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诗经:采菽(共含7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uyanhongkim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注释
⑴菽(shǔ):大豆。
⑵筥(jǔ):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⑶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⑷玄衮(ɡǔn):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⑸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⑹淠(pèi)淠:旗帜飘动。
⑺鸾:一种铃。嚖(huì)嚖:铃声有节奏。
⑻届:到。
⑼芾(fú):蔽膝。
⑽邪幅:裹腿。
⑾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⑿只:语助词。
⒀申:重复。
⒁殿:镇抚。
⒂平平:治理。
⒃绋(fú):粗大的绳索。纚(lí):系。
⒄葵:借为“揆”,度量。
⒅膍(pí):厚赐。
⒆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⒇戾(lì):安定。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言观其旗。
其旗淠淠,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泛泛杨舟,绋纚维之。
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注释:
1、菽:大豆。
2、筥: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3、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4、玄衮: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黑白相间的花纹。
5、觱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6、淠淠:旗帜飘动。
7、鸾:一种铃。嚖嚖:铃声有节奏。
8、届:到。
9、芾:蔽膝。
10、邪幅:裹腿。
11、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12、只:语助词。
13、申:重复。
14、殿:镇抚。
15、平平:治理。
16、绋:粗大的绳索。纚:系。
17、葵:借为“揆”,度量。
18、膍:厚赐。
19、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20、戾:安定。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
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
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
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
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
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
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
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
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
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
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
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
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
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
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
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赏析:
从中所述礼命之隆、职掌之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诸侯来朝之诗,《毛诗序》所谓“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是“反经为义”,“于经无所当”(孔疏)。至于以为此诗成于康王即位抑或宣王中兴之时,虽可备一说,亦皆无实证。从诗作者的语气来看,此诗当是大夫美诸侯之作。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画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旗”,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 “其旗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着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采菽,采菽诗经,采菽的意思,采菽赏析 -诗词大全
采菽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采菽采菽,筐之_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v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纭
其玟匿模鸾声GG,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纡,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杨舟,绋{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m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诗经采菽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
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其旂淠淠,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
乐只君子,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注释:
⑴菽(shū):大豆。
⑵筥(jǔ):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⑶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⑷玄衮(ɡǔn):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⑸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⑹淠(pèi)淠:旗帜飘动。
⑺鸾:一种铃。嚖(huì)嚖:铃声有节奏。
⑻届:到。
⑼芾(fú):蔽膝。
⑽邪幅:裹腿。
⑾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⑿只:语助词。
⒀申:重复。 ⒁殿:镇抚。 ⒂平平:治理。
⒃绋(fú):粗大的绳索。纚(lí):系。
⒄葵:借为“揆”,度量。
⒅膍(pí):厚赐。
⒆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⒇戾(lì):安定。
赏析: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绘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著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诗经《小雅·采菽》原文鉴赏
《小雅·采菽》中所述礼命之隆、职掌之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诸侯来朝之诗,《毛诗序》所谓“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是“反经为义”,“于经无所当”(孔疏)。至于以为此诗成于康王即位抑或宣王中兴之时,虽可备一说,亦皆无实证。从诗作者的语气来看,此诗当是大夫美诸侯之作。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注释
⑴菽(shǔ):大豆。
⑵筥(jǔ):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
⑶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
⑷玄衮(ɡǔn):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⑸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
⑹淠(pèi)淠:旗帜飘动。
⑺鸾:一种铃。嚖(huì)嚖:铃声有节奏。
⑻届:到。
⑼芾(fú):蔽膝。
⑽邪幅:裹腿。
⑾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纾:怠慢。
⑿只:语助词。
⒀申:重复。
⒁殿:镇抚。
⒂平平:治理。
⒃绋(fú):粗大的绳索。纚(lí):系。
⒄葵:借为“揆”,度量。
⒅膍(pí):厚赐。
⒆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
⒇戾(lì):安定。
鉴赏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绘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著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折叠白话译文
赶紧着采摘大豆吧赶紧摘,装满方形筐再装满圆形筐。这些诸侯们要来朝见天子,天子拿什么给他们作封赏?手头即便没有啥可赏之物,也要赏给他们骏马和车辆。还可以拿什么赏赐他们呢?一袭黑卷龙袍和重彩衣裳。
赶往汩汩涌流的清泉边上,忙着采摘水芹其味扑鼻香。四方诸侯要来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迎但见旌旗飘扬。诸侯们的前导旗随风飘动,车马滚滚而来銮铃叮当响。只见三马一车或四马一辆,远远的就知道是诸侯在望。
大红的蔽膝披挂在大腿上,斜纹的裹腿缠绑在小腿上。裹腿交错紧紧缠绑不松懈,因为这些都是天子所封赏。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都是大周天子的颁旨册命。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都是因为天子赏赐福禄重。
高大的柞树四处伸展枝桠,枝繁叶茂生命力格外旺盛。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忠心耿耿地镇守国家边境。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大福厚禄在他们身上聚拢。诸侯近臣也管得服服贴贴,此时此刻无不是紧紧跟从。
杨木轻舟很容易随波逐流,要靠粗大的缆绳牢牢维系。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全赖大周天子掌握和审视。四方的诸侯们个个欣欣然,要靠天子高官厚禄来赏赐。诸侯过着优哉悠哉的日子,周天下自然也就安定无虞。
创作背景
《小雅·采菽》作为西周时期,当时诸侯来朝见周王,周王对他们有丰厚的赏赐,诗人作此诗赞颂这一盛大之事。《毛诗序》谓:“《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孔疏》以为《毛诗序》的观点是“反经为义”,“于经无所当”。还有人认为此诗成于周康王即位抑或周宣王中兴之时,虽可备一说,亦皆无实证。从诗作者的语气来看,此诗当是大夫美诸侯之作。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止,语末助词。
曰:言、说。一说为语首助词,无实意。
莫: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无有家室生活。意指男旷女怨。
猃(xian,上声)狁(yun,上声):即北狄,匈奴。
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犹炽烈。
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防守。定,止。
聘:问,谓问候。
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gu,上声),王引之释为无止息。
启处:犹言启居。
孔:甚,很。疚,病,苦痛。
常:常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假作“辂”,大车。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指将帅。
戎车:兵车。
牡:雄马。业业,壮大貌。
定居:犹言安居。
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騤(kui,阳平):雄强,威武。
腓(fei,阳平):庇,掩护。
翼翼:安闲貌。谓马训练有素。
弭(mi,上声):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棘:急。孔棘,很紧急。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霏霏:雪大貌。
迟迟:迟缓。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采薇》描述久戍在外的士卒在回家的'途中的情景。诗人一开始就交待了回家的时节,正是岁暮,而从与玁狁作战的战场上归来,又是何等的有幸。自然会在战后的归途中回忆当时戍边作战的艰苦,忍饥挨饿,不遑启处,战事频繁,形势危急。抚今追昔,诗人借景写情,感时伤事,表现深沉的行役之思,而诗人善于以物写时令,以柳代春,以雪代冬,而且以薇菜的“作”、“柔”、“刚”交待时节的变化,叙述战时的生活,又隐寓戍边之久远。尤其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更增强了哀乐的情感表达,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末尾与首间照应,使通篇结构完整,严谨统一,又见出诗人构思的精巧。
诗经采薇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③莫:同“暮’,晚。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⑤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问候。(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13)路:辂,大车。(14)业业:强壮的样子。(15)捷: 交战,作战。(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17)腓(fei):隐蔽,掩 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样子。(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枪林刀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性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 诗经 采薇
★ 诗经:采芑
★ 诗经:采蘩
★ 诗经采薇翻译
★ 《诗经采薇》节选
★ 诗经·采薇全文
★ 诗经采薇课件
★ 诗经采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