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借款人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共含1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借款人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篇1: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有一天,一位鸡蛋士兵急急忙忙地走进了宫殿说:“大事不好,书本国王给我们发来一封战书,要跟我们比试谁的力气大呢!”鸡蛋国王一听,下令把所有的士兵召集到了宫殿里,说:“书本大王要跟我们比试力气,谁愿意参赛?”士兵们你看我,我看看你,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忽然,三位身材均匀的鸡蛋士兵走到了国王面前说:“我们去吧。”国王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满意地说:“好!”

比赛快开始了,鸡蛋士兵穿着橡皮泥裤子走上了舞台。三本书也大摇大摆地走上了舞台,还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比赛开始了,鸡蛋们稳稳站好,迎接挑战。第一本书一跳,跳到了鸡蛋士兵的上面,可是鸡蛋一动不动。第二本书也不甘示弱,用尽了力气也跳到了鸡蛋身上,可鸡蛋依旧纹丝不动。这时台下的鸡蛋啦啦队激动地站了起来。第三本书有点慌张了,可它依旧假装镇定,跳到了鸡蛋的身上。鸡蛋还是稳稳当当地站在台上,三位鸡蛋士兵的心紧紧靠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此时裁判吹响了哨子,说:“鸡蛋王国胜!”书本大王这才低头走到了鸡蛋大王身边,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小瞧你们鸡蛋国的。”

从此,书本王国和鸡蛋王国成了友国,大家永远忘不了那三个团结而又坚强的鸡蛋。

篇2: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夏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南湖 最美丽的季节。清晨,荷花含笑怒放,那淡黄色的莲蓬中,点缀着棕色的小黑点,一片片花瓣张开了笑脸,向着空中的太阳,深情地诉说着。一滴滴小露珠,又开始 了自己的旅行,它们从花瓣中嬉闹着,一不小心,就滚入了湖中。太阳冉冉升起,沉睡一晚的蜻蜓,也在花瓣间飞舞,就连蝴蝶也来凑热闹。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沁人心脾,害羞的荷花,就悄悄地藏在了绿叶中。荷花边,还衬托着“一条条舞女的裙”,碧绿的荷叶上,时而滑下几滴露珠,时而又有青蛙在鸣叫,它们都把荷叶 当做自己的舞台,在上面演奏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

夜晚,荷花池的水更是美丽无比,在皎洁的月光下,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镜子,想把夜晚的美景照下来吗?你听,“嘎嘎嘎!”那是鸭子在高叫。“咕噜噜!”那是小鱼在吐泡泡。“呱呱呱!”那是青蛙在吹响了小号。不时间,还有几只蜻蜓在频频偷吻平静的湖面。

盛夏的里可是热闹,小猴子攀爬着,嬉闹着,小兔子也竖起耳朵,倾听大自然的私语。到了冬天,里冷清极了,只有小猴子在假山上寂寞的晒着太阳,热心的小喜鹊也来陪伴着小猴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南湖公园。

篇3: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每当我唱起这首感人的歌,我就想起亲爱的妈妈。

我的妈妈对我非常关心。记得放“五一”假的那天晚上,我感觉有点不舒服,早早就睡了。晚上,妈妈像往常一样,过来我的房间看看我有没有出汗,结果一摸我额头很烫,就拿探热针帮我量。15分钟后,她把探热针拿出来,一看39度多。她连忙就把我叫醒了,对我说:“女儿,你发烧了。要点喝水,吃点药。”说完,妈妈就忙开了,一会儿帮我擦汗,一会儿又喂我吃药,跑前跑后的,一夜都没睡……

第二天,妈妈早早就起床了,把面煮给我吃。吃完后,她就带我出去打针了。到了医院,她给我挂号,带我去打针室打针。打针的时候,我跟妈妈说:“妈妈,我好怕。”妈妈说:“别怕,有妈妈在呢!”接着,她又紧紧地抱着我,顿时,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不再害怕了。打完针回到家,妈妈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给我喂药,一会儿给我盖被子,都快累坏了。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慢慢好起来了。我真是很感激妈妈,我说:“谢谢妈妈!”妈妈说:“照顾孩子是我的责任,不用谢!”

我的妈妈真疼我,我爱我的妈妈。我要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好好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篇4: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妈妈的爱,像天空,我是小雪花,怎么飘也飘不出边;妈妈的爱,像草原,我是小绵羊,怎么也跑不出边;妈妈的爱,像宇宙,我是小星球,怎么转也转不出来。

妈妈是用眼睛关心我的,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是着急的。

有一天,我放学回来,觉得浑身发热,头重脚轻,便躺在床上。妈妈走过来,看到我无力的样子,摸了摸我发烫的额头,嘴巴变成了“O”字形,但又镇定下来。看着窗外的倾盆大雨,二话不说,拿着雨伞背起我就往医院赶。在路上,我听到了妈妈微微的喘气声与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哗啦啦的雨水声。心想:医院啊医院,我以前觉得你离我家很近,可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遥远?终于到了医院,医生给我做了检查。看着妈妈被汗水与雨水湿透的衣服,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妈妈是用手关心我的,在我夜晚着凉时,妈妈的手是温暖的。

一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北风呼呼,雪花飘飘,我被惊醒了。微微地睁开眼睛,发现妈妈正给我盖被子,借着微弱的光,我看见妈妈那慈祥般的脸,刹那间,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世界上有一种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叫母爱。我要感谢妈妈,感谢她对我的爱。我一定会让妈妈为有我这个女儿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篇5: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我真得很庆幸,因为我还是一名学生。留在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也许会有些人认为我很幼稚,认为学校没啥意思。但只要是用心去体验生活的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体验到快乐。

记得学校里有很多有趣的事,这里略举一两例,相信大家看了都会笑笑,会想起自己的校园生活,想起自己的同学,老师,和那过去的往事。

例1:一日,数学老师要考我们几个题,于是,出了一道题,但略略思忖之后,发现这道题不对,就想要擦了。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别擦。我一定把这道题解出来,解不出来就给你擦黑板。于是老师便给他了一个机会。但很遗憾的是,这位。同学们便一齐喊:“擦黑板,擦黑板。”这时只听见又有一个同学在底下小声说:“不但要擦黑板,最好把黑板也吃了。”就是这句话,让全班同学哄笑起来。结果说这句话的同学,没有回答出问题。于是,我们大家一起说:“你也一起把黑板吃了吧。”

我想就举一例,就能掀起大家的回忆。那就和朋友,老师联系一下吧。一起去回忆那美好的校园生活!

篇6: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现在我们居住的房子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地震来临时,房子无法抵挡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灾害:有的房子建造在马路、车站边上,周围刺耳的.噪音会影响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久了,房屋的外观、设施开始老化,变得破旧。

我想发明一种新型房屋,取代现在的房子。比如说,新型房屋的墙壁是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拥有强大的隔音功能,马路上的喇叭声,房子装修时的噪音,小孩子的哭闹声……都会被隔绝在外,让你在家里能够安静地休息和看书,放松身心。

房子的外墙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而进行变换。春天,它是绿色的,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夏天,外墙变成了凉爽的蓝色;在炎炎烈日下给你带来丝丝凉意;秋天,它是黄色的,让人一看,就想起了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冬天,外墙变成了火一样的红色,醒目又温暖。

房子里装有地震探测器,如果有地震来袭,房子就会提前发出警报并自动飞离地震危险区。哈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是不是放心多了?

如果你担心会有小偷上门,那大可放心。因为房门上装有防盗系统,小偷一旦破坏了门锁,从锁里会弹出一个大拳头,把小偷打晕,并自动报警……

我设计的房子不错吧?

篇7: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我的家乡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像蜘蛛网似的立交桥,更没有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但是我依然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这里有茂密的树林,也有争奇斗艳的野花,还有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是个景色宜人的好地方。

春季到来,家乡的风景格外美丽。小草伸伸懒腰,打着哈欠,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树叶也冒出了新芽。这时候,可爱的燕子从远处飞了回来,在一间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儿是个好地方,我们在这里安个家吧!”孩子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尽情地在山坡上嬉戏。

当烈日炎炎的夏季来临时,绿油油的西瓜馋得人直流口水。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便来到小溪边,脱掉凉鞋,把脚浸在河里捉鱼,抓虾,搬螃蟹,清澈的河水使我们忘掉了炎热。

金秋时节,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梢上。一阵阵秋风吹过,稻子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格外美丽。这个时节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收稻谷、掰玉米,摘柿子……虽然他们已经累得喘不过气,但他们脸上依旧挂着丰收的喜悦。

家乡的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寒冷。难得的一场雪可以让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只要下雪,不管多冷我们都会跑到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小手冻得发红,我们也会开心地跳啊,笑啊,像一群可爱的小鸟!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个美丽、朴素的家乡!

篇8: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看了题目,你是不是很想听一听我给你带来的故事呢?~~这个故事非常好,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不说了,我都要迫不及待得要给你讲这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的基本内容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群“孙悟空的后代”{你应该知道是什么动物了吧},山上有公猴子,母猴子,小猴子,老猴子,和中年猴子,他们在一起生活,十分和睦。有一天,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猴王”说“大事不妙,有一场暴风雨要来了,大家快去山下的庙里避雨啊!”“猴王”刚下了“命令”,天空中便打开了一个响雷,把正在洗衣服的猴妈妈,正在嬉戏打闹的小猴子,正在河里游泳的猴爸爸等猴,吓得魂不附体;这时,“猴王”又附加了一句“快呀!大家快去庙里避雨啊!”大家回过神来拔腿便往山下跑,一个个犹如正在长跑的运动员,争先恐后得向“终点”{庙内}冲过去,“猴王”一面招呼他大家,一面提着小猴往山下跑去,小猴吱吱哇哇的叫着,好像在说“猴王爷爷,快把我放下来,疼死我了。”等到了庙前,但是由于庙门年久失修打不开,大家只好在庙外的小院里干淋着,等于雨过后,庙门便神奇般的自己打开了,大家见此情景,目瞪口呆?

哈哈!没想到聪明的猴子也有失算的时候啊!怎没样,这个小故事好听吗?我觉得挺不错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天天讲给你听哦。

篇9: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400字: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美丽无比,一年四季美如画。

春天到了,同学们脱掉那厚厚的棉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地上的花花草草再次探出头来,左晃右晃向我们打招呼,同学们在校园里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夏天,火球般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把地面烤得滚烫,知了在树上直叫唤,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小草热得发黄,垂头丧气的,好像快受不了啦,教室里的电风扇开得很猛,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读书。

秋天,金风送爽,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让世界的万物都有所变化。瞧,我们校园的树叶颜色多姿多彩,有的如浓茶般的绿,有的如麦穗般的黄,还有的如火焰般的红,真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冬天插着翅膀飞来了,带来了美好的事物;它,虽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也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更没有秋天的丰收果实,但它只是默默不语地给我们带来了阵阵欢笑,如同学们那颗纯洁无瑕的童心,在宽阔的操场上尽情的奔跑、歌唱。

啊!我们的校园充满了美丽,充满了欢笑,我爱美丽的校园。

篇10:科学三年级上册鄂教版第四单元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鄂教版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家养小动物的认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解开一些迷惑,收获一些知识,发现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动物,你们觉得他们有哪些比较有趣的地方没有?有哪些你们还弄不明白的地方没有?

二、收集问题,整理问题。

1、学生发言,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全记在黑板上。

2、整理问题:当堂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剩下的问题中值得探究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确定研究方法。

学生选中问题后,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好他们的探究方法。

四、课后探究。

五、记录探究结果。

六、汇报探究结果。

教学后记

篇11: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升测试题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升测试题

一、字词天地。

1、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zhù

zǔ zōn

táo qì

miáo huì

yě shòu

sù dù

rén rán

là zhú

2、根据语境写词语。

(1)根据读音写词语。

卢沟桥的shí shī( )子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在控诉当年日军侵华的shì shí( );有的神情肃穆,宛如在悼念那些shì shì( )的抗日战士;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在讲述那shǐ shī( )般斗争的画卷。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成语。

农村的绘画素材真是________(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所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每一个艺术家________、________(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的源泉。

3、选词填空。

著名 闻名

(1)“人间天堂”苏州素以园林美景( )中外。

(2)李时珍是我国古代( )的中医药学家。

丰富 丰厚

(3)对面的商场开业了,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商家为顾客准备了极

其( )的礼品。

(4)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有着( )的农业水产资源。

4、想一想,连一连。

徐悲鸿 山水 刚劲矫健

齐白石 马 栩栩如生

郑板桥 虾 清丽雅逸

张大千 竹子 秀劲绝伦

二、句子乐园。

1、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仿写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的。(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城的建筑大多有2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仿写比喻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补充诗句)

三、课文回顾。

1、《卢沟桥的狮子》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罗马速写》主要描写了罗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名城的________。

3、《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罗马速写(节选)

喷泉是罗马城的点缀。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3000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巷里。它们千姿百态,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别具一格。

1、请你用横线画出本段的总起句。

2、“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3000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巷里。”这句话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4、这些喷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十七孔桥

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全长150米,东连东堤,西接南湖岛。它就像是一道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了。

十七孔桥非常坚固,中间可行车马,桥的两边是人行道。十七孔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为什么把这座桥叫做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由中间往两边变小,形成了一个“弓”形。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十七孔桥不但非常坚固,而且美观。桥的两头各有两只猛兽,两侧护栏上的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美。石栏上有100多个望柱,这些望柱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有的回首遥望,有的母子相抱,有的嬉戏玩耍……真像活了一样。据说十七孔桥上雕刻了五百多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多好几十只呢!

十七孔桥既是一座交通桥,又是一座观景桥,是颐和园里一颗灿烂的明珠。

1、“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4、这篇短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5、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座桥的?请你摘录文中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

你的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你去过哪里?了解那里的风情吗?请你写下来,介绍给大家。注意句子通顺,条理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2: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过年风俗

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篇13: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有趣的童年冀教版

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小河里翻滚着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自己的烦恼,在我的童年里,一件有趣的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六月的天很热,鸡热的耷拉着脑袋,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书上不停得叫着:“知了,知了。”我热得汗流浃背,渴的喉咙直冒烟,更熬不过的是,家里一点儿水也没有。我急得像热锅的蚂蚁团团转。突然,我的眼里闪出亮光:“花园里不是有红的似火的尖尖的果实吗?”我急忙往花园跑去,一看见就让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连忙摘下几串果实,放进嘴里,一咬,“哎呀”辣得我眼泪都流下来了,这时妈妈回来了,一看:“傻孩子,怎么吃辣椒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尖尖的是辣椒。

啊!童年如同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她画出了我们的快乐和希望,童年是一件开心的事,有欢乐的歌,有烦恼的事,这就是我在童年的趣事。这就是我快乐的童年。

篇14: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有趣的童年冀教版

童年,像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像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像一朵绚丽多彩的七色花,还像一本有趣的童话书,里面记载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点点滴滴。其中有一件事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让人哭笑不得。

记得4岁那年的一天,刚上幼儿园的我,还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结果发生了逃学事件。在幼儿园里,我因为非常想念妈妈和奶奶,每天都会哭鼻子。当时,我都是跟着一个阿婆的。有一回,我趁阿婆上厕所的时候,悄悄地溜出了校园。我一路狂奔,回到了家,敲了敲门,发现没人在家。我想:既然奶奶不在家,那就去学校找妈妈吧。我拔腿就跑,经过菜场时,我想奶奶可能在菜场,还进去看了看。转了一圈,连个奶奶的人影都没看见。我走呀走,走到了泉井洋药店,被妈妈学校的同事发现了。她拉着我,问了我的情况后,就打电话给妈妈,可是电话没有接通。这时候,幼儿园的那个阿婆急匆匆地赶来了,和阿姨说了几句后,把我带回了学校。事后,大人们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哭笑不得。

童年这样的事很多,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全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篇15: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有趣的童年冀教版

每个人童年都有一样非常喜欢的东西!而我小时候喜欢的就是冰车。虽然它不贵重,但是比起那些娃娃要好玩得多!

在4岁的时候,大约是过年前五天,我和姐姐、妈妈去公园溜达,看到公园里到处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公园里散步,在冰场上滑冰。

于是,我和姐姐也租了一辆双人冰车,我们用铁杆撑地,共同合作,把冰车滑了起来,冰车越滑越快。忽然,前方横穿过一辆冰车,我们急刹车也没有刹住。两个冰车撞在了一起,都在原地转了好几圈。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让妈妈和姐姐坐在冰车上,我推着冰车飞快地跑了起来。可是,一不小心,冰车被冰块卡住了,车子倒了,我也摔倒了!姐姐和妈妈滑到在冰面上,也摔在上面,而我站了起来,看见他们,我却在一旁哈哈大笑!童年的我还真是有趣啊!家里人摔倒了还能笑出来。

冰车是我小时候以下最喜欢玩的东西了,可惜现在却很难再找到了!

篇16: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B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B

诗词诵读  暮江吟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 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傍晚,唐代诗人白居易信步来到江边,此时江面上红光闪烁,明亮夺目。过了一会儿,红色渐淡,红绿交融,大自然的景色使诗人陶醉,诗兴大发,不由得脱口而出──《暮江吟》。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练读。 3、解读:暮,傍晚。吟,吟咏,歌唱,作诗。 题目的意思:歌咏傍晚时候的江上景色。 4、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当时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七言绝对《暮江吟》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二、初读诗句,探究学法。 1、老师教第一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⑴ 解词: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有”斜照”的意思。 ⑵ 明诗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⑶ 小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明诗意。 2、运用这个学习方法学习第二句诗:半江瑟瑟半江红。 ⑴ 解字词: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这里指碧绿色。 ⑵ 明诗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⑶ 小组讨论:为什么这时候的江水会是一半绿色的,一半红色的呢? ⑷ 学生回答后,(出示画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3、学生自学第三、四句诗。 ⑴ 按以上学习方法自学,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⑵ 分四人小组自学。 ⑶ 汇报自学情况,老师作指导。 可怜,令人爱惜。怜,爱。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呀!似,好像。真珠,珍珠。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 最后一句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精读诗句,欣赏意境。 1、齐读第一、二句,想想这两句诗中你觉得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儿?(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残阳”点明了吟咏的时间,与“暮”相照应。 “铺”写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瑟瑟”、“红”写出了残阳铺水的结果。 2、从这些字词里你能想象到怎样一幅画面呢? 3、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能深扣两句诗中的字词来欣赏竟境,学习古诗,除了了解字词、明诗意外,还要赏意境。 4、过渡:上两句写出了夕阳铺水的瑰丽景色,那么下面两句也是写夕阳铺水吗? 5、哪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描写的时间不同了? 时间从黄昏过渡到夜晚,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情一定十分愉快,也正因为喜爱,诗人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6、九月初三的哪些景物使作者想到“可怜”呢?(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7、这时江边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 8、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暮江吟》描写的画面。 9、看到大自然这样美的景色,每个人都会惊喜不已,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诗人就通过写景抒情表达自己当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0、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诗,每一首诗又都是一幅画。如果要把这首诗的意境用笔画下来,你能行吗?试试看。(四人一组作画) 四、重读诗句,感受意境。 1、请同学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全诗,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诵诗句。 2、指名读──齐读。(配乐朗读,读出节奏) 3、这么好的诗应该背诵下来,试试看,你会吗? 五、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1、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季节,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由于作者观察仔细,又能抓住景物特点,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能打动心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意境,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六、小练笔。 1、导入:这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亲自去欣赏一番。 2、出示提示语: ⑴ 傍晚,微风渐停,我漫步江边…… ⑵ 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住了……       板书设计: 残阳  铺 喜悦 暮江吟 露  真珠 热爱 月  弓       语文乐园(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写作中如何发挥想象; 2、了解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的古语; 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运斤者的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4、学习看图想象作文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学习成语 1、自由读下列词语,看有什么样的特点, 2、全班交流:这些词语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表达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并列组成一个四字词语,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 3、再读这些词, 4、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千方百计、和风细雨……) 二、读一读,学习句子 1、自由读下列句子,看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2、全班交流: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在发挥想象 3、师追问:那么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使人感觉更加真切,仿佛也置身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中) 4、再读句子 5、师:你能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6、点拨:我们在写作文时就应该不仅仅写出自己观察到的,还要写出自己想象到的。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结合注解,看能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 2、全班交流句子的含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亦作“他山之石”、“他山之攻”。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知识却是无限的,值得我们不懈地去探索。 3、指名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4、再读,背一背。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要求 2、师引导回顾:我们以前写想象作文的方法还记得吗? (图中的情景+自己的想象) 师:我们以前尝试过的看图想象作文通常是图中提供大致的故事情节,而这次图中没有任何情节,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 二、尝试想象 1、习作要求中给了我们一点写法上的提示,对吗? (可先写第一副再写第二幅,也可以倒过来) 2、自由构思,同座之间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次序写,怎样写 师点拨:沙漠是如何变成绿地的?这里的人们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发生了什么故事?这个过程要写具体;反过来也是一样 三、学生自由习作,师相机讲评。

篇17: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

一、给ɡěi加jiā点diǎn的de字zì选xuǎn择zé正zhènɡ确què

的de读dú音yīn,并bìnɡ涂tú上shànɡ喜xǐ欢huan的de颜yán色sè。

说过 点头

珍珠 秋天

二、读dú句jù子zi,写xiě词cí语yǔ。

1. nǐ( )看jiàn( )我的tóng( )学了吗?

2.这儿yǒu( )一piàn( )树林。

3.姐姐tóu( )也不回地qù( )了,妈妈可伤心了。

三、我wǒ会huì写xiě出chū下xià列liè字zì的de部bù首shǒu。

四、形xínɡ近jìn字zì组zǔ词cí。

去( ) 车( ) 见( )

云( ) 东( ) 贝( )

方( ) 白( ) 天( )

万( ) 日( ) 下( )

五、小xiǎo小xiǎo警jǐnɡ示shì牌pái。(这zhè些xiē地dì方fanɡ该ɡāi写xiě些xiē什shén么me呢ne)

六、选xuǎn词cí填tián空kònɡ。

吗 呢 吧 啦

1.兔子说:“我不会游泳,咱们还是捉迷藏!”

2.小动物们都藏好了,谁来找它们?

3.下雨!下雨!我要种瓜。

4.树上真的有那么多叶子?

七、整zhěnɡ理lǐ句jù子zi。(写xiě序xù号hào)

1.①都 ② 青蛙 ③小鱼 ④找珍珠 ⑤帮 ⑥荷花姐姐 ⑦和

2.①红叶子 ②点头 ③一片 ④赞成

3.①那么 ②天上 ③ 云朵 ④柔软 ⑤的 ⑥洁白

八、根ɡēn据jù课kè文wén内nèi容rónɡ回huí答dá问wèn题tí。

①荷花 ②珍珠 ③月亮

天黑了,( )出来散步。( )姐姐说:“月亮!月亮!想请你帮忙……”月亮笑着说:“不用找,不用找,( )会回来的,明天清晨你就会见到!”

1.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2.“珍珠”指的是 。

3.为什么说“明天清晨你就会见到”呢?

九、小xiǎo小xiǎo阅yuè读dú园yuán。

秋qiū 天tiān

秋qiū天tiān到dào了le,菊jú花huā开kāi了le,有yǒu红hónɡ的de,有yǒu黄huánɡ的de,有yǒu紫zǐ的de,还hái有yǒu白bái的de,美měi丽lì极jí了le。

秋qiū天tiān到dào了le,果ɡuǒ子zi熟shú了le:黄huánɡ橙chénɡ橙chénɡ的de梨lí,红hónɡ通tōnɡ通tōnɡ的.de苹pínɡ果ɡuǒ,水shuǐ晶jīnɡ晶jīnɡ的de葡pú萄tao。一yí阵zhèn凉liánɡ风fēnɡ吹chuī来lái,果ɡuǒ儿er点diǎn头tóu,散sàn发fā出chū香xiānɡ味wèi。

1.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 红通通

2.用“ ”画出描写颜色的词。

3.第1自然段写了,第2自然段写了 。

十、能nénɡ说shuō会huì道dào。

明明:

佳佳: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shuō diǎn zhēn qiū

二、1.你 见 同 2.有 片 3.头 去

三、讠 辶 艹 冫 王 心 口 彳 宀 阝

四、回去 白云 火车 东西 看见 宝贝 地方 一万

白天 日月 天空 上下

五、爱护花草 池塘危险 小心火车 有电危险

六、1.吧 2.呢 3.啦 啦 4.吗

七、1.②⑦③①⑤⑥④ 2.③①②④ 3.②⑤③①⑥④

八、1.③ ① ② 2.露珠 3.因为第二天清晨荷花上又会出现露珠

九、1.金灿灿 白茫茫 绿油油

2.红 黄 紫 白

3.秋天到了,菊花开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十、提示:根据自己对秋天的了解,说一说自己提议的理由。

篇18: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生动、现实的情景,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机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在购物乘车等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良、三位成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结识估算的过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探索“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连乘的运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购物”“去游乐场”“乘火车”“0×5=?”和“买矿泉水”5个情境活动之中。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再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和白衣内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继续学习乘法的基础。

题 目 购物

备课人 张兵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1、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 学

准 备 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答:300×2=  20×5=  23×3=  4×200=

23×3=   4×15=  24×2=  12×4=

二、探索新知:

1、巧设情境,提出问题并出示挂图:

搬新校了,学校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忙购买一些新课桌椅和书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1)理解图意:

学生认真观察图后,教师提出: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能从图中看出:一个书柜213元,一张书桌42元,一把椅子12元。

(2)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①买一套桌椅共花多少元?

②买3张桌子要多少元?

③买5个书柜要多少元?

……

教师先肯定学生提出的合理数学问题,并向学生提出:

①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②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元?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解决第一个问题: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②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用了哪种方法,每种方法怎么算的。

③全班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以上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第4种算法,指出这是用竖式计算乘法,也是今后学习笔算乘法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如下所示:

1    2

×      4      先用4乘“12”中个位的2得8,积的个位上写8;

4    8      再用4乘“12”中十位的1得4,积的个位上写4。

[强调: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书写位置要适当。]

如果在全班交流时学生没有使用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前面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列出乘法竖式进行计算。

(2)解决第二个问题: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列竖式计算,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积中的2、4、6各表示什么?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在交流过程中,可指名学生板演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地帮助解决。

3、看书自学。

让学生看课本第28页,看看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第29页“练一练”1、2、3、4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学生板演,进行全班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第2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交流。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如果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教师应及时地加以指导。

3、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书上的图,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在计算时,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必要求全部用竖式计算。

学生在计算12×5、12×6、12×7、12×8这4道题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了进位,竖式计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在反馈,交流时教师应重点加以指导。

4、第4题。

先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答本题。再反馈交流。

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用以下3中不同方法解答,教师应给予肯定。

先指名学生板演以上三种解答方法,再让学生口答具体的想法和每个算式的意义。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 书 设 计

购物

1.  12+12+12+12=48(元)       3. 12×4=48(元)

1   2

2.  10×4 + 2×4=48(元)          ×     4

4   8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去游乐场 备课人 白丽芳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 学

准 备 卡片、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去过游乐场吗?那里都有什么好玩的,你愿意介绍给大家听吗?……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乐场玩一玩。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出示“去游乐场”挂图。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独立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①花10元,坐电动火车可以坐多少人?②9人玩蹦蹦床共花多少元?……

(2)教师提出: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思考:怎么列式?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学生列出算式:16×4

(2)教师指出:现在用1根小棒代表1人,并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活动:先第一行摆1捆(每捆10根),另摆6根,再摆同样的三行小棒,每行都是16根。

然后让学生观察,问:每行有多少根小棒?有几行?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么计算?

教师边引导学生摆小棒边启发学生发现:要算4个16根一共是多少根,可先算4个6根是24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2捆,放在4行小棒下面。另外4根放在2捆小棒的右边。再算4个1捆是4捆,一共是6捆又4根,所以16×4=64。

(3)竖式计算。

①让学生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②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③全班交流算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竖式计算过程。

根据板书教师再次强调书写格式;列竖式时

1    6    相同数位要对齐,“×”的书写位置要正确。

×      2 4     4乘“16”个位上的6得24,向十位上进2,

6    4    在积的个位上写4。

4乘“16”十位上的1是4,加上进上来的2,

得6(即60),在积的十位上写6。

④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的例题(出示12×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思考: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一位数乘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满二十,向十位进而二;满三十,向十位进三……。同时指出,在进位时可以在乘法竖式中做出记号,以防止遗漏,计算熟练后可以不做记号。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注意点;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⑤指导看书,深化认识。

让学生看课本第30页的例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告诉学生进位的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第30页“试一试”中的1、2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1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

1、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要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2、第2题。

此题是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连线,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3、第3题。

此题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时,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1)18×2+18       (2)18×(2+1)

4、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

对于学生的各种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板 书 设 计

去游乐场

16×4=64(元)       竖式:    1   6

口算:  10×4 + 6×4=64            ×   2 4

6   8

注意: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乘火车 备课人 李亚清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比推理能力。

教 学

准 备 卡片、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放暑假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参加夏令营,今天他们就准备乘火车去北京了,我们也去为他们送行,好吗?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乘火车”挂图。

(1)理解图意。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③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

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2)选择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问题①: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①70×5=350                ②   7 2

2×5=10                     ×1 5

350+10=360                 3 6 0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3)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第2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3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第4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第(1)个问题,可以将小朋友家站点到最后一个站点的铁路长度,进行5等分后确定出发3小时后火车的大概位置。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如结合过站停车等因素确定位置,只要学生分析有道理,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第(2)个问题解决过程可参考如下:

120×5=600(千米),45×2=90(千米),600+90=690(千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乘火车

72×5=360(元)

1.  70×5=350(元)        2.    7   2

2×5=10                  ×   1 5

350+10=360               3  6  0

修改及补充内容

www.xkb1.com

题 目    0×5=? 备课人 张兵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 学

重 难 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 学

准 备 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0×5=?

(1)创设情境引入。

教师摆出5个盘子,每盘放3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3+3+3+3+3=15,3×5=15

3×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每盘有几个?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2×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1×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0个后1个也没有)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0+0+0+0+0与0×5两个算式,提问5个0相加得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即0+0+0+0+0=0)0×5表示什么意思?(5个0相加是多少)应等于几?(等于0)

(2)推理归纳。

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做课本P34“算一算”3道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口算结果。(0×3=0,7×0=0,0×26=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都是0”的结论。

(3)小结、深化。

引导学生认识:0乘几和几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34“试一试”中1、2题。新课标第一网

(1)第1题。

此题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时,要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竖式算法,可先请学生板书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 1  3  0     ② 13×5=65     ③ 1  3  0

×      5        130×5=650       ×   5

6  5  0                        6  5  0

第③种算法学生可能难以独立写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并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

(2)第2题。

此题是因数中间有一个0的乘法,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让学生公布各自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 4  0  2    ② 400×3=1200   ③ 2×3=6

×      3       2×3=6           400×3=1200

6  5  0       1200+6=1206     6+1200=1206

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①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补充题)

2 4 0      1 5 0      3 2 0      1 0 5

×    3    ×   4     ×    4    ×    8

6 0 3      3 3 0      8 0 7       5 0 5

×    2    ×    5     ×   9    ×     4

全班齐练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406×5      350×6      520×8      555×4

全班齐练后交流,交流时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 书 设 计

0×5=?

1.  0+0+0+0+0=0×5=0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 买矿泉水 备课人 白丽芳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 学

重 难 点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 学

准 备 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新校的体育场已经开始启用了,学校准备召开一次运动会。运动场上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准备了饮料。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买饮料”挂图。

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2、引导估算。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指名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

①把24听看成25听,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够了;

②把24听看成20听,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③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④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解释各自估算的过程。

3、引导精算。

教师把情境中的问题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① 24×3=72(元),72×2=144(元)

② 24×3×2    ③ 3×(2×24)   ④ 3×(24×2)

=72×2         =3×48            =3×48

=144(元)     =144(元)        =144(元)

⑤ 24×2=48(元),48×3=144(元)

……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解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本第36页“试一试”中的1、2题。

1、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估算,并要求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生可能用以下方法进行估算: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估计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估算中可能会出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算法)教师要及时地加以指导。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用了估算和精算两种方法解决连乘问题,(板书课题:连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 书 设 计

买矿泉水

24×3=72(元)          24×3×2

72×2=144(元)        =72×2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修改及补充内容

篇19:八年级上册鄂教版第三单元作文900字

最新八年级上册鄂教版第三单元作文900字

世界上最寂寞的植物是柳,在明媚的春天她抱着满怀的白色心事,抖落在空气中,随着风飘,一点一点寂寞地白。

狗尾巴草却满世界存在,成群摇曳,永远不孤单,低级不失自尊,承载悲喜一脸无辜。

我一直认为前者是朴树,一个孤独的大男孩,我不想用男人形容他,因为他没有世俗的杂质,像半成品。不走在流行音乐前线,照相不懂摆pose,唱歌不会带动作。他是个自闭的男孩。内敛的朴树没有好嗓音反而有些五音不全。呢喃鸣唱也不受追捧。但我想我与他是没有代沟的。彻头彻尾的孤独,寂寞的人。

而后者是我,甘于平凡的杂草。我不算乐天派但至少不那么悲观。走路姿势很开朗,微笑方式不冷漠。所以我和朴树是很极端的两个人,像冰和火,一触即死。当然我为我与我爱的歌手有一丝联系之处而欢天喜地,即使有些牵强。且把它称为难得的意外。

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cd已经开始淡化了。朴树的歌我也存在自己的硬盘里。朋友告诉我听cd才能算听过这首歌。所以我开始去各大音像店找专辑。朴树的专辑出得很早,以至于很难看到还有库存。一次在一家老旧的音像店发现那盘对于我很珍贵的cd。封面男孩很孤僻,没看镜头,果然还是那副样子。结账的时候旁边站了一个短发女生,手里拿着和我相同的专辑。脸上没表情。虽然不爱跟陌生人打交道,但志同道合的人不多,我向她微笑了一下。依旧没有表情的脸。像一张白色面具,冷到让人害怕。我的目光很灼热,可触到她的冷峻,在空中顿时消失,比光速还快。

最冰冷的花是梅花。花朵很小,却暴露赤裸的全身让寒气一点点吞噬。

我想她是梅花,世界上的另一种极端。可她却也爱着朴树,在这潮流中却爱着80年代的'经典。我与她还有朴树,三种极端三个箭头延伸各自的方向,越来越不可触及。再次意外发现。

其实我听朴树的时候就想起村上春树,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在讲述伤感而优美的青春,多情而孤独的年代,只不过一个以音乐为载体,一个以文字为路径。

而当我看见短发女生的时候会想起安妮宝贝,冷艳而张扬,淋满毒汁的玫瑰,空虚也孤僻,只不过一个表现在眼神,一个透露在文字。

那么我自己又像谁呢。我多想把自己比成郭敬明,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性格,干净的文字。可惜我没有太多多愁善感,一个单纯的初中生而已。

于是三个极端的人构成了另一个世界。远离浮华百态。若我能再发现另一个极端,便又是一个意外发现吧!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蚂蚱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有趣的童年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第四单元

高二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通用1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400字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