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子日记家长篇怎么写:生活中教育(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yxsn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团圆的日子,祝老师和家长们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今天一大早我就写作业,妈妈叫我吃饭,饭吃完了,我又开始写作业了,写了一段时间我的眼睛有点痛了,妈妈叫我休息后,我就和我的妹妹一起玩游戏,我的眼睛不痛了,我又开始写作业。
中午到了我就和爷爷.奶奶.妈妈.妹妹和我的弟弟一起吃饭,饭也吃完了,妈妈要出门,我问妈妈出门买什么东西呀?妈妈说:今天中秋节买点月饼、苹果 蔬菜和肉,妈妈走后我就开始写作业,也不知写了多久,妈妈就买东西回来了,我说:妈妈我的眼睛又痛了。妈妈说休息会我们就练会瑜伽吧,瑜伽看似很简单的动作练起来可真是费劲!学习也是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以后要好好的学习
天黑了,爸爸下班回来了,正好妈妈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我们一家子吃着团圆饭,有说有笑的,我感觉是无比的幸福。
中秋佳节,祝愿身边所有的亲人节日快乐!今天又是个特殊的日子,一碗长寿面祝愿我的小宝生日快乐!平安健康!
晚上亲手做了手擀面,当我把热气腾腾的面端上饭桌的时候,小宝在我耳边说了一句:“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这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幸福会在不经意间到来,孩子的一句无心的话,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昨天还是哭笑打閙玩耍的孩童,确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教师点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很重要!加油!
今天放学早不能按时接大宝正发愁找人给接一下大宝,结果看到老师发的信息说放学跟平时一样,悬着的心放松了很多,到点去接大宝到了还是晚了一点大宝已经放学了,大宝看到我很惊讶,说:妈妈,你不是不能来接我吗?我说:老师给妈妈发信息说放学晚一点,这样妈妈能接你。大宝说:我说怎么没看到接我的人,我还以为把我给忘记了。我说:怎么能呀。看来接孩子还是得早到一点?
今天是孩子考试前的最后一天课,孩子在紧张的复习当中,每天努力的做题,作为妈妈我们在努力的检查,改错,抄题,为了迎接期末大战斗。作为妈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是需要赞扬的,但是赞扬只赞扬孩子的努力,作为妈妈不应该赞扬孩子的聪明和漂亮,因为那些是先天的优势,根本和孩子努力没有关系。
如果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无比聪明的,孩子就不会积极的去学习和面对自己的事情,而夸奖努力会更加努力,让孩子们懂得“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的道理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每当我写亲自日记的时候都要把家校合育(1)和(3)群家长和孩子们写的日记看一遍,已经养成了习惯,很受益。
下午去接大女儿放学,等了一大会没看到,问问她要好的同学,同学说没看到,然后我就急着去接上幼儿园的三个妹妹,把她们接到后,我想着大女儿肯定又自己跑着回家了,我在回来的路上一直找着也没看到,最后到家刚把车停下,就看到大女儿正好开单元门上楼,我就领着几个妹妹追了上去,到家后,我就问,田璐你怎么又自己跑家来了,女儿告诉我,妈妈我没看到你,就自己走回来了,我说以后你可不能自己再来家跑了,不是妈妈不让你自己回家,主要是现在的车太多了,车速还太快,妈妈是不放心你的安全,女儿又告诉我妈妈:我还看到了一只大狗,吓得我直跑,我说你那样做太危险了,以后可不能再独自往家跑了,女儿点点头,妈妈我知道了。谈完话后,女儿就自觉的去写作业了,现在知道主动去学习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懂事,我心里很欣慰。
作者|陈富永
2.1班邓一凡妈妈 10月2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写的挺好,作者说“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和决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事实确实如此,有些道理我们给孩子讲很多遍,都不如在事情发生时做给他看一次,就如对老人的孝顺,父母对待爷爷奶奶的态度,就是将来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作为父母,我们一定得先修己身,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呐!希望我们的善良,努力,孝顺,乐观的优点都能身教给我们的孩子们!也希望自己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只传给孩子们正能量!加油吧,孩她妈,加油吧孩他爸!
月29日(星期天)晴 二三班张奕辰妈妈
今天早上上班前就告诉他上午默写乘法口诀表以后把写好的作业收拾好,省的等下小妹妹给你撕了,中午下班回到家,发现作业写了但是没有收拾,他说他没有听到,又被我批评了两句,吃过饭就送儿子去学校了,因为“伴你学”家里没有找到,到了学校找了一下也没有找到。
下午接他回来就去了门诊打针,因为没有找到“伴你学”回到家后只能让他做买来得卷子,虽然还是有错的,但是检查改正得时候还算是用心,错的题给他提示后他自己再改正,表现还算不错,我告诉他:“其实你不是不会,只是做的时候想着赶紧做完去玩导致的,所以以后你还得继续改正”,儿子点了点头。
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一拿起手机写日记,孩子第一句就说“妈妈你这两天忙的两天没写亲子日记啦,从早到晚忙的也没陪我,你可算忙完啦。”确实这两天有事忙的不可开交,晚上加班到深夜,加班时孩子不停的问妈妈你喝水不?你不困呀,还不睡....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每一句都是贴心话,心里暖暖的。周末与爸爸在家,很自觉的把作业写完,我告诉他老师还让默写乘法表,他说了句“好的,放心吧。”每次都很让人省心,但是有时脾气很倔,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强硬的强加于他,怎么说好听话,他都不会去做。平时我们也在引导,希望能这方面能有改变。
煮粥时,我下了八个汤圆。
半小时后,写作业的女儿突然停下手中的笔,提鼻子一闻,笑嘻嘻地说:爸爸,我闻到饭香了。
我用食指戳戳女儿的小鼻子,笑了笑说:你的鼻子怪长的。女儿吐吐舌头,朝我扮个鬼脸。
我朝灶间走去,小尾巴随后跟着。我对小尾巴说:笑瑜,爸爸煮了八个汤圆,给你吃六个,剩下的是爸爸的。
女儿一下子扑到我的怀中,说:爸爸,我不想让你少吃。我听后,心里热乎乎的。说:那好吧,一人一半。
女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看着女儿吃的如此香甜,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我只吃两个,就停下筷子笑着看女儿。
女儿吃完汤圆,舔舔嘴唇,一个劲地说好吃。我用筷子指指碗说:这还剩两个汤圆,你夹去吧。女儿高兴地几乎要跳了起来:爸爸真好。她拉起我的手,让我弯下腰来。夸张地亲了我一下。唇角的一料米还留在了我的脸上。我佯怒道:看我不治你,不洗脸就亲爸爸。
女儿狡黠地跑了两步,两只小手舞动着。一边跑还一边笑,直到笑得花枝乱颤。我看着女儿,笑得更是豪放。
我想起来了微信上看到的一个事件,一位女士讲述了自己的女儿拿着一个香蕉:妈妈,这个香蕉给你吃。女士心里暖暖的,正这时,女儿又说,香蕉发黑了,姥姥说,小孩不能吃的,大人可以吃。这位女士当时就凉了半截。
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养成白眼狼。可是现在分明有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霸道无理,享受爱的时候,挥霍着爱,不知感恩,不懂回报。这怪孩子吗?因为家长始终都把孩子摆在了至高的位置,众星捧月一样围绕着孩子转。
不正常的教育形成孩子不正常的心理:他便是世界的中心,他本应该享受最好的。
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我却让女儿感受到,爸爸付出爱的时候,也有一种被爱的期许。爱需要得到补偿,需要得到回报。在这种期许的引导下,女儿学会了给我端茶、倒水、捶背,学会与我一起分享,学会了讨好我,取悦我。在她的意识里,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有责任为这个家贡献一份力量。
我为养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而自豪。
今天太阳终于出来了,虽说晴的不太好,但也可以晒衣服,上午和小宝打扫完卫生又洗了衣服,就去接大宝。下午送完大宝,带着小宝去广场玩了一圈,在广场上,我陪小宝玩了会游戏,小宝很高兴,回家路上小宝睡着了,看来小宝在妈妈的陪伴下玩的很尽兴,回到家里就睡着了。
我就看起了陈老师的公众号,里面有一个(摔跤吧!爸爸)我看了一半,就到接大宝的时间了,接了大宝,我和大宝一起看完了,看到最后我很震惊,爸爸的教育和陪伴是那么的重要,爸爸的鼓励是孩子的全部力量,可见爸爸在孩子心中份量。然而想想我们家的孩子的爸爸,经常不在家,晚上打个电话,我还想着孩子得写作业,就不打扰孩子了,也就没让他给孩子说话,都是我给他说孩子的情况,就这样孩子几乎已经习惯,就是爸爸回家来,孩子也不太愿意和爸爸走的太近,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虽说爸爸不经常在家,我要让他们多沟通,我和老公说:“以后不管你多忙,晚上都要给儿子十分钟的时间。”儿子这边我们商量每天写完作业就和爸爸打电话聊上十分钟,什么都可以聊。希望我们这样做还来的急弥补孩子心中的父爱。
教师点评:这个决定非常好,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男女有别,性格和特点也有别,培养还完美性格,作为父母都不应该缺席,即使距离有了,但我们和孩子的内心的沟通是必须有的。教育可以跨越距离,拉近心距。加油!
今天下午放学,接完女儿放学,就回家了。回到家我做饭,女儿去写作业,写了一半。饭做好了,我们就一起吃饭,吃完饭女儿又继续写作业。很快女儿就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开始背诵英语课文。
以前女儿背英语都是自己在家背给我听,老师一直鼓励孩子们在微信上用语音背诵,我也让女儿背。可以她一直不敢在语音上背诵,今天终于第一次勇敢的在微信上用语音背诵了。而且背的挺好的,希望女儿能够越来越自信。今天表现真的很好,爸爸妈妈也相信宝贝能越来越自信,勇敢开朗,快乐面对所有事情。
教师点评:多鼓励他就会有开始,一旦开始我们在陪着养成习惯,加油!
今天又该凡凡值日了,悠悠的放学时间也提前了,所以他俩的放学时间重叠了,中午的时候我就问凡凡怎么办呢?凡凡说“那先接悠悠吧!她还小,放学喽肯定想快点见到你!我听了之后,欣慰的笑了,我说“那你值完日要在老地方等着妈妈哦!”凡凡点点头!真是个好哥哥啊……儿子,谢谢你会这么替妹妹着想,相信你们以后的感情会越来越好的!
教师点评: 此时妈妈的日记就是哥哥的见证,我们的的过程就会成为以后兄妹感情的见证。这是多么有教育的意义啊!
作者|陈富永
★ 育儿心得家长篇
★ 生活中的教育模式
★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