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趣味对联合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不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文人趣味对联合集(共含8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不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代文人趣味对联合集

篇1:古代文人趣味对联

11.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赏析:这是民国章太炎所作的嘲弄康有为的对联,嵌入了康有为的名字,暗含“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出自《礼记·中庸》)“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实际是骂康有为是“妖孽”“贼”。

12.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赏析: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做官文华殿大学士的时候,翁同龢担任户部尚书。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户部尚书古称“大司农”。这副对联把二人的官职和籍贯都写在里面,有双关之意。

13.张之洞;

陶然亭。

赏析:张之洞是清末名臣,陶然亭是北京名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字面却对得非常工整,这是无情对的特点。

14.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赏析:这是清末讽刺李鸿章的一副对联。杨三是当时苏昆戏中最著名的丑角。李二指李鸿章,其兄李瀚章,人称“李大先生”。以“先生”对“已死”,也是无情对,工绝。

15.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赏析:这是清末民初何淡如所撰的无情对名联。何淡如为 “广东四大状师”之一,善作对联。

16.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赏析:清代纪晓岚所撰集句联,以讽刺庸医。上联出自杜甫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17.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赏析:清末端方做湖北巡抚时,在黄鹤楼所题集句联,联语都是唐人诗句。

18.若不撇开终是苦;

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赏析:“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联语还有另一层深意:凡世间之事,撇开一些就不苦了;虚名幻想,方寸之间能捺住方是人生大智慧!

篇2:古代文人趣味对联

19.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赏析:据说1959年,梅兰芳60寿辰时,他的琴师徐兰沅写下这样一副对联赠送,梅兰芳十分喜欢,评说道:“里面只用了八个单字,就能把表演的技术描写出许多层次来。”

20.乾八卦,坤八卦,

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

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赏析:传说清代纪晓岚年轻的时候,向马家求婚,小姐马月芳出了上联来考他,纪晓岚对的下联,很贴切求婚的情境。

21.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赏析:传说是明代解缙所撰。上联的蒲属草本植物,桃与葡萄属木本植物;下联的梅在冬末春初开花,桂和玫瑰在夏秋时节开花,可谓对得奇巧,又充满美感。

22.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赏析:据传,明代有位学士,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早晨起来一看,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吟出上联,联中嵌入三个节气:大寒、霜降、小雪。

近代浙江名士赵恭沛给出了下联,也嵌入三个节气:惊蛰、春分、清明。

23.水仙子持碧玉簪,

风前吹出声声慢;

虞美人穿红绣鞋,

月下行来步步娇。

赏析:传说上联是苏东坡所出,下联为苏小妹所对。上联嵌入“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三个曲牌名,下联嵌入“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三个曲牌名。

24.到此皆洁己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赏析:这是一副公共澡堂所悬对联。上联的“洁己之士”,即洁身自好的意思,用来和洗澡相比,是很恰当的;下联的“忘形之交”,即不拘形迹的知心朋友,浴池中的人们赤身,岂不正是“忘形之交”?

篇3:古代趣味对联

古代趣味对联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自古已有,那么趣味的对联又是怎样的呢?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上黄昏下黄昏 黄昏时候渡黄昏

东文章西文章 文章桥上晒文章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图内口皆从外口管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水底月如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母鸭无鞋空洗脚

公鸡有髻不疏头

椒实既热夹壳长老黑心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

一府螃蟹八足横行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群鸿雁天边过

半只烧鹅地上爬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读红楼看宝黛钗 调情大观园

看西厢有张孙杜 斗法普济寺

碧野田间牛得草

白杨林里马识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一统江山,七十二里半

满朝文武,三十六行全。

酒客酒楼同醉酒

讨人讨画好吟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东庙阚西厢房 东西两厢 门户相对 方敢并坐

南京河北京城 南北双京 水土并分 可成霸业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 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 汉江山

高矮子肩长 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

细大嫂寻新 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

蚕作茧茧抽丝 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狼生毫毫扎笔 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旧三年 补补衲衲又三年

书生书生问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马快 马快马快

子将父作马父愿子成龙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颇有几分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也拜,暮也拜,教我如何!

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俱夫人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西湖旅游船游旅湖西

贵阳太阳贵

青岩石岩青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客上义迎小店

店小义迎上客

有水为清,无水也为青,去水添心便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你情看我情

有水为溪,无水也为奚,去水添鸟便为鶏(鸡),野兽得势狂似虎,落魄凤凰不如鶏

玉带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边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篇4:古代趣味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秤直钩弯星朗朗能知轻知重

磨大眼小齿稀稀可分细分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

宪节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

中秋八月中

半夜二更半

花径可曾缘客扫?

火车不必用人推!

毒药有毒 解毒药解毒药

火车失火 救火车救火车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篇5:古代趣味对联

回回拜回回回回回拜

老老哭老老老老老哭

门上将军两足尚未落地

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

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

宪节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

中秋八月中

半夜二更半

玉带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边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两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一匹天青缎

六味地黄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常笑常笑常常笑笑里愁去

多思多思多多思思中智来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去了和边口,增斗便是科,

有王也是|,无王也是申,去了|边王,添宝便为审

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篇6:古代趣味对联欣赏

同字异音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来种种香

上联读音:一三八字读调(t),其余读调(d)

下联读音:一三八字读重音,其余读种子的种

篇7:古代趣味对联欣赏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场未切好长肠

宋人吕蒙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请他代写一副对联,吕写到: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他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千古佳对

上联:鸟居笼中  望孔明  想张飞  无奈关羽

下联:鱼离水面  置半山  滚东坡  如何陆游

上联:巧妙运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张飞、关羽三个人物来表达鸟困于笼中的情感

下联:采用宋朝的三位词人王安石、苏轼、陆游与上联对应

拆字对联

上联:日月同辉天下大明

下联:鱼羊齐烹四海皆鲜

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

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而当年又闰八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  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  世上重逢甲子

篇8:古代趣味对联故事

以下是小编筛选的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每个对联背后都有其来源,而且趣味十足。

1、郑板桥 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3、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

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下联了,他随说出:“梅花、桂花、玫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

华太师说:“对下去!”

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师爷瞟了一眼,讽剌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不敢小看“华安”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荒唐事,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成为文坛千古风流佳话。

古代文人故事

文人对联故事

高考趣味对联

趣味对联合集

古代著名书房对联

妙不可言趣味对联合集

古代有趣的对联欣赏

古代名人书房对联欣赏

中秋趣味诗句对联灯谜

山水文人

古代文人趣味对联合集(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代文人趣味对联合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