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思品期末复习提纲(共含7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3601145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
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P7材料: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答: (1)和商场负责人协商解决,要求赔偿损失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工商部门投诉 (3)到政府有关部门寻求帮助(4)向人民法院提前诉讼
或者:当我们的权益收到侵害是,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
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8、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 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
16、什么是人格权?(p25)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17、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 (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 )
18、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是根本性的人格权。
19、人格权的特点(p24、25)
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
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20、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21、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22、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2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4、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5、公民如何维护生命健康权?
答: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6、为什么说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一种社会责任?(为什么说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转让或抛弃?)
答:P29第一段整段
27、举例子说说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生命健康权?
答:P28第一段整段,共3点
28、辨析题:大义灭亲是为民除害,不用负法律责任。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2) 一个人的生命比地球还重。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些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3) 所以说大义灭亲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
11、道德义务的涵义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答:涵义: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意义(作用):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
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给我什么的启示是什么?
答:P15最后一段: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23、隐私权的含义(P48)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4、隐私权的内容(p48-50)
(1)私人生活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保密权
25、应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p51-52)
(1)树立隐私意识
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
侵害隐私权表现
26、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p53)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7、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法律保护的方式P55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我是中国公民
5.1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 中国公民 P5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比较点 公民 人民 内涵
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范围上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P5
1)作为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最重要的特征)
2)作为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3,如何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 P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设.因此,树立自己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要树立国家观念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l 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l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它的全体公民.——英 奥尔丁顿
l ”五小“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在家做”小帮手“;在社会做”小标兵“;在学校做”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小卫士“;在任何时候做”小主人".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谁规定的 (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又是谁规定的 (宪法)P14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几类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几类 P14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5类:
(1)公民的平等权利.即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三类: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l 受教育,劳动,抚养和教育子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u 休息日,游客在公园赏花——劳动者的休息权
2怎样理解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P15
第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对等性)
(1)在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上是对应而存在的.
(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
(3)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4)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第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制约性)
第三,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合一性)
如:劳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l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P15: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l 依法享有权利P15——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l 依法行使权利 P15——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l 尊重他人的权利P15——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和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5,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P15
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1)法律鼓励的积极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l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l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立法法等)是子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21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u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u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n 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2,作为一名公民,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P22
首先,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其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总之,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1、什么是人格权?(p25)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
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
(1)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精神性人格权 (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 )
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
4、人格权的特点(p24、25)
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
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
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容?(P26)
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
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
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
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
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
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0、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
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
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13、什么是肖像权?(p40)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
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
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1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
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18、什么是姓名权?(p43)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
(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地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0、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p44)
21、隐私的含义(P46)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空间(P46页)
22.保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
一、课文理解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这篇回忆性 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 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一直关心、一直惦记,既热情,又 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文中还有白描 的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文章选自《胡适自传》。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从全文来看,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
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 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
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 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
(下)
作者牛汉。
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
指的是小学一年级
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再塑生命》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
本文叙述了莎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 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 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7《雷电颂》
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部历史剧,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
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 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8《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
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写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日》通过“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
《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 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
10《组歌》中(《浪之歌》《雨之歌》选自《泪与笑》,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即《浪之歌》 《雨之歌》
《美之歌》
《花之歌》和《幸福之歌》
《浪之歌》
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和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炎热的衷肠。
《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 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表现了一种 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 神。
★ 思品期末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