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十六心灵折旧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对对对我是乔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记叙文阅读之十六心灵折旧费(共含13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对对对我是乔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记叙文阅读之十六心灵折旧费

篇1: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1.(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大哥想要还钱

2.(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3.(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4.(2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篇2: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1、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2、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3、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本质上市善良的。

4、烘托大哥焦急(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5、20元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篇3:《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参考

21.(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参考答案:

17.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18.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19.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20.烘托出大哥焦急(或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21.20元的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篇4:《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

《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

①20元钱,大哥受益一生。

②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③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④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⑤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⑥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我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懵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⑦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⑧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⑨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

阅读题目:

1.(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  )—(  )—(  )—大哥想要还钱

2.(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3.(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4.(2分)文中第⑤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5.(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阅读答案:

1、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2、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

3、写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着急还钱的心情,对要钱的自责,表现大哥本质上市善良的。

4、烘托大哥焦急(绝望)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

5、20元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篇5:《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① 这是5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

一天黄昏,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汉子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整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

② 汉子十分感激,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庄,就匆匆地骑车走了。

③晚上,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的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④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⑤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 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10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⑥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

⑦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而在大哥厂子的门口,我看到了四个大字:诚信为本。

16. 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颇为鲜明。请举例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写人?(4分)

17. 本文主人公是一位无名无姓的中年男子,作者为什么不给他加个姓名呢?请析其理由。(5分)

18. 联系全文回答:大哥厂子的门口,为什么不写别的字,而要写“诚信为本”(6分)

参考答案:

16.(1)细节描写,如“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2)动作描写,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3)语言描写,如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 (4)心理描写,如“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郡位汉子早点出现呀,……大哥由沉默交得烦璨,又由烦燥变得愤怒。……大哥终于绝望了”(每点 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17.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名和姓,这样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2分)姓名并不重要,这个汉子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这样写,有代表性.(3分)

18.(1)这是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2)是大哥从五年前那件事上获得的人生启示;(3)是大哥这些年坚守的人生信条;(4)是大哥企业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篇6:心灵折旧费阅读训练及答案

心灵折旧费阅读训练及答案

心灵折旧费 董保纲

这是5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

一天黄昏,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汉子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整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

汉子十分感激,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庄,就匆匆地骑车走了。

晚上,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的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10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

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而在大哥厂子的门口,我看到了四个大字:诚信为本。

16. 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颇为鲜明。请举例说明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写人?(4分)

17. 本文主人公是一位无名 无姓的中年男子,作者为什么不给他加个姓名呢?请析其理由。(5分)

18. 联系全文回答:大哥厂子的门口,为什么不写别的字,而要写“诚信为本”(6分)

参考答案:

16.【参考答案】(1)细节描写,如“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2)动作描写,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3)语言描写,如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4)心理描写,如“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郡位汉子早点出现呀,……大哥由沉默交得烦璨,又由烦燥变得愤怒。……大哥终于绝望了”(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17.【参考答案】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名和姓,这样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2分)姓名并不重要,这个汉子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这样写,有代表性。(3分)

18.【参考答案】(1)这是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2)是大哥从五年前那件事上获得的人生启示;(3)是大哥这些年坚守的人生信条;(4)是大哥企业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篇7:心灵折旧费作文1200字

我一直感觉我的背后有一双温柔的眼在看着我,我知道那是婆婆的第三只眼。感恩婆婆的第三只眼,她的第三只眼叮咛我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幼时家乡来了一个卖灶糖的老婆婆。她穿着靛青的衣,头上围着洗得发白了的头巾。全身如干柴般,皮肤黑的像是从旧年画走出来的人。脸枯黄枯黄的,一双呆滞的眼睛像两眼枯井般毫无生机,原来她是盲人。

她总是挑着一个担子,里面装满了灶糖。那奶黄的灶糖像圆硕的月亮,伸出舌头小心舔,那甜是一丝一缕把心给填满了。灶糖是我小时农村最爱的零食。

看着那奶黄的灶糖,摸着比脸还干净的兜,我动了歪心思,柜子里那张薄薄的二十元假币飘到了我的脑海。我一溜烟跑回去悄悄地拿出假币就飞奔到灶糖上。我的心扑扑直跳,二十元假币一团再团好让他像真的般,“没事,他看不见。”我自我安慰道。慢慢的,婆婆身影出现在了眼前,我慢下脚步调解一下狂跳的心,可这假币像个烫手的山芋,烫的我全身发热,无法镇静。我的脸一直红到耳根,低着头默默走到婆婆前。“买…买两袋。”紧张的心情使我成了结巴,声音也如蚊子般小的只能让我听清。“好喽。”婆婆的笑容暂时舒缓了我的心情,我把假币递给他希望不要被识破。只见她接过钱左摸摸右摸摸脸上露出怀疑的神情。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再也无法淡定,内心紧张无法言说。“找你钱。”婆婆抬起头,那枯干的眼睛仿佛能把我看穿,我把眼瞟向一边,好掩饰我不自然的神情。“十八,小心拿好啊!”我的心只是稍稍松了下来。我接过钱疯一般的跑,害怕她再发现了这个“骗局”。

回到家,回想刚才的一幕不禁胆颤心惊,手心里全是汗,连那零钱上也浸渍了我的汗水。我若无其事的吃着灶糖,心里却沉甸甸的,以往美味的灶糖也不是那么可口。看着桌子上那一把零钱,一块,五块……那是婆婆的血汗钱啊!一个盲人要做多少灶糖,卖多少灶糖才能挣回这二十元钱,想到这我的心像被狠揪了下,生生发疼。一下午,坐立难安,难以逃过良心的谴责。

日落夕西,我向爷爷坦白了这件事,爷爷什么也没说,给了我一张新币。我明白他的意思,飞奔出去生怕错过什么。好在她还在。

“你来了。”凄凄的话令我着实惊了一下,“婆婆,那……”“我知道钱是假的,我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从你的眼里能看出你的善良。”“您能看的见?”我疑惑着。“我看不见。”“那您怎么看出?”“我两只眼虽然看不见,但我的第三只眼依旧明亮。”“第三只眼,在哪?”我问道。只见她拍了拍心的位置说:“永远不要欺骗别人,那会让你一辈子背上良心债。”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不知有多少人曾骗过她,不知她的第三只眼宽容了多少孩子,我只愿她能一生平安,得到善果。只愿天下人都能善待、关心育人,只愿我能一生保持善良、纯净的心,这样才不辜负婆婆的第三只眼。

二十元是心灵的折旧费,婆婆的第三只眼让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感恩婆婆的教育。 上一篇:真的爱你作文2800字 下一篇:因为有你,所以不哭作文字 相关推荐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1000字_6篇 生与死作文_生与死议论文1200字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作文 携手 向死而生议论文900字 飞花时节 最浪漫的事作文 内涵美作文 成长需要磨砺作文1000字 游蟒河作文1600字 思念 成长的喜悦作文600字

篇8:折旧费的阅读答案

折旧费的阅读答案

这是5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

一天黄昏,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汉子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整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

汉子十分感激,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庄,就匆匆地骑车走了。

晚上,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的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个屁!你耽误了我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10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

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而在大哥厂子的门口,我看到了四个大字:诚信为本。

(选自《读者》)

1.本文篇幅不长,但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出颇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指出其中的两种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4分)

2.本文主人公是一位无名无姓的中年男子,作者为什么不给他加个姓名呢?请分析其理由。(5分)

3.联系全文回答:大哥厂子的门口,为什么不写别的字,而要写“诚信为本”?请分点概括。(6分)

阅读答案

1.(1)细节描写,如“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

(2)动作描写,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

(3)语言描写,如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

(4)心理描写,如“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郡位汉子早点出现呀,……大哥由沉默交得烦璨,又由烦燥变得愤怒。……大哥终于绝望了”。(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2.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名和姓,这样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2分)姓名并不重要,这个汉子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这样写,有代表性。(3分)

3.(1)这是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2)是大哥从五年前那件事上获得的人生启示;(3)是大哥这些年坚守的人生信条;(4)是大哥企业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理解描写的方法种类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在答题时,可结合着原文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描写特点来分析作答。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这是动作描写。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一般要从内容和文体特点结构等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要结合着文章中这个陌生人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姓名,这样写,在文体上,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由陌生人的形象来分析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深意的基础上,结合着大哥开厂子的经历来分析作答。答题时,可以从人物形象、企业发展红火的原因等方面分析作答。如结合着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来分析写诚信为本的原因,从大哥的人生信念及形象等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篇9:20元折旧费阅读答案

20元折旧费阅读答案

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

一天傍晚,一个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买香烟。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虽然有点不放心,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自行车推了出来。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没有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个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个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个汉子骑着自行车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大哥厉声说:“对不起有什么用!你耽误了我的大事!”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点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嫂子的赞许。但是,那个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市,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俺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薪新的车铃。再仔细一看,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联系上下文,写出第二自然段中两个词句的意思。(2分)

榆木疙瘪:

除了钤不响,剩下哪儿都响:

3.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加点的字表现了大哥怎样的心情。(4分)

(1)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

(2)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

4.文章的结尾说“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3分)

5.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3分)

大哥借车______________大哥想要还钱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嫂子”说些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20元折旧费

2.比喻思想顽固。形容车很破旧。

3.(1)表现了大哥对嫂子的不满。(2)大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迫不及待地像追上汉子。

4.他明白了,汉子是因为帮他修车才吃到的。

5.大哥盼还车汉子还车大哥要钱

6.提示:从信任这方面阐释。

篇10:《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心灵的等级》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初春是散步的好季节。我带着我十岁的小外甥在郊外漫游,消磨着开学前的最后时光。

虽春寒当前,但柳丝已不再像越冬时那样刻板的低垂,随着风儿的鼓舞有了些生机,以她婀娜的姿态飘荡在道路两旁。零零散散的农家摊位,摆设在飘荡着的柳丝中间:蘑菇、红薯、大枣、木耳、柿饼。惟有一个摊位与它们不同,在就地铺设的一块方巾上,摆下了一双双五颜六色、只有中国旧式妇女才穿的鞋子——三寸金莲。它们在初春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夺目的流光。

我拉着小外甥的手,走近那席地而设的摊位,蹲下身来,端详并挑拣着那一双双带给这世界新奇和美妙的“金莲”。就在那一瞬间,它足以将面对它的人们拉回到本世纪前的某一年、某一月或者某一天。它就像一个梦,穿越时空的隧道,为人们讲述着久远的、伴随着血泪的故事,同时又极力地显示着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谁这么巧?把粗俗的东西变得这么高雅!”我不知道,跟在我身边的小外甥能否听懂我这随口而出的调侃。

“这是我闲着没事,琢磨着做的,要是还看得过去,就多拿几双,回去送朋友吧。”这番话的语气是那么轻松,我忍不住抬起头来,才知道面对的是一位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她的脸上沉淀着岁月的色素,略显凌乱的银丝在微风中轻拂。

“我现在唯一的`朋友就是我的小外甥,就买一双送给他吧,回家摆在他的钢琴上,作个装饰!”我自言自语着,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不,我可不要!”小外甥不屑的语气里夹杂着几分羞涩。

于是我赶忙说:“那买一双我自己留着,多少钱呀?”我边掏出钱包,边打问着价钱。

“十元。”那农妇回答。

我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手中的鞋子说:“看上去虽然漂亮,可还是不够精致。八元怎样?”我试着压价。

“那,那就八元吧。”

老妇人的话音未落,我身边的小外甥就使劲扯我的衣襟,我回过头去,望见那双明净、带有几分责难的眼睛,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在孩子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一个成年人自以为是的精明所导致的尴尬处境。我俯下头去,对他说:“高梁说得对,我们不能跟老年人讲价钱。”

我随手拿起一双小鞋递给高梁,为了对刚才的行为表示歉意,我加倍付了钱。

归途中,我小心地捧起那双缎面小鞋,一改初见它时的挑剔目光细心打量。这双紫色的提花锦缎“金莲”,配以乳白色的鞋底、鹅黄色的沿口,给它本身的艳丽和华贵衬托出几分典雅,几分大方。一缕与鞋面近似的淡紫色长穗,将两只鞋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它们不至于因为主人的大意而各奔了东西。这巧妙的构思,不但牢固了两只鞋子彼此的关系,还增添了它们的艺术魅力,正可谓一举两得!再看那针针线线的均衡、略显夸张的造型,都体现出制作者对它们的精心。

我寻思着,这样的精心是否就是为了换取一份报酬?我设想,当有一天我不再为官方效命,而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时,我是否也会面对此情此景?我是否也会用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在很多时候,一个久经世故的成年人未必会比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更能够彻悟做人的道理,人们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原本的质朴消磨得杳无踪影,哪怕是一些功名早已成就了的人,或许依旧不懂得该怎样以一个“人”的姿态去面对眼前的世界。而美德,就像孩子的脸一样淳朴自然,像这早春的天空一样清澈透明,她代表着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我想,如果可以将人的心灵分为等级的话,那么“爱心”应该是最崇高的一等。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她都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虽然这身份常常被追名逐利的人们所忽略,可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

2月于北京稻香园

(原载于《中华散文》杂志第十二期)

16.文中画线句说“他的嘴唇微张,好像要说什么”,请根据上下文语境,模仿“小外甥”的语气写一段劝说的话。(2分)(注意理由充分,语气恰当。)

17.作者笔下的“三寸金莲”有哪些特点?(2分)

18.文中的“七十多岁模样的农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9.作者为什么在最后一段说“时光无法伤及美德的延续”,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参考答案:

16.参考答案:“大姨妈,老奶奶要的价钱并不过分,再说她都这么大岁数了(或做人要有爱心),您怎么还跟她讨价还价呢?”语言通顺,语气恰当(1分),理由充分(1分)

17.参考答案:色彩搭配合理、构思巧妙、针线均衡和造型略显夸张。任意答出三点给2分,任意答出两点给1分,只答出一点不给分。

18.参考答案:勤劳(1分),七十多岁琢磨着制作“三寸金莲”,“用自己年迈的余力换以金钱来补贴家用”(1分);善良(1分),“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对惨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或以“轻松”美好的心境面对“我”的百般挑剔和无理还价)(1分)。

19.参考答案:久经世故的成年人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缠身而将人类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对整个世界的爱心消磨殆尽(1分),可是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属于心灵最崇高等级的“爱心”,仍不失为一个举世公认的做人标准(1分)。这样写既照应标题,又点明主旨(或卒章显志)(1分),表现了作者对于心灵最高等级——“爱心”的礼赞(1分)。

篇11: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附:中考满分记叙文一篇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最美的声音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一种机器)的隆隆声。

我的爸爸靠五金加工维持一家生计,他的'车间与我的卧室仅一墙之隔。每天晚上,隔壁发出的机器的噪音把墙都震得似乎在动,那声音刺耳嘈杂,让我心烦,难以入眠。为此,我不止一次地向爸爸发牢骚,但爸爸只能无奈地笑笑,又继续干活。

直到那一晚,我才明白爸爸那一笑中包含的辛酸。

那天晚饭时,爸爸和我开玩笑,说要把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孩送到别人家去。我这人很容易就会把玩笑当真,一听很不高兴,撂下饭碗,阴沉着脸上楼了,留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爸爸本想再逗逗我,忽又闭上了嘴,去隔壁车间干活了。我早早上床,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我的气才渐渐消了。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可我却突然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在车间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光吵闹,还十分劳累,可他却从未抱怨过。而我呢,不光不体谅爸爸,还要跟他怄气,我真是不懂事。此刻,我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他却仍在努力工作,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洒下了多少汗水,这么爱我的爸爸又怎么会把我送到别人家去呢?我感到十分懊悔羞愧。听着从隔壁传来的隆隆声,这在我平时认为是噪音的声音,这时却让我感觉是世界上最美、最悦耳的声音。爸爸不善表达对我的爱,这车床声恰恰是最美的父爱之声!想着想着,我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了脸颊。

就在那一晚,我从车床的隆隆声中领悟到了父爱的真谛。父爱默默无闻而又无处不在,做子女的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明白。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

篇12:触动心灵记叙文

或许,在开学初唯一能让同学们兴奋的事情,便是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活动了。

在无数同学强烈的期盼下,学校终于宣布了本周五上午看电影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自然,看电影最少不了的附属品便是爆米花和可乐了。我早早地就买好了,等待周五的到来。

周五早上,我早早地就来到影院坐在座位上等待电影的开始。

当电影开始放映时,一同响起的还有嚼东西和包装袋被撕开的声音。环顾四周,几乎所有同学都打开了自己的零售准备“大吃特吃”。见状,我也毫不客气地吃起来。

电影开始了,巨大的音乐声响起,轰隆隆的火炮声响起,抗战英雄的呐喊声响起,这混杂中的热门,让我们感受到放松的惬意。不记得主人公是谁不记得他们的故事情节,只略微感受到最后抗战的胜利,因为音乐声由悲壮变得激昂起来。于是,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我也站起身,把喝空了的可乐罐和垃圾袋随手向地下一扔,像是没看到入口处“禁止随地乱扔垃圾”的几个鲜红的大字一般,向影院外走去。

突然,我忘记了自己的外套还在座位上,于是便跑回去拿。

返回时,我惊讶了。地上满是垃圾、瓜子壳、果汁瓶、包装袋……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这时,一抹红色映入我的视线。

就是这抹红色,触动了我的心灵。

她正穿着一件显眼的红色外套,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袋子,完全不顾地上垃圾的肮脏,用另一只手捡起垃圾向袋子里放去。她的神情十分认真,仿佛在进行一项十分庄严的任务。看她的身子不断弯下又直起,时而用手擦汗,时而站起身来捶捶酸酸的腰,丝毫不顾其他同学古怪的目光。

她是我们班上的,我记得她平时十分内向,今天怎么会……

我走上前去,对她说:“多脏啊,不要捡了。”

她抬头冲我一笑:“没事,不要紧,我就是帮影院的工作人员分担下,这里这么脏,不知道要打扫到什么时候呢……”

听到这话,我的脸像火烧一般,默默地蹲下身去,和她一起捡起垃圾……

我的耳边似乎还有战斗的号角在回响,而主人公是这个红衣女孩,还有一个跟她一起的我……

篇13:触动心灵记叙文

加油,加油!耳旁一阵阵的鼓励声,我正奔跑在跑道上,努力的冲刺着。

这一次,我好开心,我进入了100米的决赛,是我信心大增,第一名我拿定了——“各就各位,预备~”枪声响起,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出去。我拼尽全力,冲在第一,可谁知……扑通一声,我光荣“牺牲”了,从遥遥领先的第一名落到了毫不起眼的第八名。正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争气的眼泪直往下流。我感觉好像站在黑森林的路口,迷茫,找不到光明。好冷,没有半点温软。“小珊没关系的,我们下一年再拿第一。”“小珊,好多了吗?”“小珊,还好吧?”“小珊……”耳旁一阵阵的安慰,一束束的阳光直射在我的心里。可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小珊,别哭,你是最坚强的。”我一直告诉着自己。不听话的眼泪还是流淌着…。.

大家对我的关心一直没变,我们的谢老师特别自责:“都是我的错,要是我有下去,你就不会摔倒。”

老师对我很好,同学也一样,育敏为我打包饭,为我扇风心心为我叠被子,扶我去食堂吃饭;培沂总是默默的关心我,还有……

“谢谢你们,谢谢!”这是我对所有关心我的人最想说的一句话。

《心灵折旧费》阅读答案

《心灵折旧费》阅读及答案

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

心灵的温度记叙文范文

心灵的烛光_初中记叙文

触动心灵的那件事记叙文

牵动心灵的声音初中记叙文

牵动心灵的声音-六年级记叙文

记叙文的六要素及写法

记叙文阅读之十六心灵折旧费(整理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记叙文阅读之十六心灵折旧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