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团队该如何写作招聘启事(共含4篇),方便大家学习。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笑智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打招聘广告,首先得分析顾客心理,有可能加入创业的人们会在意哪些条件呢?
工资福利?
错。在初创团队阶段,能维持原薪加入已经是撞了大运,谁还指望高薪福利?换个角度看,一来就要求高薪与办公环境的人,也不具备创业心态,不适合与你同行。
期权奖励?
错。国内创业公司少有成熟的退出机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期权如废纸。难道还指望千分之一的上市概率?有这运气不如去买彩票算了——天真烂漫,才会醉心于期权的承诺。
发挥空间?
错。这话也只能哄哄入行不久的小孩子。由着自己折腾固然是件好事,那也得看是折腾什么,是大展身手与抱负,还是在泥坑里徒劳地弹跳。
挑战与激情?
错错错。我一直觉得在招聘时大谈创业激情是件挺蠢的事情,人家又没处于发情期,看见你有激情就直往上蹭;也不是考试狂,非得来你这里攻克世界难题。工作是否值得他去挑战,是否值得他与创始人一同付出激情,这才是关键。
但大多数招聘启事却把关键之处一笔带过,单单把梦想、激情、挑战、空间这些创业代谢物拿出来讲,好像招聘方嗑了药不停甩脑袋,自嗨无比。
说说我认为招聘启事中应该重点着墨的部分吧。
首先是项目方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项目,针对什么市场,什么用户群,想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值得为之奋斗,它的难点在哪里,你的解决思路又是什么。整个方案当然不必和盘托出,但也得让别人基本能理解你想做什么。只有当他觉得“这事儿有点意思”,才有机会进行下一步的接触。
在你苦苦寻找初创团队成员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人在苦苦寻找自己喜欢的项目。就像大龄男女征婚,互相遇上不容易,你既然贴出来了征婚启事,总得放几张高清近照,告知身高、职业与收入情况吧,总不能仅仅说“我真的很有诚意结婚”,人家就跑来跟你约会。再说还真没什么好保密的,构想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等你把产品做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跟构想差了十几万公里,很可能除了方向一致,早已面目全非。
话说我还没决定创业时,不少初创团队找过我入伙,大部分讳莫如深,报上一个含含糊糊的产品方向后,单刀直入问“有没有诚意往深里谈”。可我连你做什么都不了解,哪里来的诚意呢?对方便叹口气,飘然而去,留给我无尽空虚……拜托,初创团队并没有大公司光环,你最大的招聘筹码无非是想做的这件事情本身。谁有耐心陪你猜哑谜?大大方方亮出筹码才能引起对方的关注。
初创团队招聘的第二支筹码,就是创始人自己。跟对人,很重要。
在这个一穷二白的阶段招聘,乙方占尽了主动权,甲方当然要客客气气地做一番自我介绍。我,创始人,我有什么值得一说的资历,做过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最好附上能代表自己个性与见解的个人微博,博客,显得诚实可信。
接下来可以说说创业氛围,与大公司刻板僵化的环境针锋相对。但氛围这种事情是空口无凭的,为了使自己看上去不像个喷子,不妨加入具象化的描述,比如:
-无限量免费饮料零食供应
-有神器飞利浦空气炸锅加持,每天都做下午茶
-有一只团队宠物,也欢迎大家带宠物上班
-迟到要洗碗
-卖萌是受欢迎的,吐槽是每天都会发生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我对招聘文案的倾向性:少用形容词。因为“态度”本身是很虚的东西,它可能是无限浮夸的,也可能仅仅是你高估了自己。务实的文案应该突出事件、行为、方案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少甩着头自嗨,觉得三观无比正——老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还不如贴张图说行政妹子三围无比正,更能吸引人心生向往。
在招聘启事最后讲的是一些细节,比如团队构成,判断他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融资情况,计算项目风险;产品进度,对接下来的'安排大致有个底。直到对方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足以下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个初创团队是否值得我去接触一下。
实际上,以上都只是大路货,并无神秘之处。几乎每个创始人都知道这些,但他们往往把信息放在1VS1的交流中去讲,而不是写在告示里,公诸于众,也就错失了大量潜在的适格者。因为两个人对上眼的概率真是很低很低的,广撒网才能捕到鱼,通过传播招聘启事去扩大信息接触面,才能邂逅更好的同伴。
这时有人提问道:你啰啰嗦嗦写这么多,谁耐烦看啊?答:如果连看完这份招聘启事的耐心都没有,对有可能改变职业的机会抱着轻慢的态度,说明他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人,互相都不必浪费时间。
又有人问道,你这个态度是不是诚恳得过了头,哪里像是在搞招聘——抢答:没错!你在初创团队做招聘和谈融资就应该是同一个态度。我接触第一批同伴的时候,正是拿出完整的融资PPT去讲解,只删掉了关于融资金额的最后一页。换句话说,我跟VC和应聘者讲的是同一份内容,顺带也当作融资谈判的现场演习。
如果招聘方能放下矜持之心,转而以求职的心态去做招聘,把“我提供一个职位,寻找适合的人选”,改成“我有一个项目机会,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同”,便会增加招聘这件困难之极的事情的成功率。想想你的求职简历怎么写,招聘启事就应该怎么写,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花招,我在大公司待的时候反而使不出来,公司背景限制了行文风格,也没有值得夸耀的自由氛围。更重要的是……我就没觉得那时的项目很有吸引力,只是分管这个部门,总得给自己找点活儿干,也找点干活儿的人。结果我在创业前两个月收到简历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在网易做产品总监那阵子。不要低估人才对“加入好项目大干一场”的渴望。
所以对人才的争夺,实质上是对你的项目进行营销包装。如果项目一开始就能吸引到人才,接下来吸引融资,吸引用户,也都会顺利许多。反之,招聘困难的项目同样会举步维艰。从起手式中便能预见未来。
打招聘广告,首先得分析顾客心理,有可能加入创业的人们会在意哪些条件呢?
工资福利?
错。在初创团队阶段,能维持原薪加入已经是撞了大运,谁还指望高薪福利?换个角度看,一来就要求高薪与办公环境的人,也不具备创业心态,不适合与你同行。
期权奖励?
错。国内创业公司少有成熟的退出机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期权如废纸。难道还指望千分之一的上市概率?有这运气不如去买彩票算了——天真烂漫,才会醉心于期权的承诺。
发挥空间?
错。这话也只能哄哄入行不久的小孩子。由着自己折腾固然是件好事,那也得看是折腾什么,是大展身手与抱负,还是在泥坑里徒劳地弹跳。
挑战与激情?
错错错。我一直觉得在招聘时大谈创业激情是件挺蠢的事情,人家又没处于发情期,看见你有激情就直往上蹭;也不是考试狂,非得来你这里攻克世界难题。工作是否值得他去挑战,是否值得他与创始人一同付出激情,这才是关键。
但大多数招聘启事却把关键之处一笔带过,单单把梦想、激情、挑战、空间这些创业代谢物拿出来讲,好像招聘方嗑了药不停甩脑袋,自嗨无比。
说说我认为招聘启事中应该重点着墨的部分吧。
首先是项目方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项目,针对什么市场,什么用户群,想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值得为之奋斗,它的难点在哪里,你的解决思路又是什么。整个方案当然不必和盘托出,但也得让别人基本能理解你想做什么。只有当他觉得“这事儿有点意思”,才有机会进行下一步的接触。
在你苦苦寻找初创团队成员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人在苦苦寻找自己喜欢的项目。就像大龄男女征婚,互相遇上不容易,你既然贴出来了征婚启事,总得放几张高清近照,告知身高、职业与收入情况吧,总不能仅仅说“我真的很有诚意结婚”,人家就跑来跟你约会。再说还真没什么好保密的,构想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等你把产品做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跟构想差了十几万公里,很可能除了方向一致,早已面目全非。
话说我还没决定创业时,不少初创团队找过我入伙,大部分讳莫如深,报上一个含含糊糊的产品方向后,单刀直入问“有没有诚意往深里谈”。可我连你做什么都不了解,哪里来的诚意呢?对方便叹口气,飘然而去,留给我无尽空虚……拜托,初创团队并没有大公司光环,你最大的招聘筹码无非是想做的这件事情本身。谁有耐心陪你猜哑谜?大大方方亮出筹码才能引起对方的关注。
初创团队招聘的第二支筹码,就是创始人自己。跟对人,很重要。
在这个一穷二白的阶段招聘,乙方占尽了主动权,甲方当然要客客气气地做一番自我介绍。我,创始人,我有什么值得一说的资历,做过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最好附上能代表自己个性与见解的个人微博,博客,显得诚实可信。
接下来可以说说创业氛围,与大公司刻板僵化的环境针锋相对。但氛围这种事情是空口无凭的,为了使自己看上去不像个喷子,不妨加入具象化的描述,比如:
-无限量免费饮料零食供应
-有神器飞利浦空气炸锅加持,每天都做下午茶
-有一只团队宠物,也欢迎大家带宠物上班
-迟到要洗碗
-卖萌是受欢迎的,吐槽是每天都会发生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我对招聘文案的倾向性:少用形容词。因为“态度”本身是很虚的东西,它可能是无限浮夸的,也可能仅仅是你高估了自己。务实的文案应该突出事件、行为、方案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少甩着头自嗨,觉得三观无比正——老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还不如贴张图说行政妹子三围无比正,更能吸引人心生向往。
在招聘启事最后讲的是一些细节,比如团队构成,判断他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融资情况,计算项目风险;产品进度,对接下来的安排大致有个底。直到对方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足以下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个初创团队是否值得我去接触一下。
实际上,以上都只是大路货,并无神秘之处。几乎每个创始人都知道这些,但他们往往把信息放在1VS1的交流中去讲,而不是写在告示里,公诸于众,也就错失了大量潜在的适格者。因为两个人对上眼的概率真是很低很低的,广撒网才能捕到鱼,通过传播招聘启事去扩大信息接触面,才能邂逅更好的同伴。
这时有人提问道:你啰啰嗦嗦写这么多,谁耐烦看啊?答:如果连看完这份招聘启事的耐心都没有,对有可能改变职业的机会抱着轻慢的态度,说明他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人,互相都不必浪费时间。
又有人问道,你这个态度是不是诚恳得过了头,哪里像是在搞招聘——抢答:没错!你在初创团队做招聘和谈融资就应该是同一个态度。我接触第一批同伴的时候,正是拿出完整的融资PPT去讲解,只删掉了关于融资金额的最后一页。换句话说,我跟VC和应聘者讲的是同一份内容,顺带也当作融资谈判的现场演习。
如果招聘方能放下矜持之心,转而以求职的心态去做招聘,把“我提供一个职位,寻找适合的人选”,改成“我有一个项目机会,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同”,便会增加招聘这件困难之极的事情的成功率。想想你的求职简历怎么写,招聘启事就应该怎么写,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花招,我在大公司待的时候反而使不出来,公司背景限制了行文风格,也没有值得夸耀的自由氛围。更重要的是……我就没觉得那时的项目很有吸引力,只是分管这个部门,总得给自己找点活儿干,也找点干活儿的人。结果我在创业前两个月收到简历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在网易做产品总监那阵子。不要低估人才对“加入好项目大干一场”的渴望。
所以对人才的争夺,实质上是对你的项目进行营销包装。如果项目一开始就能吸引到人才,接下来吸引融资,吸引用户,也都会顺利许多。反之,招聘困难的项目同样会举步维艰。从起手式中便能预见未来。
创业,从写好一份招聘启事开始。
【招聘启事的格式】
标题: xx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招聘启事
招聘要求:xx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招聘:
详细内容一定要具体写明招聘的人员等具体事务。
1.先公司自我介绍
xx有限公司责任公司成立于xx年xx月xx日,属于民营企业,目前为行业领军企业,年营业额x元,公司员工.....企业文化等等都是招聘启事要写清楚的。
2.需要招聘员工的具体要求:
年 龄:
性 别:
学历要求:
能力要求:
岗位职责:
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
工作待遇:
以上是任何一篇招聘启事范文需要的内容!
3.要求面试者提供个人简历和哪些证件,何时面试以及应聘流程。
4.面试具体描述:x月xx日 在进行面试或者复试!
落款x有限公司责任公司人事部
联系地址:x省x市
联系人:某某
电话:
公司网址:
作为创业团队,除开项目前景、商业模式、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团队。传说小米雷军为了组建团队,硬是一连十几个小时跟人谈项目聊理想,直到别人体力不支答应入伙才肯善罢甘休。巨头对人才尚且如此珍视,更别说那些满世间嗷嗷待哺的创业小公司了。
最近跟许多同在创业圈的朋友交流,发现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招人。今天,我总结下在我自己的团队组建、留人、招人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1、人才是培养出来的
都说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没有人,再好的想法都无法实现。但不少公司在招聘时都会对员工设置许多门槛——学历经验、外语特长、形象气质……希望只需投入工资成本便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想法在许多顶级企业是完全成立的,但创业公司则不然。
我认为,优秀是可以培养的品质,而创业,是培养优秀最好的沃土。对创业公司来讲,传统意义上优秀的人才未必适用,我们更需要肯学习肯出奇招肯打破常规不断颠覆创新的人,而不是将某套经验练就得炉火纯青再固化传承。
2、“画饼”的重要性
“画饼”是对公司愿景蓝图的展示,包括企业价值观的传递和项目前景的构建描述。虽然有一点形而上的意味,但对创业团队来讲至关重要,它能有效凝聚军心、鼓舞士气。
试想一下,当你的员工认同你的价值理念,认可你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时,他会认为他的付出和努力不再是为了老板、为了资本家,也不只是为了工资、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实现自我、收获梦想、对社会有所贡献甚至改变世界……这个时候,根本不用你拿皮鞭,他们也会自我鞭策卖力工作。
当然,把饼画好也是需要条件的,首先是创始人的项目、管理乃至个人魅力确实具备可塑的良好基因,其次是公司的成长速度要高于员工个人的成长速度,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3、合伙人机制,扁平化管理
如果“画饼”是形而上的蓝图,那合伙人机制就是实实在在的激励。所有创始人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积极工作,那就一定要让员工认为他是在利用平台的资源为自己干活。合伙人机制除了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外,还能很好地提高员工的个人成长速度。
与许多传统的国企或民营企业不同,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公司十分强调扁平化管理。我们自己公司的工作氛围是相对活跃且自由的,不会用严苛的朝九晚五来约束大家的工作时间,而是以任务、责任人加时间节点来进行日常项目管理。
此外,我们还非常重视员工想法和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强调参与感。
4、招聘也是一场品牌秀
招聘对每个公司都至关重要,企业通过招聘完成人才积累以保证正常运营。但凭什么让求职者选择我们?
创业,除了梦想、激情、未来外,还需要7乘以24小时的工作状态,随时担心在竞争中被灭掉的焦虑等等,毕竟真正创业成功的也就1%。因此,品牌的打造至关重要。其实通过招聘平台打造起良好品牌的企业和个人都不在少数,数数《职来职往》里的达人和他们背后的公司,再看看凭《非你莫属》走红的求职者刘莉莉,舌战BOSS团的清华科技男李一舟,以及最近红爆网络的“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不管看官如何评价,他们都很好地通过各种平台让自己和项目广为人知。
互联网时代,开放性思维至关重要。不要因为害怕竞争而给项目竖起壁垒,也不要因为怕被复制而不愿将想法与人交流,在分享的过程中,那些与你气场相投的人才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文/张碧云
刚开始创业的小团队有什么招聘途径呢?无非是发微博自曝,托朋友介绍,上论坛挖宝,找牛人谈心。当然,有效率低到垂泪。
我在网易干了五年,去年辞职创业,和拍档凭空组建团队,两个月内请回来4个资历相当不错的同伴,分别来自博雅、盛大、携程与网易。快速组建蝉小队主要靠一招:啰啰嗦嗦写一封公开邀请函……俗称招聘启事。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轻视的环节。
打招聘广告,首先得分析顾客心理,有可能加入创业的人们会在意哪些条件呢?
工资福利?
错。在初创团队阶段,能维持原薪加入已经是撞了大运,谁还指望高薪福利?换个角度看,一来就要求高薪与办公环境的人,也不具备创业心态,不适合与你同行。
期权奖励?
错。国内创业公司少有成熟的退出机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期权如废纸。难道还指望千分之一的上市概率?有这运气不如去买彩票算了——天真烂漫,才会醉心于期权的承诺。
发挥空间?
错。这话也只能哄哄入行不久的小孩子。由着自己折腾固然是件好事,那也得看是折腾什么,是大展身手与抱负,还是在泥坑里徒劳地弹跳。
挑战与激情?
错错错。我一直觉得在招聘时大谈创业激情是件挺蠢的事情,人家又没处于发情期,看见你有激情就直往上蹭;也不是考试狂,非得来你这里攻克世界难题。工作是否值得他去挑战,是否值得他与创始人一同付出激情,这才是关键。
但大多数招聘启事却把关键之处一笔带过,单单把梦想、激情、挑战、空间这些创业代谢物拿出来讲,好像招聘方嗑了药不停甩脑袋,自嗨无比。
说说我认为招聘启事中应该重点着墨的部分吧。
首先是项目方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项目,针对什么市场,什么用户群,想解决一个怎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值得为之奋斗,它的难点在哪里,你的解决思路又是什么。整个方案当然不必和盘托出,但也得让别人基本能理解你想做什么。只有当他觉得“这事儿有点意思”,才有机会进行下一步的接触。
在你苦苦寻找初创团队成员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人在苦苦寻找自己喜欢的项目。就像大龄男女征婚,互相遇上不容易,你既然贴出来了征婚启事,总得放几张高清近照,告知身高、职业与收入情况吧,总不能仅仅说“我真的很有诚意结婚”,人家就跑来跟你约会。再说还真没什么好保密的,构想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等你把产品做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跟构想差了十几万公里,很可能除了方向一致,早已面目全非。
话说我还没决定创业时,不少初创团队找过我入伙,大部分讳莫如深,报上一个含含糊糊的产品方向后,单刀直入问“有没有诚意往深里谈”。可我连你做什么都不了解,哪里来的诚意呢?对方便叹口气,飘然而去,留给我无尽空虚……拜托,初创团队并没有大公司光环,你最大的招聘筹码无非是想做的这件事情本身。谁有耐心陪你猜哑谜?大大方方亮出筹码才能引起对方的关注。
初创团队招聘的第二支筹码,就是创始人自己。跟对人,很重要。
在这个一穷二白的阶段招聘,乙方占尽了主动权,甲方当然要客客气气地做一番自我介绍。我,创始人,我有什么值得一说的资历,做过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最好附上能代表自己个性与见解的个人微博,博客,显得诚实可信。
接下来可以说说创业氛围,与大公司刻板僵化的环境针锋相对。但氛围这种事情是空口无凭的,为了使自己看上去不像个喷子,不妨加入具象化的描述,比如:
-无限量免费饮料零食供应
-有神器飞利浦空气炸锅加持,每天都做下午茶
-有一只团队宠物,也欢迎大家带宠物上班
-迟到要洗碗
-卖萌是受欢迎的,吐槽是每天都会发生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我对招聘文案的倾向性:少用形容词。因为“态度”本身是很虚的东西,它可能是无限浮夸的,也可能仅仅是你高估了自己。务实的文案应该突出事件、行为、方案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少甩着头自嗨,觉得三观无比正——老兄,你怎么证明这一点?还不如贴张图说行政妹子三围无比正,更能吸引人心生向往。
在招聘启事最后讲的是一些细节,比如团队构成,判断他在团队中所处的位置;融资情况,计算项目风险;产品进度,对接下来的安排大致有个底。直到对方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足以下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个初创团队是否值得我去接触一下。
实际上,以上都只是大路货,并无神秘之处。几乎每个创始人都知道这些,但他们往往把信息放在1VS1的交流中去讲,而不是写在告示里,公诸于众,也就错失了大量潜在的适格者。因为两个人对上眼的概率真是很低很低的,广撒网才能捕到鱼,通过传播招聘启事去扩大信息接触面,才能邂逅更好的同伴。
这时有人提问道:你啰啰嗦嗦写这么多,谁耐烦看啊?答:如果连看完这份招聘启事的耐心都没有,对有可能改变职业的机会抱着轻慢的态度,说明他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人,互相都不必浪费时间。
又有人问道,你这个态度是不是诚恳得过了头,哪里像是在搞招聘——抢答:没错!你在初创团队做招聘和谈融资就应该是同一个态度。我接触第一批同伴的时候,正是拿出完整的融资PPT去讲解,只删掉了关于融资金额的最后一页。换句话说,我跟VC和应聘者讲的是同一份内容,顺带也当作融资谈判的现场演习。
如果招聘方能放下矜持之心,转而以求职的心态去做招聘,把“我提供一个职位,寻找适合的人选”,改成“我有一个项目机会,希望能得到你的认同”,便会增加招聘这件困难之极的事情的成功率。想想你的求职简历怎么写,招聘启事就应该怎么写,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花招,我在大公司待的时候反而使不出来,公司背景限制了行文风格,也没有值得夸耀的自由氛围。更重要的是……我就没觉得那时的项目很有吸引力,只是分管这个部门,总得给自己找点活儿干,也找点干活儿的人。结果我在创业前两个月收到简历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在网易做产品总监那阵子。不要低估人才对“加入好项目大干一场”的渴望。
所以对人才的争夺,实质上是对你的项目进行营销包装。如果项目一开始就能吸引到人才,接下来吸引融资,吸引用户,也都会顺利许多。反之,招聘困难的项目同样会举步维艰。从起手式中便能预见未来。
创业,从写好一份招聘启事开始。
最后放出蝉游记最新的招聘启事(多个职位),既作为写作参考,也算是夹带私货。
★ 团队创业颁奖词
★ 创业团队口号
★ 创业团队创意口号
★ 财务会计招聘启事
★ 咖啡厅招聘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