磁带、录音机
学具
教 学 过 程 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环 节 教 师 学 生
一.复习回顾 提示:本单元我们着重要学会什么本领 回顾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研读第二段 扶优小结:细读人物的语言、神态能帮助我们领会人物的品质 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哪些词句反映了夏明翰的英勇?可以用上“当( ),夏明翰( )。我要说,夏明翰。来说一段话。也可以自由组织语言。自由交流。集体汇报 发现领悟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录音范读点拨 自由练习个别朗读(点评)再自由练习,自愿交流。集体朗读第二段。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作业 语文作业本1分册上的2、3题。 再次领悟写法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感受夏明翰英勇无畏、宁为共产主义真理献身的崇高品德。1.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2. 背诵、默写就义诗。教学点、难点 1.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2. 理解就义诗。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教 学 过 程 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备 注环 节 教 师 学 生 一.复习回顾 1. 巡视2. 提示说话内容 1. 听记:叛徒、信仰、刑罚、毫不含糊、斩钉截铁2. 自查、订正3. 用上这些词说课文内容4. 回顾上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巩固字词为这节课的学习铺路 二.研读第三段 补差点拨范读就义诗 1. 自由朗读,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2. 质疑问难理解就义诗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4. 背诵、默写就义诗,完成语文作业本1分册上的第6题。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理解就义诗 三.研读第一段 板书各种刑罚毫不动摇 自由读议第一段,想想与重点段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列理解课文内容不单单是理解重点段的内容 四.作业 1. 语文作业本1分册上的第5题。2. 找个观众朗诵就义诗。3. 摘录几首革命诗用作同学交流 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板书设计 9、夏明翰英勇就义敌人 夏明翰劝降 不动摇酷刑 不畏惧审问 斥责砍头 就义
夏明翰英勇就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语文 -《夏明翰英勇就义》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提供的本课词语中找反义词。
2. 初步读懂并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
3.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二、教学重点
1. 会读11个生字,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
2.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三、教学难点
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分段并说出段意。
四、教学准备 有关夏明翰个人资料等的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如果找不到歌曲就用幻灯片出示夏明翰的照片及其个人资料来导入。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英雄人物夏明翰。(板书课题)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会写关于夏明翰的什么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3)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比较难认、难写的字词,并重点强调个别生字、生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 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三)、再读课文
读时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敌人对夏明翰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课文主要表现了夏明翰烈士的什么精神品质?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1。
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语文教案-《夏明翰英勇就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明翰英勇就义》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22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重点深入,背诵和默写就议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重点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背诵和默写就义诗。
教学难点 :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难理解。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对夏明翰烈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作业 本》第2题。
(3)读通课文,想想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4)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4)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作业 。
1、《作业 本》第1、2、4题。
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说说夏明翰被捕的时间、原因。
2、夏明翰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反映了夏明翰的英勇?
用“当( ),夏明翰( )。我要说,夏明翰( )。”来说一段话。也可以自由组织语言。
2、学生自由交流,集体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1)敌人的两问有什么矛盾之处?说明了什么?(明知帮问,极其虚伪)
夏明翰的回答揭露了敌人的什么罪行?(敌人颠倒是非、欺骗人民的可耻言行。)
(2)说说夏明翰三次回答的含义。
“共产党万万岁”说出了夏明翰的愿望和信仰,他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共产党永远存在。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表明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根本不把个人放在心上。
(结合完成课后作业 3)
“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3)夏明翰的三次回答表明了他什么志向?(表明自己坚信共产主义趔,对革命满怀信心的立场和志向。)
(4)在五问五答中,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语气都有什么变化?分别用“_______”和“~~~~”划出。
敌人 夏明翰
杀气腾腾 镇 定
生 气 冷冷一笑
气得要命 瞥了他一眼 声音越来越高 斩钉截铁
课文没有直接写第4、5次问话时,敌人的神态或语气,你能否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出来?(气急败坏、气得暴跳如雷)
3、教师小结:细读人物的语言、神态能帮助我们领会人物的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1)录音范读
(2)自由练习,集体朗读第二段。
(3)个别朗读,交流。
四、作业 :完成《作业 本》第2、3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回顾上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巩固字词,听记:叛徒、信仰、刑罚、毫不含糊、斩钉截铁
3、用上这些词说课文内容。
4、自查、订正。
二、研读第三段
1. 自由朗读,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 投影出示“就义诗”,朗读、理解这首诗。
砍头── 牺牲
英雄气概
主义── 真理
就义
杀了── 一人
坚定信念
自有── 千万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4. 背诵、默写就义诗,结合完成《作业 本》第6题。
三.研读第一段
1、自由读议第一段,想想与重点段的关系。
2、让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内容不单单是理解重点段的内容。
教师板书:
敌人 夏明翰
软硬兼施 坚贞不屈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说夏明翰唐人为什么能在敌人面前这样英勇无畏?课文反映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崇高品质?
五、作业
1. 《作业 本》第5题。
2. 找个观众朗诵就义诗。
3. 摘录几首革命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
9、夏明翰英勇就义
敌人 夏明翰
劝降 不动摇
酷刑 不畏惧
审问 斥 责
砍头 就 义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提供的本课词语中找反义词。
2. 初步读懂并理解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
3.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
二、教学重点
1. 会读11个生字,理解17个新词语的意思。
2. 初步感知夏明翰为真理而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三、教学难点
理解背景知识有一定难度,分段并说出段意。
四、教学准备 有关夏明翰个人资料等的.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播放歌曲《九.一八》,欣赏歌曲;如果找不到歌曲就用幻灯片出示夏明翰的照片及其个人资料来导入 。
2、回忆以前课文中学过的英雄人物。提示:很多英雄人物被编进了教材,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英雄人物夏明翰。(板书课题)
3、根据课题,推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会写关于夏明翰的什么内容。
4、理解“就义”,与“牺牲、逝世、死了”区别,选其中一个词说句话。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找出反义词,结合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3)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比较难认、难写的字词,并重点强调个别生字、生词。
(2)找出反义词。
慌张(镇定) 软弱(坚强) 清楚(模糊) 低头(昂首)
(3)解释重点词: 就义、信仰、折磨、四海为家、遍体鳞伤、斩钉截铁
(三)、再读课文
读时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敌人对夏明翰使用了哪些手段?夏明翰又是怎样对付敌人的?
敌人的手段 夏明翰的态度
劝降 决不放弃心中信仰
酷刑 始终不能意志动摇
审问 借机斥责敌人罪恶
砍头 唱《国际歌》,写就义诗
(四)、给课文分段
1、提示:根据题中的重点词去找课文的重点段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拒绝投降、英勇斥敌、英勇就义)
3、说说课文哪两段是重点段?为什么?(初步掌握从题目中的重点词推断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课文主要表现了夏明翰烈士的什么精神品质?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1。
2. 搜集英雄夏明翰的资料
★ 《夏》教学设计2
★ 夏感教学设计反思
★ 优秀教学设计
★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