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成长心得(共含6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ee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孩子成长心得
转眼苗苗已经6个月了,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想到哪写到哪吧1.宝宝出生后既及时锻炼抬头,踩踏等动作。踩踏动作57天后本能消失。
2.宝宝出生后天天洗澡洗头,尤其夏天更要勤洗。洗完澡后首先要用毛巾蘸干净全身,用棉签依次清洁耳朵、鼻孔、用棉签蘸75度酒精清洁肚脐及肚脐周围,至少两次。其次一定要做抚触。
3.宝宝便后洗屁股。
4.所谓的.“3抬头6坐8爬”,大多晚一个月才能完全实现。
5.宝宝需要每天晒太阳,不是躺在车里,是抱着。6个月前尽量不竖抱或短暂竖抱。晒太阳夏天尽量晒全身,冬天尽量晒到脖子耿和手。宝宝眼睛不能直视太阳光。
6.宝宝如果用尿不湿,尽量选择哈衣。尿不湿更换时前面不要遮挡住肚脐,要窝下来。
7.黄瓜水对宝宝淹脖子或褶皱处及湿疹有效果。
8.宝宝出生后大便出现绿色或稀等情况不要惊慌,会消失的。
9.纯母乳宝宝在6-8个月前不用过早去医院化验微量元素。
10.钙的化验有血钙和股钙两种,缺钙要看血钙,如果不缺不用补,晒太阳足以。宝宝每天应摄入5ML。item.taobao.com/item.htm?id=12462709407&stp =12462709407
11.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VD和VA,VD每天应摄入1500毫克,VA每天摄入400-500毫克。item.taobao.com/item.htm?id=9036413242
12.铁、锌等元素如不缺不用补。但宝宝4个月后应以添加蛋黄,6个月后以鸡肝猪肝来补铁。锌的摄入量也是每天5毫克。
13.宝宝6个月后可补充牛初乳来增强免疫力。适当补充DHA。item.taobao.com/item.htm?id=9216460548
14.磨牙棒可以选择纯天然的胡罗卜和芹菜棒。
15.咬咬乐是个好东西,什么水果都可以放。item.taobao.com/item.htm?id=6655923280
16.宝宝最好出生后3天就开始漱口刷牙。或长牙前每次吃完东西都用白开水漱口。长牙后必须刷牙item.taobao.com/item.htm?id=12704941490
先写到这里,想到再补充:)
家庭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基本场所,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即将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庭的各种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人际环境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正确的熏陶。
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孩子对外界环境尤其是对家庭环境,反应更敏感、更直接、更具体。过去,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说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比如说经济状况,一般来说,收入高的家庭的子女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发育会优于收入低的家庭,因为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社会参与度和能提供给孩子的学习条件;还有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也是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孩子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住房条件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住房的整洁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住房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安静明亮的学习场所,为子女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
虽然物质环境与孩子的教育紧密相关,但个更重要的孩子的精神环境,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那些父母不识字、收入低的家庭,也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内容构成的。家庭物质条件好,并不等于心理环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家庭心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例如,家长的性格、兴趣、才能以及情绪状态等,时刻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影响着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人都需要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而孩子对家庭心理环境的感受和需要,往往比成人更加迫切。
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家庭心理环境,XX大学附属中学第X任校长,特级教师XX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出十条对家长的建议: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这很简单,但是您做得到吗?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现在这个好办,一家就一个孩子。可是实际上你所见到的孩子不见得就是一个。也就是说你带着你的孩子出去以后,旁边又有别的孩子,你对你的孩子什么样,对别的孩子什么样,本身这也是一个教育。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但这点很难,这就要仔细的思考、推敲,而不要随便顺口就乱说。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这个也很不容易,我觉得可能有比较宽容的,而且家长有教育理念的,孩子来了就欢迎,把他当做客人。也有的家长自己忙得不行,而且特别爱干净、爱安静的,来个孩子就不欢迎,你要是不欢迎,你的孩子也不能上别人家里去,就缺少了交朋友、与同伴沟通的机会。所以这件事情总结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见得容易。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给予答复。
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这点也很不容易。
9、注意观察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家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地方,是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基地。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力争使孩子的智力与心理同步发展,避免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以免使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先天不足。如果教育方法不当,比如父母溺爱或粗暴打骂,家长本人性格不稳定,家庭不和睦,将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异。
一个家庭的心理环境如何,还取决于家长教育能力的高低和对子女的态度。如果父母教育能力较高,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好。如果家长有健全的品格,爽朗、乐观、豁达,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充满欢乐;如果家长对生活充满热爱,兴趣广泛,勤于学习和钻研,那么这个家庭定会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如果家长有音乐、美术方面的才能,那么这个家庭则会充满艺术的气息。无疑,这些对塑造孩子的个性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社会的复杂现象、激烈的竞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长高于社会发展对它的要求,才有可能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智能。让孩子在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晃,振衣大师就来到了大班下学期。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变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不过,我想大部分的内容,可能各个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这里就只写一个我自己觉得可能有一定独特性的育儿心得。
今年春节前,带振衣大师回老家,和他聊天。告诉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问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说,有一本书,叫做《千家诗》。很好玩。要不要我们春天的时候就背春天的诗,夏天的时候就背夏天的诗?振衣大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议。当然,这里要插一句。大概从振衣大师三岁的时候开始,我带他出去散步的时候,就经常自顾自地在前面背些古诗。一来二去,振衣大师当时也记住了一些(当然,如您所知,事过境迁后,又忘记了)。因此,在他的印象里,觉得背诗歌还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后除夕夜,我就开始教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在震天动地的爆竹声中,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诗句。从那时到现在,断断续续地带着他背了不少古诗了。他也一直保持着对《千家诗》浓厚的兴趣。我很欣慰。
对于背古诗这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1、重要的是让他对这事有兴趣。2、是不是一直记得住不重要。这一点,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说清楚。否则老强制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事不那么有趣。3、选择《千家诗》,是因为这本书是按照四季来编排的。这样孩子能够结合四季里风物的变化。当然,象《千家诗》里,有一些应制诗,就没必要给孩子背了。4、家长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自己也要背。这几个月来,为了可以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候,随时可以脱口背出古诗,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千家诗差不多有半本,我自己也能背出来了。
感谢孩子,让我们能看到他的成长。也让我们能够因为爱他,而让自己也继续成长。
做了家长,终于有了人可以教育,不过在此过程中,发现受教育的正是自己。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渐渐成为和先前不一样的人,常常告诉自己:
1.青蛙需要努力教育蝌蚪如何跳到岸上吗?不需要。孩子会自然成为像你一样的人!教育孩子要从教育自己入手。教育孩子的每一句话,都要返照到自己身上才会在她身上起作用。
2.每次在发火和愠怒之前、之中、之后,都要好好问问自己:我究竟是为她,还是为我?在发火和愠怒中,我有没有夹杂自己的攀比和虚荣,要老老实实地回答。如果有,就要在心里对她说抱歉,然后戒自己下次不如此。
3.批评孩子的每一个过失时,都要反观自己有没有或者曾经有没有此种恶习。如果有,就要和她一起改正。同时也要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她。
4.孩子的每一个挫折,都要和她共同承担,并且让她知道,一切都会过去。若干年后,今天至关重要的一切就会无足轻重。
5.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不议论学校,不议论老师,不家长里短,你的一点一滴,都在雕塑她。
6.培养孩子不被物质所缚,要从自己俭约乐道开始。不在珠宝店里逗留,不在化妆品柜台前逗留,让孩子发现你花钱最多的地方都是在帮助他人。
7.讲话要慢一点,温和一点,永远不要气急败坏,永远不要因为生气而走极端。要知道养育一个孩子,完全是在培养你的耐烦心和包容心。
8.永远相信孩子,即便她耍小聪明,你也还是要相信她。教给孩子信任是大智慧,这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大智若愚就是这么回事情。
9.如果孩子总是犯同一个错误,无论你怎样教育她。试试把一次不快的场景冷静地记下来分析一下,试试改变你教育的方式,试试改变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不能不断碰壁。
10.万一你不断碰壁,万一孩子有一个非同寻常的顽疾,你觉得怎样做都无能为力,甚至感到心力交瘁,那么也别泄气。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锁,必然有一把钥匙。如果孩子多动、性格极端、磨蹭、说谎成性,你也要告诉自己,别着急,还是有办法。你至少可以安顿自心,每天念500声“南无阿弥陀佛(Namo Amituofo)”,回向给他。不要心焦,不要抱怨,老老实实念上三个月,必然另有一番天地。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很深的缘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际上也得到了很多崭新的人生契机。互相珍惜,彼此成就,是谓善缘。
孩子的成长教育跟父母的引导、学校的培养、老师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其中孩子的性格塑造、习惯养成、思想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本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点滴体会如下:
首先是性格塑造方面,我希望孩子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童年对每个人都是最珍贵的时光,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平时鼓励孩子要多发言,多说自己的内心想法非常重要,把孩子当作朋友相处,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家长才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孩子的心理才会更健康;虽本人不提倡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严还是应该在当严处,最重要的是不当众批评孩子;犯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免的,孩子犯错用惩戒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其次,良好的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自觉学习习惯尤为重要;现在孩子回家能非常自觉的独立完成作业,从不需家长陪着,做作业也不开小差,作为家长感到很欣慰,把作业做完留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不额外的增加孩子的作业负担;另外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给孩子首先有锻炼身体的条件创造机会,比如给孩子买付球拍,空闲时一起和孩子打球,和孩子一起踢毽子、跳绳比赛,引导孩子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引导孩子做一个正直、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好少年;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肚子饿了,吃完东西从不乱丢垃圾;见到小区里的老人,孩子能主动的问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要懂得关心别人;在家养些小乌龟、金鱼,经常让她关心它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洒“爱心”的种子。
总之,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关心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父母从自我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家长的最大心愿!
孩子成长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物、纤维素都是成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需要均衡摄取。其中蛋白质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所以食谱一定要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做菜,但是无论做什么最好包括下列食物:
● 成长过程中必须均衡摄取五种营养元素,一定要多吃富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的食物。
●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是为成长提供必需蛋白质的食物类型。成长的关键在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不分泌生长激素那肯定是长不高的。蛋白质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营养物质,此外还为孩子制造肌肉和血液。
* 黄豆,豆奶,豆腐,牛肉、猪肉、鸡肉等肉类,鱼,贝类等
● 富含钙质的食物:如果说其他营养物质有助于成长,那么钙就是直接影响成长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各种食物中都有分布,所以只要吃就能摄取到,但是富含钙的食物范围相对较窄。如果不吃这些食物,就有可能引发缺钙,影响正常生长。
* 牛奶,海带,海藻,紫菜,莴苣,凤尾鱼,银鱼等
●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可以帮助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调节身体各种功能。特别是维生素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骨骼成长。
* 菠菜,胡萝卜,南瓜,紫菜,海藻,香菇,伞菌,桔子,草莓等
● 富含铁的食物:铁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铁会引发贫血症。
* 苏子叶,鸡蛋,牛肝,奶酪,海带,桔子等
★ 孩子成长寄语
★ 孩子成长感言
★ 孩子成长寄语
★ 孩子成长心得体会
★ 给孩子成长寄语
★ 孩子的成长感言
★ 祝福孩子成长的话
★ 孩子的成长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