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螃蟹呈浙西从事》《螃蟹咏》阅读答案(共含12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丽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螃蟹咏②
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③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末**时期。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作者本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做过黄巢政权的“翰林学士”。②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③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早知螃蟹之盛名,表达爱慕之情。
B.《螃蟹咏》是七言律诗,首联写环境,人们坐在飘散着桂花香气的桐阴下喝酒吃蟹。
C.薛宝钗认为纵使螃蟹再横行,最后还是要落入汤锅被蒸煮,落得被人吃掉的下场。
D.两首诗均以物取喻,寓意深刻而尖锐,极尽讽刺之能事,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16.这两首以“蟹”为主要内容的诗作,都是以小见大。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D.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坡杏花》)
17.这两首诗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6分)
答
15.(3分)D(第一首诗无讽刺之意)
16.(3分)A
17.(6分)【解析】
皮诗中的螃蟹是个有着铮铮铁骨、不惧强权的叛逆者形象。“他”身有傲骨,不怕天帝雷电,不惧龙王的强权,敢于在龙王的龙庭中“横行”。(3分)
薛诗中的螃蟹是个不辨是非曲直、横行霸道的反面形象。“他”居心叵测,机关算尽却徒劳无益,最终也难以逃脱被人食用的灭亡命运。(3分)
【形象概括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各2分】
【翻译】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螃蟹咏》:桂花香中梧桐阴里大家饮酒飞觞,那些嗜酒的人垂盼着佳节重阳。你横行霸道眼前没有东西南北,你表面不知可否实际上也没有心肠。酒洗不去腥味还得用菊花茶漱口,为防止蟹冷伤人一定加上点生姜。如今落入汤锅被蒸煮还有什么好?月夜水边只有那禾黍在飘着清香。
《蟹》和《螃蟹咏》的阅读答案
蟹
【明】
徐子熙
瀚海潮声万泒①浑,鱼虾随势尽惊奔。
雄戈老甲瞠双眼,独立寒秋捍禹门②。
螃蟹咏(其三)
【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③空黑黄④!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⑤空余禾黍香。
【注】①泒(gū):水。②禹门:龙门。③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④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⑤月浦:有月光的水边,指螃蟹原来的生长处。
1.这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5分)
2.徐子熙的《蟹》采用了哪些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徐诗中的螃蟹是不随波逐流,镇定自若,坚毅雄壮的老英雄形象。(1分)“他”身披铁甲,圆睁双目,在寒秋的惊涛骇浪之中屹立不倒,独自捍卫龙门。(2分)曹诗中的螃蟹是个反面形象,“他”不辨是非曲直,横行霸道,居心叵测,机关算尽却徒劳无益,最终也难以逃脱被人食用的灭亡命运。(2分)
2.①托物言志(象征),借吟咏螃蟹来表达对老当益壮、正气凛 然的`“中流砥柱”们的赞美。②反衬(对比),用随波逐流、惊慌奔逃的鱼虾与老蟹做对比,反衬出老蟹的镇定自若,凛然无畏。(手法给1分,分析给2分;答拟人、烘托等其他手法,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红楼梦诗词《螃蟹咏》赏析
螃蟹咏
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注释
(1)铁甲长戈:比喻蟹壳蟹脚。宋代陈郁为皇帝拟进蟹的批答说:“内则黄中通理,外则戈甲森然。此卿出将入相,文在中而横行之象也。”见《陈随隐漫录》。
(2)色相:佛家语,指一切有形之物。借用来说蟹煮熟后颜色好看。
(3)“多肉”句:即“更怜卿八足多肉”。上一联已说螯满、膏香,故这句用“更”字说蟹脚多肉。怜,爱。卿,原本是昵称,这里指蟹。
(4)“助情”句:意即“谁劝我饮千觞以助情”。觞,酒杯。助情,助吃蟹之兴。
(5)兹:此。佳品:指蟹。酬:报答。这里是不辜负、不虚度的意思。佳节:指重阳。
(6)桂拂清风:即“清风拂桂”。
赏析:
第二回贾雨村闲谈之中所发旳“正”“邪”二气旳大议论即其例。咏蟹诗也是作者借以寄托自己思想旳。小说中有一段值得注意旳话,就是众人旳评论:“这方是食蟹旳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这里明白地告诉读者,咏蟹诗一是以小寓大——《红楼梦》以儿女之情旳“假语”,说政治问题旳“真事”,即是“以小寓大”;二是旨在骂世,借咏蟹旳诗来巧妙地骂几句世人,很像只是一时“为文造情”,更能起到打掩护旳作用。其实,它是一首以闲吟景物旳外衣伪装起来旳讽刺诗。
1、虫,13,X,xi 8
2、略
3、硬,小,细,尖,8,白色,三角,圆
4、比拟
5、比喻
6、脱壳,黑色,褐色,冬眠
7、A
8、略
螃蟹的壳很硬,上面有一些淡淡的花纹。它的眼睛很小,像两颗黑色的米粒,一碰就缩回去。螃蟹的前两只腿像钳子,夹住你的手指会使你感到很疼。如果你用棒逗它玩,它就发怒了,两只“钳子”举得老高老高,一副凶狠狠的样子。
螃蟹有8条腿,它的爪很细、很尖,爪上还长着一些细毛毛。它是横着走路,怪不得它在水里“横行霸道”呢!它走起路来,8条腿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地响。它的腹部有一个白色的'脐片,像一扇大门,三角形的是公蟹,圆形的是母蟹。母蟹产的卵是黄色的,粘在一起,像很小的米粒,它的卵就藏在“大门”里面。小螃蟹刚出生就被妈妈关在“大门”里,就像小袋鼠藏在妈妈的“口袋”里一样,也许螃蟹妈妈害怕小螃蟹出来和别的“小孩”打架。螃蟹有两片方形的嘴唇,喝水时一张一合,有时还吐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水泡儿。
有一次,我捉了一只螃蟹。第二天一看,怎么成了两只?我碰了碰其中的一只,它没有动,翻过来一看,原来是螃蟹壳。二叔告诉我,它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脱掉黑色的旧壳,换上新壳,新壳是褐色的,很嫩很嫩。
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在冻土之前,螃蟹就用两只“钳子”挖一个扁圆形的洞。挖完以后,这个整天挥舞大“铁钳”的螃蟹就钻进去呼噜呼噜地冬眠了,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醒来。
1、查字典。
“蟹”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辨字组词。
螃( ) 钳( ) 唇( )
榜( ) 柑( ) 辰( )
3、读短文,填空。
螃蟹的壳很( );眼睛很( ),爪很( )、很( );它有( )条腿;它的腹部有( )的脐片,其中公蟹的脐片是( )形,母蟹的脐片是( )形。
4、作者说:“小螃蟹刚出生就被妈妈关在‘大门’里,就像小袋鼠藏在妈妈的‘口袋’里”,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方法提示: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比喻、比拟,在这里是用的什么呢?注意,“比拟”指把物比作人,把人比作物,或把物比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螃蟹有时在喝水时还吐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水泡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你能再用此修辞方法造一个句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螃蟹到了一定年龄就( ),其中旧壳是( )色的,新壳是( )色,冬天的时候,它还会进行( ),直到来年春天才醒过来。[方法提示:联系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来理解、填空。]
7、本文属于[ ]
A、说明文 B、记叙文 C、议论文
8、根据文章,你谈一下对成语“横行霸道”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想法。[方法提示:注意“横行霸道”的本身意思和引申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螃蟹》原文
螃蟹的壳很硬,上面有一些淡淡的花纹。它的眼睛很小,像两颗黑色的`米粒,一碰就缩回去。螃蟹的前两只腿像钳子,夹住你的手指会使你感到很疼。如果你用棒逗它玩,它就发怒了,两只“钳子”举得老高老高,一副凶狠狠的样子。
螃蟹有8条腿,它的爪很细、很尖,爪上还长着一些细毛毛。它是横着走路,怪不得它在水里“横行霸道”呢!它走起路来,8条腿灵活地抬起,落下,沙沙地响。它的腹部有一个白色的脐片,像一扇大门,三角形的是公蟹,圆形的是母蟹。母蟹产的卵是黄色的,粘在一起,像很小的米粒,它的卵就藏在“大门”里面。小螃蟹刚出生就被妈妈关在“大门”里,就像小袋鼠藏在妈妈的“口袋”里一样:也许螃蟹妈妈害怕小螃蟹出来和别的“小孩”打架。螃蟹有两片方形的嘴唇,喝水时一张一合,有时还吐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水泡儿。
有一次,我捉了一只螃蟹。第二天一看,怎么成了两只?我碰了碰其中的一只,它没有动,翻过来一看,原来是螃蟹壳。二叔告诉我,它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脱掉黑色的旧壳,换上新壳,新壳是褐色的,很嫩很嫩。
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在冻土之前,螃蟹就用两只“钳子”挖一个扁圆形的洞。挖完以后,这个整天挥舞大“铁钳”的螃蟹就钻进去呼噜呼噜地冬眠了,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醒来。
阅读题:
1.查字典。
“蟹”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读短文,填空。
螃蟹的壳很( );眼睛很( ),爪很( )、很( );它有( )条腿;它的腹部有( )的脐片,其中公蟹的脐片是( )形,母蟹的脐片是( )形。
3.作者说:“小螃蟹刚出生就被妈妈关在‘大门’里,就像小袋鼠藏在妈妈的‘口袋’里”,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
4.“螃蟹有时在喝水时还吐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水泡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 法。你能再用此修辞方法造一个句子吗?
答:
5.螃蟹到了一定年龄就( ),其中旧壳是( )色的,新壳是( )色,冬天的时候,它还会进行( ),直到来年春天才醒过来。
6.本文属于[ ]
A.说明文
B.记叙文
C.议论文
7.根据文章,你谈一下对成语“横行霸道”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想法。
答:
1.虫,13,X,xiè
2.硬,小,细,尖,8,白色,三角,圆
3.拟人
4.比喻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答案不唯一)
5.脱壳,黑,褐,冬眠
6.A
7.“略”
螃蟹咏,螃蟹咏曹雪芹,螃蟹咏的意思,螃蟹咏赏析 -诗词大全
螃蟹咏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螃蟹 阅读附答案
他是一名肝硬化患者,久病成医、他懂得这种子病会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而慢慢引起许多并发症,比如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为此,他总是很谨慎地对照自己的体征,判断疾病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他知道,这种病,几乎没有向好的方向逆转的可能。
自从得病,母亲就让他每晚在室内的便盆小解,以防着凉。有一天,他突然闻到自己排出的液体有一股甜味糖尿病!他条件反射般在心里惊呼。稍有文化的人都可对糖尿病顾名思义,何况他病倒后一直在看医学书籍。
恐惧在瞬间急剧膨胀,牢牢攫住了他的心。他认准了自己不会判断失误,这意味着死亡向他更逼近了一步。
他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在头晕目眩的瞬间,他本能地用手去扶桌子,只听嘭的一声,桌上的水杯落地生花。
母亲闻声而至。她看见儿子的脸色不对,忙问出了什么事。
顾不得考虑母亲的感受,他像卸债一样把心头的恐惧全盘托出。
母亲扶他坐下,拍打他的后背安慰道,又没化验,别瞎猜。她还俯下身子闻了闻,然后说,没有甜味啊。说时其实已是五雷轰顶,因为她的嗅觉也在反馈一条叫作甜的信息。可为了安慰他,她只有欺骗自己的嗅觉,她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为了躲避儿子的目光,她借口帮他倒便盆,颤巍巍地出去了。他没有阻拦母亲,因为他根本不相信母亲的话。他已心如死灰。
他靠在桌子上歇着。忽然听到母亲的声音从厕所里传来:没有、没有!儿子,你没有糖尿病!旋即看见母亲噙着泪花跑进来,欣喜若狂的神情不像在撒谎。
仿佛一针强心剂注入他的体内,他的思维死而复生:真的?你怎么知道?
真的!母亲果断地伸出她的一根手指:我尝过了,不甜!
他惊呆了。那根湿湿的食指,在母亲的右手上骄傲地挺立着,它被便盆浸过,被母亲吮过,亮闪闪的像一根活命的仙草。
妈,你不嫌我脏吗?他已泪流满面。
母亲坚决地摇摇头。
为什么?
傻孩子,你是我生的`呀!
后来,他从医生那里咨询到,那次让人紧张的甜味,是因为他前一天打了氨基酸,是体内代谢不畅引起的。这个结果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思考,而母亲那句你是我生的,却让他咀嚼再三,荡气回肠。
问题:
1. 本文开篇即写他久病成医谨慎地对照自己的体征,判断疾病发展到哪一个阶段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依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1)照顾生病的儿子无微不至; ; (2)轻柔的动作; ;
(3)宽慰的语言; ;(4)爱的升华之处的神态; ;
3. 是什么使他仿佛一针强心剂注入体内,思维死而复生?
4. 画线语句是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结尾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6. 母爱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谱写一个母爱小插曲。
参考答案:
1. 说明我担心自己的病态的发展,为下文闻到甜味;以为得糖尿病时的那种恐慌,崩溃等心理打下伏笔。
2.(1)让儿子在室内便盆小解,以防着凉;闻声而至忙问;
(2)扶、拍打。 (3)又没化验,别瞎猜,没有甜味。
(4)噙着泪花,欣喜若狂。 (5)你是我生的
3. 母亲那激动的话语,欣喜若狂的神态。
4. 细节描写,运用比喻,把震撼心灵的母爱揭示的淋漓尽致,至此歌颂母爱的主题得到升华。
5. 照应开头他总是很谨慎地说明此时母爱已充溢了他的内心。
6. 略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咏菊》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赖”即无聊赖,“欹”通“倚”,诗人倚石默念,情难自已,诗心澎湃。
B. 心头蕴秀,临霜对菊,下笔成诗,口齿噙香,对月吟咏,人、菊、诗皆香。
C. 素,有色白之意,“素怨”即“秋怨”,与“秋心”互文。此联为全诗中心。
D. 评章:吟咏。诗人认为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
15. 黛玉借咏菊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14. D
15. (1)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对自身处境的感伤;(3)无人理解的孤独愁苦;(4)借菊花的高风亮节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
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诗人认为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错误,选项“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意思是“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但并非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黛玉借咏菊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看诗中写了菊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中融入了林黛玉什么情感。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是说诗人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吟诵,这里表现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前一句“满纸自怜”表达对自我处境的怜惜,后一句说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表达无人理解的愁苦,这是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诗人以“千古高风”来形容菊花,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这其实是借菊花的高风亮节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⑴.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⑵.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 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荷叶咏阅读答案
(1)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啊,到了,荷花洲!
(2)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带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3)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们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把团扇把阵阵清香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就像天降甘霖,可是这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啊,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摧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它们襟怀坦白,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虫豸从来不敢侵身。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4)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不怕油污;在纸张缺乏和塑料产生以前,它曾起过不小的作用。《陈书.孔奂传》就有这样的记载:“乃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另外,用荷叶煮成的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诚然,它不像荷花,它没有什么艳称、佳号;荷叶、荷莲,如此而已。当人们指点、欣赏着荷花甚至忘记它的存在时,它从不计较什么;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是的,古人的诗赋中从没专门歌颂过它,但离开它,便使一切咏荷名作的产生成为不可能。它的风格中不但深深感染着我,而且给我许多的启示。这湖中的美景是谁创造的呢?这大地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是谁培养出来的呢?朋友,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过去的史书上很少记载,古代的诗篇中也很少赞颂。他们像荷叶一样,也只有两个最简单的名称:人民、群众。可是,荷叶的风格就深深蕴含在他们之中。荷叶的风格不就是人民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5)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1.判断下列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这段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第一句总写荷花之多、之美;第二句具体描写荷花的美;第三句概括描写荷花添绿叶后的迷人景色。( )
(2)第二句共有四个分句。前两个分句从颜色上描写荷花之美;后两个分句从生长成熟方面描写荷花之美。( )
(3)这段的描写顺序为:先概括描写,再具体描写荷花,最后进一步概括荷花的美。( )
2.请根据第三段内容归纳荷叶的品格。(3分)
3.试分析文中第三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分)
4.对第四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咏荷作品不写荷叶不能成为名作。
B.荷叶是荷的根本,养育着整个花。
C.荷叶虽是荷的根本,但名作里可以不写。
D.离开荷花,一切咏荷名作皆不可能产生。
5.请写出古人诗赋中你读过的描写荷花的名句两句,并注明出处。(2分)
《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答案
1(1)(√)、(2)(√)、(3)(×)
2朴实无华、无私、团结、襟怀坦白、知恩图报等。(要求表达通顺)
3拟人、比喻、排比、夸张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谁于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吐彩莲。(宋 欧阳修 《彩莲》)
1.荷叶青青的阅读答案
2.荷叶阅读短文答案
3.目送阅读答案
4.帆阅读答案
5.信任阅读答案
6.蝈蝈阅读答案
7.《石榴》阅读答案
8.《英雄》阅读答案
9.《筷子》阅读答案
10.长城_阅读答案
★ 螃蟹优秀作文
★ 螃蟹作文200字
★ 水墨画螃蟹说课稿
★ 红螃蟹童话故事
★ 螃蟹作文650字
★ 抓螃蟹__五年级
★ 小学螃蟹作文
★ 小螃蟹说课稿
★ 找螃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