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行的思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uckily55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延安之行的思考(共含6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uckily5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延安之行的思考

篇1:延安之行的思考

延安之行的思考

武伊婷

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延安党员干部、生产及管理骨干培训班。通过一周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是收获颇丰。杨家岭、梁家河、南泥湾、枣园、宝塔山等,那一串串从历史课本里变得熟悉的地名,如今变得越发真切。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生活过的黄土地上,我对延安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与向往。

在延安,简陋的窑洞,朴素的陈设,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艰辛。在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通过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人文情况,使我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近十三年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历史。这几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认识,激发了思考。

延安一行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全面的理解。这次学习将作为我以后工作的新起点,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学以致用,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融会贯通,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中。

公司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但是我想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是暂时的,也是能够解决的。这些问题和困难与我党当年在延安时期面对的.困难相比,不值得一提。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更多,要面对艰难的形式,艰苦的生活,还要在当时的事业与家庭、亲人、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现如今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扎实工作,为了杭电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篇2: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虽从未去过,却对她神往已久。恰值机关党委组织延安红色之旅,有幸赴革命圣地,接受传统革命教育。一路上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杨家坪、枣园、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佣博物馆等景点,几天下来,颇有体会!

过去,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延安光辉的历史,看到延安雄伟的身影。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那时的延安在我的记忆中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延安这个名字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鲜亮,她如一座丰碑久久伫立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经成为旅游圣地,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追随伟人的足迹,重温那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今日有幸作为其中一员,亲临延安瞻仰它的风采,感受到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深刻体会到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当今的时代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在当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胡锦涛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了、富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不能丢。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革命教育。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另外,机关党委还组织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兵马佣博物馆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此次延安红色之旅虽然时间短暂,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永存的和无价的。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勤奋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篇3: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巍巍的宝塔山、绵绵的延河水,犹如圣景一样印照在我的记忆之中。 每每说起延安,一种崇高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院里专门组织的新进干警赴延安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短短几日,我受益良多,感慨颇深。

到了延安,我不禁有些吃惊,这座印象当中贫困、蔽塞的陕北小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敞笔直,高档酒店、大型商场一应俱全。我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这块贫瘠的黄土地是如何快速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的呢?

革命圣地延安是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我们满怀景仰地驻足在杨家岭的窑洞旁、聚集在党的七大会址中、缅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透过一个个红色遗迹的传承,追昔抚今。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看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简陋的故居我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窑洞里,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至关重要的伟大战役,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震惊世人的光荣胜利,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斑驳的桌椅旁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方向的光辉著作,看到这些,我对艰苦奋斗的传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党的七大会址,我们认真聆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诞生及深远影响,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遗址,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的王教授为我们现场讲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人民的骆驼”任弼时的事迹等,从事迹中我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秦始皇陵、乾陵等。观秦始皇兵马俑,我们的先辈们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看乾陵,面积广阔,气势宏大,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自豪过后我不禁陷入沉思,帝王陵墓的奢华值得我们自豪吗?延安革命圣地和这些帝王陵墓同在陕西,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帝王的陵墓尚且奢华,可想而知他们生前又过着怎样享乐富贵的生活,而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他们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却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 这充分体现出我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帝王们死后还要奴仆陪葬,贴身服侍,而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凡事亲历亲为,自己补衣种菜,这充分体现我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帝王陵墓的庞大值得我们自豪吗?古代为了帝王这一个人死后能过的“舒适“,就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用老百姓血肉和汗水去堆积这看起来雄伟壮观的陵墓。而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天天和人民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帝王们兴建陵墓张扬炫耀值得我们自豪吗?帝王们的陵墓处处彰显着自己身份的高贵,炫耀着自己的功德。而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则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任弼时同志就是典型的代表,“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他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还有白求恩,作为一名外国人,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把一生奉献给了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充分体现了我党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自豪和学习的。

对古代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举动虽不赞同,但这些雄伟的建筑和工程也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国家地位,而今,稍微留心,不难发现,去参观这些帝王陵墓的中国游客开的都是奔驰、宝马,穿的都是阿迪、耐克,用的电子设备都是三星、索尼,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全部是外国的产品,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在哪里?大气磅礴的帝王陵墓是我们的“产品”,但他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当我们身为中国人赞叹和自豪昔日的辉煌的时候,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国家还有很长路要走,我们和世界很多国家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我们要把这次在延安学习到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努力工作、开拓进取,自觉地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检察职业道德,忠诚为民执法、安心本职奉献,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当我们即将结束这次红色之旅返程的时候,我遥望延安,露出了笑容,因为我找到了延安迅速发展的原因。延安,你的明天会更好!

篇4: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从小就饱受革命传统教育,能去遵义一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精神,那是人生的梦想之一。这次在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红色之旅”的活动中才得以实现。登上南下的飞机,在闭目凝思中依稀忆起当年学习党史时有关遵义会议的片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及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来到历史名城——贵州遵义。再次重温党的历史。信步走进会议旧址,只见大门上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六个大字:“遵义会议会址”。熟悉的字迹使我想起一代伟人豪放的风采和传奇。大门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幢两层青砖小楼,狭窄的楼梯,低矮的房间……70年前,就是在这里,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中国革命就此走向辉煌!

走出青砖小楼,大家仍意犹未尽的在议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70年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公司的配送业务正在有序开展,为做好配送这一系统工程,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立足本职岗位,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篇5:延安之行心得体会

此次有幸随文学院社会实践团一行抵达延安。

我的家乡在陕西丹凤县,贾平凹《商洛初录》里的龙驹寨,《秦腔》里的清风街便是我的故乡。然而虽说同在陕西,秦岭一隔,对于延安的了解便不那么多。每次车到西安便感觉到家一样的温馨。耳朵里全是乡音,眼睛里全是乡人,心里全是乡情。

天下着小雨,很快就遇到了前来接应我们的刘君利团长。我们要去的地方延安市吴起县是他的老家。然而虽说同在陕西,秦岭一隔,对彼此的了解便不那么多。我和大多同学一样只知道延安是在陕西北部,有大片大片的黄土地,干旱缺水。不过也就是这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周恩来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居住和战斗在这里。

通过这次延安之行,我对陕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离开吴起的时候我就在日记里写道“吴起的热情,吴起的淳朴,吴起的历史都深深吸引着我。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再回到这里来。”

我们来到吴起走访的第一个地方是王洼子乡。在这里我第一次离窑洞那么近,第一次坐在那么宽阔的炕头,第一次吃自己压出来的荞麦面。老乡们对待我们很热情,不停地在那里揉面,我们吃的满头大汗还是兴致不减。对于在农民家里看到的什么都稀奇,面吃了一碗又一碗,相片照了一张又一张。我们还在院里的井台上亲自试着打水。

当然玩的同时不能忘记任务。马老师给我们分小组派任务,大家分头行动。携带着我们制作的农村问题和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以及艾滋病的预防等知识开始走进农家,访问农户。乡亲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上年纪的农民不认识字,我们便一字一句的念给他们,解释给他们听。询问他们对当地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了解情况,以及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回答看来农民对基层党政机关的工作情况是相当满意的。同时对于我国最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予相当肯定。一些小孩子也协助我们完成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问卷。从他们的回答来看,绝大多数农民以及他们的小孩都知道“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时事政策。现在的农村青少年基本了解国家大事,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初步认识法律问题,是社会注意建设新时期下成长起来的健康一代。许多人说: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他们落后,但是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吃的穿的,他们的思想却是紧紧跟着时代的,他们追求和向往知识。许多农家都养羊致富,并且父母们都教育子女念高中读大学。其中有一户人家的小孩还作为吴起县的优等生被推荐往西安一所中学读书。

在参加我校师生与王洼子乡政府领导干部座谈会时,我问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乡政府是如何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薛书记笑呵呵的从拉电说起。去年月王洼子乡才做到全村家家通电,农民有了电就买电视,通过广播和新闻每体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大政方针。同时结合教育部门对农民扫盲以及小学初中实现学费全免普及知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而我们这些整天生活在光明里、出没于网络世界里青少年是不是该好好的反思,珍惜当前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服务社会,服务农村,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记得走访完一户农家出来时候一家老小送我们特别远。他们对自己的小孩说:“看看人家大学生!有知识就是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我们带来的是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对于知识的认可啊!那一刻我们是多么自豪,也让人意识道我们担负的责任有多大……

后来来到延安,我们还参观了枣圆、杨家岭、宝塔山等革命胜地。看到了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领导居住的地方。革命的环境是艰苦的,可是我们党克服了困难,在这里领导革命最后走向成功。而在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山下,我有幸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员宣誓仪式。铮铮誓言里是我们对我党和国家的信心。作为未来的一代,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青春,将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我们还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延安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老一辈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党中央领导下,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战斗号令、抗日前线的胜利捷报等喜讯就是通过清凉山的红色电波和一张张报纸,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向大洋彼岸的。我们学习中文的同学如果以后能在新闻单位就业,更是要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人民服务。

一天天的时间总是很快就过去了,大家就要各自踏上回家的旅途了。晚上我们坐着返程的火车,可是心还在延安游荡。延安给我们流下的印象是终生难忘的。这不仅仅是一次旅游,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火车带着我们离延安越来越远,大家慢慢进入梦乡。

篇6:延安之行学习感想

延安行活动结束一周了,陕北高原的黄土高坡、戴着头巾的陕北汉子、手挎藤篮的纯朴婆姨、滔滔的黄河水……这一切让我还沉醉在延安的窑洞中。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组织的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让我们深深扎根于最基层的老百姓中。

遥想当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有一种力量一直让他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这就是后面我们称之为的延安精神。这次到延安,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绝大多数受苦的老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追求真理、永不言败的精神。那么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以人为本,真正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奋斗精神。

这次延安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深深扎根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不尚空谈。通过这次“三贴近”活动,深深感到人民需要我们来陕北最偏僻的地方了解真实情况,用自己手中的笔积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绩。尽管我们在窑洞里只生活了短短几天时间,但我们与当地的老百姓相处十分融洽。我的房东冯至玉曾来回步行六个小时到黄河岸边为我们钓鱼,打兔子。

他的婆姨帮我们炒花生,我们临走的时候他们又送绿豆给我们,真是亲如一家人。这次活动使我们切身了解到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党的政策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对我们党的贡献太大了,他们需要的回报太少了,因此我以后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到陕北纯朴的农民,想到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陕北人民。我时时想,党赋予我们记者的权力和记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就是需要我们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我真想为当地老百姓做点什么。来下坡村的第二天,深圳的几个企业家朋友不辞辛苦,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到达延安延长县下坡村来看我并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他们感概万千。南河沟乡乡长王增元参加了我们的午餐,四位企业家一致认为他们将与下坡村“结对子”,帮他们脱贫致富。

这次延安行活动,更加坚定了作为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要时时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坚持正义,反映客观,坚持主流,反对哗众取宠,以实际行动做人民满意的记者。

延安学习心得

保卫延安读后感

延安心得工作

延安韵致作文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旅游作文

延安保育院观后感

作文 游延安宝塔山

《保卫延安》读后感10篇

保卫延安阅读心得

延安之行的思考(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延安之行的思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