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案设计(共含19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千分之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
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另外,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信息资料】
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
学生: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
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对话平台
一、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组内合作识记,养成交流习惯,培养合作意识。
二、朗读
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朗读,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优美和雷锋精神的.伟大。
三、感悟
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把诗化的语言还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雷锋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体化和鲜明化。
四、练习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 )( )( )( )
又( )( )( )( )
辶( )( )( )( )
钅( )( )( )( )
氵( )( )( )( )
日( )( )( )( )
2、填空:
弯弯的( ) 长长的( ) 晶莹的( )
蒙蒙的( ) 温暖的( ) 鲜艳的( )
五、书写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1、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二、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______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在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寻找班里的小雷锋,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三、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四、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五、实践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挖掘文本的潜在资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本的社会价值,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六、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
⑴ 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
⑵ 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⑴ 第一笔横要短;
⑵ 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⑶ 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激发了他们写字的热情,提高了写字的质量。同时全班的交流评议也利于提升审美情趣。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泥泞: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说明道路又湿又滑,很不好走。
年迈:年岁很大的人。
荆棘:一种带刺的植物。
一、比一比
冒雷()迷()锋()滴()
帽()需()谜()峰()摘()
泥()泞()洒()迈()迹()
呢()宁()西()万()亦()
二、想一想,再写一个
(小路)(小溪)(细雨)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
(春风)(露珠)
温暖的晶莹的
()()
一、抄名句
1、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
三、小练笔
写一个自己做“雷锋”的小故事,写完后给爸爸、妈妈看看,请他们评评你是个活雷锋吗?如果是,请写上“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或“你真乐于助人”或其它赞美句!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设计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教师个案: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XX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v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教师个案: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⑤扩词。
⑥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⑦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⑧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教师个案:范写“冒、迹、滴”。“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迹”字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滴”字的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识记字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认识雷锋叔叔,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并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现身边的“活雷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展台、雷锋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还记得吗?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
2、师: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
3、师: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板书:你在哪里)。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字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来帮忙吧。(自读课文)
2、把字音读准了吗?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
3、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比比,谁读得好。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渗透诗歌的小节划分)
三、再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
⑴雷锋叔叔到过那里?
⑵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
生再读课文。
2、学习小组交流答案。
3、班级交流:
板书:长长的小溪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背着年迈的大娘
4、师: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
班级交流。
5、师: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读课文段落。
2、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
3、听了同学的朗读,闭上眼睛做了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4、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
5、师:儿歌后面的一位小姐姐提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指名读问题,交流答案。
是的,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6、儿歌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
交流背诵。
五、课堂小结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六、布置作业
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的人做几件好事。
板书设计
小溪小路
抱、冒 背、踏
泥泞──足迹荆棘──汗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在田字格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抄写一个词语“泥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田字格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抄写一个词语“泥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读课文,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在田字格里写好这几个生字。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2、小组讨论,学写生字
3、班级交流,注意:
⑴“雷”和“需”的雨字头写法,要宽而扁。
⑵中间一行都是走之底的字,写好“迷”的“点”。
⑶师适时板书“需”和“迷”。
4、其余4个字由生自行观察,临摹。
三、讲评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把本课生字在仿影本上认真书写完成。
板书设计
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词语理解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迷路】
〖理解
⑴ 本课指迷失道路,找不到来去的方向。
⑵ 比喻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例句
⑴ 一群游客在森林里迷路了。
⑵ 他激动地对王老师说:“谢谢您在我迷路的时候,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泥泞】
〖理解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搭配
小路泥泞,山路泥泞;泥泞的工地,泥泞的道路。
〖例句
一场大雨过后,王总在泥泞的工地上检查工程质量。
【荆棘】
〖理解
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例句
荆棘丛生的山坡上开满了野花。
【晶莹】
〖理解
光亮而透明。
〖搭配
晶莹的雪花,晶莹的浪花,晶莹的水晶,晶莹的泪珠。
〖例句
雨后,大大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
【露珠】
〖理解
指凝结成像珠子的露水,也叫露水珠儿。
〖例句
清晨,怒放的牡丹花上缀满了这晶晶的露珠。
【寻觅】
〖理解
寻找。
〖搭配
寻觅踪迹,寻觅时机,寻觅文物,寻觅矿藏;寻觅幸福,寻觅光明;积极地寻觅,耐心地寻觅。
〖例句
一只狼犬正在四处寻觅猎物。
沿着潺潺的小河,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小河哗啦啦,不停地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上学的孩子,
踩着我的脊梁,
送他们上学。
瞧,我脚下的石头,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沿着喧闹的火车站,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火车站说:
昨天他曾来过这里,
买了去吉林的火车票,
交到一位大娘手里。
瞧,哪路上的脚印,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山林中枫叶沙沙地说:
昨天,他曾来过这里,
挑着沉甸甸的水桶
匆匆给孤寡老人担去,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 [2] 下一页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教学方法:
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
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四、延伸
收集雷锋的故事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二、摆出难题
读完课文,有个小朋友问:“老师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答吗?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小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得出结论。
五、朗读背诵
六、小记者行动
1、我们也去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2、小记者报道活雷锋的事迹。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
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另外,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 自主感悟“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信息资料:
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
学生: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图片导入。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 ”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还把自己带在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二年级的学生还小,雷锋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几乎不知道雷锋是谁。如果没有这样真实的例子在他们的身边发生,很难想象雷锋精神可以在他们身上继续发扬。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教学这一课前的主要想法就是:首先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及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对雷锋的高度评价,让学生能初步了解雷锋,从心里敬佩雷锋;再通过文中具体的事例的学习走近雷锋,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最后通过寻找身边的雷锋,升华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向雷锋学习。
通过寻找身边一个个献出爱心的例子,我相信我们的难点已经克服了。我个人认为不是要学生能用很精确的语言去解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观察和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的人受到影响,从而鼓励学生象雷锋叔叔学习,让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有雷锋的影子。
在本节课上,我的处理方式是:
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
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哪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
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很多老师害怕上这样一些伟人、名人的文章,《邓小平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觉得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有的甚至觉得没必要选入教材中。
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偶然间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模仿“奥特曼”的游戏,很多男生谈到长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奥特曼,为什么学生会如此喜欢它呢──那是因为“奥特曼”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利用孩子崇拜英雄、真诚善良、易受熏陶感染的特点,把我们文章中的“雷锋、邓小平、毛泽东”等名人也成为孩子心中模仿的英雄呢?让孩子学习自己喜欢的英雄故事,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看来,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了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人物,如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
碰撞: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旧课堂中所带来的东西已不感兴趣,往往新生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于是,把开发新式课堂及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是我两年来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灵感: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那么较好地上好一节识字与写字课成了我们低年级教师要攻克的课题。有幸在“考日回国汇报大会”上,看了一节音乐课与体育课整合课,我深有感触。于是有一个想法:识字课能不能拿到微机教室去上,让计算机这个多媒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儿童们在动手操作计算机游戏软件的同时,把课上较难记忆的生字记住。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堂课。
课堂特色: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将识字、写字与计算机教学实行了有效的整合。同时,把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机,能够在直观形象的计算机展示中,不仅学到知识,而且锻炼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创新设计:
一、交流资料,了解雷锋。
1、课件展示:出示雷锋照片并引导学生介绍雷锋。
2、板书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思考: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
二、操作电脑,初识生字。
(出示教学软件,导入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边读边用鼠标画出生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学习生字,读通句子。)
2、同桌交流:学生用鼠标点击生字考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读字。
(2)、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对照大屏幕,鼓励学生范读课文。
三、巧用整合,引导识字。
1、操作软件,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
思考:通过刚才读文,能够记住了哪个生字,可以给同学们讲一讲?
(2)、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根据学生所说生字,教师点击教学软件出示这个字,并配有相应的图片。)
(3)、鼓励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A、想一想在哪里看到过他们?
B、关于这个生字你还想告诉同学什么?
C、把你想到的和这个字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告诉你身边的同学吧!
2、看图猜谜,字理识字。
3、操作对比,导学新字。
学习“迷”字。
(1)、电脑出示并引导学生读词语:
(2)、动画展示:
(3)、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学习。
A、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B、在什么地方可以用到这个生字?
4、图文整合,随文识字。
5、利用电脑,合作识字。
小组学习“洒、滴”(电脑导入学习提示:)
(1)、学生操作软件并读文,挑出要学习的两个生字。
(2)、学生之间互相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3)、小组汇报。(学生操作前面的大屏幕,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四、电脑展示,学写生字。
1、电脑出示书写顺序: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3、全班交流评议。
五、及时小结,引导学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
中的十二个生字,初读了课文。下节课我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语文课上,我常常喜欢跟学生们一起动情地朗读课文。今天也一样,我陶醉在孩子们投入的神态中,融入到孩子们纯真的音色里。遗憾的是画中掺和了一抹不协调的色彩,学生们缺乏朗诵的激情,尽管那脆生生的童音让人陶醉,可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池平静的湖水,碧波不惊,可是我们朗诵的课文却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首语言优美、音韵流畅的儿童诗。
我马上停下来,跟学生指出缺点,甚至在那一个字该重读、那一个字轻读,我也指导得详详细细。学生再读以后,感觉有所改善,可是还是不到位。课文读完以后,班里的小淘气小航突然举手道:“老师,让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我灵机一动: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学生踊跃的请求下,我分角色地请出各个“小演员”,一位高大的学生扮演“雷锋叔叔”,另外两位瘦小一点的学生扮演“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我抓紧这时机,赶紧说道:“要不,我们全班一起来为这些小演员配音,好吗?”“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出色的'演出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节令人愉悦的课结束了。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学生多一点自由的空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王浩你在哪里
★ 春天你在哪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