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王维唐诗鉴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uilk1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漆园》王维唐诗鉴赏(共含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uilk11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漆园》王维唐诗鉴赏

篇1: 《漆园》王维唐诗鉴赏

漆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数株树。

篇2: 《漆园》王维唐诗鉴赏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但这首诗的意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于通过描写与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

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肯,反而对使者说:

“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

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认为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匡世济国的本领。

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彻悟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表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诗人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就无可无不可了。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作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表明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说树“婆娑”,是以树喻人;写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又还奢求什么呢?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的用典自然贴切,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篇3:漆园王维唐诗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数株树。

王维诗鉴赏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但这首诗的意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于通过描写与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

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肯,反而对使者说:

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

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认为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匡世济国的本领。

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彻悟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表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诗人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就无可无不可了。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作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表明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说树婆娑,是以树喻人;写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又还奢求什么呢?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的用典自然贴切,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篇4:《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

《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

田园乐.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园乐.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注释

(1)鸣珂(kē):一种美玉。崆峒:指仙山。

(2)璧:美玉。讵(jù):岂,难道。表示反问。胜:比得过,胜得过。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3)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策杖:拄着棍杖。

(4)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落落:松高大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5)颜回(前5——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简居陋巷,为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四十岁时便英年早逝。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其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6)宿(xiǔ)雨:夜雨;经夜的雨水。宿,夜晚。

(7)酌:斟酒,倒酒。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田园乐》赏析:

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著的特点。因为写山、写水,其意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当代著名学者陆侃如先生指出,从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作品中,“便好似找到了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表达情感

王维诗歌美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而这组诗表现的也正是这个“静”字。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因此,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

生活因素

除了主观因素以外,王维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十九岁步入仕途,初为太乐丞,后因受牵连而被贬。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王维曾受宰相张九龄的提拔,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以后他便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安史之乱”后他又受人诬陷,深受打击。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王维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于是,他只有将诸多不平与感慨藏于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慰藉。诗人可敬可畏啊!

篇5:《漆园》王维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数株树。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

魏居士书》),便无可无不可了。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又复何求哉!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的用典自然贴切,且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篇6:漆园 王维

漆园 王维

漆园 王维,此诗为五言绝句,借漆园的史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导读:

这是一首很明显的用典诗。其原文如下:

漆  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翻译:

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数株树”,精神早已超脱了。

字词解释:

漆(qī)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漆园”还和历史故事有关。《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曾做过“漆园吏”这一小官。楚威王派小吏厚币迎庄子为相,庄子笑着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晋郭璞的游仙诗赞美庄子说:“漆园有傲吏”。

“古人”句:郭璞《游仙诗七首》其一:“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名周,蒙人,尝为蒙漆园吏。楚威王闻周贤,遣使迎之,许以为相,周坚执不从。古子:这里指庄子。傲吏: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郭璞诗云:“漆园有傲吏”。

阙(quē):欠缺。

经世务:经国济世的本领。

偶寄:偶然寄身于。偶:赵殿成笺注本校记云:“偶,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惟。”

一微官:一个低微的官职。

婆娑(suō):树木枝叶扶疏、纷披盘旋的样子。《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仲文)因月朔,与众在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意思是这树枝婆娑,已没有生机了,其形徒存,其神已去。

赏析: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漆园 王维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王维《漆园》古诗赏析

王维《终南山》唐诗鉴赏

留别王维孟浩然唐诗鉴赏

王维的《瓜园诗》鉴赏

王维《漆园》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

《酬郭给事》王维唐诗鉴赏

王维《桃源行》唐诗译文及鉴赏

王维《相思》鉴赏

王维古诗鉴赏

《雪》唐诗鉴赏

《漆园》王维唐诗鉴赏(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漆园》王维唐诗鉴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