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jiangshan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共含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jiangsh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篇1: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1、第2题

“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第4题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

(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

(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

(3)有什么规律吗?

3、第5题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

4、第7题

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题

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

(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7、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

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篇2: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 )数,60是乘法中的( )。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 ),当Y为最小时,X=( )。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 )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 )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 )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 )879×8。

A、> B、= C、<

2※、 ×5= ×3,则 与 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3※、480×2×6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

A、480×4B、480×8C、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在○里填上+、-、×或÷。

0 ○ 10=10 9 ○ 0=0 23 ○ 0=23 4 ○ 4=1 5 ○ 5=0

2、估算。

398×4 502×2 983×7 636×7

4638×9 2386×3 6299×5 6809×4

3、列竖式计算。

235×7 649×55084×94207×5

4、脱式计算。

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5、列式计算。

一个因数是117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180减去175的差,乘124的积,结果是多少?

37的5倍减去55,再乘8,积是多少?

篇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整千数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难点

正确口算一位数同整十、整百数相乘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预案

一、复习准备

口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张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举手来说。

6×4=           8×5=        2×9=         3×9=

3×8 =          9×7=        7×6=         4×8=

师:我们同学算得既对又快,还把解决它的口诀也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恭喜你们拿到通行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

二、学习新知:

1.小组交流,探索算法

出示例1情境图

(1)出示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的'算法。

(2)小组反馈:

①3个20是60;20+20+20=60

②2个十乘等3于6个十    20×3=60

这样的题目会做了吗?下面来考考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计算

40×3=        2×400=        20×6=       2×7=

50×3 =       4×600=        7×30=       20×7=

开小火车

2、合作探究,教学例2: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1)尝试说出计算结果:12×3=36

(2)合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提示同学可以利用小棒)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

10×4=              10×6=                   10×7=

20×4=              40×6=                   60×8=

12×4=              23×2=                   34×2=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篇4: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习写“口、巨”

篇5: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时间】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篇6: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正方形有()条边,()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平行四边形对边()。

2.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

3.一个正方形周长72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三、选择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①12

②24

③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①16

②128

③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①长10厘米

②短10厘米

③短150厘米

4.一个长1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50厘米,它的宽是()厘米。

①35

②10

③20

四、应用题

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40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列式:

答:周长是厘米。

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9米,宽14米,周长是多少米?

列式:

答:周长是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列式: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列式: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米。

篇7: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

1.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 ),差是( ),积是( )。

2.1×2×3×4×5×6×7×8×9×0=( )。

3.730里面有( )个百和( )个十。

4.18×6=18×5+( ) 9×24=10×24-( )

二、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

1.0加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和一定大于0与这个数的'积。 ( )

2.□2×9的积一定是三位数。 ( )

3.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

4.12×0=12。 ( )

三、对号入座。

1.△+△+△+△=36,△=( )。

A.12?B.9?C.4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 )这两个数的和。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3.估算1□8×7,要使它的积最接近1400,□里应填( )。

A.7?B.8?C.9?D.0E.4

4.5×4和4×5结果( )。

A.相同?B.不同

四、解决问题

1.?一盆花有4朵,150盆中多少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组织同学们看电影,三年(2)班有54人,每人交6元钱,全班一共交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车可以装400多个西瓜,每个西瓜重6千克,你估计一下,一车西瓜大约有多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园林工人在自由大路两边摆满了盆花。每一边放152盆,一共放了多少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苹果26千克一箱,梨子18千克一箱。

(1)3箱苹果和4箱梨共有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在下面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6%,每小题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   )数,60是乘法中的(   )。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  ),当Y为最小时,X=( )。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 )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4%)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   )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 )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3%)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 )879×8。

A、>   B、=   C、<

2、 ×5= ×3,则 与 的关系是(  )。

A、 =  B、 <  C、 >  D、无法比较

3、480×2×6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

A、480×4   B、480×8 C、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48%)

1、在○里填上+、-、×或÷。 (5%)

0 ○ 10=10  9 ○ 0=0  23 ○ 0=23 4 ○ 4=1 5 ○ 5=0

2、估算。 (8%)

398×4    502×2    983×7    636×7

4638×9   2386×3   6299×5   6809×4

3、列竖式计算。 (8%)

235×7   649×5   5084×9   4207×5

4、脱式计算。 (15%)

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5、列式计算。 (12%)

一个因数是117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180减去175的差,乘124的积,结果是多少?

37的5倍减去55,再乘8,积是多少?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29%,第1题4.5分,其它每题3.5分)

1、李老师去商店买办公用品,他要带多少元钱?(填表即可)

物品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音箱 198 3

钟 52 4

办公桌 469 8

订书机 23 6

合计

2、学校图书室买回科技书240本,文艺书320本。买回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艺书本数的和的3倍,买回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3、一台录音机229元,一辆自行车236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吗?

4、冬冬一家三口寒假准备去广州探望外公、外婆。如果乘火车,票价为每人253元;如果乘飞机,票价为每人850元。往返车费必须控制在3400元以内。你能帮冬冬一家设计怎样买票吗?

5、玩具店里有玩具熊130只,玩具狗的只数比玩具熊的5倍多12只,玩具狗有多少只?

6、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7、1只猪平均每月吃饲料205千克,8只猪4个月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8、一列火车挂了10节车厢,共有1142个座位,其中9节车厢各有118个座位,另一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篇9: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20分)

1.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的()倍是多少。

2.6乘7个于是()个十,是()。

3.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4.25的4倍是(),24的5倍是()。

5.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6.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7.98+99+100+101+102=()×5=()。

8.在2、3、199、446、669五个数中,选出4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9.在○里填上“>”、“<”或“=”。

74×3○200  24×5○120  6×0×4○4  240 ×4○120 ×8

10.203×7 ×6积的.个位是()。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3.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36。()

4.一个数乘7,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5.998千克接近1吨。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  ②4  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①5  ②4  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①700米 ②1.00米  ③无法确定

四、我会写(写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2400的算式,你能写几道?)(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260-0= 72÷8= 302×4= 131×0=

450-70= 102×4= 700 ×4= 93+40=

398×5= 21×5≈ 102×4≈  510×9≈

六、我会算(18分)

327×4= 418×5= 2700×3=

1020×7= 3006×8= 815×4=

七、列式计算(6分)

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多少?

2.281减去273的差乘309,积是多少?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快乐(5×4+10=30分)

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篇10: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读音节,写词语。

xíng zhuàng yánsè nènlǜ

( ) ( ) ( )

xiān nèn shōucáng gǎng wān

( ) ( ) ( )

xiànchū wēiwǔ piāo piāo yáo yáo

( ) ( )( )

二、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数(shǔshù)不清 人参(shēncān)

散(sànsǎn)步 乳(rǔlǔ)白

没(mòméi)过膝(qīxī )盖

三、 比一比,组词语。

浇( ) 消( )

饶( ) 哨( )

鱼( ) 岛( )

渔( ) 鸟( )

西( ) 福( )

栖( ) 富( )

四、在下面每组的五个词中,有四个是同类的,找出不同类的一个,在下面画上 。

1、 红色 绿色 白色 颜色 黄色

2、 工人 农民 老人 教师 军人

3、 香蕉 水果 苹果 西瓜 桃子

4、 杨树 松树 槐树 柳树 果树

五、选词填空。

渐渐 慢慢

1、 大风( )地停了,渔船准备出海。

2、 宁宁( )地从书包里拿出了书本。

平静 安静

1、 大家( )地坐在图书馆里看书。

2、 ( )的湖面上有几只小船。

仔细 详细

1、 我们做作业时,一定要认真( )。

2、 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 )些。

欢呼 欢乐

1、 新年晚会上,到处充满了( )。

2、 足球比赛我们班获胜,同学们( )起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谷

我国台湾的蝴蝶谷,有上千万只蝴蝶上下飞舞,好像一片片飘动的彩云。这里四季如春,水源足,花草盛,自然成了蝴蝶的王国。

每年夏季,一群群色彩耀眼的蝴蝶结伴而飞,穿过花丛,穿过树林,跨过小溪,这种美丽的`景象世间少有 。有意思的是单色蝴蝶谷里只有一种穿黄衣裳的珠花凤蝶,一片金光灿烂。另有一个五彩蝴蝶谷有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凤蝶、纹碟、花蝶等200多种,彩光飞动,游客们都看呆了。

1、这里为什么叫蝴蝶谷?用 在文中画出。

2、用 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抄写你所喜欢的句子。

七、默写《望天门山》。

篇11: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字词演练厅。(共25分)

1. 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3分)

张红拣了一个模( )样可爱、肥瘦匀称( )的木瓜做实验标本,经过转基因后再称( )一称它的重量。

2. 比一比,再组词。(8分)

3. 照样子,写词语。(8分)

例:指指点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各种各样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根据意思写词语。(6分)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 )

(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3)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 )

二、句子训练营。(共14分)

1. 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8分)

A. 神态描写 B. 动作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心理描写

(1)他心里想:今天的事,怎么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到底该怎么做呢? ( )

(2)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 )

(3)他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 )

(4)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 ( )

2. 给下列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6分)

(1)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言语不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站。(6分)

1. 《父子骑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只梅花鹿》一文中,梅花鹿最后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说明他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袋麦子》一文中,对“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做法你最赞同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竞技场。(6分)

目前,不少同学认为生活富裕了,不再需要节俭了,于是就大手大脚地乱用零花钱,对此请你说说自己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升级库。(共24分)

(一)网 中 鸟

猎人在湖边设置了罗网,捕获了很多鸟。鸟多力气大,带着网腾空飞去。猎人见了,在地上紧紧追赶。

一个农夫见猎人跑着追鸟,就说:“你想跑到哪里去?难道你靠两条腿就能追上飞鸟吗?”

猎人回答说:“如果是一只鸟,我就不去追了——追也追不上;可这是一群鸟,我一定能把它们一网打尽的!”

猎人的话果然应验了:收于网中的鸟儿都争着向自家的方向飞——一些鸟要飞回森林,一些鸟要飞向沼泽地,还有一些要飞向田野——结果连鸟带网全部坠落在地,猎人很轻易地就捕获了它们。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捕获一一( ) 应验——( ) 轻易一—( )

2. 哪句话写出了鸟多力气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农夫的疑问,猎人是怎样回答的?用“________”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猎人是个怎样的人?(3分)

4. 鸟儿们为什么能被猎人轻易地捕获了?用“ ”画出来。(2分)

5. 你想对落入网中的鸟儿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字之差,哭坏全家

从前,有一户人家,父子俩在外做生意,婆媳俩在家里种地。父子俩忙不过来,就雇了一个帮手。一天,老父写了封信寄到家里。婆媳俩都不识字,就请人念信。那人看了信,说:“生意不错,只是死了一个人。”婆媳一听,就痛哭起来。

同村一个人正准备外出,听到哭声,就问一个小孩是怎么回事。小孩(信口 随口)答道:“他们家死了一个人。”后来,这个人碰巧遇到了做生意的父子俩,急忙说:“你们还不赶快回家!你家死了一个人。”父子俩一听,泪如雨下,立即连夜往回赶。

回到家里,四个人一照面,都感到(莫名其妙 不知所措)。互相询问了事情的缘由,才知道是因信中写错了一个字引起的。信中把“雇了一个人”写成了“故了一个人”。

1. 用“”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 为什么念信的人会说“生意不错,只是死了一个人”?用“________”画出来。(2分)

3. 想一想,文中老父为什么会把“雇”写成了“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吸取了什么教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百花园。(25分)

写一写你的同桌。通过他(她)的相貌、衣着及一件事写出他(她)的'特征。

参考答案

一、4,(1)赞不绝口 (2)迫不及待 (3)没精打采

二、1. (1)D (2)AB (3)B D (4)C

2. (1)自己的转变被他告诉了父亲。

(2)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

(3)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一样。

三、1. 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不但不能让大家满意,还会使自己无所适从

2. 说明他明白了认识事物不能单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五、(一)1. 抓获 验证 容易

2. “鸟多力气大,带着网腾空飞去”写出了鸟多力气大。

3. 如果是一只鸟,我就不去追了——……一网打尽的!

4. 收于网中的鸟儿都争着向自家的方向飞……猎人很轻易地就捕获了它们。

2. 信中把“雇了一个人”写成了“故了一个人”。

4.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写每一个字都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闹出笑话。(意对即可)

篇1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时间】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篇13: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算。(7分)

254=   4509= 4080 8008=

360-90= 1160= 633= 56040=

63070= 1205= 8109= 90+15=

120+20= 28+68= 1000= 3505

二、填空题。(22)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 )( )

2、 边长是(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北京世界公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微缩公园,占地面积约为47( )(2)香港特区的总面积约是1100( )

(3)小明家的住房面积是150 ( )

(4)字典厚5( ) 蜡笔长1( )

5、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在○里填上、和=。

500平方厘米○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1平方米

3平方米○300公顷 1平方千米○9000平方米

三、选择题 (5分)

1、一块边长是80厘米的方巾,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320 B、32 C、6400 D、64

2、一张10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为120(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D、平方毫米

3、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有可能的是( )

A、2分米和9分米 B、10厘米和8厘米

C、9厘米和2厘米 D、9厘米和9厘米

4、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坦率是( )。

A、10 B、100 C、1000 D、10000

5、下面四个数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个数,( )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A、8 B、16 C、20 D、24

四、判断题。(6分)

1、把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变。( )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

4、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5、一所学校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分米。( )

6、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

五、先测量出求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面积。(10分)

长: ___________

宽: ___________

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

边长: ___________

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画:在方格纸上中画一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7分)

七、填表。(8分)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17厘米

15厘米

42分米

25分米

36米

27米

正方形

边长26分米

八、解决问题。(35分)

1、一幅风景画长50厘米,宽4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为48米,宽为12米;另有一块正方形的土地,边长为24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哪一块较大?

3、张明家的客厅是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铺上地板,每玉方米地板的价格是95元,张明家买客厅的地板一共要花多少钱?

4、小东要从左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厘米4厘米

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6、两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苗圃东西长是2千米,南北长是80米,这个苗圃的面积有多少公顷?周长是多少?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桂林山水

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六单元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合集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