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农行小额贷款助农村大学生创业(共含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angli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农行小额贷款助农村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我之所以能从事大棚蔬菜种植走上创业之路,多亏了农行小额贷款支持,两年就收回成本。”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记者来到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镇新庄库村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采访,大学生闫刚刚指着4座66米长、10米宽的日光温室大棚,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在小闫的大棚里,草莓、香菜、西红柿、西葫芦等长势喜人,瓜果飘香。这是他的创业基地,也是他全部梦想的起航之地。
回想自己当初的创业历程,小闫对农行满怀感激。当时他四处找亲戚借钱,资金仍有缺口,听说农业银行[1.06% 资金 研报]与团委合作,为农村创业青年发放贷款,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镇里的团组织,交上了借款申请书。没想到,第三天,县农行就来人进行调查,很快就给他办理了金穗惠农卡,发放了3万元的小额贷款,使自己的创业计划得以实施。
据了解,农行子长县支行与团县委合作实施的“农村青年创业腾飞计划”始于,该计划发挥基层团组织贴近农村的优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有产业、有技术、有信用、有前景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需求,由团组织初审后推荐给县农行,农行组织调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大学生创业给予贷款支持。20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6400多万元,占该行农户小额贷款总额的65%,支持和带动400余名大学生实现了自主创业。
与闫刚刚一样,家住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的.大学生贺宏安也是农行金融服务的受益者。“农行小额贷款,循环使用,手续简单,快捷实惠。”他已是农行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的义务宣讲员。,贾宏安从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但是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前景,贾宏安决定自主创业,他毅然辞职,回到农村发展设施养猪。年,在县农行4万元创业贷款支持下,小贾扩大了养殖场,成立了阳光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不断滚动发展,现在他的养猪规模已达500头,还为周边20多户合作社社员提供饲料、仔猪等,年收入达30万元。
初,子长团县委负责人在一次专题工作会议上强调,“与县农行合作,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在采访中,农行子长县支行副行长白鹤表示:“农行发挥农户小额贷款优势,不但支持了大学生创业,还降低了贷款风险。今后,我们还要加大力度,为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金融服务。”
河北省秦皇岛市700万小额贷款助大学生创业
秦皇岛市日前启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导航行动”,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全市28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系列创业服务,包括向创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万元,重点扶持300名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据悉,该行动以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有创业意愿的'秦皇岛籍普通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期间,劳动部门将组建创业专家咨询服务团,至少为10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帮扶服务;建立不少于500个项目的创业项目库;安排不少于5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实训;年底前要集中对300名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创业补贴,还将举办“创业高校行”活动,向高校学生宣讲创业政策、推介创业项目。
青岛出台7项措施助大学生创业 可提供小额贷款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预计约有7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市推出七项措施助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作为市政府主导成立的专门从事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服务的国内首所创业大学,青岛创业大学自5月正式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培训大学生8901人,3020人实现了“创业梦”。为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青岛创业大学运营模式,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具体包括,制定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的具体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同时继续深化与美国百森商学院项目合作,加入全球创业教育联盟,引进专业创业教育教材和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 为了给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扶持更多大学生创业,我市将完善“一中心、多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格局,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指导各区市按照省级标准整合或新建一个标杆性、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并根据各区市孵化基地运营情况实施孵化奖补。“湛山创意工厂”二期建设也将于年内启动,预计建成后可吸纳入驻企业35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约1300人。 作为今年的创新之举,我市计划成立青岛市大学生就业联盟,通过整合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以高校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发布、岗位对接、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培训、人才合作培养、法律援助、人事代理等全方位服务,打造毕业生就业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平台,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 此外,我市还将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担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在20所驻青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活动,送政策进校园、送岗位进校园,精心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和每季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月活动,积极促进供需对接;强化高校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培训,联合高校将综合职业能力培训纳入高校毕业生课程,年内计划培训毕业生3000人;做好在青就业研究生住房补贴、青岛生源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及“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社区工作者)补贴等各项补贴发放工作。
荣昌县“村官”创业园助力大学生农村创业
荣昌县以创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为抓手,积极为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搭舞台、配高参,变就业压力为创业助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所学所长和‘初生牛犊’的冲劲,带领当地农民科学致富。
出政策,广宣传,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
明确入驻创业园条件。要求主要创办人原则上是返乡未就业的农村大学生青年和“三支一扶”志愿者等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施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的创业项目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和奖励。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网络、电视、报刊以及大学生“村官”网等积极营造大学生“村官”入园创业的浓厚氛围。
强机构,多指导,树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信心。
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项目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并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管理办法,保障园区的科学发展。二是成立了由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咨询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技术服务,有力保障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信心。
建制度,实帮扶,保障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
建立“4+1+1”联系帮带制度,“4”即一名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一名管理办公的负责人、一名村“两委”负责人、一名创业指导咨询机构工作人员;“1”即一名具有发展经验的企业老板;“1”即一名大学生“村官”创业者,他们共同形成一个帮扶网络,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创业大学生收集市场信息,提供创业项目推荐和技术咨询服务。如当地“蔬菜大王”尹光彬与创业园的柴廷友形成了帮扶对子,共同投资30万兴办的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已达40亩,大棚9个,今年上半年种植收入10万元左右,带动了12户农户创业致富。二是建立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昌州街道投资100万元,实施荣昌至龙舌咀公路泥改油工程,打破七宝岩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蔬菜产品运输瓶颈,并进一步发展集城郊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旅游观光农业。
★ 农村创业计划书
★ 农村创业事迹材料
★ 农村创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