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县农办上年总结和下年思路(共含2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星星波点条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办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口,突出生态建设、增量发展、农民普惠等三大工作理念,以“和谐生态村”建设、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推进“三农”服务创新等为三大抓手,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富民的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示范区。年初我们根据县党代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制定工作思路,下发县农办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方案,上半年工作进展顺利。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1、强势推进和谐生态村创建。
年计划完成65个“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5个整乡镇整治、3个市级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镇创建,启动5个中心村建设。经过8年建设,全县597个行政村中有288个已完成“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占48.24%,剩下的村庄都是班子战斗力相对较弱或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差,整治难度较大。目前已完成所有“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创建村的村、乡镇、县、市到省的逐级申报、立项、任务下达和实地调研指导;组织交通局、林特局、卫生局、环保局和财政局对乡镇业务骨干、工程承包人员和部分村干部共72人进行业务培训,现场参观两个村的半成品工程;向村干部和部分乡镇干部发放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服务指导联系卡”200余张。已经有3个村基本完成整治,12个村整治任务完成一半,其它50个村已经启动整治。
2、深入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
目前我县按照“三有机制”的要求,稳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的实施。我们制定了年度乡镇(街道)“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春节前后进行了一次督查通报和排名通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对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工作回访。全县597个村共有保洁员1199人,其中社区106人,农村1090人,已组织了5期共458人保洁员轮训。继续通过财政拨款、村民收取、乡贤捐资等方式筹措活动资金,其中一季度财政预拨专项资金100万元。
3、开展“美丽乡村”项目建设。
创建“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是今年省市适应新农村和生态省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县领导十分重视,目前农办正会同县发改局、财政局争取世行贷款,用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思路已经大环境学院讨论推出,现在进入调查、研究、确认阶段。
(二)以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为抓手,着力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1、继续实施产业扶贫。
我办认真总结我县十年扶贫成效,制作了县十年扶贫纪实宣传片。6月份,经农林大学、县委办、县府办、县农办、财政局、发改局、水利局、农业局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上半年,按照村级种养业、村级公共设施、基地配套设施、帮扶组织四类,下拨了年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370万元,其中省财政253万元,县财证配套资金117万元,同时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的意见》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公告公示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成年低收入农户发展产业项目预申报工作,同时对申报年产业发展项目名称、地点、完成时间、投资规模、实施效果和带动低收入农户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年度扶持对象,指导和督促项目实施。
2、加大实施金融扶贫力度。
我办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协助督促已开展的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正常运行,4月份,会同审计局、财政局对6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进行资金审计。目前互助资金总额200.1万元,农户入股资金40.1万元,发放借款总额149万元。5月份,帮助年新增的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筹建资金互助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实施扶贫小额贴息信贷,下发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申报通知要求,明确扶贫贴息对象、贴息依据、标准和贴息最高额。
3、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作。
下发年年度下山搬迁计划和年度考核要求,把移民搬迁项目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纳入县二个社会考核。积极推进移民小区建设进程,完成朝阳二期征地47亩,安置区平面图总体设计方案,目前安置区设计方案报批、施工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正在有序进行;4月份,针对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问题,出了《县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产登记暂行规定》(政办发[]40号),切实解决制约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的瓶颈。上半年共完成下山移民261户,792人。
4、继续扶持农家乐发展
上半年农家乐完成投资210万元,接待餐位数达7573个,床位数达1213个,共接待游客92.8万元,直接营业收入4675万人,购物收入2865万元。上半年我办多次与农家乐协会一起对街道、镇、镇等重点区域的农家乐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是针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指导。4月份,我们举办了一期农家乐业主培训班,并到永嘉等地参观学习;6月份,我办带领部分农家乐业主进行了一次外出考察,受益匪浅。同时,我办和农家乐协会不定期在各大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区域展示发放农家乐宣传折页,并在农民信箱、新农村等网站加强宣传,充分展示我县的农家乐特色。
5、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创建。
年初,我办在各乡镇申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6个市级强村、20个县级强村创建对象,涉及蔬菜、杨梅、蜜梨、笋竹等10多个产业。分解任务后,我们组织农业、林特等相关部门对今年的创建村进行多次的工作指导,并针对创建村的'产业发展,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创建村的产业发展水平。
6、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截止目前累计已完成培训3629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987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42人,实现转移就业1453人。我们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并制定了农民培训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开展“两创人才”培训,我们把农村“两创人才”培训及精品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层次。加大对日常培训班次的监管,上半年我们多次对各培训班次进行暗查,督促培训机构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三)以推进“三农”服务创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村改革和服务保障水平。
1、加大政策改革创新。
今年我办围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加强调研,排定了五项重点调研课题,分别由领导班子负责落实。同时,我办加强政策性调研,完成了农业农村扶持奖励政策的制订,已经县政府发文。破解了困扰多年的自发移民户户籍迁移和房产证办理的难题。按照原有政策,高山移民户的户籍登记和房产登记互为前置,以至于“两证”都无法办理,严重影响高山移民户正常权利的享受,拖延了扶贫工作的进度。我们在调研后召开座谈会,会同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展开讨论,把这件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工作细化,出了高山移民自发移民户籍迁移和房屋登记的相关政策。
2、加强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
今年我办加强指导员制度建设,要求各派出单位严格选人,派出精兵强将作为新一批指导员,4月份,我办完成了第六、第七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交接,第七批指导员共92人,其中省派8人、市派9人、县派75人。5-6月,我办组织慰问了全体省派农村指导员,6月初,分别召开省派和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例会,6月底,举办指导员培训会。今年我办抓好指导员信息报道和典型培树,已刊发《今日农村》专刊3期,向上报送信息5篇,其中《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在《新农村》第5期上发表。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着力创建美丽乡村。
加快“初级型和谐生态村”的创建。将继续加强业务指导,拓宽筹资方式,采取月通报制度督促整治进度和施工质量,6至9月召开施工骨干经验交流会和面上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各创建村进行工作指导和检查。由责任单位依照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及所属创建村,根据省考核办法要求,帮助指导建立村庄整治建设的工作档案和工作账。确保在11月份65个整治村都完成任务。
抓好“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要理顺管理体制、抓好机构配置,7月上旬整合县清洁办,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集中正式办公;同时明确县财政资金到位以及改进资金拨村方式,制定新的资金管理办法,保证保洁员工资按月、足额、及时拨付;建立县领导调研、联系、定期督查制度,保证清洁家园活动强势推进。7月初召开全县清洁家园领导小组成员和乡镇(街道)书记会议,并在7月上旬组织一次全面排查,开展大清扫, 8月份组织召开全县清洁家园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进行全面排查,对照市督查通报提出的整改方案,由分管县领导带队到两个乡镇(街道)跟踪督查彻底整改,迎接市回访;将县域内主干道、两侧以及各风景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村等列入重点区块,将、三个中心镇和4个建制镇作为重点乡镇,开展一次卫生大整治活动,并进一步健全保洁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培树典型,带动活动开展,今年创建、、、等示范乡镇和全县100个示范村。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县村庄整治还有309个村未开展,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计划,争取三年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初级型和谐生态村”建设。我办下一步牵头做好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协调发改局、财政局包装项目,尽快把世界银行的贷款申请下来;提请县政府(或办公室)相关领导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把项目抓紧运作起来。在得到世行的贷款前,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先筹备资金,适度开展实施。
(二)着力实施扶贫开发。
继续实施产业帮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着力形成扶贫开发的有效合力。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增强低收入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指导督促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加大来料加工扶持力度,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积极搭建平,拓宽来料加工业务渠道,计划在7月份,组织筹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和来料加工业务对接会,筹建县来料加工协会。
加快异地脱贫步伐。推进集镇和中心镇安置区建设步伐,实现山区群众下山脱贫易地致富。着力做好朝阳二期公寓式安置房开工建设,幸福花苑五期安置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镇鹤栖新村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抓落实,今年完成600户1800人的移民目标。
加大各界帮扶力度。积极筹办省级结对帮扶推进会;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联合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慈善等社会群体,扩大帮扶力量。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服务工作,开展“真心帮扶、合力助农”主题实践活动,“中秋”节前组织全体农村指导员工作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
(三)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提升农家乐品位。修编农家乐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品位。以街道东升村、镇村、镇九遮村、嵩山湾度假村、寒山湖度假村等四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为主要对象,围绕农民风俗和农业观光两条主线,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土特产资源及农事参与活动,深化和拓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内容,将之逐步打造成我县的“农家乐”精品示范村和示范点。计划举办一次“农家乐”厨艺、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农家乐三项技能大赛”,促进交流。确保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0万元以上,建成首批市级农家乐“三大基地”4个,培育四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家以上。
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强村。加强工作督查,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加强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强化部门服务指导,协调职能部门,做好对创建村的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组织、技术、产销、信息等服务,确保6个市级“强村”和20个县级“强村” 顺利通过验收。
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积极探索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建设,我办将以“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培训暗访周”或“培训抽查月”等形式,由巡视小组和农办全体干部一起,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切实提高培训实效。确保我县按计划完成培训6600人的任务。
县畜牧兽医局总结和思路 -总结
县畜牧兽医局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年工作思路
今年,我县畜牧生产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畜牧业生产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发展**黄鸡为主导的畜牧业生产总体思路,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县畜牧兽医局总结和思路
。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畜禽良种繁育,畜禽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畜产品竞争力增强,实现了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得益于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好,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畜牧业高度重视倾力支持;得益于优势区域布局产业整合;得益于畜牧战线从业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得益于市场价格的全面拉动。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取得较好的局面。一、畜牧业生产形势
以**黄鸡为主导的畜牧经济作为我县传统的支柱产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无疑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其生产形势由于受国内江南部分省市和我省南昌、吉安、鹰潭、抚州等地发生猪高热病以及国内部分省市发生猪链球菌和禽流感的影响,生产形势总体下滑。据统计,XX年生猪出栏29.8万头,同期相比下降13.1%,生猪存栏21万头,同期相比下降12.1%;家禽出笼2820万羽(其中**黄鸡2210万羽),同期相比下降12.1%(其中**黄鸡下降14.3%),家禽存笼1010万羽(其中**黄鸡970万羽),同期相比下降2.2%(其中**黄鸡下降1.7%);牛出栏2.23万头,同期相比增长0。9%,牛存栏8.91万头,同期相比下降0.2%;肉类总产量6.74万吨,同期相比下降10.8%。但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生产方式的转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提高、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加之我县经过积极扶持、引导农民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生态养殖新技术,**黄鸡大棚散养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提高产业经济水平,其生产方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已经由过去一家一户少量养殖向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发展,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使我县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较快转变,畜禽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规模养殖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到目前全县已建立年出栏万头猪场2个,5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3个、1000头以上规模猪场5个,出栏100头以上专业户达180余户,其规模养殖生猪占生猪存栏总数的60%以上;**黄鸡年出笼50万羽专业村12个,出笼5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860余户。
二、主要措施
围绕动物疫病防治,良种繁育体系,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等重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抓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我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省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方案》要求,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贯彻执行国务院制定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开展了以预防接种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实行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和平时补针相结合,通过市场补免、窝边补针,确保强制免疫“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对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推行积极的免疫政策。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和免疫质量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免疫工作检查和免疫效果监测。尽管在年初发生了家禽一类疫病,入夏以来发生了“猪高热病”,但由于防控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细,同时对全县畜禽从业人员进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和技术培训(共6期),加之印发了《告**畜禽生产经营人员通知书》、《近期我省部分地区生猪高热病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资料伍万份,宣传防疫工作有关政策及免疫、消毒、疫情监测报告、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使各项防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没有造成疫情扩散和蔓延,更没有出现大的疫情流行,入秋以来,保持了清净无疫的态势。基本控制了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2、以畜禽产品安全为重点,抓了动物卫生执法监督。
畜禽产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为此,加强了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全面实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程度。实行调运申报、报检和调入隔离制度,加强检疫规范化管理,提高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执法水平,有效解决畜禽检疫薄弱等问题。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专项整治,加强活畜交易、屠宰、运输监管。进一步规范动物防疫证章标志使用和管理,
3、以**黄鸡繁育为重点,抓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源头和主导产业、我县将**黄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黄鸡提档升级,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来抓。继续以“**黄鸡选育”为研究课题,下大力气狠抓品种选育工作,从完善原种场,扶持扩繁场,管好孵化房着手,开展**黄鸡选育、提纯。目前,**黄鸡原种场规模达到1万套,扩繁场43个,种鸡存笼30万套,县内有先进的巷道式孵化机8台,箱体式孵化机100台,容蛋量达280万枚,形成了由原种场提供种苗→扩繁场提供种蛋→孵化厂生产商品鸡苗的良种繁育体系。为进一步完善**黄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XX年已争取到国家级国债项目―**黄鸡原种场改扩建项目,当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
4、以示范小区建设为重点,抓了畜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根据**黄鸡的特点,结合国家农业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我县制定了《**黄鸡肉鸡生产技术规程》等一列标准,采取了“公司十农户”“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畜禽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规划生产,制定严格的小区管理制度,规范养殖方式,建立生态养殖小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养殖标准》组织生产,推行标准化生产,据统计,到目前,建立养殖小区26个,其中猪养殖小区4个,**黄鸡养殖小区16个,种鸡养殖小区6个。
5、以创立名牌为重点,抓了龙头企业建设。
创立畜产品名牌是一个地方的畜产品走向市场,被消费者接受,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内容,随着“**黄鸡”证明商标的注册,积极培育以“**山凤凰禽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股份制合作经营企业,形成了以**山凤凰禽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孵化集团,同时,探索了“证明商标”使用与企业标准生产相结合,整合开发市场的新路子,在创立精品名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6、以帮助农民增收为重点,抓了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职能创新,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推广技术,搞好服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行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畜禽养殖场(户)、畜牧小区、合作经济组织等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组建了**黄鸡产业合作社、**养猪协会,推广工作与协会工作相结合,搞好系列服务。一是分析养殖形势,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科学引导;二是组织科技下乡,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三是全力推广**黄鸡大棚散养技术和养猪新技术。为养殖户提供了系列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养殖户能够及时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增收。
7、以“双基”建设为契机,加强了内部自身建设,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一方面,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了有关制度建设。下发了《**县2006年度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管理办法》和《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检疫员考核办法》。制定了“动物检疫员岗位责任制”,“防疫物资与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学习与考勤制度”、“检疫票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为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江西农大成教学院联合办班形式,组织27人参加了畜牧兽医专业大专班学习。同时,XX年完善了村级防疫体制,各个乡镇都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协防员,并落实了相应的报酬。使我县的动物防疫体系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将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今年,我县积极主动,争取了国家级国债项目―**黄鸡原种场改扩建项目,国家下拨项目资金近150万元,加快了我县防疫良种繁体系建设进程。
三、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低,对市场和价格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疫情隐患,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3、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品种改良参差不齐,草食动物发展相对滞后。
4、养殖小区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够健全。
5、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严重。
四、XX年年工作思路:
1、规范和完善畜牧小区建设,引导畜禽养殖小区朝标准化、生态化方面发展。
2、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
3、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多种经济成份投资兴建畜禽良种繁殖场,积极探索联合育种。同时配合《畜牧法》的实施,整治全县种畜种禽生产经营行为,确保种质资源的保护。
4、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
5、加强畜产品和投入品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在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
6、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开展内引外联,发展产品加工企业。
7、实施好**黄鸡原种场改扩建项目。
**县畜牧兽医局
XX年十二月十日
★ 工作报告总结思路
★ 农办一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