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英语试讲开场白(共含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向往的晨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中英语试讲自我介绍
Hello, everyone! My name, gradu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Anyang.
Yeah, learning first put side of the character is fairly easy-going! Life, generally not do the fight thing, and others should also come together.
And then talk about learning. I have many hobbies: Mathematical Olympiad, swimming, calligraphy, and more or less won a number of large and small prizes. In class work, but also due diligence. Only some minor shortcomings, is a little afraid of the teacher, may be too awe, extremes meet. Junior high school, and several new teachers to make a friend.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 will be more stringent demands on themselves, because I know many busy,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xam ranking system and how much to give me a little pressure, but I will turn the pressure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I believe that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learning career, we can get along, make progress together, nor because of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gap. As the saying goes: despise others is a great sin. Therefore, everyone should be generous h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riendship. Although faced with a picture of a strange face, but there will always be gradually met, and I hope you can bind to a lot of friends that can go hand in hand back. In addition to the family, Mo friendship is the most valuable. Therefore, we must reach out and do not stick to the bits and pieces of the primary school, because we can no longer children.
Junior high school for three years, now is a new beginning, both successfully and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tumbling block is a failure. However, whether it spring and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I firmly believe will read good! Thank you!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I have a belief deep down within my heart that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with all my loving families. Whether time find us far apart or it keeps us close together, they are always standing by my side.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with all the close and caring friends of mine. Whenever I am sad and down, I know they would hold my hands and warm my heart.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with the belief in brighter days. Life doesn’t always play by rules, and we must face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days that things could be better. But I have a belief which see me through the dark times.
I have a belief that joys once lost can always be found.
I have a belief that there is rainbows after every storm.
I have a belief that in the long run, my efforts will give back as much as I give, without a doubt.
This belief gives me hope that is as certain as sun when the world seems to be wearing a frown.
It is a steady and joyful light in my life.
It is a blessing I continue to count on through the years.
It is a light that will shine in me until the end of time.
It is a treasure a million times more valuable than the ones some people spend a lifetime trying to find.
Now, m dear friends, carry the sun inside you, and reach out for the dreams that guide you where you want to go.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make your path of succe.You have the courage and strength to see things through. You have the smile that will guide you to the beautiful tomorrows.
So, with so much to be thank for, I believe that my future will be bright, and I believe that our future will be brigh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My name is XXX. I’m from XXX. I am 12 years old. I’m a boy, and I am a student. My favorite color is green. My favorite fruit are apples and watermelons. My favorite foods are pizzas, hotdogs and hamburgers.
My old friend is XXX. This is my new friend, XXX. look, This is Mr. Ji, my English teacher, and he is my cousin.
Look, I have a family photo. This is my grandfather. he’s not very old. He is 64. he likes watching TV. This is my grandmother. She’s 60. She loves me very much. Who’s this woman? She’s my mother. She is 36. She’s very beautiful. Who’s that man? He’s my dad. He’s 36, too. He always go to school with me. Who’s this boy? ha, ha, it’s me. He’s smart.
My speech is over. Thank you everyone, goodbye!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Students can master some work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 sprained ankle, choking, bleeding, broken bones, snake bites, nose bleed.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for general idea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②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talking about first aid.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Mo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istening, and raise their enthusiasm to learn more about first aid.
②Stimulate student′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comprehensively applying knowledge and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Develop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 listening for general idea and for specific idea.
(2)教学难点:Teach students how to listen to some long sentences.
4.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Step 2 leading in —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Step 3 presentation — Listen to the passage three times, First listen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and then listen to find the answers on the book and the last time listen to check the answers.
Step 4 practice — Mak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about the first aid instructions.
Step 5 summary — Ask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t.
Step 6 homework — Write a short article to introduce a first aid instruction.
5.板书:First aid
A nosebleed
Sprained ankle
Clothes on fire
Choking
试讲开场白技巧
感情接近法
通常,考官与讲者在开始时感情上会有一段距离,一不小心就会给人一种“说教感”,下面坐的可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哦。这就需要讲课者一开头就“抓”住考官,
使其感到你与他的感情是相通的,乐与听你“演讲”。
例:同学们,鲁迅是老师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是位“牛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写的“故乡”,看看他到底“牛”在哪?
悬念吸引法
悬念,这里是指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所产生的急于寻求结局和答案的心理。在开场白中巧设悬念,可以牢牢地吸引考官的注意,使其不能不认真下去。
例: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呢?为什么亲人的长相又有相似的地方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揭晓,遗传的秘密。
故事入题法
故事中生动感人的形象,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激发情感的效果。例:同学们,从前有个人他叫牛顿....(你懂的)
名言诗歌警策法
名言、诗歌,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利用名言、诗歌开头,能启迪心灵,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你告诉了考官,你是很有文采的。
新闻提醒法
用新近发生的一些比较新奇的事件开头,往往能使考官感觉感到好奇新鲜,收到以奇制胜的效果。
注意事项
1、要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
2、要紧扣主题。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3、要不落俗套。少说套话、废话或过分谦虚的话。
4、要讲究文采。力求一开口就能拨动考官的心弦。
精彩的演讲开场白
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有三种作用。第一,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听众的好奇心;第二,概述你演讲的主要内容;第三,向听众阐明听你演讲的必要性。
1、引人入胜的开头
开场白的主要目的就是赢得听众的注意。由于听众对演讲的第一印象会很快形成,如果开场白不能吸引他们,那么其他部分就只会白白浪费掉了。举例:想像一下现在是2050年。你已经65岁了。你刚刚收到一封来信,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不,不是你赢什么彩票。当意识到在过去的40年中自己的少量投资的'策略现在终于有了可观的收益时,你不禁喜上眉头。
2.概述要点
在开始演讲后的几秒钟内,听众应该对你要谈到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不要因为讲了几个笑话或例证导致离题万里,而把根本目标抛到了脑后。
举例:今天我来回答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有助于你理财。第一,你如何挣钱?第二,你如何投资?第三,小钱如何生大钱?
3.向你的听众阐明听你演讲的理由
即便你已经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也阐明了演讲的话题,你也必须告诉听众为什么要接着听下去。
举例:
弄清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的确可以带来意外的收益。你只需要很少的投资,严谨的态度,挣得10万美元不在话下。
一、教材准备
以招考简章为准,清楚用的是哪一版本,滨州市直用现行初中教材,博兴用现行初二教材。但有的地方不让自己带教材,给你发材料,只准许带设计的课题提纲进入面试室。
二、面试技巧
进入面试室,鞠躬,报一些基本信息:
Good morning/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number... My topic is...
然后上讲台,开始讲课
讲课完成,说My class is over. Thank you! 鞠躬,离开
三、课程设计
遵循“导入――听力――练习――总结――作业”的思路(以SectionA为例)
1.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class. Sit down,please.
2.导入
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唱歌、画简笔画等,这些都是加分的项
一首“The more we get together”把八上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导了出来
我导八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时用到了简笔画,我看过这节课的视频,但它是用课件展示的,我只是把图片换成了我画的比较熟的简笔画而已
另外,还有一种导入方式我还不是太会用,可能讲不好,大家探讨一下(以八下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 为例, 这一单元主要谈爱好)
导入时,切合自身基本信息导入很实用:
1987(出生)
172(身高)65(体重)
reading swimming (爱好)
在黑板上写下以上一些基本信息,分三行写,让同学们猜,导入到爱好上
最好不要以自己学英语多少年为例,评委不会感兴趣的
在导入环节,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说(还是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如果没猜对,可以说Sorry./Not exactly./Quite near.不要说No.
导入后,板书课题,像八上Unit 2 What's the matter?,说Today, we'll take up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一口气说完,快速写完(不要说一个单词写一个)之后,是可以领同学们读一遍的。
3.说完了自己的情况,就要问同学们的情况了,反正没有学生,自己说啥就是啥(以七下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为例)
下去,模拟叫起一个学生(假如是个男生),说:
You, please.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Oh, Hangzhou. And did you go to the West Lake? 引导学生回答Yes./No. ,还要有适时的交流(e.g. I think the West Lake is beautiful. Do you think so? )
评价语不要少.Excellent./Wonderful./What a clever boy./Well done./You've done a good job.尽量不要用fantastic,评价语很重要,整堂课都要用到
这时候呢,我们做一个人称转换练习(重要),并板书重点句型,可以放在黑板的中间位置
说Class ,where did he go on vacation? Did he go to the West Lake ?引导同学们说出答案,一边问一边板书如下:
A: Where did he go on vacation?
B: He went to Hangzhou.
A: Did he go to the West Lake?
B: Yes, he did.
板书呢,要写全,不要使用省略号(Did...go to...?),不好看
初中英语面试试讲应该如何准备
面试是一个立体展现自己的机会,相对于笔试的平面展现,面试更加的考察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那么英语试讲面试具体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搞懂教材结构,制定复习策略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所要讲的东西,即教材。
下面主要针对初中英语为大家分析一下,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初中人教版教材分为5册,7年级和8年级分别是上下两册,9年级全一册,7年级每册9个单元,8年级每册10个单元,9年级公14个单元,在这些单元中,每单元分为section A 和sectionB 两个部分,大家对教材有这样的分析和了解,就不会觉得5本书放在那,不知道从何入手。
初中部分,我们以听说课为主要课型进行突破,辅助以阅读课的课型。大家翻看手中的教材section A 部分1a -1c,2a-2d部分,一般都是以一些听力和对话来展现的,那么这种类型的部分,我们把它设计成听说课,同样sectionB部分1a-1f,2a-2c部分也是可以设计成听说课的,那么一些以稍长篇幅短文的形式出现的,我们设计成阅读课。
四部曲模式与PWP模式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了初中部分我们设计成听说课和阅读课,以及哪些部分可以设计成这两种课型,那么这两种课型是如何设计的呢?
我们可以按照传统的四部曲模式进行设计,即
- lead in
- presentation
- consolidation
- summary
- homework.
也可以采用PWP的模式,什么是PWP模式呢?
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
- lead in
- pre-listening
- while-listening
- post-listening
- summary
- homework.
PWP模式下的导入设计
以PWP模式为例,当然,导入部分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吸引人,二是与本课题相关联,
这两点是导入部分必须要保证的,也可以说是需要达到的目标。
lead-in 想要达到恰当而生动的.导入,需要大家平时的积累,更需要仔细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解了什么,才能发动头脑风暴,去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pre-listening 那么在听前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背景信息,扫清听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一部分可以采用讲解教材知识,或是预测,自由讨论,头脑风暴,看图预测等一些形式。
while-listening 那么听中就是通过听的方式输入本课功能句,学习句型,达成知识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泛听和精听,那么在这两个步骤中,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在泛听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后为听力材料选择合适的标题、为听力材料写概要(就是书面的形式对听力材料进行概括)或者做一些话题匹配即出示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多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匹配训练。
在精听部分我们可以将信息图表化,做判断对错、回答问题,或者做一些听写练习等等。听后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总结要点。还可以做一些开放性的活动,即短剧表演或角色扮演等等来进行巩固和提高,这样呢,课程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设计完成了。
但是要想在考场上发挥的更好,甚至在以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大家勤于积累,多多思考,多做准备,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挥洒自如,并且在工作时游刃有余。
以上是教师资格面试初中英语试讲应试梳理,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考试!
初中英语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库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出游的动词短语,通过讨论周末要做的事情,学习用be going to结构表达自己打算或计划要做的事。内容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由于是本模块的第一单元,只需做好正确的输入准备,不要求学生对句型所有人称的使用进行熟练掌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词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相关的动词短语,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plan check my email have a piano lesson have a picnic get up early go to a partyrevise for one’s test stay in bed do one’s homework buy some clothes play table tennis listen to music2. 句型:be going to+动词原形,表达一般将来时。多数学生能够听懂、理解、说出下列关于“将来做某事”的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 am going to ….3.对话:谈论周末计划要做的事情。85%左右的学生能听懂并且理解教材Activity 中的对话内容;程度较弱的学生要求能理解对话。
(二)技能目标1. 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并且表演出Activity 3 中的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出对话。2. 全体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两人或多人小组编出一段关于“计划”的对话,并在全班做展示交流。
(三)情感目标1. 通过互相问答练习,锻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做事,养成统筹安排的好习惯。2. 通过询问他人周末计划情况,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be going to结构描述将来要做的事。知识目标中词汇与句型的讲授与学习。词汇与句型在听、说、读三方面的多重输出。2.难点: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要求完成口 头叙述他人计划的任务。突破途径:通过情境设置,多角度训练学生演练句型和对话,为任务做好铺垫。
四、设计思路利 用活泼的多媒体画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并穿插进行口语及听力练习,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对话教学采取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理解的形式,注意了整体教 学,整体理解;然后采取互相对话的形式练习、巩固。词汇和短语在语境中自然接触,很容易让学生领会。教师尽量通过不同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正确理解短语和主 要句型的正确含义及用法,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后再做口头输出。
五、教学步骤
Step 1 Lead-in 1. Tell the student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Module3, Unit 1.We’re going to learn English. We’re going to have fun.2. Show the pictures: Ask the questions and read the phrases.Step 2 Listening (Activities 1, 2,5) 1. Listen and match the words.2. Write the phrases under the pictures. 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say the phrases quickly and clearly.3. Activity 5: Listen and repeat.4. Ask: 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Answer: He/She is going to check her email/have a piano lesson/revise for his test. etc. Step 3 Listening (Activities 3, 4)1. Tell the students: We’re going to listen to a dialogue between Daming and Betty. 2. Then ask: What’s Daming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What about Betty? 3.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4. Activity 4.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then check them. 5.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gain and read, then practice and act it out.Step 4 Speaking (Activity 7)Complete the diary about what Daming and Betty are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and retell it.. On Saturday morning,Daming is going to check his email and do his homework. In the afternoon,he’s going to have a piano lesson. In the evening, he’s going to go to a party at a friend’s home and listen to some music. On Sunday morning, he’s going to get up early and play table tennis with some friends. In the afternoon, he’s going to meet Lingling and Tony in the park and have a picnic.Betty is going to buy some clothes on Saturday afternoon. On Saturday evening, she’s going to go to a party with Daming. She’s going to stay in bed on Sunday morning and revise for her test. On Sunday afternoon, she’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with Daming, Lingling and Tony. Step 5 PractiseAsk and answ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Use:this afternoon/evening, tonighttomorrow (morning/afternoon/evening)the day after tomorrow next Sunday/week/month/yearStep 6 SummaryToday we have learned how to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You should know how to use be going to +do. For exampl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I’m going to check my email.He/She is going to have a picnic.We/They are going to get up early.Step 7 Homework1.Exx.2, 3 & 5 on Workbook P96-97.2.Prepare Unit 2.
初中英语教师试讲掌握后,自己的自信心也高了,那么以后上课也自然而然不用担心了,希望大家做出一个好的试讲方案。
受邀请在会议上致词
- I am delighted/pleased/gla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of making this presentation...
-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inviting/asking me/giving me the chance to...
-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an
- It's my pleasant duty today to...
- I've been asked to...
欢迎听众(正式)
- Welcome to our company
- I am pleased to be able to welcome you to our company...
-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coming.
- May I take this opportunity of thanking you for coming
告知演讲的话题
- the subject of my presentation is...
- I shall be speaking today about...
- My presentation concerns...
- Today's topic is...
- Today we are here to give a presentation on...
欢迎听众(非正式 )
- I'm glad you could all get here...
- I'm glad to see so many people here.
- It's GREat to be back here.
- Hello again everybody. Thank you for being on time/making the effort to come today.
- Welcome to X Part II.
一、感情接近法。通常,考官与讲者在开始时感情上会有一段距离,一不小心就会给人一种“说教感”,下面坐的可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讲课者一开头就“抓”住考官,使其感到你与他的感情是相通的,乐与听你“演讲”。
二、悬念吸引法。悬念,这里是指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所产生的急于寻求结局和答案的心理。在开场白中巧设悬念,可以牢牢地吸引考官的注意,使其不能不认真下去。
三、故事入题法。故事中生动感人的形象,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激发情感的效果。
四、名言诗歌警策法。名言、诗歌,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利用名言、诗歌开头,能启迪心灵,引人入胜。最重要的是你告诉了考官,你是很有文采的。
五、新闻提醒法。用最近发生的一些比较新奇的事件开头,往往能使考官感觉好奇新鲜,收到以奇制胜的效果。
设计开场白应注意:第一要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第二,要紧扣主题。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第三,要不落俗套。少说套话、废话或过分谦虚的话。第四,要讲究文采。力求一开口就能拨动考官的心弦。
技巧有了,关键的问题就是能够活学活用,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试讲内容,按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让自己从众多的试讲者中脱颖而出。
试讲教案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3)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2)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教材“资料分析”的表格中。(表格1) 问题: ― 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吃了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三餐食物呢? ―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呢? ― 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作用 来源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学习活动: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食物成分表”,并填写在教科书上。 表格1 分组讨论: ―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联系? 师生小结: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设计意图:设疑、提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课本中的资料,查阅附表以及阅读第22页课文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研讨,说出每人早餐或中餐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种营养物质,以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细胞的成分有什么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对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促进学生从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迪,并促进学生相互之间情感的和谐发展。 问题: ― 主要了解营养物质中富含能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食物中还有哪些不含有能量,但对身体也有重要作用的物质呢? ― 为什么水分对我们这么重要呢? 学生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生小结: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以看病方式,学习无机盐与维生素 问题: ― 要保证健康生活,只是多喝补充水分可不够。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奇怪的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 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请同学作出诊断。 学生活动:课前挑选的一名学生扮演一位缺钙的病人。 学生小结:缺钙影响骨骼发育。 问题: ― 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 如果病人缺钙比较严重,还应当补充一种维生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小结:牛奶、排骨、虾皮。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问题:有“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学生活动:(略)气氛非常活跃。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争论热烈,查食物成分表现积极。 学习任务:对照学生作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 维生素种类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胡萝卜、菠菜、韭菜、番茄、辣椒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瘦肉、菠菜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辣椒、菠菜、大白菜、马铃薯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禽蛋等 师生小结: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问题: ― 除同学们说到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大家觉得应多补充哪类食物呢? ― 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阅读教科书P28~P29“第七类营养素”。 学生小结: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芹菜,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同学表演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自学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学简直就是小辩论家,让老师刮目相看。问题: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谈自己收获及感想。 教师总结: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维持其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板书与总结】 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维持体温恒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七营养素:再别康桥试讲
再别康桥中国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看看老师们试讲会怎么说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志摩{板},昨天,我们一同领略了毛泽东诗词的宏阔意象及其所传达的高远意境之美。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诗人徐志摩,走近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走近他多情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师:其实,对于徐志摩和他的这首《再别康桥》,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并不陌生,有的同学早已读过、摘抄过|、背诵过。昨天也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徐志摩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考入北京大学, 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坐下,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对徐志摩有怎样的印象?
生:浪漫、天真无邪,崇尚自由~~~
师:关于徐志摩有说不尽的话题,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纯粹绝美的诗,值得我们长久地去品读。除了咱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在这节课里再让我们品一品,看她还能给我们带来那些美的享受。
师:大家看看题目(指)《再别康桥》,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现在译作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这里留学。
师:恩,题目中《再别康桥》“再”字(指),说明了这是作者第二次离开剑桥。19诗人徐志摩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诗人离开剑桥回国,临行时,诗人留给了康桥一首诗《康桥,再会吧》以倾诉自己的惜别之情。1928年, 诗人又故地重游,心潮澎湃,在归国途中诗人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写成了《再别康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一下这首诗,在阅读时再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诵全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师:注意下,第三节“青荇”的“荇”应该读 xìng 而不是 xíng,在课文注释也有标明
师:我们都知道,新月派诗人都比较推崇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的“三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三美”?
生: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板}
师:回答得不错,那今天我们便从这“三美”开始品读这首诗,从直观上来说,我们在读的时候比起其他诗感觉更加的流畅,舒服,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采用押韵。“来、彩;娘,漾;摆草……”都押韵
师:对,每节的双行都基本上在押韵, 那全文是不是押同一个韵呢
生:不是,每一切都在换韵,而且,其他也在押韵,“柳、手、影、荇……”
师:很好,(我刚才还听同学在说)这样,便造成了一种音乐的波动性和跳跃性,我刚才还听有同学在说第一切和最后一节有些特别,怎样特别呢?%%%同学
生:两节句式都差不多,而且形成了前后呼应。
师:对,很好,这样便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回环之美。在文中,我们还看到有些地方前后承接,如“梦、寻梦:放歌、沉默”这样便产生了音乐的旋律和灵动,[这便是“三美”中的……]这便很好地体现了诗歌“三美”中的……
生:音乐美。{板}
师:我们再看这首诗,临别之际,诗人向哪些对象──做了道别?
生: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 {板}
师:抒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离别的对象一般都是人,而《再别康桥》却由人间向“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自然物转移,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师: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称作意象。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就属于意象。那么,上述物象中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先看第二节,第二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同学
生: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坐下
师:恩,“金柳”为什么像“新娘”? **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柳被夕阳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色彩光泽鲜艳好看。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看?
生:……
师: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同学
生: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师:恩 请坐 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而这里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在我的心头荡漾”,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师:回答得非常好。坐下 第三节写“青荇”。这一物象中又寄托了诗人对康桥什么样的情感呢?前后桌,交换一下意见。 2min 好了吗,谁来谈下看法 %%同学
生1:在诗人的眼里,“泥”是“软泥”,“波”是“柔波”,草是“油油的”。这些描写都寄托着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板)。
生2:“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生3:“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就是再也不愿离开康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喜爱和永久的依恋(板)。
师:大家都回答得非常正确。从上述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这些画面涂上了“金”“艳”等亮丽的色彩,描写了七色的“彩虹”。这就体现了三美中的?
生:绘画美 (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家也是画家,而且是艺术手段更加高超的画家,他们不用画笔,可以把很多美好的事物画得栩栩如生,在座的你们也可以是画家,用你们想象的笔,把文章画得更美,把生活画得更美。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45节(读)师:彩虹似的梦。寻梦?有哪位同学知道作者的梦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其实就是诗人的愿望和思想。寻梦就是寻找自由,寻找爱情。)1920---1922这2年在英国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发生了大转折。对他后来人生有着很深的印象。在社会思想方面作者认为应该有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教育上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大自然,因此,他常骑车到青草更青处,仰看星星,听听夏虫叫,听听水流。
师:那么关于人生的梦是什么呢?同学们,就用三个词来表达
生:“爱,美,自由” (板)
师:非常好,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就是“爱,美,自由”。{指}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写诗人留恋忘返,放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着陶渊明的动人幻想。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着徐志摩的美好理想。可以说,这是诗人现实中的桃花源。
师:先前说整首诗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和依依不舍之情,我们再来看第6节,¥¥同学(读)仔细体会,看这其中的感情有没有细微的变化?
师:首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眷恋,把金柳比作新娘,可见康桥魅力无穷,其次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油油的水草在对他招手致意,并甘心与康桥融为一体,康桥培育了诗人的“梦”,可见它是诗人的精神家园,于是,在寻梦的星辉斑谰里放歌,感情步步升腾,此时,应该是兴奋和喜悦的',文中有一个字使感情发生了变化。“但”,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觉默是今晚的康桥。此时,作者的苍凉与无奈也透露无疑。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师:前面说过这两节句式相似,文字也差不多,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同学
生:首尾呼应,形成一唱三谈,反复回旋的意思效果。
师:诵读第一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一个词?为什么?大家仔细找找看 **同学
生:要特别注意“轻轻”这个词。因为它反复了三次,反复的目的在于强调诗人动作之轻微。
师:请坐 对“轻轻”这个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掂着脚尖,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师:诗人为什么“轻轻的”走?这反映了他对康桥的什么情感?
生:~~
师:人们通常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轻拿轻放。由此可见,诗人是怕打破康桥的宁静和美好才“轻轻的”走的,反映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师:最后一节用“悄悄”替换了第一节的“轻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更能表达作者的不舍之情。
师:恩,“悄悄”渲染了一种无边的寂静,从而强化了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情感,多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升华了情感。
师:好了 现在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内容(指) 以后我们鉴赏诗歌把握好意象 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作为公开课比较多,出新出奇比较不易。我设计本课重点放在诗歌意象的把握以及为何要用该意象而不用同类的意象等方面,旨在探索中华文化传统的远远历史以及为此而创造出的认人能认同的意象。
总的来说,这次公开课还是较为顺利,也少许取得一点成效.。教师们的正面评价是: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教师基本功扎实,板书漂亮,诗歌朗读指导抓得好,自己能做到声情并茂;教材处理合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思路清晰,讲课有激情,语言幽默风趣;能深入文本,分析到位;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件制作精美。
可能大部分听课老师碍于情面,桌面肯定较多,只在教学课件字的 颜色,课文朗读时背景的搭配提出一点建议。
但我自己清醒地认识到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 导入尽管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回忆旧知,启迪新知,带动学习兴趣,但不是很简洁,时间上控制不到位,有拖沓嫌疑。
2. 分析课文时,过于注重意象分析的到位,面面俱到,没有取舍,有平均化力气的现有,重点不够突出。
3. 设置问题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问题没有层次感;也缺乏循循善诱的启发艺术。
4. 教的多,练得少,教练结合的 时间搭配不是很科学。
5. 时间把握不够准,有拖堂现象。这可能与事先没有试讲有很大关系
20xx级化学师范专业教学技能大赛选拔赛已经圆满结束,作为其中一名参与者和关注者,有不少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精彩之处
1.题材丰富。所选内容涉及初中、高中、除了课本等理论知识外,还引入了很多生活中的趣味化学。多姿多彩的课堂内容让整个比赛显得无比精彩。
2.讲课灵活性强。很多同学能够较好地把握与同学的互动,眼神、语态、措辞都很恰当,很有师者风范。
4.时间把握合理。因为这是一场淘汰赛,时间要求须在十分钟之内,所以给讲课的完整性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很多同学能够统筹把握,做到有条不紊,善始善终。
5.亮相精彩,新颖度高。有个同学以优美的广告词“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喝四五老酒,交天下朋友”引入对酒的学习。王智巧则先声夺人“给我八分钟,我将还你满堂精彩”,彰显出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仍有问题
尽管如此,在大家身上还是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根据常老师、几个评委和我自己的一些认识,做一下浅谈,供大家做参考。
1.板书差。除了字体原因外,很多同学无法区别主板书与副板书的区别,以至于一节课下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利于大家把握重点。
2.身份把握上。站在讲台上,就应该有师者风范,谈吐举止不可太过拘谨但也不允许太随便。鼓励提问互动,但最好别让同学提前把答案背下来,以此来配合你,因为真正的课堂是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3.讲课背台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缘故,很多同学总喜欢把脸朝向黑板,这样很不利于你与大家的交流,如果可以的话,大家最好学习一下侧身板书的技巧,高数老师杨学志老师就是很好的.例子。
4.讲课要用普通话,而且尽量让声音洪亮点,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听课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减轻自己的紧张感,还可以把语速放得慢一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5.注意把握讲课对象。讲课之前自己先确认讲课对象是哪个人群,切不可将初中、高中、大学的知识杂糅。
6.尽量做到有始有终。把握课堂的完整性,也是讲课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与其被动被评委卡,不如统筹安排,有的放矢,这样也就不会被杀个措手不及。实在讲不完,也最好附带一句“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7.礼貌问题。因为初赛,有一些同学没能很好的重视这个问题,但正规的比赛中却不得不引起注意。
总而言之,勇气可嘉,亮点纷呈;精彩连绵,趣味横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祝我们化学学院的活动越办越精彩。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
其实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殊的性质,有它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尝试教学法也和其他教学法一样。认为尝试法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教学方法,以为它是婉莹灵膏,包医百病,到处乱贴,你是没有回事的;或者把尝试法凝固化,模式化,把课堂教学结构固定为几个基本步骤,甚至每个步骤的教学时间也作了规定,这对部分业务能力较差的教师来说,教学时也许可以有所遵循。但毕竟太机械了。诚如我们否定了凯洛夫提出的五个环节那样板式模式,今天又来了个新的模式,岂不是破了老框框,又来了新框框,把大家的手脚束缚起来吗?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的,而教师的教学思路的确定又必须以课文的行文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为依据。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教师、课文、学生三者思路的综合体,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边关系。
由于课文的行文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不相同,教师的教学思路势必因文、因人而异,课堂教学的结构也就不能千篇 一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资料链接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三.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四、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词
并完成练习三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
一、检查练习
二、研习课文
(一)总体把握
1、归家之因
2、归家之乐
3、综述情态
(二)具体研习
1、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3、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⑴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⑵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目的
一,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二,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三,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读--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H词,理会文义。
二读--概括地读,分清层次,理清各层次的大意。
三读--细细品读,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
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说明:诗歌、辞赋一定要强调读,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读中融会贯通,文言诗歌、辞赋,尤要强调如此。)
一、精要了解作者和其性情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园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注意几点:
1,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
2,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生。
3,本篇写在作者辞官隐之前,不是像课本注释中所说的写在辞官归隐之初。也就是说,本文是辞官归隐前的想象之作,不是写实之作。这是许多选本和鉴赏文章都弄错了的。我们的课本也以讹传讹,弄错了。
二、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指出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三、理清层次。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
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该段可以分三层,跟韵有关系。
开头到“熹微”(押韵i/ui)为第一层。再到“盈樽”(押韵en/un)为第二层。再到本段结束“盘桓”(押韵an)为第三层。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接着表示要与世想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说是乐以忘忧了。接下来的描写是一段颇带诗意的描绘。春回大地,农人告诉他将要从事春耕了。并且在农事闲暇,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注意它的句意承接,“或命巾车”后承“亦崎岖而经丘”,“或棹孤舟”后续“既窈窕以寻壑”。前者是陆路,后者是水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虽有点沉郁,但细品全段,基调还是静谧而愉说的。
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
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
对这样的思想如何理解呢我们不能笼统、简单、肤浅地把作者的这两句话打上消极二字就算。确实消极了些,我们不宜倡导这种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深入一层地理解。这是作者历经曲折的人生后的真实而复杂的感慨,作者曾经品尝过官场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庸俗,映照一下归隐后平民生活的质朴、真率、自然、自由,确实愤激于官场的龌龊,眷恋自由自在的人生。而且,在作者看来,在官场那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生活,是一种生命的扭曲与糟蹋,只有在这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可是我耽误太久了、久违了,所以这是一种真率的抒发,是一种复杂的感慨,是一种包含正反感受的深刻的体验。作者并没有自命清高,自命高蹈,而是真抒胸臆。这种率真、愤激的抒发至少比有些士大夫的矫揉造作的高义谈玄更有意义些。
四、注意写作特点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借助于对景物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影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情画意充溢字里行间。
2、语言朴素,音节和谐,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和谐纯净之美。
3、层次清晰,大体是“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个小层次。
思考
一,找出全文含有一定喻义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喻义何在。
答案:“松菊犹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影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二,如何理解结尾两句话的思想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见“自读点拨”)
三,提倡学生进行浅近的研究性学习。这里给学生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题目。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的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潜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就如是说),是追叙和实录之作,到家前是追叙,到家后是实录;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也就是说,本文是在荫生退意后但未退之前的想象之作,写完本文不久作者才辞官归隐的。请你推敲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答案:后者更有道理。王若虚曾指摘本文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直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景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筹’、‘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喻矣。”钱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yang”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我以为这样来体会《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陶潜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美逼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 初中英语作文试讲
★ 试讲教案
★ 试讲比赛策划书
★ 试讲教案模板
★ 赤壁赋试讲教案
★ 试讲教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