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听苏轼说话随笔(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onderfu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天渐阴沉,即将大雨倾盆。
我一向是讨厌阴雨的,那种缠绵愁怨的病恹恹的雨,着实叫我心烦。我深叹一口气,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
放眼望去,是青色的天,是女子哀愁的面庞。意乱之际,随手翻开桌上的书本,并不在意内容,只是毫不心软地肆意地翻弄着,想借此宣泄一下内心的不满。
忽然间,一张熟悉的容颜吸引了我的视线——他是我最爱的.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中“三苏”之一,更是屡遭贬谪却仍然豁达如旧的才子——苏轼。
没料到会在这里遇见他,我顾不得窗外难缠的雨,只想望穿他的面容。此刻的他虽再遭贬谪,委身黄州,但仍不改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他依旧可以带着他清亮的双眸游历赤壁,并与我一一述说他心中的话。
他和我说长江东逝、浪沙淘尽时的浩荡;和我说惊涛拍岸,卷起浪花时的壮观;和我说自己早生华发,回味三国时的多情善感。
他几乎与我无话不说,却唯独不提及自己被贬黄州的愤怒与悲哀。我本以为他会充满哀怨地同我说:“你看我堂堂一介才子,竟沦落到这般下场,我是何等的不甘啊。”可没想到他竟是说:“你看上天仍是待我不薄啊。在我落魄之际,仍将这般盛况大方地赠予我,我是多么幸运啊。”
我一愣,哑然且不知所措,原本满肚子的安慰之语都早已因他的乐观而消失殆尽。
“你就不难过吗?”我真的不解了。而他只是弯起嘴角,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同我说道:看千古,风流人物皆随大江东去,不复;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今西,故垒;谈笑间,羽扇纶巾化作一堆白骨,烟灭。江山如画,人间如梦,不过一时豪杰多少,一尊江月还酹。无论往昔如何辉煌,留于人世的终不过黄土一抔,杂诗几千罢了。芸芸众生,唯一的归宿便是那天上的宫阙,再无他处。若真到了那时,岂会管你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
我看见他脸上徜徉着的那种天人合一的笑容,那种超脱自然的自若,心中忍不住激起万丈波涛,却无法用我贫乏的语言或文字去描绘。唯有长叹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冥想着,悄然与他道别。合上书,闭上眼,我仿佛又望见了他那相隔千年的绝尘容颜,听见了那意味深远的一席话语。
我似笑非笑,内心渐归平静,怕是也徒添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多情善感。
听心说话随笔
音律有宫商角徵羽;汉语有平上去入声。古时夏有蝉鸣,冬有雀噪;今时有汽车鸣笛,喇叭聒噪。电视和广播的声响搅动着本就烦乱的心绪,太多的约束和顾虑令自己喘不过气来,耳边又整日是各种说法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如果说音律之类是听觉带来的享受,那么倾听景物无声的交流又何尝不是一个给自己安神定气的方法?
那天茶花开,她身姿曼妙,花蕊颤动,仿佛要倾诉什么。那时风路过,听得她的诉说,略一沉吟,卷带着她的芬芳含笑离开了。我刚巧在窗前,想问问她说了什么,这时阳光流动,色彩旋转,倏然楼宇坍塌,远山倾覆,江流奔腾。一介木舟之上,王徽之正吩咐调转船头。月色清朗,雪花散落,仆人疑惑发问,他却望着夜色,沉声答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先生抖落簌簌竹叶,欣然回忆起王徽之那日命人将它植于房前,无缘无由,只是念不可一日无竹,凭心而为。
也许在今日看来,王徽之的所作所为令人难以理解,过于随性,可这个随性,随的就是自己的心绪。他不被旁人左右,能够听得见自己心底的`诉求,对待他人的评价,他只是一笑而过。如果他能来到现世,那么最与他相配的话,就是张国荣的那句“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吧。
凭心而为。仔细听自己的心说话,纵然耳边聒噪,却能持拿本心。想静心时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被评价时能做到客观接纳,而不是思来想去,反复咀嚼;想展现时不去触动自己给自己的束缚;遇到是非时能客观思考,不受他人言论的影响,试着询问本心,询问景物,听它们无声地对你说:“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学业繁重,工作劳累,但也总能留出一丝空隙,那就趁着那些时间听听自己心中所想吧。听听它是否在抱怨,是否想要更多的时间舒展。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令人轻松愉快的过程,生活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烦躁失落的时候,闭上眼,听心诉说,悄悄安慰它吧。人心本就是玻璃的,我们也就只能为它穿上铠甲,再听从它的号令使身体去行动,也许它要你驻足歇息,也许它要你策马前行。
有时,它也会想让你去摘一颗遥远的星星,会让你去拥抱那些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请不要拒绝,因为兴致总是转瞬即逝,生命也终会有消逝的一天。心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温度,紧凑便热,疏远便冷。你可能会为它打上不同的包装,但也请不要忘记它原本单纯善良的模样。
身随心动,凭心而行。
听自然说话随笔
《礼记·大学》中有云:“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亲近自然,倾听自然诉说,倾听万物诉说,就是修身。
数字时代来到,人们沉浸于手机中,“低头族”越来越多,他们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市、房价,他们听不到大自然的.细语怒吼。诚如周国平所说:“听不懂的耳朵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对于听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节、野花、婴儿都在说话。”
诗仙李白,辞亲远游,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漫游大江南北,访遍名山古迹。与之相比,现在又有多少人愿意走路、步行?大多都是以私家车的方式出行的,速度快,沿途的风景有几人能赏?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但他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慨叹“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时雄姿英发的周瑜,看滔滔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颂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也走进大自然,以天为盖、地为庐,与自然万物相诉相说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欧阳修,与民同乐,赏“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隐隐青山、茫茫碧水,与陶渊明的心境不谋而合,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于田园山水之间。著名探险家鲍莱森在自然中探险,作家三毛游历撒哈拉沙漠……他们与万物相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游历山水,感悟人生。
此刻,你何曾想过在晚风习习、疏松萧萧下漫步呢?何曾试过在满月当空、柳梢高挂的时候去赏花呢?你又何曾体验过站在暴风雨下任凭风吹雨打的快感呢?大自然的馈赠远不止这些啊!欲得之,必行之。
何不倾听自然,倾听万物畅言?
听古树说话随笔
“你不能就这样把桎梏带进坟墓。”
终于,我的躯干在某个寂然的午后,在绝望的高空和阴冷的土地中觉醒,虬枝峥嵘扶摇直上,冲破了反噬的黑暗。满目疮痍的我开始了新的蛰伏。
我是被一个士兵无意中种下的一棵柏树,种下我是为了祈祷尧年舜日,国泰民安。自被埋在土地中的那一刻起,我的使命就是如此。
但是,毋庸置疑,我是失败的。
我无力地看着无数刀光剑影下的战争。大漠风沙,金戈铁马。我被无数爱国者与统治者的血液所灌溉,我的身体里流淌着的是无数血战的胜利血液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与荣耀。那时,抑郁多年的种子竟宛若重生般突破了躯壳。战马嘶鸣,金戈交集,柏叶斑驳。我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衰败与崛起。一年又一年生长的鲜血淋漓的枝干,终是成就了我雄伟风发的凌霄之资。
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使民不聊生。我眼睁睁地看着白骨露于野,看着烽火连天,连绵不绝,我却束手无策。几千年的轮回难抵夙愿得偿,我竟不能保一世山河永昌。世事无常。于是,铁骑踏碎,我负了他的愿。在我的记忆里,千秋如此,万事依然。
曾几何时,我的树根竟渐渐依赖上了战士为国奋战的铿锵热血,我恨。尘覆云重,天光绯色,祈愿和平的梦想却依旧在我的身体中生根发芽,我叹。我记得,我还有使命,那是我存在的意义,是我的执念与梦想。我希望天下再无杀戮,再无兵荒马乱,希望我能泽被苍生。虽然我的躯干因鲜血的'气味被愈来愈多的雏虫所吸引,但我的使命怎么能被这些雏虫所阻挡?于是,我开始每天近乎贪婪地去嗅着泥土的芬芳,去吮吸干净的露珠,去努力割蜕掉我厚重的树冠,去成长,去憧憬,去维护我的梦想。
我终究是成功了。
这一天,快陷入沉睡的我被一句话语所惊醒。直到我看见我的因没有鲜血的浇灌已枯萎数百年的树根,被新的根破开了那满是裂痕的旧壳……我知道,我胜利了。
如今,九州清晏,河图再现。
我看到有无数迷蒙的青烟划过绛珠草尖。
我是一棵古树,名唤轩辕柏。
★ 听大海说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