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aha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共含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ah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篇1:《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秘书人员,泛指从事秘书工作或秘书性工作的各类人员。秘书人员是秘书活动的主体要素,也是秘书活动的主导要素。

2.? 秘书学,是一门研究秘书活动及其规律的综合学科。

3.? 辅助决策,是秘书人员或秘书机构为领导者制定并实施决策所采取的各项辅助行为。

4.? 协调,是指秘书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或在领导者的授权下,调整和改善组织之间、工作之间、人际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项活动趋向同步化与和谐化,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5.? 受意,是指秘书接受和领会领导意图。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D????? 2. CD?????? 3. AC?????? 4. BC????? 5. AB

三、???????????? 简答题(20分,每小题10分)

1.? 秘书活动的重要特征有:

(1)文牍性(2分)????? (2)秘密性(2分)?????? (3)事务性(2分)

(4)受动性(1分)????? (5)随机性(1分)?????? (6)补偿性(1分)

(7)潜隐性(1分)

2.? 公务秘书具有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上看,公务秘书所在的组织一般为公有制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4分)

(2)从人事制度来看,公务秘书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和福利待遇等,均由国家统一管理。(3分)

(3)从经济来源上看,公务秘书的劳动报酬,一律由国家或集体支付。(3分)

四、???????????? 论述题(本题共20分)

要点:

受意方法,就是秘书接受和领会领导意图。(3分)

要正确接受和领会领导意图,就要:

从把握领导工作的热点上领会领导意图(3分)

从把握领导思想的闪光点上领会领导意图(3分)

从不同角度捕捉和领会领导意图(3分)

从把握领导个性特点中领会领导意图(4分)

从把握领导意图的实质上领会领导意图(4分)

五、???????????? 案例分析(本题30分)

杨修被杀的'原因:

(1)杨修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配角位置,其辅助的角色意识太差。(6分)

(2)杨修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傲视曹操。(6分)

(3)杨修在群僚中高估自己,轻视别人,出风头,遭到了他人的忌恨。(6分)

(4)对曹操不够忠诚,数次为曹丕和曹植出主意,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上,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6分)

(5)对秘书工作的辅助性认识不足,妄加指挥,越权越位,惹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辅助决策不等于决策,秘书只能做参谋,做助手,决不能以领导者自居,更不能在工作上,态度上,礼仪上有越权的表现。(6分)

篇2:初三人教版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贵州毕节)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反映出( )

①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② 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 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制定的

④ 我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我国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 )

A.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3.在我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外资经济

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就是( )

A.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四有”新人

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依宪治国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政府机关依法行政 D.人人都自觉守法

6.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只能由_______规定。( )

A.民法通则 B.刑法 C.宪法 D.民事诉讼法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A.三者互不相干

B.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C.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文明

D.精神文明无足轻重

8.下列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而基本分配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B.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C.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决定基本经济制度

D.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是相互适应的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集体经济

10.公民的政治权利,就是( )

A.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建议权和监督权

C.人民当家作主

D.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11.(·湖北黄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① 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 什么是犯罪

③ 国家的根本制度 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⑥ 环境保护

⑦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⑧ 国歌

⑨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⑩ 国旗、国徽、首都

A. ②④⑦ B. ⑤⑧⑩ C. ②⑥ D. ①③⑨

12.(2003·湖南长沙)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是( )

① 国家根本制度 ② 国家的经济制度 ③ 消费者权益保护 ④ 国家标志 ⑤ 中学生行为规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二、非定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3.(2005·汕头)当前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努力构建社会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网络,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属于(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文化建设 D.民主政治建设

14.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大政策的( )

A.前提是承认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B.条件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C.功能在于形成示范效应

D.目的在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5.目前,我国农村还有1 400多万贫困人口,城镇也有2 000万人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以下。你认为我国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

A.开展扶贫救助 B.控制人口增长

C.抑制消费需求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民主法制建设 D.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7.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说明( )

A.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充满活力

B.非公有制经济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D.动摇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8.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就是要( )

A.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B.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C.使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互促进

D.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宣传

19.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要( )

A.执法必严 B.有法可依 C.违法必究 D.有法必依

20.(2003·广东广州)中共中央胡锦涛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颁布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C.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

D.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法律问题

21.(2003·湖南长沙)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B.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C.普通法律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D.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反之打×。)

22.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

23.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

24.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

25.公有制经济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

26.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等支出比重迅速上升。( )

27.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

28.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

29.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看,宪法与普通法律没有什么区别。( )

30.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我们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31.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

四、简答题

32.什么是国有经济?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五、辨析题

33.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六、分析说明题

34.(·江苏无锡)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材料二: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将更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

(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请问,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有何意义?

七、透视自我

35.在谈到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小明说:“我国传统文化早就过时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意味着彻底否定我国的传统文化。”小方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开传统文化就无从谈起。”

请你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八、为我加油

36.在我国经济大舞台上,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私有制经济;既有集体经济,也有个体经济。国家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篇3:初三人教版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 A 6. C 7. B 8. D 9. A 10. D 11. C 12. B

二、非定项选择题

13. BC 14. ABCD 15. D 16. AB 17. ABC 18. ABC 19. ABCD 20. ABC 21. BCD

三、判断题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四、简答题

32.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五、辨析题

33.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笼统地讲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是不正确的。

六、分析说明题

34. (1)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3)学好法律知识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需要;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是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七、透视自我

35. 略。

八、为我加油

36.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下一页更多精彩“初三思想品德相关内容”

篇4:初三人教版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建议

一、梳理教材脉络 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思品采用开卷考试,在复习备考中可以积累必要的资料,以便在考场上备查。但开卷考仍是限时答题,复习备考仍需重视梳理教材脉络,夯实基础知识,以便考试时能迅速准确调用教材知识分析解答具体问题。因此,冲刺阶段复习中考生要根据《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复习用书》中的“考试要求”,参照“考点精析”逐一把握,并且要进行必要的识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选做典型例题 提升解题技巧

“有终南捷径,胜过青灯苦修。”要答好题,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是基础,规范解题是关键。因此,考生应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多在解题规范上下功夫。如选择题的排除法、比较法、组合筛选法等;综合题的分层材料、概括中心法,把握设问、限定主体法,联系知识、使用术语法等都是考生必备的解题技巧。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应坚持每天选做几道典型例题,尤其是历年中考真题来提升解题技巧,以规范使用术语概念,准确提炼材料信息,有序分析具体问题,从而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三、扫描时政热点 明确解题方向

思品是一门时政性强、方向性明确的学科。历年中考试题的命制都力求借助一定的时政热点向考生传递正能量,使考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积淀中,通过解题“润物细无声”地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打好人生底色”。因此,考生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要扫描一年来贴近生活实际的重要时政热点,从中感悟正确的价值观,为解题明确方向。

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1.把握难度

中考的时事考查内容毕竟建立在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上,尽管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分值不断增加,考查题型日益多样化,但从难度系数角度看,一般都分布在基础性试题之中,难度系数不大。因此,对于时事政治的内容要以基本了解为主,回避理论探讨和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

2.把握“范围”

我们这里所说的范围,主要是指可以密切联系教材的时事政治有哪些。除了个别重大时事,即使和教材关系不大也要重点复习外,与教材联系不紧密的或只是勉强联系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粗略了解,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去演练与此有关的习题。

3.把握联系

把握好时事与教材的联系,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又可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时事政治中只单一联系教材某一知识和观点的内容很少,复习中尽量从多角度地挖掘可以联系教材的地方。从中考命题趋势看,时事政治往往都有从综合角度考查的习题,尽管难度不大,但把握不好和教材的联系也容易出错。

4.把握重点

任何地区的中考思想品德命题,都不会出现偏难现象。把握时事政治重点,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捷径。首先,从当地的中考范围中筛选重点。不可能所有范围内的内容都出现在试题中,命题人也不会回避热点而出冷门。其次,从与教材联系角度确定重点,与教材联系广泛的时事政治常常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最后,从题型特点确定重点。不同的时事政治内容适合用不同的题型来考查。

初中思想品德答题注意事项

1、辨析题的四个类型:

A、完全肯定型

解题方法:(1)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2)说明理由。(3)作出结论。

B、完全否定型

解题方法:(1)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或作出判断。(2)说明理由和危害、本质,并提出正确的观点。

C、命题片面型

常见的形式是“只有--------就--------”。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欠妥的因素或者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若干合理的成分。解答此类题目不能简单地全面地否定或者肯定。

解答步骤可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

解题方法:(1)错对原因都要分析。(2)除了题目的给的方法外,还要作出补充。(3)下结论。

D、正误混杂型

这种题型的辨析题有三种形式:(1)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2)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3)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

解题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

解题步骤:(1)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2)指出题目中观点错误或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3)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补充完整观点,进行总结。(解答的步骤可以按照"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小结--对的意义和错的危害。)

2、做辨析题可按以下几个步骤:

(1)、找辩点(即认真审题后确定题目要辨别分析的观点)。

(2)、作分析(即结合课本知识对观点进行逐层分析)。正确-----肯定并说明原因或合理之处;错误------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并补充正确的是什么。

(3)、下结论(结论必须是在分析完一个层次或一个辩题之后加上)。

3、注意事项:

(1)、一般不表态,不判断。有理有据地具体分析题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为什么错误或在具体分析题目中的问题时加以肯定或者否定。

(2)、审准辨点,根据辨点分条做答。

(3)、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或书本中的定义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4)、运用教材中正确的原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也就是指出理论依据。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

(5)、答题要有条理化,层次要表上①②③④。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武松打虎》试题及答案

急诊科试题及答案

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处罚法试题及答案

《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秘书学1》试题三答案及评分标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