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味十足初二作文(共含12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马小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味十足初二作文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妈妈赶到了河东,赶到了外婆家中团聚,来庆祝过去的一年,好好“策划”一下未来。结果策划不成反倒把压岁钱拿到手软,真是的,还能不能好好的玩了?
大家正笑着,突然有人听见河边开始放起了烟火,吆喝起来,大家一起犹如潮水一般向马路上冲去,到了河边已是人满为患,身处在人海中央“找不着北了”。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而出,刚瞥了一眼,就已经被那绚丽多彩的光影闪得又赶紧躲了回去。
说实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自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没有好好地来湘江边看过这里的烟火了,对这光影记忆也只停留在八岁以前,偶尔来这里是为了看看那一个卖麦芽糖画的'小摊子是否还在,或者只是经过的时候不经意地随便瞥一眼而已,今天终于有机会大饱眼福了,那音响中不停播放的欢快的音乐成了它们的舞曲,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古灵精怪的光团在空中绽放,好不精彩!
大家在烟火结束后又急急忙忙赶回家中,打开电视,扭开烤火炉,铺上被子,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春晚”。还是和往年一样,都是喜气洋洋,大家的脸上都浮起了幸福的笑容,这种笑是年年都有的,却每一年有新的味道。
望着桌上的饭菜,仿佛还散发着余热,嘴里还留有一丝香醇,握着手中的红包,还记得二人之间那装模做样的“斗殴”,看着手机中好友发来的一条一条的信息中,仿佛就已经看到对方洋溢的笑脸了。
有许多社交媒体都说年味淡了,找不到前几年的气氛了,有人这么认为。那么我告诉他,年味是自己争取的,爱自己,爱生活,天天都有那么一点年味呢!
一年一度的新年到了,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天我可以穿新衣服、吃年夜饭、收压岁钱、放烟花爆竹。所以我早早就起来了。
早上,家家户户都忙着张贴对联,我帮爸爸老妈贴对联,贴完对联后老妈把大红灯笼给挂在窗户上,我和爸爸去外边放爆竹,“嘭…嘭…”随着鞭炮的震鸣我的心情也无比的兴奋,上午我和爸爸老妈一起去奶奶家过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年味,大人们在置办年货准备做饭,小孩子们在街道两旁放鞭炮,真是无比的惬意啊!
下午,一家人都忙着包饺子、煮饺子,准备丰盛的年夜大餐。肘子肉、鱼、饺子等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往下流,爷爷看我这么馋对我说:“大孙子啊!好饭不怕晚嘛!晚上你放开劲的吃。”外边的年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足,放炮的人家一家接一家,人们好像都沉浸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在外漂泊的游子也回到家中,准备过年。
晚上,五点开饭,爷爷为我们精心做了10个菜,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共进年夜大餐,家人们开心讨论着去年的收获与新年的计划,我们家过年少不了的就是互相拜年给压岁钱,所以我的长辈们也给了我红包,我非常高兴!吃完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今年晚会的阵容和节目实在是太精彩了!大约23点我们一起吃夜宵——饺子。我最愿意吃饺子了!所以我一共吃了10多个呢!晚上12点我和爸爸、哥哥、爷爷去下面放烟花,夜色斑斓的除夕夜令人陶醉!天空上的烟花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放完烟花我们就睡觉了。
除夕过的太快了!虽然我还没过够年,没脱离年味的气氛中,但是新的一年在向我招手!我一定用全新的面容来迎接它!
过新年,穿新衣,大红灯笼,高高挂,贴春联,接福气,放鞭炮,过年啦!
三十的早上,我和老妈早早的起来去采购,我们来到菜市场,那里的人可真多啊!人们都在忙碌的置办年货,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你挤我拥的,好有过年的气氛啊!和老妈逛街回来,我和爸爸一起开车回老家贴对联,回到老家,哇,街道两旁的路灯,都挂上了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大街小巷的也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灯笼。
从老家回来,我和爸爸老妈去奶奶家过除夕,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爷爷去贴对联,奶奶和老妈在家里包饺子,爸爸贴,爷爷撕胶带,我是小小指挥家,一会告诉爸爸高了,一会告诉他低了,很快我们就把对联贴好了。回到家奶奶和老妈也把饺子包好了,准备吃年夜饭了,我们一家人围着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吃了起来,有红烧肉、大虾、糖醋鱼、大盘鸡、……好香啊!好丰盛啊!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又围在一起看春晚,看完春晚我和爸爸老妈回到自己家。
初一,我们一家和伯伯一家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我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羊年大吉大利,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拜完年,我和弟弟去放鞭炮,我一手拿着鞭炮,用火机点燃,抛向空中,“蹦”,响亮的爆竹声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年味一直到元宵节,元宵节,人们都会吃汤圆,猜灯谜,逛庙会。一家人团团圆圆,年味十足。
我喜欢年的味道。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过了元宵节这个年就算真正的过完了。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年,我们在池店的家里过元宵节。下午,奶奶准备做汤圆,我和妹妹高兴地提出帮忙拿老妈早上买来做汤圆的材料(面粉、擀面棍、花生酱和芝麻酱),奶奶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奶奶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奶奶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奶奶还表扬我了。然后,奶奶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了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妹妹玩了一会儿,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奶奶劝告,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老妈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今年元宵节也是情人节,老妈就特意包了香甜可口的巧克力汤圆,之后我也帮老妈做巧克力汤圆。首先用温水与汤圆粉一起和面,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要用温水和面,白白地浪费了不少面粉。和好面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备用,然后把巧克力剁碎,将剂子按扁,中间直接包入巧克力,也可以加上葡萄干等零食,我在封闭汤圆口时,一不小心,汤圆的肚皮就如八月的石榴般破了一个大洞,我急忙取了一点面皮“缝补伤口。”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的动作也灵活多了,不一会儿,我和老妈包好了汤圆,挨个把汤圆“扔”到锅里去煮。
十分钟后,汤圆煮好了,我眼巴巴地看着老妈捞汤圆,恨不得把一锅汤圆全都吞下去,当汤圆端到我面前时,我赶紧吃了一个,甜甜的,很好吃,我闭上眼,安静地享受汤圆,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进了心田……“巨无霸”也被分入妹妹碗中,落入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她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馅,真苦了爱吃馅的妹妹。
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觉得,汤圆的味道是甜的,元宵节的味道是甜的,年味是甜的,我的心也是甜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的情景。我的——怀集,过年的方式同样特别。我今天就带你去见识一番吧!
——拿红包
太阳刚上来,刚啼叫,人们刚睁开眼睛,新的一天又迎来了。我们早已准备出发。我们将会到每家每户去索取红包。进了门,我们要先甜甜地说一句:“恭喜发财!”或者“身体健康!”总之,我们一定要说祝福的话。主人就会把红包递给我们,我们要向主人表示感谢。
——拜神
拜神用品有:酒、鸡、水果、香、蜡烛、爆竹……我的会挑着扁担去拜神。拜神的时候,先把装了酒的酒杯里的酒给倒了,再点香,然后点蜡烛,最后要烧元宝、放爆竹。我们轮流到几处地方去拜神,最后拜神的地方在家。
——吃斋
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这次的午饭可不像平时的大鱼大肉,而是吃斋。里面有:笋干、木耳、粉丝、冬菇、青菜。吃得我们津津有味。
——舞狮
会到我们村的每家每户家门口前舞。每当狮子到家门口的时候。我们要早早的准备好:有钱的红包(数字要吉祥点的)、红纸上的钱(要用钱摆一个字)、芹菜、甘蔗、水果、盆子(要将所有东西放入盆中)。等狮子来了以后,我们把盆子拿到家门口。主人要把红包交给狮子,接着就放爆竹。这一系列活动结束后,狮子将会自动离开。外面的篮球场也会有狮子表演,只见最前面用钱摆了一个“发”字,寓意是马上发财。狮子表演得惟妙惟肖,一会儿神狮甩尾,一会儿两狮相争,一会儿狮子眨眼……真是变化无常啊!
——放烟花、爆竹
终于到了晚上,我们激动地跑到篮球场,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要看烟花啦。我把烟花放到篮球场上,准备好一切后。“砰——砰——砰——”烟花从子弹演化成天上一朵朵既绚丽多彩又变化多端的花朵,姹紫嫣红的烟花真是引人注目。有些烟花发出鸟鸣的声音,有些从一朵花结成了一朵朵花,真是千姿百态!我们还要放爆竹呢!开始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好似雷公公发怒时那训斥声,搞得我都要捂住耳朵了。
我们家乡过年可真是年味十足,丰富多彩!你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家乡是怎样过年的吧!
过年了,常听到有人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回首过去,如今生活富裕了,新衣服、鱼肉、压岁钱都司空见惯,挂彩灯、亮灯笼、放鞭炮已不再是新年特有,娱乐方式多样化,春晚不再是唯一,就连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也吃不出特别味道了。是呀,用老人们的话说,现在的日子好了,天天都是年呀。
可年就是年,年味也从未远去。一年一年走来,我们从贫穷到富有,从遭受欺凌到发展壮大,从初露锋芒到日新月异,年见证了成长,年味成了最真实的展现。看,年味已融入不断的传承里,展现在亲朋的欢笑上,回荡在四海的祝福中,徜徉在祖国的强大里,年味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看看我们的春运,海陆空齐上阵、男女老少齐参与、路途辛劳独自知,堪称一个全民的运动会、一个人类迁徙的壮举,只为守候一个回家过年的传统。回家过年对每个人的吸引力是那么强,为见到亲人的笑脸,为一顿团圆的年夜饭,所有艰辛付出都是那么值得。过年回家正是年味开始的地方吧。
谈谈我们的年俗,满是剪不断的传承、尽是道不尽的年味。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在春节文化传承中,从辞灶、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闹元宵等种种风俗活动中,能深切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祝福,可以在这种血脉相连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唯有精心守护这份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
听听我们的'祝福,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四面八方,同祝阖家团圆,共贺祖国昌盛,这是能感受到的、最具凝聚力的年味。从西北边陲哨所、从戍守海岛营地、从驻外使领馆、从援外医疗队、从海外华人社团、从航行于茫茫大海上的远洋巨轮上纷纷传递出新年的祝福,表达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如此令人动容、令人澎湃。年味就蕴藉在此。
想想我们的未来,是昂扬向上的斗志,是奋发有为的发展,更是年味最好的延续。的确,过年是辞旧迎新,是继往开来,承载着太多的感情、愿望、信仰和梦想,正如我们的百年复兴中国梦,如今已然是如此铿锵有力。又如我们的庆云小城,建设活力新城,魅力庆云的号角已经吹响,就这样,在中国大地上,从上到下一年年总结、一代代奋斗,成就了最有力、最浓重、最绵延的年味。
年味一直有,用心体会自然来。而且我们的年味十足,我们一年更比一年好。新年了,大家都用心体会我们的年味吧,感受我们的国泰民安吧。祝大家新年快乐,年味多多。
过新年,穿新衣,大红灯笼,高高挂,贴春联,接福气,放鞭炮,过年啦!
三十的早上,我和妈妈早早的起来去采购,我们来到菜市场,那里的人可真多啊!人们都在忙碌的置办年货,都是大包小包的提着,你挤我拥的,好有过年的气氛啊!和妈妈逛街回来,我和爸爸一起开车回老家贴对联,回到老家,哇,街道两旁的路灯,都挂上了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大街小巷的也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灯笼。
从老家回来,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过除夕,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爷爷去贴对联,奶奶和妈妈在家里包饺子,爸爸贴,爷爷撕胶带,我是小小指挥家,一会告诉爸爸高了,一会告诉他低了,很快我们就把对联贴好了。回到家奶奶和妈妈也把饺子包好了,准备吃年夜饭了,我们一家人围着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吃了起来,有红烧肉、大虾、糖醋鱼、大盘鸡、……好香啊!好丰盛啊!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又围在一起看春晚,看完春晚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自己家。
初一,我们一家和伯伯一家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我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羊年大吉大利,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拜完年,我和弟弟去放鞭炮,我一手拿着鞭炮,用火机点燃,抛向空中,“蹦”,响亮的`爆竹声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年味一直到元宵节,元宵节,人们都会吃汤圆,猜灯谜,逛庙会。一家人团团圆圆,年味十足。
我喜欢年的味道。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过了元宵节这个年就算真正的过完了。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年,我们在池店的家里过元宵节,下午,奶奶准备做汤圆,我和妹妹高兴地提出帮忙拿妈妈早上买来做汤圆的材料(面粉、擀面棍、花生酱和芝麻酱),奶奶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奶奶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奶奶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奶奶还表扬我了。然后,奶奶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了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妹妹玩了一会儿,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奶奶劝告,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妈妈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今年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妈妈就特意包了香甜可口的巧克力汤圆。之后我也帮妈妈做巧克力汤圆。首先用温水与汤圆粉一起和面,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要用温水和面,白白地浪费了不少面粉。和好面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备用,然后把巧克力剁碎,将剂子按扁,中间直接包入巧克力,也可以加上葡萄干等零食,我在封闭汤圆口时,一不小心,汤圆的肚皮就如八月的石榴般破了一个大洞,我急忙取了一点面皮“缝补伤口。”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的动作也灵活多了,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包好了汤圆,挨个把汤圆“扔”到锅里去煮。
十分钟后,汤圆煮好了,我眼巴巴地看着妈妈捞汤圆,恨不得把一锅汤圆全都吞下去,当汤圆端到我面前时,我赶紧吃了一个,甜甜的,很好吃,我闭上眼,安静地享受汤圆,那股香甜的滋味也慢慢流进了心田……“巨无霸”也被分入妹妹碗中,落入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她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馅,真苦了爱吃馅的妹妹。
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觉得,汤圆的味道是甜的,元宵节的味道是甜的,年味是甜的,我的心也是甜的!
今年我在我的老家过年,也就是浦江了。浦江过年的习俗可跟杭州不一样哦,下面就由我来讲讲我们浦江过年的习俗吧。
浦江的年节,节前节后历时约一个月,故有“年忙月忙,十二月最忙”的谚语。从农历十二月二十起,各家都要“掸尘”、拆洗被褥、清洗家具、洒扫庭院、疏通阴沟。开始做年糕(俗称跌头糕)、蒸火糕、做冻米糖(俗称切米胖)、酿年酒、剪窗花、准备年货和缝制新衣。十二月二三或二四送灶神“上天”述职,至除夕前再迎接其“下凡”,以祈求其“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各户准备春联(俗称对联),包括贴在大门、内室、香火、灶头、栏头、床柜家具、碗柜以及杆秤、石臼、水缸上的春联、斗方和吉语小条,在除夕“谢年”之前都要张贴到位,加以悬挂于中堂的祖宗肖像以及年历、年画等,到处都呈现出喜气洋洋的节庆景象。
我相信大家听了这么多,应该对浦江过年的习俗有所了解了吧!接下来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家是怎么过年的。
在除夕的早上,长辈们先做准备工作,比如:年夜饭的准备、扫尘、搞卫生、祭拜准备等等,当然我们小孩子也没闲着哦,当大人的小帮手,择菜、写红字这些简单事情就归我们了。以前只有大哥二哥能写红纸春联,今年我也写了张“春光明媚”的红纸,还被哥哥张贴到了楼顶,不过我的字和哥哥们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年还要用心好好练习练习。
年夜饭前就是谢年了,这可是年节中的大礼,长辈们把猪头、年糕、酒、年饭、蜡烛端上桌,摆放整齐。长辈们把长香一一分发给小辈,叩拜天地灶神和土地菩萨、祭拜祖宗,每个人都很虔诚、专心致志,感谢佑护,希望天地菩萨、祖宗来分享我们敬供的食物。
谢完年以后,开始年夜饭了,长辈们给每个人都会盛上满满的一碗饭,吃不完可以把剩下的饭留到明年再吃,这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年饭,就是小孩最开心的时候了,发压岁钱咯,压岁钱还要放在枕头下面,就是岁岁平安的意思啦。
春节联欢晚会当时是不可错过的压轴大戏了,晚会里有我阿公、阿婆以前熟悉的老歌、也有我们小孩喜欢的儿童歌曲、还有令人捧腹的小品和高难度的杂技表演,也有现在的流行歌曲等精彩节目。
这就是我年味十足的过年了,很开心也很充实。
年味——年的味道。过年时有几个传统习俗,不仅把年味展现的淋漓尽致,还使年味在每家每户之中显得更加浓厚。
俗话说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那腊八之前要干嘛呢?那当然就是采购年货了。过年去超市时就可以看到:采购的人数不胜数,甚至可以用“人山人海”一词来形容。除了人以外,商品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都不知该买哪一样好。
腊八之前采购年货,那腊八之时呢?当然是一起吃团圆饭,放烟花,和守岁了。
团圆饭,团圆饭。肯定是家族都到齐时一起吃的饭了。大家都坐在一桌,吃过美味佳肴之后,最后一道重头戏——“幸运饺子”。“幸运饺子”那当然就得有一个幸运物啦!那就是硬币。在众多饺子中挑一个藏有洗净的硬币,这样,就成了我们所称的“幸运饺子”。如果谁吃到了“幸运饺子”,谁接下来的一年就会幸运。
吃完了团圆饭的美味佳肴,就得开始放烟花了。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放。当所有烟花在绽开的那一刻,别提有多美了!
而守岁呢,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习俗。守岁,就是大家晚上不睡觉一起跨年。那打搅在这个时间会干什么呢?有的一起打牌;有的玩花炮;有的吃着瓜子唠嗑着几句家常;有的`就在看电视……当时啊,别提有多热闹了!到了跨年倒计时时,大家全部围坐在一起,跟着电视上春晚的节奏一起倒计时,数到‘0’的那一刻大家一起欢呼……
在我心里,年味——年的味道,总是要这样才够味啊!
年味有些人总是说,不知道年味在哪里,我想告诉他,年味无处不在。
年味在那忙忙碌碌的火车站里,随处可见那带大包小包和孩子的人们,他们脸上那迫不及待地要赶回家的表情使人感到亲切。“快,快。”他们激动地说。仿佛家就在眼前。虽然有的路程遥远,要熬夜,但他们一刻也不想休息,好似已经到家了。那攒动的人头,那移动的行李,那回家的期盼不正是年味吗?
年味在热热闹闹的超市里。四处张灯结彩:门上的对联,门当中可谓是显眼的“福到”,天花板上洋溢着春节喜庆的“灯笼”……人们推着车,拉着篮,穿着红衣选购年货。这火红的饰品,多样的年货,不正是年味吗?
年味在那充满欢笑的屋子里,“快来吃啊!”那香喷喷的年夜饭:洁白的饺子、青绿的豆角、紫紫的茄子……让人看着就流口水。吃完年夜饭,紧接着就是给红包的环节。大人们先是推辞,接着在亲戚再三请求下,才收下红包。这时孩子们就会偷偷地跑到房间里,关上门,悄悄地数着钱就是孩子们春节最快乐的事情了。听,房间里传来表妹阵阵笑声。“春节晚会到啦!”爷爷喊道。一下子人全来了,爸爸母亲,叔叔阿姨……都到齐了,其乐融融。这可口的年夜饭,快乐的笑声不正是年味吗?
年味在那空旷的广场上,往常这时是放烟花的时候。可下现在,禁止放鞭炮了,但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怎么能少的了点缀呢?“蒋宏韬,快来许愿啊!”瞧,我母亲正叫我去放孔明灯呢!这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孔明灯,家人们快快活活,和和睦睦不正是年味吗?
这就是年味―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可别忘了,还有一些人,为了让我们享受年味而工作,付出!
过年了,过年了,盼望已久的春节来到了,商家闭店了,路上车辆少了,大家都欢欢喜喜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回家团团圆圆过大年了喽!
在我们家,每逢春节爸爸妈妈准备年夜饭,贴春联那就是我的任务,全家总动员,忙的不亦乐乎!
我先撕去旧春联,然后用湿布把门擦的干干净净。因为把门擦干净,胶带才会粘的更劳固。今年贴的春联是“平安如意年年好,人顺家和事事兴,五福临门!”贴春联可不是一件小事哦,一定要心细,胆大、春联方可贴正。首先要准备好胶带、剪刀,最主要的是贴春联的尺度要衡量好。以我多年贴春联的经验,很快大功告成,完成的那是完美无缺啊。就连我的“师傅”爷爷都表扬我贴得工整,像是尺子量过似的。看到我贴的春联,心里乐滋滋的,祝愿我们家平平安安,事事顺利,心想事成!
春联贴完了,可以吃年夜饭了,看着满桌的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口水都流下来了,白酒、红酒、饮料大家吃的好,喝的好,我拿起饮料杯“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祝爸爸工作顺利,祝妈妈越长越漂亮”。每年的重头戏那就是我给长辈们磕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
带着祝福、带着欢乐、带着吉祥、迈进新的一年。鸡年吉祥!
★ 我的年味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