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还寝梦佳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共含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还寝梦佳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

篇1: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

巍巍青岗,石川荡漾,富平西北,万千气象。粮果沁脾,飘溢祥光。立华夏苹果百强之乡,创渭北新兴之名镇,百业兴旺,蕴古今盛外沧桑。西铜高速、210国道、咸铜、梅七铁路,富耀、峪梅公路,横贯其中,南踞频阳大地,北接铜、耀市区,咽喉要道,为富平边缘门户。古因漆沮二河交汇之处,石川河首,俗称为“洪水头”。梅坪川原相间,宜居宜赏,镇风淳正,使人格外怡情。

梅坪兼顾富耀景,历史悠久风物盛。登岔口山岭,揽富北山河,二十里长廊(指梅坪南北地域),早熟苹果数嘎啦,晚熟“女士”秦川红,琼台楼阁,鸟语花香,通塞要道。岔口八棱药碑,药王孙思邈济世良方,邵端斩蟒,县志名扬,广缘古寺演绎出社火“柳翠戏和尚”,陵里沟古文化遗址,繁荣装点着富庶频阳,岔口新貌上挂图,名气穿大洋,庙沟大蒜,刘坡粮庄,名人米晞、土生土长,潜心作曲《梁秋燕》,唱红南北大江。文昌荷花舞、米家秧歌剧,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张扬。红色沃土,孕育着有志儿女博才多艺创市场。

三十世纪初,王泰吉药王山上掌义旗,洪水村里火种扬,“抗日义勇军”,星星之火燃红渭北,志士同吟胜利壮歌,齐盼革命早日成功。洪水地下“红色交通站”,多少革命英雄在这里奔向边区陕甘宁。洪水、赤兔地下党支部。是原淳耀县委、三原武字区的骨干先锋,闹土改,分田地,兴教育、济民众。抱革命定能成功之志,邀共建山河锦绣之将,名扬渭北,誉满关中。肝胆义侠米忠全、刘文馨,革命义举撼山岳,三十二烈士威名传。邵小利——舍己救人大学生,渭滨湖畔歌一曲,献身救助落水童,上过电视编成戏。新梅坪、新景象,与时俱进,改革大旗下有二万多乡党众志成城。老区之乡,吉祥附镇,瑞气升腾,革命传统连发扬,干群叙写好华章。

山河毓美钟灵,宇宙紫祥辉照,工业强镇东风起,果业兴镇名气扬,阎铜330变电铁塔腾空耸,西电东送,国家电网穿中央,东西干渠清泉流,高干渠水向南行。轿车马路尽兜风,咫尺游神州,荧屏览世情,高唱变奏曲、禾香凤鸟鸣。君知否,灵杰地,久凝华夏情,品位高雅笑迎八方客,质优秦洋宴请天下朋,芝麻开花节节高,蓝天凌云展绲鹏。喜看儿女英姿发,载歌载舞庆升平。

改革开新宇,梅坪着新装,福祉降,图安康。农业为本,工业兴旺,乘近邻陕焦之势,驾龙钢富轧东风,托庄里工业园区壮大,做石川河首闪烁的辰星。民生工程入人心,扶摇直上有威名。和谐新梅坪,矗立在频阳大地上。汇邀天下商贾,八方和谐包容,儿女相会四路宾朋。

篇2:树缘梅酒赋的诗词

树缘梅酒赋的诗词

山水灵秀,美丽曲梁。良酒名牌荟萃,佳酿珍品琳琅。河北一名酒,域内众星捧月;尊号树缘梅,海外热潮逐浪。

悠哉酒史,何其沧桑。源头始自春秋,风云更起隋唐。毛遂饮酒舌战蛮楚,建德兴兵名州称王。诗仙李白骑马亮剑吟古风,总督观承划舟泼墨蕴华章。琼浆玉液,幸天一脉传承;甘甜香馨,赖人百代弘扬。

奇哉酒艺,何其精良。清泉因天赐,配方奥秘藏。炉火纯青,功臻不计时日;天人合一,境化自合阴阳。

美哉酒色,何其灵光。汁液剔透灵动,浓香醇厚绵长。佳话久远,开坛招仙引圣;回味不绝,入口荡气回肠。

神哉酒韵,何其荡漾。联络攻关媒介,城乡酒楼肆狂。风云际会,经理杯酒搞定;硝烟漫卷,士卒百壶逞强。

盛哉酒誉,何其辉煌。处处传捷报,年年获大奖。金冠加冕,五大名酒称首;蟾宫折桂,四海畅饮留芳。

壮哉酒勋,何其卓彰。利民功垂史册,壮军决胜战场。外宾酣饮,伸出拇指称赞;内眷小酌,面似桃花醉晃。

天蓝地碧,山高水长。梅酒熠熠生辉,好运绵绵永昌。承前启后,壮志与时俱进;继往开来,风流再续华章。

篇3:坪梅中学安全自查报告

根据乐昌市教育局文件(即乐教字[]116号关于转发广东省教育厅粤教保[2005]21号和23号文通知)的检查内容和局下发的题纲,我校迅速进行了安全工作大检查,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先决条件,为更好创造这个条件,学校在每学年的开学前夕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正副主任和年级组长为组员。认真制定计划,并具体实施。切实加强校园综治、创安工作的领导。学校自创建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并把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学时,校长和各班主任签定创安工作责任状,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落实,措施得力。在新学期第一次升旗时的校长讲话中,要求学生从小自觉培养美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抵制不良风气,远离邪教、远离迷信、远离毒品,活泼向上、健康成长!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溺水安全、消防安全、防毒安全、防邪教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要求每班每月出一期安全知识的黑板报专刊。同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情况以书面的形式报政教处。学校也专门召开了行政会,通报了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布置了对学校安全的检查工作。

二、及时检查,寻找隐患

9月9日,总务处会同食堂负责人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了一次排查,9月12日,升旗时校长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上午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的带领下,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环境安全、体育设施活动安全,身心安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

1、消防安全方面:学校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灭火器、消防水龙头正常,饮水机、电脑室、空调等电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学校所有线路的电线全新并畅通。

2、交通安全:学生使用的自行车车况良好,学校校车年审合格,驾驶员身体状况良好。学校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学校大门口设立了醒目的安全禁示牌,要求学生推车进、出校门。

3、饮食安全:多次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定期检查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近期采购的食物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特别是对于禽类的肉、蛋严格控制,预防“禽流感”疾病的传染,学校饮用水水源达到卫生标准。

4、环境安全:学校不存在危房,活动器具、栏杆、楼道、照明等符合安全要求,没有发现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学校安全保卫措施得到落实。

5、活动安全:体育设施牢固,学校举办外出或群体活动制订安全预案,并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学校作息时间调整及临时改变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能预先告知家长。

6、身心安全:学校坚持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心检查,并能把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按规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在自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校门前是坪乳公路,两头50米没有警示牌和穿越公路的人行道,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我校早在去年10月就向教育局、当地政府和交警部门反映过,但问题仍未解决,我校将继续反映。

2、发现有部分骑车上学的同学,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有并驶、追逐或往左行驶的现象,学校将专门对骑车上学同学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3、学校走廊、楼梯等地砖较滑,学生去专用教室或从操场回教室时有跑步的现象,也有学生在课间追逐现象,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已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严禁在教室、走廊、连廊等追逐、跑步、滑行等。

4、实验室的部分药品已过保质期,已经进行了清理。

5、周边环境复杂,校门口200米内有多家小吃店,上学期已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仍未取缔,我校将继续反映。

篇4:诗词梦境赋

诗词梦境赋

今日劳累,晚饭罢,遂寝。

忽闻有人诵读“道可道,非常道……”。放眼望去,见一长者立于江河之旁,柳树之下,此人眉清目秀,衣冠楚楚,气宇轩昂,一看就非常人。

吾遂上前问曰:“打扰,先生。闻先生诵读《道德经》,声音浑厚,诵读时抑扬顿挫,极具情感,凡到精华之处,一幅若有所思之像,想必先生此乃高人耶!在下才书学浅,对其些许不解,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先生笑曰:“高人谈不上,但愿与君共同切磋。”

吾曰“先生,何谓道?”

先生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强字之曰道。道常无名,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之谓道也。”

吾曰:“先生认为此书精华谓何?”

先生曰:“无为而无不为。”

吾曰:“何谓无为而无不为?”

先生曰:“道乃自然之物,亦自然,故无为;若法自然,遵循规律,故无不为。”

吾曰:“无为?圣人亦如此消极?”

先生曰:“此无为非彼无为也哉,非毫无作为;乃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以无为去为。”

吾曰:“如此深奥也哉!”

先生曰:“故常静心,修身,方能悟道,得道之真谛。”

先生讲完,只见浑身银光闪闪,刺眼欲穿,眨眼间便消失于柳树之下。

我猛眨双眼,亦如被银光所刺,才知乃是梦境。

虽为梦境,亦如醍醐灌顶。道本无名,强字之曰道,恍惚之物,玄妙深远者乎。欲知其真谛,从“无”中领悟“道”之奥妙,从“有”中体会“道”之端倪。故知道乃效法自然之物,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者乎。

篇5:三秋赋-诗词

三秋赋-诗词

亘自入学以来,已历三秋,即近夏至,时光荏苒,学业将终,离校入世之日迫在眉睫。本宜踌躇满志,又念及同窗惜别,不免忧伤感怀。故寄情于笔,遂作此赋,聊以娱情。

余入学之初,心多怀畏,凡遇师生,皆不敢言。或与之语,时因口结而难表全己意,心渐生惭。初及班中,惊而起讶,同班学子多达半百,涣而且漫。比及班主任临门,万籁方安。师乃以肃言摄众,表树其严。故余尝以其为“多斥而善谩,少誉而寡赞。”直至睹师恩威并济以育人,方知其全。昔日只因身处新地,多生抑郁,少语寡言。故向不为师生所注,心颇生怨。初时寄宿于校,同舍友尽皆拘束,出行长聚为伴。处而久之,疑虑尽去,柜不上锁,言亦有所谈。或起争执,各生口角,使彼各怀其怨。不复多时,则怨气自散。时光如梭,岁月无痕,如白驹过隙转瞬一念。自今忆昔,感慨良多,于以往事,不复多言。

宜自知,宜立志;不欺己,不怨己。多朋翼,少孤僻;心若曦,影愈直。不为桀纣,游离天下,只做一独夫!亦不学那孤傲芳菲,怡然自慕。为学数年,若无良友一二,岂不悲夫!不求伯牙遇子期,管仲逢叔牙,但求茂生予以平辽淡水之谊夫!

闭目凝神,慨伤已尽。复睁目,回首故校,蓦然生情!巍峨兮若山峰之迭宕,育泽兮若江河之永畅;菁莘兮若桃李之芬芳,孤直兮若松柏之昂扬!

篇6:秋声赋诗词

秋声赋诗词

秋声

茶烟凝露尚盈盈,惊觉波涛鼓浪声。放纵月明千万意,金戈铁马尽横行。

秋雨

梧桐叶上雨潇潇,清冷敲阶正寂寥。好趁黄昏涂一梦,落红轻润祭妖娆。

秋叶

清露盈盈点翆萝,咏凉漫步驻星河。分明不晓秋多少,梧叶轻划静静波。

秋品

霜花点缀满山红,倒影清江嵌入瞳。可恨浮波难解意,却将青眼对飘蓬。

秋色

清风白羽送新凉,雁字高天已苍茫。染透胭脂枫亦醉,缤纷花锦不同香。

秋闲

云端归雁又辞家,嵌入深眸淡淡华。还会新泥春花护,怡然篱畔嗅清茶。

秋魅

秋波又起漾飞鸿,雁影高天渐渺瞳。何惧凄风兼细雨,青山霜染胜长虹。

秋韵

染醉胭脂岭上秋,枫姿流韵舞清流。春华如晓风中旎,颔首低眉应是羞。

篇7:神女赋诗词

神女赋诗词

古诗原文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故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扬音而哀叹!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诗文赏析

《神女赋》接着《高唐赋》而来。《高唐赋》的迟回荡漾之笔,似乎在牵惹楚襄王乃致读者对巫山神女的怀想之情,只是到了《神女赋》,这位隐身云烟、姗姗不临的美丽女神才终于在作者笔下翩然现形。但作者并没有因让她与早就心驰神往的楚襄王相遇,却幽幽显现在他的侍臣宋玉“梦”中,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此赋序文叙说的是宋玉和神女相遇。开笔写的格外迷离。先以宋玉的神情恍惚、纷纷扰扰为神女降临造境,未入梦已扰人心神,然后才是女神现身,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朦胧感觉,继写宋玉梦境又历历如画地重现。这一节叙说文字扑朔变化,一波三折,显示出作者行文上的腾挪纵收之妙。

这段序文,由于版本不同,“王”“玉”互讹,梦遇神女的究竟是宋玉还是楚王,自宋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这里暂依清人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考订为宋玉梦遇神女。

序文大意是说:宋玉跟着楚襄王游云梦,宋玉给楚襄王讲了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为他作了《高唐赋》之后,当夜宋玉果然梦见神女了。第二天他把他梦见的神女的形象描述给楚襄王听,楚襄王叫宋玉用赋的形式把他梦中的情景描写一番,宋玉照办了。和《高唐赋》一样,这段散文小序也非常精彩。它描写宋玉作梦的情景说:“晡夕之后,精神悦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若有所喜”了,这恰如今天人们开玩笑所说的“第六感觉”。宋玉对楚王描述神女的形态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这里突出地描写了神女的精神气质,她是那样地神采焕发,摄人魂魄。她作用于人们的,不仅是视觉的痴迷,而是整个灵魂的震颤。接着楚王又描写神女的装束与身段说:“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这里不仅形象描写得生动传神。而且句法错落,韵节浏亮,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其中“白日初出照屋梁”、“皎若明月舒其光”、“罗纨绮缋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言”、“婉若游龙乘云翔”诸句,形式新颖,被人称为“后来七言之祖。”

后面赋的部分大约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描写神女的容貌情态。作品先是总体的说她“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障袂,不足程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接着又分别的说了她的面貌、眼睛、眉毛、嘴唇、身段等等如何美。这段描写虽也颇费工夫,但实际并不动人。第二层是描写神女想和楚王亲近,但由于某种原因,也许就是“圣贤”们所产的“以礼自持”吧,忽然又拿捏起来了。作品说:“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这段描写神女的心理情态非常细致生动。她想:你去找楚王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和他相爱吗?可是等到见面之后,当两情相通,互相爱悦,意津津而将要不能自持的时候,神女忽然变卦了,她“扬音哀叹”,甚至还带出一层薄薄的怒容。她要保持自己“贞亮之洁清”,她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就和《西厢记》里崔莺莺第一次邀请张生私会一样的不欢而散了。但神女毕竟是爱楚王的,她虽然没有和楚王同床共枕,但她的心却是毫无保留地给了楚王,因此她们的离别是异常痛苦的。作品对此描写说:“于是摇佩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这就是后一部分中的第三层意思。无情的离别无所谓,有情的离别是痛苦的,更何况仙凡相隔,后会无因,“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就是这种终生难忘的遗憾。

整个后一部分是用骚体句和四言句结构成的,它用词浅显,贯通流畅。诸如“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读起来唇吻调利,与《高唐赋》后一部分的侈意铺排景物、堆砌辞藻大不相同。

序文和赋辞两部分中都有对宋玉与神女梦遇景象的描摹,似乎重复,实际却各有侧重。序文中对话部分的描摹,侧重在传写神女初临时给宋玉带来的印象,妙在从虚处落笔。才思横溢的宋玉竟然也因神女的显现而陷入失态和拙于言辞的境地,正有力的烘托出神女的惊世骇俗之美,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审美感受。赋辞部分侧重在对神女的容貌、情态作精工细雕的刻画。肖像的勾勒中特别注重其生气、神情的活现。静态的描摹之后是动态和心理的传写,展现出神女美丽多情,但又洁清守身,非礼难近,似乎向世人表明她的心早已交付给长眠幽冥的先王。赋辞尾部又刻划了神女脉脉含情和依依不舍的一瞥,读来令人更加令人回肠荡气和思致绵远。

数百年后,“建安之杰”的曹植受到此赋的激发,以青出于蓝的高妙彩笔创造出同样神情美丽的洛神形象,才使巫山神女在北国有了一位冰清玉洁的神女姐妹遥遥与之辉映千古。

1935年,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他认为巫山神女是楚民族的第一位母亲,就和北方中原地区的女娲等人相同。巫山神女掌管着行云布雨,也是一位造福于农业社会的`精灵。同时巫山神女也掌管着男女之事,就如同《牡丹·惊梦》一场中牵合杜丽娘与柳梦梅并助其欢会的花神一样。这在原始社会本来是一位神圣、高洁而又极其富有人情味的形象。但流传到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文人士大夫笔下,原有的巫山神女的形象也就渐渐地起了变化。即以此文中的神女而论,她竟然也讲究起“怀贞亮之洁清”来了,她最后竟然完全违背个人意愿扼制了内心的冲动,吞下了人生的苦果,而符合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先王”的教导。这纯粹是宋玉意识的自我表现。果然这点受到后人的称赞了,清代何焯说:“‘不可犯干’,守礼之正,所以抑流荡之邪心也。”男女爱情本来是一种极其自然的事,但在封建社会里被人看成是一种“邪恶”,因此巫山神女以及描写巫山神女的作品也就连带着被诋为“诲淫”了。

但人性是任何封建礼教所扼杀不了的,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巫山神女也就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崇敬。三峡中巫山神女的形象高耸入云,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过客们翘首仰观;巫山神女的传说遍布中外,家喻户晓,与日俱新;有关高唐神女的文学作品,诗词曲赋,戏剧小说,层出不穷;类似曹植的《洛神赋》这种作品就更是模拟着《神女赋》写出来的。在这些地方读者都可以体会到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具有着极大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宋发巧谈,实始淫丽。”似乎有些贬意。这是与屈原作品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的。倘若从文学发展、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宋玉的“巧谈”与“淫丽”正自不可缺少,正应该大提倡。

再补充一下版本争议问题。前面说过,《神女赋》中的一些文字,从宋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议。如“其夜玉寝”,《文选》作“其夜王寝”,历代文人多因《文选》而作楚王梦遇神女。其实,文选版《神女赋》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首先看《高唐赋》,在那里是宋玉给楚王讲故事,楚王听着高兴,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而到了《神女赋》中,却成了楚王作梦,楚王给宋玉讲梦,讲完后又让宋玉给他“赋”一回。两篇作品的结构不一致。再看《神女赋》中的写法,是楚王给宋玉描写神女的形象说:“茂矣美矣,诸好备矣”,一直到“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云云一大段,而后又是“王曰:‘若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两段相连都是“王曰”,从内容上看从逻辑上看都有问题。因此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作品在传抄流传中产生讹误造成的。《神女赋》序中的“王寝”、“王异之”、“王曰晡夕之后”、“王曰茂矣美矣”四句中的“王”字皆应作“玉”;而“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玉曰状何如也”三句中的“玉”字皆应作“王”。这样一来,就成了宋玉作梦、宋玉给楚王讲梦,楚王听后心里高兴,于是叫宋玉再给他“赋”一回。这样,一切矛盾就都解决了。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这篇作品流传日久,以讹传讹,楚襄王会神女的故事已经广泛地传播于口头,记载于简书,今天恐怕也只能是任其考订归考订,流传归流传了。

篇8:岳阳赋诗词欣赏

岳阳赋诗词欣赏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头对君山。

岳阳古称巴陵,自古江南形胜地,风流歌舞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重墨,迁客骚人,四方交会,多汇于此,揽岳阳楼之壮观,沐洞庭湖之清朗,踏歌行吟,则荡胸生层云。则有吞巫山之云雨,聚衡岳之烟霞之意,心往隐隐云间洞府,神驰巍巍水下龙宫。八百里旖旎风光,几千载昭彰胜迹,奔袭而来,无不妙领神会。

余观乎巴陵山川形胜,倚云梦之富饶,濒洞庭之浩瀚,枕云山,滨玉湖,怀千里平畴之膏腴,湘、资、沅、澧四水滚滚南来,齐汇于此,挟浪排空,尔后,大江滔滔东去,狂奔向沧海。岳阳一郡,南驰苍梧,夺衡岳之青秀;北走荆楚,望沔汉之星垂;西眺巴蜀,接昆仑之紫气;东瞰匡庐,引瓯越之海曙。天接云涛,地涌晓雾,云阶月地,星河鹭起,水陆要津,重江复关之隘,金沙银砾之城。

巴陵郡城,倚山临水,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万户翠薇间,千村幽篁里,珠阁玲珑隐于林间,玉堂耸云映于高隅,处处翠幕珠帘,曲水流觞。云中楼榭,画里飞翅,展翅欲飞。开轩临水,倚窗瞰帆,处处烟柳画桥,户户罗幕竟翠,岸柳垂长,酒旗斜耸。

斯城也,山环水绕,南湖、东风湖、吉家湖、芭蕉湖、松阳湖、白泥湖撒珠缀玉,星罗棋布,镶嵌其间。城内湖汊众多,开如众莲,盈盈竞秀。更有洞庭玉鉴琼田三万顷,春来,百里荷田碧如蓝,夏来,日映荷花红胜火。青螺君山,白银盘里,隔城对峙。芦荡十里,苇青沙白;鱼翔浅底,吞浪吐波;鸥鹭逐帆,渔歌互答。千古兴亡,尽入一竿钓翁闲话。

待至晨曙初露,城门洞开,市列珠玑,积货如山,商贾奔走,人比肩,车如流,熙熙为利而,攘攘为利而往,豪华竞驱,呈达江之利,有通海之便。薄暮冥冥,赤栏桥边,长亭短亭外,千帆待发,四方豪杰,诗人骚客,迎来送往,欢聚愁别,箫歌弄晴,菱歌泛夜,笙歌沸天,吟赏烟霞,或题诗照壁,或登临送目,明日关山万重,后会无期;人人都道江南好,未老莫还乡。

旷野平畴,岗岭纠纷,良木攒于褒谷,松柏挺于危崖,兰萱托于幽涧,丹桂垂堂,竹篁缘岭,阡陌香樟,经冬不凋,烟柳拂池,霜白菊香,梧桐依井,苍苔映壁,扇飞云,拂青霄,鸥翔鹤舞,燕穿柳帘,蝶戏花前,巢居栖翔,真画图也。

若是暮云合碧,天色如黛,蓼烟疏淡,苇风萧瑟,小楫夜泊,归帆落浦,残阳隐去,月拥江流。远山漠漠,遥岗献瞑,流汉汤汤,浪吞孤舟,月出于东岭,高柳耸月,新磨冰鉴,素辉万里,银波涵淡,或藏蛟螭,或隐碧玉。静浪轻波拍孤城,半城烟纱,沉沉千里去。

夜深月过女墙来,问寻常燕子,今夕谁家。王谢堂前依旧,但见江山枕寒流,荒渚芦白,渡头沙响,酒舍灯暗,断崖树,犹倒倚,月笼烟水阔,雁鸣乡梦寒,人如宿霜洲,寂寞孤衿冷。不见垂杨系归舟,波送南浦,回首关山处,向黄昏,万家灯火,点点上心头。

吏耶,诗耶,儒耶,仙耶,唯藤子京一楼,李太白一剑,杜少陵一舟,范文正一文,吕纯阳一壶,足以彪炳千古,光耀盛世。巴陵城以楼兴,楼以文盛,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春。

若乎,春时景明,携友寻芳,徐步村桥野溪,得惠风于阳林,捧清泉于楠溪,杨柳袅烟,纤草弄晴,郁郁松樟,灿灿黄花,有舞蝶依依,莺歌啾啾,两三游女,含笑嫣然,杏花红湿罗衣,桃花散芳翠袖,芳菲扑面,心如梨花融雪。

桃李成蹊,松竹护径,沙净苔滑,一番寻胜,隔世离尘,俨然桃源也。黄童村翁,夷歌成章,鸡鸣于阶,犬吠于篱,牛哞芳坡,山野草味,怡然自得,林间幽幽,柔条新茸,鹅黄鸭绿,但见落絮飞扬,敷蕊葳蕤。栋宇相望,桑梓相连,竹篁掩户,蓬径积叶。小叩柴门,稚子侯门,白翁迎宾,笑语喧喧,黄柑嘉宾,薇蕨荐食,春韭佐酒,把盏东篱,共话桑麻:村有草碧之塘,家有甜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百果千奔,四时异色。晨兴理荒芜,日暮荷锄归,放眼荷叶田田,稻椒千重浪,梅李罗生,桃杏成行,橙柚硕硕,青橘簇簇,桃李春殷,石榴夏裂,黄柑秋熟,时序更替,风雨司命,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布绿叶以萋萋,结朱果以硕硕,白露凝霜,紫梨津喉,玛瑙葡萄,溢红泛紫,芳香甘甜。宾主尽鸡豚之欢,村酿亦醇,乐饮今夕,醉归斜阳里,来就三径菊。

尚若天气萧瑟,故国晚秋,霜凋岸草,雾隐城堞,斜阳照水,置酒高台,问情者,愁听雁语,举觞成醉,秋思满袖,歌《窈窕》之章,思佳人一方,去国者,登高极目,秋风吹洞庭,落叶下长安。看青峰秀出,云蒸霞蔚,问乡关何处,何苦掩留,涕关河之泪,忧思难禁,张翠薇以迎帝子,披素缟以待重华。怀乡子,思云汉含星,兄弟四下,千里吊鸿,风流云散,山遥水远,劳燕分飞。惊流汉汤汤,叹波涛渺渺,望之天回,即之云昏,秋风吹皱,一湖秋色,无边落木,井桐飞坠,一叶怀远,鹤嘹猿啼。去意萧然,都门帐饮,把酒临风,慷慨长歌,击节鼓瑟,起《阳关》以促柱,歌《弄梅》以横笛。舒长袖而飘舞,舞翩跹以欲飞,向中流洒泪,问湘灵何在,可来同醉,共卧云水。

且呼,揽此山川,神驰八极,心傲千仞,瞻万物而思纷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晴柔于芳春。心凛凛而怀霜,志渺渺而慕云,颂宗祖之昭烈,仰先贤之清芳,荡烦忧于青霄,疏尘垢于空明,不亦乐乎?

篇9:敦煌赋诗词及注释

敦煌赋诗词及注释

千古奇葩,悠悠敦煌。

南枕祁连,北倚塞山。(1)

东峙三危,西通浩漠。(2)

党河蜿蜒,哺其滋养。

混沌即开,文明始创。

三苗狩猎,羌戎定居。

月氏驻牧,匈奴跑马。

汉武继位,雄韬伟略。

骠骑挥戈出塞,扫平河西;(3)

张骞持节凿空,互通中外。(4)

列四郡,据两关。(5)

烽火渐熄,号角声哀。

文张武弛,万民安乐。

班超戍边,情满西域。(6)

张芝撮管,龙飞墨池。(7)

侯瑾索靖,文名旷达。(8)

鸠摩法护,释门比肩。(9)

疏物奇珍,经万里抵达中原;

异学神技,流四方归于一域。

沥汉唐风雨,终成大雅;

凝众芳智慧,名动古今。(10)

丝路明珠,俊彩霞飞;

瓜州故迹,神工星列。

摩崖精致而飞天欲舞;(11)

鸣沙流响而月牙清冽。(12)

阳关叠韵,余音袅袅;(13)

玉门春风,环佩幽幽。(14)

亭障犹在,何日都护重来?(15)

烽燧尚存,几时壮士曾归?

物换时移,盛衰相继。

庚子祸起,炎黄蒙羞。(16)

泱泱中华,忍看寇盗相侵;

浩浩神州,徒视瑰宝散佚。

夫穷则思变,国弱而求强。

百年沧桑,风雷激荡。

忆往昔之困厄,观今日之敦煌。

万里黄沙,染透新绿;

千年古城,焕发荣光。

沃野出于戈壁,绝非异说;

高楼起于荒凉,亦非神话。

商肆如簇,驼铃未绝。

车马如云,阡陌交通。

文化遗迹,浑然史诗长卷;

地质景观,诚乃造物奇书。

天地钟情于斯,是以山灵水秀;

日月眷顾于兹,得以物美人丰。

宇内学者,莫不心驰神往;

海外知己,何止魂牵梦绕?

遇乱世而扼腕,逢盛世而欢欣。

游历虽为怡心,述志实为骋怀。

今日暂作敦煌赋,来日共举夜光杯。(17)

注释:

1、塞山:此指北塞山。

2、浩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骠骑:指骠骑将军霍去病。西汉元狩二年(前1),霍去病统率万骑经陇西出塞,进军河西,获全胜。

4、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固县)人,于建元二年(前138年)、元鼎二年(前1)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中:此处指中原。

5、列四郡,据两关: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在河西设置酒泉郡和武威郡,元鼎六年(前1),又将此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二郡,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6、班超:(公元32-1),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7、张芝:名将张奂长子,敦煌渊泉人,精于书法,被尊为“草圣”。据《沙州都督府经》记载,今敦煌党河大桥西南不远处,有张芝墨池遗址。

8、侯瑾:(约公元190年前后在世),字子瑜,敦煌人,文学家。

索靖:(公元239—3),晋代书家,中国书法史上成就卓著的书法家,字幼安,是西晋时期敦煌龙勒(今属甘肃省)人,俱以文学闻名。

9、鸠摩:十六国时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白马佛塔的传说及与之有关。

法护: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氏族人。幼而出家,游学西域,会西域36国语言文字,后携大量梵文经书东归,先后翻译佛经150余部,300余卷。世人尊称其为“敦煌菩萨”。

10、芳:此处特指杰出的能工巧匠。

11、摩崖:指敦煌石窟。

飞天:代指敦煌壁画。

12、鸣沙:指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称神沙山、沙角山。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沙山即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沙山晴鸣”为敦煌一景。

13、阳关叠韵:阳关三叠,此亦统指阳关调。

14、环佩幽幽:此处借昭君出塞的`典故指细君、解忧和番之事。

15、都护重来:化用诗句“都护不来亭障废”。

16、庚子祸起: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藏经洞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17、夜光杯:敦煌特产,据《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夜光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更因唐朝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而名扬千古。

篇10:怀院赋诗词鉴赏

怀院赋诗词鉴赏

湖湘之西,沅水中游,东倚雪峰,西连贵州,南接广西,北靠武陵,乃怀化也。山川秀美,古迹甚多,四通八达,尽享地利之便,有“黔滇门口”与“全楚咽喉”之称。怀化之东,有一学府,名曰怀化学院,千余亩东西校区,欣欣向荣,院部十八,勃勃争妍,万余名师生,激情满怀,自强不息,诚实笃信,继往开来。以厚德博学,唯实求新为训,以育莘莘学子。怀院师资雄厚,人才荟萃,设施齐全,办学优良,因此人才辈出,金玉兮满堂,桃李兮天下,是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我求学于怀院,乃中文学子,吾之幸矣。

阳春之际,万物初醒,晴空暖流,一泄八荒,百花齐放,柳色又新,百株樱花,枝头摇曳如美人倩兮,风中笑靥似美酒醉兮。银杏新发,笔挺而立,郁郁青青,花团锦簇,红绿相映,弃萧条而葳蕤,迎新风而茂盛,生命之力尽显矣。一年之计在于春,学苑沃兮芳草长,园丁勤兮桃李开,群生各奔忙,岂能虚度时光。泱泱中文,浩瀚书海,阳光甚好,莫负青春,约二三好友,漫步操场,诵《采薇》之诗歌,读古人之经典,论所好之文学,畅论释怀,岂不快人心哉?

炎夏之时,玉兰飘香,栀子起唇,香樟静默,杨柳依依。夏日兮漫漫,水光兮潋滟,怪石兮沉思,鱼水兮相欢。日暮之时,正襟危坐,心无杂物,听取蛙声一片,恰似乐丰年,微风徐徐,气爽神清,此时读书佳,灯案彻明亮。古有卧薪尝胆,今应勤奋笃学,遨游古之文学,纵享今之佳作,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开拓眼界,得处世之道,受益匪浅也。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黄金遍地,伤离别。荷花已成莲,秋景何须叹!应是良辰美景,莫让光阴独行,别旧迎新,一抹新绿,朝气兮蓬勃,意气兮风发,此乃新生之力量。新学年之始,以乘风破浪之势,扬帆启航,书山有路,以勤为径,学海无涯,以苦作舟。学如庖丁解牛,专心致志,践行反复,寻求规律,而游刃有余。秋高气爽,登高山以远望兮,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坐于山巅角,纵览群山小,读书亦如此,书海浩瀚,无境无止。亦可借景抒情,作文章一二,学以致用,展中文之采,扬专业之风,何乐而不为?

时序寒冬,携友游园,嘻于草间,观细水潺潺,闻鸟鸣婉转。或于晴天,万里无云,茶花嫣然,惬意十分;或于雨霏,朦胧连绵,悠然而坠,风情万种;或于雪中,皑皑无暇,银妆素裹,分外妖娆。集天地之灵气,如仙子立于五溪之地。图书馆,知识宝库,灯火通明,书声朗朗,众学子怀揣梦想,撷书籍之菁华,攀知识之高峰,奋笔以自强,持领以立足,读群书以修内涵,创优绩以报父母。诚笃践行,不负青春。

光阴荏苒,四季流转,白驹过隙,眨眼之间,大学过半,或充实或虚度,已是往事,余下时光,莫叹须臾,活在当下,勤实耕耘。怀院温暖如春,绚烂如夏,丰满如秋,智慧如冬。自余入学以来,遇良师获益友,恰似故里,吾之大幸。

篇11:七夕赋的诗词参考

关于七夕赋的诗词参考

序:

时逢初七将至,旧俗新话题,心思涌起,故作七夕赋,并寄朋友虫虫生辰有字。遥望飞星一缕痴,伊人题赋九张机。银河夜色凉如水,七夕柔情寄梦思。

一张机,清风摇柳绿枝挥,烟描淡翠西湖水。花飞一脉,絮飘一脉,眉眼乱如丝。

二张机,琉璃云彩似裙帏,昭华夜醮红妆媚。半轮新月,凭添浅吟,锦字寄风吹。

三张机,焚香怀远忆佳期,凌波满目湖光魅。莲花遥指,玉楼天际,私语正喃呢。

四张机,持针引线巧怀思,七星北斗香桥会。穿丝万缕,欲言还止,暗自与仙知。

五张机,青梅饮罢赋题诗。浓情自古伤离别。佩环微颤,步摇轻挽,醉里总寻痴。

六张机,金梭织就别离衣,箫声已诉相思意。容颜可老,此情难了,又是月缺时。

七张机,谁家小女晒书扉,院前花乞容娇丽。瓜棚吹梦,芳心已许,兰夜露中归。

八张机,穿梭岁月逝如飞,欲将离恨寻人寄,鸿云消尽,未央夜里,默默影相依。

九张机,七夕才把鹊桥驰,花开彼岸终无悔。风归何处,人归何处,唯愿梦相随。

芳菲。今时旧日是佳期,凝神织就九张机。萍州汀草,临花旋舞,颜与月相辉。

霞姿。山长水阔寄烟炊,西湖弄里虫虫寐。吴情侬语,出尘粉黛,祝福伴卿闺。

花开花谢画梁尘,长卷银河鹊路真。欲寄桂香千里梦,屏前敲打送红唇。快乐相随,欢声永记。

注:

1.晒书:魏晋时期有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

2.持针引线:七夕节习俗

3.香桥会:在江苏嘉兴地区,有七夕香桥会的风俗

4.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5.瓜棚:绍兴地区的风俗,相传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三秋赋-诗词

古人诗词与梅

《一剪梅·雪梅》诗词

诗词阿房宫赋的读书笔记

范仲淹《答梅圣俞灵乌赋》介绍

诗词赏析:龚自珍《病梅馆记》

黄坪之行散文

栾家濑诗词阅读答案

赋春

阮郎归梅词的诗词鉴赏

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梅家坪赋的诗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