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奥作文范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湍急的流星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英奥作文范文(共含27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湍急的流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六年级英奥作文范文

篇1:小升初奥英试题

小升初奥英试题精选

1、Did you know? In the decimal number system (base 10) ten different digits, 0 to 9, are used to write all the numbers. In the binary number system (base 2) two different digits are used, i.e. 0 and 1.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numbers is not a valid number in the

octal number system (base 8)?

A) 128 B) 127 C) 126 D) 125 E) 124

2、The number of diagonals that can be drawn in a regular polygon with

twenty sides (icosagon) is_____.

3、If a and b are integers, 10?3=1,152?7=3, and then 379?6 is equal to_____.

4、Two numbers are in the ratio 2 : 3. When 4 is added to each number the ratio changes to 5 : 7.The sum of the two original numbers is____.

5、The greatest number of Mondays which can occur in 45 consecutive

days is____

6、Saul plays a video game in which he scores 4 for a hit and lost 6 for a miss. After 20 rounds his score is 30. The number of times he has missed is____.

7、Three girls A, B and C run in a 100 m race. When A finishes, B is 10 m

behind A and when B finishes C is 20 m behind B. How far in metres was C from A when A finished?(Let’s assume all the athletes run at a constant speed)

8、The areas of the faces of a rectangulabox are 84 cm2 , 70 cm2and 30 cm2.The volume of the box in cm3 is____.

9、You have 3 weights: 1 kg, 3 kg and 9 kg as well as an equal arm balance, as shown. How many different weight objects can you weigh with these three?

[Remember the weights may be placed on either side]

参考答案:

1、A 考察我们学过的简单的'进制问题,显然8进制中没有8出现

2、170 找规律,公式为n×(n-3)÷2

3、1 定义新运算,就是求379÷6的余数。

4、40,16和24

5、7

6、5

7、28米,根据距离比求出速度比,三者的速度比为1:9/10:18/25

8、420 分解质因数

9、13种

篇2:五年级奥英试题

五年级奥英试题

1. 单项选择(Multiple-choice)

( ) 1. Is this a bus ________ a truck?

A. and B. or C. but D. too

( ) 2. –What time is ___________? –It’s 8:00.

A. it B. this C. that D. these

( ) 3. -________ do they speak in the country?

A. When B. How C. What D. Where

( ) 4. _________ you see a little flag insideAustralia’s flag?

A. Do B. Are C. Does D. Is

( ) 5. -_________ isAustralia? – It’s south and east ofChina.

A. How B. Where C. What D. When

( ) 6. Here __________ a map of theUnited   States.

A. am B. is C. are D. be

( ) 7. –Can you ___________ it in English? –Yes, I can.

A. say B. speak C. talk D.look

( ) 8. These are English speaking ____________.

A. country B. countrys C. countris D. countries

( ) 9. The old man has gray 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

A. hairs; glass B. hair; glass C. hair; glasses D. hairs; glasses

( ) 10.Li Ming’s father is __________ than his mother.

A. tall B. taller C. very tall D. tall very much

2. 对话填空(Fill in the blanks)

Girl: Mum, I’m back. What are you doing?

Mum: I’m r____11_______ a book.

Girl: Why not have lunch?

Mum: I’m w____12_______ for your father.

Girl: Where’s my father?

Mum: In his office.

Girl: Mum, may I have l____13_______ now, please?

Mum: Are you h____14_______?

Girl: Yes, I’m hungry.

Mum: Ok. Let’s have lunch now.

Girl: What’s for lunch?

Mum: Rice, meat and f____15_______. Do you like them?

Girl: Yes, I do.

11. 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_

3. 情景对话(Dialogues)

A}根据所给情景,完成下列各题。

( ) 16. 当你想说”让我们一块去旅行吧!”时,应说

A. Do you have a trip? B. Let’s go on a trip.

C. I love to go on trips. D. we are going on a trip.

( ) 17. 当你想去公园玩时,要征求妈妈同意,应说:_______

A. May I go shopping? B. I want to go to the park.

C. It’s a good park. D. May I go to the park?

( ) 18. 当你告诉别人“我家离学校很远。”时,应说:_______

A. My home is far from the school.

B. My home is very far.

C. My school is very far.

D. The school far from my home.

( ) 19. 当你想问“北京有多远?”时,应说:_______

A. How long is Beijing? B. How old is Beijing?

C. how far is Beijing? D. How is Beijing?

( ) 20. 当你想表达“我们九月一日去上学。”时,应说:__________

A. We go to school in September.

B. We go to school on September.

B} 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句子朴全对话.

Nancy: Hello, 84964985.

John: _________

Nancy: Who’s that?

John: ________ is Anne. _______ you?

Nancy: This is Lucy. Thank you?

John: ________, thank you.

Nancy: Is Peter in?

John: ________. He’s not at home.

Nancy: ok. Thank you.

A. This

B. And

C. Hello

D. Sorry

E. Fine

21._______ 22._______ 23.________ 24.__________ 25.________

阅读理解

A}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正{T}误{F}。

Sarah has four sisters. They are Betty, Mary, Rose and Ann. Sarah is the oldest of the five. Betty is thirteen years old. She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Sarah and one year older than Mary. Rose is nine and Ann is seven.

Sarah and Betty study in a middle school. Mary, Rose, and Ann study in a primary school. The primary school is near their home. They walk there. The middle school is very far. Sarah and Betty go there by bus.

( ) 26. Ann is older than Rose.

( ) 27. Sarah and Betty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 28. Mary, Rose and Ann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

( ) 29. Their home is near the primary school.

( ) 30. There are four girls in their family.

B}阅读短文,填写单词,完成短文.

Mary is an American schoolgirl. She is now in Beijing w______ her parents. Mary doesn’t know Chinese, but she is studying Chinese. So she often s________ Chinese friends. Sometimes they don’t understand her b_________ she can’t speak Chinese well.

It’s Sunday morning. She goes out. She is walking I n the street. She is going to the zoo to see elephants and m_________, but she doesn’t know how to g_______ there. She asks a Chinese boy. The boy can’t understand her. Then she takes out a pen and a piece of paper. She draws an elephant on it, and shows the picture to the boy, then he shows Mary the way to the zoo.

31.______ 32._______ 33._______ 34.________ 35.________

C}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Mike and john are good friends. They like taking pictures very much. Now they are looking at a beautiful picture. It is a very big picture. It is on the wall. A lady and a little boy are in the picture. They are flying a kite. They are very happy. Mike said,“how nice the picture is!”“yes, it is very nice but only a mother and a child are in the picture. Where is the farther? Jone asked. Mike said:“how stupid you are! The father is taking the picture!”

36. Are Mike and Jone good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What do they like d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Where is the big 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Who are they in the 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Where is the father in your opin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作文(Composition)

请以“My Bedroom”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条理清楚,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用词得当,语法正确,书写清晰,规范;不得少于60个单词。

6. 智力测试(IQ test)

( ) 42.This is the name of a day. There are six letters in it. The third letter is N. But there is no S in it. What day is it? It’s ____________.

A. Sunday B. Monday C. Wednesday D. Friday

43.Before getting off the boat, what must you 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4.My uncle has a brother, but this man isn’t my uncle. He is __________.

A. my aunt B. my mother C. my father D. my grandpa

( ) 45. Tom’s parents have a child. But the child is neither his sister nor his brother. Who is the child?

A. Jerry. B. John. C. Alex. D. Tom.

篇3:五年级奥英答案及试题

五年级奥英答案及试题

一、读一读,选择合适的`词完成句子:

some, any, is, are

1. ---- there a ruler in the pencil-box?

---- Yes, there .

2. There an elephant in the zoo.

3. There aren’t doctors in the room.

4. ---- there books under the desk?

----Yes, there .

5. There are trees in the park.

二、选择填空:

1. Let_______ have a look.

A. we B. me C. I

2. ----Is there a dog near the tree? ---- ______ .

A. I’m not sure B. Yes, there’s C. OK

3. There ______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A. is B. are C. aren’t

4. It is ______ day of the year(年).

A. first B. the first C. a first

5. Li Li and Hong Hong are happy _______each other.

A. see B. seeing C. to see

6. There are _______ trees near the house.

A. lot of B. a lot C. lots of

7.This pen is long, _____ that one is ______.

A. and, long B. but, short C. , too

8.A: _______is in the classroom?

B: Helen is in the classroom.

A. What B. Who C. What’s

三、英汉词组互译:

1、第一天 _____________ 2、所有的学生 _____________

3、在学校 _____________ 4、一座新大楼 _____________

5、看一看____ _________ 6、I’m not sure. ________ _____

7、a new term __________ 8、a computer room __________

9、how many___________ 10、a lot of _____________

四、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 你们学校有乒乓球室吗? 是的,有一个。

----- _ _there in your school?

-----Yes, one.

2. 阅览室里有许多书。

There ______ a lot of _______ in the .

3. 你班有多少名男生?大约50名。

----- are there __ __ your class?

-----About .

4. 看,有两个电脑室。我们去看看吧。

-----Look, there computer .

-----Let’s ________ and have a________.

5. 大卫和刘涛在树后面.

David and Liu Tao are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句型转换:

1. There is a rubber under the desk. (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回答)

______ ______ a rubber ______ the desk? Yes, ___ ____ _______.

2. 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plate. (改为单数句)

There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on the plate.

3. There are seven desks in the classroom.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desks _______ _______ in the classroom?

篇4:英利奥经销商大会致辞

英利奥

5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的经销商朋友: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英利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你们一直以来对英利奥的付出和支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对熊国宝老师、牛剑锋老师及新闻界朋友的光临表示感谢。

英利奥近年来专注于PVC地板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发展

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PVC地板供应商,年销售量突破200万平方米,销售网络遍及美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全球20多个国家,在国内首屈一指。

所有成绩的取得,与各位经销商的长期合作是分不开的,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是英利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多年的合作中,你们为英利奥产品的.市场开拓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为英利奥销售业绩的达成贡献了巨大力量,为英利奥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们是英利奥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次大会,既是英利奥答谢经销商朋友的大会,也是虚心听取经销商意见的大会。希望各位朋友本着关心英利奥、爱护英利奥的态度,知无不言,多为英利奥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对待,虚心采纳,切实解决,促进我们更好的合作。

诚信做人、用心做事、携手同行、共创辉煌。英利奥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精诚合作,大力支持,我们深深感谢和英利奥风雨同舟的经销商朋友,我们坚信生意是长久的,财富是无穷的,朋友是永远的,明天会更好的。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经销商朋友和嘉宾在石家庄渡过美好的时光。

谢谢大家!

篇5:第一次写奥英作文美文欣赏

第一次写奥英作文美文欣赏

在每个星期五里,在奥英的.时间里,老师总会布置一篇英语作文,我每次都懒得写,这次,我终于写了一篇。

在这个星期的星期五里,我抓紧时间做作,一样、两样、三样过了一会,我终于做剩了周记,那时,我心里想:“我每次都没有写奥英老师布置的作文,老师肯定会很生气,那我这个星期写一写吧!”

我等啊等,终于到了奥英的时间了,我认真地听着奥英老师说地每一句话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过了一个小时,那时我十分紧张,因为我就要听到老师布置的英语作文,我想:“希望不要太难吧!”果然,老师让我们写In a Nature park,要求是:要运用英语书本里的单词、句型。我好开心啊!没那么难!

回到家后,我立刻拿起了四线纸和一只笔,马上写了英语做文,我写着:There is a lake in the nature park.写完后我的心情十分的舒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写英语作文。

今天,我好开心,因为我写了一篇英语作文,还运用了很多课文里的句型、单词,可能下一次我也要同样开心,继续写英语作文。

篇6:汉与英六年级作文

汉与英六年级作文

五千年来,最简单的图画变成了有棱有角的方块字;五千年来,笨重的竹简变成轻便的纸张;五千年来,精简的文言文变成通俗的白话文……五千年,文化在进步,可人心,也在悄然改变……

当代年轻小生,对汉语的热爱已经远不如从前了。偶尔口中夹一句英语、韩语也是常事,似乎说外语就显得比较有文化。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那些并不如香港、上海等与国际接轨的城市中的人,偶尔说一下英语倒也让人看起来很愚昧。我们生在中国,为什么与国人交谈要用外语?其荒唐程度无异于火星人居然在讲地球语言。一些人觉得说外语显得特别高级,但为什么不对汉语感到敬仰呢?五千年,多少文化已被世人遗忘,汉语却得以流传至今,千年文化,我们作为继承人,难道不应该骄傲吗?汉语演变了千年,有多少人能像中国人一样将其融会贯通呢?我们掌握着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我们不应当自豪么?汉语,又岂是那些外语所能相比的呢?多少人羡慕着我们,而我们却耻于说汉语,岂不是个大笑话?

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黑板报是全英的,不禁笑出声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母语不好好学,还在倡导英文。当然并非英语毫不重要,但放弃母语选择外语的中国人,也是相当的可笑了。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国,却连最基本的语言都学不好。我们应记住,我们住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是由中国政府保障的,我们后方的骄傲是中国,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就好似路边的阿姨长得再好看也不是你妈。

同时的,这也涉及到尊严问题。中国内陆的路牌从来没有英文。在路牌上都写英文成何体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中国被占领了呢。中国堂堂一个大国,却用别的国家的语言,岂不是要遭到世人的耻笑?中国虽不是发达国家,但实力也是不俗的,盲目追求外语,是看不起中国呢,还是热爱其他国家呢?但终有一天,那些人会以掌握汉语为荣。

有时还会看见一些门店招牌有英文,你们可是中国人啊……

篇7:六年级小升初奥数

1、一个两位数除72,余数是12,那么满足要求的所有两位数有几个?分别是多少?

解答:由题意知,所求的两位数应是7212=60的约数,还应大于12。在60的约数中,两位数有10、12、15、20、30、60这六个数,大于12的有:15、20、30、60这四个数。所以满足要求的两位数有4个,分别是15、20、30、60。

2、有写着5、9、17的卡片各8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5张,这5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可能是。

A、31 B、39 C、55 D、41

解答:5、9、17三个数除以4都是余1的,任取5张,也是除以4余1的,所以是D。

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最外一层总人数为6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4、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那么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多少张?

解答:利用鸡兔同笼的想法,假设都在进行单打,那么应有122=24人,多出34-24=10人。把单打变为双打,每个台子需要增加2人,所以双打的台子有102=5张,单打的台子有12-5=7张。

5、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解答:20-4=16(人),=400(人),1616=256(人),400-256=144(人)

6、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解答:271+432+153=158(枚)

7、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解答:(336,252)=(84,252)=84

(84,210)=(84,42)=42所以可以分成42份礼物

苹果:33642=8(个)桔子:25242=6(个)梨:21042=5(个)

8、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由于甲速是乙速的2倍,所以乙在拐了第一弯时,甲正好拐了两个弯,即两个人开始同时沿着最上边走。

乙走过了5棵树,也就是走过了5个间隔,所以甲走过了10个间隔,四周一共有(5+10)4=60个间隔,根据植树问题,一共栽了60棵树。

9、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现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

解答:设甲、乙、丙每件分别为x、y、z元

3x+7y+z=315

4x+10y+z=420

可知x+3y=105,2x+6y=210,x+y+z=105,即三种货物各一件需要105元。

10、某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这一年1月4日是星期几?

解答:画一个日历表,从表中马上看出:1月4日星期一。

说明:根据“有五个星期五”,可知从第一个星期五到第五个星期五之间共有29天。31-29=2(天),这多余的2天是在第一个星期五前,还是在第五个星期五之后呢?如果在第一个星期五之前,那就多一个星期四,这与题中条件不符。

小学六年级奥数小升初测试题

1、一个三位数除以43,商是a,余数是b(a、b都是整数)则a+b的值是。

2、上底是10厘米,下底是25厘米的梯形,如果下底减少8厘米,而上底不变,面积就减少84平方厘米,那么原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147,丙、乙两数的和是123,甲、丙两数的和是132,则甲数是,乙数是,丙数是。

4、用一个小数减去一个末尾数字不为零的整数,如果给整数添上一个小数点,使它变成小数,差就增加154.44,那么这个整数是。

5、一个表面积为54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总和是。

6、把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米。

7、有一筐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筐中还剩20个,筐中原有苹果个。

8、小军期末考试,语文、英语(论坛)、科学三门的平均成绩是78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的平均成绩提高了5分,小军数学考了分。

二、应用题(每题6分,共60分)

1、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先出发两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驶多少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2、某小队学生参加工厂劳动,平均每人生产76个零件,已知每个人至少做70个,其中一人做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做74个,这个小队做得最多的同学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3、已知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公因数是31,求这两个数。

4、把一根长2.4米,宽0.8米,高0.4米的木料锯成体积相等的两份,它的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5、甲、乙、丙、丁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算了四次,得到以下四个数:45,60,65,70,求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

6、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问这次是第几次测试?

7、小红每分钟行80米,小英每分钟行60米,两人在同一地点同时相背而行,走了三分钟后,小红调头去追小英,追上小英时,两人各行了多少米?

8、张老师找甲、乙、丙三名学生来办公室谈话,甲要10分钟谈完,乙要12分钟谈完,丙要8分钟谈完,怎么样安排三人的谈话顺序,使三人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是几分钟?

小升初面试经典奥数思维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16、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1、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米?

22、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23、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24、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25、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26、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27、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28、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9、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30、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31、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3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33、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34、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35、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6、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37、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38、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39、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40、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4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4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6、盒子里有同样数目的黑球和白球。每次取出8个黑球和5个白球,取出几次以后,黑球没有了,白球还剩12个。一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共有多少个球?

47、上午6时从汽车站同时发出1路和2路公共汽车,1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次,2路车每隔18分钟发一次,求下次同时发车时间。

48、父亲今年45岁,儿子今年15岁,多少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1倍?

49、王老师有一盒铅笔,如平均分给2名同学余1支,平均分给3名同学余2支,平均分给4名同学余3支,平均分给5名同学余4支。问这盒铅笔最少有多少支?

50、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积都增加40平方米。求这块平行四边形地原来的面积?

篇8:六年级小升初奥数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差倍问题。

专题:和倍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设一把椅子的价格是x元,则一张桌子的价格就是10x元,根据等量关系:“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一把椅子的价格是x元,则一张桌子的价格就是10x元,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10x﹣x=288,

9x=288,

x=32;

则桌子的价格是: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点评:此题也可以用算术法计算: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所以: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45+5×3,

=45+15,

=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然后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3箱梨的重量.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答:解:4×2÷4

=8÷4,

=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甲比乙在4小时内多走了多少千米,然后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计算即可.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据此解答.

解答:解:0.6÷[13﹣(13+7)÷2],

=0.6÷[13﹣20÷2],

=0.6÷3,

=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李军给张强0.6元钱,是几支铅笔的价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答: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再根据公式速度×时间=路程计算出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就是两地相距的距离.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考点:追及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解答: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

=3.5﹣1,

=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

=2.5÷1,

=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点评:此题属于复杂的追击应用题,此类题的解答方法是根据“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和倍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倍问题。

分析:设乙仓库的存粮是x吨,则甲仓库的存粮是4x﹣5吨,则根据等量关系:“两个仓库的存粮一共有32.5×2=65吨”,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乙仓库的存粮是x吨,则甲仓库的存粮是4x﹣5吨,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4x﹣5=32.5×2,

5x=70,

x=14,

则甲仓库存粮:14×4﹣5=51(吨),

答:甲仓库有51吨,乙仓库有14吨.

点评: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

专题:工程问题。

分析: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解答: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

=(400﹣40)÷9,

=360÷9,

=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点评:本题不能直接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和,要采取假设法,假设甲乙的工作效率相同,找出由此引起的工作量的变化,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解.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解答: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

=(455﹣180)÷11,

=275÷11,

=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得出总价里面减去每张桌子多的30元,剩下的就相当于是(6+5)=11把椅子的价格,从而求出椅子的价格即可解答问题.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答:解:(75+65)×[40÷(75﹣65)],

=140×[40÷10],

=140×4,

=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用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两车的速度差=两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和×两车行驶的时间求出两地的距离.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考点:盈亏问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则损坏一个就少收运费100+20元,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解答:解:(20×250﹣4400)÷(100+20),

=600÷120,

=5(箱)

答:损坏了5箱.

点评:明确损坏一个就少收运费100+20元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考点:追及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分析: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即此时两个中队之间的距离是8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解答:解:4×2÷(12﹣4);

=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点评:本题体现了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考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解答: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

=2500÷500,

=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

=1500×4,

=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原计划烧的天数,用前后烧煤总数相差除以每天烧煤量之差即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求出这堆煤的数

篇9: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精选

1. 三个数的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

2. 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

3. 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

1,2,4,7,…

3,5,8,…

6,9,…

10,…

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

(1) 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2) 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3) 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4. 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

5. 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

6.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7. 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

8. 求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篇10: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宽延伸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会学生用不同的 灵活的解题方法去解决一些典型的题目,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使学生在做题时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使用一些运算定律 运算性质 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仔细观察 推敲能力,让学生在题目中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2. 教会学生解决一些典型应用题,例如和倍 差倍 倍比

归一 归总 重叠 盈亏问题等等。使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3. 在几何的初步认识中,挖掘 延伸周长 面积 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时对圆柱 圆锥的认识 以及体积计算进一步拓宽探索,为初中学习几何打下坚实基础。 三

方法措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课,理清每一课时的知识体系,找准知识的重 难点 易混点,教师做到心中有每一节课的整体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2.精讲精练,针对每一题型,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让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找出解题方法,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3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关注自己,对学生的情况老师应做到了如指掌,并做好成长记录。

4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老师要及时反馈,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不遗漏任何小差错。

5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尝试同学之间互相出题,第一锻炼了所学知识,对知识有更深一步了解,第二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6对于当天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两道练习题回家做,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

课时安排(每讲2课时) 第一讲-------第八讲

简便计算 第九讲

和倍应用题

第十讲

差倍应用题 第十一讲

倍比应用题 第十二讲

归一应用题 第十三讲

归总应用题 第十四讲

重叠应用题 第十五讲

盈亏应用题 第十六讲

行程应用题 第十七讲

鸡兔同笼应用题

第十八讲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四讲

第二十五讲

第二十六讲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八讲

第二十九讲

第三十讲

第三十一讲

分数 百分数应用题 比的典型问题 转化单位“1” 牛吃草问题

浓度应用题

工程问题

还原问题

价格与利润

周长问题

面积问题

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

圆柱体

圆锥体

篇11: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奥数活动是一项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数学兴趣的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学习奥数的重要性,奥数曾经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孩子的负担,而今却变成了提高孩子思考能力,改善孩子思维方式的好武器。应当说,这样的认识对小学奥数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奥数不至于冲击正常的数学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奥数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品质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

二、活动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为目标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替换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统筹及最优化思想、建模思想等。《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小学奥数培训应该着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应该以这些思想为目标进行奥数内容的选择和培训。

2、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基础

思维活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品质。而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指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奥数培训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基础,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给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的时空,学会数学的逻辑性、有序性、最优化、假设与验证等思维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必须通过许多途径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而奥数培训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次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或数学小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奥数与生活密切相关,奥数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长人们的智慧。另外,奥数培训还要讲究适时地引导点拨。由于奥数学习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学生在找不到解题方法时会感到沮丧,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帮助他们,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演算或点拨,让孩子领悟到数学的奥妙,体验到成功的莫大喜悦,从而坚定学习信念。

4、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奥数的学习除了对智力、思维发展有很多促进作用以外,对孩子们的非智力因素也有很大帮助。由于小学奥数的培训对象年龄小,意志品质等较差,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效果更明显。同时,非智力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奥数学习的成效。所以奥数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审题、验算等)、学习态度(细心、专心等)和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奥数学习中获得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实施措施

(一)坚持系统科学的分阶段训练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发展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根据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思维规律,系统科学设计教法,能最大限度开发少年儿童智力。

1、低年级培训应以兴趣培养为前提。低年级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兴趣容易转移,情绪波动大,对教师认同度高,喜欢口头表扬。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奥数培训的题型选择应以动手操作的为主,设计的问题能联系实际的具体事例,培训中要学生明白通过探索可以尝试到成功,并能觉得奥数学习真有用。例如:认识图形与物体,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数物体,拼图形等让学生认识一些事物的特性或联系,培养一定的空间能力。这些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能够从—年级开始每周有一节奥数培训课进行思维训练。如果没条件的学校可以让任课教师,每天数学课后安排一道思维训练题,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低年级孩子情感上易引导,喜好红花之类的奖励,教师可注意及时表扬和奖励,就能够吸引孩子,培养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思维训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与喜爱,教师一定要考虑题目的难易适度,让学生易接受。教学方法上考虑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对比讲解,能够让学生明白易懂,且兴趣大增。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概念认识不足,老师要适当地进行知识的反复呈现。

2、中年级培训应以习惯培养为基础。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情绪开始稳定,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建议教师按年级不同进行分级训练,即同一内容可以选择不同难度循环安排教学。教师可以选择速算和巧算、数字谜及趣味算式、和差倍数应用题、还原问题、逻辑推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如在和差倍数应用题训练中,关键在于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已知条件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种量之间的转换,然后统一到所求量上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细心观察,多方求证,小心验算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一些画图,抽取条件,列表等的数学方法,为今后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适当加强意志力培养,逐步在学习中树立不轻言放弃的信念,大胆假设。培训时间安排上要保证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时间或是地方课程。如在学校课程中安排不上的,建议在学生课外活动课中开设思维训练课程,保证教学的时间和课程内容。

3、高年级培训应以思维能力发展为重点。由于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求知欲发展快。因此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考虑综合题型的训练或是变式训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或系统,着重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加大空间思维的训练。在高年级的奥数教学中,由于出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或产生困难,或不以为然,丧失兴趣。教师一定要及时鼓励并帮助其建立一些数学抽象知识和运算的具体形象或模型,做到数学与生活的沟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为孩子创设学习数学的生活情境,孩子们就会感受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想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愿望,继而喜欢数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奥数学习中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一个主要内容,要真正发展起数学的思想,具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开阔思路,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能运用字母、图形、数字等建立数学模型,尝试验证结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使学生学会了概括总结,培养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注意让奥数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奥数的内容其实也有很多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如银行的利率计算,超市物品捆绑出售以及打折,投资利润计算涉及到市场经济的数学问题等等。奥数的题目有好一部分都出自古时候的游戏,因而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理解,并激发兴趣。培训中还可以直接用数学家的故事或是童话故事,如丢番图墓碑之谜———神奇的碑文,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渗透等量代换思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篇12: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期内主要学习巧算、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掌握。

在“数与代数”方面主要安排有:定义新运算、简便运算、转化单位“1”和比的相关应用题。定义新运算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够快速切入奥数不同的思维模式,认识符号所代表的不同运算方式,认识奥数的不同解答方法,体会奥数的乐趣;简便运算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也是提高运算速度的技巧,掌握灵活的解答方法、体会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的分解与组合以及四则运算的性质的理解;分数的单位“1”的转化,结合学生本学期学习内容,在一定的基础上,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理顺量之间的关系;比的相关应用题,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明确应用题中两个关系量的比的含义。

在“解题方法训练”方面主要安排有:设数法、假设法、假设法、倒推法、代数法、抓“不变量”法;此节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灵活应变,每一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解答思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主要安排有:面积计算、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面积计算主要训练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分析、研究已知条件,并加以深化,在运用我们已有的基本几何知识,适当添加辅助线,运用平移、旋转、剪拼、组合等方法,对图形进行恰当合理的变形,在经过分析推导,寻求解题途径;表面积和体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有关计算方法,能将公式作适当的变形,养成“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二、教学进度: 第01周

奥数入门技巧和心态调整;

定义新运算; 第02周

简便运算

(一)(小数) 第03周

简便运算

(二)(整数) 第04周

简便运算

(三)(分数) 第05周

简便运算

(四)(换元法)

第06周

解题方法训练

(一)——设数法 第07周

解题方法训练

(二)——假设法 第08周

解题方法训练

(三)——假设法 第09周

解题方法训练

(四)——倒推法 第10周

解题方法训练

(五)——代数法

第11周

解题方法训练

(六)——抓“不变量”法 第12周

转化单位“1”

(一) 第13周

转化单位“1”

(二) 第14周

转化单位“1”

(三) 第15周

比的应用

(一) 第16周

面积计算

(二) 第17周

面积计算

(三) 第18周

表面积和体积

(一) 第19周

表面积和体积

(二) 第20周

总复习

篇13: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为增强优等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优良的数学品质,超强的思维能力,特作出暑假奥数班教学计划如下: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本功,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5.为六年级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具体措施: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认真作好一切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反思、总结。

二、增强第二课堂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在数学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逻辑思维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篇14: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当学生接受一定的课本数学知识后已不满足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它比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丰富的数学笔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活动,乐意参与。无论是活动的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效果评价都应体现趣味性。趣味性是针对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创设了一个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设数学奥数社团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稳定而有效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内部动机,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要点:

认真组建数学奥数社团,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奥数社团。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奥数社团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到实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 每周的活动时间,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

3、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都搜集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教材中的思考题、你知道吗等内容教师都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组织学生阅读并指导,并适当介绍拓展些的知识,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各种媒体中数学内容也非常丰富。一方面教师要广泛收集适合于学生的数学资料、信息,一方面要求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旅游中购买门票的数学问题等等,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研究收集到的数学问题和信息,这样既拓展了教材内容,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在正常进行数学兴趣活动的同时,开展一定的主题活动把数学课外活动推向高潮。

四、活动安排

1-----2周 3—— 4周 5—— 6周 7—— 8周 9----10周 11——12周13——14周15——16周17——18周 代数的初步认识

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组

应用题 三角形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整式的运算

平行线和相交线 生活中的数据

篇15: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513÷3 +714÷4 +915 ÷5

2、7258×128+274.2×128.75

3、÷2013

4、 +++ +  1×33×55×77×99×11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含盐30%的盐水有60千克,放在称上蒸发,当盐水变成含盐40%时,那么称的盐水的重量是        千克。

2、制造一批零件,按计划18天可以完成他的 ,如果工作4天后,工作效率提高,那么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一共需要多少   天。

3、现在是4点5分,再过分钟,分针和时针第一次重合?

4、某工厂去年的生产总值比前年增长a﹪,则前年比去年少的百分数是。

5、对于任意有理数x、y,定义一种运算※,x※y=ax+by-cxy,其中的a、b、c表示已知数,又知1※2=3,2※3=4,x※m=x(m≠0),则m的值是         。

6、浓度为p﹪与浓度为q﹪的盐水n公斤混合后的溶液浓度是          。

7、一个质数是两位数,它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差是7,这个质数是。

8、某班人数不超过50人,元旦上午全班学生的9 去参加歌咏比赛,全班学生的4 去玩乒乓球,而其余的学生都去看电影,则看电影的学生有          人。

9、甲乙两个火车站相距189公里,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个车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两车相遇,又相距21公里,如果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12公里,则慢车每小时行          公里。

10、有人问一位老师她班教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说,一半的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念外语,还剩不足六位学生在踢足球,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11、今天是4月18日,是星期日,从今天算起1993天之后的那一天是          。

12、设A=1÷2÷3÷4,B=1÷(2÷3÷4),C=1÷(2÷3)÷4,D=1÷2÷(3÷4),则(B÷A)÷(C÷D)为

13,某次竞赛满分为100分,六个学生彼此分不相同。依次按高分到低分排列名次,他们六个人的平均分为91分,第六名得分为65分,则第三名至少为         分。

14、S=1111 ,求S的整数部分是

15、在计算一个正数乘以     3.57   的运算时,某同学误将      3.57  错写成3.57,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4.则正确答案是           。

16、 19  93   +    93   19    的末位数字是多少 。

三、 应用题(1-7题每题6分,8-9题每题7分,共56分)

1,、有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0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60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这项工程,但中间甲队因为另有任务调走几天,经过71小时才全部完成任务,甲队离开了几天?

2、某校男生人数比全校学生总数的9 少25人,女生人数比全校学生总数的7多15人,求全校学生的总数。

3、一个同学发现自己1991年的年龄正好等于他出生那年的年份的各位数字之和,请问这个学生1991年时多少岁?

4,某人沿着电车道旁的便道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前行,每7.2分钟有一辆电车迎面开过,每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追过,如果电车按相等间隔以统一速度不停的往返,问电车的速度是多少?电车的间隔是多少?

5、某车间要加工2220个零件,单独做,甲、乙、丙三人所需要的时间比是4:5:6,现在由三人共同加工,问完成任务时,三人各加工多少?

6、ABC三根木棒插在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是360厘米,A棒有4 露出水面外,B棒有7露出水面,C有5露出水面,求水池多深?

7、一次亚运会上,某天中国队已经获得了二百多枚奖牌,其中,金牌的枚数比银牌的枚数的'14倍少17枚,铜牌的枚数比金牌的枚数的17多10枚,到这一天中国在亚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奖牌?

8、有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容器,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量是一定的,如果前4分钟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既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X(分)与水量Y(升)之间的关系图

①在水管前4分钟内,每分钟进水多少升?

②在12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时,容器中的水几分钟放完?

9、从新疆收购10吨葡萄,收购价为每千克1.8元,当时的含水量为98%,运到成都后,含水量下降到96%,已知新疆到成都的运费是每千克0.8元,还要扣除工人工资和税收6000元,运到成都后,要保证25%的利润,那么每千克要卖多少元?

篇16: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六年级奥数教学计划

班级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总人数男生女生552827

二、学习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郝苏湘、周叶凡等),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郭冲、郭加林等),不能主动去学习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5、学生书写较工整美观。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平均数。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6、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相关文章:~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新学期的生物教学计划2010-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2010-度新学期初三教学计划苏教版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20新学期音乐教学计划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查看更多>> 教学工作计划

篇17:六年级奥数练习题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

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2.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篇18:六年级奥数应用题

1.四对夫妇坐在一起闲谈。四个女人中,安娜吃了3个梨,叶莉吃了2个,尼娜吃了4个,莫娃吃了1个;四个男人中,西蒙吃的梨和他妻子一样多,皮埃尔是妻子的2倍,路易是妻子的3倍,阿西是妻子的4倍,他们共吃了32个梨。你知道路易的妻子是谁吗?

2.甲、乙、丙三人都是业余射箭爱好者,在一次练习中,他们箭箭命中,甲、乙、丙分别射了八发、七发和六发,但是成绩都是51环。为了试试你的智力,他们向你提供了一张练习用的靶纸(见图6-18),并请你正确填写出下面的成绩表。

3.甲、乙、丙三人射击,每人打五发子弹,中靶的位置在图6-19中用点表示,计算成绩时发现三人得分相同。甲说:“我头两发打了8环”,乙说:“我头两发打了9环”。请你判断唯一的10环是谁打的?

4.10名选手参加象棋比赛,每两名选手间都要比赛一次。比赛结果表明:选手们所得分数各不相同,前两名选手都没输过,前两名的总分比第三名多20分,第四名得分与后四名所得总分相等。问:前六名的分数各为多少?(胜得2分、和得1分、输得0分)

5.八名选手参加国际象棋比赛,每两名选手间都要比赛一局。已知:选手们所得分数都不相同,第二名得分与后四名所得总分相同。(比赛规定:每胜一局得1分、平局各得0.5分、输局不得分)。问:在前四名选手中,是否有人输给比自己名次低的选手?为什么?

6.六个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都要赛一场,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比赛结果,第二名和第五名都是两人并列。问:第一名和第四名各得多少分?

7.五个人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个人都要赛一场。规定: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结果,第一名和第四名都是两人并列。问:第三名得多少分?

8.三名运动员进行了一次多项目比赛,共有35分,每个比赛项目分数相同。比赛结果,在得分相同的两人中,只有一人获得过一次第一名。请问:共有几个项目?三人在各项目中各得多少分?

9.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囊括了全部比赛项目的前三名,他们的总分分别为8、7和17分,甲得了一个第一名。已知:第一名的.得分大于第二、三名得分之和,各个比赛项目分数相同。问:比赛共有几个项目?三人在各项目中各得多少分?

10.甲、乙、丙三个班进行棋类比赛,比赛设象棋、军棋和跳棋三项。前四名得分标准是: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比赛结果:甲班得名次的人最少,总分却是第一;乙班没人得第一,总分比甲班少一分;丙班得名次的人最多,总分却比乙班还少一分。问:三个班各得了几个什么名次?

11.四人进行跳远、百米、铅球、跳高四项比赛,各个单项的一、二、三、四名(没有并列名次)分别得5、3、2、1分。已知总分第一名者共获17分,其中跳高得分低于其它项得分;总分第三名者共获11分,其中跳高得分高于其它项得分。试求获得总分第一、二、三、四名者的各个单项得分。

12.甲、乙、丙三人进行了一次体操五个单项的比赛,每个单项比赛的前三名依次得分为5、2、1分。甲获得单杠第一名,丙总分为22分。问:谁获得单杆第二名?

13.有A、B、C三个足球队,两两比赛一场,共赛了三场。A队两胜,进6球失2球;B队一胜一负,进4球失4球;C队两负,进2球失6球。试写出三场比赛的具体比分。

14.有五所小学,每所小学派出两支足球队参加足球赛。比赛规定:同一学校的两队不赛,不同学校的各队间都要赛一场。当比赛进行了若干天后,某个球队发现,其他9支球队比赛的场数各不相同。试分析这支球队和与它同校的另一支球队,这时各比赛了几场。

15.甲、乙、丙、丁约定上午10点在公园门口集合。见面后,甲说:“我提前到了6分钟,乙是正点到的”;乙说:“我提前到了4分钟,丙比我晚到2分钟”;丙说:“我提前到了3分钟,丁提前了2分钟”;丁说:“我还以为我迟到了1分钟呢,其实我到后1分钟才听到收音机报北京时间10点整”。

根据他们的谈话,请你推算他们四人的手表各快(慢)几分钟。

16.老王家和老李家各有两个女孩,四个女孩年龄各不相同。已知:(1)小华比她姐姐小3岁;(2)小丽的年龄等于两个妹妹的年龄和;(3)小玲的年龄是老王家一个孩子年龄的一半;(4)小芳比老李家第二个孩子大5岁;(5)他们两家在五年前都只有一个孩子。问:四个孩子各是谁家的?她们各几岁?

17.五年级三个班举行年级运动会,设跳高、跳远和百米三项,各项均取前三名,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1分。已知一、二班总分相等,并列第一名,而二班进入前三名的人数是一班的两倍。问:三班总分多少?

18.在一次考试中,A、B、C、D四人的得分是不小于90且互不相同的整数,四人的平均分也是整数,A、B、C平均95分,B、C、D平均94分,B得96分是第二名。问:他们各得多少分?

篇19:青奥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14岁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8月,新加坡举办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的夏季青奥会举办权花落南京。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岁到18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立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个看似普通的数字,却包含着中国人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或许你很快就会想起这个答案――青奥会!那时,五洲四海的人们齐聚南京,所有人的目光将聚集在南京,南京将以主人的身份,展现她的美丽。申请青奥的成功,对于南京每一个市民来说,无疑有一种冲动,有一种幸福,有一种自豪。

而对于南京来说,这代表着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代表了中国有能力举行这次世界瞩目的青奥会,代表了中国实力发展的一次飞越,更代表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中国南京能够举行举世瞩目的青奥会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这证实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南京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是我国“六朝古都”。

南京人还有着无限的热情,欢迎着全世界的.人们来我们南京。青奥会是一次体育盛会,一次传播友谊的盛会。为了迎接青奥会,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上课应该认真听讲,长大回报祖国。把英语学得更好,将来有机会做一名志愿者与外国朋友交流传递我们友谊、传播我们的文化,让他们更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加油!

篇20:青奥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奥,一个令所有南京人都激动的赛事,它承载着所有南京人的希望。它是全世界青少年展现青春,超越自我的舞台。当南京取得20夏季青少年的举办权后,举国欢腾,这是继奥运会后中国人展现自己的新一个舞台。这是南京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更是每一个南京人的骄傲。

青奥会是全世界青少年结交友谊的盛会。各国的青少年届时将会来到南京,与我们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享受南京这所城市所带来的青春气息和青奥会的活力。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愿意与青奥同行,为青奥增添一份活力。如果,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愿意用微笑去迎接来自异国他乡的来宾。我愿意用新一代中学生的青春活力去感染他们。我想要让他们感受到南京这所城市的朝气和南京、中国人民的热情。

如果,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愿意种下一棵树,是城市多一份绿色,绿色代表青春与活力,多一片绿荫就会多一份凉爽,这样才会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创建一个充满绿色的南京,彰显南京的绿色青春气息。如果,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愿意呼吁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参赛队员讲文明,因为青奥会是一项神圣的赛事,我们亵渎他,我们只有自己讲文明,树立平等的竞争意识,平等待人,才能赢得他国人民的尊重,这样青奥会才能顺利的举行,展现他的活力。

让我们与青奥通行,展现活力青奥,青春南京,这样才符合南京中学生的风范,青奥会是所有人的盛会,只有所有人的努力才能获得像青奥会一样的成功。我希望所有南京人,江苏人,中国人能够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铸就青奥的辉煌,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志愿者,我一定会用所有的力量奉献自己,展现南京人的青春活力,展现青奥会的蓬勃活力。青奥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让我们祝福青奥会顺利举办吧!

篇21:《奥巴》幼年六年级作文

《奥巴》幼年六年级作文

今天是三月的第一个周末,奥巴难得见到明媚的阳光,他一直卧在土洞边上,看金绒绒的蜜蜂从这朵花转移到那朵花。他新交的朋友——一只叫赫奇的年轻灰鸽正梳理着自己油光水滑的羽毛,奥巴与他在狩猎时是最好的搭档 ,赫奇从高空侦察,奥巴从地面包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尽管并不是每天都能吃上鲜肉,但这比起一人单独行动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了。

凌晨时,奥巴捡到了三枚野鸡蛋,他只吃了一枚,剩下的两枚藏在土洞中。上午到下午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热的,奥巴要等到太阳刚下山时出去觅食,如果他空手回来的话,他还有两枚鸡蛋塞牙缝。

一只松鸡崽出现在草丛里,奥巴在确认自己处在下风向,松鸡察不出破绽后,他匍匐在油菜花田中,大气也不敢出。金灿灿的菜花本是一个天然屏障,但是鸡雏似乎发现了他,拔腿就要跑,出击!奥巴本能的一跃,做了一个标准的二级前仆——狗在捕食时向前跃出二三米,刚落再弹出二三米,恰好捕到猎物,是少见的绝招,这六米的闪电飘移正好把奥巴运到鸡雏面前,只听到鸡羽拍打的“嘭嘭”声,一会儿就归于平静了,奥巴叼着气绝的战利品躲到树荫下。

“劳驾”!冷不丁地,树丛后一个声音冒出来,吓得奥巴打了个颤儿。一只皮毛像火一般的动物钻了出来,嘴喙又尖又长,大大的眼睛水汪汪乌溜溜的',才及奥巴肩胛高。“吓着你啦?呃,我是只狐狸狗,呃,我……”小狐狸狗不好意思地搓搓爪子,开口说:“我叫香微,已经八个月大了,我……”“什么?八个月大?”奥巴不可思议地瞅着这团火球。“是的。”香微低头说:“狐狸狗是小型狗,只能长这么大了,我们小型犬比你们大型犬成熟的早些,我的父母在一次去捕猎后再也没回来,我一个人跑了出来,私自来到这儿,我转了三天了,我……我没想到这儿也有狗居住。”“我也不想啊!我也不想在这儿居住。”奥巴无奈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香微。香微笑道:“我们同命相怜呢!”看着香微饥饿的样子,奥巴把自己的猎物推过去,那团小火球的狼吞虎咽显出别样的饥饿。

“呃!“香微打个饱嗝,看奥巴衔上来两枚鸟蛋,奇怪地问:”你下的蛋吗?”奥巴吩咐她护住蛋,开始埋头扩建土洞,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不是,是我捡的。”他又一次上来,把土渣团成一个个小球,看起来很费力。“嘿!走开,这是我的强项!”香微安顿好鸟蛋,上去用爪子团团团,一会儿就把十几个土球挤压的极硬实,再一一把它们扔走。奥巴都看呆了——香微解释:“我们擅长打理洞穴与幼崽,不过不擅长狩猎,我们个子太小了。”

过了好一会儿,奥巴才回过神来,他离开土洞出去打猎——捕两只狗的食物。在这儿住了一个多月,奥巴早把地形摸得一清二楚,兔子现在都要回窝了,夕阳西下,松鸡基本上不见了踪影,但很快他就闻见了几十米外的大餐——三只掉落的小乌鸦。奥巴疾奔过去,幸好它们还在,小乌鸦身上的羽毛即将丰满,惊恐的扑腾着,有一只竟吓得歪扭着飞走了。奥巴把剩下两只送上西天,然后回窝去。土洞里,香微正舔理着胸毛,奥巴看见旁边有一只肥大的田鼠,立刻兴奋的呜呜起来,这样饱食的日子可真少有!

夕阳余晖下,两只小狗开始庆贺今日少见的大丰收。

篇22:挑战奥数六年级作文

挑战奥数六年级作文

又是一个枯燥的星期六,我面对“茫茫题海”而且是目瞪口呆,但为了能上个好的初中,只得硬起头皮去“顽强面对”。

解出了一道道的`基本思维题便登上了顶峰——奥数训练营!我几乎把长了少许乌毛的头给抓秃了,绞尽了脑汁才解出了几道较为容易的题。

写了一会,头快要爆炸了,但有任务在身我哪敢松懈。写着写着,就又来了一道难题。——将10ML的酒倒入一个圆锥形的容器中,酒深是容器高的二分之一。请问再添入多少ML的酒,可装满此容器?

“子啊,带我走吧!”我呻吟道。但并没有奇迹。唉,靠人不如靠自己,靠天靠地不算好汉。我提提精神,一把抓起笔在布满字的草纸上算了起来。

刚开始写就没了思路,除了10ML和二分之一h便没了什么线索,我苦思起来。呆看了一会,似乎发现了什么,酒所成的圆锥的H是容器的二分之一。比就是1:2,r比也是1:2,S底比是1:4,V比是1:4,也就是10×4-10=30(ML)可算写出来了,我喘喘气一看,YES,写完了!

篇23:六年级英的语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最近,我们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投入到了紧张的总复习阶段。复习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查漏补缺,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能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我们毕业班老师和学生来说,近阶段的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复习原则

1、不要把复习课仅作为练习课

在以往的毕业班复习时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把复习课简单地当作练习课来上,今天在这里找张练习卷,明天从从那里拿张练习卷。每天都是学生枯燥地做题,老师疲惫地讲题,上课基本听不到学生说英语,而且很多练习都是简单地重复。这种搞题海战的做法不但让学生感到疲倦乏味,而且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内容上打破年级、单元的界限,为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而且结构清晰,句型和词汇融于情景对话之中。但这套教材容量较大、而且知识的复现率不是很高。复习时我们又不可能按教材顺序从3A-6B面面俱到地帮助学生把课本里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分析地很深很透。所以,在进入复习备课前,教师首先需要将从3A到6B的每个单元都仔细推敲、精心提炼,在复习时以6B为基础,把6B归纳为数个话题,再把其他七册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这些话题中进行滚动复习,也就是对小学阶段的教材精心地整合。

三、复习安排

第一轮:按话题进行知识梳理

以上话题复习的方式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归纳总结为主,分三个步骤完成:

1、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话题,让他们把各册书中有关的内容整理到作业中,可以合作完成并和同学口头先说说。

2、课上给出学生准备过的话题,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说。如果学生说的是单词,再请他/她说一句包含该单词的句子或问答。然后在学生互相补充,充分丰富了该话题后,让他们同桌或小组对话,或就话题说话。课上可以针对该话题出一些上下文填空、整句翻译等难度大于平时新授时的练习。

3、课后可以布置写小作文。

值得提出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的学生作业中的答案都不一样,教师批阅时难度较大,所以切忌流于形式,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老师看都不看的话,学生积极性会减弱,会影响后面的复习。

第二轮:归类复习和练习

词汇:如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代词的格等,这些内容同样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搜集,在课上老师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出一些“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等练习,把这些词汇融入句中及时练习,并及时反馈。

句子:讲清各种时态、各种句型的陈述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变化规则,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和过去式的句型转换。

语篇: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语篇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做完形填空时养成先整篇看完后再开始做的习惯。

第三轮:听力策略指导

进行必要的听力策略指导:听前仔细看题目,根据进行一定的猜测,听短文或较长的句子时做适当的记录(数字、画简单的图、写中文帮助记忆等)。

第四轮:做综合练习卷

选择好的综合练习卷,比如往年的毕业考卷,进行练习,在2、3次练习后,做得好的题型可以少练,针对学生的弱项再加强分析、指导和训练。

第五轮:机动(答疑及考前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对于学习困难且心理焦虑烦躁的同学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注意因材施教,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复习要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与提高,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4:六年级英的语复习计划

复习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要避免把复习课搞成题海战,使复习失去它应有的意义而变得枯燥乏味,在复习过程中同样要强调趣味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一、学生情况:

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平时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作业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复习。但还有一部分同学懒散,不花时间做作业、朗读、单词默不出,句子不会写、不会读。对于他们只能是从最基本的单词句子着手。

二、复习指导思想:

针对目前我班学生的现状,在复习过程中我应以新课标的二级目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全面复习又有侧重点的原则,考虑到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调整复习策略。以听说读写为主要的形式,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从单词到词组到句子到短文,全面把握所学内容和所学的知识技能,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复习内容

(一)过好单词关和词组关。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2、按所含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归类复习单词。

3、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4、目前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复习:

⑴数字、数量、时间、日期

⑵服装、购物

⑶学校生活:课程、作息、课外活动

⑷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及其职业与爱好

⑸人物:年龄、外貌、性格、职业、爱好与特长、理想

⑹食品

⑺生活习惯与健康

⑻动物、公园

⑼天气与季节

⑽节假日、旅行、城市、计划与建议

⑾方位与方向

加强单词的朗读与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采用短频快的方式,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容易获得成功。当然对于极个别学困生来说,还要区别对待,给他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能尽最大努力过好单词关。

(二)过好句子关。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三)时态关。对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这五种时态进行归类比较复习。

1、一般现在时概念:表示经常发生的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目前的状态。规律:一般用动词原形,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动词要加s,es,标志性的单词: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如:Sheusuallygoestoschoolonfoot。

2、现在进行时概念:表示说话时正在发生或进行着的动作。规律:be+动词ing形式,标志性的单词:look,now,listen如:Look,theboyisplayingfootball。

3、一般将来时概念: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情况。规律:begoingtodo,willdo。标志性的单词:tomorrow,thedayaftertomorrow,nextSunday…如:MrBrownisgoingtovisitHongKongtomorrow。

4、一般过去时概念: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情况。标志性的单词:yesterday,lastMonday,before,ago,thedaybeforeyesterday规律:

(1)一般情况动词后面加ed;如:worked,cleaned,washed,

(2)以不发音e结尾的动词加d。如:lived,moved,loved

(3)以辅音加y结尾的动词把y改成i再加ed;如:study–studied,carry—carried

(4)重读闭音节的动词要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shop—shopped,skip——-skipped

(5)特殊变化:见不规则动词表。

5、现在完成时概念:表示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的动作或状态。

结构: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标志词:yet,just,already。

四、复习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每个学生都必须能背通单词。

2、设计练习,侧重每单元的重点句型。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

5、及时做好检测和小结工作,以便做及时地复习调整。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于重难点、易混淆、易出错的语言点,教师还应多加复习指导和练习,再拿出来跟学生细嚼,让他们重点消化吸收。

篇25:六年级英的语复习计划

伴随着新课的结束,紧张的六年级复习工作即将开始。复习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能在毕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要避免把复习课搞成题海战,使复习失去它应有的意义而变得枯燥乏味,在复习过程中同样要强调趣味性。复习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目前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平时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作业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按时完成背诵、默写任务,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复习。但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仅脑子不灵活,还懒惰,作业不做,不花时间背诵,朗读,单词默不出,句子不会写。对于他们只能是从最基本的单词,句子着手。

针对目前我们学校学生的现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准备以听说读写为主要的形式和抓手,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从单词到词组到句子到短文,全面把握所学内容。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六年级英语复习和其他年级复习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复习时,要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六年级学生达标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本着全面复习又有侧重点的原则,考虑到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调整复习策略。

二、复习目标

通过系统地复习,让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所学的单词、句型和其他与课本所学的知识技能,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总复习,让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全面提高班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复习内容

(一)过好单词关。

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基础差,习惯差的现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生在反复记忆相同的内容能使这些内容长期储存在记忆里,不易遗忘。因此我准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单词。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2、按所含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归类复习单词。

3、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目前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复习:

⑴数字、数量、时间、日期

⑵服装、购物

⑶学校生活:课程、作息、课外活动

⑷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及其职业与爱好、家务与休闲

⑸人物:年龄、外貌、性格、职业、爱好与特长、理想、生平

⑹食品

⑺生活习惯与健康

⑻(电话)邀请与聚会

⑼动物、公园

⑽天气与季节

⑾节假日、旅行、城市、计划与建议

⑿方位与方向

⒀变化:人的变化、地方的变化

⒁过去的事情

加强单词的朗读与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采用短频快的方式,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容易获得成功。当然对于极个别学困生来说,还要区别对待,给他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能尽最大努力过好单词关。

(二)过好词组关。

词组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它是复习单词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学习句子的基础。我准备将词组复习与单词分类复习相联系,在复习的同时一起复习词组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掌握词组构成的规律。

(三)过好句子关。

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句型及日常交际用语,大多数学生现在已经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这些句子,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处于朦胧状态,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要把单词、词组、句子和短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复习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每个学生都必须能背通单词。

2、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

5、及时做好检测和小结工作,以便做及时地复习调整。

6、特别关注“学困生”

五、复习注意事项

1、注意复习的全面性;

2、要特别关注后进的学生;

3、注意重、难点;

4、以练为主、综合练习、应用性为主;

篇26:六年级英的语复习计划

本学期的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对一个学期的知识该进行系统的巩固和复习。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知识的传授外,复习也非常重要。复习并不是简单的读和背。在复习过程中要避免把复习课变成背诵课堂,使复习失去真正的意义而变得枯燥乏味。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下面就是我的复习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有4个班是我任教的,共150左右人次。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按时完成背诵、默写任务,这为英语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还有一部分学生,非常懒惰,不肯花时间背诵,朗读,也不肯配合组长老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二、复习目标

1、认读四会单词,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单词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诵四会单词。能完成四会单词默写,分类的练习。

2、认读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词组的用法。能完成英汉互译和连线的习题。

3、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句型,运用翻译补充所学句子。

4、能够认读教材中的短文,能独立完成一些较容易阅读题。

三、复习内容

(一)过好单词关。

1、方法:按词义归类复习单词。因为教材是按照类别将单词分布在各个单元里,如交通工具类,职业类等。

2、形式:加强单词的朗读与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采用短频快的方式,每节课开始10分钟听写相应类别的单词。当然对于极个别学困生来说,还要区别对待,给他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能尽最大努力过好单词关。

(二)过好词组关。词组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它是复习单词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学习句子的基础。我准备将词组复习与单词分类复习相联系,在复习的同时一起复习词组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掌握词组构成的规律。

(三)过好句子关。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通过4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句型及日常交际用语,大多数学生已经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这些句子,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处于朦胧状态,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并结合相应的句子复习卷进行检测和反馈。

(四)过好阅读关。阅读短文能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也是英语复习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我准备充分运用好每一张总复习卷中的短文,以它为复习英语阅读的载体,做到精读和导读相结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较高的效率。

(五)过好音标关。学生能够认读所学字母组合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掌握其规律。

四、具体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准确认读出所学重点单词。开展小组良性竞争,进行单词背诵比赛。

2、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中下生的成绩尽可能地提高。

5、及时做好检测和小结工作,以便及时地调整复习计划。

6、多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育,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对基础差的同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对于一些尖子生,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上。

2、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试工作,对于自感压力大的同学要耐心疏导,从思想上为他们减负,使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对还没进入复习状态的人要给予一定压力,使他们能较好地投入到复习中来。

3、关注“学困生”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

(2)坚持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及时做好检测工作。

(3)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后进生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

(4)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心。

六、课时安排

六个课时,每一课时复习两个单元,最后两课时进行专项练习的复习。

总之,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求从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提高和进步,不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7:《你好李焕英》六年级观后感

没有抱任何期待,纯粹是闲着无聊去看了《你好,李焕英》,本以为沈腾与贾玲的组合会是单纯的喜剧片,没想到前面笑得口罩挂不住后面哭得口罩湿透,出了电影院依然沉浸在剧情中。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真情流露,代入感十足。故事剧情安排合理连贯,前面许多看似为了搞笑的情节实则为伏笔,后面的反转剧情把伏笔都填了起来;煽情的点不刻意,在不经意间流露,来得恰到好处,即使后来大致得知剧情走向也能被感动。贾玲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母亲,她在光影交错中与母亲进行了时空的对话,诉说对母亲的思念,弥补对母亲的遗憾。

深受触动的一部分是贾晓玲造假证书被发现,她对李焕英说我只是想让你风光一回,而李焕英表示不管怎样贾晓玲都是她的骄傲。“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时常会想不辜负父母的期待,能够成为有作为的人让父母骄傲,其实父母大多是不在乎子女多么优秀,希望他们优秀也是因为优秀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活得更好,中心主旨还是子女能够健康快乐。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少让父母操劳,学会自己主动长大从而肩负家庭责任,这样以后就会少点遗憾。

这部电影的主演演技都在线,沈腾与贾玲不愧是喜剧演员出身,娱乐感十足,观众几乎都在笑。李焕英的饰演者张小斐是我最意外与惊喜的,标准的东方美人长相加上精湛的演技,把年轻的李焕英演绎得十分到位,特别是她的眼睛戏十分足,能够让人体会到李焕英看贾晓玲的眼神充满温柔与宠溺。把整部电影看完,再回头细品那些眼神,里面还藏着母爱,她把母爱表现得含蓄却不隐晦。

电影是值得一看的,你能够从中收获快乐与泪水,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感。

四年级英奥作文范文

奥英赛获奖作文范文

《你好李焕英》六年级观后感

六年级议论文 : 奥比岛

分零食六年级奥数试题

六年级奥数试题及解析

英国信

范文英

小英让座作文

我和我的李焕英征文六年级600字

六年级英奥作文范文(共2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六年级英奥作文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