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予信璧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共含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予信璧”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

篇1: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

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评价

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可是早在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轶事典故

第一件

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就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却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件

范仲淹曾给别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正准备寄走时,忽然想起说:『不能不让尹师鲁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志铭交给尹师鲁过目。师鲁看后说:『你的文章当前影响很大,后代人将会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据,所以下笔不能不谨慎啊。如今你把转运史写成部刺史,把知州写成太守等汉代官名,的确是够清雅的了,但是当今已经没有这些官名了,后代必将因此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的儒生们争论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用手按着小桌子说:『幸亏请你过目,不然,我差一点就失误了。』(《宋人佚事汇编》)

第三件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8],时人谓之范履霜。”

第四件

断齑(jī)划粥:在范仲淹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后衍生成一成语为:断齑划粥

篇2: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诗文介绍

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 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龙不时而 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 兮丧精。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

篇3: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诗文介绍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

“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创作动机

叶梦得《石林燕语》云:“范文正始以献‘百官图’讥切吕相,坐贬饶州。梅圣俞时官旁郡,作〈灵乌赋〉以寄,公以作赋报之。”梅赋以乌鸦为喻劝范仲淹不必直言以取祸;范赋遂答之,借乌鸦之言以言志。

范仲淹曾担任北宋京城开封的知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开封就“肃然称治”,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只要他不再得罪什么朝廷的大人物,本可凭此政绩逐渐获得进一步提升,然而他却生性耿直,不仅不会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的过失不管是不是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都要理直气壮的提出批评。

范仲淹发现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便根据自己的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西元1036年)呈给宋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吕夷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仅如此,范仲淹还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的.狡诈。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蛊惑君主将范仲淹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在岭南。

饶州在鄱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毫不介意,反而作诗道:“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不久,范仲淹的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友人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梅尧臣在《啄木》诗中劝他不要象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灵乌赋》中也是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劝范仲淹应学报喜之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外,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也回写了一首同样题目的《灵乌赋》给梅尧臣,他在赋中斩钉截铁的写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他始终都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的这句名言,和他的另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为世人所千古传颂,范仲淹的这种精神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答圣俞宋欧阳修全文

梅圣俞诗集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翻译 欧阳修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诗词

灵峰探梅作文700字

圣无忧/乌夜啼,圣无忧/乌夜啼欧阳修,圣无忧/乌夜啼的意思,圣无忧/乌夜

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

杭州灵隐飞来峰介绍导游词

张桂梅事迹简单介绍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全诗欣赏

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