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lyaway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共含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lyawa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

篇1: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

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

近年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其实用性.而其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就介绍一种以研究性学习为思路的口语教学形式--课堂演讲,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 者:陈岚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31510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H31 关键词:口语教学   演讲  

篇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实践初探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实践初探

最新颁训<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了首要的、突出的.地位.为了贯彻新的要求,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黑龙江大学外语部从秋季起开始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经过三个学期(秋季、春季、夏季)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旨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作 者:程德宇 刘睿姝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H319.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实践与探索  

篇3:交际策略与英语口语教学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但许多人的口语交际还是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学习者在利用英语进行交际中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培养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如何开展策略培训作了探讨.

作 者:陈昕媛 颜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30000 刊 名:南北桥 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H3 关键词:交际策略 交际能力 策略能力 交际策略培训

篇4:交际策略与英语口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交际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测试

论文摘要:在回顾交际和交际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口语课上三种主要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策略、澄清策略、确认检查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入策略口语教学。研究发现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交际策略,能加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理解,增加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理论综述

自1972年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交际策略”的概念,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和发展交际策略理论,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交际策略的概念、分类以及它和语言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Ellis把交际策略定义为“心理上的计划行动,是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潜意识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在语言活动遇到障碍时,起到替代和补充的作用’侧。认知语言学者Chesterfield在研究)L童语言习得中,总结出了二语习得中使用的主要交际策略:规避、放弃信息、求助母语、延时策略、迂回表达、副语言策略、求助策略、要求澄清、检查理解。

诸多语言学者总结的交际策略分类方式各有不同,Chesterfield的分类包括了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努力过程,而且这种分类下的各策略界限相对明确,利于学术研究,也利于语言学习者理解掌握,因此被广泛采用。

在交际策略和与其相关的外语教学研究中,“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这一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者中存在不同观点。一些学者曾认为,交际策略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交际策略的教学培训。但是也有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部分实证研究提出证据,。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交际策略教学,可以改变外语学习者对某些交际策略的意识,而对于另外一些交际策略,则没有明显改变.

二、对交际策略可培训性的研究

针对“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的争议,本次研究主要证明下面的问题:在英语口语课堂引人和加强交际策略的培训,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意识是否会增加?

1.研究对象和变量

研究对象为徐州市某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学三年级的59名学生。平均年龄22岁,已全部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60-77分之间。

研究主要的自变量是学生对于Long(1983)在交互预设中列出的三种主要的交际策略(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的受训频度.

主要因变量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效果。

千扰变量主要包括(1)在处理记录时对于每个策略的界定;(2)课堂口语评估和期末口语是否可信?针对这些干扰因素,研究采用Long的交际策略观点,所要研究的三种策略在定义上比较明确;为保证课堂评估和口试的可信度,除采用标准口语教材外,在练习和评测活动中,还使用了国际上公认权威的雅思口语测试的话题。口试中,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口语测试标准独立打分,尽量保证较高的信度;另外还采用了定性分析,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诸多干扰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完全可以采用针对措施确保误差不会对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人策略口语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卷调查、课堂评估和期末口语测试,记录并分析学生课堂口语活动和测试中的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口语活动的表现。最后,对比同一班级内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不同班级受训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两个班级学生口语评价中的表现。还通过和学生座谈,收集学生对于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对比(百分比变化和问卷统计),统计分析(SPSS分析)和定性分析。

3.研究步骤

(1)受训前,对59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评,根据记录的结果,参照学生平时英语水平和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一个班28人(控制组,标记为A班),另一个班31人(实验组,标记为B班)。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比较均匀。然后在每个班级选取12个在口语能力上趋近中间水平的学生,作为SPSS分析的对象。并对B班发放调查问卷。

(2)然后对两个班进行口语教学。A班接受传统口语教学;B班在口语教学中导入交际策略,在教学、操练的基础上,讲解、例示并引导学生使用三个目标策略。两班级教学进度和话题均相同。为期17周,每周两个课时(100分钟)。并进行课堂观察评估。

(3)期末考试。所有学生再次进行口语测评,对考试内容录音。处理数据,统计受训前后不同班级使用交际策略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检查因变结果的显著性。

(4)分析调查问卷和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口语交际策略的反应。 4.结果分析和讨论

在研究以下数据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和统计分析:

(1)交互总量。亦即统计口语谈话当中的话语总数量(C-unit),C-unit是Brock(1986)为定量研究交际活动定义的,意为意义完整的话语单位。

(2)策略使用次数频率。受训前的调查问卷显示,94.9%的学生经常遇到口语交际表达障碍,但对交际策略了解甚少,只有25.4%的学生听说过三个目标交际策略,71.1%的学生认为交际策略可以帮助提高英语表达水平,86.4%的学生愿意在口语课上接受交际策略培训。

受训前两个班级在使用三个交际策略上没有明显差异,话语总量中只有5.8%使用了交际策略,而受训后,A班的话语总量中8.2%使用了交际策略,改变不大,而B班为20%,明显增加。为验证这种改变是否有显著性,对所选的24名同学的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数据进行T检验:B班受训后对于三个目标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相对A班有较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证明了教学和交际策略频率变化的因果关系:检查理解策略频率的改变在两个均值之间有显著性(

上述结果表明,在平时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个交际策略的引导和培训,能增强学生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意识。

对受训后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则显示,27位学生(87.1%)认可在口语课堂上导人交际策略,2位同学表示“无所谓”,只有2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其中30位同学认为“迁回表达”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有帮助,23位同学认为“要求澄清”有帮助,认为“检查理解”有帮助的有18位,略低于前两者。和实验组座谈也得到了积极反馈:在口语课堂引人交际策略教学,学生易于接受相关概念及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而且能够学会正确使用,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交际中的部分困难,使口语表达更流利。

三、结论和建议

实验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导人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种交际策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使用这些交际策略的意识。根据交际能力理论,交际策略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能在学生语言能力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本次研究还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概念和使用普遍不了解。经过相应的解释和例示后,大多认同这些策略的作用,可以初步认为开展交际策略教学容易为学生接受。

在对记录的口语交际样本进行定性分析时还发现,受试者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增加后,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谈话中的话轮(talkturn)增加,内容更加充实。而分析受训前后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因此,建议大学英语教学在设计、实施口语评估和考试时加强交际策略的使用和考查,引导学生在口语课程的学习中加强交际策略意识。

篇5:交际策略与英语口语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在于实现学生流畅地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方法改进,以便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借助小学生从众和好奇等心理,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

首先是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即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中注重学生互动,课下鼓励学生巩固等。例如可进行分组讨论教学,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根据教学内容,鼓励小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搜集资料,可以自己编小故事和儿歌等,完成预习。其次是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了简单的问候用语“Howareyou”等知识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模拟生活中两伙伴相遇后各种英语对话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尤其是一些英语口语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对学生有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2.加强学科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要注重对外国文化的引进和讲述,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和能力等还不成熟,对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对外国文化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从小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思维,有效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学习过程的干扰。

其次,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与语文课程的联系,英语与语文同属于语言类课程,加强彼此的联系,一方面淡化英语课程的神秘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和语文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深化小学生的思维,小学生虽然各方面的能力还不足,但想象力很丰富,语文和英语的有效衔接,促进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最后,加强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与数学课程的联系,尤其是在学习表示数字类的英语单词时,教师运用数学上的加减乘除来帮助学生对数字进行识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3.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鼓励全体学生参与

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整合,而且要在注重教学内容关联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以便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情境,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情境的创设要设置有争议的话题,教师最好采用辩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小学生在发挥自己口才的过程中,一方面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更活跃,另一方面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指出同伴的不足,促进彼此之间的正确交流方式。其次,情境的创设要涉及突发事件,即提供两难的情境,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程度。最后,情境的创设要更全面化,教师最好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要时还可使用道具,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设置多样化的游戏,拓展口语交际的范围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时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更多样化的游戏,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拓展口语交际范围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首先是鼓励学生多看书,尤其是一些课外书和少儿影视节目等,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内容,积极开展故事会和演讲会等,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会生动形象地表达内容。其次是通过漫画使小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最好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简单的漫画,先让小学生用汉语描述一遍,再进行英语方面的翻译,对于不知道的单词,可以询问教师,也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查阅资料。再次是结合小学生爱玩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玩耍中对他们进行教育,例如很多小朋友,尤其是一些小女孩都喜欢毛绒玩具,教师就可以选择把几个玩具放在一块,鼓励小学生借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一些童话故事。最后是开展多样化的比赛,例如猜谜语、对话表演、课本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交流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5.结语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新时代下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教师要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以期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他们今后的发展。当然,家长应该在支持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和呵护,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篇6:交际策略与英语口语教学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对外开放中国,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中国,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在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而非过去一味地学习单词、语法、进行题海战术来达到考试成绩高分的目的。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将英语学习的培养方向转移到口语交际上才是符合当前英语人才目的培养。

一、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时期,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英语教学氛围不浓厚。课堂上大多是在使用汉语进行教学活动,不管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回答,都没有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氛围和环境。结果,学生口语发音不标准,错误多,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说英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进行说话与交流,存在着心理障碍。很多学生不敢用英语进行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则少。另一方面,英语口语学习的呆板性。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有着自身的语言环境,跟我们母语的语言环境不同。教师在讲课时没有建立很好的语言环境,课堂上仍然是侧重对英语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记忆、背诵,忽视学生听、说、读等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这种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式,学生学到的东西是呆板的,没有生气的,不能进行灵活运用。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1.受环境因素。语言学习是和其环境密不可分的,语言环境是习得第二语言的前提,并创造了学习的快速渠道与进行语言沟通的场所。由此,学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持续的对英语加以运用,才能够切实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现阶段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除课堂之外,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机会相当少,导致学生中有英语口语交流方面爱好的寥寥无几,未形成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口语交际能力止步不前。

2.受学生自身因素。一是心理素质。部分小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例如,部分小学生认为自身英语基础不好,使用时语音、语调不规范,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说英语,恐惧被人耻笑,长此以往,英语表达的兴趣不断消减。在离开教师帮助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晰,且害怕表达出来的句子存在语法错误,对语言模式的精准性过于重视,难以开口。二是小学生英语知识储备的制约。小学阶段的年龄相对较小,和外部社会接触与沟通的次数匮乏,思维模式过于形象化,组织语言的水平差,词汇、语法知识等储备严重欠缺。三是受母语的影响。所有的语言均具备其独立的语言习惯与语法属性。如果想使用一种语言进行流畅的沟通,则需要在其语言的表达与思维模式的坚持上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小学生已习惯了运用汉语,在进行英语表达时普遍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母语里的表达与思维模式套用其中,这实际上对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形成了很大干扰。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的对策

1.整合教材,为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口语交际话题。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相关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相比较课改前的旧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新教材里仍不乏一些成人化、城市化的话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从生活出发,重视地区差异,尊重个体差异,真正的将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兴趣。在一些缺乏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教师应备课充分,多花心思,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踊跃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在一些学生中,有些连汉话普通话都还说不准,对于这些学生更应该加以指导和纠正。

3.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堂责任感。口语交际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灵动的课堂就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更倡导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心、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老师起决定作用的口语交际课堂中,往往出现重视形式化忽视真实性、重视个别学生的表现忽视全体参与的倾向性的表现。学生会为了迎合老师的意愿而表达观点,这样,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课堂责任感,意味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拥有自主选择交际话题的权力,自主选择课堂形式的权力,自主思考与发言的权力。赋予了每一位学生课堂主体的权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课堂责任感。让学生有在课堂上自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心态,有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许诺认真负责、坚决执行的态度。

4.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口语教师队伍,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大多数教师虽然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并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可能来自非英语专业或者并为经过专业化的口语训练,他们的口语发音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小学生的问题发音等现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口语教师队伍,从外引进英语专业人才教师或者将学校里的英语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教英语口语这门课程,如此一来,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小学生们也有了更加专业化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口语教学,引进的教师将会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们进行口语训练,在口语发音上能够纠正他们以前一些不正确的发音方式,让他们以更正确的方式开展他们的英语口语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5.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开展课外活动时除了开设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还可以加一项口语训练。在口语训练中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或是感兴趣的事,或者就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师生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优化师生关系,更能让学生喜欢上口语交际,喜欢和老师交流,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更多的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沟通的常用语言之一,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更为关注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塑造,并选择可行的方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

篇7:协同学习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协同学习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模式以及分析处理教学问题的思路正在发生相应地改变,与之相适应而出现的.协同学习理论对于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该文探讨了将协同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采用协同学习的方式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综合素质.

作 者:苗晶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口语教学   教学模式   协同学习  教学实践  

篇8: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

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促进口语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对口语的学习产生障碍,影响学习者学习潜力的发挥.本文探讨了消极情感因素,如焦虑,自尊心,学习动机对口语学习的障碍,以及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作 者:陈丽芳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1) 分类号:H3 关键词:情感因素   英语口语教学   焦虑   自尊心   学习动机  

篇9: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 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 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 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 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 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 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 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 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 4 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 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 力。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主旨是让 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 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 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 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s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 理解过程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初 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所有的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 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 信号一个一个地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 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 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 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 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 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 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 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 就无从谈起。

2.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 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 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 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 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 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 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比如, 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 :You gofirst,或Go 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 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 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 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 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 slowly或Ride slowly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 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 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 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3.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 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 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 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 会、晚会、作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 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 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公式化的套语、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对能编制出创造性 的言语、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生儿 育女、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勤工俭家、学习方法、健康减肥、犯罪案例等

。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 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篇10:浅议交际策略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浅议交际策略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口语是大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交际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口语课程题目的选择,分析交际障碍,从而提出有效的实施口语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最后从交际策略来讨论对口语活动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作 者:孔建华 Kong Jianhua  作者单位:成都纺织专科学校经外系,四川,成都,611731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3(8)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交际策略   交际障碍   口语教学   口语活动  

篇11:社会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近年来,社会建构主义受到普遍重视,它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对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作 者:程丽巧 修华 乔赫男  作者单位:程丽巧,修华(莱阳农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乔赫男(济南市审计局,山东,济南,250021)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3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个人意义建构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篇12:高职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王凌鸿  作者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问题   对策  

篇13:理论与情感-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初探

理论与情感-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初探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目前,在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口语交际的`格式化,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笔者根据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较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希望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作 者:史佳荣  作者单位: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组,江苏常州,21301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7)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   语激发学习动机   听说并进   创设信息沟   消除学习焦虑  

篇14: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姚宝梁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101100)

摘要:预制语块可以提高口头交际的流利性、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交际的得体性。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教授学生掌握口头交际的会话规则、掌握与必要话题有关的语块、社交互动语块、话语设置语块以及交际策略语块,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所需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

关键词:预制语块;口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12-11

作者简介:姚宝梁(1954-),内蒙古赤峰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引言

大量语料研究表明,英语中存在一种词汇程式(lexical formulae)现象,即成串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介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构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不同的学者对这些语言构块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Nattinger & DeCarrico(1992)[1](1)使用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Lewis(1993)[2](95)使用词汇组块(lexical chunks);Pawley & Syder(1983)[3](119-226)使用词汇化句干(lexicalized sentence stems);Cowie(1992)[4]使用预制复合结构(ready made complex units);Peters(1983)[5]使用言语程式(speech formulae);等等。为便于教学,笔者把它们统称为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language chunks)。对于预制语块的结构分类,采用Nattinger & DeCarrico的分类法,即:1.多元词语块(Polywords);2.习俗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4.句子组构语块(Sentence builders)。根据预制语块在不同情景中的会话结构和话语语用特点,预制语块又可分为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s)、必要的话题(Necessary topics)和话语设置(Discourse devices)三类。[1](24)

本文只探讨利用预制语块教授中学英语口语。

二、利用预制语块教授口语的理论基础

有关记忆研究的早期成果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的记忆中保留有大量的预制的语言单位,后来的研究证明了这些预制的语言单位可能就是信息语块。这些语块是由几个词项构成的,但比几个分散的单词含有更多的信息,这就是预制语块。预制语块普遍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我们对所记忆的材料的熟悉程度的增加,预制语块的数量也在相应地增加,从而使我们的大脑可以存储和回忆起更多的信息(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1]

而对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使用语言模式的研究,更是证明了预制语块是学习语言时,特别是早期阶段的学习和记忆单位。当儿童使用“What is this?”时,他们可能把这三个词当做一个未加分析的单位来记忆和使用。在他们的心理词典中,这三个词是一个词条。显然,他们没有辨认出这是一个由三个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对这样的问题,他们用This is a 来回答,他们把This is a也当做一个单位来使用。像give-me,This-is-mine,I-want-to-go等,儿童都是当做一个整体来记忆和使用的。儿童在反复和成功地使用了某些相同的模式后,就从中概括出来一些语块的构造规则,从而形成了语言能力中的语法能力,而作为语块的那部分,则作为整体存储在心理词库中(Nattinger & DeCarrico,1992)。[1](24)

而在成年人的口头交际中,一种常见的情形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交语境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预制语块。预制语块按不同的语用功能范畴类别存储在一起,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整体提取使用,从而达到了正确性和流利性的统一。因此,Nattinger & DeCarrico(1992)认为,一种语言的正常使用,就是对这些预制语块进行选择,然后将这些语块串联起来的过程。[1](24)

语料库语言学家Renouf和Sinclair(1991)[6]以及Pawley和Syder(1983)[3](119-226)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认为,那些出现频率高,不同程度词化的词串成了英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Altenberg(1991)[7]发现大约70%的日常口语都是由预制语块构成的。

Lewis(1993)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由于人们认为语法是语言的基础,而掌握语法系统是有效交际的先决条件,因此,词汇在语言教学中被误解了。他还认为,语言应被视为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他同时还主张,任何以意义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其主要组织原则之一应该是词汇。这里,他所主张的词汇包括预制语块。

综上所述,Nattinger & DeCarrico(1992),[1](1)Lewis(1993),[2](95)Altenberg(1991),[7]Pawley &Syder(1983)[3](119-226)Cowie(1992)[4]对预制语块,以及利用预制语块进行语言教学的研究,对儿童语言习得的模式及规律的研究,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都为利用预制语块法教授口语奠定了语言理论基础和语言学习理论基础。

三、预制语块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

第一,预制语块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惯例化语言构块,使用者无需知道其内部结构就可以流利地进行口头表达,在交际时可以整体快速提取使用,可以在即时交际中大大减轻大脑的语言编码压力,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交际的流利性。Nattinger & DeCarrico(1992)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了多少预制语块。[1](113)对学习者的观察证明了正是预制语块促进了交际的流利性。而且教学实践还证明,交际的流利性会极大地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信心,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

第二,预制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在交际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避免语言错误,以及因语言错误而引起的尴尬局面,并且使学生敢于并乐意用英语进行交际。正如Lewis(1993)所言,“语言不是由传统语法和词汇构成的,而常常是由多词的、预制的语块构成的。”[3](119-226)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纠错并不能保证学习者不再犯同类错误。Lewis(1993)更是断言,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明晰知识有助于语言表达。由于预制语块已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预先构建的语言单位,可在很大程度上使学习者避免语言错误,从而保证了交际的正常进行。[3](119-226)

第三,每个预制语块都有语用功能,表示同一功能的预制语块以语义场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提取使用时根据交际语境、交际对象等具体情况,选取最适合的语块,这样,预制语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用能力,提高交际的得体性。下列预制语块都是表示请求的,交际者可以根据与对方的关系、当时的语境、所求事情的大小选取适当的预制语块来表达请求。预制语块在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上,使交际者在表达请求时遵循了交际的礼貌原则,并体现了交际的得体性。

can you+vp

could you possibly+vp

I wonder if you could+vp

c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vp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vp

I’m sorry to have to bother/ask you,but would you possibly be willing to+vp

第四,某些交际策略是通过预制语块来实现的,因此,预制语块法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力,以保证交际的成功完成。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由于语言储备不足,面对交际,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不知道使用交际策略来维持交际的顺利进行。预制语块可以使学生使用他们还不能创造性地说出的惯例化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正如Krashen和Scarcella(1978)所言:“学习者出于交际压力的影响,必须记住一些公式化的套语,也就是说,为了编制出创造性的语言,他们必须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以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8]

第五,预制语块具有一定的生成性。Nattinger & DeCarrico(1992)认为,“预制语块本身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原材料。”[1](114)预制语块作为理想的语言记忆单位,揭示了词汇学习的本质规律。首先,预制语块具有能产性,即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块构成形式,能成批地生成若干同类短语。比如,a ago,我们可以在空格里填充表示时间的名词,如moment,day,week,month,year,long time等。这些短语共享一个语块构型,即a+N[+time]+Ago,这个语块构型就生成了a moment ago,a day ago,a week ago,a month ago,a year ago,a long time ago等一批表示时间这一语用功能的语块。记住了这一个语块就记住了这一语块群。其次,每个预制语块都有其特定的语用功能,这种语用功能起着范畴类别作用,作为回忆线索,在预制语块的提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Nattinger & DeCarrico(1993)所言,预制语块具有两方面的长处,一是可以更有效的提取,二是可以使说话者及听话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更大的话语结构,而不是话语中所产生的单个的词。[1](114)这一点,在笔者的实验中也已经得到了证明。

四、预制语块与口语教学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利用预制语块法教授英语口语,就是要利用其话语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知道,人们无论属于哪个语言社团,其口头交际总是表现为大致相同的结构模式和过程,遵循着差不多相同的交际规则。口头交际从打招呼开始,以告别而结束,中间的过程一般为:开启会话,表达交流的愿望,期望对方合作;提出话题,向对方传达要交流的信息和目的;信息交流,对交流的信息进行问答;结束话题,交际目的达到后结束交谈。英语口语教学首先要尽早使学生熟悉口语交际的一般模式特征及有关知识,熟悉英语口语交际的常规,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际规则。

(一)教授调节和描述会话开始、继续、结束等社交互动行为的程式规则和表达的预制语块

这一类语块就是会话保持语块。会话保持就是指打招呼、开启会话、提出话题、维持交谈、结束交谈、告别、分手等。例如:

打招呼:excuse me,hey,hi,hello,how are you,what’s up,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提出话题:what’s X,do you know/remember X,have you heard about X

(1)STEVE:Hello,Jane.How was your vacation?

JANE:It was great,thanks.What about you?

STEVE:I had a good holiday,thanks.(L 1,B 1,SE.For China)

改变话题:by the way,that reminds me of X,so let’s turn to X,OK,now...

(2)JANE:By the way,Bob sends his best wishes.

STEVE:Oh,that’s nice of him.(L 49,B2,JE.For China)

结束交谈:I must be going,(it’ been)nice talking to/meeting you.

告别:goodbye,see you later,so long

(3)HARRY:Well,it’s getting late.I must be off now.Nice to meet you.

BILL:Nice meeting you.Bye-bye.(L 1,B 1,SE. For China)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受话和发话来回轮替,受话者的反应要取决于发话者的言语行为,从而表现出互动性。在交际过程中会发生话题的改变、插话、话轮转换、澄清观点、核对事实、返回先前的话题等,这些都是口头交际的特征。一个人要想获得最基本的交际能力,就要掌握这些约定俗成的会话规则。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我们的学生比较欠缺的,是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训练环节。

(二)教授与会话目的有关的预制语块

与会话目的有关的预制语块通常被用来描述会话功能,如表示客气、询问、请求、遵守、断言、认同、反对等。如表示客气的语块:thanks,if you don’t mind;表示询问的语块:do you X,is/are/there/it/they X;表示请求的语块:may I X,modal+you VP;表示遵守的语块:of course,sure,I’d be glad/happy to ;表示断言的语块:it is X,I think/believe X,it seems that X;表示不赞同的语块:yes,but,(I think)X,I don’t agree 。我们的学生常常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在交际时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常常使交际受阻或中断,这与他们没有掌握这类表达方式有关。如:

(4)JENNY:Mei Ge,did you find out the price for the IBM PC 386?(询问)

MEI GE:Yes,I’ve got the information for all the computers now.(应答)

JENNY:In my opinion,(观点)we should buy the IBM PC 586.First of all,it’s been improved.(断言)And it’s bigger,although it is more expensive.(断言)If we buy the smaller one,the IBM PC 386,we might have to change it in a few year’s time for a bigger one.That would be a waste of money.(断言)What’s your opinion?(询问)

MEI GE:I believe we should buy the smaller one.(断言)

JENNY:Any reason?(询问)

MEI GE:Yes.I don’t think it’s necessary to buy the bigger one.(断言)It would be a waste of money to buy the IBM PC 586.(断言)The IBM PC 386 will be enough for us.

JENNY:I hope we can make a decision today.(愿望)I believe prices might go up next week.(断言)

JENNY:I still think we should buy the IBM PC 586.(断言)Can you try to get them to bring down the price?(请求)

MEI GE:Yes,I’ll ring them today.(应答)(L 33,B 1,SE.For China)

在教授使用这类预制语块时,较有效的方法为交互法,即模拟一特定语境,确定交际对方的身份是亲人、生人、朋友,还是老师、领导,采用一问一答式练习。比如,请求/依从:Could I borrow your pen?-Sure go ahead.邀请/接受: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party?-Yes,thanks a lot.邀请/拒绝:How about going to a movie with me?-I’d really like to but...帮助/接受:Can I help you with your suitcase?-Yes,thank you very much.帮助/拒绝:Can I give you a lift?-Thanks,but...建议/回应:Why not try working with a tutor?-OK,I’ll give it a try.

(三)教授与必要的话题有关的常用预制语块

必要的话题是指人们日常交往中常提及和问及的话题。如自我介绍、语言、数量、时间、天气、问路、饮食、购物、看病等。话题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围绕某一话题总有些惯例化的表达方式,口语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掌握针对某一话题的预制语块,逐步形成对某一话题的交流能力。如表示购物的语块有how much is,I want to see/buy,costs me/you/themdollars/yuan.

(5)A:How much is the pork,please?

B:Seven yuan a kilo.

A:That’s quite cheap.I’ll have one,please.(L55,B2,JE.For China)

再如,表示问路的语块有where is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how can I get to ,which is the way to ,turn right/left at .

(6)A: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leeping Beauty Castle?

B:Yes.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 the entrance.It’s about four hundred yards down the street.(L 1,B 2,SE.For China)

(四)教授话语设置语块

为了使口头交际连贯流畅,衔接自然,逻辑关系分明,就要使用表示这类功能作用的语块。这类语块属于话语设置语块,也是口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话语设置是指连接话语结构和意义的预制语块。这类语块有表示空间关系的,如over there,around here;表示列举的,如in other word,for example,give you an example;表示评价的,如as far as I know,there is no doubt that X;表示时间的,如and then,after X then/the next is Y;表示逻辑关系的,如as a result,because(of)X;表示话语流利的,如you know,and so on,by and large;等等。

(7)JANE:Who’s that boy over there?

ZHOU LAN:That’ Tang Lin.Come on.I’ll introduce you.(L 1,B1,SE.For China)

(8)LAURA:That’s good news.You know,I’ve got a new computer.(L45,B 3,JE.For China)

(9)ZHOU LAN:What abou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So far as I know,it’ free.(L53,B 2,SE.For China)

(五)利用预制语块教授交际策略技巧,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

交际策略能力指交际者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为克服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引起的交际困难的能力。具体来说,交际策略是指提高交际效果所使用的技能。任何口头交际都离不开交际策略。交际策略包括将话语有机组织成衔接紧密、连贯自如的口头交际语篇的组织策略;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所而选用得体的表达方式的策略;为达到说话流利和思考而使用的拖延策略;由于语言知识储备不足不知道如何表达时,为避免交际失败而采取的弥补策略;以及恰当处理话轮和自我修正的策略等。利用预制语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已被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达到流利和思考而使用的拖延策略:you know,at any rate,as a matter of fact,and so on,by and large,so to speak,well of course,I say,as you know,as I was saying,as far as I know,as far as I am concerned,as far as I can tell,I want to say that ,I think that X,it seems(to me)that X.

(10)SUE:Oh.Not very far.I say,let’s go out for a drive next Sunday.(L21,B1,SE.For China)

(11)ZHOU LAN:It seems that it’s more difficult for women to get to the top of a company.(L73,B1,SE.For China)

●进行自我修正:oh,sorry,I mean,what I mean is ,

(12)LIZZY:6 a.m.,er,sorry.6 p.m.on the 26th.(L 97,B 1,SE.For China)

●要求对方重述:pardon,I beg your pardon,pardon/excuse me,please say that again/more slowly.

(13)YANG MEI:Pardon?W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more slowly?

SARA:What do you wnat to do next fall?

YANG MEI:Next what?I’m sorry I didn’t quite follow you.(L 9,B 1,SE.For China)

●恰当处理话轮:(well)so OK,could I say something here,what do you think of ,any idea?

(14)A:OK.Our plan is...Legend Computer Group Corporation.Any ideas?

●不知如何表达时而求助:how to say ?what do you mean by ?what’s it called in English?how do you say/spell ?I’m sorry I can’t follow you.

(15)LILY:Hi,Lin Tao!What’s this called in English?(L 33,B3,JE.For China)

英语口语教学还应注意利用预制语块训练学生的口语语篇能力。训练学生就某一话题发表意见时要有语篇意识,即要有通盘考虑,有开头,有主体,有结论。叙事或表达观点要有序,句子间的连接要得当,组织要有逻辑性,语流要连贯。这些口头交际所需的技能都与预制语块有关。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掌握语篇组织标记语块,逐步提高口语语篇能力。

五、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预制语块教学,把预制语块作为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课堂上按照预制语块的构成形式和话语功能讲授预制语块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识别预制语块,学会使用预制语块。最好把每个单元出现的预制语块都列入生词表中,作为词汇学习的一部分。另外,预制语块的功能意义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便于记忆编码和提取使用,因此,可以利用预制语块的话语功能,强化其学习、记忆。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分口语预制语块和书面语预制语块。

第二,按照话题或语用功能训练,强调对预制语块的熟练运用,同时训练学生的连续表述能力。教师先按照话题和语用功能分开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语块,打下必要的基础,然后再创造语境,综合练习。如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上)第一单元中有关表达“喜欢、喜爱”的预制语块就有I(don’t)like...,I(don’t)enjoy...,Other favourite hobbies are...,My interests are...,此外,还可以增加I’m fond of...,I love...,My favourite... is...,等预制语块。教师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语块后,可以给学生提供分项操练的材料,训练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就对饮食、体育、文学作品、歌曲、影视节目、服饰等的个人好恶,进行表达,力求做到真实的交流。要求学生尽量用上上述所有语块,从而提高学生的连续表达能力。

第三,坚持正确性和流利性并重的原则,并强调得体性。以往的语言教学似乎走了两个极端:结构法过于注重语法规则而忽视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其结果是正确性有余而流利性不足;而交际法又过于注重语言在语境中的运用,其结果是流利性有余而正确性不足。利用预制语块教授口语,可以避上述两者之不足而扬其所长,因此,口语训练要尽量做到在正确性的基础上强调流利性,在流利表达的同时强调正确性。

第四,把口语教学与听力教学以及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听和说是构成口头交际的两个相互依存体,交际双方听和说轮流转换,才能使交际进行下去,因此,听说训练不应截然分开,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材中的任何说的材料都可以先听后说,任何听的材料都可以先听再说。阅读材料为口语训练提供了练习的素材,可以围绕阅读材料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20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尽可挖掘利用。

参考文献:

[1]James R Nattinger,Jeanette S 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England:LTP.1993.

[3]Pawley A,Syder F.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J Richards,R Schmidt.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London:Longman,1983.

[4]Cowie A P.Multi-word Lexical Units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 Arnaud P,Bejoint H.Vocabular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C].London:Macmillan,1992.

[5]Peters A.The Uni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6]Renouf A,J Sinclair.Collocational Frameworks in English.Aijmer K,Altenberg B.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Longman,London,1991.

[7]Altenberg B.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combinations[A].Cowie A P.Phraseology:Theory,Analysis and Applicati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1-122.

[8]Krashen S D, R Scarcella.On Routines and Patter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Language Learning,1978.283-300.

篇15: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

研究生英语教学,实际上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后续阶段,其目前的现状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对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给予重视,文章就这一问题探讨了其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如何帮助研究生提高口语能力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作 者:刘国辉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吉林,延吉,133002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2008 “”(9)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口语教学   教学活动  

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说课稿

英语口语教学论文总结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日常英语口语教学:八个日常用语

论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演讲教学设计

演讲与口才演讲策划书

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演讲与英语口语教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