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盒饭的感慨的经典散文(共含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熙熙0788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盒饭的感慨的经典散文
我工作的时候,很少到外面吃饭,原因相当的简单,因为外面的快餐店不卫生,吃的油可能是地沟油,菜可能还没洗干净,没洗干净还是另外一回事,最怕的是一些打多药水的青菜,一不小心吃进去,那就会住进医院的。我一般从自己家里带菜到工作的地方去,到外面买一两盒饭来解决,这样一则是为了让自己放心,二则还省钱,对于我种挣钱困难的人来说,能省就尽量省了,尽管这之间有点麻烦,但值得。
我常到青少年宫路那个十字路口不大不小的饭店,饭店叫什么名字我没有注意,好像没有名字。不过这里吃饭的人很多,我每次到那里的时候,里面都坐满了人,除非我去的相当早。对于里面坐满人,我都感到几分纳闷,菜是如此的.不卫生,苍蝇的菜盘上飞来飞去的,再看老板夫妇那种唯利是图的德性,就叫人恶心。店里的生意如此的火爆,完全是因为他的店面位置落在这黄金地段。
我每次到那里吃饭,可以说没有一次心情好。菜贵,想到自己工作反正都是玩,多花两元钱也就算了;菜不好吃没有味口,想到出门的人有许多的无奈;想到地沟油,医院和死亡,最后想到早死早好。我多么渴望回到故乡啊,在自己的老家里,一切都是那么可以放心食用,让人感到安全和踏实。
一次,我吃着吃着的时候,吃到菜里一丝小铁丝,哇!好家伙,还及时的发现。这里也有很多的顾客和我一样,不是吃到小铁丝就是吃到苍蝇、女人的长头发、细小的石子,他们就会很气愤地指着盘里没有吃完的菜,追问怎么回事,老板娘搔头抓耳,笨拙的摇着头,表示这纯属意外。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到这家饭店吃饭了,不过,在这里买几盒饭是可以的,从家里带些菜来了,这不愧是个好办法。
可我遇到一个难以选择的问题,买一盒少了,买两盒浪费了,有时买两盒,有时买一盒。买一盒饭回来,当打开饭盒时,我几乎要惊叫起来了,这饭也太少了,饭盒的饭压根儿就没有填满,周边一个个缺口像个小山丘,一粒粒白米饭很稀松,这全是老板娘多年经营饭店的精心杰作啊。
一盒饭两元钱,这两元钱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在过去学校的时候,我都可以吃到有肉的可口的饭菜了,而在外面,真让人哭笑不的。而四元钱,仅仅两盒饭,不抱括菜就四元钱,我一天的工资才八十元了,除了吃饭租房生活费,根本就没有钱了,我在这外面打的是哪门子工哟。如果能回到家乡多好啊,吃住不用钱,空气新鲜,井水甘甜,夜晚巷子里的月色深远,幽静。田里的水稻,地里的油菜,山上的查子,这些美景和丰收的果实完全让我满足,但我深知我现在不能回去。像我们这些在外一个月拿两二三千元的打工者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也可以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暂时的逃避。真正挣到钱,而且还在我们这些打工人的面前耀武扬威的是这些本地人。
现在物价都涨了,就拿我身边所看到的举例吧,补自行车胎三元,去年才两元了,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到街上随随便便找一家配钥匙店,没有五元钱都配不下来,买一个新琐才七八元了。现在早餐的包子是一年比一年小,还不如我第一次吃到小笼包子那么大。
两元钱一盒饭,并且没有填满,仔细想来,就算三元钱一盒也不为过,没有洗干净的菜适当的放点地沟油也是情可原的事。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今天,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正一步步啃噬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善良的本性。
一路飘泊感慨散文
一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故乡,为了一所并不是理想中的大学。我将满心的遗憾用一种最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火车上,我无精打采的倚着车窗,盯着外面疾驰而过的风景,直到眼睛因为疲倦而阖上。我在昏昏欲睡中猜测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究竟是什么样,它离我的故乡又究竟有多远。
这种猜测必定是徒劳的,当走下火车,已是深夜11点的城市显得落寞而神秘。湖北十堰,这个我从前甚至没听说过的地方,就这样把我和它牢牢捆绑在一起。
对于一个新的城市,我想任何人都有理由以一种防备的姿态去进入、去了解。尤其是在夜里,接受一个新的环境无疑增添了不少难度。我在宾馆狭窄的床上辗转无眠,窗外很近的火车站悬挂着巨大的钟表,时针正指向1点。
我无聊的把手机来回的把玩,反复在几个按键上停留着而又不知该做什么。初秋的夜晚微凉,一丝风从破了的纱窗挤了进来。我被吹乱了心绪,然后起身穿衣,呆呆的坐在床边,听着火车站报站的广播声,看见人们有的离开,有的来到。这世上所有的分和相聚都在此时,于一个寂寞而偏僻的小城市上演。
夜是最容易让人想家的时候。它为每一个出门在外的人营造一种冷漠的疏离感,当你的目光长时间停留在街道的车水马龙,这种疏离感会毫不留情的穿过你苍凉的胸膛。目光里,便满是故乡亲切的轮廓。我知道,我触到了中国人心底最纯粹的故乡情结。
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这体现在一个人对于故乡的一切评价与依恋。小时候故乡对于我仅仅代表着母亲,是一种血缘上的依赖。出门在外,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思念家门,思念母亲温暖的怀抱。
中国人较之西方人似乎尤为恋家,这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于故乡人性化的刻画。再深究一下,中国历史上从未侵略过任何民族与国度,除了中国自古根深蒂固的和谐思想的规范,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对自己家国的留恋以及对“家”本身的尊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家是一个人除了父母外最值得用一生守候的,家代表着生命最初的开始。这种感情随着生命的成长愈来愈浓烈,于是就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
二
当我开始大学生活最初的日子里,我亦是深有感触。离家越久,它的分量在我心里就越发的重。家对我来说是一个帮我保存或帮我记住过去的地方,因为我们都不会忘记过去,所以也忘不了故乡。
因为过去而深爱着故乡,这或许是思乡最简单的冲动。
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与我一开始的想象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尤其是在夏季,湖北闷热的天气让树上的蝉也无力聒噪。我们在因为没课而百无聊赖的周末里,死气沉沉的躺在寝室,偶尔在水龙头下打湿毛巾,用擦汗这样机械的动作提醒自己还未热死。然后再次躺下,思念家里的冰箱。
其实真正思念的.,不过就是家。
我一直认为,故乡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里又孕育着诸多生命,每个人就是这样的存在。所以背井离乡,人总会感到生命的疲惫,因为故乡在守望,那里有我们牵挂的一切,使我们思念的如此痛苦。回不到故乡,内心的孤寂就会成为一道深深的伤口,在枯燥的夏天里饱受炙热的煎熬。
那时已经是大三的最后时光。这就意味着挨过难忍的酷暑我们便可以彻底解放。回家的日期,被我们天天拿来当作毕业倒计时的终点和标志。等待发毕业证的时光中,和室友讨论着未来的规划,但不管怎样憧憬,其实未来只集中在一个命题:回家或是漂泊。
而我向来固执的认为只有回家才能有新的开始。我的人生本就从故乡起步,将来不论走得多远,回家都是迟早的必然。
回首三年,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反而都是在远离自己故乡的土地上度过。湖北,甚至可以看作我的第二故乡。但无论怎样,回家都会是我永远不能停止的渴望,因为那里才是我真正的根。
但在稍久以前,我就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某人出生在这里,可祖籍或许在远方的另一个地方,那么他对于故乡的感情便颇有些复杂。总有很多这样的人想要回到祖籍地看看,中国人管这叫做寻根。
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或许正因为着故乡亦是自己的生命本源,寻根之旅便是一种对生命本真的探寻。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过去,回到原乡,是对生命的叩问。
我也在做了无数个梦后真正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在西安火车站,稍作短暂的停留后,我与最后一个陪在身边的朋友告别。当我的视线被推搡着检票的人群完全隔断时,我想,我与他之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
故乡,让我因分别开始几段相识,也因为分别让所有缘分重归寂静。
三
我在回到故乡大概半个月后便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那是在一家医院的企划部门做一名文案编辑。但单调刻板的工作内容只让这份工作维持了两个月。
之后又一次开始寻找工作的日子,伴着等待、再到无聊。夏天里的寂寥并没有因为身在故乡而有丝毫的减少,对于刚刚结束的大学生活,我甚至尚存留恋的不愿承认它的终结。回味、思念,然后倾诉,回忆到昨天。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向那些也在奋斗的好友们问候,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沉默。
一名远在新疆工作的好友也时常和我保持着联系,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用同一种语气去关切彼此的近况。当谈到上学的日子,谈到故乡,似乎在我们如今的定义中,不约而同都把人生交给了家,交给了父母,我们如今为之奋斗的所有,是为了回报故乡的一切。
因为故乡,真的给了我们太多。而我们,究竟有没有能力背负起故乡呢?
为了故乡,于是有太多的人选择漂泊。
我从前一直认为故乡只是简单的符号,它代表着每个漂泊者心中的守望。故乡是一个坚实的堡垒,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割舍的眷恋。可是对于那些漂泊的人,故乡于他们是易碎的梦,远离家门,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可以衣锦还乡的资本,不论在外面多么艰辛或是风光,家是我们永远不能背弃的归宿。叶落归根,这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都在坚持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就注定一生都记得故乡的一草一木。
我们都一样,把故乡成为一种责任,漂泊,便是沉重的使命。
朋友告诉我,出门在外最让人牵挂的就是家人和朋友,牵挂的日子也是回忆的日子,回忆与他们在一起的点滴片段,然后继续在漂泊的路上寻寻觅觅,只为一份足够安慰自己的平静。
其实,我们漂泊的不只是一副身躯,更是被放逐在外的想家的心。
眼下又是一年将尽,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一定又会从四面八方投回到故乡的怀抱。想起自己每年的寒假,背着沉重的行李,在火车站匆忙的倒车,一路的漂泊,是为了回家。而又有多少人,一生都走在自己的世界里,用漂泊去践行自己的梦想,或成功,或失败,永远的走下去,直到生命尽头。
那是人生的漂泊,超越了故乡的范畴,超越了心的距离,也注定要承受他人不能承受之孤独。
我们的人生都是这样的走走停停,等待一个让自己驻足的理由。如今,就算我身在家园,却还在人生旅途中摸索前行,为一次次新的道别与团圆默默祈望。
因为回家,并不是归途,而是另一种漂泊… …
一颗星的感慨的散文
站在倒春寒的晚风中,忽然觉得自己心里有所失。墨色的天幕上,孤零零的惟我独尊。
俯身望去,对面的天上却与我有鲜明的对比 ,那里星星相惜。看着他们相亲相爱,我有说不出的落寞涌上心头。
我努力睁大自己的眼睛,尽量把自己的星光发挥到极致。希望对面的亲人们能看到我的企盼,招手示意邀请我的加入别在让我落了单。
梦,总是南柯一梦,不现实。现在我信了。
对面的星族不但无人搭理我,还吝啬的逐渐闭上了眼睛装睡。
我无聊的在这方天地里眨着一双慧眼,伸长了风耳,想恶作剧的窥探一下对面天上,剩余的那几颗还未闭上眼睛的星爷、星爸、星哥、星姐……他们都在干嘛呢,为啥对我不理也不睬?
一个星哥家里似乎发生了战乱,锅碗瓢盆飞来飞去,乒乓叮当乱成一团。那些外国话可惜我一句也没听懂。
一个星姐家里婴儿在啼哭“manma……” 的声音,让人心急如焚。拿暖瓶倒水的声音、哼儿歌的声音、男人和女人对话的`声音,都夹杂在婴儿的啼哭声里。不知道这个小星星是饿了还是病了?他为什么只会哭不说话?
一个星弟家里传出荡气回肠的旋律,每个音符都能震撼我的心灵,牵扯我的思绪,让我的心久久沉浸在网事里。互联网真神奇,走南闯北不用挪地方。爱恨情仇一根手指就搞定。
一个星叔家里有些乌烟瘴气,一群吹胡子瞪眼睛的人把桌子上的塑料块拍的山响。剑拔弩张似乎马上就硝烟四起。唉!他们有人陪多幸福啊,为什么火药味实足?
一个星妈家里的写字台上有一个伏案男孩的背影。一个妇人慈祥的端着一大盘果盘站在旁边,我心里顿时生出一种对母亲的思念 。
一个星爸家里有一个躺在床上的老爷子,似睁非睁的眼睛,瘦骨嶙峋的模样,鼻息间似乎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屋子的角落里有个坐在板凳上的女子,她拿着一把勺子,不时的搅动着灶台上的饭锅,看来在给床上的老人熬粥。看女子那聚精会神的样子,她熬得粥一定非常好喝。
一个星爷家里很奇怪,三五个人在抢一个上面有地图的册子。唉,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古董啊。这年头,真是时代前进了啊,怎么什么都抢,还抢的面红耳赤没有了亲情!兄弟姐妹的长幼有序、互相照顾,谁需要就给谁多好啊,给谁不是给非要激烈的争辩去决定。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看到听到的越来越乏味,对面天上的同伴们原来都处在水深火热里啊。
忽然有些庆幸了,真的。
他们没有邀请我的加入,我顶多是孤单寂寞了些,如果他们邀请我加入了,我会耳烦、眼烦、心更烦。
凄清的夜里,独自一个人游了一趟天河,真是累死了。眨一下睡眼惺忪的眼睛,我要呼呼去了。
希望南柯一梦里,我能有一个漂亮的神仙姐姐做新娘。
呵呵呵呵呵呵……
★ 感慨时光的散文
★ 岁月的感慨的散文
★ 水帘洞一游散文
★ 一生一梦里散文
★ 一定要幸福散文
★ 话,一生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