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ujie78516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ujie7851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

篇1: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

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

1《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鹧鸪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历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4.《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

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5.《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篇2: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而且能书会画。不过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他的胸怀和人生境界——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豁达,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苏轼豪放派诗词,一起来欣赏吧!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

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的一生最为旷达乐观,这首词最能代表他人生态度和境界的,景中含情,情寓于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以此表达乐观、豁达的襟怀。

篇3:辛弃疾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将领和伟大的诗人。辛弃疾的主要文学成就有开拓了词的新的思想意境,他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也是南宋时期豪放词的第一人。辛弃疾豪放词尤为著名,他的主要词有《破阵子》、《西江月》、《浣溪沙》等。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是辛弃疾豪放词中较有成就的一首,这首诗创作于12,当时的作者已经辞去官位,闲居在铅山。这首词是一首春日小唱。词的上联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词清句丽,别有一番韵味。下联是作者因景抒情。表达作者弃政而回归大自然,玩乐与山水,但每当无奈之时,就会想到故人,想要知道他们的情况,于是逐渐的新增了一番惆怅和哀怨。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流利,更是别具一番音韵之美。

《破阵子》是辛弃疾豪放词的另一代表作。原本人们是借酒消愁,可以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忧愁也没有消失,一心只想着如何收复失地。他点亮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怎样才能够用上他,发挥它的作用。在梦中,一个军营接着一个,吹响了号角声。八百里的军营,战士们欢乐一起。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于是点兵沙场,准备出战。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既了却了君王的天下事,同时又给自己赢得生前身后的名誉,这是辛弃疾梦寐以求的壮举。但在当时的战争和朝代中,现实的残酷是不可能会实现的。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知识扩展:辛弃疾是哪里人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将领。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他与苏轼合并称为“苏辛”,他不仅在豪放派有所成就,在婉约派的成就也很高,他与李清照被合称为“济南二安”。由于辛弃疾在当政时,与当政的主政见不和,所以被辞职,退隐山居。

辛弃疾就是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今天的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历城区,是济南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这个地方是山东重要的政治、经济等的发展中心。历城区作为一个大区,是济南城区发展和开发的黄金地带。

四风闸,是历城区的一部分,它在历城区的东北面,它有很久远的历史,传说中是建造于宋代。为什么会叫四凤闸呢?是因为它处于赵王河建造的四个闸而得名的。四凤闸村的风光十分的优美,一片平川。在这里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如北魏时期建造的龙泉寺,和到现在都保存完好的大殿。而且这里有很多名人,其中民族英雄辛弃疾就是其中一个。传言,四凤闸是以辛弃疾的故居而闻名的。

辛弃疾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好地方,才养育了辛弃疾这样的人才。辛弃疾的一生都在为统一祖国做努力,将这个作为他一生的事业。而且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有才能的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盛传至今,被我们大家所流传欣赏。

篇4:辛弃疾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人,他和苏轼是宋朝词坛中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辛弃疾豪放派的词是比较有气魄,笔势纵横,境界十分宽阔。他豪放派只是辛弃疾词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辛弃疾的婉约词也是他的成就之一。

辛弃疾的婉约词相似与李清照的,如辛弃疾的婉约派中一首有名的.词《唐河传》。这首词是受辛稼轩的《唐河传》感染,辛弃疾用自己的情感来创作了这首属于他的《唐河传》。这首词借助于梦中的西子,醒来后感觉看到了梦中的人,下联又由花而想到了眼前的人,最后又用“柳绵,被风吹上天”来比喻梦中的梦境,也是回应了开头的梦。从这首词中完全看不就豪放派所在,所以这是辛弃疾的婉约词。

《唐河传》可以说是辛弃疾刻意所为,那么下面一首词就是他在与人交谈中,不经意中所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辛弃疾的婉约词中另一首词《好事近》。这首词是他夫人病了,在好友的推荐下来了一位年轻医生,当时在旁边伺候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仆人,于是就对医生说,如果他能治好夫人的并,就把这位仆人酬谢给他。于是这位医生就真的治好了他的夫人,辛弃疾就将仆人真的酬谢给医生,在他们要走的时候,辛弃疾便作了这首词送给他们。虽然辛弃疾履行了承诺,但内心还是有无可奈何。

篇5:豪放诗词代表作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篇6:豪放诗词代表作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篇7:豪放诗词代表作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篇8: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

休去倚危阑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长娟

两个汉子,两种人生,两种胸襟,两种性格,两种境界。上阕是辛弃疾的《摸鱼儿》,下阕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是辛苏人生的真实写照。

虽同为宋词豪放派的实力代表,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却是迥异。辛弃疾豪放悲郁,苏轼豪放旷达。

苏轼和辛弃疾的仕途经历很相近,都是抑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负,却怀才不遇。人生仕途的不得志,使他们“有所郁结”,所以他们转向文学,以抒发郁闷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于元丰五年十二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在政治上失意,孤独寂寞的悲伤心情。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是稼轩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遭权臣弹劾,被罢职,长期居于信州。此词是作于此时。

词的上阕渲染环境,结语表现对国事梦寐不忘。抒发自己英雄失意的无限感慨,情调凄凉。

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表达自己政治失意的悲凉情怀。于此,二者的词都表现了凄凉悲壮的风格。这是共同之处,也是由他们相似经历所决定的。

但是,他们奔放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抒情写抑郁不得志、悲愤,都带豪放的`情感。但是,结果却不一样。东坡在抒发沉郁的情怀之后,往往能跳出悲伤心情,而转向轻松美好的情怀,走向旷达之境。而“稼轩郁勃,故情深”,可是他始终走不出悲伤压抑的情境,而是继续沉溺于悲伤之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当时已是不惑之年,并且身在远离京城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始终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的下阕,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惆怅不能见面,但是他最后转念一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正常之事,只要能可以“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满足了。

作者虽不如愿,但是并没有陷于忧郁之中,而是善于自我安慰,这充分表达苏轼超脱旷远的胸襟情怀。正是这种“入而能出,寓意于物而不留滞于物”的庄子思想影响苏轼的词境。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淳熙六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他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他的同事王正之在小山亭为他设宴饯行,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稼轩接伤春惜春来感叹国势微弱,感情很悲凉。下阕借用汉武帝与陈皇后的夫妻故事,来比喻自己与宋孝宗的君臣关系,说皇帝开始很信任自己,但后来却远离他,很伤心,感到很失望。虽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说赵飞燕和杨玉环,那么受君王的宠幸,最终还是归于黄土,过眼烟云。似乎作者也有所安慰自己,走出悲伤压抑的心境。但是又接着说“闲愁最苦”,还是不能消解沉郁深怨之情。作者始终都没有跳出悲郁的伤情之境。最后还是怀着“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悲情看未来。稼轩的这种“坚凝执着,往而不返”的情怀深受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境影响。

所以 ,陈廷焯认为苏轼词“极超旷”,稼轩词“极悲郁”,这是很符合二者词的感情。

苏轼的这种,多情而不溺于情,寓物而不滞于物的旷达的胸襟,我很欣赏。同时稼轩的坚凝精神也值得我学习。他们二者相得益彰,为宋词豪放风格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辛弃疾的代表作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集

豪放词祖范仲淹简介

读《辛弃疾词》有感

辛弃疾写的词

辛弃疾词的风格

辛弃疾的婉约词

辛弃疾的爱国词

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辛弃疾豪放词代表作,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