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abosha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共含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abosh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

篇1: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

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

国外住宿须知注意门锁,绝不让陌生人进房间。出门前切记将贵重物品放置妥当。房门大多为自动锁,离开时,应记住携带钥匙。欧洲以G(Ground Floor),美国以L(Lobby)表示1楼。欧洲的1楼相当于我们的2楼。 国外应注意的礼仪遵循「女士优先」。在升降梯上应把左侧让给有急事的'人。进入教堂等地方,穿着避免暴露饮酒适量,切勿酒后吵闹。不要在马路、走廊上数人并排行走。开闭门时,如后面还有人,应按住门等候。勿随便露出令人误解的微笑。勿在排队时插队。勿在行走时吸烟或随地吐痰。

勿乱丢垃圾。注意公众形象。勿牵手或勾肩搭臂行走。 国外就餐礼仪 食用热水要说Boiled water,如说Hotwater,则会送温开水进来。进门后由领座员引导入座。高档餐厅,较大物品应放在寄存处,离开时应付些许小费。试饮葡萄酒时,先端起酒杯,如味道极差,可拒绝试饮。

在饮料送来前将餐巾置于大腿。将餐单从头看一遍再点菜,可先叫饮料,再慢慢看。食用面包时,应用手指每次撕一小块。从外至里依次使用排好的刀叉。如有出纳处,将小费放在桌上即可持帐单离开。如帐单上含服务费,就不必付小费。结帐时,向专门的服务生招手说「请结帐」或在手掌上写字来表示。吃东西时切勿发出声音。闭着嘴咀嚼食物,勿使食物露出。调味品离自己较远时,应请邻座的人代劳,并说「请……」。尽量不在中途离席,如必要,将餐巾放在椅子上再离开。甜点之前,切勿吸烟。如果是自助餐,请「量力而行」。

篇2:衣食住行礼仪

(一) 冠礼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开始算做成人,由父母替他请宾加冠(在未加冠的时候,或把头发剪短,披向两面,叫做“两髦”;或把头发打成结,叫做“总角”),在宗庙里行礼。加冠共分三次:初次加缁布冠(黑色的布制成的帽),次加皮弁{ 音biàn }(白鹿皮制成的帽),又次加爵弁(红黑色的布制成的帽)。加冠以后,又由宾替他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卜商字子夏,字和名在意义上总是有联带关系的,不管是正是反),此后便算成人,可以出来与社会交际了。女子到十五岁也要加笄(安发的簪),加笄以后便算成人。

(二) 相见礼

古人初次相见,必须请第三者介绍。去见人的人必须向所见的人行贽礼,贽就是见面时赠送的礼品:大贽用玉帛,小贽用禽兽果脯等物。见面时,宾主揖让,礼节颇繁。相见后又有主人拜宾还贽之礼。

(三) 乡饮酒礼

这是居乡聚会之礼。行礼时,有主,有宾,有介(副宾)。由年纪最老的人做大宾,饮酒奏乐,揖让周旋。据说这是表明“尊长养老”的意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开宴会叫做“燕礼”,据说燕礼是明君臣之义的。

(四) 乡射礼

乡饮酒之后多行此礼。射鹄设在堂下,比射的人一对对的揖让升堂,揖让下堂;在堂上比射,比输的人在堂下饮罚酒。周旋礼仪也很可观。孔圣人对射礼曾批评过一句“其争也君子”的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比射的礼,叫做大射,典礼格外隆重。射礼之外,还有一种投壶礼,是宾主用箭投射壶中,中者为胜。

(五) 聘礼

诸侯派使臣到友邦去问好,叫做聘礼(天子有时也派使臣聘问诸侯,诸侯也派使臣聘问天子)。聘礼与朝礼一般,必有贡献,大致用玉帛之类。聘使在本国君主前受了隆重的任使的礼命;到了所聘的国,先受那国君主的慰劳,然后在那国的宗庙里献币行礼。聘后又有宾主宴会与主君赠贿之礼。

(六) 朝觐礼

诸侯朝见天子,叫做朝觐礼。据说行朝礼时,天子朝服依屏南面受礼,诸侯北面拜见。朝后也行宾主享礼。春秋时,小国诸侯对大国诸侯也行朝礼,其制度不可详考,大致礼数较为平等。晋文、襄二公做盟主的时候,曾定下“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的制度。

(七) 丧礼

丧礼是古人所最重视的礼,记载最多,虽然不可靠的居大部份,但是大致的情形还可以想象出来。据说凡有病将死的人必须睡在正屋的北墙下,死后移到牖下。刚死时,由一个人拿着死者的衣服上屋向北面招魂三次,下屋时由另一个人把这衣服盖在死人的身上(这衣服是不用以袭殓的)。于是设奠,赴告,受吊,男女聚守按时哭泣,和后世的丧礼差不多。小殓在户外,大殓在阼阶。小殓后移尸堂前,大殓后入棺。过若干天,筮择圹地;营筑之后,卜期葬埋。

殉葬用的器物有“明器”,明器是一种只具式样而不能实用的东西。明器以外也用其他日用的器物殉葬。高等的贵族有时甚至于拿活人活物去殉葬;也用草木之类制成的假人做从葬的仪卫,这叫做刍灵(草人)和俑(木偶)。古时棺之外又有椁,椁是棺的外套(据说贵族的棺椁有好几重的)。又据说,古时只有平葬的“墓”而没有高葬的“坟”;坟是后起的制度。孔子曾因自己是四方奔波的人,恐怕过了多年回来要忘记,所以替他父母筑了高坟作为标记。

丧服的制度,据后世的记载也是非常的细密,但十之八九是不足信的!真实的情形,需待详细的考证,现在不能乱说。大抵古时也和后世一样居丧穿着素服。丧服用粗麻布或葛布等制成,有轻有重。当时各地的制度不同:有的地方丧服较重,丧期较长;有的地方较轻,较短,并无一定。后来的儒墨等家派各据一时一地的制度,自以为是古先圣王的通制,后人上了大当,二千年来,丧服的制度越说越乱,到现在还理不清楚。

奇怪得很:记礼的书虽多,古时的礼俗竟不可详考。除了上述的几件大礼以外(上面所叙的也未必完全可靠),古时人平日居家还有许多的仪节。但这类仪节,既琐碎,又真伪杂糅,恕我们不加赘述了。

篇3:衣食住行礼仪

春秋时庶民阶级的礼俗的详情,我们也已无法知道,只好暂时阙疑。我们现在且先说说那时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

古时人穿衣,上面是衣,下面是裙,裙叫做“裳”。据说只有一种“深衣”是上下衣裳相连的。衣裳之间有带。礼服的前面又有皮制的蔽膝,叫做“韨”,大贵族的韨是红色的。又有包足的邪幅,叫做“偪”。男子头上有冠,女子头上有笄。男子身上佩有玉器和刀剑等,头上有篦发的“揥”{ 音tì }(象骨所制),耳上有塞耳的“瑱”{ 音tián}(玉石所制)。女子除佩玉和“揥”“瑱”之外,又有“副”(祭服的首饰,用发编成的)、“珈”(玉制的首饰,加在笄上的)等首饰。那时人的衣裳和现在人一样,是用布帛做成的。贵族和有钱的人们的衣裳上,绘有彩画,织有文绣(贵族们衣裳上所画所绣的是日、月、星辰、山、龙、藻、火之类,最有名的是黼黻{ 音fǔ fú}:白黑相间叫做黼,青黑相间叫做黻)。他们的礼服最是讲究(最大的礼服叫做“衮”),其制度一时也说不完。平民们所穿的衣只是粗布所制,叫做“褐”。最贫穷的人甚至于“无衣无褐”。人们冬天所穿的有绵(丝绵)衣和皮衣,皮衣是用狐、羊、鹿等皮制成的。冠也用布帛或鹿皮等制造。冠上有的有缨,有的有盖。有盖板的帽叫做冕,是大贵族所戴的礼冠。盖上悬有珠玉小颗,叫做旒{音liú}。据记载:帽大致有冕、弁、冠三等,其制度之详也已不甚可考。平民种田时戴的有笠,大抵是竹做的。鞋料普通用葛布,冬天有穿皮毛的鞋的。大贵族的鞋也用红色,有的以金为饰,叫做“金舄{ 音xì}”。平民们大致穿着草鞋或木屐。那时人也穿袜子,但见君时要把它脱去。男子们打仗时所穿戴的有盔甲等。女子们讲打扮的是“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和“缟(白色)衣綦{ 音qí}(绿黑色)巾”;用膏沐发以求光泽;或把鬓旁的短发向上卷起,以求美观。至于粉、黛和胭脂等等,那时候还没有盛行。

古人的食料,和现在人所吃的也差不多。他们通常所吃的饭,是米、麦和菽豆等。吃的菜:荤的有牛、羊、猪、鸡、鱼等肉,最著名的美食是熊掌;素的也有各种菜蔬。盐、酱、醋等在那时也已发明。另外还有一种糖浆,叫做“饴”。盐醋等之外,又用梅子作调羹的作料。姜、葱、韭等也是那时人日常所用的下饭物。喝茶的风气还不曾有,他们所喝的:冬天是热汤,夏天是凉水。娱乐交际的食品则有酒和果子等。

最古的人穴居在山洞里,到后来渐渐知道建造房屋。较早的屋子是用茅草或木板盖成的。至迟到周代,已经有了瓦屋。周代贵族阶级的屋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路寝”,一种叫做“小寝”(庶人只有一寝),其制度之详我们不知道。据近人所考,似是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和现在的屋子也差不多。房里有牖(穿壁以木为交窗叫做“牖”), 房外有门,屋外有墙,有大门。堂下有两道阶:在东边的叫做“阼阶”,在西边的叫做“宾阶”;宾客进门时,主人迎入,自己从阼阶走上去,宾客从宾阶走上去,互相揖让行礼。屋外又有园囿之类。娱乐的地方更有各种台榭。又当时行大家族制度,所以筑起室来,常常是“百堵”。打仗时人们所住的则有营幕。西周以来,贵族们已有“如翚(雉鸟)斯飞”的飞檐式的房屋。春秋时的诸侯更有了长“数里”的宫殿。又当时席地而坐,睡时则用床。

古时的交通不方便,道路的修筑自然很简陋。大概城中必有大道,城外也有通路。水上有桥。周室为当时天下的共主,在西周的时候,已建筑有像砥一般平,像箭一般直的“周道”, 那是给贵族们走的,平民们只有望望的份儿而已。交通的工具,大致陆地用车,水道用船或筏。据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形如木箕),山行乘木辇(大致是一种木制的轿)”;那末古代的交通工具种类也很多。但庶人出外多是步行,而且要自己带了粮食。又北方水浅,少有桥梁,人们过小河的时候,往往用牵衣涉渡的方法。

篇4:衣食住行社交礼仪常识

衣食住行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因为中国是千年文明古国,是千年文化古国,是千年礼仪之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有礼仪修养的文明人。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交际能力。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社交礼仪常识精选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

礼仪是由(1)礼仪的主体;(2)礼仪的客体;(3)礼仪的媒体;(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3、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4、什么是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5、什么是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6、什么是仪式?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7、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8、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1)尊重的原则;(2)遵守的原则;(3)适度的原则;(4)自律的原则。

9、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2)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4)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13、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14、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1)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2)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15、什么是礼宾序列?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排列方法?

它又叫礼宾次序或礼宾排列。它是指在外交活动中,依照国际惯例与本国的习惯做法,对于应邀而至的众多国家、团体或个人的尊卑顺序,所进行的合乎礼仪的排列。

当前,在各国的外交实践中,礼宾序列共有以下五种具体排列方法。

(1)按照来宾的职务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2)按照外交活动的参加国国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3)按照来访国告知东道主该国组成代表团,或是决定派遣代表团的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4)按照有关各方正式抵达活动地点的具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不进行明显的尊卑顺序的排列。

16、《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请问你怎样理解?

(1)这体现了礼仪的原则中敬人原则;(2)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而且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3)在礼仪中,对待他人的要求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要做到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17、什么是合十礼?

信奉佛教的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盛行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并微微上举,同时头微向下俯下,合十礼以跪拜为最尊敬,蹲着行礼次之,平常是站着行礼。

18、个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

(1)仪容,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3)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5)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6)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19、个人的基本礼仪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1)发型得体。男性头发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性根据年龄、职业、场合的不同,梳理得当;(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须修面;女性宜淡妆修饰。保持口腔清洁;(3)表情自然。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显笑意;(4)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洁净。女性在正式场合不宜涂抹浓艳的指甲油。

20、怎样学习礼仪?

(1)要掌握有关礼仪的理论知识;(2)积极参加礼仪实践;(3)学习礼仪,最好要经过专业训练;(4)要向群众学习;(5)礼仪修养要善于自我检查和总结;(6)学习礼仪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21、修饰头发,应注意的问题有哪几个方面?

(1)勤于梳洗;(2)长短适中:包括性别因素,身高因素,年龄因素,职业因素;(3)发型得体:包括个人条件所处场合;(4)美化自然:包括烫发,染发,作发,假发。

22、化妆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是什么?

(1)勿当众进行化妆;(2)勿在异性面前化妆;(3)勿使化妆防碍于人;(4)勿使妆面出现残缺;(5)勿使用他人化妆品;(6)勿评论他人的化妆。

23、在社交场合,男士留头发的标准是什么?

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颈

24、不良的站姿有哪几种?

(1)身躯歪斜;(2)弯腰驼背;(3)趴伏倚靠;(4)双腿大叉;(5)脚位不正当;(6)手位不当;(7)半坐半立;(8)浑身乱动。

25、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坐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开膝式;(3)双腿叠放式;(4)双腿斜放式;(5)双脚交叉式;(6)双脚内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叠放式。

26、坐姿应注意哪些细节?

(1)入座后两手不可同时放在扶手上,不得半躺在沙发上;(2)不要跷二郎腿、不能不停地抖动双腿后摇摆腿脚;(3)女士不要等坐下后,再重新站起来整理衣裙;(4)不要把脚藏在座椅下或钩住椅腿;(5)不要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6)女士切忌两腿叉开,腿省伸的老远。

27、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作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开膝式;(3)双腿叠放式;(4)双腿斜放式;(5)双脚交叉式;(6)双脚内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叠放式。

28、禁忌的坐姿有哪些?

(1)头部乱晃;(2)上身不直;(3)手部错位;(4)腿部失态;(5)脚部乱动。

29、遵守社交礼仪,在行路时就要对自己始终自律,具体而言应注意哪几方面?

(1)不吃零食;(2)不吸香烟;(3)不乱扔废物;(4)不随地吐痰;(5)不过分亲密;(6)不尾随围观;(7)不毁坏公物;(8)不窥视私宅;(9)不违反交通规则。

30、行走时应注意哪些规范?

行姿。对一般人走的基本要求是要轻盈、快捷,不能拖泥带水。注意:(1)走时鞋底不能与地面摩擦;(2)女性走路时脚不能外八字或内八字;(3)两人以上的人在公众场合行走,切忌勾肩搭背。总之,男士应步伐矫健,显出阳刚之美;女士则应款款轻盈,显出柔和之美。

31、行姿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行姿的步幅。步幅是指行进时前后两脚之前的距离,在生活中步幅的大小往往与人的身高成正比;

(2)行姿的步位。正确的步位是:走路时两只脚踩的接近于一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平行线;

(3)行姿的步速。在行进时,步速应保持均匀、平稳、不能过快过慢,忽快忽慢;

(4)行姿的步韵。行进时,膝盖和脚腕应富有弹性,腰部应成为身体中心移动的轴线,双背自然轻松地前后摆动,保持身体各部位之间动作的和谐,使行走具有一定的韵律,显得自然美;

(5)行姿的步态。步态还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当心情喜悦时,步态就轻盈、欢快;当情绪悲哀时,步态就沉重。

32、行姿应注意怎样的细节?

(1)不要大甩双臂、左摇右摆,给人以轻浮、不稳重的感觉;(2)不要低头,给人不自信或不安全的感觉;(3)不要昂头,给人以自傲和目中无人的感觉;(4)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以免引起旁人的戒备之心;(5)不要落脚太重,发出“咚咚”声,不要鞋跟钉铁掌;(6)切忌顺拐或“内八字”和“外八字”;(7)切勿三五成群,左拥右挤,阻碍别人行路。

33、禁忌的站姿有哪些?

人在站立之时要“站如松”,力荐站立时肩斜、含胸、挺腹、背弓。(1)双腿不能叉开过大。不然的话,甚是不雅;(2)双脚不能随意乱动;(3)不能表现自由散漫。

34、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35、在公共场合着装有哪些禁忌?

(1)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2)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露脐装、超短裙、短裤等。

36、简述着装应遵守的“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一项重要的服饰规范。它强调的是色彩的搭配问题,即要求男性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应当使自己的公文包与鞋子、腰带色彩相同或相近,并首选黑色。

37、在社会礼仪中着装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2)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3)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4)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5)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

38、不同场合着装有哪些特点?

(1)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2)社交场合,要“时尚个性”;(3)休闲场合,要“舒适自然”。

39、正式场合女士着装的礼仪有哪些?

在重要会议和会谈、庄重的'仪式以及正式宴请等场合,女士着装应端庄得体。

(1)上衣:上衣讲究平整挺括,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纽扣应全部系上;

(2)裙子:以窄裙为主,年轻女性的裙子下摆可在膝盖以上3厘米 ? 6厘米,但不可太短;中老年女性的裙子应在膝盖以下3厘米左右。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

(3)衬衫:以单色为最佳之选。穿着衬衫还应注意以下事项:衬衫的下摆应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悬垂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衬衫的纽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系上,其他纽扣均应系好;穿着西装套裙时不要脱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衬衫。衬衫之内应当穿着内衣但不可显露出来;

(4)鞋袜: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裤袜。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否则会给人以不稳重的感觉。

40、请问正式场合穿裙装的女士如何上下轿车?

女士上车时应采用“背入式”,即将身子背向车厢入座,坐定后随即将双腿同时缩入车内。下车时,双腿先着地,然后再将身体慢慢移出去。

41、正式场合男士着装的礼仪有哪些?

在重要会议和会谈、庄重的仪式以及正式宴请等场合,男士一般以西装为正装。一套完整的西装包括上衣、西裤、衬衫、领带、腰带、袜子和皮鞋。

(1)上衣:衣长刚好到臀部下缘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置,肩宽以探出肩角2厘米左右为宜,袖长到手掌虎口处。胸围以系上纽扣后,衣服与腹部之间可以容下一个拳头大小为宜;

(2)西裤:裤线清晰笔直,裤脚前面盖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3)衬衫:长袖衬衫是搭配西装的唯一选择,颜色以白色或淡蓝色为宜。衬衫领子要挺括;衬衫下摆要塞在裤腰内,系好领扣和袖口;衬衫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厘米?2厘米;衬衫里面的内衣领口和袖口不能外露。如果西服本身是有条纹的,应搭配纯色的衬衫,如果西服是纯色,则衬衫可以带有简单的条纹或图案。

(4)领带:领带图案以几何图案或纯色为宜。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吻合要紧;领带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准;

(5)腰带:材质以牛皮为宜,皮带扣应大小适中,样式和图案不宜太夸张。对于腰围较大的男士,可改用吊带将裤子固定住;

(6)袜子: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袜子。袜口应适当高些,应以坐下跷起腿后不露出皮肤为准;

(7)皮鞋:搭配造型简单规整、鞋面光滑亮泽的式样。如果是深蓝色或黑色的西装,可以配黑色皮鞋,如果是咖啡色系西装,可以穿棕色皮鞋。压花、拼色、蛇皮、鳄鱼皮和异形皮鞋,不适于搭配正式西装。

42、商界男士在穿着西装时务必特别注意的穿法有哪些?

(1)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2)要熨烫平整;(3)要扣好纽扣儿;(4)要不卷不挽;(5)要慎穿毛衫;(6)要巧配内衣;(7)要腰间无物;(8)要少装东西。

43、请说出穿单排扣三粒扣子西服和单排扣两粒口子西服的系扣原则?

单排扣三粒扣子的只系中间一粒,两粒扣子的只系上面的一粒,下面的不系,或是全都不系。

44、领带最标准的长度是什么?

领带最标准的长度是上面宽的一片须略长于底下的一片,下端的大箭头正好抵达皮带扣的上端。

45、佩戴首饰时应注意哪些规则?

(1)数量上以少为佳,总量上不超过三种;(2)色彩上力求同色,同时佩戴两件或三件首饰应使其色彩一致;(3)工作或休闲时可佩戴高档首饰;(4)金色首饰适合于暖季佩戴 。

46、选戴手镯时应注意什么?

(1)如果只戴一个手镯,应戴在左手上;(2)戴两个时,可每只手戴一个,也可以都戴在左手上;(3)戴三个时,应都戴在左手上,不可一手戴一个,另一手戴两个;(4)手镯要与戒指、服装样式协调统一。

47、自我介绍有哪些礼仪要求?

(1)先向对方点头致意;(2)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3)自我介绍时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宜。

48、居中介绍是会面介绍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1)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将晚到的客人介绍给在场宾朋;(2)介绍过程中,先提到被介绍人的姓名,以示尊重;(3)被介绍时,目视对方,微笑致意。

49、行握手礼要注意什么?

(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2)长背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4)握手时,男士应脱下手套,女士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5)握手时,应伸出右手,绝不可伸出左手;(6)握手的力量要把握适中,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用力。

50、握手是交际场合最自然而常见的一种礼节,请谈谈握手的有关礼节。

(1)适当的握手应时间短暂,有些人习惯性地握着别人的手不放,甚至猛摇,实在令人无所适从;

(2)握手应有适当力度,过轻或过重均非适宜。太轻表示冷淡或傲慢,太重会使人感到疼痛;

(3)握手时要精神集中,注视对方,微笑致意,千万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握手时左顾右盼是最不礼貌的;

(4)握手时,男士以脱去手套为原则,手套不易脱去或不便脱去,须申明原因,请求原谅。女士虽可戴手套握手,但遇地位高的人,仍应先脱去手套;

(5)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可待别人握完再握。到朋友家中,可只与主人及熟识的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示意即可。

51、握手礼仪中如何遵循“尊者为先”的原则?

(1)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2)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3)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4)在师生之间,以老师先伸手为礼;(5)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先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52、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什么?

与他人交谈时,要盯着他人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

53、当别人询问你时,你应怎样礼貌地回答?

(1)回答问话应该耐心、细致和周到;(2)当被问到不了解的情况时,应向对方表示歉意;(3)相互交流时应使用普通话或双方都懂的语言。

54、向别人提出请求时应注意什么?

(1)要语气恳切,平等待人;(2)要“请”字当先;(3)要注意把握恰当的时机;(4)要理解和谅解别人的拒绝。

55、向他人求助时该注意什么?

首先礼貌地打招呼,再用真诚的语言与对方商量。无论能否得到帮助,都要表示感谢。

56、问路有哪些礼仪要求?

(1)问路:向他人问路时,宜主动到距对方适当的距离内,根据对方年龄、性别等特征恰当地予以尊称,并对打扰对方表示歉意,然后清晰简明地说明自己的意图;(2)答谢:得到答复后,表示谢意。如对方表示不清楚或不确定,也应表示谢意,并转问他人,不可纠缠不已。

57、接受问路有哪些礼仪要求?

(1)倾听:接受他人问路时,注意倾听对方请求,指明交通线路或需乘坐的交通工具;(2)带路:如口头表达不清,可征得对方同意后带路;(3)致歉:自己不清楚或不确定的,应致歉意,并代为请其他人予以帮助。

58、使用公共卫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1)进入公共卫生间时,如遇人多,在卫生间门外排队等候;(2)使用时关好小门;(3)使用后冲水;(4)便后洗手,湿手不应边走边甩。

59、打电话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1)“通话3分钟原则”;(2)“铃响不过三声原则”。

60、什么是打电话的“通话3分钟原则”?

(1)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一次打电话的全部时间,应当不超过3分钟;(2)一般在通话时,都要有意识地简化内容,尽量简明扼要;(3)这个原则在许多国家,都要求公务员当作一项制度来遵守。

61、什么是“电话形象”?

(1)指的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所留给通话对象以及其他在场者的总体印象。一般来说,它由使用电话时的态度、表情、语言、内容以及时间等各个方面组合而成;(2)“电话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公务员在使用电话时要注意维护自身的“电话形象”。

62、拨打电话有哪些礼仪要求?

(1)选择恰当的拨打时间,以不影响对方工作和休息为宜;(2)开始通话,先问候对方,然后主动自我介绍;电话突然中断,由主叫方立即重拨,并向对方说明。如拨错电话,应向对方道歉;(3)通话时集中沟通主要议题,提高通话效率;(4)结束通话时,以主叫方或尊者先挂断为宜。

63、请列举三种以上接听电话的礼仪要求。

(1)拿起电话,主动问好,然后进行交谈。如果接听较迟,先表示歉意;(2)接听电话时,温和应答;(3)如遇对方误拨的电话,应耐心说明,不可恶语相加;(4)如替他人接听,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转达。

64、在接听电话时,恰好另一个电话打来,应该怎样处理?

请正通话对象稍等,不挂电话,然后去接另一个电话,接通后请对方稍等,然后继续接听第一个电话。

65、公共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什么?

(1)不宜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信号不良时,可改换通话位置或改用其他通讯方式,不能大声呼叫;(2)在会场、影院、剧场、音乐厅、图书馆、展览馆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主动关机或置于振动、静音状态;如接到来电,应到不妨碍他人的地方接听;(3) 不在驾驶汽车时或飞行过程中使用手机。不在加油站使用手机。

66、收发手机短信有哪些礼仪要求?

(1)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或在与人交流时,将短信接受提示音调制静音或震动状态;(2)不在与人谈话时查看或编发短信;(3)编发短信用字用语规范准确、表意清晰。短信内容后最好留姓名,以使接收方知晓发送人;(4)不编发有违法规或不健康的短信,不随意转发不确定的消息。收到不良短信可建议或告诫发送者停止发送。

67、接受和递送名片有哪些礼仪要求?

(1)名片应双手呈递,双手承接;(2)接受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3)接受的名片不可随手乱放。

68、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是什么?

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

69、夫妻间应做到的礼仪要求是什么?

(1)夫妻平等;(2)互相尊重;(3)互相关心;(4)相互宽容和相互谅解。

70、家庭餐饮礼仪应注意哪些的规范?

(1)尽量帮助家庭成员做饭;(2)吃饭前要洗手;(3)入座要请长辈先入座;(4)家中有客人时应请客人上座;(5)先让长辈动筷子;(6)吃饭时要主动给他人添饭加菜。

71、儿女对待父母的礼仪应注哪些细节?

(1)主动关心问候;(2)听从父母的教诲;(3)关心父母健康;(4)理解长辈;(5)分担父母的忧虑;(6)参与家务劳动;(7)不给父母添乱;(8)照顾长辈注意态度;(9)记住父母生日。

72、父母对子女应注意怎样的礼仪细节?

(1)对年幼子女尽养育、教育职责,关心子女成长;(2)尊重子女隐私,不翻看孩子日记、相册;(3)进子女房前要先敲门;(4)支持子女事业,帮助子女进步;(5)调解子女矛盾,改善子女的夫妻关系;(6)力所能及不给子女增添负担;(7)帮助子女教育下一代。

73、登门拜访有哪些礼仪要求?

(1)拜访前应预约时间。如确需临时造访或推迟拜访,应征得主人同意并表示歉意。在时间选择上,尽量避开用餐时间;

(2)进门前先轻声敲门或揿按门铃,等到主人招呼进门后方可入内。进门后,向主人及其在场家人问好,如有其他客人在场,也应问好;

(3)与主人交谈时,可以对主人的家庭状况做一般了解,但不可盘问细节。如有要事商谈,尽快进入正题;交谈过程中,注意倾听,不可独自滔滔不绝;

(4)临时造访或礼节性拜访,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5)告辞时,对主人及其在场家人的接待表示感谢。出门后,主动请主人“留步”。

74、做客时应遵循的礼仪的原则是什么?

(1) 客随主便礼待主人的原则;(2)有约在先的原则;(3)上门有礼为客有方的原则。

75、拜访的时间应是多长?

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 两个小时。

76、家庭待客有哪些礼仪要求?

(1)准备:整理房间,整饰衣着,备齐用品,提前等候;(2)迎客:热情迎接问候,让进屋内,若有他人在场,应予相互介绍;(3)待客:先请客人落座,主人后坐下;送上饮品或点心;专注交谈,不宜不停起身,或一边看电视一边交谈,或经常暗示时间;(4)送客:起身相送,一般应送到电梯口、楼下或大门口,应挥手致意,目送客人远去。

77、上茶的礼仪是什么?

上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78、请从礼仪的角度说明主人和客人进出房间的位次?

在进出房间、通过房门时,通常应当负责开门或关门。具体而言:(1)进入房间时。若门向外开,应首先拉开房门,然后请宾客入内。若门向内开,则主人应首先推开房门,进入房内,然后请宾客进入;(2)离开房间时。若门向外开,应首先出门,然后请宾客离开房间。若门向内开,主人则应当在房内将门拉开,然后请宾客首先离开房间。

79、邻里之间礼仪应注意哪些规范?

(1)不制造噪音,不影响邻里休息;(2)劝解邻里矛盾,不制造邻里纠纷;(3)不传话,不造谣,互敬互让;(4)关心邻里生活,关心身体健康;(5)帮助邻里照顾小孩;(6)邻里出门后,要帮助招待客人,维护邻里安全;(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亲不如近邻,在邻居家出现危难时,出手帮忙。

80、在交往中应遵循礼仪的三a原则是什么?

(1)接受对方;(2)重视对方;(3)赞同对方。

81、公共场所吸烟要注意什么?

(1)不在室内禁烟区吸 ;(2)不在妇女和儿童面前吸烟;(3)不把烟雾喷向他人;(4)不乱弹烟灰、乱扔烟头烟盒,烟头应完全熄灭。

82、参加舞会的礼仪是什么?

(1)服饰端庄。女士以裙装为宜;(2)邀舞时,一般男士应主动邀请女士共舞,如果被对方拒绝,不应反复纠缠。如果是女士邀请男士,男士一般不应拒绝;(3)跳舞时,应保持身姿端正,双方胸部应相距30厘米左右;(4)一支舞曲结束后,男士应将女士送回原位并致谢;(5)在正常情况下,同性之间不宜共舞;(6)男女结伴参加舞会,依照惯例,第一支舞曲和最后一支舞曲应当一起上场。

83、观看演出有哪些礼仪要求?

(1)着装适宜。衣着整洁,不宜穿背心、拖鞋等;

(2)礼貌入场。一般提早15分钟进场,对号就座;如果迟到,应先就近入座,或在外厅等候,等到幕间休息时再入场;如果入座时打扰了他人,应表示歉意。如果戴着帽子应摘下,以免影响后排观众;

(3)保持安静。观看演出时,不大声说话或交头接耳;不随便走动;将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状态;不吃带皮带壳和其他会发出声响的食物;

(4)有序退场。一般不应中途退场。演出全部结束后,起立鼓掌;若演员出场谢幕,应再次鼓掌;谢幕结束后顺序退场。如遇嘉宾上台接见演员,应在接见仪式结束后再退场;

(5)交响音乐会中乐队演奏完一支乐曲时、歌剧中独唱结束时、芭蕾舞独舞结束时方可鼓掌。

84、观看交响音乐会、歌剧和芭蕾舞时应在什么时候鼓掌为宜?

(1)交响音乐会在乐队演奏完一支乐曲时鼓掌;(2)歌剧在独唱结束时鼓掌;(3)芭蕾舞在独舞结束时鼓掌。

85、接到邀请如何处理?

(1)接到请柬、邀请信或口头的邀请,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确认。对注有r. s. v. p(请答复)字样的,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注有“regrets 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在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经口头约妥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注有“to 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2)在接受邀请之后,不要随意改动。万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3)应邀出席一项活动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着装的要求等情况;活动多时更应注意,以免出现走错地方,或主人未请配偶却双双出席等尴尬。

86、餐馆服务有哪些礼仪要求?

(1)讲究个人卫生。着装整洁、无污损,并使自己的头部、手等部位保持清洁。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做到举止得体、自然;

(2)熟悉菜肴酒水。当顾客对菜肴、酒水不甚了解时,应及时给予详细的解释,并适当地给出合理的点餐建议,不可一问三不知、答非所问;

(3)尊重客人选择。顾客点餐时,不反复推荐客人不点的菜肴、酒水等。尊重顾客的宗教、民族习惯,对于第一次来就餐的顾客,主动询问是否有忌口或其他的用餐习惯;

(4)服务热情细致。在接到客人订餐时,认真记录来客人数和用餐时间,并问清是否需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当客人进入餐馆,热情、主动地将客人带到座位;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遵循先女宾后男宾、先客人后主人、先长辈后晚辈、先儿童后成人等原则;客人离去时,提醒顾客不要遗忘所带物品,并表示感谢,欢迎再次光临。

87、在宴请中,入座、座次有哪些礼仪?

(1)入座:主人或者长者主动安排众人入座;来宾在长者或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入座时,男士为身边(尤其是右边)的女士拉开座椅并协助其入座;(2)座次:基本上按照以右为尊的原则,将主宾安排在主人的右侧,次主宾安排在主人的左侧。参加人数较多的宴会,主人应安排桌签以供客人确认自己的位置。

88、一般而言,席次的安排必须注意哪些原则?

(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4)遵守外交惯例,依各国的惯例,当一国政府的首长,如总统或总理款宴外宾时,则外交部长的排名在其他各部部长之前;

(5)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即在众多宾客中,男主宾排第一位,其夫人排第二位。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因她是某部长,而这位先生官位不显,譬如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则必须排在所有部长之后,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6)与宴宾客有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及社会贤达参加的场合,则依政府官员、社会团体领袖、社会贤达为序;

(7)欧美人士视宴会为社交最佳场合,故席位采取分座之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华人与外宾杂坐;

(8)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烙遵。如某君已为部长,而某教授为其恩师,在非正式场合,不能将某教授排在该部长之下;

(9)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0)在男女主人出面款宴而对座的席次,不论圆桌或长桌,凡是八、十二、二十、二十四人(其余类推),座次的安排,必有两男两女并座的情形。理想的席次安排,以六、十、十四、十八人(余类推)为宜;

(11)如男女主人的宴会,邀请了他的顶头上司,经理邀请了其董事长,则男女主人必须谦让其应坐的尊位,改坐次位。

89、喝酒的礼仪有哪五个基本要求?

(1)姿势要正确;(2)酒量要适中;(3)速度要适中;(4)拒酒要得体;(5)劝酒要适度。

90、餐巾不同摆放位置的寓意?

(1)当主人铺开餐巾时,就表示用餐开始;(2)当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用餐结束;(3)中途暂时离开,将餐巾放在本人座椅面上。

91、如何品饮咖啡?

(1)正确端咖啡杯。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把杯子轻轻端起;(2)给咖啡加糖。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到咖啡碟的近身一侧,然后再用咖啡匙把糖加入杯中;(3)搅拌咖啡。喝咖啡前应仔细搅拌,待搅匀后饮用。把咖啡匙放在托碟外边或左边;(4)品饮咖啡。品饮咖啡不能用匙子舀,匙子是用来搅拌咖啡或加糖的。喝咖啡只需将杯子端起即可,不要将下面的接碟一并托起。

92、西餐席次如何安排?

(1)女士优先。在排定西餐座次时,主位请女主人就座,而男主人位居第二位;(2)以右为尊。在排定座次时,以右为尊;(3)面门为上。面对正门者为上座,背对正门者为下座;(4)交叉排列。男女交叉排列,生人与熟人交叉排列。

93、如何正确使用西餐餐具?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餐巾、餐匙、盘、碟、杯、牙签等。

(1)刀叉的使用: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用餐中暂时离开,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摆放,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刀口向内;用餐结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2)餐巾的使用。将餐巾平铺于大腿上,可以防止进餐时掉落下来的菜肴、汤汁弄脏自己的衣服。在用餐期间与人交谈之前,先用餐巾轻轻地揩一下嘴;女士进餐前,可用餐巾轻抹口部,除去唇膏。在进餐时需剔牙,应拿起餐巾挡住口部;

(3)餐匙的使用。用来饮汤、吃甜品,不可直接舀取其他任何主食、菜肴和饮料。餐匙入口时,以其前端入口,不能将它全部塞进嘴里。

94、用西餐完毕时刀叉摆放方法应该是?

刀口向内,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列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列横放在餐盘里。

95、自助餐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1)取餐按照餐厅设定的方向顺向排队,不可逆向行进更不可插队;(2)根据个人食量取菜,一次不可取太多,吃完一盘后再去取用,避免在面前同时摆放多个盛满食物的餐盘;(3)如是宴请或者聚会,应等同桌所有人都取完菜落座后,一起开始用餐;(4)再次取菜时,不使用已用过的餐具;(5)不将所取的食物带出餐厅。

96、入座与离座时,有何需要注意之点?

入座要求:(1)在他人之后入座或落座;(2)在适当之处就座;(3)在合“礼”之处就座;(4)从座位左侧就座;(5)向周围之人致意;(6)毫无声息地就座,以背部接近座椅坐下后调整体位。

离座要求:(1)先有表示;(2)注意先后;(3)起身缓慢;(4)站好再走;(5)从左离开。

97、商务交往中哪六种话题不得涉及?

(1)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2)不能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3)不能够对对方内部的事情涉及;(4)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同事、同行的坏话(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5)不能够谈论格调不高的问题,我们都是现代的人,要有修养;(6)不涉及私人问题,关心人要有度,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

98、商务交往中私人问题五不问指什么?

(1)不问收入;(2)不问年龄;(3)不问婚姻家庭;(4)个不问健康问题;(5)不问经历。比如婚姻家庭问题,因为家家都有难念的径;两种人不问年龄,一是将近退休的人,白领丽人的年龄不问。商务人员不谈健康,老板得了癌症谁给我贷款?经历不能问,英雄不问出处,重在现在,你是大学,人家不一定是大学。为什么不讨论收入?收入和个人能力和企业效益有关,谈论就要比较,痛苦来自比较之中。朋友可以问,外人不可以问。

99、好的商务招待可从哪几方面去着手?

(1)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去了解客人;(2)对新老朋友都热情相待;(3)得到帮助,真诚表达你的谢意;(4)商业场合不要羞于推销你自己(这一点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5)得到热情招待,要在适当时机考虑回报;(6)强化与老客户的关系(我们80%的商业利润可能就来自那20%的老客户);(7)在商务招待中提高公司形象;(8)注意在招待过程中强调公司的任务,但要做得圆滑而漂亮。

100、简答学习、践行职业服务礼仪应体现哪些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尽职尽责;(2)诚实守信、优质服务;(3)仪容端庄、着装整洁;(4)语言文明、态度温馨。

101、常规的服务人际距离有哪些礼仪要求?

(1)直接服务距离。服务人员为对方直接提供服务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一般以0. 5米至1. 5米之间为宜;(2)展示距离。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进行操作示范时,服务人际距离以1米至3米为宜;(3)引导距离。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引导带路时,一般行进在服务对象左前方1. 5米左右最为合适;(4)待命距离。服务人员在服务对象未要求提供服务时,应与对方自觉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但要在服务对象的视线之内。

102、零度干扰要特别注意哪三个方面?

(1)创造无干扰环境;(2)保持适度的距离;(3)热情服务无干扰。

103、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严禁哪些举止?请举例说明。

(1)不卫生的举止,例:当众挖鼻孔、擤鼻涕、掏耳朵;(2)不文明的举止,例:当众脱鞋、更衣、提裤子;(3)不敬人的举止,例:对服务对象指指点点,甚至拍打、触摸、拉扯、堵截对方;(4)不负责的举止,未经服务对象要注,一厢情愿地将自己正在销售的商品或说明书硬塞到对方的手中,呈请对方“看一下”、“试一下”。

104、什么情况下,才允许服务人员采用蹲的姿势?

(1)整理工作环境;(2)给予客人帮助;(3)提供必要服务;(4)捡拾地面物品;(5)自己照顾自己 。

105、服务人员在为自己化工作妆时,有哪些禁忌?

(1)离奇出众;(2)技法出错;(3)残妆示人;(4)岗上比妆;(5)指教他人。

106、银行服务有哪些礼仪要求?

(1)热心周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主动细心地为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纸笔、墨水、印泥、擦印章布、老花镜等用具,发现储户的存折破损主动帮助粘贴或更换。对年迈体弱的老人,更应耐心细致,必要时主动帮其填写凭条;

(2)注重保密。对客户的任何个人信息,都要保密。对客户存取款,窗口服务人员可以用小声交谈方式核对,也可采取点头、摇头、手势、眼示的方式进行核对;

(3)讲求效率。不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岗位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尽量减少客户等候时间。 遇有急事的客户,在征得其他客户同意后,可提前办理。在客户量大时,首先保证为客户提供服务,不宜因交接班影响服务。

107、入住酒店有哪些礼仪要求?

(1)随团体入住的,应选派1-2人在前台办理手续,其余人员在大堂僻静处等候,不可拥堵在前台;(2)进入客房后,自觉关闭房门,不在房间里喧闹或把电视音量开得很大而影响其他客人;(3)不穿着睡衣睡裤、内衣内裤、拖鞋在走廊里走动或串门;(4)爱护客房内的公用设施,节约水电,保持室内卫生;(5)对服务员的服务和问候应友好回应。

108、酒店服务有哪些礼仪要求?

(1)着装规范。上班时按规定着工作制服,男女员工都应做到端庄大方,切忌奇装异服和出格打扮;

(2)语言恰当。用语谦恭,语调亲切,言辞简洁,根据不同对象恰当使用语言,尽量做到听懂方言;

(3)礼貌迎送。客到有请、客问必答、客走道别。在迎送客人或与客人交流时,面带微笑,真诚礼貌,恰当地使用尊称和各种手势;

(4)主随客便。对需要特殊照顾,特别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的客人,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接待客人预订事项主动热情、有条不紊,在办理入住、用餐等手续时,准确填写、认真核实。提供整理房间等服务时先敲门,得到客人同意后才能进入,如遇客房门口显示“请勿打扰”,不得随意进入;

(5)尊重私密。不能对外泄露客人的任何信息;不能乱动、乱翻客人的物品;不私自使用专供客人使用的电话、电梯、洗手间等设施。

109、酒店服务人员应如何做到尊重客人私密?

(1)不能对外泄露客人的任何信息;(2)不能乱动、乱翻客人的物品;(3)不私自使用专供客人使用的电话、电梯、洗手间等设施。

110、简述接待人员在楼梯的引导方法。

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111、简述接待人员在无人驾驶电梯的引导方法。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112、商场购物有哪些礼仪要求?

(1)浏览商品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说笑;(2)挑选物品时,轻拿轻放,看后放回原处。如果手有污渍,应避免触摸商品,尤其不可触摸食品;(3)使用商场手推车时,注意停放位置,避免堵塞通道,用完应停放到指定位置;(4)结账时,自觉排队。

113、参观旅游有哪些礼仪要求?

(1)遵守时间约定;(2)在听取讲解时保持安静;(3)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4)拍照摄像遵守规定;(5)相互礼让,不长期占用公用设施;(6)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114、共乘电梯有什么讲究?

(1)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呼梯按钮。轿厢到达厅门打开时:若客人不止1人,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一侧门,礼貌地说“请进”,请客人们或长辈们进入电梯;

(2)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或长辈要去的楼层按钮。若电梯行进间有其他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可视状况是否寒暄,例如没有其他人员时可略做寒暄,有外人或其他同事在时,可斟酌是否必要寒暄。电梯内尽量侧身面对客人;

(3)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

115、乘坐自动扶梯有哪些礼仪要求?

(1)乘坐自动扶梯,应靠右侧站立,空出左侧通道,以便有急事的人通行;(2)应主动照顾同行的老人与小孩踏上扶梯,以防跌倒;(3)如须从左侧急行通过时,应向给自己让路的人致谢。

116、乘坐箱式电梯有哪些礼仪要求?

乘坐箱式电梯,应先出后入。如果电梯有司机,应让老人和妇女先进入;如无电梯司机,可先进入轿厢操控电梯,让老人和妇女后进电梯以确保安全。先进入轿厢的人要尽量往里站。与同乘电梯人不相识时,目光应自然平视电梯门;在电梯里不高声笑谈,保持安静。

117、上下楼陪同和主宾的正确位次是什么?

如果在陪同来宾的行进途中需经过楼梯,那么陪同人员在上楼和下楼途中应处于不同的位置。在上楼途中,通常要请宾客走在前面,这一来可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二来也可以起到保护宾客的作用。在下楼时,为宾客的安全着想,陪同人员则应走在宾客的前面。

118、出租车司机有哪些礼仪要求?

(1)保持车容整洁;(2)着装得体;(3)交谈得当;(4)安全第一;(5)服务主动;(6)礼让他人。

119、导游员、讲解员有哪些礼仪要求?

(1)仪容仪表良好;(2)讲解准确顺畅;(3)服务主动热情。

120、排队有哪些礼仪要求?

(1)先来后到,依次排序,依序而行;(2)保持间距,前后之间不应有身体上的接触,尤其在金融窗口、取款机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场合,前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增大;(3)不应插队,插队是最无礼的表现。

121、行人有哪些礼仪要求?

(1)按照交通指示灯和标志、标线行走;(2)应当请年长者、女士和未成年人走在离机动车道较远的内侧;(3)多人并行应主动避让他人,不翻越道路交通隔离护栏,以免影响交通和发生危险。

122、乘坐飞机有哪些礼仪要求?

(1)按时登机,对号入座。进入机舱后保持安静;

(2)不将超大行李和有异味的物品带上飞机。尽快放好随身行李,保持通道畅通;

(3)登机后主动关闭手机等无线电设备;

(4)不乱动飞机上的安全用品及设施。需要找乘务员时,可以揿按呼唤铃,不宜大声喊叫。接受乘务员服务应致谢;

(5)在飞机上进餐时,主动将座椅椅背调至正常位置,以免影响后排乘客进餐;

(6)保持舱内整洁卫生,因晕机呕吐时,应使用机上专用呕吐袋。飞行过程中尽量不要脱下鞋子以免异味影响他人;如果是长途飞行,脱下鞋后应在外面再罩上护袜;

(7)机上读物阅后整齐放入面前插袋;

(8)飞机未停稳时不抢先打开行李舱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伤人;

(9)上下飞机时,对空中乘务员的迎送问候有所回应。

123、乘坐火车有哪些礼仪要求?

(1)放置行李应相互礼让,与人方便;(2)主动帮助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3)在车厢里,自觉维护车内环境卫生,垃圾投入垃圾箱内;不随意脱下鞋子,更不可把脚跷放到对面座位上;车厢内禁止吸烟;不可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和盥洗间。

124、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时应有哪些礼仪要求?

(1)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2)听从司乘人员的引导;(3)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让座;(4)保持车厢和站点的环境卫生;雨雪天,妥善放置所携雨具,以免影响他人;(5)后下车的乘客应主动给先下车的乘客让道。

125、骑车有哪些礼仪要求?

(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2)礼让行人,红灯不越线,黄灯不抢行;(3)进出有人值守的大门,下车推行,以示尊重;(4)拐弯前先做手势示意。 在机动车专用道和人行便道行驶,勾肩搭背、相互追逐、曲折行驶,在市区骑车带人和带超长、超宽物品,都是常见危险行为,要坚决杜绝。

126、乘坐出租车有哪些礼仪要求?

(1)路边招停,以不影响公共交通为宜;(2)上车时,年长者或女士先上;下车时,年轻者或男士先下;(3)保持车内卫生,不往车外吐痰、扔杂物;(4)在没有禁止吸烟的车上,如要吸烟,应征得司机同意,不可将烟灰弹落车内,不将烟蒂扔到窗外。

127、什么位置是汽车上座?

(1)社交场合:主人开车,副驾驶座为上座;(2) 商务场合:专职司机,后排右座为上(根据国内交通规则而定),副驾驶座为随员座;(3)双排座轿车有的vip上座为司机后面那个座位;(4)在有专职司机驾车时,副驾驶座为末座。

128、什么是公务员与别人谈心时所应遵守的“六要六不要”?

(1)要说百姓的话,而不要说官话;(2)要说实在的话,而不要说空话;(3)要说真诚的话,而不要说假话;(4)要说文明的话,而不要说粗话;(5)要说正派的话,而不要说闲话;(6)要说知心的话,而不要说怪话。

129、什么是行政礼仪,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行政礼仪,又称公务礼仪。它是指国家公务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

行政礼仪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国家公务员真正自觉地恪尽职守,勤于政务,廉洁奉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民为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提高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130、国家公务员在整理、修饰仪容时的原则是什么?

国家公务员在整理、修饰仪容时的原则是修饰避人 。

131、机关公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五应原则是”是什么?

(1)应时,是指着装要考虑所处的节气和时间,不能为了美丽而不分季节、胡乱穿衣;(2)应事,具体而言即着装一定与所办的公务和事情相适应;(3)应景,是要求公务人员在着装时必须考虑到自己将代表的身份,以及即将出现或主要活动的地点,使服装尽量与身份和工作保持和谐一致;(4)应己,则是要求在选择着装时要因人而异,使所穿服装与自己的身份条件相适应;(5)应制,指的是要遵守单位着装的有关规定,并使之制度化、系列化。切不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使自己的着装给工作或交往带来不便。

132、公务交往中哪六种话题不得涉及?

(1)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2)不能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3)不能够对对方内部的事情涉及;(4)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同事、同行的坏话;(5)不能够谈论格调不高的问题;(7)不涉及私人问题。

133、小型会议怎样排座?

小型会议,一般指参加者较少、规模不大的会议。它的主要特征,是全体与会者均应排座,不设立专用的主席台。小型会议的排座,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具体形式。(1)自由择座;(2)面门设座;(3)依景设座。讲究进门后“以右为上”,即进门后右侧之座为上座,应请客人就座;左侧之座为下座,宜由主人就座。

134、举行双边洽谈时,应使用长桌子或椭圆形桌子。宾主应分坐于桌子两侧。若桌子横放,问宾主方各坐什么位置?若桌子纵放,问宾主方各坐什么位置?

横放: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属于客方;背对正门的一方为下,应属主方。

纵放:以进门的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

135、签字仪式的座次安排原则是什么?

(1)双边仪式参加者列队站于签字者之后,中央高于两侧,右侧高于左侧;(2)双方签字人员面对房间正门,站在右侧为客方。

136、请详细说明签约仪式座次安排三种形式。

在签约仪式的座位安排一般有并列式、相对式和主席等式三种。

(1)并列式。并列式是签字仪式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并列式中,签字桌面门横向摆放,签字双方的全体成员在签字桌之后并排排列,面门而坐,客方居右,主方居左;

(2)相对式。相对式与并列式基本相同,差别在于相对式中,双方的随员移至签字人员对面,而非并列式中与签字人员坐在一方。双方签字人员并排面门而坐,而随员则坐在签字桌与大门之间,与签字人员隔着签字桌;

(3)主席式。主席式适用于多边签约仪式。主席式中,签字桌仍然面门横向放置,桌后只设一个签字席,且不固定就座者。各方签字人员皆背对正门面对签字席就座,签字时,以规定顺序依次走到签字席签字,然后回到原来坐席。

137、在社会生活中,赠送礼物有哪些礼仪要求?

(1)选择适当礼物,尊重当地送礼禁忌,对礼物进行适当包装;(2)送礼的最佳时机是进入主人住处后,在主人表示欢迎的时候将礼物送出;(3)回赠礼物的最佳时机应是客人提出告辞的时候;(4)除非收礼者不在,最好把礼物当面赠送。赠送或回赠礼物时双手递上,并做简短说明或介绍。

138、依据国际贯例,我国举行欢迎正式到访的国宾的仪式时,应演奏两国国歌,其先后顺序是什么?

先演奏来宾所在国国歌,然后演奏我国国歌。

139、赛场升国旗、奏国歌时有哪些礼仪要求?

当赛场宣布举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时,现场所有人员都应起立、脱帽,身体转向旗杆方向,等待升旗。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开始后,应肃立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并跟着乐曲用正常音量唱国歌。

140、须同时升挂、降下我国国旗与外国国旗时,应该怎样做?

一般而言,须同时升挂、降下国旗与其他旗帜,或同时升挂、降下我国国旗与外国国旗时,通常应当首先挂我国国旗、最后降下我国国旗。在同一旗杆上,不得升挂两面国旗。亦不可将一面国旗与另外一面其他旗帜升挂于同一旗杆上。

141、悬旗致哀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悬旗致哀的通常做法是降半旗,即将旗升至杆顶再下降至距杆顶1/3杆长的地方。

142、探望病人的时间以多少为宜?探病次数注意什么?

10至30分钟,不宜太频繁。

143、图书馆里应遵守怎样的礼仪?

(1)到图书馆看书,要保持安静和整洁卫生。进门入座时要轻,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以免影响他人;(2)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属于公共财产,阅览时应注意爱护;(3)碰到熟人可点头致意,如要交谈,应离开阅览室找一个不影响他人的地方,不可在室内谈笑;(4)不要为他人抢占座位,不要在座位上躺卧,也不要在阅览室内吸烟;(5)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应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144、在交往中,善解人意的人常常被认为是文明守礼的人,请问你怎样理解?

(1)善解人意体现了礼仪的原则中的互动原则。这是人际交往若想取得成功所必须遵守的原则;(2)人们在交往中必须善于体现交往对象的感受,主动进行换位思考;(3)人们在交往中要时时、处处努力做到“交往以对方为中心”,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145、什么是“保护环境原则”?

具体来讲包括三重含义。(1)要求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2)要求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3)要求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作为与环境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人类社会的一名成员,国家公务员对于保护环境是责无旁贷的。

146、微笑有哪些良好的作用?

(1)可以调节情绪;(2)可以消除隔阂;(3)可以获取回报;(4)有益身心健康。

147、“女士优先”的内容有哪些?

(1)在女士面前,男士不可以吸烟;(2)女士落座时或起立时,男士要主动为女士移动座椅;(3)进出门时,男士要为女士开关门。

148、工作或生活中如何践行“女士优先”?

男士与女士相处时,男士应给予女性足够的照顾。比如,在道路上行进时,男士应走在靠近马路一侧,让女士走在内侧;如果路况不好,男士则应在前带路;女士要上车时,男士应主动为其打开车门,待其上车之后,再为其关好车门;下车时,男士应先下车为女士开车门;就餐时,男士应主动为女士拉出座位,并服侍其坐好;在酒会或舞会上,男士有责任避免女士受冷落,并应主动为其拿饮料酒水等。

篇5:衣食住行社交礼仪常识

衣食住行社交礼仪常识

一、穿著的礼节

1.正式应酬时,男士穿合时宜的西装。女士穿合时宜的礼服、洋装、套装或旗袍。

在大饭店吃饭,穿著要整齐、仪容要端庄。

2.女士中午不宜穿长裙或长旗袍。

3.男士打领带的长度以盖住皮带头为限,不宜过长或过短。

4.男士穿西装不宜穿布鞋。衬衫以白色长袖或浅色为宜,不宜穿鲜艳大红或短袖。

5.男士晚上应酬不宜穿白色西装。不管白天晚上,最好别穿黑西装配黑衬衫。 (拉丁美洲家有丧穿全黑衬衫加黑西装)

6.参加丧礼穿著宜朴素,避免穿红色衣服或打红色领带。

7.男士穿双排扣西装,要随时扣上扣子。穿单排扣西装与人见面握手或起身讲话时,要扣上第一个扣子以示礼貌。穿三个扣子的西装,第三个扣子可以不扣。

8.参加餐会或是酒会,男士不宜穿白色袜子。

9.旅游时,不可穿西装,要穿便服和休闲鞋。

10.不可穿睡衣出门,更不可穿睡衣接待客人,也不宜穿拖鞋外出。

11.进入宴会厅前,要先脱下大衣并交给侍者挂在衣帽间。

12.宴会席间不可随意脱西装,至少要征求主人同意才可脱掉。

13.接到请帖时要看清楚服装规定。规定穿便服,则不宜穿西装赴宴。正式宴会的请帖上,均写明服装规定。

14.日常生活中,穿著要合乎年龄、身份及季节。

15.女士不宜把太阳眼镜插在头顶上。阴天及室内不宜戴太阳眼镜。

二、吃饭的礼节

1.餐巾不是用来擦汗、擦眼镜或刀叉。餐巾应至于膝盖上,不可挂于胸前。

勿拍打餐厅提供的纸餐巾,会惊吓客人。

2.餐叙中,不可任意趴到桌下捡餐巾或拾物,会被误认为行动诡异。

3.勿大声或拍手喊叫服务生,应以左手示意。

4.宴客时,男女主人要先举杯敬宾客。宾客回敬,以一次为妥,并由主人开始依序敬起。不能跳过某人,要依序敬酒。不可以水杯当酒敬人,为不擅饮酒者或女性可以水或果汁回敬。

5.女性不必主动向客人敬酒。男性也不宜向隔桌友人敬酒,更不宜离桌到处敬酒,有喧宾夺主之嫌。

6.正式餐会绝无划拳、逼酒及敬烟等不良动作。

7.吃西餐刀叉是由外向内依次取用。放最左最右边的是吃生菜的刀叉;其次是吃鱼或吃肉用的刀叉。盘子前横放的叉子或匙是吃甜点、喝咖啡或喝茶用的。

8.西餐出菜顺序是开胃菜(鲜蚝、小鲜虾、什锦瓜果或沙拉)、汤、主食(肉或鱼或其它)、甜点(布丁、蛋糕或冰淇淋)及咖啡或茶。

9.西餐饮酒有餐前酒(香槟、威士忌、红白葡萄酒或调酒)。饭中酒(红白葡萄酒或绍兴酒。红肉喝红葡萄酒,吃鱼选白葡萄酒)。饭后酒有白兰地、高梁酒或甜酒。拿香槟杯或葡萄酒杯,手要握住杯脚。拿高脚杯要兼握住杯身。拿啤酒杯则要握紧把手。喝白兰地要手握杯身。白葡萄酒和香槟须放在冰筒中冷藏再喝。

10.吃西餐时,餐桌上如放置一碗水,碗中漂浮一片柠檬或花瓣,那是用来洗手指的,千万不可以端来喝。

11.宴会餐桌上每人面前摆水杯、红白葡萄酒杯等杯子。不可用玻璃杯盛茶及咖啡。喝茶及咖啡均要使用垫盘。

12.吃西餐时,自己的面包是放在左边的小盘子。吃面包要撕一片吃一片。

13.不宜低头喝汤,要以匙就口,喝汤不出声。

14.吃肉或吃鱼要切一块吃一块,并以叉子叉肉或鱼送入口中。

15.西餐吃毕时,刀叉合并齐放在盘子上,叉子向上、刀刃向内;未用完时,刀子分开摆在盘子上左右两边。

16.吃中西餐时,若要短暂离席,要把餐巾挂在椅背上或对折放在面前的大盘子下。

17.男士有为女士拉椅子的礼节,也可由侍者代劳。

18.正式宴会,进餐厅时,要先看放在入口的座位图,找出自己的座位,以免上桌时再仓皇找座位。

19.参加鸡尾酒会时,勿喝太多,否则极易喝醉。

20.请帖指名邀请夫妇时,若夫人临时有事不能出席,可由女儿代替,但要先告知主人。

21.接到请帖后,如不能出席,要尽早设词婉告主人并致谢。

三、住的礼节

1.进出旅馆或自家房门,关门要轻声。

2.客人来家?堳臛X时,进门最好不叫客人脱鞋。

3.室内收音机电视勿开太大声,以免干扰邻居安宁。

4.与邻居要和睦相处及守望相助,见面主动打招呼。

5.进入已有乘客的电梯后,脸要立即朝门。电梯内勿与人交谈、吸烟或饮食,遵守先出后进原则。

6.女士独自进入电梯时,如有男士在场,则不必背对男士,要侧站以防万一。

7.在国外住旅馆时,每天早上出门前勿忘在枕头下放一或二美元小费。国内亦然。

8.晚上睡觉前,记得拉上卧室窗帘。

9.住公寓大厦不可在门外放鞋子、鞋柜及鞋垫等杂物。

10.住家垃圾依规定分类。

四、行的礼节

1.搭乘主人开车时,主人右边是首位,后排右边是第二位,左边是第三位,中间是第四位。第三位最后上车。

2.搭乘司机开车时,后排右边是首位,左边是第二位,中间是第三位。司机右手边是第四位。第四位最后上车。乘坐轿车时要让位尊长辈先上后下。

3.搭乘公共电扶梯靠右站,左侧通行。

4.搭乘捷运或公车要遵守先下后上原则。车上不可大声交谈及抽烟。相机让座。

5.与女士、位高、年长者同行时,要让彼等走在右边。

6.上下楼梯时,要让女士、位高或年长者先上后下。

7.三人以上同行,勿横排行走,以免占据马路妨害后方行人通行。

8.一人独行时,要走在马路右边,遵守规则。

9.开车不任意按喇叭。

五、称呼礼仪

1.正确、适当的称呼。

它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务必注意:一是要合乎常规,二是要入乡随俗这两点。另外,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细心掌握,认真区别。生活中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特殊性的,要求庄重、正式、规范。以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相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比如张经理、李局长。国际交往中,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称呼就显得千差万别。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二是要注意国别差异。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呼职务(对军界人士,可以以军衔相称),二是对地位较高的称呼“阁下”。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很受尊重,可以直接作为称呼。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姓名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对于关系密切的,不论辈份可以直呼其名而不称姓。比如:俄罗斯人的姓名有本名,父名和姓氏三个部分。妇女的姓名婚前使用父姓,婚后用夫姓,本名和父名通常不变。日本人的姓名排列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姓名字数较多。日本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姓,本名不变。

2.称呼的五个禁忌

我们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避免下面几种失敬的做法。1)错误的称呼。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是误会。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把配偶经常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3)使用不当的称呼。工人可以称呼为“师傅”,道士、和尚、尼姑可以称为“出家人”。但如果用这些来称呼其他人,没准还会让对方产生自己被贬低的感觉。4)使用庸俗的称呼。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5)称呼外号。对于关系一般的,不要自作主张给对方起外号,更不能用道听途说来的外号去称呼对方。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

六、握手礼仪

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握手时应注意不用湿手或脏手,不戴手套和墨镜,不交叉握手,不摇晃或推拉,不坐着与人握手。

握手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手去呼应。平辈之间,应主动握手。

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握手时要用右手,目视对方,表示尊重。男士同女士握手时,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右手握住后,左手又搭在其手上,是我国常用的礼节,表示更为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七、其它应注意礼节

1.搭飞机、参加演奏会、重要会议或演讲会时要记得关掉手机。

2.球场观看高尔夫时,当选手在击球或是开球时,均要关掉手机,也不可高声谈话或喊叫。

3.拜访朋友要先约定时间与地点,不宜随便串门子。拜访或赴宴不可迟到或早到太多。

4.晚辈要主动表示前往拜会长辈,不宜随便叫长辈来玩。长辈表示来访时,不宜拒绝。

5.应酬场合,不随便找人拍照。

6.参加亲友聚会,记得带合适礼物相送。

7.打电话要先报自己姓名,长话短说。

8.参加正式舞会时,要主动邀请邻近的女士共舞,惟须注意礼节。原则上是邀请朋友的女伴共舞,不认识者最好不要贸然邀请。

9.公共场合讲手机,声音放低,不干扰别人。

篇6:国外餐桌一般礼仪

食用热水要说Boiled water,如说Hotwater,则会送温开水进来。

进门後由领座员引导入座。

高档餐厅,较大物品应放在寄存处,离开时应付些许小费。

试饮葡萄酒时,先端起酒杯,如味道极差,可拒绝试饮。在饮料送来前将餐巾置於大腿。

将餐单从头看一遍再点菜,可先叫饮料,再慢慢看。

食用面包时,应用手指每次撕一小块。

从外至里依次使用排好的刀叉。

如有出纳处,将小费放在桌上即可持帐单离开。

如帐单上含服务费,就不必付小费。

吃东西时切勿发出声音。

闭着嘴咀嚼食物,勿使食物露出。

调味品离自己较远时,应请邻座的人代劳,并说「请……」。

甜点之前,切勿吸烟。

如果是自助餐,请“量力而行”。

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

弄脏嘴巴时,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用餐反摺的内侧来擦,而不是弄脏其正面。手指洗过后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

在一流餐厅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诸如倒酒、整理餐具、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应让侍者去做。在国外,进餐时侍者会来问:“How is everything?”如果没有问题,可用“Good”来表达满意。

在餐厅吃饭时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沉默地各吃各的会很奇怪。但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也是极失礼的行为。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

中途离席时将餐巾放在椅子上万不得已要中途离席时,最好在上菜的空档,向同桌的人打声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别打乱了整个吃饭的'程序和气氛。吃完饭后,只要将餐巾随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叠整齐。

上甜点之前,会送上一个大托盘,摆满数种乳酪、饼干和水果,挑多少种都可以,但以吃得下的范围为准。用叉子和汤匙吃甜点上甜点时大都会附上汤匙和叉子。冰淇淋之类的甜点容易滑动,可用叉子固定并集中,再放到汤匙里吃。大块的水果可以切成一口的大小,再用叉子叉来吃。

侍者会经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如果对服务满意,想付小费时,可用签帐卡支付,即在帐单上写下含小费在内的总额再签名。最后别忘记口头致谢。

篇7:国外的餐桌礼仪

It's on me.(我请客。)

It's my treat.(我请客。)

Be my guest. (我请客。)

每逢佳节聚会,英美人常欢聚一堂,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干杯!”、“为……干杯!”之声不绝于耳。那么英美人是如何表示的呢?

一、用(Here's)to...表示:

1.Here's to yourhealth / success. 为你的健康 / 成功干杯!

2.Here's to ourfriendship! 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3.Here's to Tom forhis new job! 为汤姆的新工作干杯!

二、用health, luck等表示:Goodhealth! Good luck! All the best!例如:

1.Your health, John—May you havea successful time in Manchester 为了你的健康,约翰,也祝你在曼彻斯特前程似锦!

2.Helen raised herglass,“Good luck to you!” she said. 海伦举起酒杯,说道:“祝你好运!”

三、主人或主持人邀客人喝酒时,通常用Cheers!Do the honors!例如:

1.He raised hisglass,“May you success! Cheers!” 他举起酒杯说:“祝你成功,干杯!”

2.Pat, you do thehonors and propose the toast. 帕特,你敬酒吧。

四、在比较随便的场合,通常用Here'show!还有Happy landing!(美俚,原为空军用语)等。例如:

Oh,come, come,David.Here'show!噢,来呀,来呀,大卫,干杯!

五、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英美人有时也用一些外来语。例如:

Prosit!(来源于拉丁语,意为Mayit do good! To your health/ good luck! etc. )

六、在陈述句中,英美语通常用toast,round, drinkto,drink a toast for / to, propose a toast for 等词表示。例如:

1.Friends,I'll giveyou a toast——to our president! 朋友们,我给大家敬酒,为我们总统干杯!

2.I now propose atoast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people——to our friendship. 现在,我提议为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you would no doubtb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ooking.

你一定喜欢中国菜。

Dinner is ready.Please come to the table.

饭菜好了,请入席。

What would you liketo drink?

你要喝什么?

Mr. Taylor, whichdo you prefer, beer or wine?

Mr. Taylor,你要啤酒还是葡萄酒。

Wouldn't you carefor something a little stronger?

你不介意喝点烈酒吧?

Here's to ourfriendship and to your health, Cheers!

为我们的友谊和您的健康,干杯!

Ah, here come theegg rolls.

Ah,上春卷儿了。

It tastes best whentaken piping hot.

趁热吃好吃。

Have some more,please.

请再来点儿。

To the success ofyour Guangzhou trip!

为你的广州之行成功干杯!

May i help you getsome pieces of sweet and sour fish?

我给你夹点糖醋鱼吧。

No more, thank you,i'm really full.

够了,谢谢,我真饱了。

I'm afraid i've hadmore than enough.

我吃的太饱啦

May i fill yourglass again?

要再给你加点酒吗?

Try some of thecold dishes.

吃点凉菜吧。

Another course iscoming up.

另一道菜上来了。

Just help yourselfto whatever you'd like.

请随便挑你喜欢的吃。

Since you don'thelp yourself, i'll help you with some fish balls.

既然你自己不下筷,我只好来帮你搛点鱼丸。

This dish is delicious.

I'm glad you likeit.

点菜就餐的次序:找桌子 看菜单 点菜 付钱 离开

Have you got atable for two, please?

请问您有两个人的桌子吗?

Have you booked atable?

您预定餐桌了吗?

Have you made areservation?

您预定了吗?

smoking ornon-smoking?

吸烟区还是非吸烟区?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to drink?

您想喝什么?

Would you like tosee the menu?

您需要看菜单吗?

Language Notes 三言两语

点菜就餐的典型次序是:找一张桌子坐下-看菜单-点菜-付钱-离开。英语语言的表达基本上也是依照次顺序。“订餐”在英文中有两种说法,即to book a table 和make a reservation.在英国以及在其它很多国家,餐厅一般划分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一进餐厅,服务员会主动征询客人的意见,然后引领客人前往所选择的区域就餐。

打搅一下,我能看看菜单吗?

expression表达

Excuse me, could Isee the menu, please?

打搅一下,我能看看菜单吗?

Are you ready toorder?

您现在可以点餐吗?

firstcourse/stasters

第一道菜/开胃菜

maincourse

主菜

dessert

甜食

Could I have thebill, please?

请拿账单来,好吗?

How would you liketo pay?

请问您怎样付款?

经典对话

Language Notes 三言两语

在西餐厅就餐,菜单一般由三类不同的菜别组成。the first course或者starters是指第一道菜,往往是汤、一小碟色拉或其它小吃。第二道菜是主菜,fish and chips是鱼和炸土豆条,它同“roast beef and york shir pudding——牛肉布丁”、“shepherdspie——牧羊人的馅饼”一样,都是典型的英国传统菜肴。最后一道是甜食——或冷或热,但都是甜的。西方饮食习惯是先吃咸的,后吃甜的。西餐菜单名目繁多,有时不易读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请服务员解释一下。

餐厅里的对话

Conversation In ARestaurant

Hugh is ordering ameal in a restaurant

a few moments later

Emma: one sparklingwater

Hugh: Thanks verymuch

Emma: Are you readyto order?

Hugh: Yeah I thinkI am actually. Could I just have the soup to start please.

Emma: That'sminestrone, is that all right sir?

Hugh: Yeah, that'sfine, and for the main course could I have the chicken please?

Emma: Chicken.

Hugh: And just somevegetables and some boiled potatoes please

Emma: Boiledpotatoes, OK?

Hugh: Thanks verymuch.

Emma: OK.

餐厅里的对话

休正在餐厅点餐(过了一会儿)

埃玛:一份带汽的矿泉水。

休:谢谢!

埃玛:您现在可以点菜吗?

休:是的,可以。请先给我来一份例汤,好吗——今日的例汤是什么?

埃玛:是意大利蔬菜汤,可 以吗?

休:可以。好的…… 至 于主菜,请给我一份鸡肉,好吗?

埃玛:……鸡肉……

休:再来一点蔬菜和煮土豆。

埃玛:……煮土豆。好的。

休:谢谢!

埃玛:好的。

篇8:国外的餐桌礼仪

1 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吃

在所有人就座和拿到食物之前开吃是很不礼貌的,需要等候所有人有吃的了才可以开始吃,有些家庭会吃前祈祷,但是和朋友一起吃几乎不会祈祷的,不管信徒多还是少,宗教性质是让美国人敏感的一个元素。

2 吃饭时将头凑到碗上面

外国人吃饭都是将食物拿起放进嘴里面,而且坐的一般都比较直,只有放食物的时候身体会稍微前倾。而中国人习惯凑到碗边吃,所以外国人从你吃饭姿势就可以看出来你是fobs,是被认为没有文化和野蛮低下。

3 晚餐时将手肘放在桌上

晚餐在美国属于比较正式的一顿饭,稍微正式一点的晚餐,将手肘杵在桌上被视为不礼貌哦,其实整个过程手肘都不应该放在桌子上的,但这很明显是很多国人的习惯,想要融入和不被鄙视就改改吧。

4 吃饭时嘴里发出声响

美国人很敏感,如果你吃饭的声音特别大被让他们觉得恶心反胃,进而觉得你没有礼貌和教养。细嚼慢咽,轻声细语才是王道。

5 嘴里有食物的时候张开嘴

这个是因为别人可以看见你嘴里面被碾碎的食物混合唾液……,国人神经大条不在乎,但是美国人会觉得很恶心的,为了你的友途,尽量闭着嘴巴吧。

6 一边嚼食物一边说话

嘴里有食物的时候最好就不要说话了,如果这个时候别人跟你说话或者发问,可以选择先咽下食物再说话,如果特别想说什么的话用手遮住嘴巴也是可以的,总之就是不要让别人可以看见你嘴里的食物。

7 用餐完毕后离席

美国餐桌在所有人吃完之前离席是很不礼貌的,电影里面经常有美国小孩吃完饭就离开了其实是为了说明那些小孩没有礼貌哦,千万不要学他们,耐着性子等一等其他人吧。

篇9:国外礼仪--喝酒的礼仪

国外礼仪大全--喝酒的礼仪

酒类服务通常是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确的握标姿势是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

篇10:关于国外致谢的礼仪

关于国外致谢的礼仪

在英语国家,“致谢”用语用得极为广泛,大至巨大的帮助、馈赠等,小至回答询问、指路、传递东西等,即使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等也常用到它。比如丈夫外出,妻子为其取来衣物,或者儿子为父亲拿来他要读的报纸等,对方都可以用Thank you. 之类的话作为答谢。在公共场合 Thank you. 之类的话更是用得极广。比如:当老师为你解决一个疑难问题时,你要致谢;当别人告诉你去某地的路怎么走时,你要致谢;在公共汽车上别人给你让座时,你要致谢;当女招待给你端来一杯茶时,你要致谢;当你走近一扇弹簧门时,走在你前面的人会主动帮你拉住弹簧门不松手,直到你进门为止,此时你要致谢;当你向电梯走去时,电梯里的人会为你按住电扭使之为你敞开,这时你也要致谢;在超级市场或一般商店,当你购物后付款时,店员会对致谢,此时你若对他(她)的服务很满意,你也会对他(她)致谢。所有这些场合,致谢用语用得极为普通,你要是生活他们中间,你会发现他们的嘴很甜,感谢之词不绝于口。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文明用语“谢谢”更是随处可闻。但是家人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的亲朋好友之间,致谢用语还是不如英美国家用得普遍,有时尽管有致谢的意思,也往往不直接说“谢谢”之类的话,而是间接地说“辛苦了”、“你累了吧”、“快歇歇吧”等;若是直接用“谢谢”之类的话来表示,有时反觉得见外,或被认为是关系疏远的表现。

英语中通常用来表示感谢的客套用语有:

It’s very kind of you. 你太好了;多谢你了。

I’m much obliged to you. 非常感谢。

Much obliged [appreciated]. 非常感谢。

Thank you. 谢谢你。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真是太感谢你了。

Thanks. 谢谢。

Thanks a lot. 多谢。

Thanks very much. 非常感谢。

Thanks so much. 非常感谢。

Many thanks. 多谢。

通常用来回答感谢的客套用语有:

Not at all. 别客气;不用谢;哪儿的话。

You are welcome. 不用谢。

Please don’t mention it. 不用客气;不用谢。

It’s [It was] a pleasure. 不用客气;不用谢。

A pleasure. 不用客气;不用谢。

It is (was) my pleasure. 别客气,这是我高兴做的。

My pleasure. 不客气,这是我高兴做的事。

Pleasure is (was) all mine. 不客气;不用谢。

No trouble at all. 没什么;别客气.

No problem. 不客气;不用谢。

It’s [It was] nothing. 没什么;不客气。

Think nothing of it. 没什么。

That’s all right. 没什么;不用谢。

That’s OK. 没什么;不用谢。

Any time. 不用谢;不客气;有事说一声。

A: Excuse me, where’s the nearest bus stop, please?请问,最近的公共汽车站在什么地方?

B: I’m sorry, I don’t know. 对不起,我不知道。

A: Thank you all the same. 谢谢。

A: Do you want a lift? 要搭车吗?

B: No, but thanks just the same. 不搭,谢谢。

当别人邀请你吃东西或主动为你提供什么时,你若接受,可以用(Yes, )Thank you. 之类的话作为回答;你若不接受,则可用 No, thank you. 或 No,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之类的话作为回答。如:

A: Have a drink, please. 请喝一杯吧。

B: Thank you. Beer, please. 谢谢,请来杯啤酒。

A: I can drive you to the station. 我可以开车送你去车站。

B: No,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不用了,谢谢你啦。

另外,当别人祝贺你或祝愿你时,你也可用 Thank you 作答:

A: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 祝贺你取得成功。

B: Thank you. 谢谢。

A: I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 祝你一路顺风。

B: Thank you. 谢谢。

在演讲、发言、发布通知等场合,也可用 Thank you. 作为结束时客套语:

That’s all. Thank you.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 . . and please don’t smoke in the waiting-room. Thank you. 请不要在候车室吸烟,谢谢。

. . . and please fasten your seatbelt. Thank you. 请系好安全带,谢谢合作。

B: Thank you. Beer, please. 谢谢,请来杯啤酒。

A: I can drive you to the station. 我可以开车送你去车站。

B: No,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不用了,谢谢你啦。

另外,当别人祝贺你或祝愿你时,你也可用 Thank you 作答:

A: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 祝贺你取得成功。

B: Thank you. 谢谢。

A: I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 祝你一路顺风。

B: Thank you. 谢谢。

在演讲、发言、发布通知等场合,也可用 Thank you. 作为结束时客套语:

That’s all. Thank you.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 . . and please don’t smoke in the waiting-room. Thank you. 请不要在候车室吸烟,谢谢。

. . . and please fasten your seatbelt. Thank you. 请系好安全带,谢谢合作。

处暑衣食住行要注意

未来的衣食住行作文

人们的衣食住行范文

关于衣食住行的俗语

国外创业项目

国外名人名言

国外诗歌

衣食住行看成就五年级作文

教您衣食住行防禽流感

国外著名童话故事

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通用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国外衣食住行的礼仪,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