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共含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搞什么登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课前准备:助人为乐的图片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年级学过的对子歌,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圈生字。
2、找出文中藏有的对子。出示对子,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音的生字,指名领读。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例如:
“炭”(利用儿歌来记):青青一座山,伐木在林间,木材变成炭,温暖留人间。
“ 恨”认识(竖心旁)拓展 怕 忧 悔 惊 情 怜
漠 扩词 沙漠、冷漠、漠不关心 、冷漠无情
贫--富对比
索取 --奉献对比 分别 造句进行理解
5去掉音,指名读,开火车。
6巩固生字,出示词语,摘苹果, 抢读。
三、生字回文,理解课文。
(1)指名读文,在朗读课文中巩固识字。
(2)让学生说说从本课中体会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冷漠、热忱、雪中送炭、饥寒、温饱”,美、丑分别举例子说一说等较难懂的词语,可适当做点解释。
(3)自由练习读文,举行抢答赛:利用反义词词义相反的特点,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以抢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快速反应能力。
(4)自由练习背诵。
四、总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善于帮助别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9个生字。
2 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二 学习重点:识字
三 学习难点:较流利地朗读
四 学习准备:音乐磁带
五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
六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 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2)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 正音,评议
(3)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 再读入情
(1)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3)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4)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 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 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 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巩固生字,会写8个字。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四 学习重点:朗读
学习难点:朗读感悟
五 学习方法:朗读
六 学习准备: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复习字词
1 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 多种形式读词语
3 抽读其他生字
4 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 同桌读]
2 自由选择伙伴读
3 读给伙伴听
4 自己小声读
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 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 书空,描红,临写
3 展示,评议,提高
(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识字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识字1
教学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庇惺占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毖生自由试读词语。
2狈肿榛ブ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背鍪旧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笨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毖〈视铮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狈中∽槎痢拔一岫痢敝械拇视铮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备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笨ㄆ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识字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情感目标: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二、重难点处理----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三、教时:2教时。
五、教学媒体: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朗读感悟
1弊约憾裂栌铮读准字音。
2毖≡褡约合不兜难栌铮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苯淌κ痉独识裂栌铮学生模仿读。
4笔ι、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逼攵裂栌铮感悟谚语的含义。
6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辈捎梅抖痢⒍远痢⑵攵恋确绞椒锤蠢识裂栌铮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苯岷仙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痹诶识裂栌锏墓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
3蓖ü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布置家作: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二教时
一、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
(2)写正确。
“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
(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线、绳):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5 教学设计]
主备人 李玉凤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成语,能初步明白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每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成语故事,请你们边听边猜一猜是哪个成语。(指名猜)请大家看看这个成语是由几个字组成的?(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
(1)谁能说说刚才你把哪些成语记下来了?
(2)贴出相关成语卡片。
2、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音节把生字多读几次。
(2)你会读哪些成语?当小老师领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生字,指名拼读音节,注意正音。
(2)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去音节)(分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3)出示“我会读”的词语(指名读词,男女比赛读)进行“摘苹果游戏”。
4、齐读成语。
(三)再读课文:
1、课文一共有几组成语?自选一组朗读。
2、师生共读。
3、同桌对读。互相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4、按节奏试着背诵。
5、除了课文写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指名说说)
(四)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课后“我会写”的八个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并要在写的时候提醒大家哪个字如何写好。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4、同桌互相批改生字。
5、展示学生写好的生字,共同评议。
(五)课堂总结:
祝贺大家又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相信爱学习,爱积累成语的小朋友,一定是最聪明的孩子。
[《识字4》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tianlijun
教学理念
体现课标中新的教、学理念:以读为本,自主探究,读中领悟。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今天学习识字六。有谁发现识字六与前边的识字课有什么不同?
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今天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打开课本,自由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二、读好课文,感知文中数量词。
1、再读课文,标出小节。看看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
2、读第一小节。(课件出示大海图,紧接着出现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底下出现相应字幕: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再读第一小节,用笔标出数量词。(课件中数量词随学生回答变成红色)再读此小节,注意读好这些数量词。
3、(课件出示大海图,紧接着出现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底下出现相应字幕: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学生看课件练习背诵。去掉课件背。
4、给学生提供其它小节的课件图片,学生运用方法小组学。(三幅图同时出现在画面上:第一幅图是农田景象,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果园。第二幅图是公园景象,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第三幅图是少先队活动景象,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笑声。每幅图都加相应字幕。)
5、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6、齐读全文。
7、比赛哪一小组背过得多。
三、扩展活动。
1、师生对说。
老师读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数量词。
学生读数量词,老师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数量词。
2、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记忆字形。
(课件屏幕出示生字)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记忆字形。
“溪、竿”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鸥”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
“滩”三点水,跟水、沙土有关。
“舰”舟子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用的一种船。
“帆”巾字旁,跟布有关。看图了解帆。
如此教学其它生字。
二、指导书写。
1.指导“沙、海、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上小下大。“竹”左右相等。
2.活动:“我会认”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我会组”开火车扩词比赛。
“我会写”翻开课本96页,在田字格中描红,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写完后,实物投影讲评。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把家里的东西用上数量词,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整理到读书笔记本上。
作者邮箱: zbhtlijun-
[识字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感受反义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9个生字。
3、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反义词吗?(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识字6》里给我们列出许多组反义词,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反义词说给你的同桌听。
2、再次读课文,用“□”勾画出文中生字,看看自己会认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能为哪些字组词。
3、出示生字卡片,每出示一个,就请会认的小朋友说一说这个字读什么,讲一讲记忆的方法,并尽可能为它组词。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漠: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三点水,可组成“沙漠”、“冷漠”。
富: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忆,将宝盖头换成示字旁,就是“幸福”的“福”。
奉:与“春”字作比较,上面相同,下面不一样。奉:奉献 春:春天。
永:独体字,与“水”相近。永:永远 水:冷水。
4、用开火车、齐读抢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熟读成诵
1、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
2、生质疑,师解答。
3 你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吗?自己试试。
4、师生对读课文。师:美对──
生:美对丑。
……
5、同桌对读课文。
6、熟读成诵,试背课文。
7、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抽背课文,齐背课文。
二、学习写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老师将词板书,生齐读。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永:这个字看似简单,实际它包含了汉字中所有的基本笔画,特别要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点和横折勾,而左边的横撇和右边的撇、捺一定要均重。
暖:左右结构,要提醒学生注意右下方不是“爱”字。
贫:上下结构,要注意上面的“分”的写法,“八”要分开,“分”要写得扁平。
所有的字要强调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3、生自由描红、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齐读卡片。
四、拓展训练
1、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说一说。
2、课文中树叶、苹果里的字还有一个没学,你认识吗?说一说读什么,你是怎样记住的。
一、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熟记反义词。
三、课前准备
1. 在黑板上板书本课全文。
2. 教学用生字卡片,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3.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4. 编排一段小品(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对子吗?我们已学过不少对子,你能说几个吗?(指名回答)
2. 小结: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再来结识更多的对子。(揭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感悟
1.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分清结构、偏旁部首,动脑筋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会组什么词语。
3. 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①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②猜一猜(老师说谜语,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片)。
没有水的地方。(漠)
吃了几粒饭,自然感到饥饿。(饥)
一个人住一间房,还有许多田地。(富)
把宝贝分光了,所以就变得贫穷。(贫)
③找朋友(老师提问,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片)。
奉献的“奉”,你在哪儿?
指名说说“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共有几画,能组成什么词语,怎么记住它。
天气好冷啊,我想要点煤炭来烤火,谁把“炭”送给我?
④去掉拼音读生字卡片。
⑤读词语。(出示小黑板)
冷漠 虚假 索取 奉献 助人为乐
人间 真诚 爱心 永远 雪中送炭
⑥读课文。齐读;同桌互读,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
⑦朗读展示,请大家评议,正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 老师引读,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的特点,理解词语。
2. 男、女生对读。
3. 老师引导:你们读得真棒!你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用心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号。)
4. 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节目,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丑不仅仅指长相)。
①几位学生上台表演节目:一辆公共汽车上来一位老年人,大家表现不同。有的人装做没看见,有的人不肯让座,有人为老人让座。
②请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好?
③师小结:**同学给老人让座,他做得对,他的行为美!语言也很美!
④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
⑤小结:外表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我们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5. 讲故事,明事理(低段学生年龄小,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故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理解)。
故事1:妈妈正在炒菜,发现酱油用完了,就让小明去买,小明却趁机找妈妈多要一块钱买零食吃。他和妈妈讨价还价,帮妈妈做事还要讲条件,这种行为是——(索取)
小结:我们做事时不应该只想着谈条件,索取什么报酬、好处,而应该讲——(奉献)
(故事2、3略)
6.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女孩叫明丽,她才九岁。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在城里打工,不幸遭遇了车祸,瘫痪在床。顿时……(略)
同学们,在明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数的好心人,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是——(雪中送炭)
这些好心人,他们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感到了快乐,这叫——(助人为乐)
生讨论,师小结:“雪中送炭”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地给予帮助!
7. 情感升华:正因为有无数热心人的热情相助,无私奉献,使我们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温暖,才让——(人间永远是春天)
师:有一首这样唱道: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爱是爱心,爱是奉献,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一起再读课文吧。
8.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9. 我们身边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人和事,请你们说说吧!
10.学生发言。
四、指导写字
出示“丑”、“永”字。
1. 指名说说字的结构,能组成什么词语。
2.书空(游戏:老师扮机器人,按照学生所描述的笔划书写,当学生发倒笔时,则停止工作,并报警提示)。
3.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压线笔。
4. 老师范写。
5. 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练习
1. 老师说词语,学生对出意思相反的词语。
如:朋友--敌人 成功--失败 快乐--痛苦 寒冷--炎热 遥远--附近温和--严厉 称赞--批评 开始--结束 爱护--损坏 保护--破坏 先进--落后
2. 让学生自己说几组反义词。
一、教学设想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
教学时,首先,通过看动画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再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积极倡导新课改的大潮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课始,我就安排学生自主、个性化识记生字,读通读顺课文。接着“以读为主线”的思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读读说说,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节课所学到四个我会写的生字。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通过强烈对比,感受情感。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看这个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出示课件)
师:多么神奇的笔啊!你想拥有这枝神奇的笔妈?
师: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这枝神笔,因为他想用这枝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他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叫《假如》。
(板书课题:假如并读读课题。)现在,我们共同来倾听这位小朋友的心愿。(出示:课文范读课件)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听得多么专注啊!而这首小诗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108面,请打开课本108面。
1、看读书要求,(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请同们按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圈生字,标出节号。
(2)、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划出不懂的词。
2、检查生字新词,并学习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我都不忍心打断,(出示生字)看这是什么?老师很想了解一下你对本课的生字认识了几个。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师:我把拼音帽子摘下来你还认吗?
(2)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新词,学生以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读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几朵漂亮的云朵想送给你们,但是你要读准它的名字才能得到。
(3)出示九个生字,开火读。
(4)同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同学们对本课的生字掌握的这么好,那读课文一定会更棒!课文共有几节?
生:课文共有四节。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都答对了。那哪四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人读一节。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先用铅笔做个记号,等下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师:对,我们初读课文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准字音。或(这几位同学评得真好,那你就用这种方法再读读课文,)
1、思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开始读。
(1)指名说,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小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什么?自己再一次读课文并从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1)指名说,师板书
(2)三个句子用课件出示,分组读。
(3)再出示读读说说这两句话,齐读,后说说我要
小结:小女孩用神笔给小树画太阳,给小鸟画谷粒,给不幸的朋友画一双好腿,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等下节课我们再学习。接着看这节课要求我们会写的字。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生字,(会写的字)
1、谁愿意起来读?(1)指名读。 (2)齐读。
2、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四个字,并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得位置。
(2)看老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书上仿写。
4、巩固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这篇课文仍真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2、试着背诵课文。
板书:
23.假如
小树------太阳
小鸟------谷粒
不幸的朋友----一双好腿
教后反思
1、重视学生个性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2、疑惑和不足:
教学设计时想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课文,但语文教学总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总有所欠缺。教学时,我“不放心”地“抱”着学生走,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造成自己说的多,学生说的少,似乎就是我一个人的课堂,这实在是一个败笔。。
怎样从文本出发,最后又回归文本本身,并有阶梯性的,层层渐进,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推敲,不断地钻研。
[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本课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合作意识,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设计:
太阳
23、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
[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识字7》是看图会意识字,即利用看图体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课文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还附有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笔者把学习目标定位在看图识字上,挖掘教材的整体意义,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通过“图字联系,探究规律”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本课的象形字、会意字,初步认识其造字方法和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热爱汉字的感情,有效地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课标》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将小诗的教学有机结合在认字的环节中,让孩子反复诵读演练,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巩固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书写,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拓宽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三、教学准备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在课前准备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前,教师给学生讲解汉字的来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认识了几个古代的文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诗,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现小诗幽静、美妙的意境。
2、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一首小诗,播放录音
3、你也借助拼音放声读一读!
4、要想把诗读得更好,首先要和这些汉字交上朋友。
(二)联系生活,认读生字
1、屏显:亭 停 闻 鸣 耳 深 但 侧(带拼音)
这些生字,你曾经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指名交流
小结: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家都是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真了不起!
2、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有哪些方法?(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放声读读这些字,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3、你觉得哪个字难读?
交流重点:耳、深、侧 领读,齐读
4、把拼音帽子摘去还会读吗?同位互读;开火车读;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要怎样学习汉字?(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仔细观察课文纸左边的图画和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探究规律,记忆字形:
1、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演示:亭的字形演变,感悟汉字的源远流长。
古人造出来的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看到 “亭”,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像“亭”这样,字形就像事物的样子,这样的汉字还有哪些?
2、停:从字形上,你知道什么意思?“亭”、“停”这两个字都读ting,意思完全不同。练习组词
3、演示:这是古时候的门,小朋友把耳朵贴在门边,门的样子变成门这个字,耳朵的样子变成了──耳。门耳合起来就是──闻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意思?
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汉字的一大奥妙!
4、用这样的方法,看看“鸣”,再看看图,你有什么发现?
像“闻、鸣”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3)小结方法:小朋友看图识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真会学习!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1、小诗去掉拼音,练习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读小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都听到鸟叫了,怎么还安静呢?
理解:林深不见鸟,但闻鸟鸣声
3、这里到处绿树成荫,鸟鸣清脆悦耳,多么幽静、美丽的地方!
多种形式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树林的幽静和鸟鸣的动听。
(五)指导书写,描仿入体
1、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指生交流
亭:上下结构,口稍扁,秃宝盖宽一些,压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门字框竖要直,耳字长横与门字框之间要留缝隙。
3、老师范写
4、回忆写字要点,学生描写
5、教师巡视,辅导点评
五、布置作业:
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这节课学习的五个生字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再去找一找,记下来,下节课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7 亭 闻
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生字。
2. 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做过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变化,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汉字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课件逐渐出示“包”字的演变过程)
2. 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字?
3. 这就是包字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
4. 出示包字的词语朋友。指读。
5. 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二、 跟着包字去旅行。认识“苞、饱、炮、泡”
(一)认识“苞”
1.有一天,包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了碧绿的树,五彩的花,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字呢
(课件出示:苞 花苞)
2.指读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饱”
1.包玩得又累又饿,他得回家吃饭了,妈妈为它准备了美味的食物,它高兴极了,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它和食物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字呢?
(课件出示饱 饱满)
2.指读,读出感受。
3.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饱满的?(课件出示)
(三)认识“炮”
1.包吃饱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发射火炮的场景,它很喜欢这个节目,于是它和火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炮 火炮)
2.指读,读出感受。
(四)认识“泡”
1.看完电视,包该睡觉了。包很爱干净,睡觉前总喜欢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课件出示泡 水泡)
2.指导朗读。
三、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1.找找这四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结。
四、看图学儿歌。
1.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生说。
3.指导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师范写“包”。横折钩往里收,竖弯钩往外伸。竖弯钩竖直弯圆横平尾巴翘。
2.学生描红临写。
3.师范写“饱”写字秘诀:左横右横对对齐。
4.学生描红临写。
5.反馈,评价。
六、作业设计:
查字典,给四个形声字找更多的词语朋友。
七、板书设计:
识字8
包 饱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由插图、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儿歌三部分组成。插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区字形,理解字义,防止混淆;儿歌为学生学习生字提供了良好的语境。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为形声字识字。因为形声字占汉字的70%,做好形声字的教学工作对于小学二年级老师来讲尤其重要。这组字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插图来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课标》中本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字教学时有效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图像以及创设多种多样的语境,注重传授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提高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教学时注重执笔姿势和身体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规范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儿歌,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4、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5、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识字,写字。
难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换形旁(部首)法、儿歌识字法、
教学准备:部首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白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包、饱、泡”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部首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白板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象形字导入观看象形字“鱼”的视频。
学习生字“包”读准字音,认识生字,学会运用。
学习四个形声字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自主识字。
拓展,形声字特点总结拓展“包”字家族,形声字特点儿歌。
课间操“包”字家族儿歌加动作。
指导写字观察字形,教师范写,练习,反馈。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调动已有识字经验。
1、播放《鱼字》视频。(1分钟)
2、交流,调动已有识字经验,激趣。(3分钟)
二、学习生字“包”。
1、幻灯出示生字“包”。演示汉字“包”的演变过程。(最早意思是妈妈孕育宝宝——现在泛指包袱、包裹包容之意,会意字。)
2、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词语“书包”,组词及运用。
三、学习四个形声字,举一反三。
四、课间操。
五、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出示“包、饱、泡”。
2、指导书写。
“包”,观察字形结构,flash出示笔顺和笔位。
提醒:关键笔画写到位。
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展评、修正。
“饱”“泡”,观察“包”的变化。
提醒:包变窄互谦让
师范写,生描红。
3、自评,互评,展评交流。
板书设计:包 饱 泡
形声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一个生字“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难点: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白版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复习导入加偏旁,组词,复习形声字儿歌。
学习儿歌朗读儿歌,想象美景,练习说话。
学写生字教学指导书写“吐”。
教学过程:略
教材说明:
《识字7》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个识字课。本课是看图会意识字,是本套实验教材编排的第三个看图会意识字课,前两个会意识字课出现在一年级下册识字7、二年级上册识字3。本课教材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亭”和“鸟”是象形字,它们最初的字形就是亭和鸟的简单图画。“亭”旁有人不走了,要在亭子里歇歇脚,就是“停”;大门里有个孩子用耳朵仔细听,就是“闻”;鸟儿张开嘴巴叫,就是“鸣”。课文中一首清丽的小诗,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环境,不仅有利于巩固前面所学的生字,而且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材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侧”字只识不写。
2、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学过的会意字)
师:今天上新课之前,刘老师要先请小朋友们猜字谜,好不好?小朋友们请看好了。
1、出示:毛笔,看到它你能猜出什么字?(指名回答)为什么这样猜?
2、出示:一个尖尖的物体。刚才我们是根据毛笔的材料猜的,这次,我们根据这个物体的形状来猜一个字。(指名猜)说说你这样猜的原因是什么?
3、师做“看”的动作,学生猜读。
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读出了这些字,还能说出原因。从这些字可以看出咱们中国的文字是多么的有意思啊。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习一些有趣的汉字。师板书:识字7
二、新授:
(一)学习文中生字,了解会意字识字方法。
1.通过“停”字,初步了解会意字构字方法。
(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小亭子)同学们仔细看黑板,看一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指名说:小亭子)(教师板书“亭”字)那谁能读出这个字呢?(指名读)再来仔细看看图和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指生说,这个字和小亭子很像。)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你们看看,我国古时候的人可聪明了,他们根据亭子的样子就造出了“亭”字,你们知道这样的字叫什么吗?这样造出来的字就叫象形字。我们一起读准它的音。
(教师出示“小人”卡片)同学们再看这是什么?这个人走啊走啊,走到亭子边他不走了,(贴小人图片)这个人和这个小亭子又组成了一个新字。(贴卡片:“停”)那你们说这个字应该读什么呢?(指名读)为什么这样读呢?(指名回答)以后一看到“亭”字旁边有个单人旁就知道停就是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停下来不走了。“停”的意思就是——?平时你在哪儿用到过或者看到过这个字呢?(指名说)我们再来把这个字读两遍。
比较: “亭”和“停”
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意思却各不相同。
(1)指亭。读,什么亭?
(2)加个单人旁呢?
2.认读“鸣”和“闻”,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方法。
师:刚才学习的“亭子”的“亭”是用象形字学会的,“停下”的“停”是看图根据图的意思猜出字的读音。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字,想一想你能不能用刚才学习“停下”的“停”的方法读出它们,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说)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只小鸟在干什么呀?对啊,这只小鸟张着嘴在叫呢!你们听----(课件播放鸟叫声)
猜一猜这个字读什么?(生读“鸣”板书:鸣)
你读得很对,鸟叫一般称为“鸟鸣”。那你知道狗叫叫什么?(板书:吠)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吧!很多动物的叫跟鸟鸣一样,都有一个特定的词语来表示。比如:狮吼、猿啼。课后你可以查一查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动物的叫。
再来读一读这个字。
(投影出示:闻的图片和字)
谁能告诉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人)这个人在干什么?(教师边问边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谁能猜一猜这个字读什么?
(学生也许会读“听”,老师可告诉:这个字读闻,“闻”的一个意思就是用耳朵听。)
(生读 “闻”板书:闻)对!“闻”的一个意思就是用耳朵听。想一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指名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新闻”“闻名”“闻味”中“闻”的意思。
我们学过的古诗《春晓》 “处处闻啼鸟” 中的“闻”是什么意思?“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们听过吗,是什么意思呀?(闻就是?见呢?那百闻不如一见呢?)
小朋友,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刚才我们认的这三个字都是“会意字”(板书)。
3.借助小诗认读《识字7》中的生字。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看图、想象字的意思,就猜出了字的读音,并且已经认识了它们。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需要同学们认识,它们就藏在课本81页的小诗里,请小朋友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小诗的意思。(生自由读)
(投影出示带拼音生字:亭 停 闻 鸣 耳 深 但 侧)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小诗中拿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去掉拼音呢?(自由读、男女比赛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投影出示不带音节的小诗)你们看,老师又把这些字宝宝送回小诗中了,你还能读下这首小诗来吗?(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这首小诗。
(三)指导写字:
同学们把课文读得这么好,相信生字也会写得很棒。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一课的生字,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个?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写一个“停”字。“停”字是左右结构,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写的左窄右宽,教师范写,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强调重要的几笔,学生先描红,再在本上练写两个。“鸣”、 “深”、“但”:教师先范写,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写完后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亭: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秃宝盖,藏个小丁当。
闻:一个字真奇怪,门字里面一个耳。
鸣:口字旁加个鸟,小鸟鸣就是叫。
但:太阳升起地平线,一个人儿站左边。
(四)课外识字拓展。
同学们这一节课学得非常认真,为了奖励你们,咱们一起来做个猜字的游戏,好不好?
(投影出示:“明、鲜、灭、休”的图片)一幅图片代表一个字,你仔细看这些图片,想一想你能猜出哪几个字,并说一说你猜这个字的理由。(生分别猜字)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难的字都能猜到。
(五)小结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不但认识了很多生字,而且学到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回家后把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生字给爸爸妈妈猜一猜。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难点: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准备: 生字卡 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你会拍手歌吗?我们同桌一起来一遍吧!
今天要学习的识字7给我们换了新词,听我先给你们唱一遍!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投影出示第一幅画2.出示鸟和“鸟”字。
3.投影出示第三幅画。 4.投影出示第四幅画。
5.投影出示第五幅画。
三、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亭、停、闻、鸣。
2.反馈检查,说说“停、闻、鸣”的笔顺。
3.教师示范写难写的字并提示字间架结构的摆布。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亭、停、闻、鸣。
四、游戏
教师课前准备好孔雀、锦鸡、雄鹰、黄鹂、百灵的头饰和“孔雀、锦、鹰、鹂、灵”等字卡。课堂上让一部分同学戴头饰,一部分同学拿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两个同学一个认读生字,一个组词说出鸟名,还可以学这种鸟的叫声。
五、资料袋
1苯跫
形状与雉(野鸡、山鸡)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可饲养供玩赏。
2毙塾
雄性的鹰,上嘴呈钩形,颈短,脚部有长毛,足趾有长而锐利的爪。性凶猛,捕食小兽及其他鸟类。
3被起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仓鸟庚鸟或黄莺。
4卑倭
比麻雀大,羽毛茶褐色,有白色斑点。飞得很高,能发出多种叫声,吃害虫,对农业有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检查学生读出并组词。
朗读拍手歌。
二、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生字读音:耳、侧、深、但。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着首诗的意识。
5.反馈讨论
6.再次诵读,读出林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卡片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的生字:耳、侧、深、但。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4.认读课后词语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6.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四、游戏
用拼字卡片做组字游戏。
自编“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蟋蟀夜里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房檐底下有春燕。
你拍三,我拍三,蝴蝶跳舞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
你拍五,我拍五,蜜蜂采蜜真辛苦。
你拍六,我拍六,树上有只小斑鸠。
你拍七,我拍七,蜻蜓像架小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青蛙岸边叫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鱼儿成群水里游。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人人知。
[识字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1)班《识字3》教案
一、教材结构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安排了“识字3”以及《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这四篇课文。“识字3”在本单元起基础作用,其以三字经这种蒙学教材的形式展开学习,主要学习了祖国历史文化、壮美山水及版图关系,学习关于祖国的词、词语及其意思,让学生初步认识祖国自然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尊敬与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11个要求会认的字;
2、初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3、学生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4、会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并能记住它们的部首,了解其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其对祖国的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
五、课时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给生字注音,朗读生字及课文
2、找歌曲mv《歌唱祖国》
3、找关于课文祖国风景视频
4、制作课件
5、准备生字卡
七、教学过程(课时1)
课前准备:
1、播放歌曲MV《歌唱祖国》(提前4分钟播放)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尽快保持安静,减少调控时间;二是了解祖国
教师活动
(一) 媒体导入 展示祖国地图(播放课件)
提问:同学们,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国庆节刚刚过去,很多人都去全国各地旅游了,老师相信同学们从小到大肯定也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你能告诉大家都去了哪里吗?
导入:《识字3》(板书)
预设孩子回答,展示风景名胜图片 生:我去过南宁动物园、桂林山水、广州长隆、杭州西湖……
设计意图:先向大家展示身边常见物品--地图,从大家对祖国最基本的了解入手,再让孩子谈谈其旅游过的景点,激起孩子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读好音
1、巡视孩子学习情况
2、教师抽查学生预习、学习生字情况
3、评价,反馈,把孩子易读错、读不准的字(川、涌、族等)教读一遍
4、指名小组读、全班读
5、去掉拼音,要求学生拼读(借助生字卡,乱序) 1、先自主拼读一遍生字,不会读可请同桌、前后桌帮助。
2、自主读或被抽查的学生读
3、小组读、全班读
4、去拼音,指定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自主回顾下,或给未预习的学生课堂预习的机会;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导,读准生字读音;让孩子合作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认部首,找朋友
3、猜谜语,找生字
1、 以找朋友的方式找出、记住部首,积累形近字
如:
师:我是“涌”,我的部首是三点水,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我是河,部首也是三点水,你的朋友在这里。
2、 讲形近字时,顺便结合字形讲讲一些字意。
如“涌”字,刚刚同学们发现了吗,河、流、江字都是三点水,意思都跟水有关,那它们的朋友“涌“字也是跟水有关咯,它的意思就是:水从地下冒出来(肢体动作演示)
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用人有方,大有人在(族) 按老师要求给生字找“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听、说、读、写方式让学生认识生字音、形、意,通过自己读、互相读、全班读、小组读多次读生字练习,巩固孩子读准读音
(三)朗读感悟 1、 讲台环视
2、 老师把大家易读错、读不流利的地方再读一遍 1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
2、 听老师读(课文内容与插图对接上)
3、 男女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 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读一读,自行向同学老师说明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小巩固 1、抄写课文“我会任”的生字,注音、组两个词、写出两个“朋友”
2、给“我会写”注音,思考每个生字的意思
八、教学过程(课时2)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全班学生拼读
2、把读音藏起来,指定小组拼读(慢慢加快速度)
3、以问答形式,让学生重述部首,说出2个朋友的名字(同一部首字)
4、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
5、并带领大家有感情的朗读1次
6、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按老师要求拼读、朗读
(二)我会写 1、检查学生在 “我会写“的生字注音,并展示老师注音、书写,纠正发现问题(课件展示)
2、老师范写。老师先分别写“争”、“族”的正确和错误书写,让学生判断哪个正确。再次指导写“争、民、族“三字(要求:老师边写,学生在座位用手指书写,并把顺序读出来) 按老师要求书写
(二)课文内容学习播放关于课文内容视频
看完视频大家对祖国的心情是怎样的?
根据视频,快速讲一下每个句子意思
关注孩子对课文是否还存有疑问 看视频 ,分享你的心情
(三)走进民族 1、解释什么是民族
2、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你是哪一个民族的?(自主分享)
与前后桌分享
3、教授“神州”、“华夏”、“中华”意思
4、课件展示民族服饰、习俗,重点展示壮族。 自主分享所属民族;与前后桌分享
(四)练习巩固 要求:抄写“我会写”8个生字5遍;布置语文能力测试练习
[识字3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识字六》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材简析: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所特有的一种文本形式,在词串的朗读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汉语押韵的美,也可以产生情感的共鸣。《识字6》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以学生喜爱的“动物”为主题,将12种动物名称排成4组,每一排都是押韵的词串,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的韵味。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展现了一幅和谐生动的自然场景,同时引发了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图文对照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学会“狮、猴、鹿”等6个生字,借助习字格把握生字的关键笔画和间架结构,并能正确、端正地书写。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3.借助插图,认识并了解12种动物,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将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自然渗入识写过程,相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其中,目标1、2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文中动物的有关资料;教师准备习字纸、动物图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本课的12个动物名称,绝大部分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初步了解造字规律,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视频
2.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动物,品读韵文
(一)自读词串,初步感知
1.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韵文。
(2)同桌互相认读,从图中找出相应的动物。
2.检查自读情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
出示:shī zi xīng xing
狮 子 猩 猩
zōng xióng yīng wǔ
棕 熊 鹦 鹉
bān mǎ dài shǔ
斑 马 袋 鼠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狮 子 猩 猩
棕 熊 鹦 鹉
斑 马 袋 鼠
(二)图文对照,指导朗读、
1.游戏:给动物挂牌
你还认识我吗?请把我的名字贴在我的照片上。(指名贴,)
2.感情朗读词串
⑴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课文:狮子 大象 老虎
仙鹤孔雀 鹦鹉
猴子猩猩 麋鹿
斑马棕熊 袋鼠
A出示第一行 狮子 大象 老虎
注意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B出示第二行 仙鹤 孔雀 鹦鹉
读边想象,读出它们的特点。
C后面还有两行,你觉得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出示第三行:猴子 猩猩 麋鹿
指导朗读;简介麋鹿
D第四行:斑马 袋鼠 棕熊
指导朗读
E出示:
狮子 大象 老虎
仙鹤 孔雀 鹦鹉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马 棕熊 袋鼠
教师引读;强调押韵。
(2)根据这课的内容,给课文取个好听的课题。
(3)再给课文加上一句开头和结尾?
(4)出示儿歌,师生共舞
森林里,走一走,
珍禽异兽样样有,
狮子大王前边走,
go go go go go go
长鼻子大象甩甩头,
威武的老虎大声吼,
高雅的仙鹤翩翩舞,
孔雀开屏称皇后,
鹦鹉said no no no
猴子猩猩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棕熊、斑马和麋鹿,
聚在一起扭呀扭,
袋鼠乐的直招手。
大家都来秀一秀,
go go go
no no no
扭一扭,秀一秀!
三、集中识字,方法归类
1.集中识字
出示:
狮 猴 猩
鹿 斑 袋
指名读。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字呢?
2.指导书写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公开课教案设计
(1)出示“狮、鹿、斑、袋”的笔顺,生跟着一起书空。
(2)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教师范写“狮”“鹿”。
3.学生写字,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四、创设情境,读写训练
师:欣赏了森林舞会,明明同学写了一篇日记,可是有几个字,明明不会写,你能帮帮他吗?
1.出示
20xx年12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老师带我们欣赏了动物联欢会,舞会上有
shī hóu dài
凶猛的 子,有顽皮的 子,有可爱的
bān xīng xing
鼠,有帅气的 马,有淘气的,还有
lù
“四不像”——麋 ……我可喜欢它们啦 !
2.展示评价
五、回归整体,布置作业
1.出示韵文,齐读。
2.布置作业:任选几种动物,编一编童话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 识字6
贴图 狮 鹿
★ 识字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