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瀚燕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共含18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瀚燕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

篇1: 《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说话时要面对别人,保持适当距离,问问题时要把话说完整

2、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倾听同伴的回答。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老狼、灰狗、花猪、猴子、水獭、刺猬的头套

活动过程:

1、故事讲述。

“大家有没有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啊?”“嗯,原来这个好玩的游戏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呢?”“那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不过,可不只是听故事这么简单的,我可???有要求的。”“小朋友们可要认真听,故事讲完之后呢,帮老师解决几个问题。我喜欢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好了,我们的故事要开始了”

讲述一遍故事。

2、提问

“故事听完了,现在老师有一些疑问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首先,谁能告诉我故事里有谁,他们都是开什么店的?”

(老狼市长、狮子副市长、狐狸助理、灰狗先生 建材生意、花猪太太 小吃店、猴子大哥 水果店、水獭小姐 菜市场、刺猬小弟 玩具店)

“那老狼先生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查卫生呢?”

(五点)

“为什么老狼市场第一次检查卫生时家家户户都关了大门啊?”

(因为老狼市长一直背对着大家,听不清楚大家的问题,大家都搞错了检查的时间)

“老狼市长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我要请认真坐好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狼市长不再坐在山顶上了,他走下山,走到动物们的店里,面对面地和大家说话,这次大家都知道了准确的时间)

“你认为这个老狼市长怎么样啊?”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和大家好好交流,后来怎么样啊,走下山来,走到小动物们的身边来了,这样就可以说清楚了,“老狼第一次做得好还是第二次做得好啊”)

3、请小朋友们扮演各个角色

请小朋友们一个个上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请问老狼市长说了什么话?”

(第一次请能回答出来的小朋友扮演)

“灰狗、花猪太太、猴大哥、水獭小姐、刺猬小弟分别问了什么问题?老狼市长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让大家一起回答几遍,然后分别请小朋友上来扮演,如果时间充分,则再请一到两组)

“他们表演得好不好?请给他们鼓掌”

4、结束

活动反思:

1、通过已经了解的游戏来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故事讲述后,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3、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篇2: 《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

《老狼老狼几点钟》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传统游戏。第一次玩这个游戏时,老狼没有抓住小兔子,小兔子们又紧张又高兴;第二次玩时,老狼毫不客气地抓住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吓得哭了起来。兔妈妈一看大事不好,急忙冲过去,把小兔子从老狼的手中救了出来,小兔子这才破涕为笑。

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后,我和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当老狼说“天黑了”时,小兔子们急忙跳回自己的家,很多孩子一边蹲下一边自言自语:我们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老狼进来。“老狼”灵机一动,唱起了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聪明的小兔子唱道: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老狼”说: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快开门,让我进来。小兔子说:那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看看。“老狼”把尾巴伸进门缝,小兔子急忙把门用力一关,“老狼”疼得叫了起来,急急忙忙地逃走了。小兔子一阵欢呼,欢笑着跑了出来。

从此以后,我们在玩这个游戏时,总是变换着不同的情境,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时候,“老狼”来到小兔子家门口,会粗声大气地说:快开门,小兔子,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小兔子就回答:不开,不开,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不能给你开门。有时候,“老狼”会扮出很温柔的样子,轻轻地敲门说:兔宝宝,快开门吧,叔叔带你们去吃麦当劳。小兔子还是很坚决地回答:不开,不开,我们不想跟你去麦当劳。每当小兔子们识破了“老狼”的诡计,“老狼”垂头丧气地走开了的时侯,孩子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欢呼声。你看,传统的游戏也可以焕发新的光彩呀!

篇3: 《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

争对小班孩子的特点,我在下午的自选游戏活动中安排了《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个游戏很简单,不用孩子们去硬记游戏规则,很容易的就可以再玩的过程中明白怎么玩。

通常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进行游戏活动,而这个游戏活动不用老师的介入,孩子们自己玩就可以玩的很好。我先是在大家面前请一个孩子与我配合示范游戏的玩法,我扮演问时间的小动物,孩子扮演回答时间的老狼,如:教师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孩子答“3点钟。”继续问……天黑啦!听到这句话就马上转身逃到规定的线内,就不准再抓了。在游戏时,一边问一边往前移动,前后的内容很简单,示范一遍孩子们就懂了。

【活动记录】

孩子们听到老师的下令解散去游戏时,他们很快的三两群结对,大家很快开始了游戏。我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做老狼,后面的孩子扮演小动物,他们玩起游戏来有模有样,很有趣。当喊道:“天黑啦!”后面的小朋友飞快的逃到制定地点,但是出现的情况是,不管逃到哪里,那只“老狼”就誓不罢休一定要抓到小动物才停止。其他一组小朋友是由男孩子较多的队伍,在游戏时常会有等不及抓的现象发生,回答一下看看那些小朋友走到哪了,非等到小朋友离的很近时就马上喊“天黑了”。还有情况是,小朋友很喜欢去捉弄那些在后面的“小动物”,时不时喊“天黑了,天黑了”,弄的小朋友一直在逃跑。

【分析归纳】

这个游戏活动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总的来说,大家玩的很开心。只是在游戏过程中的一些小状况很多,如:不遵守游戏规则,比较随自己喜好的;非要抓到小动物的等等。我通过分析以下几点,得出结论。

1.孩子的年龄特点

本来就小班的孩子,他们在玩游戏时就是属于比较随性的,想要照着自己的方式来玩的,还有的就是他们之所以非要抓到小动物才罢休,是因为太专注于角色的扮演,自己是老狼就一定抓到猎物,所以不大管是不是有游戏规则这种事。

2.平时多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怎么深化,才能让孩子记住,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我觉得老师平时多带孩子玩游戏,孩子们就明白游戏时要遵守规则,而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平时慢慢积累,小朋友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守规则。

小结:想要慢慢的改善自己的游戏活动质量,一定要注重平时的锻炼,平时玩的多,就不怕孩子在游戏时乱来,而且游戏活动很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以及发展智力,提高运动能力等等的好处。每天有良好的游戏活动开展,相信一个学期下来会有更多的进步。

篇4:老狼老狼几点钟幼儿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直线追跑的能力、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2、培养幼儿勇于挑战、敢于战胜的精神。

3、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一)、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运动操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二)、活动开始:

1、教师说游戏规则。

2、玩法:48人分为两组。每组一人扮老狼,其余同学扮小羊,老狼在前面走,小羊在后面围成一个圈,但不连着,在圈中用粉笔画出能站2-4人大小的7个小圈当做小羊的家。小山羊们一起对着老狼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就会随口回答一至十二里面的任一个数。当老狼回答“六点钟”的时候,所有的小山羊就好像中了定身法似的,都不能动弹,谁动就算谁输,就得当老狼,原先的老狼,变成山羊;如果多个小羊动了,就齐说:老狼,老狼,我错了!小羊和老狼连续问答。老狼和小羊应边问答边向前走,不能停留。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老狼就开始追小羊。小羊跑回家就不可以再追。老狼捉到小羊就喊;吃掉了!被捉的羊做狼重新游戏。如果老狼没捉到小羊就说:今天没吃到,回家睡觉觉!再次开始游戏。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篇5:老狼老狼几点钟幼儿教案

目的:

1、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小玩具若干,1-10 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篇6:《老狼》音乐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地按规则游戏。

二、活动准备:

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记号笔、CD带、课件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来欢迎我们,还送了好听的音乐给我们听,你们心里觉得怎样呢?

(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听着这段优美活泼的音乐来和小动物跳个舞吧!

(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刚才小动物对老师说,它们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规定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引出重音的概念。这些特别响的声音,叫做重音。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重音找出来,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小动物特意给我们送来了森林地图。你们看,这就是森林的入口,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来到这里,就走出森林了。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提醒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那什么地方有危险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

(7)第六次欣赏音乐,看老师画路线。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你们听到有危险的地方的音乐是轻的还是?老师也来画一张吧!

(8)第七次欣赏音乐,幼儿自己画路线。

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绍游戏的玩法。

小朋友你们敢不敢跟着这只笨老狼到黑森林里去玩一玩?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现在我们再跟老狼到森林里去玩一玩。

4、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师:YEAR!我们已经穿过黑森林了,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个游戏就叫《聪明孩子和笨老狼》。你们知道老狼在什么时候回头呀?对,听到有重音的时候,老狼就回头了。唉呀,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赶快回家吧!

篇7:《老狼》音乐教案

活动内容:音乐游戏《老狼》

活动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游戏,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能大胆地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提高音乐表现力;能较好地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1.准备水彩笔每人一支,小椅子每人一把,保证椅子间的间隔距离能让幼儿自由绕椅子走动不碰撞。2.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指导要点:

(一)教师以语言引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个游戏。

不过,这个游戏不是用跑的,也不是用跳的,而是用边听音乐边作动作来完成的,很有趣吧!!’’

(二)认真的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老狼形象。

1.整体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老狼形象。

师:“玩游戏之前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小朋友们要

认真听,听听音乐里都讲了些什么?”

(1)鼓励幼儿用自己所听到的歌词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2)教师与幼儿一起扮演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演。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听一下音乐,看看你们说

的对不对。”

(1)欣赏第一段,引导幼儿想想这是一只坏老狼还是好老狼,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欣赏第二段,先听听自己猜对了没有,把老狼的动作再次练习一下,想想对付“老狼”的办法,集体练习游戏中的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游戏要用的动作。”

第一段:扮演老狼的老师(幼儿)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到处张望,流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第二段:(1)-(2)小节,全体幼儿站起,边唱歌边指着老狼。(3)-(4)小节,右手张开,向右用力地一甩。(5)-(6)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椅子,保护“小羊”。(7)-(8)小节,踏步走到自己椅子背后。(9)-(12)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13)-(22)小节,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地开枪,并发出“叭叭”之声。“老狼”在众多的枪声中边叫“哎哟”边抱头四处乱窜,最后“死”在地上。全体幼儿高兴地跳跃、欢呼,庆祝胜利。

(三)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将音乐游戏的玩法引出。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老狼”要来了,

赶快去请“黑猫警长”。(请幼儿迅速用水彩笔

在左手心画一只简笔猫的头像。)

2.引导幼儿把小椅子当作假想中的“小羊”,边听音乐边进行游戏。

师:“我们来想象小椅子就是小羊,我们要来保护它,不让老狼欺负它。”

(四)师幼共同游戏,享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前再次提醒幼儿要把老狼的动作、神态大

胆地表现出来。

1.全体练习表演:教师清唱歌曲和幼儿共同表演。”

2.跟着录音机里的音乐正式的进行游戏。

第一、二遍:老师扮演老狼,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教师根据幼儿两次的游戏情况,再次提醒把老狼的动作、神态大胆地表现出来。

第三、四遍:请几名幼儿来扮演老狼,和其他小朋友

共同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老狼,这位

老狼要把动作和神态都表现出来。”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玩了一个音乐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老狼》。这个游戏的要点就是要小朋友要把老狼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样子给大胆的表现出来。”

(六)、游戏在进行一遍,活动自然结束。

师:“好,我们再来将今天学的音乐游戏玩一遍,然

后去喝水、休息。”

四、活动延伸:活动后组织幼儿利用信封自制指偶或小指偶。引导幼儿利用自制的“黑猫警长”玩具自由结伴游戏、小组游戏或留待下次集体游戏时使用。

老狼

1=b E 2/4

有力地

|| :3 5 | 3 5 0 | 6 4 | 5 5 0 | 3 4 |

1.老 狼, 老狼, 身 体 瘦瘦 脚儿

2.老 狼, 老狼, 不 许你 欺负 小

5 - | 1 3 | 2 2 0 | 5 6 1 | 1 0 :||

长, 眼 睛 斜斜 发 绿光。

羊,

3 2 1 | 1 2 3 | 5 5 | 3 5 0 | 6 3 |

要不 然, 我去 叫 黑 猫 警长, 把 你

5 5 3 | 2 3 | 2 3 0 | 2 3 2 | 5 0 |

抓起 来, 给 你 一枪, 给你 一 枪!

2 3 | 2 1 0 | X X | XX 0 | X -| X 0||

给 你 一枪! 叭 叭 叭叭 叭。

篇8:《老狼》音乐教案

老狼教案音乐:跟着老狼走出森林

聪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拨弦波尔卡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特殊的乐句结构。

2、学习用独立思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有克制的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老狼头饰、布袋偶各一个、图形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动主题:(附后)

今天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孩子和笨老狼》。(讲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呢?(想)想当这个聪明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谁学会了这个新本领,呆会儿我们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戏的时候,他就可以当一个最聪明的孩子。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幼儿连续欣赏两遍音乐,同时观看教师用指偶演示,重音处“大灰狼”做明显回头看的动作,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趣。

2、提问:老狼都在音乐怎么样的时候回头?每次回头中间隔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长?

3、幼儿第三遍欣赏音乐,教师请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与教师共同跟音乐做动作,注意重音处用明显的眼神和身体动作预先提示幼儿在重音处击掌,让幼儿再次感受和熟悉音乐。

4、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自己欣赏乐曲两遍,并用手部动作表示乐曲的特殊结构,教师可用轻微的提示动作。

四、教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与幼儿玩“走与停”的游戏。

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学会新本领了,我们可以开始跟着老狼去闯黑森林了。老师先当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乐时我要回头,你们就要马上蹲下。谁要是没有蹲下,或是动了,就会被老狼发现,你们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戏教师在做回头的动作之前先做一个明显的停止动作,重点让幼儿寻找“大灰狼”回头的信号。

2、第二遍游戏教师重复游戏规则――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发出声音。

3、第三遍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最后可以请一幼儿当老狼玩一次游戏。

五、分享游戏的感受

结束语: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们学会了老师今天教的新本领,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着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从前,有一座黑森林。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 但是,在这黑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老狼。因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对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进走出。

因为这样,住在黑森林两边的孩子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让老狼把他们带进和带出黑森林。可是有的小朋友会问:“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吗?”啊哈,这可不要担心,因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发出一点声音,而且他回头看时你马上蹲下,他就根本发现不了你。

爱唱歌的雨点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

2.能用乐器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3.增强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舞》、《爱唱歌的雨点》动画和乐曲、砂蛋、串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播放《圆圈舞》,带领幼儿一起跳舞。(可分为两组)

2.集体活动:

(1)将音乐的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它叫音乐谷,今天呀,音乐谷里飘来了几朵乌云,大风呼呼地吹,吹呀吹呀下雨了。开始呀,小雨悄悄地落下来,声音“沙沙沙”的真好听(用砂蛋轻轻摇动)。不一会,小雨就变成了大雨(用砂蛋摇,从轻到重)。不一会,大雨就慢慢变成了小雨。(用砂蛋摇,从重到轻)音乐谷里的太阳出来了,小雨慢慢地停了??

(2)带领幼儿跟着故事情节操作砂蛋和串铃。小雨就用砂蛋,大雨就用串铃。(先练习分组操作,也可以把这个环节单独作为一节课来练习,渐强和渐弱的效果要出来) 砂蛋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第一组砂蛋演奏,第二个八拍第二组砂蛋和第一组砂蛋合奏,第三个八拍一、二、三组砂蛋合奏??

串铃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八组一起合奏,第二个八拍七组一起合奏,第三个八拍六组一起合奏??

(3)播放《爱唱歌的雨点》动画,让幼儿熟悉乐曲和歌词,要求幼儿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3.游戏活动:把两组乐器伴奏到歌曲中。

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到演奏环节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演奏(此环节是难点)。

4.评价和总结。

活动延伸:

播放卡拉OK版的音乐,让幼儿熟练之后进行表演。

篇9:《老狼》音乐教案

活动目的:

1、组织幼儿欣赏及熟悉乐曲结构,体验乐曲活泼轻快的风格。

2、通过图谱的提示,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克制地按规则做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音乐磁带、录音机、老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

1、讲述故事前半段。

2、幼儿倾听音乐一遍,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觉得这首曲子怎么样?

3、继续讲故事。

二、根据图谱熟悉音乐。

1、出示图谱,告诉幼儿把音乐画了出来。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告诉幼儿小脚丫表示聪明的孩子们跟着老狼在黑森林里面走,大脚丫表示老狼在回头看。休止符表示提醒我们老狼要回头了,聪明的孩子要停下了。

幼儿听音乐,一边看老师在图谱上的演示。

2、进一步熟悉音乐。

A、幼儿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小脚丫用手指点,大脚丫用拍手表示,休止符用握拳表示。)

问:笨老狼走路时的音乐和它回头看时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B、幼儿在自己身体上作相应的动作。用手指在大腿和手臂上做人们在森林里走,拍手表示狼回头看。

三、逐步熟悉游戏规则,跟随音乐做游戏。

1、师扮笨老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引导幼儿说说跟在老狼的后面走,心里会怎样?会怎么走?

2、跟着音乐游戏一遍。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感知句末的重音。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在老狼回头看时,可以把自己变成什么?

4、再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5、强化对重音的感知。

师:老狼最怕什么?

继续游戏,要求幼儿在重音处学狗叫或枪声。提醒幼儿有控制地发音。

四、以游戏情景结束活动。

告诉幼儿已穿过黑森林,赶快回家把门关好。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是第二次的研讨活动,是在第一次活动的提议和整改后进行的。根据提议,在图谱上作了改动,把原来的三角形换成了小朋友的脚丫和老狼的脚丫;在大脚丫的前面加上了休止符号,使整张图谱更形象易懂了。

从本次活动的效果看,幼儿对音乐中重音出现的规律把握得很好,较上次活动有进步。但在组织策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1、老师的情绪和语言不够夸张,没能吸引幼儿,因此没把幼儿的情绪带动起来。

2、幼儿在音乐欣赏方面的整体水平比较弱,活动的形式忽略了对乐曲的分析。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给幼儿的思维一个定势,是否可先让幼儿欣赏音乐,然后再引出故事。这种形式可以尝试。

3、整个活动的组织比较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和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教师的指令性语言比较多,幼儿在个性化方面的表现不够。

篇10:《老狼》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跳跃的节奏带来的愉悦,分辨出乐曲特殊的乐句结构,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

2.学习创造性地用绘画、身体动作等方式表现笨老狼走路、回头的音乐。

3.享受活动的快乐,学习有克制地按规则做游戏。即该走的时候走,该停的时候停,不与他人相撞,上位时不与他人争椅子。

活动准备 :

1.音乐光碟及CD机,凳子围成半圆形。

2.头饰一个,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

1、倾听故事。

(1)教师出示头饰,有表情讲述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故事。

(2)提问帮幼儿理解:“聪明孩子在笨老狼回头时是怎么做的?”

2、逐步熟悉游戏规则。

(1) 站住不动。

教师扮演笨老狼,慢慢无声地向前走,突然站住并回头,重复几次,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站住不动的幼儿。

(2) 寻找预示教师回头的信号。

师:请注意看,笨老狼在什么时候会回头看?

3、幼儿倾听音乐,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1) 幼儿倾听音乐。

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走了多久笨老狼就回头了?

(2)听第二次音乐,幼儿听到笨老狼回头的音乐就可以拍出节奏。

(3) 教师指图,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4) 幼儿指图,其他幼儿寻找音乐中的重音。

(5) 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4、跟随音乐,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游戏。

(1)教师做笨老狼,幼儿跟随教师坐着玩游戏。

(2)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幼儿离开座位集中在教师身后,引子时,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做起床、梳洗动作,拿上好吃的东西准备出门。在第四大句的第五小句开始时,教师用语言提醒已穿过森林,应赶快跑回家把门关上。

(2) 请一名幼儿做笨老狼,玩音乐游戏。

5、结束。

篇11:《老狼》音乐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轻快、诙谐的情绪,熟悉乐曲结构;

2、利用图谱、身体语言和语音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寻找音乐进行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的按规则游戏。

二、活动准备:

1、图形乐谱;

2、老狼和小孩的手偶;

3、关于《聪明孩子笨老狼》的故事一则。

4、知识准备:课前与孩子一同玩过“停停走走”的游戏,能够进行一定的自我控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停停走走”入场,引导幼儿在没有音乐的时候能控制好自己不动。

2、完整倾听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3、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看教师用手偶在图形乐谱中表演,初步引导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情趣。

4、幼儿倾听音乐,进一步感知乐曲的结构。

1) 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看教师用小而明确的身体动作“走路”和“回头”的音乐。

2) 幼儿在座位上和老师一起用小而无声的动作跟随音乐进行感知。

3) 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音乐。

5、游戏“聪明孩子笨老狼”。

老师扮演笨老狼,全体幼儿扮演聪明小孩听音乐玩游戏:“老狼”走时小孩跟着走,“老狼”回头时,“小孩”变成“老狼”不爱吃的东西不动。

篇12: 幼儿园老狼教案

游戏名称:

报纸游戏《老狼捉鸡》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游戏玩法: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鸡宝宝,配班教师扮老狼,报纸当做鸡窝,放音乐。第一次游戏开始,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在草地上捉虫子(教师和幼儿做尖尖嘴,边走边找食的动作),音乐突然结束,老狼(配班教师)来捉鸡,幼儿快速找到报纸站到上面,躲过老狼抓捕。第二次游戏,拿走一半数量的报纸,鸡妈妈带鸡宝宝捉虫子,音乐停止时,每张报纸上要站两只“小鸡”。第三次游戏,再拿走一半数量的报纸,当游戏音乐停止时,报纸上要站立四只“小鸡”。

游戏规则:

1、第一次音乐突然结束,幼儿快捷找到报纸站在上面,没找到报纸幼儿被老狼抓住,应退出游戏。

2、第二次游戏,每张报纸只能站“两只小鸡”。

3、第三次游戏,每张报纸要站“四只小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篇13: 幼儿园老狼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直线追跑的能力、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2、培养幼儿勇于挑战、敢于战胜的。

3、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一)、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二)、活动开始:

1、教师说游戏规则:老狼和小羊应边问答边向前走,不能停留。

2、玩法:一人扮老狼,站在家前2米,其余幼儿扮小羊站在家里。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小羊和老狼连续问答。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老狼就开始追小羊。小羊跑回家回就不可以再追。被捉的羊做狼重新游戏。

(三)、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四)、游戏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三、活动:

教师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篇14: 幼儿园老狼教案

设计意图:

在本次活动前已开展过《说方位》、《横排竖列找位置》等相关活动,大部分幼儿掌握了常用的方位词并能区分左右方位,对“方向”和“数字”双重概念结合使用(二维平面坐标、横排竖列)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比如,“从上往下数第3层楼的房间”在哪个位置。但在用方位语言描述时,常常不清晰、不完整,缺少关键词和逻辑顺序。因此,培养幼儿运用方位和数字的定位能力,提升表达的逻辑性,对幼儿长远的数学认知发展非常必要。

活动目标

1、能用相关方位词完整、清楚地描述指定对象的位置。

2、在不断变化的游戏情景中,感受方位的多变性和相对性。

3、乐意参与挑战,体验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

能用相关方位词完整、清楚地描述指定对象的位置;

难点:在变化的游戏情景中,弄清楚“方向”和“数字”双重概念下的定位。

活动准备

演示课件PPT与自制活动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复习方位

——“笨老狼在通过校长的层层考验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和座位,但是,这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通知……”

——教室里哪一个是笨老狼的座位?

二、游戏“抓小偷”,熟练方位表达

1、根据方位线索(语音)找小偷

线索1:

第2排第3列的那个人就是小偷。

线索2:

前排右边的房子,3楼最左边的房间。

线索3:

从左往右数第5栋的后面

从右往左数第8栋的前面

最上面一层中间的房里

——小偷藏在哪个位置?请把他找出来

小结:在找小偷的时候,我们要仔细听小偷躲藏的位置,弄清楚是几排几列。

2、目击者报告小偷位置

请幼儿扮演目击证人,向“笨老狼”报告小偷行踪。第一次老师扮演“笨老狼”,根据目击者报告的位置找小偷,示范玩法,后面请个别幼儿轮流扮演“笨老狼”重复游戏。

(1)直接简单的方位描述

——小偷藏在哪里?请准确报告他的位置。

引导语:小偷藏在中间蓝色的楼房里,躲在3楼最中间的房间里;小偷藏在最右边米白色的楼房里,躲在3楼上从左往右数的第2个房间里。

(2)方向+数字的方位描述、

引导语:小偷藏在从上往下数第2层、从左往右数第2列的房间里;在有方向指示标志的情况下,小偷藏在从下往上数的第3层、从右往左数第4列的房间里。

小结:当一名目击证人可不容易,在报告小偷位置的时候,不但要弄清楚是几排几列,还得注意方向提示,要正确、清楚、完整地说出位置,才能帮助警察找到小偷。

三、最强目击者,说教室里物品的方位

幼儿选择教室里的任一件东西,描述它的位置

小结:在描述物品位置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小朋友自己的位置,还要想想别人能不能明白。

活动总结

一、自评

(一)优点

活动是教师自创课程“笨老狼”系列活动之一。利用“抓小偷”游戏情节进行方位的辨识与表达训练,融合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幼儿感兴趣,参与度高。

(二)不足与改进措施

1、内容设置过多,随着线索难度的增加,给幼儿的理解认知造成了一定困扰,应该精简内容,逐步过渡。(分成两课时进行)

2、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线索”,不便于幼儿理解与集中注意力,应制作成音频提示。

3、准备了操作材料板,但因内容太多,没能在课堂上运用。因此,在后面的活动中,既要考虑幼儿活动思考的集中连续性,还要考虑材料的便利性与功能性;

4、教师在小结与示范引导方面表达不足,未能给幼儿比较清楚、明确的方位表达方式,缺少数学活动用语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以后在准备此类活动时,应多次反复练习“小结”“引导语”部分,力求精简、准确。

二、他评与建议

1、在表达座位位置时,可以表述为“几排几列”,而楼层应按生活中的方式表述为“几幢几单元几号”。在计算楼层时应该从下往上数,将数学与生活结合。

2、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涉及到的序列、方位元素太多,可用多种方式呈现。

3、教师在引导幼儿表述时,可先做严谨的示范,明确如何正确表达排、列等方位。

4、每一次“抓小偷”后,教师可请幼儿重复游戏,积累并内化、运用经验。

篇15: 幼儿园老狼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玩民间游戏的乐趣。

2、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兔子和狼的图片橡胶地面轮胎小滑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让幼儿找到自己的空间

2、和幼儿一起点头、伸臂、弯腰、踢腿等活动

二、玩游戏

1、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重温游戏的规则。

2、引导幼儿进行创新玩法师:小朋友,这个游戏还可以怎么样玩?你想改编哪里?

3、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在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与尝试。

师:孩子们,老狼除了吃小兔子以外还会吃什么小动物?和幼儿一起扮演其他的小动物玩游戏。

三、试验新玩法。

1、组织幼儿按创新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使新的玩法更实用更有趣。

2、教师随时说新游戏的规则。

在这个游戏里要注意什么?

四、你还能发现新的玩法吗?下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五、放松活动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放松,敲敲肩膀、背、腿等和幼儿一起做个“小面条”。

游戏反思

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孩子的反映和奔跑能力。而在游戏中孩子们不往家跑了,而是往老狼怀里钻,孩子跑得能力得不到发展,达不到游戏的目的。活动中我们可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适时改变游戏规则。比如:在此游戏时可改为:老狼跑,小羊追,同样也可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老狼”可假装害怕往家跑,“小羊”们就使劲追。“老狼”逃回了家,“小羊”们胜利了。他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同时引导幼儿明白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只要团结起来,软弱的小羊就能战胜凶恶的大灰狼。同时也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发展了孩子的快跑能力。

篇16: 幼儿园老狼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特殊的乐句结构。

2、学习用独立思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有克制的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老狼头饰、布袋偶各一个、图形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动主题:(附后)

今天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孩子和笨老狼》。(讲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呢?(想)想当这个聪明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谁学会了这个新本领,呆会儿我们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戏的时候,他就可以当一个最聪明的孩子。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幼儿连续欣赏两遍音乐,同时观看教师用指偶演示,重音处“大灰狼”做明显回头看的动作,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趣。

2、提问:老狼都在音乐怎么样的时候回头?每次回头中间隔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长?

3、幼儿第三遍欣赏音乐,教师请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与教师共同跟音乐做动作,注意重音处用明显的眼神和身体动作预先提示幼儿在重音处击掌,让幼儿再次感受和熟悉音乐。

4、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自己欣赏乐曲两遍,并用手部动作表示乐曲的特殊结构,教师可用轻微的提示动作。

四、教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与幼儿玩“走与停”的游戏。

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学会新本领了,我们可以开始跟着老狼去闯黑森林了。老师先当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乐时我要回头,你们就要马上蹲下。谁要是没有蹲下,或是动了,就会被老狼发现,你们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戏教师在做回头的动作之前先做一个明显的停止动作,重点让幼儿寻找“大灰狼”回头的信号。

2、第二遍游戏教师重复游戏规则——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发出声音。

3、第三遍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最后可以请一幼儿当老狼玩一次游戏。

五、分享游戏的感受

结束语: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们学会了老师今天教的新本领,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着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从前,有一座黑森林。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但是,在这黑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老狼。因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对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进走出。

因为这样,住在黑森林两边的孩子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让老狼把他们带进和带出黑森林。可是有的小朋友会问:“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吗?”啊哈,这可不要担心,因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发出一点声音,而且他回头看时你马上蹲下,他就根本发现不了你。

爱唱歌的雨点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

2、能用乐器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3、增强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舞》、《爱唱歌的雨点》动画和乐曲、砂蛋、串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播放《圆圈舞》,带领幼儿一起跳舞。(可分为两组)

2、集体活动:

(1)将音乐的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它叫音乐谷,今天呀,音乐谷里飘来了几朵乌云,大风呼呼地吹,吹呀吹呀下雨了。开始呀,小雨悄悄地落下来,声音“沙沙沙”的真好听(用砂蛋轻轻摇动)。不一会,小雨就变成了大雨(用砂蛋摇,从轻到重)。不一会,大雨就慢慢变成了小雨。(用砂蛋摇,从重到轻)音乐谷里的太阳出来了,小雨慢慢地停了??

(2)带领幼儿跟着故事情节操作砂蛋和串铃。小雨就用砂蛋,大雨就用串铃。(先练习分组操作,也可以把这个环节单独作为一节课来练习,渐强和渐弱的效果要出来)砂蛋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第一组砂蛋演奏,第二个八拍第二组砂蛋和第一组砂蛋合奏,第三个八拍一、二、三组砂蛋合奏??

串铃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八组一起合奏,第二个八拍七组一起合奏,第三个八拍六组一起合奏??

(3)播放《爱唱歌的雨点》动画,让幼儿熟悉乐曲和歌词,要求幼儿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3、游戏活动:把两组乐器伴奏到歌曲中。

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到演奏环节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演奏(此环节是难点)。

4、评价和总结。

活动延伸:

播放卡拉OK版的音乐,让幼儿熟练之后进行表演。

篇17: 幼儿园老狼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15以内数量组合的不同可能性,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2、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中、小塑料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6人游戏

1、说明游戏规则:

小羊只要站到圈内,就不会被抓住;每个圈只能站1个人。

场地上放置6个小圈,请6名幼儿游戏。

小结:每个圈里站1个人,有6个圈,合起来一共是6个人。

2、出现中圈

提问:

如果拿掉一个圈,小羊还能都站进圈里吗?怎么站?(大一点的圈里能站2个人。)

我们用了5个圈做游戏,如果只能有4个圈,该选怎样的圈?

能不能用最少的圈,就把6只小羊都保护起来?该选怎样的圈?

二、10人游戏

提问:

10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觉得最少需要几个圈?

同样是用4个圈,还有其他选择圈的方法吗?

三、14人游戏

提问:

14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觉得最少需要几个圈?

圈的数量还能不能再少一点?

篇18:老狼几点钟作文

下午,我在严老师家画画结束后,和王慧宇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我当老狼,王慧宇问我:“老狼老狼几点钟?”我说:“1点钟。”……一直要问到12点钟。12点钟王慧宇就不能动了,要是动了我就能抓到他,抓到后他就是老狼了,我就开始问他了。王慧宇忍住一直没有动,有一次是实在忍不住了,他头稍微动了一下,被我发现,所以该他当老狼了。我问,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时候,我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王慧宇呢,眼睛都一直盯着我,到1点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动,但我摔了一跤,屁股都跌疼了,所以我又当老狼了。这一次,当王慧宇问我几点钟的时候,我第一次就说10点钟,第二次我说12点,但王慧宇还以为是从1点开始说的,哈哈,当我说12点的时候,他还是在不停地动,被我就这么很容易逮住了。

我想起来玩这个游戏,是因为一(3)班有的小朋友会玩这个游戏,我跟他们学上了,所以我就和王慧宇玩这个游戏了。

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教案

老狼跳崖童话故事

狐狸骗老狼作文300字

大班音乐活动《笨老狼》

幼儿园小班体育《老狼老狼几点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聪明小孩笨老狼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聪明动物笨老狼》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狼老狼几点了》

花钟教案

花钟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