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会德鲁克之二十一:企业的衰败(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kfdjkvxd”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德鲁克说过:“企业走下坡路的第一个信号,是对那些合格的,能干的和有志向的人才,失去吸引力,”
企业靠什么人推动,在不断成长?显然对于企业来说,老板是企业的发动机,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被某个销售人员,推动着前进。最著名的发动机就是微软的鲍尔默了,他能在微软的年会上,跳着迪斯科,上台来,连跳5分钟,差点心脏病发作,真是个合格的发动机呀(有网络视频为证)。小企业人少,老板这个发动机,可以带动员工。但在大企业,老板发动机的马力再大,也很难带动大企业的每个员工,努力工作。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企业,都有很多闲人,或养着很多懒人,这在小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在大企业,老板的能量,通过好几层管理层,传达到员工时,必然有严重衰减,辐射不到企业的各个角落,辐射不到每个员工身上。在物理学上,火炉的热能辐射,和距离成平方成反比。所以对大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造就“发动机”样的管理层,最高境界是造就“发动机”样的员工。老板最希望企业里,每个人像他一样干活,疯狗一样工作。
德鲁克这里说的“”合格的、能干的、有志向的人才”,就是企业里的“发动机”。可以想象,要是这些人离开了,或没有动力了,这些“野鸭”飞了,企业还有什么未来?我们很多企业,为能有“最佳雇主称号”,而努力,也是有道理的。这样的头衔,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企业就变得更优秀,再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形成了正循环。
所以企业是不是建立一个人才监控机制?就像对大江大河的水位,进行监控,来预测洪水的情况一样?把那些优秀人才,那些“发动机”,都建立档案,作为考核管理层的依据,哪个管理者,留不住这些“发动机”,他是不是也不用干了?给这个制度起个名字,叫做“TOP100”,这个名单要经过总经理过目,列入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
管理者倡导的所谓以人为本,不是以每个员工为本,而是以这些“发动机”为本,他们是企业前进的动力,
就像篮球队里,可以没有教练,但不能没有乔丹,在老板的眼里是这样的。我们看到太多的普通的管理者,我们也看到太多的优秀的,甚至是被埋没的骨干。你可以比较容易地招聘到,一般的管理者,但比较难招聘到,优秀的骨干。你这个管理者,连你核心的骨干都留不住,或他离职的时,对你有意见,那你就没有尽到管理者的本分,你也不用干了。很多员工加盟一家公司是因为公司,离开公司是因为上司,管理层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这些有“有志向的人,他们把企业当成学习的场所,当成一个旅店,他们在这里努力工作,为的是实现他们个人的目标,比如说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资金。他们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也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双赢。
郝志强说:“你们公司有无建立,优秀人才的预警机制?要是没有的话,你们公司剩下最后一个人才时,老板才发现那是他自己”。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QQ号码:28849617 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通用汽车的分部经理,能在短期达到经济独立,当他想抒发自己的见解,反对公司的政策,或以自己的方式管理企业时,无需再多做犹豫。因为他不必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住这份工作,在核心管理层前面,也不用自惭形秽。核心管理层也许比他更富有,但那只是量的差别,而非质的区别。”
这是德鲁克在做通用顾问时,说的一番话,他看到了现象,分析出了本质。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呀,下属是个穷光蛋,下属连个房子都没有,或是个标准的房奴,有两个孩子,老婆没工作。下属的负担很重,你说这个下属的心态会怎样?我要是这个下属的话,我会拼命想保住这个工作,尽量推卸责任,避免犯错误,拼命想多挣钱,拼命想讨好我的上司,我为什么要做那些高风险的决策呢?我为什么要反对上司的那些,不合理的决策呢?我还有老婆孩子呀,我要挣钱养家呀。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上司的人,我不是公司的人。我可能会不断迎合上司,可能替上司家接孩子,可能给上司送礼,我要想尽办法讨好我的上司,我哪里有独立人格?上司说干啥,我就干啥,上司说咋干,我就咋干,我没脑子。
而德鲁克在通用汽车观察到,那些分部经理,待遇很丰厚,他们很挣钱呀,估计比德鲁克挣钱要多。他们万一失去了通用汽车的工作,到别的公司,又是一条好汉,或完全可以退休做个富家翁。当他们上司的决策,违背公司的制度,甚至是违反公司的战略时,这些人会跳出来,他们有资格跳出来,他们也有胆量跳出来。老子有钱,老子不在乎!经过这样的来回博弈,总部和分部的“谈判”,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制,分权体系,才能有效运作。
我们本土的企业,什么时候能让管理者,尤其是中层干部,可以过上有独立人格尊严的好日子呢?我移民去加拿大的朋友说,在加拿大,就连餐厅的服务员,就连医院的小护士,就连看大门的保安,都可以在郊区有一个小别墅,都可以开车上下班,他们的生活都有保障,都感觉他们活得像个人。这是不是和文化有关?我们这里倡导的是“打土豪分田地”,倡导的是成为“土豪”。他们那里倡导的是“都是上帝的子民,生来平等”,是不是更倡导成为一个人?
各位管理者们,你们下属的日子过好了,你这个上司的日子也过好了,
有的老板说,我关心你的生活,你关心我的工作,说得多好呀。所谓财散人聚,你这个老板把钱,都抓在自己手上,下属对你只是人身依附,你在他们眼里只是钱的化身,一旦有别的企业给钱多,他们自然就走了。财聚人散呀。所以德鲁克还说:“经理人如果担心(因决策失误而)被解雇,就与履行职责和实施委托给自己的权力背道而驰。”
管理者有多少决策是正确的呢?估计连一半都不到吧。其实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那是非常正常的,能做出正确决策那是意外。比错误决策更错误的是,管理者不做任何决策,而只是观望市场的变化,或等待上司给他决策。管理工作是实践,不是科学,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管理者要在错误的决策中,不断地修正,不断尝试,才有可能让决策越来越正确。我们的刑法都要不断修正,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组织,完美的决策,完美的管理者。人是不完美的,人做的事情也是不完美的,即便你是天才管理者,你做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你的上司可能,不这样认为。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所以德鲁克说,要是下属担心自己的岗位,下属在人身上依附于公司,他的收入不高,他为什么要做决策?他就无法履行职责。当年的鲁迅,为什么敢和有关当局为敌?写出“匕首”和“投枪”一样的文章?因为他的收入很高,他讲课的收入,加上写稿的收入,后人给他算账,他每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2万多元,所以他才有“笑傲江湖”的资格呀。要是他拿着上司发的少少的工资,当个小职员,上司决定了他的命运,他还会那么“深刻”吗?像李白那样狂放是要有资格的,我们的管理者,要给下属这种资格,让下属从经济上,从人格上独立起来。
郝志强说:“企业需要的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才,人才能做出人才的事,奴才只能做出奴才的事,而独立人格是靠经济基础做支撑,行行好老板,多发点钱吧”。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商业模式,正在走向消亡:企业不再销售产品,而是销售经验,”
德鲁克的这句话,真是醍醐灌顶呀!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卖经验,而是卖思想,而是卖生活方式。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卖健康向上的精神,号称是美国精神。麦当劳不是卖汉堡,它卖的是给孩子带来快乐,卖的是美好的回忆。茅台酒卖得不是酒,而是历史是文化,卖的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企业把注意力,只盯着产品,那客户的眼睛就盯着价格,你可以生产出可口可乐味道的饮料,价格便宜,别的厂家可以生产出味道更好的,价格更便宜的饮料来,那我为什么买你的饮料?现在我卖的是文化了,我是健康向上了,你怎么跟我竞争?对手无从下嘴,客户无可选择,于是他们都成功了。
对照我个人的发展,我郝志强也从“卖产品”,到“卖经验”,有个巨大的转型。我现在好赖也是讲师了,我讲什么呢?我有营销和讲师训练,两个系列的课程。我能上营销的课程,是因为我是做销售代表出身。我能上讲师训练的课程,是因为我做过8年多的职业讲师。现在我不是靠直接干活,挣钱养家的。我在出售我的经验,我在出售别人的经验,甚至我在出售我出售经验的经验。看我的一些当年的老同事,后,还在卖手机,还在卖彩电,因为他们眼里只有产品,不善于总结经验呀。
你看看那些优秀的企业,他们向客户输出自己的管理模式,帮助客户成长。我在天音时,有的客户就明说,你们天音的手机,价格比别人高一些,但我还是从你这里拿货,就是因为我觉得和你们在一起,可以学到很多。你们对我们的指导,你们对我店员的培训,让我们进步很多,我们放弃一点点短期利益,但我得到了成长。很多企业,倡导销售代表,采用的销售方法是顾问方式的销售,不是卖一个简单产品,而是卖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
这个销售代表去到客户那里,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客户的问题,帮助客户成长,而不是推销产品。
著名的盛大公司,内部管理模式,竟然是模仿游戏的方式,你说奇怪不奇怪。原来陈天桥发现,盛大可以管理好上千万的玩家,但管理不好内部的来人的员工。盛大就模仿游戏中,各种职务,发明了游戏的管理模式。新员工要积累经验值,要做项目,要接任务,或者分发任务。等经验值到了一定阶段,还可以升级,就像游戏中一样。在国内,哪个企业有这样的管理系统?你说盛大今后,是不是可以把游戏关了,他完全可以卖内部管理经验,卖游戏管理经验为生。我们知道IBM公司,有很多咨询顾问,对外以咨询公司示人。华为当年引入了IBM的研发体系,就是IBM把自己的研发模式,弄了个微缩版,卖给了华为。今后华为真正强大了,华为卖什么,是不是也卖经验?面向本土的中小企业,卖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难说呀。
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这是优秀企业的宿命。这也是企业要骄傲的地方。你的员工拿不走你的产品,那是犯罪,但他带着脑袋离开,他拿走了你的很多经验,这是必然的,也是你值得骄傲的。所以老板们,是不是要不断沉淀,不断总结你们企业在各个领域的经验,你们的客户喜欢你们的经验,你们的对手喜欢你们的经验,别的行业的人喜欢你们的经验。你们是有经验有文化的企业,“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战胜的”。
郝志强说:“从明天起,总结经验,游学世界,我有一个企业,卖的是经验”。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MSN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老年人,以保证年轻人有晋升的机会,有足够的年轻人,以保证企业的继续生存,有足够多的老年人,以提供经验,有足够多的年轻人,以提供推动力,”
这不是我们当年的国企倡导的“老中青三结合”吗?年轻人爱冲动,不怕加班,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冲在前面,让他们去解决问题,去趟地雷。中年人处事稳重,阅历丰富,可以在后面坐镇指挥。老年人经验丰富,处变不惊,可以在最后面掌舵。这样的企业有冲劲,还不容易犯错误,可以说是完美组合。
就像德鲁克说的一样,这样的企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总有人不断地退休,总有空岗位留出来,下面的中年人,下面的青年人,总能看到晋升的机会,他们在满怀希望中,不断地努力工作。但很多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是“老中青三结合”,老板喜欢用年轻人,企业高管、中层、基层,都是20到35岁这个年龄段。下属往上一看,岗位都是满的,岗位上的那个人,不像要退休或去世的样子,下面的人没有了希望,当然要跳槽,或工作不卖力。
各位管理者,你们在设计组织体系时,可以设计得很完善,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甚至花了大价钱,请咨询公司来设计。但岗位上不一定都要有人,岗位上不一定要全部选用年轻人。你这个管理者,可以不给下属一个岗位,毕竟高层职位有限,你也可以不给下属高薪,毕竟企业成本负担很重,但你总要给他一个希望吧?人都是为希望活着。你连希望都不给下属了,下属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都是干这个工作,都差不多是挣这么多工资,那他为什么要给你干,他为什么要卖力?没有理由!
当然你这个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他好,为他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但等他能力强了一些呢?跳槽是必然的。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有嫩叶,有主干,有枯枝败叶,有虫子,有鸟窝,这棵大树才在茁壮成长。对于企业来说,不完美的结构才好用。
郝志强说:“管理者可以不给下属职位,可以不给下属高薪,但无论如何,你要给下属希望呀”。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MSN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当一个学生问德鲁克,他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咨询顾问有何秘诀时,德鲁克的回答说:没有秘诀,你只需要问正确的问题,根据韦尔奇说,德鲁克只问他了两个问题:“如果你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你今天会进入吗?”“如果回答是不,你将采取什么行动?”杰克对采访的记者说:“问得很简单,是吗?但绝对有力量。”
什么是顾问?顾问,顾问就是在企业里面,四处环顾,发现一些不理解的事情,就找人问一些问题。简单地来说,顾问的价值是引导企业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帮企业解决问题。谁是解决问题的人?德鲁克能解决韦尔奇的问题吗?不可能,无论他的水平有多高,都不可能代替韦尔奇,做出适合GE公司的决策。
韦尔奇更了解GE的现状,更熟悉GE的人,为什么来找德鲁克,那是因为没有人能点拨他一下,协助他思考,而不是代替他思考。德鲁克问的两个问题,就在宏观层面上,对他进行了启发。不问他营销的问题,不问他管理的问题,不问他产品的问题,更不问他战略的问题。而是问他,关于行业是不是要进入,是不是要退出的问题。
德鲁克想必知道,韦尔奇的思路是,要不成为行业的前两名,要不就被出售。韦尔奇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行业,因此德鲁克问的角度也是行业。所以韦尔奇感觉,德鲁克的问题“绝对有力量”。但要是韦尔奇的下属,负责某部门的经理,德鲁克这样的问法不对了,相信他有别的问法。
德鲁克关于自己在咨询中,问出的一些问题,他的观点是:“当我提问题或承担咨询工作时,并不是基于专长,恰恰相反,我完全把我的知识和经验放在一边,我以无知的心态进入公司的情况。无知是任何行业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最重要因素。”
让我尝试着,用德鲁克说的“无知”的心态,来问一些问题:“1、你为什么要进这个行业,如果今天你没有进,你还会进吗。2、你进这个行业,准备做到什么程度,凭什么你认为可以做到那个程度。3、你将采取什么策略,来做到那个程度。4、你想做到那个程度,别人也想,你怎样应对?5、你达到那个程度后,你有什么办法保住你的市场地位?5、取得那样的市场地位后,你还要做什么?”
基本上,老板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对自己行业的状况,自己企业的核心优势,市场竞争策略,企业的内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有个清醒的认识,
但顾问能做到无知吗?顾问正是因为有很多知识,有很多经验,才能成为顾问。所以德鲁克说的“无知”的心态,很难做到。我在给企业上课时,比如说我的渠道管理课程,虽然我是在引导学员,号称要让学员自己找到答案。但我也总会用,我认为的渠道模式,来套企业的现状,来对企业的未来进行评价,好为人师呀。俗话说,你手上有一把锤子,就看什么都是钉子。所以自己明明很懂,还要问出“无知”的问题,有“无知”的心态,那是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很多老板整天盯着对手,而不是盯着用户的需求来做事,整天处理危机,不是看长远。对老板来说,在老板创业时,可能会考虑到,“无知”的问题。但时间长了,整天处理生产的、研发的、销售的各类问题。最后很容易,在不断处理问题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忘记了这个行业的特点。
郝志强说:“明明知道,还要假装自己无知,从基本的问题出发,让企业思考,自己找到问题,才是顾问的咨询方法”。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我建议你自己为契约打一个草稿,你可以坐下来,写出你认为老板期望你下一年完成的工作,然后拿给他看,并听他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就做一些修改。然后写上日期并签上名字,并让他签上名字。你还要问他你能否与他定期回顾这份契约,以确定你是否正在达到他为你定的目标。”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签合同一样吗?就差举行一个签约仪式了。没错,前面我一再强调,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其实就是站在营销的角度上,来看管理,完全的结果导向。他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用销售代表和客户的关系来看。他把企业里的个人价值,用能不能做出“贡献”来看。确实,企业是个盈利的机构,只有结果导向,才能看清企业的本质。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也说到过,企业和市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是市场其实是一回事。所以德鲁克用营销的眼光,来看企业,就显得很恰当。
我有一次代表中兴通讯,给运营商上课,在中兴的某总办公室里,看到他的一张相片。相片里,一个男子抱着一个奖状样的东西,上面写着6000万,下面是一个签名,他咧嘴笑得很开怀,不知是欢喜还是苦笑。原来6000万是这个办事处总经理,今年的销售任务。而这个相片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随时可以提醒这个总经理,他的销售任务是6000万,旁边还有他家人的相片。两相对照,他是不是会有想法?解读这个意思是,完成了任务,挣了钱,对老婆和孩子,有交代。完不成的话,是不是要跳楼?一边是压力,一边是动力,不知是谁想的这个办法,够狠。
德鲁克说的这个“契约”是自己找领导,确定一个契约,属于自我管理。德鲁克说过,管理者能管好别人,没有得到验证,但管理者无论如何要管好自己。管理者对别人负责,很难做到,但无论如何管理者都要对自己负责。而对自己负责,就是要树立目标,就是要督促自己行动。而人是有惰性的,吃饱了后,我们想的是睡觉,谁愿意每天兢兢业业地努力?那样努力的人,都会去当老板,而不是给人打工。德鲁克说过,企业是要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所以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尤其是上司的力量,来督促自己,主动地“写出下年要完成的工作”,主动地“听他的意见”,主动地“做一些修改”主动地“写上日期并签上名字”,主动地“让他也签上名字”,主动地“与他定期回顾这份契约”,通过这几个办法,“以确定你是否正在达到目标”,
各位管理者,你是不是主动地,让你的下属确定他的目标呢?你用楼上的这些办法,来帮下属确定目标,你是在为他负责。很多下属要么是不知道要树立目标,要么是不知道怎么树立目标,要么是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树立目标是与自己为敌呀,征服别人是容易的,征服自己,克服自己的惰性是最难的。
目标树立了,定期反思或检讨了,下一步的绩效考核,才能落实到实处,否则都是乱的,你凭什么考核人?有了考核,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现,那些“南郭先生”,被剔除出去,那些真正的人才“图穷匕现”。后面的晋升,后面的培训,后面的员工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郝志强说:“你和要代理商签代理协议,协商销售任务。也要把这个办法延伸到内部的管理中去,和你的下属签署目标任务书。因为营销和管理是一回事,营销是对外的管理,管理是对内的营销”。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QQ号码:28849617 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 彼得德鲁克名言
★ 企业体会心得
★ 德鲁克谈自我成长
★ 企业员工军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