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班的队列动作教案(共含17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猪耳朵是一只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班的队列动作教案
教 学 提 要 课目:班的队列动作 内容:(一)集合、解散 (二)整齐、报数 目的:使同志们学会班的集合解散,整齐、报数时班长的组织指挥,培养全班协调一致的动作 方法:讲解示范,轮流充当班长组织练习,评比验收 时间:50分钟 地点:操场 要求:(略) 保障:(略) 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 整理着装,清点人数 (二) 宣布教学提要 (三) 讲解本课训练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一) 集合、解散 讲解:班的集合分为班横队集合、班纵队集合、班二列横队集合、班二路纵队集合。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一一集合”、“成班纵队(二路纵队)――集合”、“解散”。 (教练员喊口令) 动作示范:(由教员充当班长,示范班配合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教员讲解、示范班配合做动作)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队列位置(班长下达“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原队列位置)。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或X班)注意”,然后,指挥员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班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基准兵做动作),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做动作)。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班长下达口令,示范班做动作) 听到“成班纵队――集合”的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基准兵做动作),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做动作)。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班长下达口令,示范班做动作) (二)整齐、报数 1、整齐 讲解: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 (1)向右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基准兵不动(班长下达“向右看――齐”的口令),其他士兵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班长下达“向前―看”的口令,所属人员恢复立正姿势) (2) 向左看齐 口令:“向左看―齐”。 动作要领:与向右看齐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左翼第一名士兵为基准,其他士兵向左转头看齐。(班长下达口令,示范班做动作) (3) 向中看齐 口令:“以X X X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X X X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教员边讲边做),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土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2.报数 口令:“报数”。 动作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示范班分别做横队、纵队报数的动作)。 讲解:以上所讲的是集合、解散,整齐、报数的动作要领。四个 内容合在一起做的程序是: (1) 下达解散的口令; (2) 下达集合的口令; (3) 纠正基准兵的动作(纠正前,可先令基准兵向前一步); (4) 下达整齐的口令; (5) 下达报数的口令; (6) 检查纠正整齐情况。横队时,指挥员变换位置到基准兵一侧的适当位置(约三米处),面向队列,先纠正队列人员的脚尖线,后纠正胸线。口令:“第X名,脚尖(上体)稍向前(后)”、“好”。被呼点的'士兵,向右(左)转头,按指挥员的口令做动作,听到“好”的口令,将头转正。(纵队时的口令:“第X名,稍向左(右)”、“好”) (7) (横队时)指挥员回到队列中央前,再下达一次整齐的口令,使队列人员熟悉整齐后的景况。(横队、纵队分别由教员充当班长做一次示范) 动作标准与要求: (1) 指挥员队列动作标准。口令准确、清楚、洪亮;指挥位置准确;变换指挥位置的时机恰当;指挥程序清楚。 (2) 基准兵选择位置准确。队列中,士兵做动作要迅速;报数声音短促洪亮;集合时,凡在指挥员后侧的战士,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 组织练习的方法: (1)轮流充当班长,练习口令的下达及指挥程序,熟悉指挥位置及变换的时机; (2)标位训练。开始训练时为使基准士兵在集合时选位准确,可在训练场上标出指挥位置、基准兵位置进行练习,视训练熟悉程度将标出的位置去掉,进行适当性训练。 评比验收:对本课所学动作进行评比。 小结:(略) 三、教学讲评(略)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简单教案
教学步骤介绍
1、理论提示;2、讲解示范;3、提出要求;4、组织训练;5、小结讲评。
一、立正、稍息、跨立和停止间转法
以“立正稍息”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理论提示:基本军姿,队列基础。其口令下达为:“立正――”、“稍息”
2、讲解示范:
“使大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有我来做动作示范(自行下达口令并做动作,正面和侧面各一次)。”
“刚才我做的就是立正稍息的互换过程,起具体动作要领有我边讲边做。”“听到‘立正――’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紧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稍息是在立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脚尖方向冲出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3、提出要求:立正做到“三挺一睁一正直”稍息做到“两快一稳一不变”
4、组织训练:集体站军姿,单个教练与纠正,分组练习。
5、小结讲评:重述课目、目的和内容,对训练效果评价。表扬优秀、提出不足。讲评常规:听到“讲评”时,全体做立正姿势,教官下达“稍息”口令;听到“讲评完毕”时,全体做立正姿势。
跨立动作要领:
跨立主要运用于军体操、值勤和舰船上站立场合。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中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
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停止间转法动作要领:
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为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和半面向左(向右)转。
以向左转为例,听到“向左――转”的口令后,以左脚跟为轴,左脚跟和右脚前部用力碾地,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左转90度,体重落在左脚,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靠脚时,两脚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要求:夹裆挺胸,两臂不外送,转体和靠脚间稍有停顿。做到“转的快,靠的快,转的稳,方向正”
二、行进和停止
齐步行进与立定: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整齐行进。
“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脚跟、脚掌的顺序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动时,肘部稍弯曲,小臂自然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跟部对准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线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左脚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稍向外张),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行进与立定:
“听到‘跑步――’的时候,两手迅速握拳(四指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节和中指第二指关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权心向内,肘部稍向里,上体微向前倾,听到动令‘走’,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越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进行速度170---180步/分钟。”“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迈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正步行进与立定:
主要运用于分列式和礼节性场合。
“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前方踢出,脚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稍向前倾,手指轻轻并拢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三、敬礼
敬礼是表现军人相互间的团结与友爱,相互尊重的礼节性动作。
“听到‘敬礼’口令后,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听到‘礼毕’的口令,将手放下。
四、坐下、蹲下和起立“听到‘蹲下’的口令后,右脚后退半步,此时右前脚掌着地,体重后移,大部分落于右脚,蹲下后保持上体正直,两腿分开约60度,臂部坐于右腿上(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听到‘起立’的口令后,身体重心要前移到左脚,而后起立,身体站正的同时,左脚向外分开约三十度,右脚靠拢左脚时要两腿挺直,靠脚有力。”
“听到‘坐下’的口令后,右小腿在左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起立时,两手放在两膝上的动作不变,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两脚外侧的蹬力和两手的支撑力,使身体站齐,左脚靠拢右脚恢复立正姿势。”
活动一:我是小司机
目标:
1.能较协调地一个跟着一个自然地跑,尽量不摔跤。
2.能大胆自信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准备:小呼啦圈若干个。
过程:
1.教师和宝宝一起复习儿歌《交通规则要牢记》,并边念儿歌边在原地模仿司机做开汽车的动作。
2.教师用呼啦圈当方向盘,示范怎样开车不会“撞车”,引导宝宝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自然地跑。
3.宝宝进行游戏。教师鼓励少数自信心不足的宝宝,通过和他们一起游戏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二:谁能捉住我
目标:
1.练习四散跑和改变方向跑的动作。
2.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及躲闪能力。
准备:橡胶场地。
过程:
1.教师和宝宝一起玩游戏。教师在前面跑,宝宝四散地在后面追。当宝宝快要追到教师时,教师迅速躲闪宝宝,改变方向跑。跑一段时间后,教师慢慢停下来让宝宝捉住。
2.宝宝玩游戏。请一名动作发展较好、跑得较快的宝宝在前面跑,其余宝宝四散追,直到捉住这个宝宝。游戏可以通过换领跑宝宝的方式持续开展。
活动三:踩影子
目标:
1.练习在规定范围内四散跑的动作。
2.提高躲闪能力。
准备:
1.可利用散步等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树影、大型玩具的影子,了解什么是影子。
2.选择一个有阳光的日子。
过程:
1.找影子。
(1)教师扮演兔妈妈,宝宝扮演小兔,边念儿歌(“走走走,走走走,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个大太阳”)边围成一个大圆圈。
(2)教师引导宝宝一起找一找别人与自己的影子。
2.踩影子。
(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同伴的影子,“兔妈妈”提醒“小兔”避免推撞。
(3)反复游戏数遍,注意控制活动量。
活动一:运波波球
目标:
1.能用手举着物品踮起脚走。
2.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备:波波球若干、大塑料筐4个、布置有小河场景的场地。
过程:
1.教师组织宝宝到达活动场地后,先引导他们看一看场地的设置,认一认活动的材料,然后告诉宝宝游戏的名称及玩法,并示范玩一次。
2.教师让宝宝站成四队,指导他们双手将波波球举在胸前并将脚尖踮起来,眼睛平视前方,然后把球运到“河”对面的大塑料筐里。注意提醒宝宝坚持将脚尖踮起来走,尽量不要掉球。
活动二:小猫过河
目标:
1.能踮起脚向前走。
2.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纸板铺成的小路。
2.小猫胸饰若干。
过程:
1.教师扮猫妈妈,宝宝扮小猫,以“猫妈妈”带“小猫”到外面去做游戏的情境进入活动,“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2.宝宝学习踮起脚向前走。
(1)“猫妈妈”把“小猫”带到活动场地,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
(2)“猫妈妈”讲解并示范踮起脚尖向前走的.基本动作:脚后跟离地抬高用脚尖向前走。
(3)“小猫”们与“猫妈妈”一起走用纸板铺成的小路,鼓励他们坚持踮起脚尖走。
(4)“小猫”们自由游戏,“猫妈妈”个别指导。
3.教师进行活动评价。
活动三:小螃蟹
目标:
1.练习侧走。
2.知道要踩在线上走。
3.体验模仿小螃蟹侧走的快乐。
准备:录音机、歌曲《小小兵》录音带、布置有池塘场景的场地。
过程:
1.教师组织宝宝到场地,请他们说说小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教师示范侧走动作要领:两手臂向两侧伸开,五指张开;两脚踩在横线上,向左或向右挪动。
2.教师引导宝宝模仿小螃蟹走路。
3.在音乐声中,宝宝在教师带领下练习侧走。教师注意提醒宝宝踩在线上慢慢走。
活动四:快乐小脚丫
目标:
1.能踩着不同的材料上下肢协调地行走。
2.能大胆地参与活动。
准备:平衡板、呼啦圈、泡沫软垫、蚂蚁头饰。
过程:
1.教师让宝宝带上蚂蚁头饰扮演“小蚂蚁”,以“小蚂蚁”找豆子的情境进入活动。
2.宝宝在教师的指导和保护下尝试踩在不同的材料上行走。
3.如果有宝宝不敢在平衡板或呼啦圈上行走,教师可随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活动一:小青蛙跳跳跳
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连续向前跳1~2米。
2.能大胆、独立地连续向前跳。
准备:用粉笔在地上连续画几个圈表示“荷叶”。
过程:
1.教师和宝宝一起模仿小青蛙跳的动作,引出游戏。
2.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宝宝扮演小青蛙,“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们跳过“荷叶”,跳到“河”对岸。教师示范连续向前跳,重点引导宝宝利用屈膝产生的力量向前跳,连续跳过“荷叶”。
3.宝宝依次活动。教师鼓励胆子较小的宝宝大胆参与,争取能独立连续跳过“荷叶”。
活动二:快乐小兔跳跳跳
目标:
1.能双脚并拢、上下肢协调地跳。
2.能大胆独立地连续向前跳。
准备:用绳辫(用毛线或布条编织而成,10~20厘米宽)当小河,用泡沫软垫(10-20厘米高)当小山坡,自制胡萝卜状布玩具,小兔头饰,等等。
过程:
1.教师引导宝宝扮演小兔,鼓励宝宝学习小兔跳的动作,进入活动。
2.教师示范双脚并拢向前跳的动作。跳过“小河”,跳过“小山坡”,到田里拔1个“萝卜”返回。
3.宝宝模仿教师进行活动,教师提醒宝宝要双脚并拢向前跳。
4.教师组织宝宝有序地开展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参与。
活动三:小白兔下山坡
目标:
1.能双脚并拢往下跳。
2.勇于克服困难,感受活动的乐趣。
准备:
木板阶梯。
过程:
1.教师和宝宝一起边念儿歌《小白兔》边活动全身。
2.教师请一名动作发展较好的宝宝示范,重点引导宝宝学习双脚并拢往下跳的动作。鼓励其他宝宝向做示范动作的宝宝学习,调动全体宝宝活动的积极性。
3.宝宝依次活动,教师鼓励他们大胆参与,指导个别动作不太协调或胆子较小的宝宝开展活动。
教学思路
本节课遵循《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队列练习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常规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学生上课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本课教学中,我一改以往枯燥的队列练习,采用游戏法组织教学,如“快快结合”引导学生集合站队要迅速的习惯,在身体素质练习时采用游戏“剪子、包袱、锤”,学生在游戏中加强了身体素质的练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不过分强调动作的整齐划一,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教学内容
1、队列练习;
2、广播操:七彩阳光;
3、游戏:剪子、包袱、锤。
教学任务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队列的体练习,增强队列意识,提高队列修养。
2、体验队列队形变化的感受,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及动作思维能力。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协力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内容。
队形:
_ X X X X X X
_ X X X X X X
_ X X X X X X
A
_ X X X X X X
要求:
精 神 饱 满;
动 作 迅 速;
二、准备部分:
(一)队列练习:
稍息,立正,
向右看齐;
散开,集合;
(二)转法练习:
1、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2、反口令练习:
稍息,立正、左转、右转。
游戏;快快集合
3、齐步走练习:
两路纵队进行练习
要求:
严肃认真; 活动充分;
要求: 精神集中,行为文明,禁止推、挤、撞等行为的发生;
三、基本部分:
(一)复习:
1、广播操《七彩阳光》
预备节;
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
2、分组练习广播操:
分8小组练习,各小组带队迅速。
组织队形:
___X
___X
___X
___X
___X
___X
A
1、教师示范动作,讲述要领;
2、教师分解示范,学生模仿;
3、教师领做,连贯练习;
4、教师口令,领操员带操;
5、总结:表扬练习认真,动作规范的学生;
(二)身体素质练习:
游戏:剪子、包袱、锤。
方法:学生按教师命令到指定位置进行比赛,赢的同学向前跳一次,最先到达的同学为胜利。
结束部分:
1、整理活动。
2、集合整队。
3、总结。
12
活动目标
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与活动技能,培养幼儿集体意识及合作、竞争意识,生动体现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精神面貌,增强他们积极锻炼身体的意识,让健康愉快常驻孩子心中,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比赛内容
列队进场、立正、稍息、散开成体操队形、向前看齐、向右看齐、集合、出场
比赛场地
幼儿园操场
比赛要求
要求所有的班级全员参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且做到速度快、很安静、很整齐。非比赛班级按照指定位置安静观看比赛。
具体要求
1、能听懂教师口令,按指令完成动作。
2、队形变换协调,动作整齐规范。
3、每班比赛时间控制在5分钟,
4、每班提前训练班级参赛口号。
评分标准
1、规范地完成比赛内容。(40分)
2、教师口令清楚洪亮,动作规范。(15分)
3、幼儿队形整齐,精神饱满。(25分)
4、富有创意和班级特色。(10分)
5、其它班级比赛时能遵守规则、保持安静(10分)。
比赛顺序
分班抽签进行。
比赛设奖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分别按比赛现场打分从高分到低分计奖,分别奖100元、80元、50元到班。另设最佳组织奖一名,鼓励奖一名,分别奖40元30元到班。
【附:队列队形比赛规定口令】
立正、稍息、成体操队形散开、向前看、向右看、向中看齐、齐步走解散
【附: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
列: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队
正面:队列中幼儿所面向的一面叫正面。
后面: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
间隔: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间隙叫间隔。
距离:个人或成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纵队:个人或成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横队:个人或成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4幼儿园队列队形教学教案:体育课队列队形教案
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3、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稍息、原地踏步走、立定的方法,并灵活用于体育课。
教学难点
队列不整齐,注意力不集中
教学内容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集合,清点人数报告老师。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4、教师检查服装并安排见习生。
5.安全知识教育
二、准备活动:
1、小游戏:“抓人”
2、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教师活动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
4、教师做徒手操的讲解和示范。
5、师生一同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
基本部分
一、队列队形
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重点;挺胸抬头。
难点:腿要伸制直,体要正动作要迅速。
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动作和要领。
2、教师做完整正确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
1、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练,习分组练习。
3、学生练习时精神饱满
整齐一致。
二、游戏:块块集合
规则:
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教师活动
1、教师将游戏规则。
2、教师做示范。
3、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教师强调安全。
结束部分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做好放松练习。
2、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3、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4、下课。
教学反思
队列队形的练习本是枯燥无趣的,但向其中加入游戏练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也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
体育教案-队列广播体操
十七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1 周 第 2 课 教 师: 王 飞
教学任务
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
1、复习广播体操预备节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
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
教 学 内 容、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图示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 、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
(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上肢运动、
(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摆动幅度大、方向正,屈膝弹动柔和,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
(五)教学难点:踏步与走动轻松,充满活力,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十
三
分
钟
十七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第 1 周 第 2 课 教 师: 王 飞
教学任务 | 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 教学内容 | 1、复习广播体操预备节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 部分 | 教 学 内 容、教 学 方 法、教 学 组 织 | 次数 | 时间 | ||||
开始部分 | 一 、开始部分: ??????????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 | 三分钟 | ||||||||
准 备 部 分 | 二、准备活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图示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分 钟 | ||||||||
基 本 部 分 | 三 、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 (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上肢运动、 (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摆动幅度大、方向正,屈膝弹动柔和,屈膝弹动与手臂屈伸、振摆协调。 (五)教学难点 :踏步与走动轻松,充满活力,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O />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 十 三 分 钟 |
一、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向左转走 跳短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活动中常用行进间队列练习。初步掌握向左转走的动作要领。
2、通过跳短绳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快速跳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判断力。发展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姿势正确、动作整齐 教学难点:快速摇绳,提高快速跳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慢跑操场两圈 (2)、广播体操 要求:认真积极,全心投入 组织: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一、队列练习:向左转走 1、全班呈一路纵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向左转走,由教师动作示范结合语言讲解,再进行分解动作练习与连贯动作练习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3、认真跟随老师,听从老师口令 4、仔细观察老师动作 5、认真按要求练习,分组练习,每人轮流发令 6、分组练习、轮流 7、集体练习8、集体汇演 要求:与同伴积极配合,争取作到动作一致 组织:成广播体操队形; 二、跳绳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原地无绳练习。 3)、集体1分钟练习。 4)、分小组练习。 5)、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练习。组织:广播体操队形---―散点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 2、教师讲评小结 3、下课
时间第一周 第二节重难点双手贴在大腿旁内容
队列队形;4――(1)
2、游戏:穿过小树林;39――(1)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顺序教学内容场 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准
备
部
分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小游戏;
“抓人”
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组织:
×××××
×××××
×××××
×××××
◎
四列横队,体操队型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
4、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5、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
1
1
2
1
10
小
基
本
部
分一、队列队形:
1、集中注意力联系;
(有效与无效)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5、变换队形;
同上1、 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 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 教师个别指导。
4、 找好学生做表演。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3-4
18
中顺序 教学内容场 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二、游戏:
穿过小树林;
规则:
1、 必须站在起跑线后,拍手后才能起跑。
2、 不得碰到下树,如碰到扶起后才能其跑。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和比赛。
3、分组比赛。
2-3
10
中结
束
部
分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
2
小场
地
设
计
八个小木柱;
四个标志物;教
学
回
顾学生上课积极,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队列队形是体操项目之一,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反应能力具有显著作用,队列队形是在学习水平一齐步走、跑步走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原地转法动作为继续学习行进间转法动作奠定基础,通过模仿、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心理品质。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独立意识也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希望能够自主思考的空间。其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提高较明显,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开始提高细节要求。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队列队形的构成,90%的学生能够展示队列和体操队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队列队形的变化和徒手操,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挥口令的正确性,动作示范的`标准性。
难点:队列队形操练的一致性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你说我猜”抱团游戏
方法:所有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成一个圆进行慢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字数进行抱团,如教师提问“中国男篮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第几名?”学生回答“第8名”。学生根据答案数字进行抱团。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导入
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的队列队形练习中,共有几种口令,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四种。短促、断续、连续、复合。
2.示范
教师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及侧面示范,原地三面转法,行进间转法,齐步、跑步与立定。
组织教学:双轨式队形。
3.讲解
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上,左(右)脚靠拢右脚(左)脚。转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体180度。
齐步走
口令:齐步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左脚迈出一步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指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小臂自然向里合。
向右(左)转走
口令:向右(左)转走 ,动令落在右(左)脚上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同时出右(左)脚,向新的方向行进。
向后转走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听到动令后,左脚向前迈出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前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180度,岀左脚向新的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跑步走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时,上体稍微向前倾,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一步,前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方法进行。两臂自然摆动,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4.练习
(1)教师下达口令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2)教师下达口令齐步、跑步行进与立定练习。
纠错:跑步立定为四步立定,齐步立定是两步立定。可以在立定时结合口令“一、二”和“一、二、三、四”,加强区分和练习。
(3)教师下达口令进行行进间转法。
纠错:向右转走和向左转走的动令和预令均在右脚,而向左转走的动令和预令均在左脚。
(4)四列横队,每列横队为一组,每个同学分别下达口令,进行原地三面转法,行进间转法,齐步、跑步的行进与立定。
5.展示——小组分别展示
每组推选一个同学下达口令,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七、场地器材
田径场、录音机1台、磁带。
八、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5~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下。
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新课标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冲击,队列队形练习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队列队形的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自然就无“快乐”可言。所以,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
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xx周年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2、游戏竞赛法
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二)、降低难度切合实际
体育教学首先是教育,它必须为育人的最高目标服务。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表现出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心理素质不稳定等现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高要求还有很多,如原地踏步时提腿的高度,集体训练时的动作同一性等,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要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丰富语言调控情绪
1、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琅琅上口的`顺口溜
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笔者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站队时)队列里莫说话,老师就会把你夸。
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
(立正时)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并拢肩放松。
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
3、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
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队列队形教学陷入单调沉闷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都会让现场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小学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显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活动目标
(一)情感目标:愉悦的身心,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以达到增强幼儿的体质。
(二)认知目标:培养幼儿好奇探究、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
(三)技能目标:发展幼儿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原地踏步、齐步走、跑步走、两列纵队变一列纵队),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哨子、小音响、干净无障碍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简短的导入、引发幼儿上课的积极性。
2、热身运动:《健身操》
(二)基本部分:
1、交待活动的内容;(1)直接方法;工作示范(2)间接方法;运动探索、指导发现。
2、口令的教学;
(1)立正口令:“立正!”
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正颈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
要求: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但应先恢复立正姿势,再换脚。稍息时,精神仍不能涣散,也不能随意相互说话。
(3)看齐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对正、看齐。队列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应立即以碎步调整。如是二列横队向右看齐时,第二列的基准学生,应取一臂之长的距离,向第一列基准学生对正,第二列其余学生动作同第一列。一般应是向右看齐整理队伍,必要时才用向左看齐,
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恢复原来姿势。
(4)集合口令:“成二列横队或其它队形——集合!”
要求: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同学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5)解散口令:“解散!”
要求:听到“解散”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6)各种步法和立定
口令:“齐步一一走!”
要求:左脚迈出约75厘米处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小臂稍向里合,手约与第五衣扣同高并不超过衣扣线,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顷,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超过衣扣线,向后摆不露手。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口令:“立——定!”
要求:齐步和正步都是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继续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3、游戏;《揪尾巴》用纸带作为尾巴,放到幼儿的裤腰,两名幼儿相距1.5米面对面站立,先揪下对方的尾巴为胜利者。
(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baby tree》
通过一些放松身体的游戏或动作使幼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让身体由兴奋状态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如深呼吸、原地挥臂踢腿、轻松有趣的模仿动作、运动量很小的游戏以及整理衣服等,使幼儿的情绪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逐渐趋于平静活动状态。
动作描写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选自哪部著作吗?22回《水浒传》 景阳冈武松打虎 ,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该文段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武松的?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看来要将人物写得更丰满、活灵活现的,动作描写是很重要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人物的动作描写》 二、通过阅读分析短文归纳动作描写的`方法。 1、选准动词,展现动态过程。 2、描写动作,应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思想性格。 三、片段训练 过渡:“选折正确、合适的动词来描写人物动作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的雪地捕鸟这段。我们一起来填空好吗?” 1、选准动词,展现动态过程 1、_开一块雪,_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 ,便_住了。 2、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3、片段训练 2、描写动作,应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思想性格 过渡:“在进行动作描写时,选准动词,展现动态过程。但是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要写出来呢?请大家看看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 1、《学游泳》动作描写的修改(紧扣学游泳的害怕心理) 过渡:“所以所用动词不但要力求准确、传神,还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思想性格”, 2、如描写病人:“她吃力地站在门边,急促地出着气。”如果将“站”改为“ ”,“出”改为“ ”,不更切合病人当时身体虚弱的实际吗? 4、片段训练:小品 三、小结:谈收获 四、练笔话题: 1、晨起交响曲 2、扣人心弦的篮球比赛 3、美化校园――拔草通过队列和体操队形的训练和教育,帮助低年级学生树立坐、站立、教学 内容 内容:队列队形 游戏:反口令做动作 教学 目标 行走、跑步等正确的姿势,使松散的集体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 并为今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做好铺垫。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1、根据班级人数、性别、身高
2、师生问好,老师检查人数。 情况,站成四列横队。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与目标。 队形: 4、安排见习生。 准 备 部 分 5′ 5、准备活动: ①、头部运动(4×8 拍) ②、肩部运动(4×8 拍) ③、扩胸运动(4×8 拍) ④、腰部运动(4×8 拍) ⑤、膝关节运动(4×8 拍) ⑥、手腕踝关节运动 (4×8 拍) 一、队列练习1、集合 教学重点: ①快 — 全体集合学生跑步要 看齐要快。 ③齐---左右看齐,前后对正看 齐,队形整齐。 35 2、立正 基 教学重点: ①身体正直 ②重心上提 ③手臂位置正确 ④眼有神 组织:五列横队 队形:如图 1 集合教学方法: 1、讲解集合的方法, 要求和集 2次 2、教师原地不断变换方向练习出问题改进。 3、教师在跑动中变换集合位置 和方向,还可分男女比赛。 立正教学方法: 1、教师介绍动作要点, 在进行 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教师针对发现问题如: 扣肩 含胸、身体左右倾斜、提臀等 情况进行讲解示范。 3、提出要求,分组练习,教师 或小组长逐个纠正, 巡回指导。 3次 30 图1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 5′
快, 基准学生和排头站位要快, 合的手势变化。 ②静—集合时不说笑, 不打闹。 集合(横、纵队集合)随时
1
3、稍息 教学重点: ①体保持立正姿势。 ②出脚方向和距离正确。 ③重心在两脚之间。 本 分 4、整齐:向右看—齐 教学重点: ①头迅速右摆一致。 ②碎步调整看齐。 ③前后对正,左右一线。 ④间隔符合要求。 向右看齐教学方法: 1、按要领反复练习转头。 2、教师逐个纠正,指出问题。 教师首 先到基准学生的正 前 方,纠正其方向和立正姿势, 然后回到原位下达口令。 3、按组分开练习,组长纠正, 教师检查。 5、报数 教学重点: ① 报数准确迅速。 ② 声音短促宏亮。 报数教学方法: 1、练习短促宏亮地报数。 2、反复练习转头报数。 3、通过“报数游戏”练习, (如 “1、2、3”改为“3、2、1 报数; 用不相同动物名称报数;报数 部 6、向左(右)转 教学重点: ①转体时上体正直,重心稳。 ②轴心脚明确。 ③方向正确。 ④腿绷直,并腿齐、快。 时不许报有 5 的倍数
数字等。 向左(右)转教学方法: 1、示范讲解动作方法。 2、进行分解教学,听到“分解 动作向左 (右) 转---”的口令后, 按照向左 (右) 转的动作方法, 转向左(右)方;听到“转”的 口令后,后脚迅速靠拢前脚成 立正姿势。 3、集体完整练习, 在统一口令 下集体练习,及时纠正动作, 4、分组练习教学比赛, 提高练习兴趣。 钟 7、解散 动作要点:听到口令后,迅速 离开原位。 分 向左(右)转教学方法: 1、听到解散口令后全体学生 喊“散” 2、再鼓掌五次,前面两次分 开单次的,后面三次连续 3、完成后自由活动 2次 钟 4 方位 3次 5次 分 稍息教学方法:同立正 2次
2
向左(右)转教学方法: 8、游戏:反口令做动作 1、听到老师的口令做反方向 的动作 2、如:左 -右;上 -下;起立 蹲下…….. 2次 组织:成五列横队 结束 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小结、答疑;做 5′ 放松运动 队形:如图 1 要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 小结
四年级体育教案 队列队形
内容
1、队列队形; 2、游戏:穿过小树林;
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小游戏;
“抓人”
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
×××××
×××××
×××××
◎
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
4、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5、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3、学生认真听讲看示范。
4、学生精神饱满。
1
1
2
1
10
小
基
本
部
分
一、队列队形:
1、集中注意力联系;
(有效与无效)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5、变换队形;
1、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
1、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3-4
18
中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时
强
重点:动作自然,协凋准确。
难点:重心前后稳定,节奏一致。
二、游戏:
穿过小树林;
规则:
1、 必须站在起跑线后,拍手后才能起跑。
2、 不得碰到下树,如碰到扶起后才能其跑。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和比赛。
3、分组比赛。
2-3
10
中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
2
小
场
地
设
计
八个小木柱;
四个标志物;
教
学
回
顾
★ 队列队形教案
★ 动作描写教案
★ 体育队列队形教案
★ 队列检讨书
★ 队列口号
★ 托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