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蝌蝌啃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定义证明二重极限(共含12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蝌蝌啃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篇1: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定义证明二重极限

就是说当点(x,y)落在以(x0,y0)点附近的一个小圈圈内的时候,f(x,y)与A的差的绝对值会灰常灰常的接近。那么就说f(x,y)在(x0,y0)点的极限为A

关于二重极限的定义,各类数学教材中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定义1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点可以除外),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使得对于所论邻域内适合不等式的一切点P(X,y)所对应的函数值都满足不等式那末,常数A就称为函数当时的极限.定义2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是平面上一点,函数在点儿的任一邻域中除见外,总有异于凡的属于D的点,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a,使得对D内适合不等式0<户几卜8的一切点P,有不等式V(P)一周<。成立,则称A为函数人P)当P~P。时的'极限.定义3设函数X一人工,”的定义域为D,点产人工。,人)是D的聚点,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总存在正数8,使得对于适合不等式的一切点P(X,…ED,都有成立,则称A为函数当时的极限.以上三种定义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函数的前提假设不尽相同.定义1要求人X,…在点P入x。,汕)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而定义2允许人工,y)在点P。(X。,入)的任一去心邻域内都有使人X,y)无定义的点,相应地,定义I要求见的去心邻域内的点P都适合/(P)一A卜

利用极限存在准则证明:

(1)当x趋近于正无穷时,(Inx/x^2)的极限为0;

(2)证明数列{Xn},其中a>0,Xo>0,Xn=[(Xn-1)+(a/Xn-1)]/2,n=1,2,…收敛,并求其极限。

1)用夹逼准则:

x大于1时,lnx>0,x^2>0,故lnx/x^2>0

且lnx1),lnx/x^2<(x-1)/x^2.而(x-1)/x^2极限为0

故(Inx/x^2)的极限为0

2)用单调有界数列收敛:

分三种情况,x0=√a时,显然极限为√a

x0>√a时,Xn-X(n-1)=[-(Xn-1)+(a/Xn-1)]/2<0,单调递减

且Xn=[(Xn-1)+(a/Xn-1)]/2>√a,√a为数列下界,则极限存在.

设数列极限为A,Xn和X(n-1)极限都为A.

对原始两边求极限得A=[A+(a/A)]/2.解得A=√a

同理可求x0<√a时,极限亦为√a

综上,数列极限存在,且为√

(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 时 和 为例引入.

介绍符号: 的意义, 的直观意义.

定义 ( 和 . )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 其中 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

例1验证 例2验证 例3验证 证 ……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 考虑 时的极限引入.

定义函数极限的“ ”定义.

几何意义.

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

例4 验证 例5 验证 例6验证 证 由 =

为使 需有 为使 需有 于是, 倘限制 , 就有

例7验证 例8验证 ( 类似有 (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

几何意义: 介绍半邻域 然后介绍 等的几何意义.

例9验证 证 考虑使 的 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 例10证明: 极限 不存在.

例11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单调. 若 存在, 则有

= §2 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 , .以下以极限 为例讨论性质. 均给出证明或简证.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

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 不等式性质 ):

Th 4若 和 都存在, 且存在点 的空心邻域,使 , 都有 证 设 = ( 现证对 有 )

]:若在Th 4的条件中, 改“ ”为“ ”, 未必就有 以 举例说明.

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 只证“+”和“ ”)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 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 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 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

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 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 即计算得所求极限.

例1( 利用极限 和 )

例2例3]:关于 的有理分式当 时的极限.

例4 [ 利用公式 ]

例5例6例7

篇2:证明二重极限不存在

证明二重极限不存在

证明二重极限不存在

如何判断二重极限(即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是二元函数这一节的难点,在这里笔者对这一问题不打算做详细的讨论,只是略谈一下在判断二重极限不存在时,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二重极限的定义知,要讨论limx→x0y→y0f(x,y)不存在,通常的方法是:找几条通过(或趋于)定点(x0,y0)的特殊曲线,如果动点(x,y)沿这些曲线趋于(x0,y0)时,f(x,y)趋于不同的值,则可判定二重极限limx→x0y→y0f(x,y)不存在,这一方法一般人都能掌握,但是在找一些特殊曲线时,是有一定技巧的,不过不管找哪条曲线,这条曲线一定要经过(x0,y0),并且定点是这条曲线的非孤立点,这一点很容易疏忽大意,特别是为图方便,对于型如limx→x0y→y0f(x,y)g(x,y)的极限,在判断其不存在时,不少人找的曲线是f(x,y)-g(x,y)=0,这样做就很容易出错。例如,容易知道limx→0y→0x+yx2+y2=0,但是若沿曲线x2y-(x2+y2)=0→(0,0)时,所得的结论就不同(这时f(x,y)→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得到答案

2

若用沿曲线,( ,y)一g( ,y)=0趋近于( ,y0)来讨论,一0g ,Y 。。可能会出现错误,只有证明了( ,)不是孤立点后才不会出错。[关键词】二重极限;存在性;孤立点[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8780l__0l02__02 如何判断二重极限(即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是二元函数这一节的难点,在这里笔者对这一问题不打算做详细的讨论。只是略谈一下在判断二重极限不存在时。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二重极限的定义知,要讨论limf(x,y)不存在,通常x―’10 y―’y0 的方法是:找几条通过(或趋于)定点(xo,Yo)的特殊曲线,如果动点(x,Y)沿这些曲线趋于(xo,Y。)时,f(x,Y)趋于不同的.值,则可判定二重极限limf(x,Y)不存在,这一方I―’10 r’Y0 法一般人都能掌握,但是在找一些特殊曲线时,是有一定技巧的,不过不管找哪条曲线,这条曲线一定要经过(xo,Y。),并且定点是这条曲线的非孤立点,这一点很容易疏忽大意,特别是为图方便,对于型如2 的极限,在判卜’Io g x,Y y―・y0 断其不存在时,不少人找的曲线是f(x,y)一g(x,y):0,这样做就很容易出错。

3

当沿曲线y=-x+x^2趋于(0 0)时,极限为 lim (-x^2+x^3)/x^2=-1;

当沿直线y=x趋于(0 0)时,极限为 lim x^2/2x=0。故极限不存在。

4

x-y+x^2+y^2

f(x,y)=――――――――

x+y

它的累次极限存在:

x-y+x^2+y^2

l i m l i m ―――――――― =-1

y->0x->0 x+y

x-y+x^2+y^2

l i m l i m ―――――――― =1

x->0y->0 x+y

当沿斜率不同的直线y=mx,(x,y)->(0,0)时,易证极限不同,所以它的二重极限不存在。

篇3:极限 定义证明

极限 定义证明

极限 定义证明

趋近于正无穷,根号x分之sinx等于0

x趋近于负1/2,2x加1分之1减4x的平方等于2

这两个用函数极限定义怎么证明?

x趋近于正无穷,根号x分之sinx等于0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ξ>0,要使不等式

|sinx/√x-0|=|sinx/√x|<ξ成立,只需要

|sinx/√x|^2<ξ^2,即sinx^2/x<ξ^2(∵x→+∞),则x>sinx^2/ξ^2,

∵|sinx| ≤1∴只需不等式x>1/ξ^2成立,

所以取X=1/ξ^2,当x>X时,必有|sinx/√x-0|<ξ成立,

同函数极限的定义可得x→+∞时,sinx/√x极限为0.

x趋近于负1/2,2x加1分之1减4x的平方等于2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ξ>0,要使不等式

|1-4x^2/2x+1-2|=|1-2x-2|=|-2x-1|=|2x+1|<ξ成立,只

需要0<|x+1/2|<ξ/2成立.所以取δ=ξ/2,则当0<|x+1/2|<δ时,必有

|1-4x^2/2x+1-2|=|2x+1|<ξ,

由函数极限的定义可得x→-1/2时,1-4x^2/2x+1的极限为2.

注意,用定义证明X走近于某一常数时的极限时,关键是找出那个绝对值里面X减去的那个X0.

记g(x)=lim[f1(x)^n+...+fm(x)^n]^(1/n),n趋于正无穷;

下面证明limg(x)=max{a1,...am},x趋于正无穷。把max{a1,...am}记作a。

不妨设f1(x)趋于a;作b>a>=0,M>1;

那么存在N1,当x>N1,有a/M<=f1(x)

注意到f2的极限小于等于a,那么存在N2,当x>N2时,0<=f2(x)

同理,存在Ni,当x>Ni时,0<=fi(x)

取N=max{N1,N2...Nm};

那么当x>N,有

(a/M)^n<=f1(x)^n<=f1(x)^n+...fm(x)^n

所以a/M<=[f1(x)^n+...+fm(x)^n]^(1/n)

对n取极限,所以a/M<=g(x)N时成立;

令x趋于正无穷,

a/M<=下极限g(x)<=上极限g(x)<=b;

注意这个式子对任意M>1,b>a都成立,中间两个极限都是固定的数。

令M趋于正无穷,b趋于a;

有a<=下极限g(x)<=上极限g(x)<=a;

这表明limg(x)=a;

证毕;

证明有点古怪是为了把a=0的情况也包含进去。

还有个看起来简单些的方法

记g(x)=lim[f1(x)^n+...+fm(x)^n]^(1/n),n趋于正无穷;

g(x)=max{f1(x),....fm(x)};

然后求极限就能得到limg(x)=max{a1,...am}。

其实这个看起来显然,但对于求极限能放到括号里面,但真要用极限定义严格说明却和上面的证明差不多。

有种简单点的方法,就是

max{a,b}=|a+b|/2+|a-b|/2 从而为简单代数式。

多个求max相当于先对f1,f2求max,再对结果和f3求,然后继续,从而为有限次代数运算式,

故极限可以放进去。

2

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 时 和 为例引入.

介绍符号: 的意义, 的'直观意义.

定义 ( 和 . )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 其中 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

例1验证 例2验证 例3验证 证 ……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 考虑 时的极限引入.

定义函数极限的“ ”定义.

几何意义.

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

例4 验证 例5 验证 例6验证 证 由 =

为使 需有 为使 需有 于是, 倘限制 , 就有

例7验证 例8验证 ( 类似有 (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

几何意义: 介绍半邻域 然后介绍 等的几何意义.

例9验证 证 考虑使 的 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 例10证明: 极限 不存在.

例11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单调. 若 存在, 则有

= §2 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 , .以下以极限 为例讨论性质. 均给出证明或简证.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

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 不等式性质 ):

Th 4若 和 都存在, 且存在点 的空心邻域,使 , 都有 证 设 = ( 现证对 有 )

]:若在Th 4的条件中, 改“ ”为“ ”, 未必就有 以 举例说明.

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 只证“+”和“ ”)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 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 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 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

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 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 即计算得所求极限.

例1( 利用极限 和 )

例2例3]:关于 的有理分式当 时的极限.

例4 [ 利用公式 ]

例5例6例7

2

篇4:证明极限不存在

证明极限不存在

二元函数的极限是高等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为其定义与一元函数极限的定义有所不同,需要定义域上的点趋于定点时必须以任意方式趋近,所以与之对应的证明极限不存在的方法有几种.其中有一种是找一种含参数的方式趋近,代入二元函数,使之变为一元函数求极限.若最后的极限值与参数有关,则说明二重极限不存在.但在证明这类型的.题目时,除了选y=kx这种趋近方式外,许多学生不知该如何选择趋近方式.本文给出证明一类常见的有理分式函数极限不存在的一种简单方法.例1[1]证明下列极限不存在:(1)lim(x,y)→(0,0)x4y2x6+y6;(2)lim(x,y)→(0,0)x2y2x2y2+(x-y)2.证明一般地,对于(1)选择当(x,y)沿直线y=kxy=kx趋近于(0,0)时,有lim(x,y)→(0,0)x4y2x6+y6=limx→0k2x6(1+k6)x6=k21+k6.显然它随着k值的不同而改变,故原极限不存在.对于(2)若仍然选择以上的趋近方式,则不能得到证明.实际上,若选择(x,y)沿抛物线y=kx2+x(k≠0)(x,y)→(0,0)趋近于(0,0),则有l..

2

是因为定义域D={(x,y)|x不等于y}吗,从哪儿入手呢,请高手指点

沿着两条直线 y=2x

y=-2x 趋于(0,0)时

极限分别为 -3 和 -1/3 不相等

极限存在的定义要求 延任何过(0,0)直线求极限时 极限都相等

篇5:证明极限不存在

lim(x^2-5y^2) / (x^2+3y^2)

=lim(x^2+3y^2) / (x^2+3y^2) - 8y^2 / (x^2+3y^2)

=1-lim8 / [(x/y)^2+3]

因为不知道x、y的大校

所以lim (x 和y)趋向于无穷大 (x^2-5y^2) / (x^2+3y^2)

篇6:证明极限不存在

4

如图用定义证明极限不存在~谢谢!!

反证法

若存在实数L,使limsin(1/x)=L,

取ε=1/2,

在x=0点的任意小的邻域X内,总存在整数n,

①记x1(n)=1/(2nπ+π/2)∈X,有sin[1/x1(n)]=1,

②记x2(n)=1/(2nπ-π/2)∈X,有sin[1/x2(n)]=-1,

使|sin[1/x1(n)]-L|<1/3,

和|sin[1/x2(n)]-L|<1/3,

同时成立。

即|1-L|<1/2,|-1-L|<1/2,同时成立。

这与|1-L|+|-1-L|≥|(1-L)-(-1-L)|=2发生矛盾。

所以,使limsin(1/x)=L 成立的实数L不存在。

篇7:如何证明极限不存在

如何证明极限不存在

如何证明极限不存在

反证法

若存在实数L,使limsin(1/x)=L,

取ε=1/2,

在x=0点的任意小的邻域X内,总存在整数n,

①记x1(n)=1/(2nπ+π/2)∈X,有sin[1/x1(n)]=1,

②记x2(n)=1/(2nπ-π/2)∈X,有sin[1/x2(n)]=-1,

使|sin[1/x1(n)]-L|<1/3,

和|sin[1/x2(n)]-L|<1/3,

同时成立。

即|1-L|<1/2,|-1-L|<1/2,同时成立。

这与|1-L|+|-1-L|≥|(1-L)-(-1-L)|=2发生矛盾。

所以,使limsin(1/x)=L 成立的实数L不存在。

反证法:

一个数列{an}极限存在,另一个数列{bn}极限不存在

假设两数列之和{cn}的极限存在,那么bn=cn-an极限也存在(两个数列和的极限等于两个数列极限的和)

矛盾

所以原命题成立

令y=x, lim(x,y)趋于(0,0)xy/x+y

=lim(x趋于0)x^2/(2x)=0

令y=x^2-x,lim(x,y)趋于(0,0)xy/x+y

= lim(x趋于0) x^3-x^2/ x^2 =-1

两种情况极限值不同,故原极限不存在

2答案: 首先需要二项式定理:

(a+b)^n=∑ C(i=0 C i=n)n i a^(n-i) * b^i (式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此定理:

n=1 (a+b)^1 a^(1-0)*b^0+a^(1-1)*b^1

a+b

故此,n=1时,式一成立。

设n1为任一自然数,假设n=n1时,(式一)成立 ,即:

(a+b)^n1=∑ C(i=0 C i=n1)n1 i a^(n1-i) * b^i (式二)

则,当n=n1+1时:

式二两端同乘(a+b)

[(a+b)^n1]*(a+b)=[∑ C(i=0 C i=n1)n1 i a^(n1-i) * b^i]*(a+b)

= (a+b)^(n1+1)= ∑ C(i=0 C i=(n1+1))(n1+1) i a^((n1+1)-i) * b^i ( 据乘法分配律)

因此二项式定理(即式一成立)

下面用二项式定理计算这一极限:

(1+1/n)^n (式一)

用二项式展开得:

(1+1/n)^n = 1^n+(n/1)(1/n)+[(n(n-1))/(2*1)]*(1/n)^2+[(n(n-1)(n-2))/(3*2*1)]*(1/n)^3 + … +[(n(n-1)(n-2) …3)/((n-2)(n-1) … 2*1)]*(1/n)^(n-2)+ [(n(n-1)(n-2) …3*2)/((n-1)(n-2)(n-1) … 2*1)]*(1/n)^(n-1)+ [(n(n-1)(n-2) …3*2*1)/(n(n-1)(n-2)(n-1) … 2*1)]*(1/n)^n

由于二项展开式系数项的分子乘积的最高次项与(1/n)的次数相同,而系数为1,因此,最高次项与(1/n)的相应次方刚好相约,得1,低次项与1/n的相应次方相约后,分子剩下常数,而分母总余下n的`若干次方,当n - +∞,得0。因此总的结果是当n - +∞,二项展开式系数项的各项分子乘积与(1/n)的相应项的次方相约,得1。余下分母。于是式一化为:

(1+1/n)^n =1+1+1/2!+1/3!+1/4!+1/5!+1/6!+ … + 1/n! (式二)

当n - +∞时,你可以用计算机,或笔计算此值。这一数值定义为e。

篇8:函数极限证明

函数极限证明

函数极限证明

记g(x)=lim[f1(x)^n+...+fm(x)^n]^(1/n),n趋于正无穷;

下面证明limg(x)=max{a1,...am},x趋于正无穷。把max{a1,...am}记作a。

不妨设f1(x)趋于a;作b>a>=0,M>1;

那么存在N1,当x>N1,有a/M<=f1(x) 注意到f2的极限小于等于a,那么存在N2,当x>N2时,0<=f2(x) 同理,存在Ni,当x>Ni时,0<=fi(x) 取N=max{N1,N2...Nm};

那么当x>N,有

(a/M)^n<=f1(x)^n<=f1(x)^n+...fm(x)^n 所以a/M<=[f1(x)^n+...+fm(x)^n]^(1/n)

篇9:中心极限定理证明

中心极限定理证明

一、例子

[例1] 高尔顿钉板试验.

图中每一个黑点表示钉在板上的一颗钉子.每排钉子等距排列,下一排的每个钉子恰在上一排两相邻钉子之间.假设有排钉子,从入口中处放入小圆珠.由于钉板斜放,珠子在下落过程中碰到钉子后以的概率滚向左边,也以的概率滚向右边.如果较大,可以看到许多珠子从处滚到钉板底端的格子的情形如图所示,堆成的曲线近似于正态分布.

如果定义:当第次碰到钉子后滚向右边,令;当第次碰到钉子后滚向左边,令.则是独立的,且

那么由图形知小珠最后的位置的分布接近正态.可以想象,当越来越大时接近程度越好.由于时,.因此,显然应考虑的是的极限分布.历史上德莫佛第一个证明了二项分布的极限是正态分布.研究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的极限定理称为中心极限定理.

二、中心极限定理

设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假设存在,若对于任意的,成立

篇10:中心极限定理证明

三、德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在重贝努里试验中,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为为次试验中事件出现的次数,则

[例3] 用频率估计概率时的误差估计.

由德莫佛―拉普拉斯极限定理,

由此即得

第一类问题是已知,求,这只需查表即可.

第二类问题是已知,要使不小于某定值,应至少做多少次试验?这时利用求出最小的.

第三类问题是已知,求.

解法如下:先找,使得.那么,即.若未知,则利用,可得如下估计: .

[例4] 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为了至少有0.95的把握使出现六点的'概率与之差不超过0.01,问需要抛掷多少次?

解:由例4中的第二类问题的结论,.即.查表得.将代入,便得. 由此可见,利用比利用契比晓夫不等式要准确得多.

[例5] 已知在重贝努里试验中,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为为次试验中事件出现的次数,则服从二项分布:

的随机变量.求.

解:

因为很大,于是

所以

利用标准正态分布表,就可以求出的值.

[例6] 某单位内部有260架电话分机,每个分机有0.04的时间要用外线通话,可以认为各个电话分机用不用外线是是相互独立的,问总机要备有多少条外线才能以0.95的把握保证各个分机在使用外线时不必等候.

解:以表示第个分机用不用外线,若使用,则令;否则令.则.

如果260架电话分机同时要求使用外线的分机数为,显然有.由题意得,

查表得,,故取.于是

取最接近的整数,所以总机至少有16条外线,才能有0.95以上的把握保证各个分机在使用外线时不必等候.

[例7] 根据孟德尔遗传理论,红黄两种番茄杂交第二代结红果植株和结黄果植株的比率为3:1,现在种植杂交种400株,试求结黄果植株介于83和117之间的概率.

解:将观察一株杂交种的果实颜色看作是一次试验,并假定各次试验是独立的.在400株杂交种中结黄果的株数记为,则.

由德莫佛―拉普拉斯极限定理,有

其中,即有

四、林德贝格-勒维中心极限定理

若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假设,则有

证明:设的特征函数为,则

的特征函数为

又因为,所以

于是特征函数的展开式

从而对任意固定的,有

而是分布的特征函数.因此,

成立.

[例8] 在数值计算时,数用一定位的小数来近似,误差.设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小数点后五位的数,这时相应的误差可以看作是上的均匀分布.

设有个数,它们的近似数分别是,.,.令

用代替的误差总和.由林德贝格――勒维定理,

以,上式右端为0.997,即以0.997的概率有

[例9] 设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互相独立,其中,证明:的分布函数弱收敛于.

证明: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互相独立,所以仍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易知有

由林德贝格――勒维中心极限定理,知的分布函数弱收敛于,结论得证.

作业:

P222 EX 32,33,34,35

五、林德贝尔格条件

设为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又

令,对于标准化了的独立随机变量和

的分布

当时,是否会收敛于分布?

[例10] 除以外,其余的均恒等于零,于是.这时就是的分布函数.如果不是正态分布,那么取极限后,分布的极限也就不会是正态分布了.因而,为了使得成立,还应该对随机变量序列加上一些条件.从例题中看出,除以外,其余的均恒等于零,在和式中,只有一项是起突出作用.由此认为,在一般情形下,要使得收敛于分布,在的所有加项中不应该有这种起突出作用的加项.因为考虑加项个数的情况,也就意味着它们都要“均匀地斜.

设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又,,这时

(1)若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密度函数为,如果对任意的,有

(2)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如果对于任意的,有

则称满足林德贝尔格条件.

[例11] 以连续型情形为例,验证:林德贝尔格条件保证每个加项是“均匀地斜.

证明: 令,则

于是

从而对任意的,若林德贝尔格条件成立,就有

这个关系式表明, 的每一个加项中最大的项大于的概率要小于零,这就意味着所有加项是“均匀地斜.

六、费勒条件

设是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又,,称条件为费勒条件.

林德贝尔格证明了林德贝尔格条件是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费勒指出若费勒条件得到满足,则林德贝尔格条件也是中心极限定理成立的必要条件.

七、林德贝尔格-费勒中心极限定理

引理1 对及任意的,

证明:记,设,由于

因此, ,其次,对,

用归纳法即得.

由于,因此,对也成立.

引理2 对于任意满足及的复数,有

证明:显然

因此,

由归纳法可证结论成立.

引理3 若是特征函数,则也是特征函数,特别地

证明 定义随机变量

其中相互独立,均有特征函数,服从参数的普哇松分布,且与诸 独立,不难验证的特征函数为,由特征函数的性质即知 成立.

林德贝尔格-费勒定理

定理 设为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又 .令 ,则

(1)

与费勒条件成立的充要条件是林德贝尔格条件成立.

证明:(1)准备部分

(2)

显然(3)

(4)

以及分别表示的特征函数与分布函数,表示的分布函数,那么 (5)

这时

因此林德贝尔格条件化为:对任意,

(6)

现在开始证明定理.设是任意固定的实数.

为证(1)式必须证明

(7)

先证明,在费勒条件成立的假定下,(7)与下式是等价的:

(8)

事实上,由(3)知,又因为

故对一切,

把在原点附近展开,得到

因若费勒条件成立,则对任意的,只要充分大,均有

(9)

这时

(10)

对任意的,只要充分小,就可以有

(11)

因此,由引理3,引理2及(10),(11),只要充分大,就有

(12)

因为可以任意小,故左边趋于0,因此,证得(7)与(8)的等价性.

(2)充分性

先证由林德贝尔格条件可以推出费勒条件.事实上,

(13)

右边与无关,而且可选得任意小;对选定的,由林德贝尔格条件(6)知道第二式当足够大时,也可以任意地小,这样,费勒条件成立.

其次证明林德贝尔格条件能保证(1)式成立.注意到(3)及(4),可知,

当时,

当时,

因此

(14)

对任给的,由于的任意性,可选得使,对选定的,用林德贝尔格条件知只要充分大,也可使.因此,已证得了(8),但由于已证过费勒条件成立,这时(8)与(7)是等价的,因而(7)也成立.

(3)必要性

由于(1)成立,因此相应的特征函数应满足(7).但在费勒条件成立时,这又推出了(8),因此,

(15)

上述被积函数的实部非负,故

而且

(16)

因为对任意的,可找到,使,这时由(15),(16)可得

故林德贝尔格条件成立.

八、李雅普诺夫定理

设为独立随机变量序列,又.令,若存在,使有

则对于任意的,有

篇11:函数极限的证明

函数极限的证明

函数极限的证明

(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 时 和 为例引入.

介绍符号: 的意义, 的直观意义.

定义 ( 和 . )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 其中 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

例1验证 例2验证 例3验证 证 ……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 考虑 时的极限引入.

定义函数极限的“ ”定义.

几何意义.

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

例4 验证 例5 验证 例6验证 证 由 =

为使 需有 为使 需有 于是, 倘限制 , 就有

例7验证 例8验证 ( 类似有 (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

几何意义: 介绍半邻域 然后介绍 等的几何意义.

例9验证 证 考虑使 的 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 例10证明: 极限 不存在.

例11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单调. 若 存在, 则有

= §2 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 , .以下以极限 为例讨论性质. 均给出证明或简证.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

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 不等式性质 ):

Th 4若 和 都存在, 且存在点 的空心邻域,使 , 都有 证 设 = ( 现证对 有 )

]:若在Th 4的条件中, 改“ ”为“ ”, 未必就有 以 举例说明.

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 只证“+”和“ ”)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 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 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 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

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 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 即计算得所求极限.

例1( 利用极限 和 )

例2例3]:关于 的有理分式当 时的极限.

例4 [ 利用公式 ]

例5例6例7

篇12:二元函数极限证明

二元函数极限证明

二元函数极限证明

设P=f(x,y),P0=(a,b) ,当P→P0 时f(x,y)的极限是x,y同时趋向于a,b时所得到的称为二重极限。

此外,我们还要讨论x,y先后相继地趋于a,b时的极限,称为二次极限。

我们必须注意有以下几种情形: ’

(1)两个二次极限都不存在而二重极限仍有可能存在

(2)两个二次极限存在而不相等

(3)两个二次极限存在且相等,但二重极限仍可能不存在

2

函数f(x )当x →X0时极限存在,不妨设:limf(x)=a(x →X0)

根据定义:对任意ε>0,存在δ>0,使当|x-x0|<δ时,有|f(x)-a|<ε

而|x-x0|<δ即为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

又因为ε有任意性,故可取ε=1,则有:|f(x)-a|<ε=1,即:a-1

再取M=max{|a-1|,|a+1|},则有:存在δ>0,当任意x属于x0的某个邻域U(x0;δ)时,有|f(x)|

证毕

3首先,我的方法不正规, 其次,正确不正确有待考察。

1,y以 y=x^2-x 的路径趋于0 Limited sin (x+y)/x^2 =Limited sinx^2/x^2=1 而 y=x 的路径趋于0 结果是无穷大。

2,3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貌似同济书上是这么说的,二元函数在该点极限存在,是P(x,y) 以任何方式趋向于该点。

4

f(x,y)={(x^2+y^2)/(|x|+|y|)}*sin(1/x)

显然有y->0,f->(x^2/|x|)*sin(1/x)存在

当x->0,f->(y^2/|y|)*sin(1/x),sin(1/x)再0处是波动的 所以不存在

而当x->0,y->0时

由|sin(1/x)|<=1得|f|<=(x^2+y^2)/(|x|+|y|)

而x^2+y^2<=x^2+y^2+2*|x||y|=(|x|+|y|)^2

所以|f|<=|x|+|y|

所以显然当x->0,y->0时,f的极限就为0

这个就是你说的,唯一不一样就是非正常极限是不存在而不是你说的

正无穷或负无穷或无穷,我想这个就可以了

就我这个我就线了好久了

5

(一)时函数的极限:

以 时 和 为例引入.

介绍符号: 的意义, 的直观意义.

定义 ( 和 . )

几何意义介绍邻域 其中 为充分大的正数.然后用这些邻域语言介绍几何意义.

例1验证 例2验证 例3验证 证 ……

(二)时函数的极限:

由 考虑 时的极限引入.

定义函数极限的“ ”定义.

几何意义.

用定义验证函数极限的基本思路.

例4 验证 例5 验证 例6验证 证 由 =

为使 需有 为使 需有 于是, 倘限制 , 就有

例7验证 例8验证 ( 类似有 (三)单侧极限:

1.定义:单侧极限的定义及记法.

几何意义: 介绍半邻域 然后介绍 等的几何意义.

例9验证 证 考虑使 的 2.单侧极限与双侧极限的关系:

Th类似有: 例10证明: 极限 不存在.

例11设函数 在点 的某邻域内单调. 若 存在, 则有

= §2 函数极限的性质(3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以及有理运算性等。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性质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性质证明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组织教学:

我们引进了六种极限: , .以下以极限 为例讨论性质. 均给出证明或简证.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极限的性质:以下性质均以定理形式给出.

1.唯一性:

2.局部有界性:

3.局部保号性:

4.单调性( 不等式性质 ):

Th 4若 和 都存在, 且存在点 的空心邻域,使 , 都有 证 设 = ( 现证对 有 )

]:若在Th 4的条件中, 改“ ”为“ ”, 未必就有 以 举例说明.

5.迫敛性:

6.四则运算性质:( 只证“+”和“ ”)

(二)利用极限性质求极限: 已证明过以下几个极限:

(注意前四个极限中极限就是函数值 )

这些极限可作为公式用. 在计算一些简单极限时, 有五组基本极限作为公式用,我们将陆续证明这些公式.

利用极限性质,特别是运算性质求极限的原理是:通过有关性质, 把所求极限化为基本极限,代入基本极限的值, 即计算得所求极限.

例1( 利用极限 和 )

例2例3]:关于 的有理分式当 时的极限.

例4 [ 利用公式 ]

例5例6例7

心理极限作文

挑战极限作文

垂直极限观后感

快乐极限作文

议案定义

定义青春

poj2706Connect(极限大模拟)

《垂直极限》观后感600字

关于极限作文七年级

爱国定义演讲稿

定义证明二重极限(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定义证明二重极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