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夕的唐诗鉴赏(共含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老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七夕,阴历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渡过银河与织女为一年一度相会。这天晚上,民间陈列瓜果,穿针乞巧。这首诗就是写七夕的。首联 :“络角星河菡萏 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角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络 是网络,当指雾气网络在角宿上。星河,天上的银河,是分离牛郎织女的。菡萏天,是荷花盛开的天气。大概想象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这是指天上说的。下句指人间,有一家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席,摆上瓜果,来穿针乞巧。
次联:“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谢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这里就要写七夕的诗而言。玑:小珠。三联:“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隐《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这是制作结 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簇是指丛聚成团,把香罗几重叠起来缝制圆顶帐子,正是丛聚成团,故称簇。窈窕,状美好。“排窈窕”,既指安排得很好 ,也指安排好织女,窈窕也指女子的美好。 这联下一句指人间,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
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婵娟 ,美好,指织女星。 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 ,不提七夕 ,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 ,“香 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 。“铜壶漏报” 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 ”,与第四 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不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吗?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 》,应以写牛郎织女 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吧?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经典唐诗鉴赏
1、泊 秦 淮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4、滁 州 西 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登 岳 阳 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诗鉴赏
第一幕: 初唐四杰
内容:选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
形式:四个着古装的男生装扮成初唐四杰,或寄歌山水,或格物咏志。 附:《滕王阁诗》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唐 · 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春晚山庄 唐 · 卢照邻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晚憩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第二幕:盛世唐朝
内容:田园诗派代表:王维的诗
代表:的诗
形式:王维的诗由两男两女在班级前各领读一首,后面学生和唱 诗仙李白的诗是分男生女生对唱
附:王维的.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4、《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仙李白的诗
1、《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三幕:中唐新乐
内容:白居易、柳宗元的诗
形式:歌伴舞
附:《忆江南·江南忆》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西还有几家。
却到帝都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第四幕:晚唐凄凄:
内容: 杜牧的诗
形式:一学生扮作杜牧,配乐表演。其他学生有感情背诗。 附:《寄远》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雕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题乌江亭》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古风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 《雪》唐诗鉴赏
★ 《咏史》唐诗鉴赏
★ 唐诗鉴赏之终南山
★ 古风李白唐诗鉴赏
★ 《狂夫》唐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