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花椒清酒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共含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花椒清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

篇1:《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

《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

一、钢琴曲《夕阳箫鼓》

(一)钢琴曲《夕阳箫鼓》的产生

《夕阳箫鼓》原名《春江花月夜》,1975年经黎英海先生改编成钢琴曲,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结晶,既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展现,又有西方创作技法的印记,是众多改编曲目中较为成功的一首。

(二)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艺术审美特征

《夕阳箫鼓》的改编立足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上,与西方音乐的技法相结合,编创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的弹奏方式采用中国传统的“鱼咬尾”,主旋律中头尾相叠加。多变的节奏需要演奏者对作品要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演奏时把握好音乐情感的流动,使的演奏乐曲连贯顺畅。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美学思想核心是“和”。黎英海先生在改编《夕阳箫鼓》时,保留了古曲原有的柔美和古朴,渗透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审美的观念意识,把“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此曲在清新淡雅的格调中,音乐飘逸洒脱,独特的音响效果令人心驰神往。

(三)钢琴曲《夕阳箫鼓》的艺术文化价值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传统美和创新美的结合,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去挖掘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把这首古曲创造性的重新编创,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使民族音乐作品注入了新的美学品质,延展了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二、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

(一)调式调性

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思维是中西结合的,不仅运用了西方的和声,还运用大量五声调式的和声,其中涵盖了宫调系统的变调,以及民族五声调式中特有的空八度、空五度和和弦,极具中华民族音乐特色。此曲把丰富的和声与优美旋律相结合,凸显出中华民族音乐的飘渺美感,和弦连接方式采用循环式自由进行,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自由变奏手法,运用了摸进、承递、缩进、合尾等,使得音箱效果大大提升,既描绘出和声的线条化,又扩充了和声,整部作品旋律流畅,音乐形象鲜明,乐曲借景抒情的同时还真切的反应出高尚的人性追求与人格精神。

(二)音色模仿

黎英海先生在改编《夕阳箫鼓》时,充分利用钢琴的音色,对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最为典型的是对民族乐器琵琶音色的模仿,还对钟鼓、箫、古琴、古筝等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来反应作品情绪的变化,加上装饰音的点缀,描绘出的音乐形象惟妙惟肖,给听众美的感受,钢琴利用其音色高低的不同进行对乐器的模仿,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风格色彩。

(三)音乐节奏

《夕阳箫鼓》是一部具有强烈旋律美感,着重突出线条旋律,使用散拍子变奏的作品,通过作品的节奏变化来突出意境。整部作品由十一个乐段组成,第一段是散板,钢琴模仿琵琶奏出主题,随后模仿箫、鼓等乐器,奏出鼓箫琴筝齐鸣的山水画卷;第二段是行板,旋律轻巧柔和;第三、四、五是主题部分与自由变奏相结合,其中八度的明亮音响,32分音符的把控,长颤音对琵琶轮指的音色的模仿,不由的让人联想起涟漪的月色美景,变奏的色彩极大的丰富了民族风格;第六段是一个对比段落;第七、八、九段是小快慢-稍慢-更快组成,七段运用相同的节奏型,八段加强力度,九段增添了颤音,使得音乐形象的表现更为具体化;第十段是渐慢到快板的节奏,此段是整个作品的高潮部分,音响效果强烈,左右手交替演奏主题部分,最后引出尾声;尾声部分运用的是广板,描绘出安静悠扬的场景。

(四)演奏技法

《夕阳箫鼓》这部作品对钟鼓、箫、古琴、古筝等乐器进行了模仿,对音色模仿的同时,固然少不了演奏技法的借鉴,通过钢琴技巧的演绎来诠释此曲的寓意内涵,下面对作品中所借鉴的演奏技法简要分析。

首先是对古筝“点”演奏技法的模仿,钢琴在运用这一演奏技巧时,注意手指尖要保持放松的状态下迅速的触键,接着快速的抬起落下,双手交替弹奏时要如蜻蜓点水一般干净利索,同时要注意交替弹奏时的连贯性,手指触键的一瞬间要有颗粒性的感觉,避免力度不均匀的现象。

其次是对古琴“揉”演奏技法进行模仿。古琴本身的音响特点是音色较为深邃,低音具有古香古色的韵味,音量低但能鲜明的刻画出音乐形象,极具艺术表现力。钢琴在模仿古琴揉的演奏技法时,手指要向前平推,弹奏八度时手腕的活动轨迹呈弧形,缓慢的插入到键盘,手指触键的力量要集中,要有一定的力度但是触键的速度不能过快,可以借助手腕的揉动来弹奏,这样产生的音色是浑厚柔美的,加上切分节奏的变化,让旋律极具古雅气韵。

篇2:《春江花月夜》与《夕阳箫鼓》赏析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片段1)。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片段2)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年)的手抄本,1875年前后吴畹卿抄本传谱为共6段加1尾声,无分段标题。其后各派传谱分段不一。在平湖派李芳园1895年所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曲名《浔阳琵琶》,曲体有所扩展,共10段,其分段标题为:①夕阳箫鼓、②花蕊散回风、③关山临却月、④临水斜阳、⑤枫荻秋声、⑥巫峡千寻、⑦箫声红树里、⑧临江晚眺、⑨渔舟唱晚、⑩夕阳影里一归舟。在浦东沈浩初1929年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中,曲名叫《夕阳箫鼓》,其分段标题为:①回风、②却月、③临水、④登山、⑤啸嚷、⑥晚眺、⑦归舟。1923至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曲,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至今犹用此名。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音乐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并适时点缀以水波声、桨橹声等造型乐汇,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音乐开始,鼓声、箫声,疏密有致地悠然兴起;接着,委婉如歌的、富有江南情调的主题款款陈述;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并适时点缀以水波声、桨橹声等造型乐汇,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民族音乐中的艺术价值分析论文

建筑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社团活动如何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养论文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探讨论文

办公空间设计特征论文

鼓造句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论文

对于多元视野的民族音乐艺术简析论文

道教神话的历史文化特征论文

《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精选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夕阳箫鼓》的民族音乐特征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