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色的咖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
1.小王为家人买了四件礼物,最便宜的15元,最贵的30元,那么买这四件礼物总共需要的钱是( )
A、75元~105元B、85元~100元C、多于110元
2.一万天大约相当于( )
A、B、27年C、37年
4.如图中,甲和乙两部分面积的关系是( )
A、甲>乙B、甲<乙C、甲=乙
5.加工同一批零件,王师傅需要10小时,李师傅需要8小时,那么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比王师傅高( )
A.20%B.25%C.120%
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现将正方形ABCD沿水平方向翻滚15次,那么图中A翻滚后所在的位置与A点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 )cm.
A.15B.16C.30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10分)
7.一个数a,它的倒数是.
8.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和1个白球,每次从袋中摸出1球,那么摸到红的可能性最大.( )
9.3千克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 )
10.一个长方体如果有四个面是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1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三、填空题。(12-15题每空2分,16-18题每空3分,共17分)
12.(2分)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中间的一个为a,这三个自然数的和是( )
13.(2分)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4.(2分)如下图,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则a:c= _________ : _________ .
15.(2分)图中的一段话是一种瓶装片剂包装袋中部分说明.请回答下面问题:
(1)这瓶药最多够吃( )天;
(2)这种药保质期是( )个月.
16.(3分)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再装水的杯子中放入大球和小球,请回答:大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7.(3分)在NBA东部决赛的`一场比赛中,热火队球星詹姆期全场26投19中加上9罚5中,得45分,已知3分线外投中一球记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算2分,罚球算1分,则詹姆期本场比赛投中了( )个3分球.
18.(3分)现有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各一张,一共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四、计算题(共23分)
19.(8分)直接写出得数:
33×98+66=5.7+11.8-4.3=
10.1×99-9.9=:=
20.(5分)6×﹣13÷4+12×0.75.21.(5分)÷[1﹣(75%+)].
22.(5分)48:x=:(解方程)
五、解决问题(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12分,共26分)
23.(7分)小明家在百货商场的北偏西40°方向2500米处,图书馆在农业银行东偏南40°方向,农业银行到百货商场与到图书馆的距离相等.下面是小明坐出租车从家去图书馆的路线图(粗实线部分).已知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含3千米)按起步价9元计算,以后每增加1千米车费就增加2元.请你按图中提供的信息先用刻度尺测一测,再算一算小明一共要花多少出租车费?
24.(7分)下面的杯子是否可以装下这袋牛奶?(数据均从杯子内侧量得)
25.(12分)华英学校计划使用如图所示尺寸的4个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地砖和一个正方形地砖组成的图案铺设风雨走廊.已知走廊也为长方形,长度为18米,宽度是0.6米,长方形地转为3元/块.正方形地转为2元/块.
(1)若按图1的方法进行密铺,则需要使用长方形及正方形地砖各多少块?
(2)如果改用图2或图3的方案密铺,请分别计算这两种方案所需费用,并比较哪种方案更省钱?
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精选
一、填空(20分)
1.三百七十八万零四百二十写作: ,省略十万后面尾数约是 万。
2. 15分=()时 5升105毫升=()升
3.()︰20=35 =9( ) =( )÷10=( )%
4.? 38 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后是1。
5. 24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3.5吨,用了n天,用字母式子表示剩下的水泥有()吨。
7.六年(13)班有60人,体育测试得优的有48人,优秀率是(%)。
8.福州到厦门约280千米,图上距离为4厘米,这幅图比例尺为( )。
9.在一个周长为25.12厘米的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奥运会上,六个国家,每两个国家赛一场,共要赛( )场。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5分)
1.一条直线长15米。…………………………………………………………()
2.一种彩 票中奖率为1%,小明买一百张有一张一定中奖。………………( )
3.如果b是自然数,那么2b一定是偶数。…………………………………( )
4. 75100 米可以写成75%米。 ………………………………………………( )
5.任何一个圆都有无数条对称轴。…………………………………………(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为了清楚地表示第一季度各月生产毛衣情况,应绘制( )。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一个由五个方块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它是( )。
A C
3.新闻联播开始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 )。
A 7︰00 B 19︰00 C 19小时
4.从甲地到乙地,汽车速度和时间成()。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5.甲增加10%与乙相等,则甲比乙( )。
A 少10%B 多10% C 少111
四、计算(15+6+12+4,共计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2+48=2.4×5= 78-0.8= 6.3÷0.1= 13 - 14 =
12 + 13 = 8 - 78 = 67 ÷6= 0÷35 = 10.1-1=
35 ×15= 2.3×4= 38 + 14 = 6÷712 = 67 - 67 =
2) 解方程
3+2x=15.6 15x=7.5
3)灵活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36×( 29 + 712 )8×(36×125)
34 - 710 ×57 + 12 1-(23 - 12 )〕÷512
4)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20
13
18
五、动脑动手,操作实践。(25分)
1.先以树干为对称轴,画出树的另一半;然后把这棵树向下移3格,再向右移3格。
2.右图是用比例尺1︰50000画成的一块圆形草地。(如图)
(1)量一两:图中直径是厘米。(取整厘米)
(2)算一算这块圆形草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3.红星小学四周建筑物如图所示:
(1)图书城距红星小学的图上距离是 北
已知实际距离是300米,此图比例尺是 。 图书城
(2)红星小学到电影院的图上距离是 ,
实际距离是 。如果笑笑平均每分钟走50米 百货商场? 红星小学?? 电影院
她从红星小学到电影院需 分。
(3)少年宫在红星小学西偏南60°方向,距红星小学实际距离500米,请在图中标出少年宫的位置。
(4)笑笑从商场出来后经红星小学到电影院实际走了多少米?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6+22,共计28分)
1.只列式不计算。(2小题)
(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5页,比第二天少看3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2)某厂有男工125人,女工的人数比男工的3倍还多25人,这个工厂有女工多少人?
2.解答下列各题。(5小题)
(1)某校要建一座教学楼,计划投资380万元,实际比计划节省10%,实际用了多少万元?
(2)一批货物,运出的吨数与剩下的比是3︰5,剩下125吨,运出了多少吨?
(3)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3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大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4)AB两地相距42千米,甲乙两人从两地相向出发,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相遇?(用方程解)
(5)某茶叶店绿茶1千克售价98元,每买1千克赠送0.1千克,李叔叔要买2.2千克绿茶,应付多少钱?
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41、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这个正方形的,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
4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米,小圆面积是()平方米。
43、一个圆柱体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锥体的高是12厘米,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44、A是B的65%,A:B=():()。
45、在比例尺是1: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8厘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厘米。46、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为互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617,另一个内项是()。
47、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的比是3:2,乙的长与宽的比是4:5,甲与乙面积之比是()。
48、甲、乙两车货共100吨,其中甲车的14与乙车的16相等,甲车运货()吨,乙车运货()吨。
49、35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后,分数值是13。
5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少用了()小时。
51、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2、某班级一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70分,其中34的同学及格,他们的平均分是80分,不及格同学的平均分是()分。
5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相等,它们的高的比是5:6,它们的体积比是()。
54、两个体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底面积的比值是()。
55、已知两个合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43,那么这两个合数是()和()。
56、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转数成()。
57、1千克白糖的58是()千克,余下的白糖是1千克的()。58、当盐和水的比是2:18时,这是含盐()%的盐水。
59、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
60、8÷=():4=0.25=3()=()%=成数()915=()÷45=3:()=()%=小数()=折扣()
61、50千克增加()%是80千克;80千克减少()%是50千克;比()多15是60千克。
62、甲数的23与乙数的75%相等,甲比乙多12,甲、乙之和为()。
63、一根水管锯成5段要20分钟,锯成10段要()分钟。
64、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6厘米,表面积就减少75.36平方厘米,体积应减少()立方厘米。
65、在5米长的绳子上剪3刀,使每段长度相等,每段是全长的(),每段是()米。
66、32米增加它的18后是()米,再减少18米后是()米。
67、一部分书稿,甲打字员打完全书要20天,乙打字员用同样的时间只能完成书稿的45,甲、乙两人合打这部书稿要()天完成。
68、用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块这样的木块。
69、一个圆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多8倍,周长比原来多50.24厘米,这个圆原来的面积是()。
70、已知a:b=c:d,现将a扩大3倍,b缩小到原来的13,c不变,d应(),比例式仍然成立。
71、两个高相等,底面半径之比为1:2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72、含盐10%的盐水100克与含盐20%的盐水150克混合后,盐占盐水的()。73、在72.5%,79,0.7255,0.72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74、用10.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圆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5、把377%,3.7(。),3310,3.707,3.71(。。)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
76、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把它的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长方体体积是()立方厘米。
77、甲数是40,比乙数多8,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比甲数少()%。
78、已知A、B、C三个数,并且满足A+B=252,B+C=197,C+A=149,那么A=(),B=(),C=()。
79、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度数与顶角度数的比是1:2,顶角是()底,底角是()底。
80、两个数相除商是3,余数是10,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43,被除数是(),除数是()。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2倍,它的体积就缩小( )倍。
A.2 B.4 C.8
四、计算
1、直接写的数。
3.42+7.89+6.58 16 + 15 ×56 30×4 10.6+ 0.80.125×16 0.6÷6
2、简便计算
2940 ×41 907×99+907 4.05-2.8-0.70.7+3.9+4.3+6.1 25×13 ×25 ×310 1.9-1.9×(1.9-1.9)
3、求未知数。
2.4x-35 x=5.4 150-36×518 X=23 45 : x=23 : 141.5:12=2.5:x
五、列式计算。
1、42的23 比一个数的1.5倍少2,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2、4.5乘上23 的积减去1.5,再除以0.5,商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试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复习计划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为了更好的搞好总复习工作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目的: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掌握上的缺陷。即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⑵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⑶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⑷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⑸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⑺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⑼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⑽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⑾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⑿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⒀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⒂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数的运算。 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⑵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⑶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⑷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⑸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⑹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⑺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⑻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代数初步 :⑴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⑵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χb=c,aχbχ=c)。⑷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⑸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⑹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⑺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⑻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⑼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⑷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⑸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⑺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与测量。 ⑴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⑷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⑸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⑺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 60,90角。⑻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⑽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分米 、厘米 、升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 、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⑿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⒀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图形与变换。 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⑷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⑸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⑹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⑴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⑵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⑶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⑷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⑸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⑹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⑻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⑼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⑽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⑿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⒀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⒁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⒂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⒃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
1、统计。⑴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⑶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⑸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⑹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⑺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⑻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可能性。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⑸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⑹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⑺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4、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如列表、画图、猜想与尝试、从特例中开始寻找规律等)。5、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从4月下旬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到六月下旬初结束。共计85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 先把六年级下册的新知部分整体复习一遍,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做一个总结,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20课时)
(二) 进入总复习整理阶段。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整理复习1—6年级的数学知识。
1、数与代数(25课时)(注:加*的是重点。)
*(1)、数的认识(包括数的整理)(6) * (2)、数的运算(7)
*(3)、代数初步(5) (4)、机动(2)
2、空间与图形(20课时)
(1)、图形的认识(6) (2)、图形与测量(4)
*(3)、图形与变换(3) *(4)、图形与位置(2)
(5)、机动(5)
3、统计与概率(10课时)
*4、解决问题的策略(10课时)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4、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对差生的转化,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学生互助、家长督促等。统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以期得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5、发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了。
6、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复习措施: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教师要系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否则就把握不住目标,熟悉教材,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了解每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了解各册之间同一领域知识间的关系。熟悉教材,要求老师对每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渗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图理清楚。
(二)、真正体现主体。
“巩固与应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题,让学生说题。练习的讲评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说方法。
(三)、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同一类知识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教学时它们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就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建立知识结构。
(四)、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任何一样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技能要靠训练的,因此除了做必要的基础练习外,还要进行一些变式性的、综合性的练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要多做题、多练习。练习不是重复,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要抓住三种形式: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这样的线索去组织练习。要训练,就要有材料、这些,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实材料,切实搞好最后的总复习。复习要注重三个环节:提取——整理——应用。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就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
学困生是个相对概念,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帮助工作,小学教育是普及教育,只有注重学困生的帮助才能说“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帮其树立起学习信心,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重复,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花时间、花精力,要长期坚持,要在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上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六)、发展提高,思维为先。
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要提高练习题的质量“典型性”,要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思。达到会解,巧解的境界。
(七)、注重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
总复习除了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整理、巩固、应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经历综合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八)、科学安排复习内容,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总复习时每一个领域的复习都要先按教材安排的归类内容进行复习,完成每一个归类的复习内容后,接着进行教材中的巩固练习,再用配套的《练习册》中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然后使用相应的总复习检测卷进行检测,讲评反馈后换下一个领域内容的复习,如此完成四个领域内容的复习后,最后才进行综合检测,以确保复习效果最优化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分)
1、630米=( )千米 3.2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5吨=( )千克 5千米60米=( )千米
2、小明体重是29.97千克,划线部分的数读作( )千克;某公园的占地面积是七百五十点零八平方米,划线部分的数写作( )平方米。
3、把959700000米改写成用亿米作单位的数是( )亿米,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亿米。
4、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的和是48,则另一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下面是四位同学的体重:
小军 43.6千克 小芳38千克500克 小红37.8千克 小强 43.9千克
最重的是( ) 最轻的`是( )
6、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2.507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后是( ),也就是( )到原数的( )倍。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和( )。
9、由3、5、0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小两位小数是( ),最大两位小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
( )1、19948 + 48 = 8。
( )2、1根8厘米、2根4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3、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 )4、比0.6大而又比0.8小的小数只有1个。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4分。)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下列数中,所有0都能去掉的是( )。
A、50.060 B、35.00 C、6000
2、与5.50相差最大的数是( )。
A、5.51 B、5.499 C、5.48
3、要使29□563729万,□里有( )种填法。
A、4 B、5 C、6
4、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四、我会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0.01= 0820= 6-1.3= 3100= 0.510=
0.8+0.2= 3.4+7.6= 2.53-0.53= 10145= 36060=
2、计算并验算。(6分)
7.2+2.84= 5.2-3.91=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38599 6.3+0.84+3.7+8.16 3124+1884
-178-322 85(75-70) 4 12572
五、操作题。(共18分)
1、画出下面三角形所给出的底上的高。(2分)
2、填一填,画一画。(共10分)
3、实践操作。(共6分)
胜利小学今年对1至6年级视力低于1.0的学生统计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近视人数 20 23 25 30 24 42
胜利小学一至六年级视力低于1.0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人数/
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六个年级共有( )人近视。
3、根据以上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4、对于近视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4千米,比第二天多修了0.6千米,两天共修了多少千米?
2、学校食堂买进大小两种包装的大米各5袋,小袋每袋重85千克,大袋每袋重115千克,共买大米多少千克?
3、印刷厂20天印书4800万册。照这样计算,35天可以印书多少万册?
4、亮亮看一本280页的故事书,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前3天每天看40页,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5、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共植树315棵;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树8 棵。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植树多少棵?
6、老师买5个足球用了325元,8个篮球用了640元。每个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附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分)
1、0.63 320 3050 5.06
2、二十九点九七 750.0
3、9.597 9.60
4、1320 钝角
5、小强 小红
6、0.01 85
7、25.07 扩大 10
8、500 800
9、0.35 5.30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2、3、4、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4分。)
1、B 2、C 3、B 4、B
四、我会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1.99 0 4.7 0.03 5
1 11 2 4545 6
2、计算并验算。(6分)每题计算2分,验算1分。
7.2+2.84= 10.04 5.2-3.91=1.29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略,按步骤给分)
38599 =38115 6.3+0.84+3.7+8.16=19 3124+1884=2000
2000-178-322=1500 85(75-70) 4=68 12572=9000
五、操作题。(共18分)
1、画出下面三角形所给出的底上的高。(2分)(每题1分)
2、填一填,画一画。(共10分)(每空1分,画图2分)
(1)南 西 300 600
(2)东 北 400 800
3、实践操作。(共6分) 第1题3分,2、3、4题各1分。
2、164 3、略 4、略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按步骤给分,单位名称和答句占0.5分)
1、3.4-0.6=2.8(千米) 3.4+2.8=6.2(千米)
2、85+115=200 (千克) =1000(千克)
3、480020=240 (万册) 24035=8400(万册)
4、403=120 (页) 280-140=140 (页) 1404=35(页)
5、842=336 (棵) 336-315=21(棵)
6、3255=65 (元) 6408=80 (元) 80-65=15(元)
四、认真细心,才能算得又对又快(8+12+6+2+6=34)
1、直接写得数
- = ×= += 1.03+0.07=
1--= ×25%= (+1)÷1= 0.6:0.36=
2、脱式计算
46×8-120÷15 (12.5×8-40)÷0.6
÷+× ÷[(+)×]
3、求未知数X
:X=2.2:55 X-X=
4、你会使用计算器吗?
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结果算了出来。他是这样算的:50×6-6。你还能想出其它的算法吗?请用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5、猜一猜(回答得数,并写出理由。)
五、动起你的手,开动你的脑,一定能成功。(6分)
1、在右边画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1分)
2、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在图上要画出你是怎样找到圆心的?)(2分)
3、如果在这个正方形中,把圆剪掉,余下部分 的面积是多少?(列式计算,2分)
4、余下部分有( )条对称轴(1分)
六、实践应用(4×3+6×3=30分)
1、一批货物,运走10吨, 。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先补充条件,再解答。
2、
3、甲、乙两抵相距504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行了全程的,以这样的速度,还需几小时到达乙地?(用比例解)
4、下表是新兴镇、各种农产品产量和增长情况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各年的农产品产量或增长情况,把表填写完整。(6分)
20
20
增长率/%
粮食/吨
4000
4200
年比年增长( )%
油料/吨
300
( )
2004年比2003年增长20%
水果/吨
( )
515
2004年比2003年增长3%
5、
(1)小芳每分钟走80米。她从四季亭到月亮湖走了16分钟,从月亮湖到盆景园走了12.5分钟。从四季亭经过月
亮湖到盆景园,大约要走多少米?(3分)
(2)从四季亭到盆景园有1270米。小军和小芳同时分别从四季亭和盆景园出发,相向而行,9分钟后相遇。小军每分钟行多少米?(3分)
6、妈妈的茶杯,这样放在桌上。(如图)
(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分)
(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有多少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2分)
(3)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多少?(2分)
一、认真思考,细心填(18分)
1、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0000人,约是( )亿人。其中0――14岁的人口为27947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约是( )亿,0――14岁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4.0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12:( )= ×( )=( )÷5=2
4、两个自然数共同的质因数只有3、5,那么它们的公约数有( )个。
5、宁夏空气质量为“良”以上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0%,宁夏空气质量为“良”以上的天数有( )天。
6、在3、4、12三个数中增加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是( ),这个比例是( )。
7、少先队员表演体操,每行有男生X人,女生Y人,站成8行,共有( )人。
8、在0.25、125%、、2. 5、2.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体积分别相等,圆锥的高1.5分米,圆柱的高是( )。
10、某张平面示意图的比例尺是1:60000,2400米长的马路在图上应是( )厘米。
二、火眼金睛,辩真假,并说明第5小题判断的理由(6分)
1、《北京新闻报》报道:2004年北京市职工人均年工资超过3万元。这则消息表明北京市职工年工资都在3万元以上。( )
2、订阅《小学生学习报》的钱数与份数成正比例。( )
3、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
4、用98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全部发芽。发芽率是98%。( )
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10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理由:
三、反复比较,精挑细选。(6分)
1、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开始,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是( )。
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
2、要使623能同时被2、3整除至少要加上( )。
A、1 B、2 C、5 D、6
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300,甲、乙两数的比是5:7,甲数是( )。
A、120 B、125 C、175 D、180
4、右图是一个长3厘米、宽与高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将它
挖掉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表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修一条3千米长的公路,单独修甲队要10天修完,乙队要8天修完。如果两队同时合修,几天能修完?列式正确的是( )。
A、1÷( + ) B、3÷( + ) C、3÷( + )
6、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他缴纳20%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列式应是( )。
A.1000×2.25%×2×(1-20%)+1000
B.[1000×2.25%×(1-20%)+1000] ×2
C.1000×2.25%×2×(1-2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一、填空
1、一套西服,上衣840元,裤子21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 )%,
上衣的价钱是这套西服的( )%。
2、从学校到文化宫,甲要20分钟,乙要16分钟。乙的时间比甲少(
乙的速度比甲快( )%。
3、( )千米的60%是3千米; 比40吨少20%( )吨。
4、甲数是乙数的比是5:2, 乙数比甲数少( )%,甲数比乙数多( )%。
5、五月份销售额比四月份增加15%,五月份销售额相当于四月份的( )%,四月份销售额比五月份少( )%。
6、六一期间游乐场门票八折优惠,现价是原价的( )%。
儿童文具店所有学习用品一律打九折出售,节省( )%。
7、1:5=( )%=( )40 =4:( )=( )分数=( )(填小数)
8、光明饭店今年一月份的营业额是4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那么,这个饭店一月份需缴纳营业税( )元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9、爸爸去年一月份把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是2.5%,到期时一共可取回( )元。
10.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7.5%,还剩180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共长( )米。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7.5%,第二天比第一天25米,这条公路共长( )米。
二、判断
1、100克的水里放入10克的盐,盐占盐水的10%。( )
2、李师傅今天生产的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3、3千克的.30%和30千克的3%重量相等。( )
4、一件衣服打七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7.5%出售。( )
5、甲数比乙数少20%,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0%.( )
三、选择
1、某种商品打九折出售,说明现在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
A、90% B、9% C、1/9 D、10%
2、今年油菜产量比去年增产1/5,就是( )。
A、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02% B、去年油菜产量比今年少20%
C、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20% D、今年油菜产量是去年的100.2%
3、男工人数的25%等于女工人数的30%,那么男工人数和男工人数相比( )
A、男工人数多 B、女工人数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一种录音机,每台售价从220元降低到1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是( )。
A、120220 B、(220-120)120 C、220120 D、(220-120)220
5、王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 )。
A、20000.12%(1-5%) B、20000.12%2
C、20000.12%2(1-5%) D、2000+20000.12%2(1-5%)
四、解方程
40%X+25%X=130 1/5X+3/7 = 3/7X
五、只列式,步不计算。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350本,故事书400本。
(1)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百分之几?
(3)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少百分之几?
(4)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百分之几?
六、解决问题
1、一个食堂十一月份烧煤5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5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2、学校数学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数多20%,如果数学小组有30人,那么美术小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3、小华将4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按月利率为0.25%计算的话,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一共可取回多少钱?
4、一套西服共320元,裤子的单价是上衣单价的60%,求上衣的单价比裤子的单价多多少元?
5、江北水城聊城,东昌湖的西北角有一个直径为240米的圆形湖心岛,建筑精巧宏观,与光岳楼遥遥相对,这个湖心岛的占地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6.2005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分步计税,超过500元的按5%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2000元的部分按10%征收个人所得税。小明的妈妈月收入3500元,她每月要缴纳多少元个人所得税?
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圆的直径为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