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莲子作文(共含29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l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采莲子
〖宋词〗船动湖光滟滟秋(举棹),
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
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注释
①滟滟:水光摇曳晃动。
②信船流:任船随波逐流。
③无端:无故。
译文
湖光秋色中,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任船随波逐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远远被人看到,让她害羞了半天。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泛起“滟滟”之波,不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也不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姑娘觉得很难为情。她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埋怨自己没有等到没人时再抛。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词牌《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船动湖光滟滟秋(举棹),
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
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作者】:
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唐工部郎中皇甫湜之子。工诗词,尤擅竹枝小令。能自制新声。《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
注释:
滟滟:水光摇曳晃动。
信舡流:任船随波逐流。
无端:无故。
【赏析】: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万氏《词律》:“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之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皇甫子奇亦有四句体。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子》之有“举棹”、“年少”等元遗山《遗山集附录》:皇甫松以《竹枝》、《采莲》排调擅长,而才名逊于诸人。《花间集》所载,亦止短歌小令耳。
采莲子二首原文及赏析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其一
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其二
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
赏析
诗题《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怎会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还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都不是,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为什么不等没人时再抛呢?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皇甫松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诗篇!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采莲子(其二)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作品翻译:
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怎会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还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都不是,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作者资料阅读: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以上这篇采莲子 皇甫松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莲子,是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荷花的种子。又称白莲、莲实、莲米、莲肉。荷花,又称莲、芙蓉、水芝。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而以江西广昌、福建建宁产者最佳。秋、冬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莲房(莲蓬),取出果实;或取坠入水中,沉于泥内的果实,除去果壳,鲜用或晒干用,或剥去莲子的外皮和心(青色的胚芽)用,特称为莲肉或莲子肉。经过1994年7月、底、冬,在历经3次航天搭载后,白莲脱胎换骨升格为“太空莲”。
目录简介莲子作用功效药用价值收缩展开简介1、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2、《本草拾遗》:生则胀人腹,中薏令人吐,食当去之。 3、《本草备要》:大便燥者勿服。 4、《随息居饮食谱》:凡外感前后,疟、疸、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莲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学名】:Semen Nelumbinis 【别名】:莲肉、莲实、莲米、水芝丹
作用功效【防癌抗癌】: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莲子所含氧化黄心树宁碱对鼻咽癌有抑制作用,这一切,构成了莲子的防癌抗癌的营养保健功能; 【降血压】:莲子所含非结晶形生物碱N-9有降血压作用; 【强心安神】:莲子芯所含生物碱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莲芯碱则有较强抗钙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与琼珍灵芝搭配煮水喝,可以治疗失眠。 【滋养补虚、止遗涩精】:莲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对于久病、产后或老年体虚者,更是常用营养佳品;莲子碱有平抑性欲的作用,对于青年人梦多,遗精频繁或滑精者,服食莲子有良好的止遗涩精作用; 【清心、祛斑】:带心莲子能清心火,祛除雀斑,然不可久煎。
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作用。适用于心悸、失眠、体虚、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症等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莲子心,味很苦,却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它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可治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莲子居住的“房子”叫莲房,又叫莲蓬壳,能治产后胎衣不下、淤血腹疼、崩漏带下、子宫出血等症。还有一种“石莲子”,又称甜石莲,是莲子老于莲房后,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质而得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口苦咽干、烦热、慢性淋病和痢疾等症。 莲子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作用。丰富的磷还是细胞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并维持酸碱平衡,对精子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莲子心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莲心还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治疗口舌生疮,助于睡眠。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
采莲子,采莲子皇甫松,采莲子的意思,采莲子赏析 -诗词大全
采莲子作者:皇甫松 朝代:唐 体裁:词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采莲子,采莲子皇甫松,采莲子的意思,采莲子赏析 -诗词大全
采莲子作者:皇甫松 朝代:唐 体裁:词 菡萏香连十顷陂,
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
更脱红裙裹鸭儿。
huáng fǔ sōng
皇甫松
hàn dàn xiāng lián shí qǐng bēi , xiǎo gū tān xì cǎi lián chí 。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wǎn lái nòng shuǐ chuán tóu shī , gēng tuō hóng qún guǒ yā ér 。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古诗翻译
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⑵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⑶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
⑷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古诗赏析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是晚唐文学家皇甫松创作的一首晚唐词。该词作是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诗题《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怎会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还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都不是,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为什么不等没人时再抛呢?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众所周知,莲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排骨更是很多人产后乃至生活中调理身体必选的一项食材,因此,由二者混合而成的莲子排骨汤就更成为大家十分青睐的一道饮品,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绞尽脑汁寻找莲子排骨汤的做法,本文特就做莲子排骨汤的步骤为大家做了如下介绍。
不管怎么讲,任何一道食材的制作成功都离不开恰当充足的食材准备,还有一位精通厨艺的大厨,莲子排骨汤的制作过程也不例外,为了帮助每一位烹饪者顺利做出莲子排骨汤,请大家仔细阅读下列步骤。
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配搭着煲汤,有清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
制作原料
猪肋排500克 去芯莲子100克 生姜片20克 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猪肋排治净,剁成5厘米长的节;莲子用温水洗净。
2.取砂锅一个,掺入适量清水,依次放入排骨、莲子、生姜片、盐,上火烧沸后,撇去面上浮沫,盖上盖,转小火炖约2小时,揭盖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即可。
3口味特点编辑排骨软,莲子酥糯,汤鲜味醇。莲子可清心,补血气和心肾,除寒热,与排骨同炖提高了营养价值,并有互补之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莲子排骨汤制作步骤的详细介绍,温馨提示大家在日常烹制莲子排骨汤的时候,一定不要对其的功效急于求成,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对莲子排骨汤进行烹制与食用,只有这样,莲子排骨汤的功效才能够真正显现出来。
千年莲子_550字
莲子出生的时候,满池浮萍,莲香四溢。
莲子便日夜盼望着快快长大,好似它的母亲一样,亭亭地立在那儿,开着盛大洁白的莲花,接受世人的赞许。
就在它长成一颗饱满的莲子的时候,却来了末日:莲池地震,满池的水一下子从池底的缺口流进了地下,在震荡与尖叫中莲子流入了裂缝,当莲子醒来的时候,地面已经合上了,它毫无疑问地被封在了石缝之中,但幸运的是,它有坚硬的外壳,才使它毫发无损。
在这一片黑暗中,莲子别无选择,只有独自承受命运带给它的孤独,以及漫长的等待。
在日复一日中,泥土慢慢变得硬化,干燥。在极度失水的石缝中,莲子根本没有发芽的机会,它只感觉到,生命被剥夺了!在狭窄的石缝中,莲子只能等待。
地壳运动几次将沉睡的莲子唤醒,它庆幸有坚硬的壳可以保命,但随即便被孤独的痛苦搅得身心疲惫,它只好沉沉地睡去。
终于有一天,它被石锤的敲打声所惊醒,铁蛋一般的莲子被托于掌中。千年莲子终于见到了天日。
莲子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这里再也没有莲池了,只有绵绵的`群山和参天的大树,不过莲子还庆幸自己还活着。
人们认出它是莲子,它被置于透明的玻璃器具中,它终于喝到水了。一瞬间,它忆起了千年的约定,一定要开花,开出盛大洁白的莲花!生命的渴望重被点燃,它贪婪地吸水,心开始萌动,它要发芽!
但那铁壳挡住了芽的去路,这昔日的好帮手却在此刻挡住了生命的延续。但莲子毫不在意:我已走过了千年的孤独,这薄薄的壳又怎能挡得住我?我可以再等一千年!
二十天后,只听莲子“嘭”地一声,一簇嫩芽冒了出来……
我可以等待,但时间磨灭不了生命的激情!
数年前,有位科学家收到了几粒种子,随后把它们种下,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许多科学家愿意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科学家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使用的方法不当。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现在有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科学家们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这可能 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今天,爷爷突然拿出一盘奇怪的东西,我从房间里探出一个小脑袋,看见它像一颗颗又白有小的糖,又像一大堆棉花,我连忙问道:“这是什么呀?是糖?是棉花?”我又仔细一看,细心一摸,更像圆圆的、硬邦邦的小珍珠。爷爷不紧不慢地答道:“这叫莲子,长在小巧玲珑的莲蓬中。它不但有清心醒脾、养心安神明目的药用价值,还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是我们人人喜爱的夏天食品。”
听了爷爷这么详细的介绍,我总算了解了这个小不点——莲子。接下来,爷爷又在干什么呢?我眼睛都不眨一下,仔细地观察着。爷爷拿出一把小钳子,只听“咔嚓”一声,莲子一下子就裂开了,露出一条黑黑的东西,这肯定就是莲子心。不一会儿,爷爷就分好了,一盆是黑不溜秋的莲子心,一盆是淡黄色的莲子肉。爷爷正要把莲子心给倒掉的时候,奶奶止住了爷爷。我很好奇,奶奶到底要干嘛呢?我紧紧地盯着奶奶。她把莲子心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里,再倒进热水。奶奶看着我那疑惑的眼神,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便说道:“莲子心是透凉的,可以泡茶喝。”因为我从来没喝过,一时好奇,凑上喝了一口,“呀!好苦啊!”过了几天,爷爷把莲子枣子汤做好了,我尝了一口,甜甜的,略带点苦味,真好吃!真不愧是人人喜爱的夏日食品。
这时,我心想:莲子不仅好吃,外观也很漂亮,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真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东西。
我的家乡在江西,我非常喜欢家乡的莲子。
春天来了,莲藕苏醒了。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一根一根细小的芽儿冒了出来,又过了几天,芽儿渐渐变绿了,变粗了。一根一根的茎上顶着一个两头尖尖的荷叶,时间飞逝,荷叶渐渐地、慢慢地张开了。
细雨如丝,一片片圆圆大大的荷叶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春风中,荷叶随风摆动。春雨过后,荷叶上便出现了几粒晶莹的小水珠。在荷叶的成长下,莲藕又长出了荷花。荷花首先是含苞欲放的,过了几天后,就长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几个星期以后,荷花的花瓣开始凋零了,就只剩下中间那又黄又嫩的小莲蓬了,莲蓬会渐渐长大。有一次,我发现黄色的小莲蓬变成了绿色,中间也渐渐长出了小莲子。秋天到了,大家都开闸放水,把水池中的水都放干了,便可以开始采莲了。我也折下一个大莲蓬,我边折边想着藕断丝连是怎么回事。大家把菜上来的莲子都放到阳台上晒干。莲子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呈椭圆形,圆溜溜的,可爱极了。莲子可以做成许多美味的食品,比如说做成莲子羹,香喷喷的,美味可口,沁人心脾。晒干的莲子还可以煮汤,又香又甜,可好喝了。莲子还可以做成药材呢!
你如果问我家乡的特产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莲子。
今天,妈妈带回几只莲蓬,我剥开莲蓬,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里面有很多枚莲子,样子圆圆的,绿绿的,我又把绿皮撕开,里面是白白的肉,而且很轻松地就能分成左右两半,不可思议的是一颗芽芽出现在我的眼前,难道这就是人们说的莲心?我看它生机勃勃,一点儿都不比在地里的花草差。
我尝了尝奶白色的果肉,连皮吃的话有点涩,而莲心有点苦。婆婆说过:莲心虽苦,药用价值很高。我把莲子中的莲心都剥出来。我想:莲蓬是果实,莲子是不是就是种子呢?那莲心就是种子的胚芽吧?我决定实验一下。我把莲子放在一次性杯子里,放进水。把杯子放到阳台的花架上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但又能很好的晒到太阳,我带着极大的满足离开了阳台。但后来想想,我应该在杯底铺层土,否则它在哪儿生根呢?因为荷塘底下是泥土呀!我焦急地等待着它会不会发芽,开花,结果,又是新一轮的种子出现在我的眼前呢?我大胆地想象着,它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受到我的关注……
莲子的味道就像橄榄,清新中略微带着苦。
从那以后,莲子成为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它似乎本身就存在着一股魔力,吸引着我。现在我知道了莲子的好处,它能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怪不得它这么受人们的欢迎呢!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现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不吃得苦中苦,怎么成为人上人呢?先苦后甜,让人觉得即使受最多的苦也值得,因为后来居上者的甜早已让你忘却了起先的苦。然而也只有吃得了苦,才能品尝到最后的甜。莲子的味道,依然在口中荡漾……
仍旧是一个开满一池绿的季节。
那年夏天,是繁忙的。姑姑知道我上火了,于是就去买了一大袋莲子,准备给我们姐弟俩做“红枣莲子汤”。奶奶告诉我们,这是很甜的,一点儿都不苦,吃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于是,当姑姑还在洗莲子的时候,我就在一旁看着,等姑姑把主料全放在锅里的时候,我的心好像也跟着莲子,一起密封了。在煮的过程中,我几乎每隔五分钟就去厨房看望一下,期待着它快快煮熟,能快点吃上。好不容易等到它熟了,未等姑姑打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那是一股怎样的莲香呢?可以说是沁人心脾吧?当姑姑盛了一碗莲子汤放在我面前时,带着一份欣喜一种好奇,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嗯,这是什么?”在莲子的粗壳里,我竟吃到了一个像瓜子一样的不明物体。“好苦啊!”仅是咬了一下,我就把它吐了出来。“没事,莲心是吃好的。虽然是苦了点,闭着眼也就吃下去了。”奶奶笑了笑,劝慰我道。可是,当时的我却没有顺她意,觉得她们在欺骗了我,便发起大小姐的脾气,决定以后再也不相信她们了。已不再有那片粉红了,香远益清也随风而逝。我和他们就这样僵持着。她们让我帮忙,我不理会;和我说话,我不搭理。我不知道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我很倔强,姑姑也一样,谁都不想低头,都认为自己没有错。原本以为会在僵持一段时间的,可奶奶的道歉,融化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包括那份敌意。当姑姑想说“对不起”的时候,我抢先说了。“其实是我不对,莲心虽苦,但益处多,不该买。
莲子又称白莲,是一种不仅好吃而且又极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曾有一句古谚说吃莲子能使人返老还童,现在听来这句话固不可信,但这也正证明了莲子所特有的药用价值。但是正是由于莲子的特别,所以有很多人都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来食用莲子。如果您也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着,那么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怎么正确的吃莲子吧。
莲子一般都是做药膳的时候会当做辅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把莲子心给去掉。莲子芯是莲子的里面最中间的绿色植物,味道虽然很苦,但是有很好的降血脂和降血压的功效,将莲子芯用水冲泡的话,可以缓解高烧引起的烦躁。
莲子的食用方法
1、脾益胃散:莲子肉、芡实、扁豆、薏苡仁、山药、白术、茯苓各120克,人参15克(或党参60克)。共炒研末。临用时可加适量白糖。每次用15~30克,以温开水冲调服。
2、 莲子百合麦冬汤:莲子15克(带心),百合30克,麦门冬12克。加水煎服。
3、莲肉糕: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炒香;茯苓100g(去皮)。共研为细末,白糖适量,一同拦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压平切块即成。
源于《士材三书》。茯苓为补脾利湿药,与莲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则补脾益胃之功尤著。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4、红枣银耳莲子汤:红枣100克,白木耳50克,莲子100克,红糖适量。将红枣、白木耳、莲子洗净后泡水。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3种材料,煮熟后,加糖调味。
本方用带心莲子以清心宁神,百合、麦门冬亦有清心宁神之效。用于病后余热未尽,心阴不足,心烦口干,心悸不眠等。
5、蜜汁红莲:是将莲子与红枣先用文火炖1小时,再加入白糖、猪板油,文火焖至汁干食用。配上银耳可调制成莲子银耳汤;配上人参和适量冰糖隔水蒸炖,为莲肉人参汤;配上桂圆再加红枣、糯米共煮,可熬成莲子桂圆汤。
6、莲子红枣汤:莲藕两大截去皮切块洗净沥干;红枣4两、莲子2两用水浸泡至软后捞起;
关于莲子怎么吃的问题我们就先简单的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现在已经对莲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吧。此外,莲子的芯虽然味道极苦,但是却对降低血压、祛心火等有很好的功效。而且如果您平时有失眠的症状的话也可以吃莲子哦,因为莲子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莲的俗语歇后语
1.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2.池塘里的莲藕--嫩的好
3.大雁吃莲秆--直脖啦
4.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5.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6.虎坐莲台--冒充善人
7.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
8.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9.莲梗打人--思(丝)情不断
10.莲梗结籽--心连心
11.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12.莲藕炒粉条--无孔不入
13.莲藕吹风--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14.莲藕生疮--坏心眼
15.莲藕有节又有孔--似通非通
16.莲蓬梗打人--丝尽(私情)断
17.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18.霉烂了的莲藕--坏心眼
19.米汤炒莲藕--糊了眼
20.拿着黄莲当箫吹--苦中取乐
21.花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22.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23.莲蓬结籽--心连心
24.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5.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26.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27.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两浪心。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成熟的莲子——心里苦
池塘里的莲藕——嫩的好
大雁吃莲秆——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虎坐莲台——冒充善人
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梗打人——思(丝)情不断
莲梗结籽——心连心
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莲藕炒粉条——无孔不入
莲藕吹风——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莲藕生疮——坏心眼
莲藕有节又有孔——似通非通
莲蓬梗打人——丝尽(私情)断
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霉烂了的'莲藕——坏心眼
米汤炒莲藕——糊了眼
拿着黄莲当箫吹——苦中取乐
陈世美不认秦香莲——喜新厌旧
池塘里的莲藕——嫩的好
大雁吃莲秆——直脖啦
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荷花池里的并蒂莲——不分上下;上下不分
虎坐莲台——冒充善人
黄豆芽炒莲藕——尽钻空子
莲藕吹风——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莲藕生疮——坏心眼
莲花并蒂开——恰好一对
莲藕炒粉条——无孔不入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莲藕有节又有孔——似通非通
霉烂了的莲耦——坏心眼
霉烂了的莲藕——坏心眼
米汤炒莲藕——糊了眼
拿着黄莲当箫吹——苦中取乐
潘金莲熬药——暗中放毒
潘金莲的裹脚布——臭货;肮脏货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潘金莲上庵堂——假正经;假装正经
潘金莲偷汉子——本性难移
胖大海掉进黄莲水——苦水里泡大的
潘金莲的信条——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一根筷子吃莲菜(用作蔬莱的藕)——专挑眼;尽挑眼
啄木鸟飞上黄莲树——自讨苦吃
莲子呀莲子散文
从我小的时候,直到现在,我都垂涎于莲子米;未来,我也保证一定会对这份“莲子佳肴”情有独钟。因为那其中我咀嚼出的是奶奶和母亲对我的爱。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还住在乡下的奶奶家。我喜欢吃莲子,也喜欢甜食,奶奶便经常给我做银耳莲子汤和莲子糯米饭。那时,捣鼓莲子菜肴成了奶奶最大的嗜好。每天午后厨房飘出莲子的清香,我就断定奶奶又在“创新”了。“甜不?”奶奶递过莲蓉酥“嗯嗯。”我使劲地点头。当时我总是很贪婪,吃了好几个还向奶奶要。最后弄得奶奶哭笑不得,一把把我环在怀里。“乖宝宝……”然后哼唱着摇篮曲哄我入睡。
在我刚上初中时,我发觉母亲对我的关心比以前更多了,起初一段时间,我的确沉浸在爱的馨香中,但后来愈加渴望独立,那种爱便让我感到厌烦与腻味。一天中午,我和好朋友闹了别扭心情正处于不爽时,母亲却意外的出现在班门口。当我的眼睛对上她热情恳切的目光时,心中的热火一下被点燃了。我走到班门口,看到她手里捧的一个水果盒,立刻明白了一切。盒里装的莲子一颗颗很可爱,可此时它们却像一根根细针刺入我的眼中。我厉声喝着:“不是昨天跟你说过了吗?我中午吃得很饱,用不着给我送莲子。”我发觉自己说这话时眉毛快要拧成一团,心倒是痛快得很。母亲的眼红了,红的可怕,像血一样的红,我却不以为然。“你走吧!”我连看都没有再看母亲,扭头要走。骤然听到身后的水果盒被狠狠地摔落在地下,莲子一个个无辜地滚了出来,我愤懑了:“谁要天天吃你的莲子。”
于是整一天我便在难受之中度过。晚上回家后,心情还是抑郁得很。我锁上门,静静地趴在书桌上,陷入了沉思。
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许多个夜晚,母亲为我剥了一盘又一盘的莲子。她洗干净一颗颗鲜嫩的莲子,含着笑送给正在学习的我,不忍打扰,又关上门默默走了,只留下一句:“莲子,快吃。补充、补充体力。”又一个情景出现了。
一次放学回家后,桌子上摆着几个大莲蓬。我突发奇想:这一定是母亲采购的,不如趁她没下班,给她做个莲子拼盘怎么样。我把一个个小莲子从莲蓬里扯着揪出来,然后用两三个手指相互配合,刮着皮。开始时总是用力过猛,莲肉都被剥出来了,剥出来的莲子形状也极不规整。手指渐渐又酸又痛,想想母亲剥出的晶莹洁白的莲子,我这才明白剥莲子也是一份精细活。母亲上班赚钱就已经很累了,晚上还要不辞辛苦地为我剥莲子。不知不觉,莲子已剥了一颗又一颗……所有的莲子被整齐地排好队,摆成了桃心的形状。当母亲回家看到它时,眼角又红了,红得像石榴的红,如西边的`红霞。我情不自禁抱住她,仿佛我抱住的是整个世界,一向坚强的我那时眼角模糊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我感到有一种酸涩的液体在喉咙里打转。我后悔了。母亲爱我,才会顶着暑热送莲子,而我却那样不通情达理。无法想象在我说那些狠话时母亲的心该是有多伤痛,她该是受了多大委屈……从这以后,我对母亲更加体贴和理解了。
莲子呀莲子,它承载了太多的情愫,我的,母亲的,奶奶的。它注定与我们有深厚的渊源,注定将会陪伴着我们,时时让我们感到——爱就在心里,就在身边。
今天中午,我来到了爷爷家做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切莲子,
切莲子作文
。我一进爷爷家的门,就看到客厅的茶几上,放着几个黑色的塑料袋,袋子敞开着,里面放了许多莲子,爷爷正在专注的切莲子,我立刻凑过去看。
爷爷正在切的这些莲子外表与一般莲子不同,一般的莲子外表都是绿绿的,而这些莲子外表是紫色的,就像刚被人狠狠地打了几拳一样,爷爷左手将莲子固定,右手拿刀熟练地将莲子的两端切去,然后将剩余的外皮扯开丢尽了垃圾桶,呈现在我的眼睛里的是一个浑身“伤痕累累”的莲子,莲子身上有着许多乌黑的痕迹,爷爷沿着其中的一条线切下去,便将莲子一分为二[注: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我又看了一会,乘着奶奶还在做饭,便向爷爷要了两个“被人痛扁后的莲蓬”开始剥皮,我使劲的扯了扯莲子的两端,竟然扯不断,于是我又找爷爷借来了刀,我拿着刀便向莲子的一端切去,一刀切[注: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
莲子作文800字
午睡醒来,夏风穿堂而过,风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叮叮当当声。坐在桌前,剥开一粒粒碧绿的莲子,细细咀嚼。
洁白的身子,包裹着苦味的莲心。
莲子,在唇齿间留下难以名状的滋味,丝丝入扣,渗入无言的午后,散化在周身的静谧中。我,独自品味。
老家的一处荷塘,每年暑假,我总爱穿行于袅袅清香中,欣赏满塘脱俗的清丽。
那是一家朴实的渔民,男主人是精瘦黝黑的小伙儿,赤膊坐在路旁,将荷花插在大大的塑料桶中,与莲蓬和鲜藕并列着一字排开。在他不远的身后,是风吹荷叶的起起落落,是洒在地上莲子的肆意跳跃。偶见荷花瓣上点点晶莹,是昨夜的露水,安睡在嫩粉的花瓣上。
他拿出新摘的莲子要我们品尝,淳朴的笑意在那被日晒打磨得亮黑的皮肤上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种荷人的小屋前,晾晒着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单和衣裤,在平静的生活里招展,挥扬着它们的幸福和满足。
回家路上,我便想,若我们也这样生活,多好。
而终究只是“想”而已,我们的`车子路过雨水过后草木疯长的田野,穿过涨满水的小河,又回到熟悉的喧嚣中。人群、高楼挤进了视线,在被切割的天空下,远离着泥土和植物。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注定要不断去接受。种荷人的快乐在我们的眼中,却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于他们的生活。子非鱼的辨驳,是不休的未知。
幸福,从来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没有什么可以度量它的长短或价值。
许多时候,感觉幸福总在别人身上,就比如站在田垄上想象那一家人的快乐。但真实情况我却不可能了解。与痛苦一样,幸福同样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思绪慢慢沉淀,落入生命最脆弱,也最坚强的底层。有一些力量,在那里滋长,这过程仿佛一颗莲子在泥土里的觉醒与挣扎。因为洁白的身子,包裹着苦味的莲心。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原文及赏析
原文: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译文
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
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注释
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菡萏(hàndàn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
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赏析: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松
原文: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译文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注释
⑴滟滟:水面闪光的样子。
⑵举棹:括号里的“举棹”“年少”,均为和声。
⑶年少:指少年男子。信船流:任船随波逐流。
⑷无端:无故,没来由。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船动湖光滟滟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短短一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秋景图,用船动时“湖光滟滟”来显现秋色,足见作者构思之巧妙。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发生的感情故事,也必定是浪漫而动人的。以景衬情,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贪看年少信船流。”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贪看”二字,充分刻画了采莲女的情窦初开,大胆无羁。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无端隔水抛莲子。”“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这一抛莲子,实在是太大胆,不仅是人世间的礼法,连少女自己的矜持也不顾了。
“遥被人知半日羞。”从“遥”字可知看到的人离她很远,并未有什么表现,更没有笑她,或许根本没看到,只是采莲女的猜测而已,而她却以为心事被窥破而娇羞满面,可见采莲女虽然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笔触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让人玩味。当众少女和声再起时,可以想见,那是伴随着一片会心的欢笑的。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此词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风格清新爽朗,音调和谐,和声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船动湖光滟滟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短短一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秋景图,用船动时“湖光滟滟”来显现秋色,足见作者构思之巧妙。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发生的感情故事,也必定是浪漫而动人的。以景衬情,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贪看年少信船流。”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贪看”二字,充分刻画了采莲女的情窦初开,大胆无羁。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无端隔水抛莲子。”“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这一抛莲子,实在是太大胆,不仅是人世间的礼法,连少女自己的矜持也不顾了。
“遥被人知半日羞。”从“遥”字可知看到的人离她很远,并未有什么表现,更没有笑她,或许根本没看到,只是采莲女的猜测而已,而她却以为心事被窥破而娇羞满面,可见采莲女虽然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笔触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让人玩味。当众少女和声再起时,可以想见,那是伴随着一片会心的欢笑的。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此词人物刻画生动形象,风格清新爽朗,音调和谐,和声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子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水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水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水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水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水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水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水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水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水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
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 剥莲子小学作文
★ 小莲子美文随笔
★ 采葡萄作文
★ 采茶叶作文
★ 采菱作文
★ 采桑葚作文
★ 采蕨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