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与实施(共含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atielaoma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与实施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各种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即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制订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落实个人职业理想的实施计划.
作 者:庞少红 Pang Shaohong 作者单位:广西药科学校,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G45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与德育对策
随着普高的升温和职业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猛增,生源广杂,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分析当今学生品德状况,研究措施有力的'管理对策,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是学校教育中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作 者:马雪梅 林华毅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中专 刊 名:中等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ZHONGDENG ZHIYE JIAOYU 年,卷(期): “”(8) 分类号:G71 关键词:职校学生 思想品德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现以甘肃省卫生学校集中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为例,探讨中等职业学校集中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具体做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探索第二课堂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
作 者:梁福全 周启平王志成 方华 作者单位: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12) 分类号:G630 关键词:第二课堂 实践活动 综合能力构建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长效机制的思考
对大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已是势在必行,而且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为保证该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真正做到服务学生,必须在如何构建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长效机制上做出点思考.
作 者:程伟 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江苏常州,213164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5) 分类号:G47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长效机制1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时长现状
(1)无视中职生注意力特点。近几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视导过程中,曾有学校因将45 分钟一节课改为40分钟一节课受到批评并被要求整改,这无疑是变相告知所有中职学校,45 分钟一节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遵守的铁定法则。这种无视中职生注意力特点的“大一统”课堂时长模式几乎无人敢改了。
(2)无视中职学科课程特点。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时长一致,铃声设定统一,教学秩序似乎井然有序。无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是专业技能课,教师在课堂阵地上每节课必须或只能站足45 分钟。有的课程内容少,浅显易懂,教师必须为了撑足45 分钟而想尽办法拓展填充其他内容,否则铃声未响提前下课,则是犯了大错。有的课程操作性很强,如舞蹈课、刀工课,学生每节课进入正题前的准备工作就有很多;平面设计课、绘画课,学生从模仿练习到看到成果,一节课45分钟远远不够。
(1)基于中职生注意力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年龄越大自我控制能力越好,所以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每节课的时间设置是越来越长。实质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从年龄上看属于高中阶段,可是其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与自制力,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差距甚远。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学习行为不好,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20 至30 分钟左右。而他们对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操作性强的科目,有意注意的时间会有所增加。
(2)基于中职课程设置特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 号)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中等职业学校应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基于中职项目化模块化的课改需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 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
项目课程的结果论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要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这个产品既可以理解为制作的一个物品,也可以理解为排除一个故障,还可以理解为所提供的一项服务。这样的“产品”、“物品”或“服务”,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因为课堂时长的限制而影响其形成的流畅性。因为教学钻研活动一旦被迫中断,再投入前需要耗时重新梳理思路与流程,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与成果呈现的时效。基于项目课程的课改需要,我们必须变更课堂时长。
(4)基于引领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原有的课时安排45分钟,使得重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听得索然寡味,毫无享受可言。而对于学生喜爱的课程,常由于课堂时长的限制,人为割裂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研究过程,使得学生知识吸收的效率难以得到保证。基于引领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时长进行灵活调整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