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青岛地铁开通征文(共含8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ravetolov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地铁,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曾经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它好像只是那些西方发达国家才有权享受的专利。然而天道轮回,今天的中国,城市的地铁已经不再新鲜。要是在几十年前,中国哪个城市有地铁,那是一种稀罕;而今如果哪个城市没有地铁,它恐怕在中国就不配“城市”这个名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成了我们这座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品牌。城市——地铁;地铁——城市,已经是血肉相连,无法分割了。青岛——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正越来越为地铁而自豪。在这里,值得人们拥抱的东西很多很多:笔直宽广的大马路,风景如画的公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然而最能让人疯狂爱着的还是“地下长龙”。
地铁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每年都在急剧增加,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急剧上升,堵车现象正变得越来越令人头疼。当人们顶着晨露走在上班路上的时候,当救护车鸣着揪心的汽笛赶往医院的时候,当年轻父母们心急如焚地奔赴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那一次次的堵车,不得不接受那漫长等待的煎熬,这个时候,你想哭 却不能哭……生活在这样患有严重肠梗阻的城市里,堵车的事情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自从有了地铁,这种烦恼便大大减少。人们再也不用等了这个红绿灯又去等那个红绿灯,再也不用穿越了这道车流又穿越那道车流,再也不用挤过这个车缝又挤过那个车缝。地铁,就好像突然疏通了的一条大运河,卷着多年的积水连同沉积的淤泥缓缓而下;地铁就像给一个患有血栓的病人一下子打通了血脉,让新鲜血液畅通无阻地流向肌体的各个部分;地铁就像一道永不停息的甘泉,日夜滋润着这座城市,让她呼吸流畅,让她神清气爽,让她斗志昂扬,让她信心百倍地带领人们迈着强健的步伐向前走——地铁是一位神奇的医生,让人们的城市病一扫而光!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诞生。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地铁已经成为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因此越来越被国际大都市所选用。
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自1956年毛泽东在北京首倡建造地铁以来,中国各城市的地铁企业已经探索了整整50年。地铁建设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青岛地铁自1987年开始筹建,历经波折,终见曙光。
,隋映辉、沈和生和王春生三位青岛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地铁建设缩小南北差距的提案”里提到,根据推动城市化发展及缩小南北差距的需要,加快地铁一号线建设(先行南北线一期建设由西镇至国棉九厂段,途经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个主要市区),并延伸至流亭空港和城阳区,能拉动四方、李沧、城阳区的房地产业、商业、广告业、旅游业等迅速发展,加快产业转移和土地增值,形成新的商业圈和产业经济带。根据有关研究证实,青岛地铁建设以及运营后带来的区位效益可使南北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缩小15%~25%,市区与郊区城市化率差距可缩小25%~30%。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隋映辉表示,目前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30多万辆,还以每天数百辆速度增加,交通设施发展已经滞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而高架桥起到的疏导作用有限,因此发展地铁已经迫在眉睫。
隋映辉研究员介绍说,与公交车相比,地铁不受天气和道路状况的影响,更加安全环保、快捷准时,一小时可单向运送旅客4万人,运量是公交车的5倍;设施先进,乘坐舒适,而且与火车站和空港相连,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减少市民对私家车的需求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地铁不仅是运输工具,通过地铁的建设可以带动地下商店、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节省地面资源和空间,形成消费产业链。”对于地铁建成后能否赢利的问题,隋研究员表示,根据国内外考察,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铁公司都是赚钱的,而且出于改善公共交通的目的,即使不赚钱也可以通过社会效益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到“墙内损失墙外补”,实现收支平衡,无损于本市的整体经济收入。
说起地铁的便利,很多市民都很兴奋。“我在市南区的龙山地下商城和李村都有服装摊位,经常两地跑,如果坐公交,经常需要1个多小时,如果车不顺就需要两个小时,”市民孙女士说,由于从李村开来的公交实在很挤,经常坐3路到台东,然后倒217路到青医附院下,或者坐605路到海水浴场倒车,“如果坐地铁,估计20分钟就到了。”根据规划,她正好能沾上一期工程的光。 “以后有地铁了,在哪里买房子都行了,”市民江先生表示,随着地铁的开建,很多距离地铁口近的房子可能升值。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地铁规划的出口来看,市区有四片位置可能受益,其中包括以团岛和小港湾为代表的西部老城区,以泰山路和台东为代表的商圈和居住圈,以香港东路和南京路为代表的CBD居住区,以李村、京口路、振华路和青岛北站为代表的商圈和居住区。
12月18日上午10时许,随着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宣布“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山东首条地铁线通车,引领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1987年开始筹划,11月3号线奠基,建设全面展开,首条线路北线通车,3号线全线通车……青岛追逐了30年的地铁梦,今天终于得偿所愿!
青岛地铁3号线全长25.2公里,跨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等三个行政区,设车站22座。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后,将缓解青岛市交通压力,实现青岛站与青岛北站两个铁路枢纽功能上的联动,并带动中山路商圈、香港路商圈、新都心商圈、李村商圈的发展,使沿线广大市民享受到地铁的安全、高效、便捷。
全线开通后,青岛北站、永平路站、振华路站、君峰路站、李村站、万年泉路站、海尔路站、地铁大厦站、长沙路站、双山站、清江路站、错埠岭站、敦化路站、宁夏路站、江西路站、五四广场站、延安三路站、太平角公园站、中山公园站、汇泉广场站、人民会堂站、青岛站22个车站全部开放,市民可就近选择站点乘车。
全线通车后,运营时间调整为每日6时15分至21时30分,工作日全天上线15列车,行车间隔为高峰6分50秒,平峰7分55秒;周末全天上线13列车,行车间隔为7分55秒,后期根据实际客流情况会适当调整。3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平均站间运行时间不到2分钟,跑完全程仅需47分钟。
22个车站都有免费WiFi,在等待青岛地铁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地用手机看新闻、刷微信甚至追剧、下电影而不用担心流量告急了。在3号线全线开通日,全线22个车站无论在站厅还是站台都可以使用免费WiFi服务。地铁建设者正在加紧施工调试,不远的将来在地铁区间隧道行驶中也一样可以使用 免费WiFi。
“云购票”亮相地铁3号线,目前“云购票”自助服务机已在3号线双山站、地铁大厦站、李村站、青岛北站首次亮相,市民只需通过手机,便可实现线上支付购票,3号线全线通车后,将在全线所有车站设置云购票机,方便市民使用手机APP(微信、支付宝、闪客蜂APP)购票取票。
母婴室对外开放,目前在3号线客流量较大的五四广场站、青岛北站站厅设置了专用母婴室,为携带宝宝的女性乘客提供方便。其他车站办公室将兼有母婴室功能,有需要的乘客可以联系车站工作人员。
列车设置有248个座位,最大能容纳约1900人,并在中间4节车厢内设计有2个残疾人轮椅区。在每趟列车首尾第一个车门处设置了爱心候车区,在车厢座椅设置了爱心专座,主要为有需要帮助的特殊乘客提供优先服务。
一天晚上,我们正龟缩在一间房间里孵着空调,舅舅不知从哪扇门闯了进来:“走,我带你们坐地铁去!”
那时地铁还是稀罕物,前不久刚通车了2号线,恰好有一站建在外婆家附近,然而我们还没有机会坐过。舅舅长得高高瘦瘦,脸上没什么肉,因而五官特别明显,或许是因为这个说话也显得有些疯疯癫癫,譬如后来把“微波炉”念作“微炉波”,把“易初莲花”改成“易花莲初”,在上海话里却颇合韵脚,仿佛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最关键的,舅舅一些胆大的想法往往可以实现,我们便很放心他的计划。这样,我们,我与哥哥,便跟着去了。
地铁车厢空荡荡的,我们所在的车厢,连同前后的,只有我们三个人,或许是刚通车,或许是天黑了,又热,没有什么无聊的人像我们这样,为了乘地铁而乘地铁的。我甚至怀疑整辆车上只有我们,还有司机。舅舅凭他一贯的本领说服了站台工作人员不收费,仿佛这都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地铁上已经有了空调,冷气打得很足,可比楼下坐着藤椅摇着扇子要凉快得多,有一会儿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不来坐地铁,可当我想到我一个人也不可能叫得动所有的街坊邻居,而坐不坐得上地铁在我看来简直代表了亲近的优先级,我便作了罢。
地铁移动起来的时候我渐渐有些明白了。车窗大得可以躺下一个人,然而外面是霍霍地黑,淡黑中隐隐有几条更黑的线。我在车厢里坐着,耳边风声不绝,却完全丧失了判别自己身在何处前往哪里的能力。黑暗,连绵不绝的黑暗,相比之下打着光的站台仿佛只是缓冲,甚至是大煞风景的懦弱。
是了,地铁终归是地下的住民,是黑暗里的土着,许多年以后,当人们以越来越不堪的方式拥挤上已经四通八达的地铁时,他们在意的.也只是目的地:疲惫地靠在近广告牌的车门上闭目的白领,插着耳机盯着手机从不伸手握住栏杆的青年,焦黑的手放在包带上仿佛随时要被赶下车的农民工。每个人都看似很安静,然而没有人听得清地铁的报站;报站的女音显得那么腼腆而羞涩,然而每个人都紧紧绷着自己下车所在的弦。车停了站,里面的人费了大力气才把自己从包与包中,人与人间夹了出来,而外面的人则见缝插针地往里面站——他们在人与人的里面,已然看不到黑暗。
这样便有了一股讽刺的矛盾,慢慢在我现在呆的车厢里酝酿:我的周围没有什么人,风声也掩盖不住轻柔的报站声,然而我是没有目的地的。我只是来体验地铁,现在我正在体验黑暗,从黑暗中呼啸而过的感觉。这感觉在十年后人们已经无法体验,而或许正因为此,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产生体验的需要,只有到达的需求。东方路站,我们的开始与结束,在十年后改成了世纪大道站,成了四条线路的交汇点。人们从这里去往各处,又从他处赶来这里;十年前这顶上是一个大型华联超市,人们在地面上,在太阳下推着手推车满载而归,而因为要改造地铁线路,地下的空间结构似乎不足以支撑起一家超市,现在顶上成为了永久的工地,至少在我眼里它已经鼓捣了五年。我总觉得,是黑暗吞噬了地上的一切,包括人们。可黑暗仍未满足,还在扩张,它由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般简直让人感到不存在,变成了蚁巢的通道。我不恐惧黑暗,那时是好奇,现在则是敬畏。
那次地铁之旅结束得很惬意,甚至令人感觉不到结束。从头至尾没有人说什么,蜂鸣器与穿堂风还在试探着我们,就像我们在试探它们,舅舅在试探乘务员。那是我唯一一次免费坐地铁,我想那是黑暗给的恩惠。站头后的美白广告效果逼真,可靠在门上的青年只是闭着眼,想着自己的终点站。
我的心里有这样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地方——感恩地铁。
——题记
我乘着感恩地铁倒流时光,轻轻凝视着每一站上下的熟悉的人与场景,记忆像是拧开龙头喷涌的自来水,哗哗地倾泻,感恩的清新气息在空气中游动。
车门打开,我的感恩地铁里,有她——母亲
有着微微发福的身材,并不高,蔓延深深浅浅皱纹的脸上,却有着温暖慈爱的笑容;她的头发有些微微发白,却让她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慈爱温柔。我喜欢搂着她软软的腰睡觉,觉得很有安全感,仿佛只要有她在,什么困难危险都不存在。的岁月,我们共同生活,有过幸福的欢笑,也有过悲伤的泪水。我记得在一个阳光跳跃的午后,我们一起学转呼啦圈,看着彼此笨拙的动作,笑得合不拢嘴;在昏沉的黑夜,我看见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借着月光看着我试卷上鲜红而刺目的分数,叹气发呆,我心里压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躲在被窝里无声地哭泣。我的感恩地铁里,永远都有她。
车门打开,我的感恩地铁里,有她——朋友
头顶交错而过的天线,分割着不明不暗的天空。她在那一刻,落入我的生命中,彼此有了交点。短短的头发,明亮的.眼睛流露春旭日般的温暖,笑起来弯弯的嘴角,甜美可爱。她就像个落入凡间的天使,所有美好的词语用在她身上都合适,她与我牵手游过童年的岁月长河。她保护我,不顾一切,在我受到别人的欺负,她心里虽然害怕,却还会用她瑟瑟发抖的肩膀挡在我的面前。天知道,那一刻,我的眼里湿得像泡在水里的毛巾一样能拧出水来。我的感恩世界里有她。
感恩地铁还在行驶着通往下一站,下一站……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恩地铁,门开开合合,出现着无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场景。下一站,也许是你朝夕相处的人,也许是曾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无论是谁,我们彼此都曾相遇。所以,请用最美的微笑,迎接对方,并牵起对方的手,让她他踏进你的感恩地铁。相信,那一瞬间,感恩的光芒会让日月星辰的光辉都为之失色。
地铁,你真是青岛地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哦!太棒了,盼望已久地铁一号线终于在青岛开通了。
今天下午我乖乖地吃完饭,就拉着爸爸去坐地铁,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我非常兴奋地跑向地铁站,买了票后就在候车处等地铁来,我好激动,看看四周:扶梯的扶手是红色的,卖票的地方也是用红色的砖砌成的……难道地铁也会是红色的?我不禁这样想。果然一辆红色的地铁向我们驶来,哇,好威风哦!比轻轨威风多了。
我们上了地铁,里面真拥挤,我问爸爸:“为什么地铁这么拥挤呢?”爸爸笑着说:“你不是嚷着要来吗?大家都和你一样想,你说这辆地铁不拥挤才怪!”“哦!也对哦!”不知不觉地列车已经开动了,“哇,好快!完全没有什么感觉,比轻轨快多了。”看着窗外的灯光飞快地向后移动,我的眼睛应接不暇。
列车速度约每小时80公里,每隔5分钟左右就有一个上落站,广播每到一个站点前面都会温馨提示站名,多好啊!
到站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下了地铁。
我感受到现代化交通工具带给我们的方便,极大地满足了的新鲜感!地铁也正是人们匆匆忙忙的生活节奏生活的缩影,也是一个城市高度文明与发达的象征。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地铁车厢里的小镜头。
早晨,一列班车的门打开了,人流立刻如潮水般涌进了车厢里,坐在位置上。他们中有卷发的,有直发的,有长发的,有短发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运动鞋的,鞋跟高的,鞋跟低的……宽敞的地铁车厢似乎显得拥挤了一些。
人们进了地铁车厢里,马上,那粗糙的手,那细腻的手,那宽大的手,那纤细的手都从各种不同的地方:皮包里,布包里,公文包里,挎包里,马夹袋里,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工具——手机目不转睛地看着。
车厢里骚动了一阵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人们谈话的声音、广播站台的声音,显得极其安静。人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一个穿着蓝衬衫的工人,上车后顾不得拥挤的人流,“啪”的一下,坐在了座位上,又把工具箱“扑通”一声,扔在了脚边,就翘起了二郎腿,从裤子袋里摸出手机,上网看起了新闻。他边看嘴里边叨咕着什么,兴许是在议论街头巷尾的趣事吧;一个披着棕色风衣,穿着黑色短裙和靴子的窈窕少女,背着小挎包,走进了车厢,一坐下,她就小心地从包里取出了手机,插上耳机,悠闲自得地听起了英语小说,她时不时地皱皱眉头,大概是遇到了生词;一个拄着拐杖的,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坐在了老、弱、病、残专座上,便从皮包里掏出了手机,拿出电子笔一笔一画地在上面写字,准备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问候一下,他写字时的手虽然颤颤巍巍的,但是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写着,很专注;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蝴蝶结、梳着麻花辫,一蹦一跳地上车坐下,从书包里拿出手机给爸爸打电话,她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高兴地与爸爸聊着,红润的小嘴巴甜甜地笑着,好像刚吃了蜂蜜似的……
到了要下车的站点,我依依不舍地走了。虽然这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但是他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青岛飞速发展的事实:上海街头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用手机,青岛再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小渔村,而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了。
每个人都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第一次看书等等。每个第一次的'会有一些微妙而又独特的感受,就像我第一次独自坐地铁那样。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还下着雨,雨滴在叶子上,像是给叶子撒上一层毛,毛毛的,就像我那时的心,也是毛毛的。当我一人踏进地铁站的大厅时,一阵紧张和恐惧向我袭来,我就好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幼苗一样,即将迎来风雨的洗礼。
我穿过了我所谓的”刷卡区”后,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其他原因,我竟然没有看见乘车处的电梯,还走到了出口处的”刷卡区”,我真的是要晕掉了,我在心里骂自己:你就不能放松点吗?你又不是没有坐过地铁,没必要那么紧张。对,我没必要那么紧张,我做了一个深呼吸,放松了许多。我找到了去乘车处的电梯,来到了乘车处。我发现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不知道要走哪一边的电梯才是对的。这时,我的目光落到了两张指示牌上,这是两边的列车分别经过哪里的牌子,我连忙过去看,马上找到了往黄贝岭的列车要经过我的目的地:长龙站。我走进了正确的列车里。我看着周围的人们,他们给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我索性闭上眼睛,可是紧张和恐惧还是从心里油然而生。我焦急地等待着地铁到达长龙站的这个漫长的过程,仿佛度过的每一分钟都是都过了一年一样。终于,地铁到站了,我飞快地来到了出口,看着ABC出口分别通往哪里,我很快就找到了,C出口,往布吉中学的出口,问题解决了,可不一会儿,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我碰到了一个分岔口,分别是C1和C2出口,到底往哪边出?我快速的回忆起来:上次我走在布吉中学前的街道时,看见过这两个地铁站的出口,两个出口到在布吉中学的左边,但是C2离布吉中学更近一些,所以我选择了C2出口,来到了布吉中学。我十分高兴,为我独自坐地铁出来而高兴。
回家的时候,我轻松而又自信的乘着地铁,一路顺畅的回到了家。
我笑了,愉快地笑了,我知道我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这次“风雨的洗礼”,并多了一份独立。
我想,如果你做每一件事都是带着轻松和自信的话应该可以做好每件事的吧?
第一次,独特而又微妙的感受……
★ 青岛地铁作文
★ 青岛之变征文
★ 高速开通心得
★ 开通外网申请报告
★ 燃气开通委托书
★ 地铁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